首页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举报
开通vip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迁徙 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 先秦时期,韩武子“封于韩原”。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韩城西南高地九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一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为韩武子封国的都城。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族谱--何氏迁徙 何氏迁徙 流徙迁移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标志。人口迁徙流动的原因无非是官封公派,流放谪徙,官方移民,自然灾害,以及历代的政治家难,战火匪祸等。 先秦时期,韩武子“封于韩原”。韩原在陕西省韩城县西南。韩城西南高地九公里处有一村子名西少梁,往东一公里处的村子叫东少梁,这两个村是春秋时代少梁国的标志,人称古少梁地,这便是韩原的中心,为韩武子封国的都城。往南约1公里处,是韩城首镇芝川,镇东南的小丘上有司马迁的庙宇和坟冢。身处丘顶回首北眺,展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是东、西少梁村和围绕两村的辽阔平原,还有镶嵌在平源东西方向高出平原的土塬。这样一个地方就是整个韩原了,是韩姓何姓的故里。《史记?韩世家》记载“宣子徙居州”。韩宣子在位期间,将韩的都城迁到了“州”这个地方,一些注释和辞书都说“州”在“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或“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40公里”处。实际在今天河南涓县的武德镇,当年,“州”是西周的畿内之邑。《左传》昭公七年,郑国子产把这个曾属晋的地方给了韩室子,宣子将都城迁往此地。韩宣子的传人贞子,又把国都徙至平阳(今山西省的临汾市古称平阳府)。汾河滋润着晋南盆地,晋南盆地曾是上古时代帝尧看中并建都的地方,附近的曲沃、新绛、翼城都曾作过晋国的都城。韩贞子将都城迁此,具体位置是今临汾市鼓楼西南约10公里的金殿镇。因其处在汾水主干道“母子河”之北,故称平阳。韩贞子之后至武子启章时,又将国都迁到了宜阳,这是汉代高诱为《吕氏春秋?任数》篇作注时提到的。宜阳在河南洛阳西南方向,是古时关中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在宜阳城约27公里处有一地叫韩城,当地耆老称这个韩城是当年韩国的陪都,近些年在附近还有不少文物发现。清代的河南《禹州志》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景侯(六年)改栎邑为为阳翟”,并迁都于此”。《吕氏春秋?任数》篇,同是高诱的注释说:“……武子,都宜阳,生景侯处,徙阳翟”。《史记?韩世家》也记载:景侯九年“郑围我阳翟”。看来,韩景侯迁都阳翟,也是韩国向东南拓展的重大举措,但这是韩国都城的第五次变迁了。据考证,韩景侯迁作都城的阳翟在今天河南禹州城北的八里营,该村北方的土岭,至今还叫北城陵,早年陵上一株大古槐,名城陵槐。周围还有两丈深的古城壕遗迹。韩哀侯二年(公元前375年)魏攻楚国,在榆关(今河南中牟县西南)展开激战。当时的郑国依恃魏国的力量而轻视韩国,韩哀侯乘机灭了郑国,迅即把都城也由阳翟迁到了郑(今河南新郑市,距禹州35公里)。郑是轩辕黄帝的故里,西有县茨山,中岳嵩山自西向东由高而低至此处突然拔地而起,高耸云天,有“中天一柱”之誉。韩王安九年(公元前230年),韩国为秦所灭。《资治通鉴》胡之省注曰:“秦灭韩、遂心阳翟县为颍川郡治的。”《禹州志》也说,“周威烈王六年(前370年),韩复迁都阳翟”。可见,韩国以郑为都仅过五年,就又迂回了阳翟。自公元前403年,韩景侯以阳翟为都,至公元前230年韩为秦所灭,总共是173年,除去在郑的5年,韩国以阳翟为都前后达168年,今禹州市,带有“韩”字的村名有6个之多。 何氏的迁徙,除一些特殊因素外,便是因战争、动乱、仕宦、戍守、经贸等一般原因而迁徙。《后汉书.何敞传》云:“敞,字文高,扶凤平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北)人。其先家于汝阴(今安徽阜阳),六世祖比干徒居平陵。”何比干是西汉有名的执法官。又据《汉书?何并传》载:“并,字子廉,祖父以吏二千石自平舆(今河南平舆县)徒平陵。”从何比干迁徒与何并的祖父迁徒情况看,在西汉,由于国都在长安,何氏西迁,向政治、经济中心的国都靠近很是正常,是一般迁徒的原因之一。 西汉时有蜀郡何氏,东汉时有扶风何氏及南阳何氏,魏晋时有陈郡何氏。说明四川、安徽、陕西、河南均有何姓,国内何姓东至台湾,西达陕晋川渝,南抵云贵,北及辽宁、吉林,均有何姓分布。何姓在早期主要分布于江淮流域及江淮流域以北地区。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动荡混乱时期,两汉至魏晋南北朝,何姓由江淮迁入山东、河南、山西、陕西、四川等地,形成以中国北方为主要繁衍地带的局面。这一时期何姓逐渐繁衍壮大,在政治上与文化上出现大量高官与名人,令何姓成为名门望族。何姓播迁的区域以四大郡望为主线,旁及一些支系与少数民族改姓何氏的人。分布于:庐江郡属地的今安徽寿县以南、江西九江市以北厂长江以西地区;东海郡辖区内的今山东枣庄市以东、江苏连云港市以西的地区;陈郡管辖区内的今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地区;蜀郡郫县管区内的今四川省西北部、青海、甘肃、湖北部分地区。后由于“永嘉之乱”,何姓在晋代开始南迁,分布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北、江苏、陕西、湖南等省。 何姓人南迁福建始于晋代。西晋末年,中原何氏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据《何氏族谱?总世系图》与《客家何氏源流》记载,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公元892年)、后梁末帝龙德二年(公元922年),庐江何旦及其子孙,先后迁到了广东梅州、潮洲、福建汀州地区。唐朝及唐末五代时,也有不少何姓人由中原入闽。据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唐高宗仪凤年间(约公元676年),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何嗣韩,名德,随经略使陈元光进入福建,不久定居于福建。到唐僖宗时,固始何京(衍庆公)再次随王潮、王审知进入福建,被授予安抚使,分田受赏。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 入闽的庐江何氏开基始祖何嗣韩,名德,河南光州固始县人,唐高宗时从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平乱,据传何德公为陈部后勤军需官,卒葬惠安青林山舍利院,后来家遭变乱,后裔世系不明。唐昭宗时,河南光州固始县人王潮率起义军初抵福建,恐当地百姓不服从,就敦请固始人先世有功于闽者,协助安定社会。嗣韩公裔孙何衍庆助其分田划地,安插闽人。王潮死后,其弟王审之僭称闽王,何安抚就引身而去,由螺阳迁居到温陵浔江(皆在漳州境内)。因 为衍庆公后裔世系有较详细的记载,故一般旧谱都将其作为何氏入闽的一世祖(初祖)。其子子绎公开基于龙溪县白石乡,即今漳州龙海市角美镇杨厝村,后裔建有白石开基大宗祠。至南宋末,边陲汹乱,祖祠焚毁,族人分迁各地。此祖祠几经重修,至今仍然完好。许多明清旧谱把嗣韩公、德公、衍庆公、京公、衍公、衍解公等这些名讳统统混在一起,即把初唐与五代相差两百多年的嗣韩、衍庆二公合为一人,称为安抚公。在《中国人姓谱》这本书中,又把安抚公当成人名,称五代的衍庆公为何安抚。安抚公只是安抚节度使这个官名的简称,正如白石开基始祖,讳成字子绎,官授指挥昭信校尉,世称为指挥公一样。至于安抚节度使,后世追认的可能性大。原因之一,此种官衔在唐初尚未出现。原因之二,若本身做过安抚节度使这样的大官,在正史或地方志里不可能没有传记。既然是后世追认,所以初唐的嗣韩公与五代的衍庆公均可称为安抚公,因此才会造成后世互相承袭把两位祖先合为一人的错误。而追认的年代可能是在五代,因为那时节度使正是一个热门的官衔。另外也有其政治原因,即闽王是中原人,需要捧出固始人祖先有功于闽者,以收买人心。闽南地区各个重要支派有同安东澳、泉州浔尾、晋江好德、漳浦何浔、平和何地、龙溪何潭、惠安埔崎、龙岩县口、南安溪尾、兴化莆田、延平顺昌、闽北光泽等,繁衍繁盛,蔚为望族。 宋朝时期,何姓主要集中于今四川,其次分布于今河南和陕西。明朝时期,何姓主要向东南和南方迁移。明清时期,闽、浙、苏、粤等地已有不少书香门第的何姓家族。何氏的向南发展,还是比发源于中原的其他姓氏早些。根据台北和兴宁两地何氏族谱的记载,何氏入闽早在唐朝初期,而其他姓氏南迁,大多在五代以后。何氏的南迁大概比其他姓氏要早到两百多年。 安徽怀宁县库领何氏是迁陕规模最大一支。自“守”字辈始,有极严格的辈份用字。族谱记载的只是按辈排列的同辈弟兄,若加上妻室儿女,这数字就更宠大。一次性举族同迁者,族谱中也时有记述。江苏常州何墅、何贤一支就是因为他负笈从师,与冯氏联姻而迁居青山里,奠定青山里何氏基业。湖南衡阳七甲的何材、何朴两房在广西融县经商发迹,遂举家由湖南迁居此地谋生。广东三水县梓秀乡人何财美,因其始祖何荣道妣邓氏与始祖分葬于平岗乡,遂率其子何平在始祖妣邓氏墓地结庐守孝,数年不返,后在此地立家成族。平岗与梓秀虽相距不远,但在何氏迁徙中也属罕见的一例,说明了何姓人以孝传家治族的优秀传统。 泉州地区,何氏聚居的村落主要有洛江区城东镇浔尾村,惠安县螺阳镇埔崎村,石狮市永宁镇浯沙村,晋江市磁灶镇砌田村、罗山镇张前村等。泉州庐江何氏尊逖基公为始祖。逖基公是衍庆公的第十五世孙,讳普成字正献,宋理宗淳间(公元1241,1252年),自万安徙螺阳迁温陵浔江居住。后何逖基的五个儿子再次迁徒,三子元钲为诏安何氏始祖。长子元镇为和地何氏始祖,这是何氏在南繁衍的第一支。第二支在南繁衍的何氏,也是来自安徽的庐江。广东兴宁何氏族谱对于这一支有十分详尽的记载,该谱指出,他们的开基始祖是唐末的何旦。何旦最初出任宁化县尹,任满后到了潮州,后来就在武平置产定居。到了宋末元初,何旦的后代继续向各地繁衍,宋末元初,有一支自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蕉岭、大埔、梅县,然后又分支各地。据《何氏族谱》记载,何氏还有迁至南京,江西的。至清朝中后期,部分何氏儿女开始移居海外。由此可见,福建的何姓主要是传自何嗣韩的一支。广东的何姓则是源于自何旦一支。两支何姓前后到达福建与广东,却殊途同归把何姓繁衍为闽粤的一支大姓,成为当地的大族。 何大为何以修的第37世孙,授宁化县尹,后定居宁化石壁村。次年,何大游历广东,路经武平岩削,嘉其地美,遂卜居于此。何大人有五子,三郎居河田,四郎居赤岸;五郎居岩前;六郎居海丰;八郎居河源;南宋景定二年,何新龙从宁化迁居尤溪管前的东上;明弘治四年,何宗郎从永泰县大洋镇苍霞村迁入并定居尤溪坂面的下川村后山;明万历年间,漳州漳浦县何三奇入尤溪经商,居九都下洋坂,数年后改迁十一都惠州后峡洋;何三奇之子何可几迁居七里井前为七开基始祖;同一时期,云霄何地何氏第八世子孙开始向台湾迁居,至今已有400多年。西滨何氏主要分布在七里村的裕后山、刁饭、大排等;明末,福清县何氏迁居尤溪梅仙乾美村紫竹林墩,后裔分衍于再建村尾后泊厝。清末,又有一支福清何氏迁居尤溪的梅营村。福建三明市有何姓万余人,主要居建宁县、尤溪县、永安市、宁化县。 厦门市思明区何厝村下何的何氏宗祠,因其族谱在文革时已被毁,宗祠始建时间无法考证。公元1930年何氏族人对宗祠进行了大修建。公元2006年,何氏宗亲集资近45万再次对宗祠进行修缮。何厝何氏鼻祖按巡公在唐昭宗时期随陈元光入闽,并居住于此。七世祖添清公,字祖乾,官拜大理寺评事,与妻唐氏生三子,长子佛淑,次子仲淑,三子仁淑。因当时倭寇侵泉,添清公偕弟等一并移居同嘉禾里澳顺济宫左侧居住,是东澳开基始祖。在金门浦边的何氏家庙,是何厝何氏的分支。原来添清公定居东澳后,便往金门何山埔开垦,再娶戴氏,并生子。公卒后,葬于羊角山。金门的何氏家庙便是当地何氏为纪念先祖而修建的。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何氏祖祠“何氏家庙”是闽台有名的宗祠,现已申请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何氏家庙坐落在偏远山区马铺乡“何地”即枧河村后厝自然村,三面环山,周围树木掩映。它堂号为“庐江”,始建于乾隆十五年间,采用抬梁硬山式砖木结构,占地面积220平方米。宗祠正堂悬挂“内阁大臣”、“一等伯爵”、“进士”等牌匾,还悬挂《何氏族谱》训示。该家庙因“何地三杰”收复台湾的事迹,闻名于海峡两岸。至今何氏家庙保存完好,公元2006年被列为漳州文物保护点。 据《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记载,庐江何氏南迁基本上与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几次较大规模的南迁同步。何氏第一次南迁是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8年),刘濞等七王谋反,并邀在朝任要职的瑊公四世孙何叔玉相从,何叔玉拒绝参加而携全家深夜南逃,徙居荆州桂阳郡(今广东、湖北交界地),此乃庐江何氏南迁的第一支派。第二次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北方社会发生动乱,加上灾荒,民不聊生,中原汉人大批南下,流向赣南、闽西和粤北。第三次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金人南下,席卷中原,百姓们如潮水般随宋室逃渡江南。第四次在明末清初,是中国人口北人 南迁、南人西迁历时较长、也较平缓的一次。 今福建省闽南东山岛上的何氏家庙,距今已百余年。庙堂正厅横匾上书“庐江衍派”四字,两侧楹联文曰:“追维固始自唐而宋而明而清千百年来共传世泽;远韶庐江由浙及闽及漳及诏四十代后不愧箕裘。”由此可见庐江何氏南迁历史之一斑。有关何姓在海外的发展史同华侨在海外的发展史也是一致的。大约在明初,随着沿海渔民移居海外,落地生根。就区位而言,由近及远,先东南亚,渐次到澳洲和欧美。至上世纪50年代初,据在马来西亚成立的第一个庐江何氏总会不完全统计,何氏后裔集居万人以上的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印尼、日本、印度、越南、缅甸、泰国、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据台湾台北县何氏族谱记载,在唐高宗仪凤年间,即公元676年时,何氏的先祖就迁到福建,后又迁入台湾。康熙年间,“何地三杰”何义、何佑两人率领何地150名何姓民众参加郑成功军队,参加收复台湾战役。多数幸存并定居台湾。郑成功据台期间,福建的何姓又纷纷到了台湾,目前文献有确实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可稽的,计有永历五年到台南的漳州人何光瀚,永历十六年到盐水开垦的泉州人何积善,以及入垦太子官堡的何替仔等。到了满清入台,到台湾开创新天地的何姓更多,在凤山、基隆、士林内双溪,台中东势,以及新竹宝山乡,都有何姓的足迹。 现台湾的何姓人家相当多,遍布于全省各地,而以台北、新竹、彰化、嘉义等地较多。《台湾省通志》记载:历史上从中原入闽、由闽入台的13大姓,何姓名列其中。据何氏族谱记载,乾隆二十年,何地何氏子孙迁居台湾人数已高达547人。 广东肇庆鼎湖桃溪村先祖何氏,自先秦从中原迁徙至韶关南雄珠玑巷,至南宋期间,何秘得五子,长子留守南雄;次子何琛到了番禺沙湾;三子何琰于1216年来到鼎湖沙浦烂柯山下,在西江边建村开业(何琰后来曾任肇庆府通判);四子到新会;五子到惠州落脚。何琰开村以来,迄今已近八百年。据高要县志记载:民国时,桃溪村人何照轩到南洋经商开金铺,大力支持孙中山的国民革命。 据何国雄、何广然整理的谱书,四川岳池县河畔沟何氏族人原住上湖(湖南)永州府零陵县福田乡彩桥青山下。何学举次子何希豪之妻董氏祖宗,见生活日艰,又受皇上派遣,率子三人于大清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入川。首先在河东(渠江以东)代家坝落户,孺老子弱,有时遭欺凌。遂率子移居河西岳池县资马乡河畔沟(大佛乡河畔沟),已有三百零三年了,据家谱所载:“董氏孺人以阑心贤恣,直作披荆斩棘之士,于大清康熙三十六年奉旨携三子入川。始置业河东代家坝,间遭欺凌。孺人窃非仁里,迁移河西地名河畔沟,教子兴家为始基业。”享年七十二岁,葬河畔沟宅右坟嘴,坐东朝西。紧接着何大春之次子何学禄与祝氏率五子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奉旨入川,住岳邑普同里地名吴家沟。最后是大坤之子何学举长子何希雄奉旨于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来川落业于岳池邑卞家沟。 《庐江何氏大同宗谱》迁徙卷中记载,何氏历史上至少有2089支次上规模的外迁活动,按省排名:安徽外迁1074支次,涉及潜山、怀宁、桐城、宿松、太湖、望江、合肥、庐江、含山、元安、英山、霍山、黟县、铜陵、青阳等15个府、州、县。湖南外迁412支次,主要是衡阳境内的柏台、大谟、敦笃、七甲、五甲、敦德、黄田、白茅、庚四等地或何氏支系。湖北外迁403支次,分散在黄岗、蕲春、罗田之县的本原堂、马鞍山等11个地方或支系。广东外迁96支次,其中大埔7支次,梅县29支次,蕉岭60支次。福建外迁60支次,皆为武平县何氏支系。江西外迁约33支次,多是会昌何姓族人。此外,《庐江何氏大同宗谱》中还有浙江、江苏、河南等省何姓人迁徙流动的记载。 在何姓族人这些广阔的去处中,尤以陕西、四川、河南最为集中,仅安徽境内迁往陕西的何姓族人就有313支次;怀宁占198支次;湖南衡阳各地迁往四川的何姓人有170支次;其有柏台的111支;安徽迁往河南的何姓人41支次;湖北迁往河南的何姓人92支次(其中有黄岗本源堂的52支)。 《庐江郡何氏大同宗谱》是一部统谱,涉及11省10万何姓人,共有152股(即支派)。这部巨著涉及之广,所用的时间,所花的人力、财力,不仅其它姓氏难与相比,而且在我国族谱史上也是极其少见的,是族谱学上重要的文献。 唐末五代之后,作为全国人口重要组成部分的何姓人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遍布全国各地,占汉族人口1%以上的大姓。清朝何姓,是全国五大姓之一,仅次于陈、林、张、黄。明清以来何姓人不断向海外迁徙拓展,何姓人向海外迁徙大致始于明朝中叶,他们多是由今广东、福建与东南沿海地区繁衍发展,然后迁居港澳台,再由港澳台迁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继而向欧美、大洋洲等地区迁移发展。何氏是港、澳及东南亚地区的大姓,时至今日,何姓华人已遍布东南亚各国以及欧美、大洋洲等地。天下何氏有二千多万,其中,海外何氏近四百万人,何姓人可谓已遍播全球各地,成了一个名闻环宇的大家族。 儒良何氏第12代孙:耀年(忆航) 执笔于公元2009年6月5日 (农历己丑年己巳月辛巳日)
本文档为【何氏族谱--何氏迁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7161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4KB
软件:Word
页数:9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8
浏览量: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