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经济学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ppt课件

公共经济学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ppt课件

举报
开通vip

公共经济学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ppt课件第三讲公共物品理论1、公共物品的定义1.1公共物品的特征1.2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与物品分类2、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及其有效供给4、共有资源4.1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4.2对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与保护5、外部效应及其纠正5.1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其分类5.2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资源配置无效率5.3私人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方法5.4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本章结论.1.1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除(他)性(non-excludability):指个人消费公共产品并不排除他人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

公共经济学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ppt课件
第三讲公共物品理论1、公共物品的定义1.1公共物品的特征1.2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与物品分类2、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及其有效供给4、共有资源4.1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4.2对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与保护5、外部效应及其纠正5.1外部效应的涵义及其分类5.2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资源配置无效率5.3私人部门解决外部效应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5.4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本章结论.1.1公共物品的特征非排除(他)性(non-excludability):指个人消费公共产品并不排除他人消费同样数量的公共产品。受益的非排他性、非拒绝性:集体消费、共同消费效用的不可分性: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效用:私人产品有:公共产品有:说明:排除他人消费在技术上或成本上是不可行的。非竞争性(non-rivalness):一个人消费这种产品并不会减少会影响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意味着:当一种商品在增加消费者时,其消费者增加所带来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带给产品提供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带给其它消费者的边际拥挤成本也为零;说明:排斥他人消费是不必要的。.1.2判别公共物品的步骤与物品分类是否竞争性?具有排他性吗?排他性/竞争性产品(纯粹私人产品)市场能有效提供技术上可排他吗?排他成本很高吗?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纯粹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提供非排他性/竞争性(共有资源)需要明确产权排他性/非竞争性(自然垄断产品)如不拥挤的桥梁等.物品的分类.2.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2.1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MSB=MSC2.2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2.3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一种可能的公共物品供给方式2.4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2.5应该由政府提供的一些典型公共物品.2.1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条件:MSB=MSC“社会边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的资源最佳配置条件,同样适用于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其中:MSB=ΣMB,即社会所有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边际效益总和。公共产品帕累托最优的实现条件:MSB=ΣMB=MSC,  一个数字的例子——小区保安的雇佣数量.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小区保安的雇佣数量保安的雇佣(供给)成本:450元/人·月=MSC。由三个消费者组成的小社区从安全保障中获得的边际收益,如下表:结论:根据MSB=MSC的帕累托最优原则,该小区保安最佳雇佣量应为3个。.2.2私人部门提供公共产品的无效率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达到公共产品的帕累托最优产值。因为非排他性,私人部门无法用收费来弥补其产品成本。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按帕累托最优所要求的边际成本定价原则,这些产品必须要免费提供才是有效率,这也让私人部门难以接收。结论:私人部门不提供公共物品。.2.3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一种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举例:按个人受益捐献小区保安的成本。结论:在成员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与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自愿捐献与林达尔均衡:图形解释林达尔均衡的基本含义: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其所获得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收益的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林达尔均衡的实质和前提条件自愿捐献中的免费搭车:举例结论:自愿捐献分担成本供给公共物品的可行性.按个人受益来捐献和分担小区保安的成本捐献原则:每一个社区成员均按其真实边际受益来捐献资金数额。雇佣为1个保安时:ABC各捐献300、250、200共计750元,大于1个保安的边际成本450元,预算剩余,表明一个保安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其社会边际成本,结论:增加雇佣。雇佣为2个保安时:ABC各捐献500、400、300共计1200元,大于2个保安的成本900元,预算剩余。结论:增加雇佣.雇佣为3个保安时:ABC各捐献600、450、300共计1350元,恰好等于3个保安的成本1350元,此时,MSB=MSC。结论:保持3个,不再增加。.林达尔均衡图示:解释(1)、(2).林达尔均衡模型(1)假定社会中有二个人A、B,(他们也可分别被看作是选举时的两个政党代表,每个政党内部偏好一致)。上图表示两人通过讨价还价来决定各自应负担的公共产品成本的比例。A的行为由以Oa为原点煌坐标系来描述,B的行为由以Ob为原点的坐标系来描述,将两个坐标系合在一起,则形成了一个长方形。图中:纵轴表示A、B负担的公共产品成本的比例,其长度为1,如果A负担比例为h,则B的负担比例为1-h。横轴代表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也可以认为是公共支出的规模)。.林达尔均衡模型(2)AA曲线代表A对公共产品的需求。BB曲线代表B对公共产品的需求。从A来看,BB线相当于A面对的供给线,因为这条线上的各点反映,如果他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产品成本,他可以得到相应数理量的公共产品。同理,从B来看,AA线相当B面对的供给线。在AA与BB的交点,AB两人经过讨价还价,双方愿意承担的成本的比例加起来等于1。这时的公共产品数量为G*.此时:由AA线、BB线的交点E所决定的均衡状态被称为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的实质和前提林达尔均衡的实质:社会成员通过讨价还价来决定各自应负担公共产品成本;(即税收)的比例。两个假设前提条件:每一社会成员都愿意准确披露自己可从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消费中获得的边际收益,而不存在隐瞒或低估其边际收益从而逃避自己应分担的成本费用的动机。每一社会成员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会成员的嗜好以及收入状况,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种公共物品或服务可给彼此带来的真实的边际收益,从而不存在隐瞒个人边际收益的可能。.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免费搭车现象免费搭车者:是对那些寻求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又得到效益的人的一种形象性说法。出现免费搭车的原因:一方面,如果人们知道他们所必须分担的公共物品的成本份额,取决于其因此而获得的边际收益的大小,人们就会从低呈报其真实的收益,从而减少其对公众物品的出资份额。一方面,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人们不会因为其出资份额的减少而失掉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任何收益,因此,人们在享受公共物品收益的同时不出或少出公共物品的资金费用。免费搭车的后果:公共的悲剧:即没有公共产品提供或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例:小区保安供给中的免费搭车假定:小区保安的雇佣成本由小区的三个业主自愿捐献来分担,其中:A、B仍旧依其边际收益大小做出自己的捐献。C隐瞒自己的真实收益成为免费搭车者,捐献为零。捐献与预算过程分析:在第3个保安的雇佣上,由于MA+MB<MSC,因此不雇佣。雇佣第2个保安时有:MA+MB=MSC,因此雇佣。此时,A捐献250*2=500元,B捐献200*2=400元,共计900元,两个保安的费用为900元,预算平衡。结果:AB的捐献只够雇佣两个保安,小于最佳水平3个。缺乏效率。C免费搭车,不付出任何成本,获得200+150=350元净收益。.结论:自愿捐献分担成本来供给公共物品的可行性在成员人数较少的社会中,通过自愿捐献和成本分担的合作方式,有可能使得公共产品的供给量达到最佳水平。每人的捐献额为他从该公共产品中所能得到的边际收益。在成员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自愿捐献中的免费搭车现象将导致“公共的悲剧”。因此自愿捐献的方式就不再适用,只能实行强制性的融资方式筹集公共品供给的资金,这就是税收。.2.4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给(1)举例:通过税收取得小区保安的成本(2)公共物品供给的一般情形:A、政府按受益原则或支付能力原则向社会公众强制收取税收,取得收入,B、政府将取得的税收收入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3)公共物品公共供给仍然存在的问题:政府无法准确测知每一个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的边际收益,从而无法准确决定公共产品的最佳数量。因此,由政府来决定的公共产品数量仍然可能不是最佳。两种可能的情形: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思考:哪些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产品供给过度 思考:预算规模为何难以控制?.例:通过税收(强制)取得小区保安成本接上例条件:小区保安最佳量为3个,实现这一最佳供给的费用为3×450=1350元;征税:以税收收入支付3个保安的成本1350元:第一种征税方法:依边际收益大小,分别向ABC征收600、450、300元,共计1350元。第二种征税方法:以收入水平或支出水平的高低,制定相应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向ABC共征收1350元。评价:不管何种征税方式,都可以征收到有效率的保安数量所需的费用,从而保证有效率的保安供给。并消除免费搭车。A方法遵循的是受益原则,B方法遵循的支付能力原则,都是从某一角度体现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条件:按受益原则确实税收水平如果按个人受益原则来确定个人的税收水平,那么,个人就会倾向于少报、瞒报自己的真实受益,搭便车现象仍然存在:由此而测出的公共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会小于其真实的社会边际收益。由此而取得的税收收入会少于最佳供给量所需要的水平。结果仍然是:公共产品的供给会不足,达不到有效率的供给水平。.公共产品供给过度条件:当税收的征取与个人的受益无关时:A、事先告知,个人所陈述的需求状况(即受益)只是用来确定公共产品的最佳数量,而与个人为满足这些偏好须支付的代价(即税收)无关;B、现实的情形:征税与公共产品数量的确定是两个分割而不相联系的过程,结果:过度供给个人倾向于夸大其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导致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2.5应该由政府供给的一些典型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消除贫穷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环境保护.国防国防往往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公共支出。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国防支出2720亿美元,人均1035美元。中国:2003年中国政府公布的国防支出为1907.87亿元(合230.7亿美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估计为354亿美元;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估计为559.48亿美元;美国兰德公司估计为310亿~380亿美元。2004年中国政府公布其国防支出为256亿美元,但美国中央情报局认为这一数据为674.9亿美元。结论:保卫国家免受外国入侵是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即使是主张小政府的经济学家也同意,国防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公共物品。.基础研究知识的创造是一种公共物品。知识可以区分为特殊性知识(如专利技术)与一般性知识(如数学定理)。特殊的技术知识,可以通过专利制度让发明者得到其大部分好处,即专利制度可以使特殊知识具有排他性。一般性的知识无法 申请 关于撤销行政处分的申请关于工程延期监理费的申请报告关于减免管理费的申请关于减租申请书的范文关于解除警告处分的申请 专利,每个人都可以免费得到这种知识,没有排他性。所以政府应该以各种方式提供一般性知识这种公共物品。主要是对各种基础研究提供资金资助。.消除贫穷计划反贫穷是一种公共物品,政府应该致力于反贫穷。原因:差不多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没有贫穷的社会里,消除贫穷对大家有益。但是私人市场不能消除贫困,私人慈善事业也很难解决问题。方法:对富人征税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好:穷人因享受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而变好,纳税人(富人)状况也变好,因为他们享受了一个较少贫困的社会的生活。.环境保护市场没有充分的保护环境,环境恶化是现代的公有地悲剧。政府应该在环境保护中承担起更重要的作用。污染管制、庇古税都是可选的环保手段。政府还应加大对清洁技术研发的政策引导、鼓励与资金支持。.3.混合物品——准公共物品及其有效供给3.1混合物品与服务的含义与种类拥挤性的公共物品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物品3.2混合物品—准公共产品的供给(1)价格排他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A、边际生产成本与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情形(属自然垄断情形):B、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情形。(2)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混合物品的含义指介于纯粹的公共物品与纯粹的私人物品之间,仅具有部分公共产品特征,同时兼具有部分私人产品特征的物品。也叫广义的准公共产品、半公共物品、半私人物品。关于政府支出范围的争议,大多集中于此类物品。说明:纯粹的严格意义的公共物品是非常少的。大多数通常所说的公共物品,都是这种大体上具备公共物品的特征,但同时具有部分私人产品特征的混合物品。.拥挤性的公共物品指那些随着消费者人数的增加而产生拥挤,从而会减少每个消费者可以从中获得的收益的公共物品或服务。举例:拥挤性的公路、拥挤性的桥梁..价格排他的公共物品含义:指那些效益可以定价,可以在技术上实现排他的公共物品或服务。特点:名义上向全社会提供,但在受益上可以排他,谁花钱谁受益。举例:政府公园,政府兴建的娱乐或体育设施,收费道路和桥梁,公办学校与医院。.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物品含义:指那些所提供的利益一部分由其所有者享有,是可分的,从而具有私人产品特征;但其利益的另一部分可由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不可分,从而具有公共产品特征的物品或服务。举例:教育,公共卫生事业等。.混合产品的供给A:边际生产成本与边际拥挤成本都为零的情形举例:不拥挤的桥梁有效率的供给量:P=MB=MC,免费(价格为零)、无限制过桥。若私人垄断供给:收费,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产量(过桥人数),低于最佳过桥量,产生社会福利的净损失。结论:政府免费供给为避免福利损失,此类产品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并用统一征税的办法筹措资金以弥补因提供此类产品的直接固定成本。.举例:不拥挤的桥梁:解释图中:DD是需求线,QC是桥的通过能力线,QY是拥挤线,QY与DD不相交表明这座桥不拥挤,此时增加一个消费者带来的边际成本线MC与横轴一致。.解释:不拥挤桥梁的供给有效率的通过量:根据D=MSB=MC,由此决定的价格P=0,桥的通过量为Q*。若由私人垄断供给:则私人会按其垄断者的边际收益MR(MR始终在需求线之下)等于边际成本确定其供给量Q0,由此确定的价格为P0,显然:垄断供给的量Q0低于最佳效率供给量Q*,由此造成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如图中阴影部分所示。结论:应由政府免费提供,并用统一征税的办法筹措资金以弥补造桥的直接固定成本。.混合产品的供给B:边际生产成本为零,边际拥挤成本不为零的情形举例:拥挤的桥梁结论:政府低价供给对于此类物品,政府应按边际拥挤成本收取少量费用,即以低价供给,以免出现过度拥挤,产生社会福利的损失。鉴于边际拥挤成本计量困难,以及收费的目的是为限制过度消费,所以实际收取的价格应以能保证不出现过度拥挤为准。至于此类产品的直接固定成本,应通过税收来筹资。.举例:拥挤桥梁的供给:解释图中:DD是需求线,QC是桥的通过能力线,QY是拥挤线,QY与DD相交,表明在一定价格下,这座桥会出现拥挤,MC在拥挤量以内时为零,与横轴重合,在超过拥挤量时会递增,向右上倾斜。.解释:拥挤桥梁的供给有效率的供给量:根据:MSB=MSC,应该是DD线与MC的交点E对应的通过量Q*,此时对应的价格(过桥费)为P*。私人垄断供给量:同于前述不拥挤的桥梁,此时供给量Q0,价格为P0,有净福利损失。政府供给:A、免费供给:此时通过量为Q1,但会产生拥挤,且有净福利损失如阴影部分示。B、政府按边际拥挤成本收取少量费用(如P*),以保证不出现过度拥挤。.具有利益外溢性特征的准公共产品的供给利益外溢性特征即意味着正外部效应。此时,私人市场提供的量有不足。A、私人供给,政府补助矫正性财政补贴。B、政府直接提供,以较低价格鼓励人们消费。政府提供此类产品,并向直接消费此类产品的人们收取一定的费用。该费用应低于提供此类产品的直接成本。不能完全免费,如果完全免费,会导致过度消费。如图示:政府低价提供外部收益的准公共产品思考与讨论:免费义务教育与收费高等教育问题?.政府提供具有利益外溢性的准公共产品利益由其所有者享有,可分——私人产品由所有者以外的人享有,不可分——公共产品市场机制产出水平低于效率水平→效率损失财政补贴或政府直接提供以较低价格鼓励人们增加消费收取费用完全免费供应→过度消费→福利损失.4.1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共有资源的基本特点自然提供而非人为生产。无排他性、有竞争性;消费的负外部性。一些重要的共有资源举例:公共草地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拥挤的道路海洋鱼类、鲸鱼和其他野生动物.4.2对共有资源的使用与保护(1)过度使用:公共地悲剧,(2)对共有资源的保护措施A、收费与庇古税如对拥挤性道路收费、或征收汽油税,对国家公园收取门票等。新闻资料:新加坡解决道路拥挤的方法B、管制政府禁止或限制对共有资源的开采量;或限制使用共有资源的季节和时间;C、私有化将共有资源分成小块,私有化,如草地,野生动物等。案例研究:为什么黄牛没有绝种? .公共地悲剧对共有资源而言,“公共地悲剧”意味着人们对于共有资源的使用总是会大于合意(最佳效率)水平,从而使得这种资源日益趋于减少和枯竭。“公共地悲剧”举例:日益恶化的环境:空气和水污染;频临灭种的各种野生动物;公共草地的枯竭、沙漠化;河流和海洋里鱼类的日益减少和枯竭;日益拥挤的城市道路;思考:为什么大多数高速公路边都有垃圾,而在人们自家院里却很少呢?.新加坡在解决道路拥挤上的方法(1)从来没有一个城市通过修建更多的道路可以使它的交通拥挤和污染问题得到解决。世界上的一些城市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洛杉机),而有一些城市道路很少,但道路的拥挤和污染程度差别并不大。道路越多只是鼓励了更多的人用自己的车,从住处到工作地方很远,从而用了更多的道路空间……。最近对伦敦拥挤问题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伦敦即使是把整个中心区拆掉修建道路,仍然存在道路拥挤问题。对汽车拥挤和污染问题,经济学家总有一个理论上的回答——道路定价。根据人们用哪一条路,在一天中和一年中什么时候用这些道路,以及他们使用这些道路污染问题的程度,来对使用道路的人收费。要把价格定在引起最适当的使用量的水平上。在新加坡决定试着这样做之前,还没有哪一个城市敢用道路定价法。许多想法在理论上看来很好,但总有一些隐藏的,未预期到的缺点。新加坡现在有了十多年的经验。这个制度还在运行!没有什么未预见到的问题。新加城是地球上唯一一个没有道路拥挤,没有汽车引起污染问题的城市。在新加坡城市中心区周围有一系列收费站。要开车进入城市,每辆车必须根据所用的道路,在一天的什么时候开车以及当天的污染问题交费。价格的上升和下降使用量达到最适水平。此外,新加坡计算了中心城市以外没有污染时可容纳的最大汽车量,并在每月拍卖新车执照权。不同类型的牌照允许不同程度的使用。允许在任何时候使用车的牌照比只允许周末——拥挤不太严重的时间——使用车的牌照贵得多。价格取决于供求。.新加坡在解决道路拥挤上的方法(2)由于有这种制度,新加坡不用把资源浪费在用助于遏制道路拥挤和污染问题的基础设施计划上。从这种制度中得到的钱用于降低其他税收。如果是这样的话,伦敦为什么在最近的汽车拥挤和污染问题报告中否定了道路定价呢?他们担心,这种制度会被认为来自政府的烦琐干预太多,而且,公众也不能接受这种让富人开车比穷人多的制度。这两种看法都忽略了一个事实:我们已经有收费道路,现在的新技术使避免这两个问题成为可能。在用条码和结算卡时,一个城市可以在全城不同地点安装读码机。当任何一辆车开过每一个点时就根据天气、一天中的时间和地点从驾驶员的结算卡帐户上扣除一定数额的钱。在车内,驾驶员有一个仪表,这个仪表可以告诉他收了多少费,以及他的结算卡上还剩下多少钱……如果一个是平等主义者,认为开车的特权应该是平等的分配的(即不根据收入),那么,每年给每辆车一笔结算卡金额,那些愿意少开车的人可以把他们没用完的金额卖给那些想多开的人。这种制度不是给城市带来额外的税收收入,而是给那些愿意住在工作地方附近的人和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种收入补贴。由于穷人开车比富人少,这种制度是一种把富人收入给予穷人的平等化再分配。.私有化以建立明确的产权亚里斯多德名言:“许多人共有的东西总是被关心最少的,因为所有人对自己东西的关心都大于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的东西”。共有资源悲剧的原因:就在于没有很好的建立产权,即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在法律上有权控制它的所有者,因此大家都过度使用它而并不关注它的保存。共有资源私有化的实质是明确建立产权,让产权所有者去合理使用并保护这种资源。.案例:黄牛为什么没有绝种?在整个历史上,许多动物的特种都遭受了灭绝的威胁。当欧洲人第一次到达北美州时,这个大陆上野牛的数量超过6000万头。但在19世纪期间猎杀野牛如此普遍,以至于1900年在政府开始保护动物之前,这种动物只剩下400头左右了。在现在的一些非州国家,由于偷猎者为取得象牙而捕杀,大象面临类似的困境。但并不是所有具有商业价值的动物都面临这种威胁。例如:黄牛是一种有价值的食物来源,但没有一个人担心黄牛将很快绝种。实际上,对牛肉的大量需求看来保证了这种动物延续的繁衍。为什么象牙的商业价值威胁到大象,而牛肉的商业价值是黄牛的护身符呢?原因是大象是共有资源,而黄牛是私人物品。大象自由自在漫步而不属于任何人。每个偷猎者都有尽可能多地猎杀他们所能找到的大象的激励。由于偷猎者人数众多,每个偷猎者很少有保存大象种群的激励。与此相比,黄牛生活在私人的牧场上。每个牧场主都尽极大的努力来维持自己牧场上的牛群。因为他能从这种努力中得到收益。.5.1外部效应的含义与分类外部效应:也叫外部性指参与某项市场交易的个人或厂商没有获得该项交易的全部收益或没有支付该项交易的全部成本的一种现象;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的影响。数学表达:UA=UA(X1,X2,...,Xn,Y1)外部效应的实质:私人边际收益≠社会边际收益私人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成本外部效应的分类.外部效应的分类负外部效应:对第三方的不利影响,也叫外部成本生产的负外部效应:生产的外部成本: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外部成本:社会收益<私人收益正外部效应:对第三方的有利影响,也叫外部收益生产的正外部效应:生产的外部收益社会成本<私人成本消费的正外部效应:消费的外部收益社会收益>私人收益.5.2外部效应的经济影响——资源配置无效率原理:任何私人都是根据生产的私人成本与私人效益来决定其生产量的。负外部效应的影响:市场供给过度生产的负外部效应、消费的负外部效应小结: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中的负外部效应,其对资源配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使得该种物品的生产和销售多于最佳配置水平。正外部效应的影响:市场供给不足生产中的正外部效应、消费中的正外部效应小结: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中的正外部效应,其对资源配置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即使得该种物品的生产和销售少于最佳配置水平。结论:外部效应的存在,使得市场配置资源无效率。.生产的负外部效应与资源配置效率当一种物品的生产存在负外部效应时,其社会边际成本MSC大于生产者的私人边际成本MPC,即:MSC>MPC而市场均衡产量QE由MSB=MPB=P=MPC决定,即均衡时,有:MSBMSC,即是无效率的。意味着此时的产量低于最具效率的产量。小结:生产中的正外部性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少,低于最佳效率的产量水平。.消费中的正外部效应(如接受教育,接种传染病疫苗)与效率当一种物品的消费存在正外部效应时,其社会边际收益MSB大于消费者的私人边际收益MPB,即有:MSB>MPB而市场均衡产量QE由MPB=P=MPC=MSC决定,即均衡时,有:MSB>MSC,即是无效率的。意味着此时的产量低于最具效率的产量。小结:消费中的正外部性使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少,低于最佳效率产量水平。.5.3外部效应的私人解决办法纠正办法:社会制裁——社会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一体化:不同经营类型结合在一起私人慈善组织:环保组织、私人教育捐赠私人协议来界定并保护产权——科斯定理私人办法的局限性:公共产品问题、交易成本社会制裁:机制过于软弱;一体化:规模扩大→垄断→市场失灵;私人协议:交易成本或技术限制;私人慈善:力量不够;结论:私人部门不能很好地解决效应问题。.科斯定理经济学家科斯提出的一种观点:该观点认为,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科斯定理举例:以协议解决养狗对邻居们的负外部效应A:假定法律规定人有养狗的权利B:假定规律规定人有要求和平和安宁的权利C:结论:科斯定理表明:私人经济主体可以解决他们之间的外部性问题。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到一种协议,在这种协议中每个人的状况都可以变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与局限性.人有养狗权的前提下如何以协议解决养狗对邻居们的负外部效应第一情形、养狗人的收益小于邻居忍受狗吠的成本:A养狗的效益500元,邻居B忍受狗吠的成本800元;协议:邻居向养狗人支付500-800元之间任何一笔款项(具体金额取决于双方的讨价还价),都可能达成协议,让A放弃养狗。协议结果:B向A支付600元,A放弃养狗。效率性考察:A的状况变好了,B的状况也变好了。不养狗的社会总收益300元,因此这个协议是有效率的。第二种情形:养狗人的收益大于邻居忍受狗吠的成本:A养狗的效益1000元,邻居B忍受狗吠的成本800元;协议过程:邻居只愿支付800元以下,A必须接受1000元以上才愿意放弃放狗,双方达不成协议。协议无果:A继续养狗。效率性考察:AB状况都维持不变,但是这种结果是有效率,因为养狗的收益(1000)大于成本(800),净效益200。.人有安宁权的前提下如何以协议解决养狗对邻居们的负外部效应第一情形、养狗人的收益小于邻居忍受狗吠的成本:A养狗的效益500元,邻居B忍受狗吠的成本800元;协议:养狗人A只愿意向邻居B支付500元及以下的款项,邻居B要800元以上才愿意放弃安宁权。协议无果:A不能养狗,B保有安宁权。效率性考察:A损失500,B获得800,社会总收益300,故不养狗是有效率的。第二种情形:养狗人的收益大于邻居忍受狗吠的成本:A养狗的效益1000元,邻居B忍受狗吠的成本800元;协议过程:A向邻居B支付800-1000元(讨坐还价到900),协议结果:A养狗,B放弃安宁权。效率性考察:A收益增加100,B收益增加100,状况都变好了,养狗比不养狗时的社会总收益增加200元。故养狗是有效率的。.结论:私人协议总可以有效率地解决养不养狗问题不管初始权利如何分配,若养狗的收益大于另一方忍受养狗的成本,则双方协调的结果是养狗;否则,若养狗的收益小于另一方忍受养狗的成本,则协调的结果就是不养狗。不管是哪一种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的前提条件与局限前提条件:要求交易(达成协议)的成本为零。局限:私人之间,经常无法顺利的达成和实施协议,科斯定理并不总是适用。无法达成协议的原因:交易成本的存在:当交易成本高于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收益时。谈判破裂与讨价还价:各方都为了追求对已更有利的结果而讨价还价互不让步,导致谈判破裂或一直拖延。利益各方人数众多,很难达成有效协议。协议每个人的代价高昂。.5.4政府对外部效应的纠正(1)外部效应内部化:消除交易的外部成本和外部收益。原理:采取措施使参与某项市场交易的个人或厂商获得该项交易的全部收益或支付该项交易的全部成本。通过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在效应。征税(庇古税):对有负外部性的生产或消费征税,举例;纠正负外部效应,使外部成本内部化。补贴:对有正外部性的生产和消费财政补贴,举例;纠正正外部效应,使外部收益内部化。(2)公共管制:限制或禁止某些行为统一标准——往往无效;颁发可交易的许可证;征庇克税与管制的效果比较(3)法律措施:政府明确界定并有效保护产权。.矫正性税收:负外部效应内在化上图中:征税后的产量减少为4.5万吨(最佳效率),ABG区域为征税所增加的社会净效益,BJHF为税收收入。.对接种已肝疫苗的财政补贴图中:W为单位财政补贴率,相当于每接种一次疫苗产生的正外部收益,RVXY为补贴总额,补贴后均衡产量增加到12万人次,为效率接种量。.管制政府可以通过规定或禁止某些行为来解决外部性。管制的具体方法:规定某些行为是犯罪,禁止某些行为,规定某些行为的合适的度(技术标准,数量标准)管制的局限性:有些行为无法完全禁止,如禁止排污。规定合适的度要求政府了解太多的行业和技术细节,很难。.管制与庇古税的效果比较—以减污为例A、在减少污染总水平上,税收和管制同样有效。都可以达到任意想要的污染水平。B、通过征庇古税减污更有效率,成本更低。管制往往是等量减少污染,但各家减污的成本并不一样,减污成本高的企业往往代价高但也不得不减。庇古税:减污容易的企业会大幅度减少污染以少交税,减污成本高的企业则对征税相对不敏感,可少减。所以总的减污成本要低于通过管制而减污的成本。C、庇古税对环境更有利。征税会激励企业去开发清洁技术,越是清洁的技术,越少交庇古税,但同时会越有利环境。管制使企业以规定的排污标准为标准,缺乏进一步减污的激励。.本章结论:产权的重要性市场失灵的原因是产权界定不清:市场之所以没有能很好的配置资源,是因为没有很好的建立产权。即某些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在法律上有权控制它的所有者,因此无从对它确定价格并据此收费。政府可以潜在解决因没有产权或产权不清而引起的市场失灵,以使资源配置更有效率,并增进社会福利。A、帮助界定产权,重新焕发市场力量;B、政府管制私人行为;C、政府直接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条件:很好的制定计划并实施政策。.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本文档为【公共经济学第三讲 公共产品理论ppt课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爱赢
公司经营范围:网络软件设计、制作、图文设计、影视制作(编辑)
格式:ppt
大小:63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1-01-25
浏览量: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