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举报
开通vip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骨髓炎护理常规 概述 骨髓炎指骨的炎症(由化脓性感染所致),感染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或是慢性的,可累及任何骨。最多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干骺,其次是股骨近端,肱骨和挠骨远端。 骨髓炎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宿主的抵抗力和发病时的年龄。不同年龄骨髓炎的扩散方式不同。婴儿,因骺板特点炎症可直接扩散进关节;儿童可通过阻力较小的邻近骨皮质形成骨髓外的脓肿;成熟青少年,骨皮质厚及无生长板炎症,可在骨髓腔内扩散。 1、急性骨髓炎 可引起病灶部位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发热...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骨髓炎护理常规 概述 骨髓炎指骨的炎症(由化脓性感染所致),感染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或是慢性的,可累及任何骨。最多见的发病部位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干骺,其次是股骨近端,肱骨和挠骨远端。 骨髓炎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宿主的抵抗力和发病时的年龄。不同年龄骨髓炎的扩散方式不同。婴儿,因骺板特点炎症可直接扩散进关节;儿童可通过阻力较小的邻近骨皮质形成骨髓外的脓肿;成熟青少年,骨皮质厚及无生长板炎症,可在骨髓腔内扩散。 1、急性骨髓炎 可引起病灶部位局部红、肿、热、痛,以及发热和全身不 适。实验室检查常有白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P) 升高。 在没有形成脓肿的时候发现骨髓炎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有效,而无需切开引流。在等待细菌培养结果的时候就开始应用抗生素。用药过程中,要监测整个临床过程。如果对病原菌有效、没有脓肿形成,炎症的局部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和全身症状都将减少。在经过24-48小时后,症状无改善,说明有脓肿形成的可能,需要行切开引流。 2、亚急性骨髓炎 是指感染持续2-3周以上。典型的亚急性骨髓炎常是急 性骨髓炎的残存,未能彻底治愈。患儿对治疗可能没有或有较少反应,经受局部肿胀、红肿和疼痛。有时可见跛行。通过抗生素可治疗典型干骺端亚急性骨髓炎,不用引流。需要引流和细菌培养的指征包括:病灶损害不典型、新生组织诊断不清、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或者经过抗生素治疗后局部全身症状无改善。 3、慢性骨髓炎 未经治疗的急性骨髓炎常局限在一段骨内形成慢性骨髓炎 由于一段骨皮质容易缺血形成死骨,因此长骨最容易形成慢性骨髓炎。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包括死骨切除术和切除感染组织,并通过蝶形手术再用存活的组织填充死腔。术前作窦道分泌物的培养,以筛选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病情观察 1、注意观察全身症状和局部表现,高热患儿要及时降温,严密观察意识状 态,防止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2、治疗本病需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因此除了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外, 还要警惕发生双重感染,如伪膜性肠炎表现为腹泻,大便如泔水或蛋花 汤样;真菌性口腔炎则出现口腔黏膜溃疡等。 3、注意观察局部冲洗引流液的色、质、量,保持引流管道通常,防止引流 液逆流。 4、注意观察皮肤情况,防止压疮发生。 5、患肢应固定于功能位,注意观察固定效果。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以保护患肢和减少体能消耗。 (1)观察全身症状的变化及局部红肿热痛情况。 (2)按医嘱及时大剂量应用抗生素。 (3)保持体液输入顺利,以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平衡。 (4)行局部骨开窗或钻孔冲洗引流者,注意保持管道通畅。 (5)注意口腔护理,以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且便于观察口腔黏膜情况,防 止继发真菌感染。 (6)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7)鼓励患儿多饮水、多饮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以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密切观察体温波动情况,做好降温措施。 (1) 按时测量体温、脉搏,一般每4小时1次,通过体温曲线观察发热情 况。 (2) 卧床休息,高热患儿由于代谢增快、消耗多、进食少。体质虚弱,需 绝对卧床休息。 (3) 体温高于38度者,因采取有效地降温措施,以防止小儿发生惊厥、 谵妄等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物理降温可选择: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袋冷敷、冷水灌肠或冰水 灌肠法。药物降温可选择:口服布洛芬、小儿退热栓纳肛、安乃近肌 注。 (4) 应用退热药物时应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一般应用剂量不宜过大,以 免引起大量出汗、体温骤降、血压下降,甚至虚脱。 (5) 嘱患儿多饮水或果汁,及时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6) 出汗较多时,应勤擦洗、勤跟换衣裤及被单,使患儿清洁、舒坦。注 意保暖,防止着凉。 3、 减轻疼痛 (1) 限制患肢活动以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和关节畸形。如病变在四 肢长骨,常用石膏托固定,病变在髋部常行小腿皮牵引固定。 (2) 保护患肢,搬动时动作要轻稳、尽量减少刺激,以免引起疼痛。 (3) 做好心理护理,疼痛的根本解决办法是病因治疗,但是患儿精神愉快、 情绪稳定、思想放松都可以提高疼痛的阈值,增加对疼痛的耐受力。 患儿常因对所患疾病缺乏了解,而为治疗效果及预后担忧,护士应给 予必要的关心、耐心的解释和对疾病知识的宣教,使患儿的心理处于 最佳状态。 (4) 适当给予必要的镇静剂、镇痛剂。 4、 控制感染 (1) 在应用抗生素前作用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为选择有效抗生素提 供依据。 (2) 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时注意:?现配现用,以免降低药效; ?注意配伍禁忌;?注意有无变态(过敏)反应及毒性反应,注意有 无双重感染。 (3) 局部症状严重、大剂量抗生素不能控制症状时,局部可做钻孔或“开 窗”引流。保持负压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 5、 保证机体营养需求 (1) (慢性)患儿长期处于消耗状态,呈消瘦、虚弱等状态,应鼓励患儿 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根据患儿情况可给 予流质、半流质或普食,制作时应注意营养素的搭配,以及色、香、 味,增进食欲以加强营养。 (2) 患儿出现贫血时可输入新鲜血液予以纠正。也可输入白蛋白、氨基酸 等营养物质,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3) 必要时给予静脉高营养输入,也可给予配置合理的高能量、高营养脂 肪乳剂。 6、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加强功能锻炼,对患肢进行肌肉等长收缩练习,每日进行100-500次, 以感觉肌肉有轻微疼痛为度。未固定的关节如无禁忌则应进行主动活 动。 (2) 全身做引体向上、抬臀和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 能,减少并发症。 (3) 患肢制动,防止病理性骨折的发生。 健康指导 1、教会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的方法。 2、慢性骨髓炎的治疗疗程较长,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 疏导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3、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以保证机体所需营养。 第二节 髋关节发育不良护理常规 概述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股骨头和髋臼的构造异常或两者对应关系异常。它是几种异常的连续体,从髋臼变浅到股骨头不稳、半脱位再到全脱位。术语“髋关节发育不良”取代了“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表明了这种异常可能在出生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但随着生长、发育发生变化或逐步进展而表现出来。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最常见的四肢畸形,是一种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的病变,也是导致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多基因遗传模式,其发病常见于臀位产、关节松弛的儿童,以及女孩多见。髋关节发育不良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畸形型,较少见;一类是单纯型,是最常见的一种,它可分为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和髋关节脱位。 1、 临床表现和体征 ) 出生至1岁患儿:此时患儿还没有开始行走,故症状不明显,往往难以引(1 起注意。如出现以下表现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1)一侧下肢活动少,蹬踩力量低于另一侧; 2)双侧大腿内侧皮肤皱褶不对称,患侧皮纹较健侧深陷; 3)在为患儿更换尿布或洗澡时,髋关节部位可闻弹响声; 4)在下肢伸直位或屈髋时,髋关节外展受限。 (2)行走之后的儿童 1)单侧髋脱位时表现为跛行步态,双侧髋脱位是可见摇摆步态,即“鸭步”。 2)臀部扁而宽,股骨大粗隆突处,如为双侧脱位,表现为会阴部增宽、臀部后耸、腰前突增大。 3)出诊可见脱位侧股三角空虚而凹陷、股动脉搏动减弱。髋关节外展受限、内收肌紧张。 2、治疗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要根据不同年龄,采取不同方法。总的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3岁以内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即闭合复位后用外固定支具;3岁以上主要采用手术治疗。 (1)出生至1岁患儿:这一年龄组是非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6个月以内可不需手法复位,应用简单的柔软支架连衣挽具(Pavlik吊带)保持双髋关节屈曲外展位。患儿年龄超过6个月,如果是完全性髋关节脱位,需要手法复位后用外固定支具保持关节稳定。 (2)1,3岁患儿:该年龄组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为了使闭合复位成功、降低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在复位前应予双下肢、髋屈位皮肤悬吊牵引2周,然后再行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3)3,5岁患儿:随年龄的增长,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继发病变加重,手法闭合复位几乎不可能完成。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关节功能差、股骨头、髋臼发育不良的并发症,手术治疗是主要疗法。 (4)6,12岁患儿:该年龄组患儿的髋臼、股骨头的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软组织也随着股骨头的逐渐上移而加重其挛缩。手术矫正是主要疗法,在手术之 前患肢须充分骨牵引。 3、并发症 (1)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2)术后再脱位。 (3)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僵硬。 病情观察 1. 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 2. 观察牵引是否处于有效状态,注意牵引肢体供血情况。 3. 观察复位后固定的效果,注意局部循环情况。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1) 加强生活护理,使患儿舒适。 (2) 提供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导。 (3) 冬季要注意对暴露肢体的保暖。 (4) 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了解心理状况,给予安慰鼓励,积极配合治 疗。 2、 术前护理 ) 心理护理:由于患儿年龄小,从家庭或幼儿园来到医院,首先对医院环境(1 陌生和不习惯,看见身穿白色制服的医务人员产生一种恐惧心理,常常表 现出精神紧张、哭闹不安等情绪变化。应首先抓住患儿年龄小、爱听表扬 的心态,主动接近患儿,态度和蔼,以消除患儿的紧张心理,增加亲近感, 使患儿紧张心理得到松弛,以获得积极配合。对家长提供一些陪护指导, 如家长要经常搂抱患儿,抚摸其背部、上肢和头部,以满足患儿的身心需 要。对卧床时间长、不能下地活动的患儿,采取补偿性措施,如给予玩具、 卡片、讲故事、做游戏等,使患儿消除对陌生环境及医务人员产生的紧张 感。 (2) 牵引护理:根据年龄及病情需要采用适合的牵引方式,为手术的成功创造 条件,同时亦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详见皮肤及骨牵引护理常规)。 3、 术后护理 (1) 麻醉后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如有异常及时通知 医生。 (2) 石膏护理:术后一般行髋人字石膏固定,应妥善保护好患肢制动体位。 为防止石膏变形,患肢应使用保护架。石膏的松紧度适宜,与皮肤容纳 1个手指空隙即可。在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干燥,以防被 粪、尿污染,且弄湿而变软。密切观察被固定肢体的末梢循环、颜色和 温度,若出现趾端苍白发绀,或是肢端冰冷等情况,要及时与医生联系, 必要时打开石膏。同时要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有些伤口被石膏盖住不 易观察,但渗血严重时石膏表面会反映出来,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在石膏 表面做好标记,必要时行石膏开窗,便于观察,并遵医嘱正确使用止血 药(详见石膏护理常规)。 (3) 引流管的护理:为防止伤口内淤血感染,术后会放置引流条或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妥善固定引流器,防止滑脱。严格 记录引流量,一般无血性液体流出,则24小时后即可拔除。 (4) 皮肤护理:定期为患儿擦身,保持皮肤清洁,勤换尿布,防止发生会阴 部湿疹。床单若有污染及时更换,减少皮肤刺激。 (5) 预防压疮的发生:固定期间,要注意保持石膏清洁干燥。保持会阴部皮 肤的清洁、干燥,预防红臀的发生。帮助患者翻身,由于石膏固定的时 间较长,应指导家属如何翻身。对骶部及石膏绷带受压部位要严密观察, 衬垫要铺平拉紧,防止压疮发生。同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给患者提供 舒适的休息环境。 (6) 对症处理 1)疼痛护理:一般给予心理疏导可缓解,严重时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 2)体温观察及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及淤血出现吸收热,大部分患者体温升 高37.5,39.5?,一般发热3,5天。体温在38.5?以内不必处理,嘱 家长给患儿多饮水、多吃西瓜及饮料等,促使排泄。体温在38.5?以 上时对症处理。 3)便秘:患儿术后需卧床休息,加之麻醉导致肠蠕动减慢,故术后易发生 便秘。嘱多饮水及进高纤维、易消化食物。指导患儿每日按摩腹部,必 要时可用开塞露肛门灌入。 (7) 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禁食、禁水,后给予半流质饮食,如稀饭、面条 等。忌牛奶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引起肠胀气及急性胃扩张。3天后 待胃肠功能恢复,可给高营养易消化食物,如鸡蛋、瘦肉、骨头汤,多 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健康指导 1、指导患儿早期功能锻炼,并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2、使患儿及家属正确认识该病的并发症,并积极配合预防。 3、康复是个长期的任务,帮助患者及家属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正确认识疾 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第三节 脊髓损伤护理常规 概述 脊椎骨折又称脊柱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伤情常较严重而复杂,脊髓损伤是脊柱骨折或脱位的严重并发症。脊髓损伤一旦合并截瘫,可终身残疾,使患儿丧失全部或部分生活自理能力,还会继发其他并发症,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压疮等,若不及时治疗和护理,可危及生命。 1. 按损伤程度可分为 (1) 脊髓休克; (2) 脊髓受压; (3) 脊髓水肿; (4) 脊髓和神经根损伤; (5) 马尾神经损伤。 临床表现 由于损伤部位、损伤原因和程度不同,可出现不同脊髓损伤2. 的体征。临床体征取决于脊髓受损横切面的部位。早期表现为受伤平面以下,单侧或双侧同一水平的感觉(温、痛、触、位置、震荡感),运动,反射及括约肌等功能全部暂时消失或减弱;如果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则各项功能不可再恢复,将成为永久性截瘫。 3. 治疗原则 (1)尽早解除对脊髓的压迫是保证脊髓功能恢复的首要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 (2)对于脊椎骨折或骨折脱位者,应尽早给予闭合或切开复位。 (3)加强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硬及肌肉萎缩。 (4)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防止压疮、肺部并发症、泌尿系统感染、胃肠功能紊乱等。 病情观察 1. 损伤期间生命体征变化较大,需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情况。 2. 注意观察患儿情绪、神志,有无烦躁不安和淡漠等异常心理状态。 3. 详细观察瘫痪肢体感觉、运动及反射等功能的恢复情况。 4. 注意易发生压疮部位的皮肤的颜色、温度。 5. 早期注意肢体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肢体有无抽搐及麻痹平面的变化。 6. 观察尿量、颜色及清晰度。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1) 保持病室的整洁、干净,为患儿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 (2) 卧硬板床,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3) 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防止各个关节过伸或过展。定时被动活动及 按摩,鼓励患者主动活动。 (4) 预防足下垂的发生,可用护足架或在足下放一竖枕托起。 (5) 加强营养,调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6) 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械。 2.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1) 嘱患儿勤翻身,尽早多做下肢的伸展活动。 (2) 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被动活动膝、踝等关节,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腓肠肌,防止肌肉萎缩。 (4)尽可能的早期离床活动,以利于改善下肢血液循环。 3. 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1)鼓励患儿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主动做未瘫痪肌肉的锻炼,如深呼吸、颈部活动、上肢各关节锻炼等。 (2)对瘫痪肢体每日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和肌肉按摩,每日2,3次,每次30,60分钟。 (3)根据患儿病情状况,争取早日恢复腋柺、轮椅的训练,以便早日离床活动。 4. 加强生活料理,使患者舒适 (1)做好生活护理,尽量使患者舒适满意。 (2)注意患者营养,根据其饮食习惯,合理安排饮食,鼓励多进食,以增强体质。 (3)帮助患者每日擦身2次,每周洗头1次,逐渐训练上肢运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5(预防压疮的发生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每日温水擦身。对瘫痪的肢体禁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 (2)若皮肤发生擦伤,或受汗、尿、粪或渗出液的浸渍,易发生压疮,应积极处理,促进愈合。 (3)对受压部位施用按摩,以改善该部位血液循环,促进静脉回流,能起到预防压疮的愈合。 (4) 对因受压而出现反应性充血的皮肤组织不主张按摩。因为皮肤受压后一旦持续发红,则表明软组织已受损,此时按摩将加重创伤。 6.预防便秘 (1)损伤早期宜进易消化饮食,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少吃甜食及易产气食物,避免腹胀。 (2)每日揉按腹部2,3次,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绕按摩,促进肠蠕动,帮助消化。 (3)给予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食水果,多饮水。防止大便干燥。 (4)便秘者可用开塞露通便,或服用泻剂或中药。 健康指导 1. 指导功能锻炼的方法,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2. 康复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帮助患者及家属调整良好的心理状态, 正确认识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 3. 定期随访。 第四节 皮瓣移植护理常规 概述 皮瓣移植是修复创伤组织缺损最有效的方法。现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是带血管蒂的皮瓣移位术,尤其是带皮支血管的皮瓣移位术。 吻合血管皮瓣移植在骨科的适用范围有以下几种: (1) 大面积的皮肤缺损,伴有关节、肌腱或重要的血管神经裸露,不能用其 他方法修复者。 (2) 大面积组织缺损时伴有拇或示、中指缺损者,可急诊行足背皮瓣连同第 二足趾移植修复创面,同时行拇指再造术。 (3) 创伤晚期大面积的瘢痕挛缩的矫形或整形术。 (4) 感染病灶扩创术后的修复创面,例如四肢大面积的慢性溃疡、慢性化脓 性骨髓炎等扩创术后的创面修复,不但可以修复创面,而且经过彻底的 扩创和选用血供良好的皮瓣覆盖填充,可使病灶治愈。 5) 伴有皮肤、骨或关节、肌肉、肌腱以及重要的血管神经缺损者,可以切( 取复合组织皮瓣移植一次同时修复。 病情观察 全身情况的观察 1. (1) 生命体征的观察: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神志等改变是各种病 理状态出现的先兆。 (2) 血容量的观察:血容量不足可使心搏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影 响移植皮瓣的血供,威胁再植组织的存活。 (3) 末梢循环的观察: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发绀、苍白。 (4) 观察液体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是保证移植物成活的基本条 件。 2. 局部情况的观察 (1) 色泽:术后移植皮瓣复温后,色泽较健侧稍红,如色泽发绀,常表 示静脉回流受阻,苍白则表示动脉供血不足。 (2) 毛细血管充盈反应:是了解真皮下毛细血管网是否充盈、血运是否 存在的方法。 (3) 血管的充盈和搏动:在移植物的浅层存在较大的血管走行时,可见 静脉的充盈和动脉的搏动,并作为一种可靠的观察指标。 (4) 定时、定位测量皮肤温度:测量皮温的时间和部位要固定,并与健 侧作对照。一般情况下皮温维持在31?以上属正常,皮温降低提示 有血液循环障碍。 (5) 局部出血和水肿:一旦发现局部性出血或水肿时,首先查明原因。 护理措施 1. 术前准备 (1) 对患儿进行宣传教育,了解相关知识,有利于患儿配合手术治疗。 (2) 术前1日供皮区常规备皮,并注射抗生素。术前晚给予适当的镇静 剂,保证患儿充足睡眠,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增加对手术的耐受 性。 (3) 手术当日清晨留置导尿管,测血压、脉搏、呼吸、体温。 (4) 术前应训练患儿在床上使用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 (5) 术中药物准备:术中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和罂粟碱 等。 2. 术后护理 主要是预防血管栓塞和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循环障碍。 (1) 安置体位,防止血循环障碍 1) 患儿一般取平卧位,抬高患肢10,20cm,使患肢和心脏保持在同一 水平面。 2) 防止皮瓣受到压迫性刺激,避免血管痉挛导致皮瓣缺血性坏死。患 肢可使用支架保护。 3) 如手术部位位于身体容易受压的部位,如上肢的伸侧,下肢的屈侧、 背部、臀部、枕部等,可采用侧卧位或肢体悬吊体位。 4) 在调节和变换体位时,随时注意移植物的血供变化,防止因肢体活 动而使血管吻接处扭曲、受压和出现张力。 5) 不同部位术后体位安置也不同,总的原则是:?不影响移植物的血 供;?不可使移植物受压;?防止移植物血管吻合处发生扭曲和张 力;?有利于局部引流;?遵守各种麻醉后的体位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 (2) 预防血管痉挛、血管栓塞的发生 1) 患肢制动,保证体位舒适。 ) 进行一切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疼痛刺激。 2 3) 及时输血,纠正血容量不足。 4) 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寒冷刺激可使移植血管发生痉挛,导致栓塞 和移植皮瓣坏死。保温不仅可以预防血管痉挛,还是治疗血管痉挛 的有效手段。术后早期最容易发生血管危象,此时保温复温的措施 尤为重要。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30?。患处可用红外线灯作局部 照射,以提高局部温度,一般采用40,60W,距离30,45cm,避免 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及烫伤。 5) 遵医嘱及时正确地使用解痉药物。 6) 动脉栓塞常在术后30分钟,6小时出现,皮瓣颜色变为淡红或苍白, 肿胀不明显,皮纹增多,压痕不易消失,皮温偏低,毛细血管回流 不清楚。一旦发生,予保暖,立即通知医生,应用抗凝解痉药物并 观察疗效。一经确诊应早期进行手术探查,切除栓塞的吻合口,重 接或作血管移植,力争在6小时内重建血供。 (3) 预防皮瓣水肿的发生 1) 抬高体位,促进静脉回流。 2) 用棉签自移植物的远端向近心端滚动,对微循环淤血有效。 3) 用50%MgSO4局部湿敷,促使水肿吸收。 4) 必要时可拆除部分缝线,或采取滴血疗法,注意观察疗效。 5) 上述处理后仍无效时可行手术探查。 (4) 减少疼痛刺激:疼痛可使机体释放5–羟色胺(疼痛介质),其有 强烈收缩血管作用,不及时处理可导致血管腔闭塞或血栓形成。 1)术中保证麻醉效果,术后及时给予止痛剂。 2)局部包扎固定,肢体部位应用石膏托固定3,4周,保护肢体,避免 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避免压迫,包扎时应暴 露出皮瓣中央部分,以便于观察。 3)术后所有治疗及护理动作要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拔引流条、 拆线等。 (5) 心理护理 1)用良好的神态、举止和语言,多与患儿及家属交谈,给予安慰,使患 儿意识到自己被医护人员所重视,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主动帮助患儿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减轻其心理负担。 2 3)意外发生的伤残,使患儿在心理上遭受到严重打击,造成情绪危机。 护理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做好解释,说明手术的利弊关系和术后应注意 的事项,告诉他们哪些功能丧失可以通过治疗和训练恢复,哪些功能 丧失会持续存在,鼓励他们面对现实、增强信心,掌握锻炼方法及注 意事项。 健康指导 1. 皮瓣移植属显微技术,指导患儿及家长正确认识维持血循环通畅的重 要性。 2. 指导家长注意对患儿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及时疏导不良心理,鼓励患儿及家长面对现状,尽快树立信心,积极3. 配合治疗。 第五节 皮肤及骨骼牵引护理常规 概述 1.皮肤牵引 (1)方法:把胶布贴在皮肤上,通过牵引胶布作用在皮肤上,间接牵引肌肉与骨骼,故又称间接牵引。 (2)优缺点:皮肤牵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患儿痛苦少、对肢体损伤小,缺点是不能承受太大的重量,一边不超过5kg,否则容易把胶布拉脱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3)适应症:小儿或老年骨折患者,开放性截肢后促进伤口愈合、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 2.骨牵引 )方法:在骨骼上穿针或用巾钳来进行牵引,这种方法牵引直接作用于骨骼,(1 又称直接牵引。 (2)优缺点:骨牵引优点是承受力大,且时间持久、效果确实;缺点是需要在骨骼上穿针,对患儿具有一定痛苦和感染的机会。 (3)适应症:颈椎骨折脱位,股骨骨折,胫骨骨折及小腿开放性骨折,肱骨干骨折,肱骨髁上骨折伴有明显肿胀。 护理措施 1. 一般护理 (1) 对牵引患儿,应进行交班,每班进行交接班,每班严密观察患肢血液循环 及肢体活动情况,维持牵引于正常状态。 (2) 加强生活护理,解决生活不便,如洗头、擦浴等。 (3) 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受凉。 (4) 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掌握其思想变化,对不良心态反应及时疏导和帮助, 使之配合治疗。 2. 预防肢体血液循环障碍 (1) 随时观察肢端血液循环。观察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桡动脉或足背动 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指(趾)活动情况,聆听患儿的主诉, 如有无疼痛、麻木的感觉等。检查毛细血管充盈情况的方法:用力按 压指甲或趾甲,甲床出现苍白区,松开后又很快转红润为血液循环正 常。如肢端皮肤颜色变深、温度下降,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 毛细血管充盈缓慢,被动活动指(趾)引起剧痛,患儿感觉肢体疼痛、 麻木,说明发生了血液循环障碍,应及时查明原因,如是否包扎过紧、 牵引重量过大等,须及时处理。 (2) 小儿行双腿悬吊牵引时,由于牵引力的作用,皮牵引的胶布及缠绕于 其上的绷带会向牵引方向移动,因此可能导致膝部的绷带卡在膝下周 径较粗之处而压迫血管,甚至引起小腿的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要随 时检查,并耐心倾听小儿叙述,如小儿无故哭闹不安,应首先考虑是 否由牵引所致。 (3) 邓乐普(Dunlop)牵引用于治疗肱骨髁上骨折。该骨折肘部肿胀明显, 牵引时需要屈肘45?,较易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故应特别注意观察患 肢血液循环情况,防止发生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3. 保持有效牵引 (1) 皮肤牵引者应注意胶布及绷带有无松散或脱落,如有必要应及时处 理。如胶布过敏局部刺痒患儿不能忍受,可考虑用骨牵引。提醒患儿 若有身体不适,应及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而不能擅自撕下胶布,否则影响治疗效 果。 (2) 保持牵引锤悬空,滑车灵活,牵引绳与患肢长轴平行。防止滑车抵住 床尾或者床头,防止牵引锤着地,防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牵引绳上 不能放置枕头、被子等物,以免影响牵引效果。 4. 维持正确牵引状态 (1) 牵引时患肢放置的位置应符合要求,如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时患 肢需保持外展中立位。但单个肢体的位置应与躯干、骨盆联系起来看, 否则易引起错觉。为防止患肢外旋,可穿带有横板的防外旋鞋。 2) 牵引的重量应根据病情需要调节,不可随意增减。重量过小,不利于( 骨折复位或畸形矫正;重量过大,可导致过度牵引,造成骨折不愈合。 当牵引患儿叙述患处疼痛时,应认真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原因,不可简单地减轻重量。 例如关节炎患儿当重量不足以拉开关节面时仍会感到疼痛,加大重量 后疼痛即可消失。 (3) 告诉患儿及其家属,不能擅自改变体位,不能自己增减重量,否则可 造成牵引失败而影响治疗效果。 5.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定时拍打背部,指导患儿练习深呼吸,并用 力咳嗽。 (2) 防止发生压疮:在骨突起部位,如枕后、肩背部、双侧髂嵴、骶尾部、 膝踝关节、足后跟等处放置棉圈、气垫等,并定时按摩,每日温水擦 浴,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 (3) 防止足下垂:腓总神经损伤和跟腱挛缩均可引起足下垂。因此下肢牵 引时,应在膝外侧垫棉垫,防止压迫腓总神经。行胫骨结节牵引时, 要准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 (4) 防止皮肤溃疡:多见于皮肤牵引时。皮肤牵引时应在骨突起部位垫棉 垫,防止磨破皮肤。如患儿对胶布过敏或胶布粘贴不当出现水泡,应 及时处理。水泡少时可用75%乙醇擦;水泡多或有大片皮疹,经治疗 无效时,应该用骨牵引。 (5) 防止针眼感染: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针眼处不需要覆盖任何敷 料,每日用乙醇点滴针眼处2次即可。注意牵引针有无左右偏移,可 用宽胶布粘贴患肢于牵引架上,防止移动。 (6) 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在牵引期间应鼓励患儿做力所能及的活动, 如肌肉等长收缩、关节活动等,辅以肌肉按摩及关节的被动活动,以 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肌力和关节的正常活动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7) 防止便秘:鼓励患儿多饮水、多吃粗纤维素食物。指导患儿每日按摩 腹部,先右下腹至右上腹,再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如 有便秘,可用开塞露肛门灌入或用肥皂水灌肠。 健康指导 1. 告知患者及家属牵引治疗的重要性,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 2. 指导患者及家属分辨有效牵引状态,避免牵引无效的可能。 3. 使患儿及家属正确认识该病的并发症,并积极配合预防。 4. 定期随访。 第六节 石膏护理常规 概述 由于石膏有吸水后硬固及可塑性,因而常常用来作为骨科患儿肢体固定制动的辅助治疗工具,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石膏在骨科领域里的应用如下: (1) 维持固定,保持肢体的特殊位置。 (2) 减轻或消除患部的负重,以保护患部。 (3) 损伤治疗 1) 骨折整复后的固定,尤其是某些小夹板难以固定部位的骨折。 2) 骨折脱位复位后固定。 3) 关节损伤的固定。 4) 肢体严重软组织创伤的固定。 5) 肢体烧伤后的固定。 ) 周围神经、血管、肌腱断裂或损伤,手术修复后固定。 6 (4) 炎症治疗有助于保护肢体、控制炎症发展,适用于: 1) 骨、关节急慢性炎症。 ) 肢体软组织急性炎症。 2 (5) 预防畸形的矫正治疗 1) 畸形的预防。 2) 畸形的治疗。 3) 矫正手术后的固定,包括血管、皮瓣移植术后的固定。 (6) 制造肢体的石膏模型。 护理措施 1. 维持石膏形态 (1) 石膏未干固前要用手掌平托被固定的肢体,不可用手指抓捏;尽量不 要搬动过患儿,若患儿要变换体位,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切勿牵拉、 压迫、活动,也不可将包石膏的肢体放置在硬质板或地面上,更不可 在石膏上放置重物,以免引起石膏折断、变形,骨折端移位或石膏凹 陷处压迫血管、神经、软组织,使肢体出现缺血、坏死而形成溃疡。 (2) 石膏未干固前不应覆盖被毯。如天气寒冷被毯须用支架托起,并注意 保护外露肢体。温度低、湿度大时,可用灯泡烘烤或以电风扇吹干。 石膏干后注意勿使其受潮。 (3) 石膏干固后脆性增加,由于杠杆作用在关节部位容易断裂,搬动时切 忌对关节处施加曲折成角力量,而应平托加以保护。翻身或改变体位 时,都应设专人注意保护石膏,避免折裂。 2. 密切观察血液循环 (1) 对刚刚实施石膏固定的患儿应列入交接班项目,进行交接班。 (2) 将患肢抬高,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面20cm。 (3) 严密观察患肢有无苍白、厥冷、发绀、疼痛、感觉减退及麻木等,如 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病妥善处理。如肢端血运碍,应立即将石膏 剪开;如指(趾)不能主动活动,皮肤感觉减退或消失,但血运尚好, 表明是神经受压,应立即在受压部位开窗减压或更换石膏;如血运障 碍伴神经受压,应考虑缺血性挛缩的可能,必须立即拆除石膏,找出 原因,并进行处理。 3. 保护石膏清洁、干燥,避免石膏污染 1) 保持石膏及床铺的整洁,勿使粪、尿及饮料食物污染石膏。 ( (2) 为用石膏托固定的患儿换药时,要及时清除伤口分泌物,伤口用敷料 保护,敷料的厚度应能充分吸附渗血、渗液,不致污染石膏。为开石 膏窗的患儿换药时要用足够纱布填塞在石膏窗内的四周,防止冲洗液 和脓液流入石膏管型内,换药后再抽出堵塞的纱布。 (3) 如果石膏外面染有污物,可用毛巾蘸肥皂及清水擦洗干净,擦洗时水 不能过多,以免石膏软化变形。 (4) 对严重污染的石膏应及时更换。 4. 预防压疮的发生 (1) 做石膏固定时须用手掌托住被固定的肢体,不能用手抓捏,以免在石 膏上形成凹陷,对肢体形成局限性压迫。 2) 石膏边缘应修理整齐、光滑,使患儿舒适。避免卡压和摩擦肢体。 ( (3) 压疮的早期症状是局部持续性疼痛。注意观察石膏边缘及骨隆突部位 有无红肿、摩擦伤等。每日用手指蘸乙醇伸到石膏边缘里按摩一次, 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要协助患儿定时翻身变换体位,保持床单 位被褥清洁、平整、干燥、无碎屑,以预防未包石膏的骨突出部位发 生压疮。 (4) 利用嗅觉进行观察。如石膏内有腐臭气味,说明石膏内有压疮,已形 成溃疡发生坏死,或是石膏内原有外伤感染,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5. 鼓励早期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 (1) 于石膏固定的当日就可指导患儿做石膏内的肌肉舒缩运动。 (2) 病情允许时鼓励患儿下床活动,可在床边站立,再扶拐杖短距离行走, 循序渐进。 (3) 石膏拆除后可每日按摩肌肉2,4次,并加强功能锻炼。 6. 生活护理 (1) 了解患儿心理状态,给予安慰鼓励,以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应 向患儿说明石膏固定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为患儿创造舒适的治疗环 境,尽快适应新的生活。 (2) 护理工作应主动、耐心、细心,关心体贴患儿,满足生活所需,尊重 少数名族患儿的生活习惯,使患儿感到舒适。 (3) 鼓励患儿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嘱多饮水、多食蔬菜及 水果,防止便秘。必要时可服缓泻剂或采取人工排便的措施。 健康指导 1. 告知患者及家属石膏固定的重要性。 2. 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维持石膏的妥善固定及血运的观察。 3. 指导患儿早期功能锻炼,并定期随访。 第七节 持续被动运动操作护理常规 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是指患者借助器械 来完成被动的运动。与一般被动运动相比,CPM的优点是较长时间持续进行, 有较充分的时间发挥其作用,同时运动缓慢、稳定。较舒适而不易引起损伤。 与主动运动相比,CPM不引起肌肉疲劳,可持续进行;同时由于不承重、不 伴肌肉收缩,因而关节受力较小,可在关节损伤或炎症时早期应用而不引起 损害。 目的 1、缓解关节损伤或手术引起的疼痛。 2、加速关节软骨的营养和代谢 活动。 3、加速关节软骨和关节周围组织的损伤修复。 4、刺激具有双重分化能力的细胞向关节软骨转化。 适应症 CPM使用于各种关节骨折术后,尤其是术后早期和炎症活动期的关节活动度训练。 1、四肢骨折,特别是关节内或干骺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关节韧带重建术、滑膜切除术后。 2 3、创伤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化脓性 关节炎引流术后。 4、关节挛缩粘连松解术后。 5、关节软骨损伤、自体骨膜或软骨膜移植修复术后。 操作流程 1、将CPM机妥善放置在病床上。 2、接通CPM机地电源和地线。 3、将患肢安放在软垫上,调节软垫的高度和长度达最合适位置。 4、按照医嘱选择工作时间和活动幅度。 注意事项 1、患者往往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疼痛较明显,但经几次伸屈活动后, 疼痛明显减轻。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此类情况,消除其紧张心理, 配合治疗。 2、将患者操练的肢体安置在CPM机上后妥善固定,防止肢体离开机器支 架而达不到活动要求的角度。 3、CPM的操作一般选择先慢后快,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耐受为宜,防 止活动过度而引起关节脱位。 4、关节内手术后放负压吸引者,注意活动时夹闭吸引管。 5、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注意出血情况,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止痛 剂。 6、注意CPM装置的保养,定时监测。
本文档为【骨科疾病护理常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9490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0-17
浏览量: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