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生 肖 乐 园 单元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小猴子有礼貌》,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表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这三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单元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

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生 肖 乐 园 单元目标: 1、能熟练地演唱歌曲《十二生肖歌》、《小花猫和小老鼠》、《小猴子有礼貌》,学会用轻松、活泼的声音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歌曲。 2、通过欣赏管弦乐《母鸡与公鸡》,歌曲《小龙人》、民乐合奏《金蛇狂舞》这三首表现形式截然不同的乐曲,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无穷的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通过歌表演,采集与分享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互助协作能力。 单元重点: 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 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方案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计划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计划 ,在活动中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得到提高。 单元难点: 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对歌曲进行创造性的综合表演。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十二生肖歌》 2、听:《母鸡与公鸡》 3、采集与分享、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稍快的速度,活泼的情绪和诙谐的声音演唱《十二生肖歌》,通过模唱,唱准X 0 X|节奏。 2、通过欣赏圣.桑斯的弦乐曲《母鸡与公鸡》,让学生感受其音乐形象; 3、能根据采集到的动物音乐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的歌声演唱歌曲,在音乐欣赏中感受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0 X|节奏 教学用具: 教学用琴、音响资料、十二生肖玩具、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过程: ㈠故事导入新课(媒体出示画面) ㈡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十二生肖歌》作为背景音乐) 1、教师范读:鼠牛虎,兔龙蛇;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有节奏地读一读。 3、小朋友边读边表演。 ㈢教唱新歌: ⑴范唱歌曲,请小朋友边听边体会歌曲情绪; ⑵请小朋友自己轻声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⑶跟着老师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⑷小朋友,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读? ⑸我们一起来练一练:X X X X | X 0 X | X X X X |X 0|| ⑹请小朋友根据这样的节奏自己编一编。读一读。 ⑺听歌曲录音,小朋友边听边轻声哼唱。 ⑻教师弹奏旋律,小朋友哼唱旋律。 ⑼跟琴声分段学唱歌词。(跟着老师唱) ⑽完整地演唱歌曲。 ⑾小朋友,愿意把优美的歌声送给大家吗? ⑿歌曲处理: ①相互讨论:怎样唱更能表现歌曲的情绪? ②用稍快的速度,诙谐幽默地演唱。 ⒀戴上头饰唱一唱、演一演。(小朋友自由发挥,创编动作) ㈣欣赏(《母鸡与公鸡》) 1、下面,老师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听想想,音乐表现了哪种动物? 2、听听,演演。 3、师讲解: 4、听音乐,编故事,看哪个小朋友编的故事生动有趣? 5、师小结 ㈤、采集与分享: 1、选择一段小朋友喜欢的音乐,并上台来演一演,请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你演的是什么? 2、开始活动:演一演,猜一猜?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小花猫和小老鼠》 2、听:《小龙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灵巧的吐字,风趣、幽默演唱并且表演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 2、通过欣赏《小龙人》让学生初步了解领唱与齐唱,能够感受乐曲轻松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习用风趣、幽默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唱准 X 稾节奏 教具准备: 儿歌卡片;猫、鼠头饰;录音机;录像片 教学过程: ㈠律动 学生跟随教师律动进教室(学生也可自选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律动音乐《小龙人》 ㈡欣赏《小龙人》 ⑴完整欣赏第一遍 ⑵分段欣赏: ⑶最后再欣赏一遍 ㈡歌曲教学 1、导入:善良的小龙人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来比一比谁读得最流利,语气最贴切。 出示儿歌: 2、录音范唱(或教师范唱) 3、学唱歌曲 4、表演歌曲: ⑴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创编动作 ⑵分组表演,相互评价,相互学习 ⑶选出最好的表演组合,集体学习表演 5、自由发挥表演: 学生小组内合作,找出有关老鼠和猫的儿歌,故事等。然后给大家展示一下。 6、师:今天,我们大家跟小龙人一起体会了一把找***那种迫切,无奈的心情,过了一回猫抓老鼠的瘾,你能说出这里面谁是属于十二生肖中的一种,谁不是生肖? ㈢师共同评价小结: 学生做猫或鼠的动作随《小共猫和小老鼠》的音乐走出教室。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1、唱:《小猴子有礼貌》 2、动:歌表演《小猴子有礼貌》 教学目的: 1、通过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小猴子有礼貌》,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间的友谊。 2、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讨论、创编、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到同学间合作的快乐,提高学生感知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3、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打击乐器或身边的物体与同学共同创编歌曲的伴奏,同时体会相互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柔美亲切的声音准确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 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动物头饰、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导入:讲故事:有一天一位长着长长的白胡子的山羊公公要过桥,大家看(出示图片),桥好高啊!山羊公公在桥上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好危险啊! 1、欣赏:歌曲第一段,教师范唱节奏 2、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小猴子看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 二、学新歌: A、第一遍:认真听 B、第二遍:轻声唱 C、第三遍:边表演边唱 D、评比小星星、发奖。 三、小小擂台赛〔动动〕 1、以小组为单位,比赛演唱歌曲《小猴子有礼貌》.表演唱,力求有自己的内容,最好与别的组不一样。 第二单元找春天 一、 设计意图 本单元选择的音乐作品有意涉及中外古今,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春天的歌很多,咏春的单元也会多次出现。本单元突出的是寻春找春。“找”是有所发现,有独特的感悟的主动探究,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找春天》这一单元设计了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春晓》、《藤儿长长牵着瓜》,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寻找春天》以及我的创造等系列音乐活动。这样的人文活动的组合,贴近学生的生活。能使学生通过音乐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形成环保意识;让学生通过听、唱、动、思、编等活动增强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以“春”为线索,从走进“春”  探索“春”  歌唱“春”  表现“春”来层层展开,采用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的方式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想象在体验中富有个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学会用轻柔的声音演唱优美、抒情的歌曲《春晓》,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活泼欢快的歌曲《请你唱个歌吧》、《藤儿长长牵着瓜》。 2、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寻找春天》,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浓浓的春意,从而抒发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创造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的愿望得到增强,与伙伴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意识更为明显。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春晓》、《藤儿长长牵着瓜》,感受不同歌曲不同的情绪。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三拍子舞曲的特点。 3、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活动,培养学 生的创造能力。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听 唱 动 拓展 第二课时 《杜鹃圆舞曲》 请你唱个歌吧 律动《春天来了》  第二课时 《春晓》 我的创造 采集与分享 第三课时 《寻找春天》 《藤儿长长牵着瓜》 律动《春天来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  《请你唱个歌吧》 2、听  《杜鹃圆舞曲》 3、动  律动《春天来了》 二、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情绪、轻松而富于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通过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让学生感受3/4拍的节奏以及三拍子舞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出《杜鹃圆舞曲》各部分不同的情绪和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动作加以表现。 3、通过律动《春天来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正确演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三拍子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乐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难点:1、认识并掌握顿音记号的作用与唱法。 2、感受乐曲《杜鹃圆舞曲》不同的情绪以及舞曲轻快活泼的特点。 四、教具准备: 钢琴、CD、打击乐器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律动 二、欣赏《杜鹃圆舞曲》 (一)初听全曲 1、生交流讨论 2、师总结 (二)分段欣赏乐曲 1、听赏第一部分并提问:这段乐曲的情绪怎样?请你们随着音乐用相应的表情和动作来感受这一部分的情绪。 2、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一部分的情绪是活泼欢快的。 3、听赏第二部分并提问:情绪有什么变化?请你随着音乐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现这一部分的情绪。 4、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二部分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5、听赏第三部分并提问:第三部分和哪一部分相似?情绪怎样?请用动作来表现。 6、生讨论后得出结论: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相似,它的情绪也是活泼欢快的。 (三)复听乐曲 三、学唱歌曲《请你唱个歌吧》 1、播放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教学,学生自己找出教唱的难点。 A、  随琴声轻声唱词 B、  随琴声复唱歌词 要求:(1)找出歌曲中不认识的音乐记号 (2)找出歌曲中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3、解决难点: (1)学生找出不认识的音乐记号:顿音记号▼   作用:唱得轻快而富有弹性 (2)学生找出难唱或唱不准的旋律 4、音乐表现: A、  小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  各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  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四、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播放《杜鹃圆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做着动作离开 第二课时 一、 教学内容 1、学唱《春晓》 2、动 《我的创造》 3、采集与分享——寻找身边的春天 二、 教学目标 1、能利用古诗意境来学唱《春晓》这首歌曲,并声情并茂的演唱全曲 2、通过我的创造,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由采集与分享,能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春天,在音乐中感受春天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1)感受歌曲的意境,正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创造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 2、难点:用声音来再现春天的美景 四、 教具准备: 钢琴、CD、节奏卡片(卡片上画出相应的动物)、各种能表现春天的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2、生随音乐再次有感情地诵诗。 二、新歌教授 1、播放《春晓》的范唱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4、师:现在,我们就以这种轻柔的、优美的声音一起来演唱《春晓》。 三、音乐创造表现 1、分组讨论练习进行创造。(师到各组指导,帮助。) 2、将创造出来的各种春天的声音进行合作表演。 四 采集与分享 五、师生告别,结束教学。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唱  《藤儿长长牵着瓜》 2、听  《寻找春天》 3、动  律动复习《春天来了》  采集与分享  我的创造——歌词创编 二、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藤儿长长牵着瓜》,让学生了解领唱与齐唱两种演唱形式。 2、通过听赏歌曲《寻找春天》,了解合唱的演唱形式,使学生尽情享受春天带来的喜悦并融入春天的氛围中。 3、通过歌曲的各种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欢快的情绪正确演唱《藤儿长长牵着瓜》。 难点:用领唱和齐唱的形式唱好歌曲。 四、教具准备: 钢琴、CD、打击乐器等 四、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播放《春天来了》的音乐) 二、感受阶段 1、生回答自己找到关于春天的声音及歌曲,并表演给大家看。 2、生相互评价,师给予鼓励与肯定。 (二)(听一听) 1、初听歌曲《寻找春天》,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回答歌曲的演唱形式及歌曲情绪 。 3、复听歌曲《寻找春天》,生随着音乐用肢体动作表现歌曲情绪。 (三)唱一唱 1、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藤儿长长牵着瓜》。 2、用听唱法教唱歌曲。 3、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用领唱、齐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三、音乐表现阶段: A、组讨论用哪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B、小组展开活动,合作表现歌曲。(教师到各组指导、帮助、鼓励) C、各小组表演,展示成果。(教师鼓励、肯定) 四、师生告别,结束教学。文章来 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 一、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猜谜谣》 2、听:《鸭子拌嘴》、《唱大戏》、《蝈蝈和蛐蛐》、《我家小院嘴巴多》 3、动:用打击乐器等创编鸭子拌嘴 歌表演:《猜谜谣》 我的创造:绕口令 4、拓展:了解一些外国民间打击乐器 感受不同地域音乐的特点 展示学生的“巧嘴巴” 二、教学目标 1、关注生活中“音响”和“有美感的声音”,乐于结交“巧嘴巴”朋友。 2、完整而有表情的演唱《数鸭子》和《猜谜谣》,数板与歌声、问与答之间能很好的衔接。能跟着伴奏音乐背唱《数鸭子》。 3、聆听《我家小院嘴巴多》等歌曲,能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绪,体验音乐美感和生活情趣。听赏《鸭子拌嘴》,能展开联想,并试用打击乐器表现自己感受的音乐形象。能认读《唱大戏》中出现的部分节奏谱。 4、乐于参与“我的创造”活动,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学说绕口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数鸭子》 2、听《鸭子拌嘴》 教学目标 1、学唱《数鸭子》,唱歌时注意清晰灵巧的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稳定。关注生活中的“巧嘴巴”。 2、欣赏《鸭子拌嘴》,感受民间打击乐器运用力度变化所表现出的不同情绪和音乐形象,对民族音乐感兴趣。 教学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教师带领学生随着《我家小院嘴巴多》音乐,模仿院子里的小动物动作进教室。 二、欣赏《鸭子拌嘴》 1.  用打击乐器模仿小院里动物的叫声: 2.  欣赏部分:小院里就属鸭子最多了,听,他们去干吗了?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2.(出示歌曲),老师范唱《数鸭子》。 3.教唱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学生能边拍手边完整的朗读歌词。 (3)老师弹琴,学生慢慢的唱歌词两遍。 (4)老师带领学生用拍手、跺脚为歌曲伴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听了《鸭子拌嘴》,唱了《数鸭子》,该赶着鸭子回家了吧!下面,让我们唱着歌回家吧!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猜谜谣》 2、听《蝈蝈和蛐蛐》 3、动歌表演 教学目标 1、完整而有表情的演唱《猜谜谣》,指导学生模唱出问答的口气,衬词要风趣,注意唱好前倚音。 2、仔细聆听《蝈蝈和蛐蛐》,根据歌词内容随乐表演,谈谈这首歌说明了什么道理。 3、模仿答案中的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欣赏《蝈蝈和蛐蛐》 1、导入:有一天,老师散步到田野里,听到了一段有趣的故事,小朋友们想不想听? 2、第一遍聆听《蝈蝈和蛐蛐》。 3、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 4、生:说一说歌曲唱了什么。 5、请学生分别扮演蝈蝈和蛐蛐,根据歌词内容随乐表演 6、让学生谈谈这首歌说明了什么道理。 三、新歌教学 1、师过渡:我们不学蝈蝈和蛐蛐爱吹牛皮,我们今天来猜谜,老师有几个谜语请小朋友猜猜看,是哪种    小动物呢?A两个角,抱着头;B上数定,爬树头;C扁扁嘴,细长的脖;D坐着高,站着低。 2、听范唱《猜谜谣》,感受歌曲的情绪。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拍手。 4、跟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 5、老师唱歌词,学生跟着边拍手边读歌词。 6、跟着音乐模唱歌曲。 四、歌表演 1、模仿答案中的小动物的动作进行歌表演 2、学生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各种小动物的特征与习性设计问题,让其他同学猜猜答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我家小院嘴巴多》、《唱大戏》 2、动 我的创造:绕口令 教学目标 1、听《我家小院嘴巴多》,把握作品的基本情绪,体验音乐美感和生活情趣。能认读《唱大戏》中出现的部分节奏谱。 2、乐于参与“我的创造”活动,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体验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学说绕口令。 教学过程 一、欣赏《我家小院嘴巴多》 1、学生边拍手边欣赏《我家小院嘴巴多》 2、师:同学们,小院里都有些什么动物呀? 3、生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声音, 二、绕口令 1、师:小院里有这么多巧嘴巴,我们小朋友的嘴巴是不是也很巧呢?老师来考考大家! 2、出示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 藤条顶上挂铜铃。 风吹藤动铜铃动, 风停藤停铜铃停。 3、学生自由朗读绕口令,各自用不同的速度。 4、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节奏读绕口令。 5、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巧嘴巴。 三、欣赏《唱大戏》 1、导入:老师今天也请来了一群巧嘴巴给大家唱大戏,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吧! 2、初听《唱大戏》,出示歌词谱。 3、按节奏读数板 4、介绍豫剧 ,欣赏豫剧片段。 5、多次欣赏《唱大戏》,并尝试演唱。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巧嘴巴,他们演唱了《我家小院嘴巴多》、《唱大戏》,我们还用自己的巧嘴巴读了绕口令,老师希望巧嘴巴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本文档为【二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9662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9-09-16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