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

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

举报
开通vip

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 与管理指南(试行) 目 录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9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17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4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32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39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47 中医医院风湿...

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
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 中医医院肺病科等10个科室建设 与管理指南(试行) 目 录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9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17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4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32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39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47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55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62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69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肺病科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肺病科管理者加强肺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肺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在肺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肺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肺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肺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肺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肺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门诊应设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肺病科病房应设普通病房、观察室、检查室、治疗室、血气分析室、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有条件的可设抢救室或肺病重症监护室~并符合相关规定。应设臵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理疗等。 2 第九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呼吸机、血气分析仪、中药雾化吸入设备、纤维支气管镜等肺病科专科设备。诊疗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岗位职责、诊疗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雾化、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支气管镜检查等肺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肺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肺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肺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常用中药方剂200首~重点掌握100首,见附件,~掌握肺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及常用急救技术。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肺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肺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中医类别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 3 后~在肺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肺病的诊断标准、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肺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肺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肺病科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肺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肺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肺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肺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肺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肺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肺病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及诊疗方法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肺病专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肺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肺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名医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 4 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护士应熟悉肺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肺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护士长是肺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肺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肺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肺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肺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肺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肺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普通感冒、时行感冒、哮病、喘证、咳嗽、肺胀、肺痈、痰饮等肺病科的常见、多发病常规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具备开展肺痈、肺痿、肺痹、咯血、肺岩、外感高热以及喘证、哮病急性发作、喘证急性加重等肺病科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能够开展中药外敷、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中药超声导入、穴位贴敷等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服务项目~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 5 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根据本科室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肺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肺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肺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肺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触摸屏、视屏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肺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肺病科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附件 中医医院肺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白虎汤,《伤寒论》, 2(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3(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八珍汤,《正体类要》,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1(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6(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17(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8(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19(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二妙散,《丹溪心法》, 2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3(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4(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5(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6(桂枝汤,《伤寒论》, 27(黄连解毒汤,《肘后备急方》, 28(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29(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1(济川煎,《景岳全书》, 32(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33(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4(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35(咳血方,《丹溪心法》, 36(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8(六一散,《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39(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40(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41(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理中丸,《疡医大全》, 43(麻黄汤,《伤寒论》, 44(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4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6(麻子仁丸,《伤寒论》, 47(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8(青蒿鳖 49(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 50(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51(清甲汤,《温病条辨》, 营汤,《温病条辨》, 52(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53(三仁汤,《温病条辨》, 54(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5(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6(桑菊饮,《温病条辨》, 57(生脉饮,《兰台轨范》引《医录》, 58(四逆散,《伤寒论》, 59(肾气丸,《金匮要略》, 60(四神丸,《证治准绳》, 61(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62(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桑杏汤,《温病条辨》, 64(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65(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6(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67(三 7 子养亲汤,《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68(桑白皮汤,《圣济总录》, 69(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70(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71(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72(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3(五苓散,《伤寒论》, 74(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75(吴茱萸汤,《伤寒论》, 76(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7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78(犀角地黄汤,《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79(小柴胡汤,《伤寒论》, 80(小建中汤,《伤寒论》, 81(小青龙汤,《伤寒论》, 82(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3(杏苏散,《温病条辨》, 84(小陷胸汤,《伤寒论》, 85(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6(泻白散,《小儿药证直决》, 87(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8(右归饮,《景岳全书》, 89(加味桔梗汤,《医学心悟》, 90(玉女煎,《景岳全书》, 9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92(银翘散,《温病条辨》, 93(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94(炙甘草汤,《伤寒论》, 95(左金丸,《丹溪心法》, 96(猪苓汤,《伤寒论》, 97(止嗽散,《医学心悟》, 98(真武汤,《伤寒论》, 99(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100(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8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脾胃病科管理者加强脾胃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在脾胃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脾胃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脾胃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脾胃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脾胃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设臵内窥镜室、胃肠动力室,有条件者可设臵专业B超室、逆行胰胆管造影室。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及手术室相关规定。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病房应设臵普通病房、观察室、检查室和中医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理疗、中药外治疗法等。 9 第九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电子内窥镜,胃镜、肠镜,、胃,肠,电图~以及针灸设备、足浴器、理疗仪、中药超声导入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 1314可配备动态食管与胃酸测定仪、食管及肛门直肠压力测定仪、C,或C,幽门螺杆菌检测设备、超声诊断仪、专业X线胃肠机、介入治疗设备等。 第十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医师应接受中医脾胃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脾胃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脾胃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脾胃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脾胃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内窥镜室或胃肠动力室医师应在脾胃病内科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能够掌握内窥镜或胃肠动力管理制度、诊疗常规、操作规程、并发症的处理原则及方法。 10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脾胃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脾胃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脾胃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新技术、新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等~了解脾胃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脾胃病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脾胃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脾胃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脾胃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脾胃病专业5年以上工作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脾胃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脾胃病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脾胃病专业8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中医脾胃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11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应熟悉中医药诊疗常见脾胃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脾胃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是脾胃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1年以上脾胃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脾胃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2年以上脾胃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脾胃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脾胃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胃痛、痞满、吐酸、嘈杂、呕吐、呃逆、泄泻、腹痛、痢疾、鼓胀、噎嗝、便秘等脾胃病的常规诊疗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脾胃病科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能够开展胃肠镜常规检查工作。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穴位贴敷、拔罐、足浴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服务项目~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 12 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根据本科室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脾胃病的特色和优势~突出在中医治未病中调理脾胃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脾胃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脾胃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3 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14 附件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头翁汤(《伤寒论》) 4(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5(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保和丸(《丹溪心法》) 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0(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 12(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大柴胡汤(《伤寒论》)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16(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17(丹参饮(《时方歌括》) 18(丹栀逍遥散(《内科摘要》) 19(当归四逆散(《伤寒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22(丁香散,《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23(二陈汤(《和剂局方》) 24(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2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6(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27(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28(桂枝汤(《伤寒论》) 29(化肝煎(《景岳全书》) 30(化积丸(《类证治裁》) 31(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32(黄芪汤(《金匮翼》) 33(黄土汤 (《金匮要略》) 34(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5(济川煎(《景岳全书》) 36(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37(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8(理中汤(《伤寒论》) 39(良附丸 (《良方集腋》) 40(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41(六磨汤(《证治准绳》) 4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3(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44(麻黄汤(《伤寒论》) 45(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6(麻子仁丸(《伤寒论》) 47(木香顺气散,《沈氏尊生书》) 48(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9(启膈散(《医学心悟》) 50(青蒿鳖甲汤(《温病条 (《统旨方》) 52(清营汤(《温病条辨》) 53(清燥救肺汤(《医辨》) 51(清金化痰丸 门法律》) 54(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55(三仁汤(《温病条辨》) 56(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57(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58(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59(十灰散(《十药新书》) 60(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十枣汤(《伤寒论》) 62(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3(四磨汤,《重订严氏济生方》, 64(四逆散,《伤寒论》) 65(四神丸,《内科摘要》) 66(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8(天王补心丹 (《摄生秘剖》) 69(通幽汤(《脾胃论》) 15 70(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71(胃苓汤(《丹溪心法》) 72(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73(乌梅丸(《伤寒论》) 74(吴茱萸汤(《伤寒论》) 75(五苓散(《伤寒论》) 76(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77(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78(犀角地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9(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80(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2(小柴胡汤(《伤寒论》) 83(小承气汤(《伤寒论》) 84(小建中汤(《伤寒论》) 85(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6(血腑逐瘀汤(《医林改错》) 87(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8(益胃汤 (《温病条辨》) 89(茵陈蒿汤,《伤寒论》) 90(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91(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 92(银翘散(《温病条辨》) 93(右归丸(《景岳全书》) 94(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95(越鞠丸(《丹溪心法》) 96(真人养脏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7(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98(猪苓汤(《伤寒论》) 99(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100(左归丸(《景岳全书》) 16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脑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脑病科管理者加强脑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脑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在脑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脑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脑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脑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可开设中风病、头痛、失眠等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脑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脑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等~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安全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脑病科病房应设臵普通病房、观察室、抢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医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中药外治疗法、理疗等。有条件的可开设康复治疗室。 17 第九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可配备中药熏洗设备、经络治疗设备、离子导入设备、红外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诊疗水平的设备及相应的康复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中医治疗,如外治及非药物治疗,等脑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康复师等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医生应接受过规范化的中医脑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学、脑病学和神经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脑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脑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脑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脑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脑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脑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 18 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脑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具备一项以上中医脑病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脑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脑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脑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脑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脑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脑病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并在相应级别的专业委员会任职~在脑病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诊疗技术及方法的传承和创新工作~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从事中医脑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脑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素养、老专家经验传承、中医脑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学习。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应熟悉脑病科常见疾病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 19 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长是脑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脑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脑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脑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脑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脑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中风病、头痛、眩晕、失眠、口僻等常见脑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在开展常见脑病诊疗技术基础上~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开展中药内服、外治、穴位注射~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养生康复等中医诊疗特色技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疾病复发率。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20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诊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脑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脑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脑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脑病医院的中医脑病临床科室亦可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1 附件 中医医院脑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3(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4(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5(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6(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7(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 8(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9(大补元煎,《景岳全书》, 10(大承气汤,《伤寒论》, 11(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1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导痰汤,《妇人良方》, 14(涤痰汤,《证治准绳》, 15(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16(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7(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18(定志丸,《重订严氏济生方》, 19(独参汤,《景岳全书》, 20(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2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二妙散,《丹溪心法》, 23(二阴煎,《景岳全书》, 24(七福饮,《景岳全书》, 25(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6(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7(葛根汤,《伤寒论》, 28(归脾汤,《济生方》, 29(河车大造丸,《医方集解》, 30麻子仁丸,《伤寒论》, 31(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学》, 32(肾气丸,《金匮要略》, 33(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34(黄连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35(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36(交泰丸,《韩氏医通》, 37(保和丸,《丹溪心法》, 38(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9(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40(羚羊角汤,《医醇賸义》, 41(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3(六郁汤,《医学入门》, 44(龙胆泻肝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 46(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47(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48(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 49(理 50(杞菊地黄丸,《医级》, 51(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52(羌中丸,《伤寒论》, 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 53(清热化痰汤,《证治准绳》, 54(清营汤,《温病条辨》, 55(左金丸,《丹溪心法》, 56(生脉散,《内外伤辨惑沦》, 57(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8(四逆汤,《伤寒论》, 59(阿胶鸡子黄汤,《通俗伤寒论》, 60(参附汤,《正体类要》, 61(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2(四妙丸,《成方便读》, 63(四逆散,《伤寒论》, 64(四味回阳饮,《景岳全书》, 65(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6(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8(桃 22 核承气汤,《伤寒论》, 69(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70(天麻丸,《太平圣惠方》, 71(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72(通关散,《丹溪心法附余》, 73(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74(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75(吴茱萸汤,《伤寒论》, 76(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77(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78(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79(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0(小柴胡汤,《伤寒论》, 81(小续命汤,《备急千金要方》, 82(星蒌承气汤,《临床中医内科学》, 83(芎芷石膏汤,《医宗金鉴》, 84(增液汤,《温病条辨》, 85(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6(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87(右归丸,《景岳全书》, 88(右归饮,《景岳全书》, 89(越鞠丸,《丹溪心法》, 90(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 91(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2(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 93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4(指迷茯苓丸,《备急千金要方》, 95(五苓散,《伤寒论》, 96(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97(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98(济川煎,《景岳全书》, 99(左归丸,《景岳全书》, 100(左归饮 ,《景岳全书》, 23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心血管病科管理者加强心血管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在心血管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心血管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心血管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可开设胸痹心痛,冠心病,、眩晕,高血压病,、心衰病,心力衰竭,、心悸,心律失常,等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开设病房及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心血管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24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病房应设臵普通病房、观察室、抢救室或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和中医治疗室~并符合相关规定。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病房可设臵心功能检查室。 第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针灸器具,如针灸针、艾条、刮痧板、火罐等,、中药熏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超声心动仪、心电监护除颤仪等心血管病辅助诊疗设备。诊疗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于门诊、普通病房、重症监护室应实行一体化管理。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中药濯足、药枕、针灸、注射、耳穴埋籽等中医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以及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仪、心脏超声等心血管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医生应接受过中医心血管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心血管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心血管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心血管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心肺复苏术。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 25 备常见心血管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心血管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心血管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抢救技术~心血管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心血管病中医科学研究方法等~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心血管病科专病诊疗特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急症、疑难、危重心血管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开展中医心血管病科常见病症临床难点的科学研究~掌握中医心血管病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及最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心血管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心血管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方法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学术 26 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经历~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心血管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应熟悉心血管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心血管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是心血管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心血管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心血管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抢救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心血管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心血管疾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胸痹心痛、真心痛、心悸、眩晕、心衰病等心血管病常规诊疗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心血管病科疑难病、急危重症研究和诊治的能力。 27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医诊疗特色技术项目~如针灸、拔罐、中药熏洗、中药灌肠、养生保健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疾病复发率。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手术病例能正确配合使用中医药治疗。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心血管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 28 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心血管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9 附件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白虎加人参汤,《伤寒论》, 2(养心汤,《直指》, 3(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4(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5(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贝母栝蒌散,《医学心悟》, 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0(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1(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3(大柴胡汤,《伤寒论》, 14(大承气汤,《伤寒论》, 15(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6(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 1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18(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9(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20(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1(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2(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23(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4(甘草干姜汤,《伤寒论》, 25(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6(归脾汤,《正体类要》, 27(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28(桂枝汤,《伤寒论》, 29(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30(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31(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32(栝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33(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 34(理中丸,《伤寒论》, 35(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8(六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9(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0(六一散,《伤寒直格》, 41(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2(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 43(麻黄汤,《伤寒论》, 44(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45(麻子仁丸,《伤寒论》, 46(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7(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48(清营汤,《温病条辨》, 49(桑 50(芍药汤,《保命集》, 51(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菊饮,《温病条辨》, 52(肾气丸,《金匮要略》, 53(生姜泻心汤,《伤寒论》, 54(生脉散,《医学启源》, 55(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56(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7(四逆散,《伤寒论》, 58(四逆汤,《伤寒论》, 59(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2(桃仁承气汤,《伤寒论》, 63(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64(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65(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66(通脉四逆汤,《伤寒论》, 67(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68(温 30 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9(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70(吴茱萸汤,《伤寒论》, 71(五苓散,《伤寒论》, 7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73(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74(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5(小柴胡汤,《伤寒论》, 76(小承气汤,《伤寒论》, 77(小建中汤,《伤寒论》, 78(小青龙汤,《伤寒论》, 79(小陷胸汤,《伤寒论》, 80(五皮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81(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3(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4(银翘散,《温病条辨》, 85(右归丸,《景岳全书》, 86(玉女煎,《景岳全书》, 87(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88(越鞠丸,《丹溪心法》, 89(增液承气汤,《伤寒论》, 90(增液汤,《温病条辨》, 91(真武汤,《伤寒论》, 9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3(保元汤,《博爱心鉴》, 94(止嗽散,《医学心悟》, 95(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96(炙甘草汤,《伤寒论》, 97(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98(猪苓汤,《伤寒论》, 99(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100(左归丸,《景岳全书》, 31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血液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管理者加强血液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在血液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血液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血液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血液病科门诊~可开设髓劳、髓毒劳、虚劳、紫癜等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开设病房及血液病重症监护病房~具备提供血液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病房应设臵普通病房、抢救室和和中医治疗室~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理疗、中药熏洗等。 第九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可配备针灸器具、中药熏洗设备等有助于提 32 高中医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臵专科设备如空气净化系统或空气层流病房等。 第十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针灸、火罐、理疗、中药熏洗等血液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血液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血液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血液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血液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血液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血液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做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血液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血液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血液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 33 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血液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血液病科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血液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血液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血液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血液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中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血液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血液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5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血液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血液病学科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护士应熟悉血液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血液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34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护士长是血液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血液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血液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血液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具备常见血液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开展萎黄,营养性贫血,、虚劳,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紫癜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紫癜风,过敏性紫癜,、黄疸,溶血性贫血,等血液病科常见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毒髓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劳,再障,、急性白血病等血液病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中医诊疗特色技术~提高中医治疗整体水平和患者生活质量。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根据本科室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 35 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血液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血液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血液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血液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张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血液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6 附件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白头翁汤,《伤寒论》, 5(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和丸,《丹溪心法》, 10(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1(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 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4(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18(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9(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0(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1(丁香柿蒂散,《症因脉治》, 2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二妙散,《丹溪心法》, 24(二至丸,《医方集解》, 25(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28(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29(归脾汤,《正体类要》, 30(桂枝汤,《伤寒论》, 31(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2(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3(理中丸,《伤寒论》, 34(连朴饮,《霍乱论》, 35(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 36(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决》, 38(六一散,《伤寒直格》, 3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0(麻黄汤,《伤寒论》, 41(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2(麻子仁丸,《伤寒论》, 43(麦门冬汤,《伤寒论》, 44(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46(千金苇茎汤,《备急千金要方》, 47(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清胃 营汤,《温病条辨》, 51(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散,《脾胃论》, 50(清 52(三仁汤,《温病条辨》, 53(桑菊饮,《温病条辨》, 54(桑杏汤,《温病条辨》, 55(肾气丸,《金匮要略》, 56(香砂六君子汤,《医方集解》, 57(生脉散,《医学启源》, 58(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9(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61(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2(四磨汤,《济生方》, 63(四逆散,《伤寒论》, 64(四逆汤,《伤寒论》, 65(四神丸,《内科摘要》, 66(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67(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68(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 37 69(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70(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1(吴茱萸汤,《伤寒论》, 72(五苓散,《伤寒论》, 73(五仁丸,《世医得效方》, 74(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75(犀角地黄汤,《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76(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7(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8(小柴胡汤,《伤寒论》, 79(小蓟饮子,《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80(小建中汤,《伤寒论》, 81(小青龙汤,《伤寒论》, 82(小陷胸汤,《伤寒论》, 83(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84(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5(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6(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7(茵陈蒿汤,《伤寒论》, 88(银翘散,《温病条辨》, 89(右归丸,《景岳全书》, 90(玉女煎,《景岳全书》, 9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92(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93(增液汤,《温病条辨》, 94(真武汤,《伤寒论》, 95(止嗽散,《医学心悟》, 96(炙甘草汤,《伤寒论》, 97(朱砂安神丸,《内外伤辨惑论》, 98(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99(左归丸,《景岳全书》, 100(左金丸,《丹溪心法》, 38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肾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肾病科管理者加强肾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肾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在肾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肾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肾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肾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开设门诊~可开设肾风、肾水、慢肾衰等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并开展血液净化服务~具备提供肾病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特色营养师指导室。各区域应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肾病科应设臵符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质量管理规范的血液透析室和腹膜透析室。 中医医院肾病科病房应设臵中医治疗室,如开展针灸、火罐、理疗和中药外治疗法等,~有条件者应提供肾脏穿刺检查及紧急血液净化治疗。 39 第九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结肠透析机、中药熏洗设备、中药离子导入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配备肾病专科设备。 第十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中药结肠透析、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灌肠、中药熏洗、针灸、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中医治疗以及血液净化、肾脏穿刺等肾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及专业营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医师应接受过肾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肾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肾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室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肾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肾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熟悉肾穿刺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所要求的各种操作技术~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肾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40 血液透析室或腹膜透析室医师应在肾病科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接受过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能够掌握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管理制度、诊疗常规、操作程序、并发症的处理~以及常规调护方案~并能处理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过程中的紧急情况。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肾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肾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肾病科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肾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肾病科专病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及疑难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肾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肾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肾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肾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肾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肾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肾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肾病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肾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肾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 41 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肾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护士应熟悉肾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肾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血液透析室护士应到三级甲等医院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专业培训~经血液透析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能够熟练掌握血液透析机及各种血液透析通路的护理、操作~能为透析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护士长是肾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肾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肾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肾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肾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三级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血液透析室护士长或护理组长应由具备一定透析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师担任。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肾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肾脏疾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急、慢性肾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水,肾病综合征,、消渴病肾病 42 ,糖尿病肾病,、肾热,肾盂肾炎,、淋证,膀胱炎与尿道炎,、肾衰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的常规诊疗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肾病科疑难、急危重症的诊疗工作~进行肾脏穿刺活检以及血液净化治疗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如针灸、穴位贴敷、中药熏洗、中药肠道灌洗、中药离子导入、穴位注射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根据专科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肾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肾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肾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43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肾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肾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肾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4 附件 中医医院肾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八正散,《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白头翁汤,《伤寒论》, 5(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6(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7(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8(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9(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10(保和丸,《丹溪心法》, 11(萆解分清散,《丹溪心法》, 1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18(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19(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20(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1(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22(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3(二妙散,《丹溪心法》, 24(二至丸,《医方集解》, 25(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6(甘露消毒丹(普济解毒丹) ,《温热经纬》, 27(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28(归脾汤,《正体类要》, 29(桂枝汤,《伤寒论》, 30(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1(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2(济川煎,《景岳全书》, 3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34(理中丸,《伤寒论》, 35(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36(羚角钩藤汤,《通俗寒论》, 37(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38(六一散(益元散),《伤寒直格》, 39(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0(麻黄汤,《伤寒论》, 41(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 4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43(麻子仁丸,脾约丸,,《伤寒论》, 44(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45(暖肝汤,《景岳全书》, 46(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7(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48(牵正散,《杨 49(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沦》, 50(清营汤,《温病条辨》, 51(三氏家藏方》, 仁汤,《温病条辨》, 52(桑菊饮,《温病条辨》, 53(桑杏汤,《温病条辨》, 54(芍药汤,《保命集》, 55(生脉散(《医学启源》, 56(失笑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7(十枣汤,《伤寒论》, 58(实脾散(实脾饮),《重订严氏济生方》, 59(水陆二仙丹,《洪氏经验集》, 60(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1(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62(四逆散,《伤寒论》, 63(四逆汤,《伤寒论》, 64(四神丸,《证治准绳》, 65(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6(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7(酸枣仁汤,《金 45 匮要略》, 68(天麻钩藤汤,《杂病证治新义》, 69(痛泻药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70(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1(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72(乌梅丸,《伤寒论》, 73(吴茱萸汤,《伤寒论》, 74(五苓散,《伤寒论》, 75(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76(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77(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78(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9(逍遥散,《和剂局方》, 80(小柴胡汤,《伤寒论》, 81(小蓟饮子,《济生方》, 82(小建中汤,《伤寒论》, 83(小青龙汤,《伤寒论》, 84(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85(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6(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7(茵陈蒿汤,《伤寒论》, 88(银翘散,《温病条辨》, 89(右归丸,《景岳全书》, 90(玉女煎,《景岳全书》, 91(玉屏风散,《医方类聚》, 92(越鞠丸,《丹溪心法》, 93(真式汤,《伤寒论》, 94(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5(止嗽散,《医学心悟》, 96(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沦》, 97(炙甘草汤,《伤寒论》, 98(猪苓汤,《伤寒论》, 99(竹叶石膏汤,《伤寒论》,100(左归丸,《景岳全书》, 46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管理者加强内分泌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在内分泌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内分泌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内分泌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门诊~可开设糖尿病门诊、甲状腺疾病门诊。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开设病房~具备提供内分泌病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门诊可设臵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咨询门诊、检查室、治疗室、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室、健康宣教室、康复锻炼室等各区域应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病房除设臵常规治疗室、健康宣教室和康复锻炼室外~应设臵各类和中医治疗室~中医治疗室能够开展针灸、火罐、穴位贴敷、中药熏洗、耳穴埋豆和理疗等~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立胰岛素强化治疗室、内分泌病临床试验操作室、药膳食疗室和非药物疗法中心。 47 第九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离子导入设备、中药熏洗设备、足底治疗设备等~有条件的医院可酌情选配空气压力波循环驱动、中药灌肠设备、激光治疗设备、红外光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科室情况~应建立贴敷、耳穴埋豆、穴位注射、药浴、足底按压、红外线治疗等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内分泌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内分泌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学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掌握常用中药方剂113首,见附件,~掌握内分泌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内分泌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内分泌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按时组织修订本科室主要诊疗方案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 48 内分泌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内分泌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方法、内分泌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内分泌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掌握一项以上中医专业特长。在晋升副主任医师之前~有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内分泌专科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进修半年以上的经历。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内分泌病和疑难、危重内分泌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内分泌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内分泌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内分泌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内分泌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内分泌病专业临床工作15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内分泌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49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内分泌学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护理人员应全部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护士应熟悉内分泌常见疾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内分泌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护士长是内分泌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3年以上内分泌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应具备主管护师或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5年以上内分泌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内分泌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内分泌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消渴病、瘿病、瘿气、肥气等内分泌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消渴病、消渴痹,消渴心痹、消渴痛痹、消渴肾病、消渴晕厥、消渴中风、消渴水肿、消渴坏疽、消渴视物昏渺等,、血浊、瘿病、瘿气、瘿瘤、瘿病发热等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针灸、耳穴埋 50 豆、贴敷、推拿、足底按压、穴位注射、药浴、理疗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传统非药物疗法、外治疗法和中药制剂是体现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诊疗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继承现有传统特色制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制剂~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内分泌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51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内分泌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宣传中医药文化及内分泌病科相关科普知识。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内分泌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2 附件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白虎汤,《伤寒论》, 3(白头翁汤,《伤寒论》, 4(百合固金汤,《,《医方集解》引赵氏方, 5(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6(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和丸,《丹溪心法》, 10(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11(萆薢分清饮,《丹溪心法》, 12(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13(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4(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6(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17(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8(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9(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20(大承气汤,《伤寒论》, 21(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22(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3(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24(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2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6(地黄饮子,《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27(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28(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29(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31(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32(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33(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4(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 35(归脾汤,《济生方》, 36(桂枝汤,《伤寒论》, 37(厚朴温中汤,《内外伤辨惑论》, 38(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9(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4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1(金锁固精丸,《医方集解》, 42(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43(理中丸,《伤寒论》, 44(凉膈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46(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48(麻黄汤,《伤寒论》, 49(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7 50(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伤寒论》, 51(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52(暖肝煎,《景岳全书》, 53(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4(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55(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56(清胃散,《兰室秘藏》, 57(清营汤,《温病条辨》, 58(清燥救肺汤,《重楼玉钥》, 59(三仁汤,《温病条辨》, 60(桑菊饮,《温病条辨》, 61(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62(桑杏汤,《温病条辨》, 63(肾气丸,《金匮要略》, 64(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 65(十枣汤,《伤寒论》, 66(实脾散,《重订严氏济 53 生方》, 67(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8(四磨汤,《济生方》, 69(四逆散,《伤寒论》, 70(四逆汤,《伤寒论》, 71(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2(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3(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74(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75(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76(痛泻要方,《景岳全书》引刘草窗方, 77(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78(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79(乌梅丸,《伤寒论》, 80(吴茱萸汤,《伤寒论》, 81(五苓散,《伤寒论》, 82(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83(仙方活命饮,《东垣试效方》, 84(消风散,《外科正宗》, 85(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6(小柴胡汤,《伤寒论》, 87(小蓟饮子,《济生方》, 88(小建中汤,《伤寒论》, 89(小青龙汤,《伤寒论》, 90(小陷胸汤,《伤寒论》, 91(泻白散,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 92(杏苏散,《温病条辨》, 93(旋复代赭汤,《伤寒论》, 94(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95(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96(一贯煎,《柳州医话》, 97(茵陈蒿汤,《伤寒论》, 98(银翘散,《温病条辨》, 99(右归丸,《景岳全书》, 100(玉女煎,《景岳全书》, 101(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102(越鞠丸,《丹溪心法》, 103(增液汤,《温病条辨》, 104(真武汤,《伤寒论》, 105(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106(止嗽散,《医学心悟》, 107(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108(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109(炙甘草汤,《伤寒论》, 110(猪苓汤,《伤寒论》, 111(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112(左归丸,《景岳全书》, 113(左金丸,《丹溪心法》, 54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风湿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风湿病科管理者加强风湿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风湿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在风湿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风湿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风湿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应开设病房~具备提供风湿病科急诊诊治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病房应设臵抢救室、治疗室、处臵室、中医治疗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臵单独的中医外治中心、康复治疗中心、药浴室、熏蒸室。 第九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诊疗设备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应配备中药离子导入设备、中药熏洗设备等~有条件的可酌情选配中医磁疗设备、激光治疗仪、远红外按摩治疗仪等有助于提高中医 55 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药浴、湿敷、熏蒸、离子导入、针灸、康复治疗等风湿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医生均应接受过中医风湿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风湿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风湿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风湿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风湿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疑难风湿病的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风湿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风湿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风湿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 56 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风湿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风湿病科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危重和疑难风湿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风湿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工作20年以上~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学术继承人~应从事中医风湿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二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临床经验、中医风湿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护理人员应全部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护士应熟悉风湿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诊疗基本知识~掌握风湿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护士长是风湿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 57 医医院风湿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风湿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风湿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风湿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风湿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尪痹,类风湿关节炎,、大偻,强直性脊柱炎,、燥痹,干燥综合征,、骨痹,骨关节病,、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风湿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医诊疗技术项目~如中药熏洗、湿敷、贴敷、针灸、理疗等~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58 传统外治疗法和外用制剂是体现中医医院风湿病科诊疗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继承现有传统特色制剂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开发新的制剂~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方法及专家专长~彰显中医药防治风湿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风湿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触摸屏、视屏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风湿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风湿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59 附件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八珍汤,《正体类要》, 2(白虎汤,《伤寒论》, 3(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4(白虎加桂枝汤,《医宗金鉴》, 5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6(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7(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8(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9(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0(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统旨》, 11(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4(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 15(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16(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17(当归拈痛汤,《兰室秘藏》, 18(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19(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0(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1(当归补血汤,《内外伤辨惑论》, 22(二至丸,《证治准绳》, 23(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24(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5(葛根汤,《伤寒论》, 26(归脾汤,《正体类要》, 27(桂枝芍药知母汤,《金贵要略》, 28(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29(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0(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31(加味羌活汤,《痘疹会通》, 32(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33(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4(加减木防己汤,《温病条辨》, 35(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36(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37(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38(蠲痹汤,《百一选方》, 39(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0(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41(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伤寒论》, 42(麻杏石甘汤,《伤寒论》, 43(麻黄附子桂枝汤,《伤寒论》, 44(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5(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46(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47(羌活胜湿汤,《脾胃 48(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9(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50(清营汤,《温论》, 病条辨》, 51(清骨散,《证治准绳》, 52(秦艽汤,《圣济总录》, 53(人参归脾汤,《济生方》, 54(三仁汤,《温病条辨》, 55(三妙散,《医学正传》, 56(三石汤,《温病条辨》, 57(桑菊饮,《温病条辨》, 58(生脉饮,《医学启源》,59(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60(四妙散,丸,,《成方便读》, 61(四逆散,《伤寒论》,62(四神煎,《验方新编》, 63(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4(升阳益胃汤,《脾胃论》, 65(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66(痛泻药方,《丹溪心法》, 67(葶苈大枣 60 泻肺汤,《金匮要略》, 68(乌头汤,《金匮要略》, 69(五苓散,《伤寒论》, 70(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71(吴茱萸汤,《伤寒论》, 7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73(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74(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75(身痛逐瘀方,《医林改错》, 76(宣痹汤,《温病条辨》, 77(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78(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9(小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0(小柴胡汤,《伤寒论》, 81(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82(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83(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84(银翘散,《温病条辨》, 85(薏苡仁汤,《温病条辨》, 86(益胃汤,《温病调变》, 87(茵陈蒿汤,《伤寒论》, 88(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89(玉女煎,《景岳全书》, 90(右归丸,《景岳全书》,91(猪苓汤,《伤寒论》, 92(增液汤,《温病条辨》, 93(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 94(知柏地黄丸,《症因脉治》, 95(栀子豉汤,《伤寒论》, 96(炙甘草汤,《伤寒论》, 97(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98(真武汤,《伤寒论》, 99(左归丸,《景岳全书》, 100(左金丸,《丹溪心法》, 61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老年病科管理者加强老年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在老年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药物和技术开展老年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老年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可开设专病门诊。三级中医医院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开设病房~具备提供老年病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第八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座椅、诊室、检查室、治疗室,含中医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根据专科特色设臵配套的诊断设施、治疗室。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病房应设臵检查室和中医治疗室~中医治疗室可开展针灸、火罐、音疗、、中药熏洗、中药外治疗法、理疗等。 第九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 62 本诊疗设备的同时~可配备中药超声导入治疗设备、针灸设备、经络治疗设备、中医磁疗设备、中药泡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 第十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特色疗法开展情况~建立针灸、耳穴治疗、音疗、穴位注射、穴位贴敷、中药外敷、中药熏洗、中药灌肠等老年病科常用诊疗设备操作规范和相关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医师应接受过中医老年病专业系统培训~掌握中医老年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应熟练掌握急危重症监护和抢救的技能。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老年病科常见病种,病证,的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老年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老年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疑难、危重老年病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的转科培训后~在老年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老年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技能、老年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 63 疑难病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新技术新方法等~了解老年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老年专病的诊疗专长。 中医类别副主任级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老年疑难、急危重症的中医诊疗技术方法~掌握老年病科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老年病专业工作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者担任。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老年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经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应具备从事中医老年病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和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第十六条 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老年病专业学习和工作20年以上~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学术发展方向~指导重点项目的制定与实施。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老年病专业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老年病学科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护理人员应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护士应熟悉中医药诊疗常见老年病的基本知识~掌握老年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能为病人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64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是老年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老年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辨证论治优良率、中成药辨证使用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急危重症中医参与率、治愈好转率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老年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老年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郁证、不寐、骨痹、消渴、淋证、便秘、胃脘痛、汗证、胸痹、眩晕、中风等老年常见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呆病、颤证、心悸、喘证、水肿等老年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门诊和病房使用中药饮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合理应用中成药和医院中药制剂。开展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耳穴治疗、足浴、穴位贴敷、脐疗、拔罐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砭石等服务项目~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疗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 65 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理论、技术方法、药物研发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五、环境形象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包括门诊走廊和候诊区、病房走廊、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展板布臵等形式~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老年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老年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老年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相关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6 附件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白虎汤,《伤寒论》, 4(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5(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6(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7(萆解分清饮,《杨氏家藏方》, 8(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9(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0(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1(参苏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 13(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4(大补阴丸,《丹溪心法》, 15(大柴胡汤,《伤寒论》, 16(大承气汤,《伤寒论》, 17(大建中汤,《金匮要略》, 18(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9(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20(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21(涤痰汤,《奇效良方》, 22(地黄饮子,《圣济总录》, 23(定喘汤,《寿世保元》, 24(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25(二陈汤,《和剂局方》, 26(二仙汤,《妇产科学》, 27(防己黄芪汤,《金匮要略》, 28(附子理中丸,《奇效良方》, 29(甘露消毒丹,《杂病证治新义》, 30(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31(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32(瓜蒌薤白白酒汤,《伤寒论》, 33(瓜蒌薤白半夏汤,《伤寒论》, 34(归脾汤,《校注妇人良方》, 35(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伤寒论》, 36(桂枝汤,《伤寒论》, 37(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8(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39(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40(藿香正气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1(济川煎,《景岳全书》, 42(解语丹,《妇人大全良方》, 43(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44(理中丸,《伤寒论》, 45(苓桂术甘汤,《伤寒论》, 46(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48(平胃散,《太平惠 49(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 50(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51(羌民和剂局方》, 活胜湿汤,《脾胃论》, 52(青娥丸,《摄生众妙方》,53(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54(清骨散,《证治准绳》, 55(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 56(清胃散,《脾胃论》, 57(清心莲子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8(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59(人参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0(人参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61(三仁汤,《温病条辨》, 62(桑菊饮,《温病条辨》63(桑螵蛸散,《本草衍义》, 64(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 65(肾气丸,《金匮要略》, 66(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67(四逆散,《伤寒论》, 67 68(四神丸,《证治准绳》, 69(苏子降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70(酸枣仁汤,《金匮要略》,71(天麻钩藤饮,《杂病诊治新义》, 72(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 73(温经汤,《金匮要略》,74(乌梅丸,《伤寒论》, 75(无比山药丸,《备急干金要方》, 76(五苓散,《伤寒论》, 77(五皮饮,《华氏中藏经》, 78(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79(五子衍宗丸,《摄生众妙方》, 80(仙方活命饮,《校注妇人良方》, 81(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2(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3(小蓟饮子,《济生方》, 84(小建中汤,《伤寒论》, 85(小青龙汤,《伤寒论》, 86(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 87(旋覆代赭汤,《伤寒论》, 88(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89(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90(银翘散,《温病条辨》, 91(右归丸,《景岳全书》, 92(玉女煎,《景岳全书》, 93(越鞠丸,《丹溪心法》,94(真武汤,《伤寒论》, 95(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96(止嗽散,《医学心悟》, 97(枳术丸,《脾胃论》, 98(炙甘草汤,《伤寒论》, 99(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100(左归丸,《景岳全书》, 68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神志病科管理者加强神志病科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 根据国家精神卫生有关法律法规和神志病日益增多的防治需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按照医院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不同情况逐步建立神志病科~并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在神志病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和神志病学理论指导下~应用药物和神志病学技术开展神志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神志学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有中医特色的神志病诊疗技术~不断提高中医临床诊疗水平。 第五条 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的指导和管理~中医医院应加强对神志病科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在神志病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诊疗活动~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本科诊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七条 有条件的中医医院神志病科门诊~可开设失眠、抑郁症、焦虑障碍、头痛等中医特色与优势较为明显的专病门诊。可根据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特点开设独立病房或与其他相关科室共建病房~具备提供神志病科急诊诊疗服务的能力。 中医医院的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中要逐渐配备专职的神志病专业工作人员~有条件的要逐步建立本科室独立的神志病治疗室。 第八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门诊应设臵候诊区、诊室、神志病评估室、咨询室、治 69 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和治疗流程便捷~能够保护患者隐私~检查与治疗区域均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臵。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设臵中医治疗室~开展针刺、灸疗、拔罐、熏蒸、中药泡洗、音疗等治疗。 第九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设备配臵~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臵标准要求和相应急救设备、药品的同时~选择性配备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的中医诊疗设备及相应的神志病治疗设备,设备和相关功能检查室应全院共享。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设备配备目录见附件1。 第十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常见精神与神志病,如抑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失眠症,的诊疗常规等神志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理制度。 三、人员队伍 第十一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执业医师和神志治疗师。 第十二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三条 神志病科从业人员应由医师和神志病咨询师两部分组成~医师应具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或精神病学执业医师资格~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要通过一定学时继续教育或有相关证明的培训后可进行神志病治疗~并且鼓励神志病科医师参加国家神志病治疗师统一考试。 神志病咨询师应在本科医师指导下~从事神志病咨询与康复工作~但不能从事与中药处方、针灸治疗等与执业医师资格相关的医疗工作。 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应通过2年以上的西学中班、中医神志病培训班、进修等方式进行系统中医或中医神志病知识学习。 中医类别住院医师经规范化培训后应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种,病证,的中西医 70 诊断标准~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和基本诊疗技能~熟悉200首方剂~掌握8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2,~掌握神志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药与神志病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工作。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药理论、中医神志病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疑难、危重精神神志疾病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 第十四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住院医师应在完成规范化培训中的转科培训后~在神志病科上级医师指导下~重点培训常见神志病的诊断标准、本科主要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临床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神志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并具有在精神专科医院进修6个月以上的经历。 中医类别主治医师主要通过参加进修、跟师学习、参加学习班等方式~重点培训疑难病的中西医和神志病诊疗技术方法、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以及新方法等~了解神志病防治新进展~明确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并具有一项以上中医神志病科专病的诊疗专长。在晋升副主任医师之前~有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应重点专科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进修经历。 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主要通过参加高级研修班、学术会议、出国培训、跟师学习等方式~重点培训少见、疑难、危重的中医神志病诊疗技术方法~掌握神志病防治新进展。 第十五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任应由从事神志病专业工作5年以上经历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或系统接受过中医药专业知识培训,2年以上,的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并具有一定行政管理能力。二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任应由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三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科室建设初期的5年内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第十六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执业医师人数在6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71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神志病专业临床工作15年以上~在本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神志病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和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七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神志病专业学习和工作10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二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学术继承人培养应充分利用本科室、本院以及本地区的资源~通过跟师学习、进修、学术交流等方式~着重进行中医理论、老专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中医精神与神志病防治新进展等方面的培训。 第十八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做好本科室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采取师带徒、名医讲堂、老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整理、传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经验。 第十九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护理人员应全部系统接受中医和临床神志病知识与技能培训~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3年内接受中医和临床神志病知识与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100学时。 第二十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护士应熟悉中医神志病科常见神志病的中医药诊疗基本知识~掌握神志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护理知识和方法~掌握本科疾病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操作规程~掌握神志病门诊咨询技术或相关神志病护理知识~能为患者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护理服务和健康指导。 第二十一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护士长是神志病科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二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护士长应具备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1年以上神志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三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2年以上神志病科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第二十二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要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将中医药及中医治疗技术治疗率、中医治疗率、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的比例以及开展各项中医传统身心健康项目情况等纳入医师绩效考核。 四、服务技术 72 第二十三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注重继承发扬中医传统诊疗技术~在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利益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创新神志病中医诊疗技术。 第二十四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具备常见、多发神志病诊治的能力~二级中医医院应具备开展轻中度郁证、卑惵、不寐、脏躁、百合病、梅核气、癫狂,西医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症、睡眠障碍,等神志病诊疗的能力。三级中医医院应在二级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基础上~具备开展难治性抑郁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心身疾病等疑难、急危重症诊疗工作的能力。 第二十五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能开展中医系统神志病治疗、中药治疗、针灸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并能开展点穴、按摩、贴敷、足浴、气功和太极拳等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中医传统服务项目。 第二十六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发布的相关病种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结合本科室临床实际~形成本科室重点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并应用于临床~定期对本科室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及疗效水平进行分析、总结及评估~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第二十七条 强化中医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中医诊疗水平。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查房内容要体现中医辨证思想~做到辨证准确、理法方药一致~充分发挥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中医诊治的指导作用~及时开展病例讨论~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诊治水平。 第二十八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根据发展方向和建设规划~注重引进吸收新的诊疗技术~并以临床为基础、疗效为核心~在中医药理论、中医神志病理论、技术方法、药物制剂等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 中医神志病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等是体现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诊疗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继承现有传统特色的中医药和中医神志病学治疗的基础上~充分汲取现代临床神志学知识、方法和技术精华~结合中医理论加以改造以使其成为适合于中国人神志特点的神志病治疗方法~推广已经形成成熟的中医TIP神志治疗技术~并积极探索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满足临床需要。 第二十九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在充分满足各种神志病患者治疗需求的同时~要利用中国传统特色优势~积极开展神志病的预防工作~把“治未病”工作作为中医医院神 73 志病科的重要工作之一~开展多种形式的神志病健康科普知识宣传~以积极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大众。三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要深入基层和社区~对基层和社区医生进行广泛的中医神志理论、方法和技术培训~积极支持社区开展中医神志病工作。 五、环境形象 第三十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应根据本单位和本科室的实际情况~在环境形象建设上注重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 第三十一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环境形象建设的重点应包括走廊和候诊区、治疗室等区域。 第三十二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的环境形象建设~应通过内部装饰~重点传播中医药防治神志病的科普知识~介绍中医药防治神志病的方法及专家特长~彰显中医药防治神志病的特色和优势~营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宣传知识、介绍方法和彰显特色的具体内容~应使用中医病名和中医术语~并依据病种的变化及时调整。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的内部装饰~根据不同的区域、内容~可以采用有关名医名言警句的书画作品、中医神志病专业历史人物和本科室名医照片、招贴画、橱窗展柜、实物、触摸屏、视频网络、宣传折页等宣传形式。 六、附则 第三十三条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开展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执行。 第三十四条 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专科医院、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以神志病诊疗为特色的~参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 民族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本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指南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4 附件1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设备配备目录 一、二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设备配备参考目录 神志量表检查计算机系统、中医神志病治疗~如气功导引治疗辅助设备,如音响、治疗音乐、治疗床等,、腕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生物反馈治疗仪 、多功能催眠治疗仪、精神压力分析仪 ,心率变异分析系统,、针灸治疗辅助设备等 二、三级中医医院神志病科设备配备参考目录 神志量表检查计算机系统、中医神志病治疗~如气功、导引和催眠治疗辅助设备,如音响、治疗音乐、治疗床等,、西医神志治疗辅助计算机系统、多导睡眠监测分析仪、便携式睡眠采集分析系统、多功能催眠治疗仪、经颅磁刺激仪、经颅磁刺激仪定位导航系统、视频脑电分析及高级事件相关脑电位,ERP,分析系统、多通道大容量动态生理信号记录仪、生物反馈治疗仪 、精神压力分析仪 ,心率变异分析系统,、针灸治疗辅助设备、定量感觉测定系统 、神经递质分析仪、足浴治疗仪等。 75 附件2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常用方剂目录 1(安神定志丸,《医学心悟》, 2(八珍汤,《正体类要》, 3(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白虎汤,《伤寒论》, 5(百合地黄汤,《金匮要略》, 6(柏子养心丸,《体仁汇编》, 7(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 8(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9(保元汤,《外科正宗》, 10(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11(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2(柴胡疏肝散,《证治准绳》引《统旨》, 13(除湿胃苓汤,《医宗金鉴》, 14(川芎茶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5(大承气汤,《伤寒论》, 16(丹栀逍遥散,《薛氏医案》, 17(当归四逆汤,《伤寒论》, 18(当归饮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19(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20(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21(独活寄生汤,《千金方》, 22(独活汤,《兰室秘藏》, 23(二陈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4(二妙丸,《丹溪心法》, 25(二至丸,《证治准绳》, 26(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 27(高枕无忧散,《古今医鉴》, 28(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29(桂枝汤,《伤寒论》, 30(化斑解毒汤,《医宗金鉴》, 31(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32(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33(活血散瘀汤,《外科正宗》, 34(交泰丸,《医方集解》, 35(金匮肾气丸,《金匮要略》, 36(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37(孔圣枕中丹,《医方集解》, 38(六君子汤,《妇人良方》, 39(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 40(龙胆泻肝汤(《卫生宝鉴》, 41(宁志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2(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3(七宝美髯丹,《医方集解》引邵应节方, 44(青蒿鳖甲汤,《温病条辨》, 45(清骨散,《证治准绳》, 46(清营汤,《温病条辨》, 47(三仁汤,《温病条辨》, 48(神应养真丹,《宣明论方》, 49(生脉饮(《内外伤辨惑论》, 50(四君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1(四妙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52(四逆散,《伤寒论》, 53(四物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54(酸枣仁汤,《金匮要略》, 55(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56(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 57(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58(痛泻药方,《丹溪心法》, 59(温胆汤,《备急千金方》, 60(五苓散,《伤寒论》, 61(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62(犀角地黄汤,《千金方》, 63(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64(小柴胡汤,《伤寒论》, 65(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 66(泻心导赤散,《医宗金鉴》, 67(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68(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 69(养血润肤饮,《外科证治》, 70(一贯煎,《续名医类案》, 71(益胃汤,《温病条辨》, 72(益元散,《伤寒直格》, 73(茵陈蒿汤,《伤寒论》, 74(玉屏风散,《丹溪心法》, 75(增液汤,《温条辨》, 76(珍珠母丸,《普济本事方》, 77(真武汤,《伤寒论》, 78(知柏地黄丸,《症因脉治》, 79(栀 子金花丸,《景岳全书》, 80(猪苓汤,《伤寒论》, 76 下面是赠送的企业管理名句100~欢迎欣赏!!!!!! 关于企业管理的名言名句 5、对产品质量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6、全世界没一个质量差、光靠价格便宜的产品能够长久地存活下来。——华硕总经理徐世明 7、把我们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8、将合适的人请上车,不合适的人请下车。——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9、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10、20世纪是生产率的世纪,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质量是和平占领市场最有效的武器。——美国著名质量管理学家约瑟夫?朱兰博士 77 11、质量是维护顾客忠诚的最好保证。——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12、多想一下竞争对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13、一个伟大的企业,对待成就永远都要战战兢兢,如覆薄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14、企业即人。——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5、企业最大的资产是人。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6、用人不在于如何减少人的短处,而在于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 17、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用人之长。——著名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 18、造人先于造物。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19、员工培训是企业风险最小,收益最大的战略性投资。——著名的企业管理学教授沃伦?贝尼斯 20、合作是一切团队繁荣的根本。——美国自由党领袖大卫?史提尔 21、最好的CEO是构建他们的团队来达成梦想,即便是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来一起打比赛。——通用电话电子公司董事长查尔斯?李 22、大成功靠团队,小成功靠个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23、不创新,就灭亡。——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 24、可持续竞争的惟一优势来自于超过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著名管理顾问詹姆斯?莫尔斯 25、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松下幸之助 26、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27、沟通是管理的浓缩。——沃尔玛公司总裁山姆?沃尔顿 28、质量等于利润。——管理思想家汤姆?彼得斯 29、将良品率预定为85%,那么便表示容许15%的错误存在。——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比 30、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 31、企业的成功靠团队,而不是靠个人。——管理大师罗伯特?凯利 78 32、千方百计请一个高招的专家医生,还不如请一个随叫随到且价格便宜的江湖郎中。——管理学者詹姆斯?柯林斯 33、一个公司要发展迅速得力于聘用好的人才,尤其是需要聪明的人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34、管理者的最基本能力:有效沟通。——英国管理学家L?威尔德 35、不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是管理者最大的疏忽。——美国女企业家玛丽?凯 36、企业管理过去是沟通,现在是沟通,未来还是沟通。——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37、管理就是决策。——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 38、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85%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兰德公司 39、正确的决策来自众人的智慧。——美国社会学家T?戴伊 40、一个成功的决策,等于90%的信息加上10%的直觉。——美国企业家S?M?沃尔森 41、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免去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美籍华裔企业家王安博士 42、在没出现不同意见之前,不做出任何决策。——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艾尔弗雷德?斯隆 43、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美国经济学家托宾 44、一次良好的撤退,应和一次伟大的胜利一样受到奖赏。——瑞士军事理论家菲米尼 45、抓住时机并快速决策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艾森哈特 46、决不能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作出重大决策。——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 47、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 48、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法国企业界名言 49、创新是做大公司的惟一之路。——管理大师杰弗里 50、顾客是重要的创新来源。——管理学家汤姆?彼得斯 51、创新是惟一的出路,淘汰自己,否则竞争将淘汰我们。——英特尔公司总裁安迪?格罗夫 52、创造性模仿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超越和再创造。——哈佛大学教授西奥多?莱维特 53、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 79 54、把你的竞争对手视为对手而非敌人,将会更有益。——哈佛商学院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 55、21世纪,没有危机感是最大的危机。——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 56、奖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 57、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壳牌石油公司德格 58、我今天就要打败你,我不睡觉也要打败你,这是我们的文化。——甲骨文中国公司总理胡伯林 59、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董事长西洛斯?梅考克 60、以爱为凝聚力的公司比靠畏惧维系的公司要稳固得多。——美国西南航空公司总裁赫伯?凯莱赫 61、感情投资是在所有投资中,花费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投资。——日本麦当劳董事长藤田田 63、信任固然好,监控更重要。——前苏联国家领导人列宁 64、授权就像放风筝,部属能力弱线就要收一收,部属能力强了就要放一放。——国际战略管理顾问林正大 65、授权并信任才是有效的授权之道。——管理专家柯维 66、用他,就要信任他;不信任他,就不要用他。——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68、管理就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混乱的事情规划化。——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80 69、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 70、自始自终把人放在第一位,尊重员工是成功的关键。——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 71、是员工养活了公司。——亚州首富李嘉诚 72、管得少,就是管得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73、能用他人智慧去完成自己工作的人是伟大的。——管理专家旦恩?皮阿特 74、成功的企业领导不仅是授权高手,更是控权的高手。——管理专家彼特?史坦普 75、多挣钱的方法只有两个:不是多卖,就是降低管理费。——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总裁李?艾柯卡 76、省钱就是挣钱。——美国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 77、经营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后一点。——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 78、为顾客节省每一分钱。——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 79、不只奖励成功,而且奖励失败。——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80、无法评估,就无法管理。——管理学家琼?玛格丽塔 83、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孙正义 84、让流程说话,流程是将说转化为做的惟一出路。——战略专家姜汝祥 85、企业的执行力靠的就是纪律。——中国台湾华建公司总裁卢正昕 86、竞争对手就像磨刀石一样,它把我们磨得非常的锋利,然后我们就手起刀落,把竞争对手给砍掉了。——3721网站总裁周鸿祎 87、细节的不等式意味着1%的错误会导致100%的错误。——《细节决定成败》作者汪中求 88、管理就是做好无数小的细节工作。——国际战略管理顾问林正大 89、制定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战略的执行。——联想集团总裁兼CEO杨元庆 90、战略越精炼,就越容易被彻底地执行。——花旗银行董事长约翰?里德 91、如果通用公司不能在某一个领域坐到第一或者第二把交椅,通用公司就会把它在这个领域的生意买掉或退出这个领域。——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92、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美国企业界名言 93、速度就是一切,它是竞争不可或缺的因素。——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 81 94、新经济时代,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美国思科公司总裁钱伯斯 95、魔鬼存在于细节之中。——国际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96、不放过任何细节。——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 97、差错发生在细节,成功取决于系统。——全球最大的连锁饭店马瑞特总裁比尔?马瑞特 98、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海尔公司总裁张瑞敏 99、企业未来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商业教皇布鲁诺?蒂茨 100、我们宣布讲究实绩、注重实效,却往往奖励了那些专会做表面文章、投机取巧的人。——管理专家米契尔?拉伯福 82
本文档为【中医院肺病科室建设指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144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8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4-10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