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举报
开通vip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原文地址: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预防、观察及处理作者:清泉 来源:网络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渗漏 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在临床工作中,因些主客观原因而可能出现药物外渗或渗漏损伤,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重要问题 1 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1 抗生素类 1.1.1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 1.1.2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原文地址: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预防、观察及处理作者:清泉 来源:网络 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 【关键词】 静脉输液 渗漏 处理方法 静脉输液是防病治病和抢救生命的重要给药途径,但在临床工作中,因些主客观原因而可能出现药物外渗或渗漏损伤,因此,及时观察和处理渗漏问题,是保障病人治疗的一重要问题 1 常引起静脉输液渗漏的药物 1.1 抗生素类 1.1.1 青霉素类 青霉素钠、舒氨西林、氨苄青霉素、新治君等。 1.1.2 头孢菌素类 头孢唑啉钠、头孢哌酮钠、头孢噻吩钠、头孢呋新钠、头孢噻肟钠、头孢米诺钠等。 1.1.3 环内酯类 红霉素等。 1.1.4 氨基糖苷类 卡那霉素、丁胺卡那、妥布霉素等。 1.1.5 其他 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磷霉素、白霉素等。 1.2 高渗溶液 甘露醇、山梨醇等。 1.3 阳离子溶液 氯化钾、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等。 1.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巴胺等。 1.5 扩血管药 葛根素、丹参、碟脉灵、血栓通、培丙脂、丹奥等。 1.6 抗癌药物类 (略)。 2 输液渗漏的处理方法 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消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组织的毒性作用。 2.1 治疗原则 (1)促进液体重吸收。(2)使用拮抗剂药物效应。(3)灭活外渗药物的毒性。 2.2 具体方法 2.2.1 对血管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如抗生素类:(1)肿块<5cm×5cm时,可采用热敷方法(拔针4h后可进行)。(2)肿块>5cm×5cm时,应及时给予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湿敷。(3)对血管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局部产生无菌炎症反应)如:红霉素或沙星类药物,应给予冷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灭活药物毒性)或硫酸镁湿敷(预防小血管内膜炎),也可采用0.5%的654-2溶液湿敷(可对抗微血管痉挛,提高细胞免疫及补体含量,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而达到增强自身抵抗力,控制炎症的目的)。 2.2.2 阳离子溶液与高渗溶液 (1)钙剂:首选硫酸镁湿敷(因其对抗作 用强),其次,也可采用0.5%654-2湿敷。(2)甘露醇发生渗漏时,初期可用热敷,也可用硫酸镁湿敷,还可采用75%的酒精湿敷。 注意点:渗漏超过24h以后,不可热敷。因此时,局部皮肤苍白,之后逐渐转暗红色,可产生局部出血,如此时热敷,可造成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代谢增强、细胞耗氧量增加,可加速组织坏死。 2.2.3 扩血管药物 上述方法均可采用。 2.2.4 升压药 去甲肾上腺素、阿拉明等,渗漏轻微时-热敷、严重时按医嘱处理,可局部封闭,654-2湿敷等(也可用酚妥拉明封闭,氢化可的松湿敷)。 2.2.5 抗肿瘤药物 少量渗漏:只要可疑渗漏,立即停止输注,然后先将针内药回吸出来,再注入5,10ml生理盐水,稀释局部药物浓度,同时冰敷(收缩血管、减少吸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性反应)。其他按医嘱执行。 抗癌药物应行二步注射法:盐水引路-药物输注-盐水冲注 静脉输液外渗的预防和处理 【关键词】 静脉 输液外渗 预防 处理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 护理 卵巢癌的护理查房优质护理服务内容doc优质护理服务内容肺癌的护理常规消毒供应室优质护理 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1 药物外渗的预防 1.1 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是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1.2 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而且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1.3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1.4 提高病人的预防意识 输液前告诉病人药物外渗透后导致的后果,输 上液后交待注意事项,勿动静脉肢体,嘱病人有疼痛感、烧灼感等不良反应时及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1.5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 特别是危重患者,巡视时发现药物外渗,立即更换注射部位;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时,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要进行床头交接班。 1.6 做好患者的宣教 交待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1.7 正确拔针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快速拔针,在针尖即将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向按压穿刺点或稍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一般为5,10min,切忌在按压处揉动,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2 药物外渗的处理 2.1 小范围外渗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可以用热敷,或用95%的酒精持续湿敷,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2)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局部肿胀虽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95%酒精持续湿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 2.2 大范围外渗 一般在药液外渗的48h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用50%的硫酸镁或95%的酒精持续湿敷,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可用50%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可以用马铃薯、生姜外敷。 2.3 化疗药物外渗 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痛、肿胀、坏死。 2.4 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 山莨菪碱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朱桂菊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湿敷与传统50,硫酸镁湿敷小儿输液外渗的各自优、缺点,为临床处理输液外渗提供参考。方法 96例因静脉输液所致液体外渗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实验组采用山莨菪碱湿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处理小儿静脉输液外渗,进行疗效观察,并对其临床资料统计、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比较,P<0(01;两组显效率比较,P<0(05,不良反应比较,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试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山莨菪碱湿敷与硫酸镁湿敷治疗小儿输液外渗的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多方面的优势,山莨菪碱湿敷处理小儿输液外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护理新技术。 【关键词】 输液;外渗;山莨菪碱;硫酸镁;护理 由于小儿血管细、皮肤嫩、自控能力差、多动等原因,在小儿静脉输液时,液体渗漏现象时有发生,1,。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瘀血,甚至引发静脉炎,增加患儿的痛苦。对液体渗漏的处理,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方法,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效果较差。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科采用山莨菪碱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效果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统计期间,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液体渗漏的患儿共96例。其中48天,1岁57例,1岁,2岁32例,2,3岁7例。男孩71例,女孩25例。肿胀面积均在6.6 cm×5.5 cm,9.3 cm×6.1 cm之间。渗漏部位均在四肢。因头部血运丰富,液 体渗漏后能较快回吸收,一般不做特殊处理。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外渗程度、部位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按渗漏发生时间排序,单数病人为实验组,双数病人为对照组。渗出面积两组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现液体渗漏后,立即用药湿敷渗出部位,一小时更换一次。使用的药物是:实验组,先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山莨菪碱10 mg加NS 10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肿胀部位,一小时更换药液一次;对照组,先用0.5%碘伏棉棒消毒针眼及肿胀部位,硫酸镁粉剂50 g加温开水100 ml,浸湿无菌纱布覆盖在肿胀部位,一小时更换药液一次。观察两组疗效,并记录。 1.3 效果评价 显效:6小时内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有效:12小时内肿胀消退,皮肤纹理恢复正常,血管弹性恢复;无效:肿胀消退时间超过24小时,血管弹性恢复较慢,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用?s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率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实验组,消肿起始时间为2小时,完全消肿时间为8小时,显效时间 ;对照组,消肿起始时为3.16?0.76小时,显效率为72(9%,总有效率为100% 间为5小时,完全消肿时间为12小时,显效时间为5.12?0.78小时,显效率为47.9%,总有效率为97.9%。详见表1、表2。表1 两组病例肿胀面积消肿起始与完全消肿时间表2 两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6.2722 ,P=0.0123。 结果表示,实验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无明显的差异性。山莨菪碱湿敷治疗法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硫酸镁湿敷法。 2.2 实验组未发现有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出现针眼处发红现象。 3 讨 论 目前输液外渗治疗方法主要有冷敷、热敷、硫酸镁湿敷等,2,。冷敷使用于充血水肿为主的急性渗漏性损伤;热敷使用于血管收缩剂渗漏造成的缺血性改变。热敷稍有不慎,易造成患儿皮肤烫伤,小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局部用药能迅速吸收,有时甚至发生一些不良反应,4,。因此,对于小儿输液外渗局部药物处理较为慎重。硫酸镁为输液外渗的传统用药,其高渗性和药理作用可缓解局部肿胀,解除血管痉挛和改善微循环,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我们经过临床比较研究,发现山莨菪碱湿敷和50%硫酸镁溶液湿敷均有较好的消肿、止痛效果,其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9%,消肿、止痛效果全组病例均在发现渗漏后随即处理,山莨菪碱湿敷组消肿、止痛最短时间为2 h,其中有22例消肿、止痛时间?3 h;硫酸镁湿敷组最快为5 h,而且仅有10例。山莨菪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可使平滑肌松弛,有解除微血管痉挛作用,湿敷有促进药物迅速渗透到皮下组织,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解除静脉血管痉挛,扩张局部血管的作用。改善微循环,以利于外渗液体的回吸收。山莨菪碱价格低廉(0.1元/支),有利于广泛采用。 【参考文献】 ,1,周茹玲,韩卫红.小儿静脉注射强刺激性药物渗漏的防治,J,.实用护理 杂志,2001,17(11):25. ,2, 冯佩君. 立其丁与硫酸镁冷敷治疗小儿静脉渗漏,J,.现代实用医学,2003,15(6):399. 基础护理知识: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 药物从静脉注入是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疾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迅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思想上麻痹,技术上不娴熟,病房巡视的忽略和有关药理知识的缺乏等,常常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输液外渗影响给药,甚至引起组织损伤而加重病人的痛苦。护理人员要了解静脉输液外渗的机理。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避免和解除静脉渗漏给病人造成的痛苦,同道们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和尝试,本文对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报告如下。 1 渗漏性损伤的因素 造成静脉渗漏性损伤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方面。 1.1 药物因素 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对细胞代谢功能的影响。引起渗漏性损伤的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阳离子溶液,如氧化钙、葡萄糖酸钙;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抗肿瘤药物,如氨甲喋呤等,其发生率为:血管收缩药占20%,阳离子溶液占40%,高渗液占35%,抗肿瘤药占5%。 1.2 机械因素 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特别是患儿易动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正确,由于病人长期输入,组织缺血缺氧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特别是在肢端末梢循环不良部位如手背、足背内踝等处穿刺所致。 1.3 机体与外环境因素 病人本身血小板数量多,静脉注射部位弯曲,血管充盈度差,病人不合作,尤其患儿头皮静脉比较浅,易滑动,不易掌握深浅度,由于头皮静脉成网状分布,血液可以通过侧支回流于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至心脏,因此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正中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此静脉直不易滑动、易固定,但易外渗。 2 静脉外渗的预防 2.1 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 经常观察巡视病人,尤其对意识障碍患者,更要经常观察输液情况。输液外渗一旦发生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合理使用静脉,有计划地选择静脉,保护静脉不受损伤。原则上:从小静脉到大静脉,从肢体远端到肢体近端静脉。各条静脉交替使用,使受损的血管有足够的修复时间,一般选择弹性较好、部位适当、较直的静脉有利于穿刺。进针要充分,中途要抽回血,证明针头确实完全在血管内,再将针头固定妥当。 2.2 正确掌握静脉输注药物的浓度 静脉应用强烈刺激药物应正确掌握给药的方法、浓度及输液速度,如碳酸氢钠给药浓度成人一般选用5%,而新生儿应用浓度即1.25%等渗碳酸氢钠,静滴氯化钾浓度一般为0.3%以下,输液速度每分钟30滴左右,静滴钙剂除严格控制滴速外,还要经常更换输液血管,输液量多时,应先输钙剂组,有把握将药物注入在血管内以防药物外渗造成血管和周围组 织坏死。 3 静脉外渗的处理 3.1 减少静脉外渗给病人造成的痛苦 我们应立即更换输液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清除组织水肿和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 3.2 热敷 主要用于血管收缩药,阳离子溶液,高渗液及化疗药物外渗治疗,如肾上腺素、阿拉明、葡萄糖酸钙、甘露醇等外渗治疗均收到很好的效果。但也 甘露醇、10%葡萄糖酸钙外渗如超过24h多不能恢复,有学者认为高渗液如20% 此时局部皮肤由白转为暗红,产生局部充血,若局部进行热敷使温度增高,代谢加快,耗氧增加、会加速组织坏死不能采用热敷。所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必须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等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才能奏效,如果不加思考地只要是药物外渗就给病人热敷,反而增加病人的痛苦。 3.3 冷敷 冷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局部水肿和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局部组织的损害,如化疗药物外渗用20%,40%碳酸氢钠冷敷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3.4 中药湿敷 主要用于长期静脉注射的药物如氯化钾、红霉素、10%葡萄糖酸钙等致注射部位的静脉壁炎性渗出而引起的炎症症状,采取中药湿敷取得较好的效果,减轻病人的痛苦。 综上所述,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诸多因素中主要的是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积极消除危险因素,如提高静脉穿刺技术,避免机械性损伤,根据不同药物掌握好其浓度和静注速度,加强护理观察,尽量避免药物外漏,对已发生渗漏损伤者,应及时根据药物理化性质,渗漏损伤程度及个体差异,适当选择热敷、冷敷、药敷或拮抗剂注射等处理,若能早期治疗完全可以避免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给病人减少痛苦。
本文档为【静脉输液中引起渗漏的几种处理方法】,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119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3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7-11-13
浏览量: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