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周少华-南宋官窑探源_周少华

周少华-南宋官窑探源_周少华

举报
开通vip

周少华-南宋官窑探源_周少华 南 宋 官 窑 探 源* 周 少 华 (浙江省博物馆,杭州 310000) 关于南宋官窑问题,过去许多学者已作了卓有成效的 研究[ 1]。近年来,在越地浙江相继出现一些新的考古发现。 1990年浙江省考古所在慈溪低岭头窑址发掘中,发现该窑 址遗存中出现大量的具有黑胎青瓷纹片釉特色的类南宋 /官窑型0的遗物[ 2]。1998年 12月,该所与北京大学考古 系、慈溪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了与低岭头窑址紧密相 联的寺龙口窑址,遗物年代从唐末一直延续到南宋[ 3]。在 南宋地层中不但发现这种被称为/官窑型0产品...

周少华-南宋官窑探源_周少华
南 宋 官 窑 探 源* 周 少 华 (浙江省博物馆,杭州 310000) 关于南宋官窑问题,过去许多学者已作了卓有成效的 研究[ 1]。近年来,在越地浙江相继出现一些新的考古发现。 1990年浙江省考古所在慈溪低岭头窑址发掘中,发现该窑 址遗存中出现大量的具有黑胎青瓷纹片釉特色的类南宋 /官窑型0的遗物[ 2]。1998年 12月,该所与北京大学考古 系、慈溪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了与低岭头窑址紧密相 联的寺龙口窑址,遗物年代从唐末一直延续到南宋[ 3]。在 南宋地层中不但发现这种被称为/官窑型0产品的瓷器,而 且还出土了一个外底部刻有/官0字的匣钵。这使南宋官窑 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意味深长。最近,在杭州凤凰山老虎 洞发现一处宋元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类/南宋郊坛官窑0的 瓷片、窑具,被发掘者称为/南宋修内司官窑0[4] ,而又一次 引起考古界、陶瓷界的轰动。笔者曾对上述三处窑址遗存 进行过考古调查,亦与考古发掘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讨论。 因此,对南宋官窑问题有些新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思考。 (一) 过去对南宋官窑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对古文献5坦斋笔 衡6[5]和5负暄杂录6[ 6]所述内容的认识及考证上。一直来 由于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因此, 对南宋官窑的前期窑场 (所谓修内司官窑)和后期窑场(所谓郊坛下官窑)的称谓和 存在的可能性上有着较大的分歧[ 7]。现在,由于杭州凤凰 山老虎洞窑址南宋遗存的发现,并经与南宋杭州乌龟山郊 坛窑址的发掘资料的验证,已基本证实上述文献的记载与 考古发掘资料相吻合。因此,学术界原有存在的分歧有望 得到合理的解决。然而关于南宋官窑的研究远非就此告一 段落。笔者在考察与南宋官窑相关的窑场遗存时,所看到 的窑址、瓷片、窑具等都与典型的越窑风格的同期窑场类 似,尽管遗存所在地域有的在杭州、有的在龙泉,有的在慈 溪、余姚,但它们的工艺技术、产品风格、窑炉设施、窑具及 装烧方式几乎是一脉相承的。因此,很自然地会思考这样 一些问题:南宋立国时为何把黑胎、厚釉、纹片青瓷定为/官 窑0瓷? 杭州凤凰山麓为何能成为南宋官窑的窑场? 这类 黑胎青瓷纹片釉在南宋前有否生产? 产地又在哪里? 是否 进入过北宋宫廷? 关于南宋官窑的渊源问题,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南宋 官窑创烧于南宋初,制品风格与北宋官窑、汝窑相似,并推 断:很可能是宋室南迁时带来的北方窑匠烧造[ 8]。产品风 格自然/袭徽宗遗制0。也有学者提出:南宋前期的宫廷用 瓷是由北方工匠到龙泉烧制,南宋官窑在杭州建窑后则由 北方工匠与龙泉窑匠联合烧造 [9] [10]。持后种观点的学者 虽然已经大胆地提出了/南宋官窑0与龙泉窑有渊缘关系, 但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南宋宫廷会选用这类既非北 方瓷特色又非传统越窑风格的黑胎厚釉纹片瓷的/青器0作 为/南宋官窑0。更没有说清楚这类被作为/ 南宋官窑0的 /青器0是北方工匠到龙泉后创烧的呢还是在南宋前就曾烧 制? 最近,有学者提出全新的观点, 认为南宋官窑源于越 窑, /郊坛官窑是继承了低岭头上层类型工艺发展而来 的0[ 11] 0 (二) 笔者赞同南宋官窑源于越窑的观点。但这里指的/ 越 窑0之概念并非就是/越州窑0,而是指越地青瓷窑系的总 称。笔者认为,浙江诸窑场所出青瓷器,尽管所处的地域、 时期不同,但它们都可归纳为/ 越窑系0范畴[ 12]。越窑系在 不同时期其中心窑场也不同。从东汉到唐初,以绍兴、上虞 为中心的越窑系,其主要窑场均分布在越州的曹娥江沿岸 一带。唐中期至南宋期间, 窑场中心转移到慈溪、余姚一 带,此时明州成了越窑系新的主要产瓷区。从五代开始,龙 泉地区诸窑场,已初具规模,北宋中、晚期,龙泉以大窑、金 村为代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窑群迅速发展,形成了浙东北有上林湖、古银锭 湖、浙西南有大窑、金村的争艳斗彩的兴旺局面。南宋至元 明时,越窑系中心窑场的重心完全转到了处州龙泉等地。 从此,以龙泉为核心的越窑系窑场在充分发挥其原、材、燃 料等优势外,不断改进工艺,提高技术水平,使得越窑青瓷 产品面貌燃然一新。这就是笔者认为这类黑胎厚釉青瓷 )) ) 南宋官窑可能出自越窑的理论基础。 说南宋官窑起源于越窑,其实,许多文献资料也记述了 /官窑0与/越窑0的渊源关系。 5负喧杂录6中记载: /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 遂命汝州造青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宣政间京师自置烧造,名 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城章提举后苑, 号邵局。袭旧徽宗 遗制, 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 极其精 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后郊下别立新窑,亦曰官窑。比 旧窑大不俟矣0。这是一条有关/南宋官窑0研究最早也是 第 36卷第 4期 2000年 8月 中 国 陶 瓷 CHINA CERAMICS Vol. 36 No. 4 Aug. 2000 * 收稿日期: 1999- 07- 10 作者简介: 周少华,男,副研究员,现工作单位为浙江大学材料系。 最有权威的,经考古发掘资料证明且是可靠的文献。文献 清楚地指明在北宋中晚期龙泉青瓷确实已与汝窑一起成为 宫廷用瓷,其时间在/北宋官窑0创烧前(即北宋徽宗政和年 前)。另一则文献宋人庄季裕5鸡肋篇6在谈到龙泉秘色瓷 时曰/处世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0/宣和中,禁 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0。二则文献记载的几乎是同时期的 事,相互之间又有承接关系。由此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龙泉在/京师自置 窑烧造0的情况下还为/禁庭制样须索0,提供/秘色瓷0。可 见,龙泉秘色瓷在北宋晚期的制瓷水平可与/ 北宋官窑0相 媲美。北宋人徐竞在5奉使高丽图经6中记载: / 汝州新窑 器,越州古秘色,大抵相类0。此处的/汝州新窑器0不知是 否就是5负暄杂录6记载: / ,,遂命汝州造青器0之事,假如 文献说的是一回事,那末北宋时: /命汝州造青器0所烧造的 宫廷用瓷也许就是仿造/越州古秘色0的。这样就不难理解 开为什么在/京师自置窑烧造0的情况下,宫廷还派专人下 越地/置官监窑0为/禁庭制样须索0的谜团了。 关于/越窑秘色瓷0,其实就是指越窑系各窑场中出现 的青瓷精品。其产品的特点自然是精、新、奇、特。所以古 人用最美好的词汇/千峰翠色0、/捩翠融青0、/ 嫩荷涵露0、 /似冰0、/类玉0等来描述。但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 化, /秘色瓷0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 13]。唐时的/秘色瓷0多 选作/贡瓷0, 地方官员以当地土特产之名贡献, 也称/土 贡0。五代至北宋初,则由钱氏统治集团(地方割据的小王 朝)以/特贡0形式大量供奉中原大朝廷。这时的/贡瓷0实 际上已成为一种带有神秘而浓重政治色彩的/ 贡品0,与唐 时的所谓/贡瓷0含义不同。因此,五代时/贡瓷0统称为/秘 色瓷0。到北宋中晚期,越窑秘色瓷已成为北宋宫廷用瓷中 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朝廷不但委派高官监窑,而且 还要求/制样须索0。清人寂园叟5陶雅6云: /一切官窑等诸 秘色,上方珍品,宝贵甚至0。此文献指的也许就是北宋末 的事。 南宋建都临安后,在选择、确定何种瓷器作为皇家宫廷 用瓷时,很自然地会从原有宫中用瓷中考虑,而/越窑秘色 瓷0便自然成为最合适的对象。因为只有它既能代表当时 制瓷最高水平而被宫廷上下所接受,又能尽快地在当地窑 场组织生产以尽快满足宫廷日常用瓷及明堂祭器用瓷的需 求。据5中兴礼书6[14]卷五十九5明堂祭器6条载:绍兴元年 四月三日, / , ,祀天并配位用匏爵陶器,迄令太常寺具下 越州制造。0/绍兴四年, ,,契勘今来明堂大礼,正配四位 合同祭器,已降指挥下绍兴府余姚县烧造, ,。0文献昭示, 南宋初年,宫廷确实选用了/越窑秘色瓷0作为明堂祭器。 明人李曰华在5六砚斋笔记6中记载: /南宋时余姚有秘色 瓷,粗朴而耐久,今人率以官窑目之,不能别白也。0这就难 怪古人难辨/秘色瓷0与/官窑0之区别了。 (三) 当然,提出/南宋官窑0来源于/越窑秘色瓷0,仅从几则 文献资料的研究来推测定论总还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如果 能在越窑系诸窑场中发现有实物遗存证明/越窑秘色瓷0确 实与/南宋官窑0有渊源关系,那么,这种观点的立论基础就 会坚固得多。 问题是现有考古发掘的实物遗存能否证实诸多文献中 记载的越窑/秘色瓷0就是后来成为南宋官窑的/青器0呢? 根据五、六十年代对浙江龙泉窑址的调查资料表明,两 宋时由于社会对瓷器的需要量大增,龙泉瓷业出现前所未 有的繁荣。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当时烧造青瓷的地点在 龙泉大窑、金村、溪口、梧桐口、大白岸、安福口、安仁口等二 十多处,在北邻的遂昌县有湖山镇,在云和县有梓坊、水堆 坑等地,甚至远及泰顺、文成、永嘉等县,总计瓷窑已达百余 处,分布范围广及六县,形成一个规模宏大的产瓷区。其中 窑群分布最集中,产量最大、质量最高的要数大窑和金村两 地。在大窑一带,这一时期窑址遗存多达二十四处以上。 在金村窑群区,已发现有的十六处之多,这里的窑址遗存主 要是南宋前期的遗物堆积,且遗存范围大,瓷片和窑具堆积 如山。据发掘者推断[ 15] ,这二处窑场是宋代龙泉青瓷生产 的中心窑场。在大窑新亭、杉树连山,亭后后山、片头颈山 和溪口瓦窑墙、骷髅湾,李家山等窑场遗址中,考古发掘者 发现一类具有鲜明风格的精品/青器0。其胎呈紫黑色,制 作特别精细。器物的口沿及转折处多呈紫色,而在裸露的 底足部呈灰黑色,其釉色以粉青为主,釉层厚重,釉面有开 片。这类具有/薄胎厚釉、紫口铁足、釉面开片0等特征的黑 胎青瓷与南宋郊坛官窑窑址遗物如出一炉,不但特征、风格 相似,连器物也基本类同。考证其遗存,它与白胎青瓷堆积 在同一个层次里,没有单独的堆积层,也没有单烧黑胎青瓷 的窑场。从遗物的比例看,以溪口瓦窑墙窑址烧造黑胎青 瓷的比例为最大,其它几个窑都以烧白胎青瓷为主,兼烧少 量的黑胎青瓷。 从大窑古窑遗址发掘的资料表明[ 16] :大窑共发掘出 53 处窑址,有的窑场相互叠压着多条不同时期的龙窑,如位于 大窑西北 200米的杉树连山西北部山岗上的 31号窑址,发 掘了相互叠压的龙窑 3座(编号为Y2、Y3、Y4)。从窑场周 围堆积层瓷片、窑具推断,最早的 Y4烧造时间可能为五代 末至宋初。中间Y3打破了Y4,但所出瓷器差别不大,说明 它的相隔年代不远。上层Y2还出少量黑胎青瓷,瓷器工艺 精致、造型美观端庄、釉质晶莹,这时的青瓷制造技术已达 到相当成熟的地步。在Y2上层所出三件叠烧的八角碗,釉 作灰青色,有开片,胎呈灰黑、紫口铁足,被发掘者称为/ 仿 南宋官窑0的瓷器。在与 Y2相对应的遗存探方( T1- 3)中 出土的宋钱有: 熙宁元宝 1枚,元丰通宝 3枚,元 通宝 1 枚,政和通宝 3枚,绍兴通宝 1 枚[ 17]。从这些出土的纪年 钱币表明,该窑场从五代末经北宋到南宋都曾烧造青瓷,而 这类/官窑型0黑胎青瓷烧造年代正是北宋晚期至南宋初 年。 近年来,在离上林湖不到 4 公里的古银锭湖畔陆续发 现低岭头窑址和寺龙口窑址,并首次发现南宋龙窑遗迹并 出土大量精美的青瓷器。其中发现一类与越窑传统风格截 然不同,而与/南宋官窑0产品却非常相似的产品[ 18] [ 19]。为 解决/官窑0、/秘色瓷0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可行的实物资料。 笔者曾对龙泉大窑一带的窑场与慈溪古银淀湖一带的 窑场作过对比研究[ 20]。结果表明大窑 31号窑址与寺龙口 #41#第 36卷第4 期 周少华 南宋官窑探源 窑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是窑场烧造时期,从五代到南 宋一直延续不断,相应各时期的产品风格及特点十分相象, 在五代地层中出现的花口瓶、花口盘、折口浅腹盘、花口洗 等典型器物,釉呈青灰和淡青色,釉质晶莹。北宋时期的青 瓷,以丰富多彩的刻划花为标志,纹饰以刻花和篦纹为主, 线条流畅、技法娴熟。其图案多以自然风物为主如植物花 草及动物。釉层较薄,但釉中黄色的成分明显减轻了,青灰 和淡青的比重增大。北宋末、南宋初,二处的青瓷都产生了 风格全新、工艺精致、器物造型有别于民间日用瓷的所谓 /官窑型0的产品,尽管其数量不多,但足以证明该处确实曾 烧造宫廷用瓷。 有考古发掘资料证明[ 21] [ 22] :南宋官窑遗址 ) )) 杭州凤 凰山老虎洞和乌龟山郊坛下二处的遗存中都有粗、细二类 制品。从现有对老虎洞试掘的遗存及实物资料来看,该处 窑场比郊坛下规模小,但其制品特点、制造工艺及技术水平 都是完全相似的。从乌龟山南宋郊坛官窑前后两次发掘实 物资料来看,两类制品有早晚之分。据发掘者称:根据地层 关系,在紧贴生土层的面上,出土了一些薄釉刻划花纹的碗 器瓷片,胎呈浅灰或深灰色,釉色青绿泛黄,釉层透明光泽 较强,有细碎开片,碗的内壁釉下有篦纹或刻花草纹饰。这 种瓷片的胎、釉用料与另一类薄胎厚釉黑胎青瓷相同,都是 就地取材的。烧制设备(柴烧龙窑)、窑具及装烧方法相同, 但就二者的胎釉料配方、器物形制、生产工艺而言还是有较 明显的区别。前者和浙江各地北宋晚期常见的越窑系的青 瓷产品无明显区别,器物主要以碗、盘、洗、碟等日用器为 主。而后者一般施釉都在二次以上,并经反复素烧,釉层厚 度常超过胎体的厚度。釉色多呈粉青、灰青、米黄等,釉质 莹润如玉。胎体多采用当地紫金土加瓷土配制 [ 23]。器物 除有盘、碗、碟、杯、罐、盆、钵、执壶等日常生活用具外,又有 盒、洗、水盂等文房用具,还有仿商周铜器式样的觚、簋、鼎、 香炉、花瓶等陈设用瓷。这类制品确实与文献记述的/澄泥 为花,极其精致、油色莹澈,为世所珍0相符。但这类特别精 致的制品在整个遗存中只占 1/ 3多一点。在粗瓷中还有青 釉、黑釉之分,前者有素面和刻划花,而后者皆素面。这是 传统越窑系窑场中常见的现象。为此,有研究者认为乌龟 山南宋郊坛官窑是在北宋晚期原有民窑的基础上经过改造 发展起来的。笔者赞同这一观点。笔者认为,从现有考古 发现的资料看,南宋建都杭州前,在杭州凤凰山麓已形成一 个相当规模的窑群,窑址除现有已发现的郊坛下和老虎洞 外,应该还能找到几处,只是这些窑场由于宫廷设立/官窑0 后而可能被禁烧。因此,现在较难发现而已。该窑群与同 期的越窑系上林湖、银锭湖及金村、大窑等典型的窑场是一 脉相承的,其特点是:坯用原料以瓷石为主、釉用原料除瓷 石外还有由石灰石、草木植物烧炼的釉灰。主要烧成的设 备为平焰柴烧龙窑,依坡而筑,造山而建。这便是越窑系窑 场的标志。在这里,制瓷用的原、材、燃料都是就地取材,交 通又便利,具备设立窑场的一切客观条件。南宋时期/袭故 京遗制0设立官窑,采用了越窑的全盘工艺技术,选择了二 处原有的民窑窑场并经改造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南宋/御 窑0。可想而知,这时的窑工必定是从越窑系诸窑场中挑选 出来的优秀工匠。曾有学者提出南宋官窑是由北方工匠到 此烧造,这是缺乏常识的。因为,越窑系制瓷生产是以瓷石 为主要原料的,烧制设备是平焰柴烧龙窑,而北方窑系北宋 后大多用煤烧馒头窑,采用倒焰式或直焰式。其烧成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与柴烧龙窑有着根本的区别。所用坯釉配料也不同,北方 很少用瓷石而多用高岭土配制,所以,在工艺 流程 快递问题件怎么处理流程河南自建厂房流程下载关于规范招聘需求审批流程制作流程表下载邮件下载流程设计 、技术路 线都明显不同的前提下,很难想象一个北方的制瓷匠到一 个完全陌生的越窑系窑场能担负得起掌管烧制青瓷生产、 技术的重担。更何况越窑的制瓷水平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北方的一些窑系都或多或少受越窑的影响。在古代,制瓷 技术都是靠经历、凭经验,代代相传的。相互之间非常保 守。因此,让一批北方的工匠到越窑窑场制作越窑风格的 瓷器是不符合情理的。笔者认为,南宋时在杭州乌龟山窑 场和老虎洞窑场烧制/官窑0,应该是本地越窑系窑场的优 秀窑工烧造。至于/南宋官窑0制品中的器物、工艺有似/ 汝 窑0的风格,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官窑0是为了迎合皇帝 及宫廷的需要而由/ 内府0制样需求。自然原有宫内/ 汝 窑0、/北宋官窑0便成为南宋官窑的模范。窑工们不惜工 本、精心仿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出自越窑系 窑场的/南宋官窑0还有北方/汝窑0风味的原因。 (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南宋官窑源于越窑,其制品特点、 工艺技术、窑炉设备与同期的越窑系窑场一脉相承。北宋 晚期的/越窑秘色瓷0中这类黑胎青瓷纹片釉就是后来成为 /南宋官窑0之/青器0的模范。杭州凤凰山麓的郊坛窑场和 老虎洞窑场是曾为南宋宫廷烧造的/官窑0的二处御窑场。 它是由民窑改造而成的。该窑场后来成为南宋越窑系的重 点窑场。因此, /南宋官窑0应该是越窑系青瓷的继续与发 展。 参 考 文 献 [1] 牟永杭、任世龙5官哥简论65湖南考辑刊6第 3集: 朱伯谦5论南 宋官窑6、5中国古陶瓷研究6创刊号, 1987年;李辉炳5宋代官窑 瓷器之研究65故宫博物院院刊61992年第 2期;陈显求、朱伯谦 等5南宋郊坛官窑与龙泉哥窑的陶瓷学基础究65硅酸盐学报6 1984年;沙盂海5南宋修内司窑址问题的商榷65考古与文物6 1985年第 6期;李民举5宋代官窑论稿6载5文物61994年第 8期; 李刚5宋代官窑探索65东南文化61996年第 1期。 [2] 沈岳明 5修内司窑的考古学观察 ) ) ) 从低岭头谈起65中国古 陶瓷研究6第四辑 1997。 [3] 5越窑考古又获重大突破6载5中国文物报61999年 1月 20日。 [4] 5南宋修内司官窑撩开面纱6载5杭州日报#西湖周末版61998年 12月 25日。 [5] [宋]叶 5坦斋笔衡6载之#陶宗仪: 5辍耕录6卷二十九5窑器6。 5津逮秘书本6第九集。 [6] [宋]顾文荐5负暄杂录6载5说郛6卷十八。涵芳楼本。 [7] 冯先铭5中国陶瓷6第 106页称:南宋官窑有/ 修内司官窑0与/ 郊 坛下官窑0之分。沙孟海、朱伯谦分别在5南宋官窑修内司窑址 问题的商榷6载5浙江省博物馆馆刊6第 1期; 5谈南宋官窑6载 5朱伯谦论文集6中称:南宋官窑唯郊坛下一处, 别无所谓/ 修内 #42# 中 国 陶 瓷 2000年第 4 期 司窑址0的存在。李辉炳5宋代官窑瓷器之研究6载5故宫博物院 院刊61992年第 2期中称:传世哥窑就是修内司官窑。 [ 8] 朱伯谦5谈南宋官窑6载5朱伯谦论文集6紫禁城出版社 1990年。 [ 9] 阮平尔5南宋官窑新探6载5越窑论文集6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 10] 李刚5宋代官窑探索65东南文化61996年第 1期。 [ 11] 同[2] [ 12] 周少华5古银锭湖青瓷窑址考古记 ) ) ) 兼谈越窑相关问题6载 5东方博物6第三辑,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9年。 [ 13] 同[12] [ 14] 该文系徐松辑自5永乐大典6的清代抄本,现存国家图书馆。 [ 15] 5龙泉青瓷简史6载5朱伯谦论文集6紫禁城出版社 1990年。 [ 16] 5龙泉大窑古瓷遗址发掘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6载5朱伯谦论文集6紫禁城出版 社 1990年。 [17] 同[16] [18] 同[2] [19] 同[3] [20] 同[12] [21] 姚桂芳5略论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的烧造年代及其来龙去脉6 5c89古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论文集6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 1989年 11月。 [22] 张翔5杭州乌龟山南宋官窑遗址出土的粗瓷纪实65c95上海古 陶瓷科学技术国际讨论会文集6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5 年 11月。 [23] 周少华5杭州乌龟山南宋郊坛下官窑原料的研究65中国陶瓷6 1994年第二期。 DISCUSSION ON THE PROVENAUCE OF SOUTHERN SONG GUAN WARE ZHOU Shao-hua (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China) Abstract : On the basis of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Southern Song Guan Kiln site in Laohu cave of Feng Huang Hill, Hangzhou and Southern Song Yue Kiln site at Silongkou of Shanglinhu, Cixi, Zhejiang province, and in combination of relevant litera- ture, the provenance of Southern Song Guan ware was discuss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Southern Song Guan ware originated from Yue ware.The crackle green glaze with black body of / Mysterious colored Yue ware0 in the late period of Northem Song later became the model of celadon for Southem Song Guan ware.The kiln factory at Laohu cave and that at Altar both were imperial kiln factorics which fired Guan ware for Southem Song palace. They were changed from folk kilns. Therefore, Southem Song Guan ware should be a continu- 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eladon of Yue ware. 征 稿 启 事 本刊 2000年第 1期刊登了/读者调查问卷0。广大读者积极响应,及时反馈了大量的信息。对此,我们表示 衷心的感谢。编辑部对这些信息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归类。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本刊将在今后适当增加 以下方面的内容: 11适用性强的陶瓷生产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21陶瓷企业生产管理经验介绍; 31国内外陶瓷行业发展动 态; 41国内外陶瓷市场经贸、供求信息; 51古陶瓷研究、鉴赏、修复知识。 我们热忱希望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支持我们的工作,与我们携手共同把5中国陶瓷6杂志办好,更好地为广大 读者服务,为中国陶瓷事业的发展服务。 5中国陶瓷6杂志社 #43#第 36卷第4 期 周少华 南宋官窑探源
本文档为【周少华-南宋官窑探源_周少华】,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7692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4
分类:
上传时间:2013-08-01
浏览量: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