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二34)

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二34)

举报
开通vip

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二34)天价住院费 2005年11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了一则名为《天价住院费》的节目,一名患者在住院短短62天中,竟花去了550万元,如此令人瞠目的数字一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把原本一直隐藏在暗处避而不谈的医疗腐败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患者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2004年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2005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平均每天...

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二34)
天价住院费 2005年11月,央视《新闻调查》栏目报道了一则名为《天价住院费》的节目,一名患者在住院短短62天中,竟花去了550万元,如此令人瞠目的数字一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把原本一直隐藏在暗处避而不谈的医疗腐败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患者翁文辉生前是哈尔滨市一所中学的离休教师。2004年74岁的翁文辉被诊断患上了恶性淋巴瘤。因为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2005年6月1日,他被送进了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心外科重症监护室。之后的两个多月时间,他的家人在这里先后花去139万多元的医药费,平均每天将近2万。除了向医院交纳139万元的医疗费用外,他们又在医生的建议下,自己花钱买了400多万元的药品交给医院,作为抢救翁文辉急用。但是高昂的医药费并未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2005年8月6日,翁文辉因抢救无效在医院病逝。在料理后事准备和医院结帐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翁家对那一摞巨额的收费单开始产生了怀疑: 1. 在住院收费的明细单上,记载着病人使用过一种叫氨茶碱的药物,但是翁文辉对氨茶碱有着严重的过敏反应,并在就医之前就告知了医生。 2. 在患者去世的两天之后也就是8月8日,居然还收到了2次化胸腹水常规检查的化验收费单。 3. 7月31日的收费帐单上,一天血小板、白血球输了83袋,共16000多毫升,共22197元的血费。 4. 盐水一天就用了106瓶盐水,一瓶是500毫升,106瓶是50000多毫升,再加上葡萄糖用了20瓶,也就是10000多毫升,70000毫升再加上输血10000毫升多将近100000毫升。 为什么严禁使用的过敏药会出现在收费单上?病人去世后的化验费用是怎么产生的?一天之内,又怎么能输入106瓶盐水?这些仅从常理来看就让人难以置信。 对于这起巨额医药费事件,卫生部等部门接到患者家属的举报后,已经组织调查组前往哈尔滨展开调查。2004年4月29日中国卫生部、国务院纠风办近日通报了中央纪委、监察部、卫生部和黑龙江省纪委联合调查组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哈医大二院)有关违纪违法问题的查处情况。通报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严重损害了卫生行业的形象,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哈医大二院在治疗患者翁某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违反规定乱收费。通过自立项目、分解项目、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手段,多收医疗费用20.7万余元。 二是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为掩盖违规计费和医疗过程中的问题,伪造并组织有关医护人员违反规定大量涂改翁某的医疗文书。 三是部分科室管理混乱,相关职能科室监管不力。心外科ICU存在医嘱、特护记录、收费单中药品数量互不相符和部分医嘱单非医师本人签字的现象,使用未经国家审批的进口药品,对自购药品没有与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接、核对及退药手续;物价科、医务科没有认真履行相应的监管职责。四是对患者家属的投诉采取的措施不力,处置不当,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有关方面决定,给予哈医大二院院长、党委委员张岂凡,党委书记王国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慧撤销职务处分;给予副院长王太和、谭文华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心外科ICU主任于玲范撤销心外科ICU主任职务处分,并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给予心外科ICU护士长郭晓霞、物价科科长高松、医务科副科长王璟璐撤销职务处分。对其他医护人员的违纪违规问题,由有关部门分别做出处理。对哈医大二院给予中止三级甲等医院称号1年的处理,限期进行整改,以观后效。责成医院向患者家属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并向患者家属赔礼道歉。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卫生厅对哈医大二院监管不力,责成其写出深刻检查。 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摘要]:医疗问题这些年都充斥着各大主流媒体的报道首页,国内的党代会、两会也是针对这个问题反复讨论,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一关系到13亿人民的民生大问题却依然没有被有效解决。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今天“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谁又应该为此负责?这关系着一个庞大的医疗体系,从医药用品的生厂商、销售机构到医院、医疗工作者,甚至包括患者本身,其实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是一日造成的,是经过了多年的积累才最终爆发的;也不是一人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经济利益体系造成的。探究事件的本质,也就是“利益”二字。 [关键词]:医疗问题;利益;腐败; 一、医药用品生厂企业价格虚高 如今,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觉得现在的药价一天比一天贵,究其原因,到底是药的制作成本和制作过程中的花费高呢,还是药商的谋取利益而使药价居高不下呢?对于大众来说,这其中的问题似乎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药商在制药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手段”似乎是我们无法了解的。药商根据国家的政策在不断的降价,但是为什么老百姓们根本没有享受到所谓的降价带来的任何福利呢? 据统计,截至2007年底止,广东省医疗机构按规定应参加药品阳光采购的医疗机构有683家,实际参加的医疗机构有1039家。全年药品采购总额为192.7亿元,其中改革前已经通过各市招标集中采购的金额为71亿元,而改革后全省网上阳光采购的金额为121.7亿元,按照前年同比价格估算,入围药品平均降价率为20%,为患者节约药费近20亿元。但为什么不少群众感觉“买药还是贵”、“降价不明显”?深究其中的原因不难发现尽管药商一次又一次的降价,但其中的利润仍然丰厚。广东省药品阳光采购专家组组长杨俊何坦陈,通过限价、竞价、议价等环节,广东确实挤出了药价的一部分“水分”,但改革毕竟刚起步,药商还有相当多的虚高利润空间。而且,药品采购只是医药改革的一个环节,需要很多配套政策支持。 比如说,尽管药品单价普遍降低了,但由于“以药养医”机制没废除和一些医生收药品回扣等原因,一些医院、医生可能会想法子来规避降价影响,例如用贵药替代降价药;或者原来开一味药,现在开两味药。这样药品单价虽然降了,但老百姓一算总的药费,就感觉不太明显。专家指出,希望通过今年的竞价、谈判程序,进一步挤压药价水分,促使药价逐步走向合理。同时,还需要国家“医改”政策尽快出台,有更多的配套政策支持。 今年就有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出台:一是进一步扩大不竞价议价目录范围,将由于产能不足出现供应紧张的人血白蛋白等血液制品直接纳入“绿色通道”,列入今年的不竞价议价目录;二是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医疗机构用药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去年成果,使质量保证、价格合理的药品继续进入2008年采购目录;三是将专利产品、优质优价中成药、获科技进步奖的药品,直接纳入“面对面”谈判,使此类品种在价格合理的前提下入围得到进一步保证。  有了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制约,希望能够把药价真正的降下来,能让老百姓们能够真正体会到降价带来的优惠,真正能够节省医疗费用。 二、医院为牟利层层加价,胡乱收费 医院一直以来被人们视作是救死扶伤的场所,但是现在中国的公立医院在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着许多不合理之处,逐利的倾向明显。公立医院,顾名思义举办的初衷是肯定不是让它为政府挣钱,而是为群众提供廉价有效的医疗服务,但是当前医院制度、管理方面的缺失致使这个目的越来越难以实现。 在中国,医疗服务的价格是政府定死的,动不了的,因此,收受红包成了医患之间最为普遍存在的一种金钱往来的交易。有些医院更是明目张胆的要求医生每月从收受的红包中上交多少作为其在医院的工作表现,把病人来看病当作是自己获利的一种途径。另一方面,政府对医院的收支又放任不管,投入很少,每年的拨款仅占医院总收入的7%~8%,其余90%以上都是靠医院自己组织医疗服务得来,只要规定的方面价格不变就行了,而医院方面,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下至一名医生,上至主任,甚至院长,都可能成为红包的收益者。如此混乱的现行医疗体制,导致了如今医疗队伍的集体腐败。 我们都知道,医院里很多高档医疗设备都是从国外高价进口来的,投入增加,其必然要在收益上得到体现,这些昂贵的仪器成本就必须从病人高额的检查费中收回。然而很多情况下,有很多病人是不必要做这些高档仪器检测的,医生为了增加医院的收益,而在对这类病人的检查过程中添加了这一项可有可无的检查,过多地依赖仪器设备进行病情诊断,出现了一症多检、小病全检的现象,这无疑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有一点,一个患者在看病过程中,也会按照病情以及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来选择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治疗,那么在从这一家医院换到另一家医院的过程中,在这家医院做的检查诊断书在另一家医院是得不到承认的,很多时候医生会要求病人重新检查,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又增加了看病的费用。因此,医疗机构之间没有协调机制,相互竞争病源,也是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这些种种都成了百姓口中“看病难,看病贵”的症结所在。 另外,医院的高层及有关职能部门在对医疗服务的监督、管理过程中,缺少强有力的手段。特别是在对医院大型仪器的购置和新技术的采用等方面没有具体可行的办法来有效的监管,使得某些环节出现了腐败的现象。 三、患者治病都喜爱寻访名医,社区医院无人问津 “看病难”的一个表现还凸显在就医难上,是不是一些大型的三级甲等医院通常都是门庭若市、排队的人络绎不绝,通常挂个号就要几个小时,医生每天都是超负荷的工作,患者更是叫苦不迭,以至于出现了一些以倒卖挂号牌为生的“票贩子”,一张10元的挂号单可以被炒到百元。患者患病后都想要探访名医求医问药,希望自身得到最好的医治,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是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需要在三甲医院接受治疗呢?比如感冒,腹泻这种常见病也一定要在大医院就医吗?那么真正需要被救治的重病人就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且还浪费了自己宝贵的时间,占用了医疗资源。 其实,国家早就在各个社区设立了社区卫生站点,给各位患者提供便利,就近医治,而且其中的设施也十分齐全,常见病在此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医治,而且收费相对便宜。但是,相比三甲医院的排队长龙,这里似乎显得过于冷清了,三三两两的队伍,整个医院都显得静悄悄的。据了解,现在全国的一、二级医院70%都处于亏损状态,而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只占8%左右,就医的患者又很少。所以就导致了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无法得到更新,患者们对于医院的信任就越来越小,前来就医的也就越来越少,最终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大医院人门庭若市,而小医院只能是门可罗雀。 要解决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的问题,关键还是在于纠正患者自身的思想得偏差,患者们大都觉得社区医院规模小,不能够在此得到很好的医疗服务,担心自己的病情会被延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社区医生对于整治常见疾病经验也是十分丰富的,医药器械也是十分齐全,患者不必为此过多担心。而且,像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大病”,其实选择在社区医院就诊才是最好的方式,三甲医院的专家的确是医术精湛,但他们却没有时间长期的观察管理这些慢性病,而在社区医院就不同了,这里的医生可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长期的调理和控制。 如果能够真正形成大病上大医院就医,小病在社区医院就医,那么大医院过分的门诊率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分流,人们的“看病难,排队长”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样的话不仅可以使病情较重的病人得到及时的医治,医生们可以有更多休息的时间,小医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还可以使广大的患者都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形成良性循环,如此种种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由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关键还是在于从根本上解决行政管理上的漏洞,切实地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医疗腐败问题要严肃查处,而对于患者自身也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不应盲目依赖专家名医,在社区医院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类似“天价住院费”之类的个案,希望不会再次发生,百姓们看病可以变得既方便又实惠。
本文档为【从“天价住院费””分析“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周二34)】,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3048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5KB
软件:Word
页数:6
分类:
上传时间:2013-10-04
浏览量: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