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二、教学分析: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

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三年级音乐 上册 三年级上册必备古诗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下载人教社三年级上册数学 pdf四年级上册口算下载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pdf 教材分析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二、教学分析:三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三、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1.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信息科技与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五、教学进度: 第一课 旧约精览一百步肺炎基本知识第八章运动和力知识点六上学与问第一课时开学第一课收心教育 《童年》第二课《草原》第三课《友谊》第四课《放牧》第五课《妈妈的歌》第六课《四季的歌》第七课《钟声》第八课《爱鸟》第九课《丰收歌舞》第十课《姐妹俩》 第一课《童年》第一课时《摇啊摇》 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能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在听视唱中基本能唱准音。   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摇啊摇》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摇啊摇》2、歌表演《摇啊摇》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录音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歌曲1、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2、请同学们唱一唱。三、学习新歌1、导入:听《摇啊摇》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2、教师朗读歌词。3、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4、教师放 课件 超市陈列培训课件免费下载搭石ppt课件免费下载公安保密教育课件下载病媒生物防治课件 可下载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打包下载 ,学生欣赏。学生感受歌曲情绪。5、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用‘LU’哼唱。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6、放录音,学生轻声唱歌词,让学生发现最后一句唱2边。7、再跟唱一边,找一找难唱处,跟琴模唱,要唱得连贯流畅,像小船在河中匀速前进,5拍时值唱足。8、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即兴表演)9、跟唱歌谱四、编创与活动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3、分组展示学生评价4、出示:36 5.│3 6 5.│3 5 1 6│5. 5. │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在长音处用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6、除了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7、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8、分组或集体表演。五、小结,总结课堂所学音乐课礼示教学反思:本课旋律优美,学生比较喜欢,但节奏难掌握,应该再多听,随音乐做律动或打拍子,学习效果会更好。第二课时《童年的回忆》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童年的回忆》,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们多么幸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        2、歌表演《童年的回忆》        3、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歌曲《摇啊摇》唱一唱;竖笛练习:吹一吹 二:新课学习:(一)复习童年游戏:《老鹰捉小鸡》《丢手绢》(二)聆听《童年的回忆》1、导入:(放背景音乐)师:小朋友们,在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呢?让学生交流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2、 听音乐:边听边用手势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学生随音乐模仿小兔跳。再随音乐模仿乌龟爬。师:说说谁的行走速度快?谁的行走速度慢?板书:  快         慢 <难点解决>1、从人的一般行走的速度与乌龟比较。        2、可请一个学生扮小兔跳,一个学生扮乌龟爬,再和老师走进行对比,引出“中速” 并板书。3、 听《童年的回忆》说说第1、2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第3段速度怎样?情绪怎样?(完成书上练习)。(三)听辨练习:用LU模唱3 5 6三个音听一听老师弹奏的两个益鸟中哪个高?哪个低?用手势表示并用LU模唱。3 5    5 3   5 6 5 3    3 6   6 3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三课时《小酒窝》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酒窝》,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酒窝》,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酒窝》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酒窝》          2、表演歌曲《小酒窝》3、欣赏乐曲《我们多么幸福》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摇啊摇》三、学唱新歌1、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2、听欣赏,学生交流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吗?边听录音边击拍4、用LU哼唱重点: 3 1 0 6│3 0│5 3 0 5│6 0│5、按节奏朗读歌词。6、放录音,轻声跟唱。找一找喜欢唱的歌词,并唱一唱。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设问:A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歌词、节奏、曲调。设问:B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7、连唱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边唱边拍手。8、分别用稍快、中速、慢速让学生试唱,说说用哪种速度表达长有小酒窝甜美、可爱的小朋友,喜悦的心情?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9、欣赏乐曲《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四、聆听《我们多么幸福》1、导入:回忆童年开心吗?你们觉得幸福吗?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我们多么幸福》。2、听歌曲 说说歌曲情绪?几拍子?(感觉象即可)幻灯出示歌词3、介绍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4、复听,学生轻轻地随录音哼唱,即兴舞蹈。5、谈谈对歌曲的感受6、编创与活动五、创编。师:歌曲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兴高采烈?当你听到时用动作或打击乐表示。也可用竖笛参与演奏。1.学生根据歌曲编创舞蹈,2.分组展示,师生评价。六、小结音乐课礼示。教学反思   在引导学生学唱一首歌时,我认为首先要让他们觉得这是一首好听的歌,是他们爱唱的,这除了歌曲本身的因素外,教师的引导也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第二课草原第一课时《草原上》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草原上》,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上》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草原上》2、表演歌曲《草原上》3、音乐知识:四分、二分音符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重难点:1、难点:唱准3、5、6三音的音高。2、重点:学唱《草原上》。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so、la、mi三音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1、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去看一看。放课件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教师介绍: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师:你们有没有听过蒙古族民歌呢?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学生自由回答3、师:你能随着音乐做动作吗?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4、师点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出示《草原上》歌词。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5、放课件,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6、边唱边即兴表演。7、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分小组表演,小组评比,比一比,哪一组表演得最入情。 三、音乐知识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2、师: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356misolla看老师用手势来表示这三个音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三个音。4、出示365635536653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初步感受,再用“啊”进行模唱。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5、加上节奏唱一唱36|5―|63|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四、创编:节奏游戏找妈妈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五、布置作业:回家背唱《草原上》六、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教学设计 散步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洗衣歌教学设计免费下载汽车材料教学设计下载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下载一师一优课教学设计下载 上,我主要根据学生年龄与身心特点,进行了综合的设计。教学过程仍以歌舞、伴奏为主要的体验音乐的方法,但在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上,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改变传统的听唱学习方式,初次尝试由视唱入手,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填词演唱。第二课时《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巡逻兵》,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内蒙古民歌的音调,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三、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进行表演。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草原巡逻兵》2、学唱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3、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重难点:1、流畅地唱好《我是草原小牧民》是重点2、为歌曲配伴奏是难点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师:《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体会歌曲情绪。学生自由回答三、新歌教学1、再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学生自由回答。你能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呢?2、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3、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4、再跟琴唱一遍。重点唱准:6060│5653│656│3―│草儿青青羊儿肥,跟琴模唱,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5、连唱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6、创编: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7、分小组演唱、表演,打击乐伴奏,再评价。四、聆听《草原巡逻兵》1、师:小牧民们以大草原为豪,长大后都要做保卫草原的巡逻兵,你们听,他们来了。初听乐曲的“引子”与第一部分的快板音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2、听主题曲调,情绪怎样?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出示主题曲调,学生看曲谱再听音乐,并随音乐哼唱,体验蒙古音乐的风格。3、初听全曲。设问:全曲与我们刚刚哼唱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速度上有什么变化?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回答师生交流答案:主题变化发展。4、复听全曲。要求:听完后,按音乐发展的情景,编讲故事《草原巡逻兵》。学生自由结合编故事5、以《草原巡逻兵》作背景音乐,为学生讲故事作衬托6、完成课本上的作业,听音乐排序号。五、布置作业:背唱《我是草原小牧民》六、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本课中,老师在孩子们表演欲望非常浓厚时,及时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表演和互评的机会。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随机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第三课时《草原放牧》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聆听《草原放牧》,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中独奏的民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协同演奏所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还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二、通过自编动作表演歌曲《草原放牧》,体验天真可爱、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草原放牧》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草原放牧》2、歌表演《草原放牧》3、即兴创编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3、5、6”三音进行练习)4、柯尔文手势复习唱“3、5、6”三个音。         二、编创与活动ABA1、复习《草原上》(要求:边唱边表演)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边唱边表演)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4、分组排练。(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三、聆听《草原放牧》1、导入:师: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1) 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2) 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3) 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4) 再次复听全曲: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四、编自己的歌1、出示“3 5 6”三个音符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 5 6 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3、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第三课《友谊》第一课时《噢!苏珊娜》教学目标:1、《同伴进行曲》等四首作品,反映了中外少年儿童同伴间的珍贵友谊之情,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合作意识与集体主义精神。2、聆听《同伴进行曲》,听辨乐曲的相同乐段并学画图形谱。边听音乐边进行队列表演活动。聆听《船歌》时,能听辨合唱部分的二声部音调并画出二声部的图形谱。3、流畅的唱好《原谅我》、《噢!苏珊娜》。为《原谅我》编新歌词,为《噢!苏珊娜》编舞,提高音乐表现力。教学重点、难点:1、聆听、欣赏。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能基本唱准。2、休止符、有感情演唱歌曲。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  34│5— │54  32│1— ‖     小猫爱吃鱼,  小猫爱吃鱼。2、复习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三、聆听《同伴进行曲》1、初听全曲,了解音乐风格和辨别演奏的乐器类型。一问:音乐适合跳舞、走步还是睡觉?二问:从音乐中你能听出是用哪种类型的乐器来演奏的?2、分段听,要求能区分两个乐段不同的节奏、情绪。(1)聆听音乐选择图形谱,说说为什么?选择动作,说说为什么?并做一做。动作1:独自原地踏步,左右摆臂动作2:同桌手拉手,横移步。(2)聆听乐段3:选择与刚才的哪个乐段相同,完成书本作业画图形谱。3、完整复听,队列表演(行进中的)四、新授:1、游戏导入——《找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外国的新朋友——苏珊娜(洋娃娃代替或教师扮)。2、聆听歌曲,按节奏拍手,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4、重点、难点:弱起的唱法。5、巩固:分两大组比赛唱。同时加入打击乐的伴奏(鼓——双响筒——合奏)。6、表演:教师简介西部牛仔,并示范一下邀请舞,讲清楚跑跳步要领,动员男生学习牛仔邀请女生跳舞。五、编创活动:1、出示节奏谱,集体念念,拍拍。2、视唱3、5、6三个音。3、分四人小组讨论用三个音编一条旋律唱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最好听。六、课堂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教学反思 通过教学中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夯实了本课的双基教学,更贴近学生,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审美体验。第二课时《原谅我》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原谅我》,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原谅我》,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编创新歌词,并唱一唱。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原谅我》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原谅我》2、学唱歌曲《原谅我》3、编创与活动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二、复习歌曲:1、发声练习:12  34  │  5—  │  54  32  │  1—  ‖            小猫爱吃    鱼,      鱼。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噢!苏珊娜》。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三、聆听《船歌》1、看着歌词初听全曲,(可带上身体律动)了解歌曲内容,简单说说,并说说心情如何?2、复听,说说哪几句是一个人唱的?哪几句是很多人唱的?很多人唱的是不是都是同一个曲谱?探讨一下书本作业:在刚练习完听辨两个单音的不同音高后,如何让学生凭听觉画出图形谱?如果让你老师画,你准备怎么画?3、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区分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一个人划船;齐唱:集体划船;合唱:分两组,一组站着划船,一组坐着划船。四、学唱歌曲《原谅我》1、导入:说说你如果做了对不起好朋友的事,你会怎样来向他倾诉,请求他的原谅?用一句有节奏的话来说。师示范:X  X  X.X  X  X  X  X-  请你  原谅  我  原谅  我!2、下面来听一听一位小朋友是怎样用歌声来请求他的朋友的原谅的。3、学唱:要求用悄悄话式的歌唱方法来学唱歌曲。4、为歌曲伴奏,配打击乐巩固歌曲。五、创编:1、学生创编新歌词,找个伙伴做游戏。2、用“3、5、6”三音编自己的歌唱一唱。3、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五、课堂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教学反思   课堂脉络显得比较清晰,能够调动学生的情绪及学习积极性,很好的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唱歌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直至拓展、深入。第四课《放牧 》第一课时《放牛山歌》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放牛山歌》,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放牛山歌》,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放牛山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内容:1、聆听《小放牛》、《牧歌》2、听辩“6、1、2”的练习3、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4、编创与活动:曲调问答5、音乐知识:la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教学重难点:1、认识“6、1、2”三音的音高及八分音符的时值是重点;2、表演《放牛山歌》、《小牧笛》是重点;3、曲调问答是本课难点。4、《小牧笛》中拍子变换是本课难点。 第一课放牛山歌教学内容:1、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2、学习la 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3、编创与活动:教具准备:音响、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师:通过唱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我们仿佛来到了辽阔的草原上,下面老师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听这首歌曲情绪是怎样的?它唱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三、学习新歌:1、初听范唱,了解歌曲情绪。听后学生回答。2、师:你能用动作表达一下吗?生:随音乐一起做放牛、赶牛、捡柴的动作。师: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表演吧。师生一起表演。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4、找出不认识的字进行识字教学,齐读歌词。5、跟着范唱轻唱歌词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1.232|16.|四梨又四耙罗唱准一音多字处方法:1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2跟唱。3连唱。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6、处理: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7、视唱教学:出示321|2—|121|6—|学生读谱视唱四、音乐知识1、复习mi solla边唱边用手势表示学习ladore手势边唱边做2、用手势唱准“6123456”各音的音高。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3、将612变成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唱。五、编创与活动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3、同桌之间相互问答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好的予以表扬。六、布置作业:回家唱好《放牛山歌》七、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教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感知、理解、操作多种手段,以教师示范、引导相互合作,力争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理解山歌特点的基础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第二课时《牧歌》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愉快热闹、充满朝气的音乐情绪,初步感受两种不同风格、不同音色色彩、不同情绪的音乐。二、通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牧歌》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牧歌》、《小放牛》2、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三音进行练习)二:新课学习:(一)欣赏《小放牛》1、导入:谈话(从前课歌曲入)A、教师出示幻灯《小放牛》曲调,教师边弹琴边唱。B、学生跟琴哼唱,对该民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初听录音乐曲:师设问:A、这段乐曲是由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B、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由哪一件乐器演奏的?听完后,学生自由回答。A、听第一段音乐:问: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听完后,学生讨论回答。B、 第二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你能听出唢呐在模仿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还是第一段主题音乐,但是速度加快。有必要的话可再听一边)C、 第三段音乐设问:这段音乐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情绪如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D、 复听全曲:听完后师生交流听后感。(二)欣赏《牧歌》1、导入:请小朋友们听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师:范唱民歌《牧歌》)学生谈感受(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2、师:介绍这是一首内蒙古昭乌达盟民歌(学生用“LU”跟着老师唱《牧歌》曲调,唱时可以看书上的图形谱,再用竖笛吹一吹)3、请小朋友们听一首由民歌《牧歌》为素材创作的小提琴曲《牧歌》。初听音乐。问:民歌《牧歌》的曲调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后学生回答)4、 听乐曲问:每遍的主题曲调出现时它的声区变化顺序是怎样的?哪边高?哪边题低?各遍表达了怎样的情景,你能想象出什么样的场景?学生自由讨论回答。(三)与《小放牛》对比欣赏,说说你的感受。提示:从题材、形式、风格等进行对比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然后再回答。教师进行总结、板书。板书:题材    形式    风格《小放牛》《牧 歌》第二课时《小牧笛》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小牧笛》,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欢乐、活泼,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表现的纯朴真挚的感情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小牧笛》,并进行表演。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牧笛》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小牧笛》2、表演歌曲《小牧笛》3、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要求:1、听辨“612”2、歌表演《小牧笛》教具准备:音响、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放牛山歌》要求: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边唱歌边放牧可真愉快,这不你们看又来了两个小牧童,请小朋友们听听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他们还是放牛吗?初听范唱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听后回答问题。2、师:你们可知道牧笛是怎样吹的吗?那赶羊和放鹅的动作都会吧,我们一起来表演吧。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3、出示歌词,学生轻声跟唱师:你最喜欢哪一句,你能唱一唱吗?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重点:25566|265—|我把鹅群赶下河要求:四度音程要唱准方法:采用教师范唱让学生跟唱跟唱连唱4、歌曲处理师:他们兄弟两个在放牧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那在演唱的时候会不会唱得断开呢?(不会),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乐句之间的连贯特别是在最后两个“飘飘落”中间可以换气呼吸。5、用愉快的心情连贯地演唱。前面四句请两个学生领唱,一个扮演哥哥,一个扮演弟弟,最后两句一起唱。6、找自己的好朋友分角色表演唱,可以自己编创动作,教师做适时的指导。指名表演唱,其余同学评价,好的予以表扬。7、视唱教学采用听唱法进行。提出竞争机制:看谁记得快,对最先唱会的学生奖励“聪明星”8、分小组视唱、歌表演,并进行评价。四、创编:听辨“612”1、师:我们来进行个游戏,看哪个小朋友的耳朵灵,听得准出示“612”唱一唱2、进行听辨:3、听辨完成后,跟琴唱一唱。4、上、下两个音分两次跟琴唱一唱,以体验两个音的高低。五、布置作业:回家背唱歌曲。六、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小牧笛》这首歌曲富于儿童生活气息的歌曲,要求学生体会歌曲的民歌风格、变拍子及情绪特点,感受歌曲为了表达歌词的内容的需要而变化曲调的强弱、速度等,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掌握歌曲的丰富的表现力,以及学生对学习情感。第五课《妈妈的歌》第一课时《妈妈的心》教学目标: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教学内容:1、聆听《妈妈之歌》2、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3、聆听《鲁冰花》、《小白菜》 4、游戏:《跳格子》5、表演《妈妈的心》6、表演《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重难点:1、认识并掌握四分休止符“0”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2、表演《妈妈的心》《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是本课重点;第一课时《妈妈的心》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妈妈之歌》,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婉转起伏、宽广绵长,充分表现了母子间的真挚。歌曲的歌词朴实无华,母子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通过母子两人的对答,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和期望以及孩子深情的回报。二、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妈妈的心》,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充满激情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在音调上节奏的松、紧变化,唱出了“妈妈的歌”、“儿女的歌”使人感到心潮起伏,激动万千,把情绪推向高潮。三、引导学生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妈妈的心》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妈妈之歌》2、学唱歌曲《妈妈的心》3、表演歌曲《妈妈的心》4、音乐知识:掌握四分休止符,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5、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要求:1、掌握四分休止符2、了解女声、童声的演唱形式3、情景表演教具准备:钢琴、音响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小牧笛》:边唱边表演三、新歌教学1、导入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你知道妈妈的心中最牵挂、最关心的是谁?生:自由回答师:下面请小朋友们听一首《妈妈的心》,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唱了什么内容?用什么速度演唱?2、听录音3、听录音范唱两边,学生轻轻跟着录音哼唱注意区分:533.1│230│妈妈的心里53.3│230│我的心里4、跟琴连唱5、设问:你们有没有发现歌谱上有“0”?板书“0”讲解:休止符,6、拍打节奏:ХХ0∣ХХ0‖0ХХ∣0ХХ‖练习:“0”先说“停”拍打,然后默想在心里拍打。7、再听录音范唱,轻声跟唱要求:看到谱上“0”要休止师生讨论:这首歌中的休止符“0”起什么作用?表达怎样的心里状态?教师小结:这里四分音符表达出儿女与妈妈心心相印之情8、设问:歌曲中“儿女”“妈妈”“祖国”三者的关系能理解吗?你能唱出对妈妈、对祖国的爱吗?9、学唱歌谱教师范唱练唱第一乐段练唱第二乐段10、用打击乐器伴奏徒手操作,注意第一声双响筒的强拍休止。打击乐两个声部敲击合奏。教师弹旋律,学生用打击乐进行合作排练。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跳,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表演《妈妈的心》。分组展示,师生评价。四、聆听《妈妈之歌》1、导入:老师又带来一首《妈妈之歌》,听后说说歌曲又唱了什么内容?2、初听师生交流歌曲所反映的内容。3、介绍师:这是一首云南纳西族民歌,纳西族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民歌中以“阿哈巴拉调”抒发对母亲恩情的歌腔。4、复听设问:这首歌是男声唱?女声唱还是童声唱?(学生交流)5、再次复听学生看歌词跟录音轻轻哼唱,体验母亲的深情。五、布置作业:把《妈妈的心》这首歌唱给妈妈听六、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 教学反思:促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我使用了三种方式;一是由描绘性音乐引起联想,二是由情节性音乐引起联想,三由音响感知与情感体验引起自由的想象。第二课时《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教学目标: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曲调优美、抒情。歌词寓意深刻,初步感受音乐作品中旋律呈现起伏,唱出了主人公对妈妈的一片热爱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要让妈妈好好安睡的内心情感的流露二、引导学生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服饰等、创设情景,学习创编情景与动作进行表演,学习在情景中用动作与歌声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三、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学唱歌曲2、情景表演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3、选用内容:用竖笛演奏歌曲为表演伴奏教学要求:1、复习《妈妈的心》2、学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行情景表演3、听辨音的高低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歌二、复习歌曲《妈妈的心》1、指名学生唱,其余学生评价2、边唱边表演三、听辨音的高低,并由低到高排列唱一唱1、导入: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在比赛前先来唱一唱下面几个音。2、出示:612356要求:学生边做手势边唱3、教师弹奏以上几个音让学生听辨,并一一找到图上的卡通人物。4、按卡通人物的大小高低,排列出音的由低到高并唱准5、学生板书,其他学生板书在自己的课本上将音由低到高按顺序排列书写,并用手势配合唱准“612356”的音列。四、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1、导入:讲故事,放背景音乐《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伴奏我们这个故事编成歌来唱好吗?2、出示歌词,请小朋友们选一段歌词试试编一编,可以小组讨论后派一个代表唱一唱,其余学生评价一下。师:老师这里也有一段旋律,请小朋友们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听范唱录音,学生交流。3、你能用动作来表达这首歌曲的情绪吗?听录音,学生自由表演4、再听录音,听后说说是谁在唱摇篮曲?唱给谁听?学生交流5、用“Lu”哼唱曲调6、放录音,轻声哼唱找一找自己喜欢唱的乐句,唱给大家听一听,指名学生评价。哪句不会唱,谁来帮帮他?重点练唱:35176│5—│月儿当头照唱准低音“5”3325│253│2—│2.0│妈妈屋里静悄悄唱准低音“5”、切分音、“2”时值唱足。最后的哼名音要唱准,唱的时候,眉毛稍微抬起一点。跟琴连唱7、这首歌曲是小朋友看到妈妈工作很辛苦,因为劳累而睡着了,于是把桌子当成摇篮,边摇边唱,说明小朋友怎样?学生交流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和表现夜晚的宁静,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慢速有感情地演唱)五、创编:1、看歌词,设问: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学生交流2、你能把歌词改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学生讲故事,老师放背景音乐3、你能把刚才讲的饿故事进行情景表演吗?提示:表演中有几个动作?4、分小组合作进行情景表演设计,分组展示师生评价六、拓展师:看到妈妈工作得这样辛苦,我们除了给妈妈唱摇篮曲,还应该怎样做?学生交流(不再麻烦好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集体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七、布置作业:回家帮妈妈做一件家务事,给妈妈唱一首歌八、小结:下课!音乐课礼式!教学反思我以后要利用实用的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活泼而丰富多彩的课堂中,去调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并潜移默化地接受美的熏陶。也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课时《鲁冰花》教学内容:1、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2、游戏跳格子3、听辨音的高低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目标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小白菜》,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旋律线条级进下行,每句落音依次下跌,形成带有哭泣性质的音调,深刻地表现了一个旧时农村中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悲凉凄苦的心情。二、引导学生欣赏歌曲《鲁冰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中音乐作品一部分旋律采用羽调式并下行,表现了女孩对家乡、母亲的深切思念和凄婉伤感的情绪。第二部分调式转为大调式,节奏活跃,给人带来明亮、温暖的感觉,这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但旋即音调跳跃动荡,情绪变得激动起来,表现了无奈的感慨与执著不渝的渴求。随着歌曲第一部分的再现,又使人深深地沉浸在魂牵梦萦的不尽思念之中三、组织学生参与《跳格子》游戏,巩固四分休止符,训练思维的敏捷。四、引导学生用竖笛演奏歌曲《小白菜》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过程:一、常规练习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3、竖笛小练习。(结合学唱歌曲演奏6、1、2、3、5、6六音进行练习)4、复习《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指明学生演唱(其余学生评价)边听音乐边唱边表演二、欣赏歌曲《鲁冰花》、《小白菜》1、谈话:老师今天又带来两首歌曲《鲁冰花》、《小白菜》,请小朋友们听后说说这两首歌曲讲述的内容好似什么?(放录音后师生交流) 这两首歌曲的歌名都是两个主任翁的名字,一个叫《鲁冰花》,一个叫《小白菜》,这两首歌曲都是对妈妈的思念,但背景不一样,谁能分析一下?请大家再听一边。2、复听这两首歌曲。(师生分析讨论两首歌曲的不同背景。)       这两首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后,幻灯出示图片,让学生选择。3、设问:这两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师生讨论演唱形式与这两首歌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4、再次复听,在轻声跟录音哼唱三、游戏:跳格子1、导入: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跳格子》,看哪个小朋友跳得最棒2、讲游戏规则(教师边讲边示范)格子中的“Х”是一个代号,可以是节奏,可以是任意唱名或模拟动物的叫声等等“0”代表休止符3、方法:可以任意一个方向切入跳格子A、教师执棒,学生跳格子试一次B、学生执棒,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最准确C、依次轮流,从不同方向进行跳格子。第六课  《四季的歌》第一课时《四季童趣》教学目标:1、大自然的四季变化给音乐创作带来无限的生机,本课四首作品反映了少儿们在四季的各个阶段的童趣生活,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让我们热情地歌唱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吧!2、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四季童趣》及《樱花》与《雪花飞舞》相互不同的风格与情趣。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唱唱自己编的歌,更是其乐无穷,这就是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一种体现。教学内容:1、歌曲《四季童趣》《捉迷藏》2、聆听《樱花》《雪花飞舞》3、创编与活动:编自己的歌4、自制乐器“碗琴”教学重难点:1、展开想象感受音乐描绘的意境2、用适当的色彩表达对四季的感受及对音乐的感受3、尝试自己制作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乐趣。教学准备:音响资料、图片、画面、彩色笔教学过程:一、欣赏《四季童趣》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很美的乐曲《四季童趣》组织讨论:四季是指(生:春夏秋冬)1、春播音乐1:这段音乐怎样?听了以后你似乎见到了什么情景?(学生交流各自见解)2、夏播放音乐2:和刚才相比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是什么情景呢?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各自想法你想为音乐取个什么名字呢?(学生取名并说自己的想法)再播音乐:学生用颜色表达对音乐的感受3、秋继续放音乐: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此时此刻你会做些什么?学生小组交流重播音乐:学生可填色也可设计画面或用动作表示4、冬同学们冬天气候怎样?寒冷的冬季你会干些什么?让我们听听下面这段音乐,它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让你置身于什么地方?音乐虽为冬季,却洋溢着热情奔放的欢乐气氛,就像春天一样富有生机5、再放音乐: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形式表现音乐复听全曲:思考可用什么颜色或词语来表达这段音乐?二、学唱歌曲:1、跟着录音哼唱曲调2、跟着录音演唱歌词3、随伴奏学唱歌曲4、完整演唱歌曲三、歌表演:1、自由创编动作表现歌曲2、分组表演3、师生共同评价四、创编回旋曲:1、分组创编情景分组编制春、夏、秋、冬四季的情景动作,可以是小品,也可以是造型、舞蹈等。2、分小组上台表演要求:与《四季童趣》为主部A,组成回旋曲式:A-春-A-夏-A-秋-A-冬-A。3、师生共同评价五、布置作业:回家画一幅四季图六、教师小结:下课!音乐课礼!教学反思:      我在《四季童趣》一课的教学中做了大量准备,努力构建一个让学生快乐的学习主题。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好好探究。  第二课时《捉迷藏》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乐曲《樱花》,进一步体验感受乐曲旋律平稳匀称的节奏,从容不迫的速度,使人联想到木屐的步履。具有独特的日本民族风味二、听唱法学唱歌曲《捉迷藏》,通过教师范唱,感染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进一步体验感受歌曲中活泼而又轻快,形象生动,富有童趣的音乐特点。也表现儿童对美好的大自然充满着热爱的情感。三、通过歌表演的学习与表演、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四、通过乐器学习歌曲《捉迷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樱花》       2、学唱歌曲《捉迷藏》3、表演歌曲《捉迷藏》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教学过程:一、学唱《捉迷藏》:1、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四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春”、“夏”、“秋”、“冬”。我们猜一个小谜语:“××藏在花丛中?××躲到草帽下?××钻入谷堆堆?××缩进棉褂褂?”,引出歌曲《捉迷藏》。2、新课:(1)这首歌曲中运用了较多的八分附点节奏,在学唱时,先进行击打节奏练习。(2)学习附点音符:附点四分音符、附点八分音符(3)进行练唱歌谱,再填词。(4)采用连贯和对比的方式演唱歌曲的难点乐句(5)完整演唱全曲(6)歌曲处理:把握歌曲整体风格,在唱熟练以后,采用稍快、活泼的方式演唱,要注意学生的咬字吐字清晰。同时注意用轻巧的声音、圆润饱满的发音来演唱。3、创编:选择合适的乐器及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1)用打击乐器伴奏(铃鼓、铃铛、沙棰、木鱼、腰鼓)(2)请同学们自己创编节奏型,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为歌曲伴奏。(3)到讲台上进行表演。(4)师生共同评价。二、学习制作碗琴并表演1、听琴声定音高2、教师表演3、学生表演简单乐曲三、聆听《雪花飞舞》1、介绍乐曲的创作情景。2、初听乐曲。设问:A、你能从音乐中声中相像到雪花飞舞的情景吗?B、怎样的曲调代表“雪花&rdquo
本文档为【三年级音乐上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wtky2958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225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9-12-01
浏览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