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文化交际教案

跨文化交际教案

举报
开通vip

跨文化交际教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跨文化交际》主讲人:殷树林第一章文化与交际一、文化“文化”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有必要界定它的概念。文化的定义是中外学者们争论不休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文化的概念1、文化一词的来源。在我国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的意思。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与“武功”相对,含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一次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

跨文化交际教案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必修课程《跨文化交际》主讲人:殷树林第一章文化与交际一、文化“文化”是跨文化交际学中的核心因素之一,有必要界定它的概念。文化的定义是中外学者们争论不休而又见仁见智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文化的概念1、文化一词的来源。在我国古籍中,“文”既指文字、文章、文采,又指礼乐制度、法律条文等;“化”是“教化”的意思。汉代刘向在《说苑》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化”与“武功”相对,含教化的意思。在西方,“文化”一次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在英文中为culture,原义是指农耕以及对植物的培育,从15世纪以来,逐渐引申为对人的品德和能力的培养。在近代,日本人把英文的culture翻译成文化,我们又借用了日本人的译法。(经济,编辑,逻辑,主义等等)文化一词的中西两个来源,殊途同归,今人都用来指人类社会的精神现象,或泛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2、文化概念的界定。文化是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国学者对文化的界定为: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包括语言、文学、艺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西方学者对文化的各种界定中,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鲁克洪在1952年发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的《文化:一个概念定义的考评》中提出的定义为多数人所接受。他们在分析了100多种文化定义后,把文化定义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于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这些成就包括他们制造物品的各种具体式样,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通过历史衍生和由选择得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3、文化与亚文化。在一个大的文化群体里,由于各种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了各地区和不同小群体文化的某些特殊性。例如,因阶级、阶层、宗教、民族以及居住环境的不同,在统一的大文化之下,会形成具有自身特征的群体文化或地区文化即亚文化。(各地的婚丧习俗最明显)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56个民族既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又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亚文化。(美国也是,移民国家)当一个国家内的某种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冲突时,这个亚文化就称为“反主流文化”。(二)文化的要素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1、认知体系。认知体系指的是认识论和“知识”体系。认知体系是由感知、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信仰、宗教、艺术、伦理道德、审美观念以及其他具体科学等构成,其中世界观和价值观最为重要,是认知体系的核心。他们是一个文化群体的成员评价行为和事物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认知体系是文化要素中最有活力的部分。认知体系成员用以观察世界、了解现实的手段,评判是非、辨别好坏的标准,体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跨文化交际学特别关注的文化要素。2、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体系。规范是指社会规范,即人们行为的准则,包括两类:一是明文规定的准则,如法律条文和一些规章制度(学生守则最早接触的),二是约定俗成的准则,如风俗习惯。规范规定了一种文化群体成员的活动方向、方法和式样,是一个文化群体为满足需要而设立或自然形成的,是价值观念的具体化。每个社会的人都面临大量的社会规范。规范体系有外显性,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一个群体的文化,常常是从认识规范开始的。3、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彼此结成的关系,是上述各文化要素产生的基础。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这些社会关系既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创造文化的基础。社会关系的确定,需要有组织保障。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实体。一个社会群体要建立诸多社会组织来保证各种社会关系的实现和运转。家庭、生产组织、教育组织、宗教组织、政治组织、娱乐组织、立法组织、行政组织等等都是这样。4、物质产品。物质产品是指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环境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品。它是文化的具体有形部分。从古老的弓箭到现代的火箭,从马车到超音速飞机,从笔墨纸砚到现代的打印机。在它们上面凝聚着人们的观念、智慧、需求和能力。一种物质产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有它实在的用途。5、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语言语和非语言语起着交流信息的作用。人们只有借助它们才能沟通。上述的文化要素也只有通过它们才能反映和传授。一个文化群体常有自己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这往往成为跨文化交际中最明显的障碍。(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之一,回族,满族)(三)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由人类进化过程中衍生出来或创造出来的。自然创造物不是文化,只有经人类加工创造出来的物品才是文化。如土不是文化,用土堆起来的墙是文化(元朝北京的外城墙是用土堆成的,现称“土城”,是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水不是文物,人修的水道是文物(京杭大运河)。2、文化是人们后天习得的。文化(指精神文化)不是人们先天的遗传,是经过学习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巫婆学跳神”,都是说文化是学来的。人一生下来,就受到文化的影响,开始了文化化的过程。中国婴儿放到日本,在纯粹的日本文化的环境中成长,那他学到的就是日本文化,长大后他的言行举止等都表现出日本文化的特征(川岛芳子)。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在跨文化交际如此发达,外路文化冲击如此强烈的今天,儿童市的文化传统教育至关重要。(京剧进课堂,传统节日放假)等。3、文化是一个体系。文化是由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各部分在结构上互相联结,功能上互相依存。它犹如一颗大树,一些文化的要素是树的跟,一些是树的树干,一些是树的枝叶,一些是树的果实。如一条美国产的戒指就体现了几个方面:是人类的劳动产品——物质文化,美国某工厂生产的——社会组织,戴在手上上体现了对美的追求——认知文化,是男性还是女性戴,什么年龄戴,戴在什么位置,在一定的民族中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规范文化,它上面印有“MadeinUSA”,这是语言文化的体系。文化体系的任何一个部分变动,常会影响到别的部分。由毛笔变为钢笔等,就出现了硬笔书法,如果被电脑取代,(写字——敲字)那么书法就会慢慢消失,成为一种少数人的艺术。文化各个部分的相互关联性是“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核心。美国向其他国家输出文化节日,会对该国家文化的方方面面带来影响。情人节、圣诞节等等。4、文化在一个群体中具有共享性。文化是一个群体共同创造的社会性的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群体、一个社会的所有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即它具有共享性,才能成为文化。纯属个人的东西,如怪僻等,不是文化。(精神文化)一个朋友不吃鸡。5、世界文化是丰富多样的。世界上有上千个民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和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化。美国人吃牡蛎不吃蜗牛,法国人吃蜗牛不吃蝗虫,祖鲁人吃蝗虫不吃鱼雷,犹太人吃鱼雷不吃猪肉印度教徒吃猪肉不吃牛肉,俄国人吃牛肉不吃蛇肉……许多民族的行为准则重视女人的贞操,印尼的一种门大维人却要求妇女先要怀孕,才有资格结婚。阿拉伯的女人必须裹住全身,美国的女人可以穿比及尼,,非洲许多地区的女人可以露胸部和后臀,菲律宾的塔萨戴人则中日赤身裸体地生活。没有一条行为准则是世界上出处适用的。人类可以相互交流,共享文明的成果。6、文化是发展变化的。文化受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但是文化又是发展变化的。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发明创造、新的观念是原因之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红人,天仙妹妹,芙蓉姐姐等等。不同文化的交流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身边的牛仔裤,肯德鸡,卡拉OK等等。7、文化常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的倾向。对各个民族来说,常有把自己文化放在被尊重程度的中心地位。也就是说,民族文化优越感成为一种感知上的曲光镜,各个文化是通过它来解释和判断其他文化的。这种民族文化中心主义常是无意识的。因为生下来之后,我们就被要求用本民族的文化尺度去衡量种种行为。是潜移默化的。(中国人看欧人见面是亲吻)二交际(一)交际的概念1、交际一词的来源。“交际”一词在汉语中出现至少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语里交际的“交”有接合、通气、赋予的意思;“际”有接受、接纳、交合、会合、彼此之间等意思。是同义连用的双音化。(国家,文章,眼睛,头颅)《孟子·万章下》:“万章曰:‘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作注:“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可见,在中国古代,交际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如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等。“交际”一次在英文中的对应词,人们通常认为是communication,而该词又可以译为“交往”、“沟通”、“交流”、“传播”等,但就汉语而言,这些词语在内涵和习惯用法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凡是发生在人和与人有关的一切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之间的活动,都属于“交往”。“交往”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人与物之间。其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人际交往,等于古代汉语中谈到的交际——以礼仪币帛相交接。实际上,在现代学术界,人们研究的交际更多的只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精神性交接”这一部分,此时的交际与交流最为接近,但交流的重点在于相互理解,交际的重点则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与交际基本相当,不同的是,交际的重点在于行为和行动,沟通似乎更强调结果或者效果,因此“沟而不通”通常不被认为是严格意义上的沟通。“传播”尽管包括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但一般来说偏向大众传播,与“交际”的区别就比较明显了。2、交际的定义。由于交际的复杂性,国内外对交际的界定也有100多种,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派。一是“说服”派,如卡尔·霍夫兰认为,交际是信息发送者通过渠道把信息传给信息接受者,以引起反应的过程。另一为“共享”派,如亚历山大·戈德认为,交际是使一个人或数个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目前,共享派较多,《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都属于共享派。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强调了发送者的意向。事实上,尽管在跨文化交际这,有意向的交际占多数,但仍存在无意向的信息交流。如不了解风俗习惯的情况下,在宴请印度教客人时上了水注牛肉。这道菜作为信息刺激了客人,引起消极效果。因此,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可定义为信息发送者与信息接受者共享信息的过程。(二)交际的层次信息交换大致可以分为3种主要的层次,即人际交际、组织交际和大众传播。我们这里一般只考虑人际交际。(三)交际的模式。1、最早的模式是美国政治学家Lasswell提出的5W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来5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取得了什么效果。”whosayswhattowhichchanneltowhomwithwhateffects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发送者信息渠道接收者效果该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注重的是交际或传播的效果,尽管简单,至今仍是指导人们传播过程的方便的综合性方法。特别是分析政治性传播与宣传十分适用。这是一种直线性传播模式。2、 数学 数学高考答题卡模板高考数学答题卡模板三年级数学混合运算测试卷数学作业设计案例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家Shannon及助手1949年提出了自己的模式:信息信号接收到的信号信息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噪音来源在这个模式中,提出了噪音概念,指明发出信息和接受者受到的信息并不总是相同的。3、较为流行的人际交际模式是维尔博·施拉姆提出的环式模式。编码信息解码发送者阐释阐释接收者解码信息编码在该模式这,发送者和接受者在解码、阐释、编码、传递、接受时,形成一种环形的、相互影响的和不断反馈的过程。施拉姆提出了编码、解码、反馈等概念;参加交际的人既是信息发送者,有事信息接受者的双重角色概念;对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构成了人们的交际。该模式更注重交际的过程,而不是交际的结果。有较强的概括性和适应性。对跨文化交际也很适合。描绘大众传播过程比较完整的模式是德夫勒提出的大众传播双循环模式。这里就不说了。(四)交际的要素。1、信息。传播学中的信息指能够传递并能被接受者的感观所接受的刺激。信息可以是思想、知识、能力、感情等。信息是交际活动能得以进行的最基本的要素。你要向朋友写一封信,进行一次人际交际,最重要的是写点什么。没有信息,即使有再好的笔和纸,再便利的信道——邮政系统,你的这次交际活动也不能实现。信息是交际的灵魂。2、发送者。发送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家。有意识——无意识,自觉的——不自觉的,有目的的——无目的的都可能。3、编码。这是指发送者通过自己“码本”中对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选择,将它们根据所选用的语言的语法和句法规则,依据一定的思维方式组合起来,从而构成外在形式的信息。4、渠道。是信息得以传递的物理手段和媒介,是联结发送者和接受者的桥梁。空气。信件、电话、传真、通信员、信鸽等是常见的个人媒介。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等是常见的大众传播媒介。5、接受者。收到信息的主体,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国际。6、解码。这是指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码本”翻译出来,赋予意义。前后的信息有重合、增加、减少、矛盾等情况。7、接受者的反应。它指接受者有意或者无意对信息采取的行动。在成功的交际中,接受者的反应与发送者的意愿基本相似。8、反馈。指信息接受者把自己的信息加以编码,通过某种渠道回传到信息发送者。最重要的有3个:发送者、接受者和经过编码的信息。(五)交际的特点。1、社会性。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社会性。人类的交际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构成和影响交际的各个因素都摆脱不了当时的时代和社会烙印。2、个体性。交际是不同个体之间的具体行为,具有个体性。无论哪种形式的见澳籍都要通过具体的个人来实现,离开了个体,任何交际都无法进行。3、对象性。交际是信息、思想的交换或感情的交流,必然需要交换或交流的对象。对象可以是一个,可以是多个,还可以是自己。4、动态性。交际是一个动态过程,前一分钟还风和日丽,后一分钟就可能乌云密布,甚至雷雨交加。交际内容、环境气氛、交际者的心情等的动态变化最终构成了交际的整体的动态性。5、不可回收性。交际的过程是信息传递、思想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不可回收性。交际一方一旦把信号投送出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无法再收回。交际可修复,不可回收。6、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主观因素:交际意图、信息掌握、交际技巧、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信念偏见、思维心理等等。客观因素:交际内容、交际渠道、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背景、相互之间的文化差异、时空场合等等。韩信遣使来见汉王刘邦。来使呈上书信,汉王展视未终,不由怒道:“我困守此地,日夜盼他来助,他不发一兵一卒,却想自立称王!”张良、陈平闻言,忙走到汉王面前,暗中踢了一下他的脚。汉王本是敏感之人,忙停止了骂声,将书信递给张良、陈平。二人见书中写道:“齐人多诈,反复无常,且南临项羽地界,恐有所变,请封假王以镇抚。”两人看罢,附耳汉王道:“汉军不利,怎能禁住他称王不如因势利导,封他为王,否则恐生变。”汉王已明其意,遂佯叱道:“大丈夫平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何必称假”三跨文化交际的特点(一)双方文化共享性差共享性是指人们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交际学中是指人们对同一客体给予和享有的共同编码。同文化交际和夸文化交际的基本区别在于前者的交际双方共享同一文化,而后者的双方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体,其各自的文化中的认知体系、规范体系、社会组织、物质产品、语言符合与非语言符号系统的相似与不同混淆在一起,文化共享性差。当双关用语言符合和非语言符号对信息进行编码交际时就会发生障碍。这与同文化交际有巨大的差别。(码本的同与不同)码本的不同表现在多方面。以语言符号为例。1、编码的发音和形状不同。汉族人把自然界中的清晨东升,傍晚西落的发光的球状天体编码为“太阳”,而英国人把它编码为“sun”。2、词汇量不同。不同语言的词汇量不同,同一语言在不同时期词汇量也不同。汉语中表示烹调方法的字有50多个,如烤、烧、蒸、煨、炖、煮、炸、煎、炒、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烙……(美食文化最发达,老外头晕),而英文表示烹调的词大约只有10余个,如bake(烤)、broil(用猛火烤)、barbecue(烧)、steam(蒸)、stew(用文火慢慢炖)、boil(用白水煮熟,汤通常不要)、simmer(用文化短时间的炖煨)、deepfry(炸)、panfry(介于炸与煎之间)、stirfry(炒)等。烩、熏、煲、烘、焙、熬、涮、熘、汆等等在英文中都没有相应的编码。3、甲乙编码本中共有词语的文化涵义相同与不同参杂在一起。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对相同的事物或人的行为,有时有相同的文化内涵,有时却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英国人说“他像一只狐狸”。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他这个人非常狡猾”。这样的理解符合原意。就是说两种文化对“狐狸”赋予相同的文化内涵。英国人说“她像一只猫似的”。中国人对此话的理解是:“这个女人很温顺”。这种理解与英国人的愿意大相径庭——“她是个脾气不好爱骂人的女人”。对“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印度,老鼠沾了一幅湿婆神像的光,在这幅神像中只有老鼠和牛两种动物,所以在印度老鼠很自在。而在中国,老鼠是四害之一,“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各种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不同的内涵。黄色书刊:色情书刊(中国),无所顾忌制造耸人听闻消息的报刊(美国)。美国的色情电影是bluemovie,直译就是蓝色影片。传说和神话中的动物更是如此。“龙”是灵兽,有褒义。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等就是体现。龙还是帝王的象征,皇帝是真龙天子。基督教文化中,则是贬义。在《圣经》中龙是恶兽,是邪恶和恐怖的象征。“亚洲四小龙”——“FoursmalltigersofAsia”.(新加坡韩国泰国台湾)。数字全世界通用,但也逃脱不了文化的影响。5、编码词序不同。中文里的“早晨好!”其编码的词序是“早晨—好”;英文里是“Goodmorning”,词序是“好—早晨”。两种语言词序的不同是其语法不同的一种表现。语法不同是思维方法的一种反映,而思维方法不同又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理解。(马蹄)(二)各种文化差异程度不同。在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文化的差异在程度上是不同的,产生误解的可能性也是不同的。具体的例子。菊花作为菊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叶子有柄,边缘有缺刻或锯齿,秋季开花。从植物学的角度对它进行描述,在各个文化中都是一样的。但文化内涵却大不相同。中国日本英国拉美草本植物草本植物草本植物草本植物高雅高贵鬼花中国:人们喜爱,北京的市花,父母给女孩起名(秋菊)日本:白色的菊花是皇室的象征。拉美:祭灵时用,过鬼节。整个文化而言,差异也不同。美国~印度~日本~新加坡。相距遥远,没有历史联系。在长相、语言、思维方法、行为举止、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等都明显不同。西汉末年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世界、轮回、重生、觉悟、实际、清规戒律等生活用语源于佛教。季羡林说:“弄不清印度文化和印度佛教,就弄不清我们自己的家底。而且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汉族,其他兄弟民族特别是藏族和蒙古族,都受到深刻的影响。”中日同在东亚文化圈内,体貌特征相似,同属黄种人。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自秦汉以后到明知维新,日本学习和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双方在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社会面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许多相似之处。现在的日本年号“平成”出自《世纪·五帝本纪》“内平外成”。日语词汇的大部分由借入的汉语构成,汉字有训读和音读两种发音,音读就是古汉语的借音。现在听不懂日语,但许多词的意义时一样的。(朋友)中国也向日本学习,吸收了日本文化。现在常用双音节词中有1/3借自日语。(国际文化交流理论)与新加坡差异最小。华人占76%。他们与中国人有着相同的民族渊源和文化渊源,保留了许多的风俗习惯。普通话、英语、马来语、泰米尔语是官方语言,提倡简化汉字,在学校学普通话。(闯南洋)(三)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缺乏对对方文化背景了解的人,常常无意识地用自己文化的种种标准去衡量和评判对方的行为。人们自出生以后,大豆成长和受教育于某一单一的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为的准则。大多数人不能冲破单一文化的束缚,以多种文化的眼光看待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一是大多数人很少有机会直接与多种异文化接触,扩大自己的阅历;二是有些人即使和异文化接触,却偏好自己熟悉的文化;三是有些人会在与异文化接触的机会面前退缩。总之,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在头脑中形成的文化成分,到成年之后难以改变。一位中文教师到美国的华文学校教华裔子女汉语。在教《罗盛教》一课时遇到了麻烦。罗盛教为抢救落水的朝鲜儿童而光荣牺牲的事迹在我国可谓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因此在她备课时觉得很轻松。在讲课时本打算用三言两语将事情发生的背景轻轻带过,没想到简单的背景介绍却激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提问:“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到朝鲜去打仗”“中国军队是帮着美国军队打吗”望着他们迫切的眼神,她心中明白学生们多么希望他们的血缘国和他们的居住国是两个和平友好的国家。然而历史就是如此残酷。当她告诉学生史实后,只见他们个个像被霜打了似的,耷拉着脑袋,有的自言自语道:“Sad”,有的则不断地唉声叹气。看到眼前这种“惨状”,积聚在她胸中的那股豪迈之气顿时荡然无存。课文中精彩的一段是描述罗盛教如何3次钻进冰窟窿中救出朝鲜儿童而献出自己的生命的。她让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文是如何具体描写罗盛教3次钻入水中的情景的,并感受他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这时,一个学生却振振有辞地发问:“罗盛教在水中待了多长时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停止呼吸后,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温度下,还是可以救活的。”其他学生听到这话精神也提起来了,纷纷加入了讨论,眼看一堂中文课就要演变成一场科学讨论会。为什么学生们不为这种精神感动却争论死人是否还有复活的可能(四)误解、矛盾和冲突增多。以上3个原因,增加了跨文化交际误解的机会。在群体层面上,国内不同社会集团,不同民族之间有时因为无谓的矛盾以至激化成流血冲突。在国与国之间,文化上的冲突会导致政治冲突。如英国人拉什蒂写的《魔鬼诗篇》,引起了伊斯兰国家的普遍愤怒。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1989年2月发出了对他的追杀令,导致了英国和伊朗两国关系的紧张。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3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投降。首相铃木宣布他的政府愿意“默杀”(mokusatsu)波茨坦公告。“蔑视或不理睬”+“高明老练地不作出反应”。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个人层面上,交际者的心理上往往会产生“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现象。文化休克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由于失去了自己熟悉的社会交际信号或符号,对于对方的符号不熟悉而产生的深度焦虑症。也有人把这种定义扩大到由持续不断的不适应而产生的精神疲劳,失去不熟悉的食品、伙伴等之后的感觉,对东道主的反感,被东道主反感,对自己价值观遭到亵渎、价值观和身份角色的混乱引起的不舒服,对应付环境无能的感觉。《子夜》中吴家老太爷从农村来到上海后,因受不了光怪陆离的文化的刺激而死去。这实际上就是具有农村封建文化的吴老太爷适应不了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都市文化而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第二章思维方式与跨文化交际一、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一)不同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1、思维与思维方式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是相对于物质而与意识同义的范畴;狭义上是相对于感性认识而与理性认识同义的范畴”。(《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我们这里所说的思维相当于思维活动,指获得理性认识的过程。思维方式:是人们的思维习惯或思维程序。思维以感觉器官的感觉和知觉为基础,同时借助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可以概括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例如,一个苹果,人眼的视觉会感受它的光泽,手的触觉会感受它表皮的温度和光滑度,口的味觉会感受它的味道,这些都是感性知识。当人综合这些感性知识,并且借助以往关于水果的经验知识,得出“这是苹果”的判断时,就经历了抽象思维的过程,达到了理性的认识。2、文化与思维方式(1)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思维是大脑的功能。人类大脑的生理构造都是一样的,没有民族性,因而大脑的功能——思维能力也没有民族性,全人类都一样。正因为如此,不同的民族的人都有能力认识相同的事物,同一部着作或同一部电影可以译为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在国际性的运动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都了解一场球赛的经过和结果,在紧张关头异口同声地喝彩或表示惋惜。但是,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例如,中国人写信时,地址的顺序是:国名省名城镇名街道名门牌号码收信人而美国人的顺序却恰恰相反,其顺序是:收信人门牌号码街道名城镇名省名国名这里就包含着两种文化的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中国人思考问题的程序是从大到小,而美国人思考问题的程序则是从小到大。(2)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西方国家,虽然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但是各国在思维方式上又各有特点。普瑞布莱姆在1949年出版的《冲突的思维模式》一书中,提到了4种思维方式:A归纳推理。它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人们认为没有离开人的思想意识和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共性”,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就习惯于这种思维。对于美国人而言,世界是由事实构成,而不是由概念思想构成的。它们的思维过程一般是归纳推理:从具体事实出发,进行归纳概括,从中得出结论性的东西。B演绎推理。它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式。由已有的一般普遍的概念,通过三段论式的推理而得出结论。人们认为思想理论具有真实性和重要性,对自己信仰的思想理论比英美人具有更多的信心。法国、地中海国家习惯于这种推理。对法国人而言,没必要想英美人那样去搜集大量的事实和数字,他们倾向于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从一个概念推导出另一个概念。C直觉推理。重视直觉的程度要大于前两种。它强调整体和部分有机联系,并利用来自权威的思想。这种思维方式在帝国和斯拉夫语的民族中盛行。D辩证逻辑方法。这是由黑格尔创立,由马克思发展的方法。认为对立统一规律不仅是唯物辩证法的最基本的规律,而且也是辩证逻辑最根本的规律。要求分析和综合相结合,归纳和演绎相结合,逻辑的方法和历史的方法相结合。这种方法在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中间流行。思维方式是影响人们修辞技巧的原因之一。修辞技巧不是指辞格,而是指话语组织。(谭学纯《广义修辞学》)。美国语言哲学家卡普兰对在美国的使用不同母语的留学生用英语写的短文或段落进行了系列分析,指出不同文化之间在修辞方面的差别,从中看出其思维方式的差异。优秀的句子——糟糕的段落中国人和韩国人的写作和思维方式是曲线式的。作者围绕着主体绕着圈子,从不同的不切主题的观点来说明主题,而不是直截了当地谈及主题。以语为母语的人,其思维方式是直线式的。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以拉丁语(法语和西语)为母语的学生,用英文写作文时表现出的思维方式是以文章中穿插一些离题的句子为其特色。以俄语为母语的学生用英语撰写的文章的段落中常有一系列猜想式的平行成分和一些并列成分,至少有一半与句子中心思想毫不相关,从本质上说,它们在结构上是与从句有关的插入式的补充材料。以闪米特语(阿拉伯语和希伯来语)为母语的学生,似乎用各种各样的平行线式的思维方式。在阿拉伯文中,段落的发展是基于一系列复杂的平行式的结构,无论是肯定式还是否定式的都是如此。这种平行式的句法结构在《旧约圣经》中有充分的体现。(二)形成一种思维习惯的原因影响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思维方式受生理基础,首先是脑结构的制约和影响。例如大脑受到性别的影响。上个世纪70年代,加拿大学者发现惯用右手的女性的胼胝体的峡部比惯用右手的男性的同一部位大20%。胼胝体是左右大脑沟通的主要桥梁。——女性第六感的由来。思维方式更多地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具体来说,它受到生产方式、历史传统、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综合影响。1、生产方式。有的学者认为,英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经验论”,在很大程度上与“店小二之国”和商人社会历史有关。对商人和小贩来说,清点发出货物和收到货物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而对通过直接经验感到的事实的关切是非常重要的。2、历史传统。有人认为,美国人的实用主义与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是个移民的国家,移民多是从旧大陆出走,为了摆脱旧大陆的各种束缚到新大陆来寻求自由的。到了之后,他们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而形成了有用就是真理的思维倾向。3、哲学思想。在一定意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民族文化和其他实践活动的一种抽象。由于哲学包含较多的方法论的内容,所以哲学与思维方式有紧密的联系。一个民族的哲学,往往很强烈地体现着该民族的思维方式。英美分析哲学、德国古典哲学、中国哲学的不同面貌。4、语言文字。关于“萨丕儿—沃尔夫假说”我们后面详谈。二、中国人与英美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一)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英美人偏好抽象思维。1、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也叫感性思维。它是通过感性形象和观念形象来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具有形象性、相似性的特点。报社老总气急败坏地说:“我不管你们屁股坐在什么地方,但我要你们的心在报社,要让你们的屁股坐在马桶上也要想着工作。”(处处、时时)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具有抽象性、间接性、逻辑性的特点。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妲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是密切联系、互相渗透的,人在解决问题时经常要运用各种思维。由于职业的需要,人们可能有所偏重。语言学家偏好抽象思维,文学家偏好形象思维。鲁枢元与伍铁平关于《超越语言》的争论。2、中国人形象思维发达抽象思维不发达的表现中国人形象思维很发达。例如,中国文学史中形象类比的手法很丰富。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始,到屈原的《桔颂》,魏晋南北朝的骈体文,唐朝的律诗,明清的对联,形象类比的方法,运用得很普遍。以至于清代着名学者王夫之说:盈天下而皆象也。《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统会其理。《论语》105次讲到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仁”但“仁”的本义究竟是什么,孔子没有明说,使得后来的学者众说纷纭。中国的第一部语法着作是1898年的《马氏文通》,而印度公元前500年,帕尼尼就写出了《梵语语法》,古希腊公元前100年斯拉克斯就着有《语法术》。后者被奉为准则千余年,对现代语法仍有巨大的影响。马建忠(马相伯):因西文已有之规矩,于经籍中求其所同所不同者,曲征繁引,以论华文义例之所在,而后童蒙入学可以循是而学焉。其成就之速,必无逊于西人。乾嘉学派(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桂馥)熟读百篇,其意自现中国先秦墨家和名家的逻辑学没有发展起来,因此缺乏严密的形式逻辑。魏晋南北朝随佛教传入我国的“因明”就包括逻辑学。玄奘曾翻译了《因明入正理论》等因明着作,并讲授因明论,可到了弟子窥基之后就中断了。被尊为中国因明最高权威的窥基,对于形式逻辑的核心问题完全缺乏理解。鸦片战争之后,逻辑一词由严复译自英文logic,由于当时汉语词汇中没有相应的词,因而采用音译。3、造成差别的原因象形文字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文字在人类文明的进步过程中作用巨大。文字、冶炼术、城市的出现有野蛮过渡到文明的3大标志。传于异地,留于异时汉字是唯一的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象形性。古代汉字尤甚,如日、月、木、亦、从等。虽然警告几千年的发展,象形的程度有所减弱,但与其他文字相比,象形扔不可忽视。安子介1970年,希腊——鸡、马——狗、鸟——挺胸凸肚——throwoutoneschestandraisethebelly。汉字的象形特点,充分表现在中国的书法上。书法展现的是文字的形象美,独一无二,且书画不分家。着名的兰亭序就是如此。26个“之”。神经心理学的一些成果,对上述观点也给予了有力的支持。(1)左脑负责逻辑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的发现思维的物质基础是大脑。大脑两半球的相应区的功能不尽相同,这种现象在婴儿期开始出现,随着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而日益发展和稳定。在生命的早期阶段,具有一定的代偿性。而大脑半球功能单侧化定型以后,这种代偿性发生的难度就大得多。198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之一的美国医学生理学家斯佩里发现,左脑负责理解语言及数字计算,能将复杂的事物细分为单纯要素,有条不紊地进行条理化思维。右脑负责鉴赏绘画、观赏自然风光、欣赏音乐等。简言之,左脑负责抽象思维,右脑负责形象思维。(2)汉字认知中的两大神经心理特点——双重编码和复脑文字神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人脑认知汉字时,不像拼音文字那样偏向左脑,而是左右脑并用的。因而可以说,汉字是复脑文字,拼音文字是单脑文字。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且音同形异的字多,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密切。因此,汉字形、义之间的联系强于音、义之间的联系,这是有别于拼音文字的显着特点。这种特点使得大脑对它们信息处理方式可能一方面需要有如同对拼音文字认知一样的语音转录,另一方面由于汉字具有很强的方块图形性,使人们在汉字认知过程中对“形”的依赖特别大。复脑文字是后天形成的,汉字的形象性是形成的原因。中国人在汉字识别上的大脑两半球均势并非在学龄儿童一开始就如此。儿童先口语后书面语。因此,一开始只有音、义的联系。但在学习书面语后,由于汉字形体与意义的密切关系,加上老师在教学上对这种关系的特别强调,形、义之间的关联就慢慢建立并得到强化。这样就导致左右脑并用了。旁证:同一语系的汉族和藏族,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同,脏族是左脑优势,而汉族是双脑平行。藏族在公元7世纪时借鉴了印度梵文,创造了属于拼音文字系统的藏文。属于不同语系的汉语和日语,由于文字有相似之处,日本人也有双脑平行的特点。日本人公元5世纪使用汉字,公元7世纪借鉴汉字创造了假名,汉字和假名是日本今天的文字。总之,象形的汉字,对大脑的思维过程发展了不同于拼音文字的影响。由于汉字是左右脑均势,促进了右脑的发展,右脑是负责形象思维了,所以使用汉字的人形象思维发达。拼音文字是左脑优势,促进了左脑的发展,左脑是负责抽象思维的,所以使用拼音文字的人抽象思维发达。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闪含(阿菲罗—亚细亚)语系、班图(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科依桑(布须曼)语系。印第安语群、澳洲土着语群、西伯利亚语群。(《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二)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英美人偏好分析思维1、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分析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区分开来。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如果人们不能在思想上将一个客体加以分解,就无法把握其本质,而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同样,如果人们不能将事物的各个部分结合起来,就无法在整体上把握一个事物,而只能有片面的认识。在这对基本智力操作中,中国人偏好综合,英美人偏好分析。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而英美人偏好分析,导致了思维上部分优先。2、差异的表现中医理论是中国人偏好综合思维的典型例证。中医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就是一种综合思维。中医的脏腑理论,主要是讲功能整体,而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重视的是功能之间的联系,不是某些器官的实体状况。中医的这套理论和西医根据人体9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从观念上看,中医是综合思维的产物,西医是分析思维的结果。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的典型,从其表演特征上看,它是一种综合化的表演。京剧讲究唱、念、作、打。唱就是歌唱;念多是诗、赋等的朗诵;作是一种“文”舞,京剧中无动不舞;打是一种“武”舞,一种舞蹈化的武术。唱、念、作、打实际上是4种艺术的综合,在西方的艺术中,可以分解为歌剧、舞剧、话剧(西方没有武术)。在西方,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歌;话剧则不歌不舞。西方没有类似中国这样的综合性剧种。中国的歌剧、舞剧等都是“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芭蕾舞引进的最晚。这种艺术形式引入不久,在60年代就开口唱歌了。中国的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都是如此。这种添加不是偶然的,是中国人审美情趣中的综合思维使然。国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在国画的画卷中,不仅有图画,而且常配有诗词、书法、篆刻等多种内容。这也是中国人综合思维的一种流露。西洋画中,绝没有这样的内容,顶多实在画中签上作者的名字。在时间、空间和姓名上也都能体现两种思维方式。3、差异的原因汉语没有形态变化,语序固定,要正确理解一句话,就要从整体结构上去看,而不是把目光集中在个别词汇上。我爱你古汉语中没有类似今天使用的标点(今天使用的新式标点是模仿西方的书写习惯而借用的,在清朝末年才开始使用,1920年由教育部正式颁行),所以历来认为学会断句是读书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文章时,只有对整个文章理解之后,才能准确断句。应该说,这是综合思维的一种表现,但它又促进了中国人的综合思维的偏好。下雨天留客天留人不留孟姜女庙前的诗汉字是图形文字,要把感知的图形复现出来,首先注意的是整个图像,然后才注意细节。这也促进了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倾向。整体储存。膏、真等。美国学者霍尔把不同的语言分为高上下文(highcontext)语言和低上下文(lowcontext)语言。他认为,汉语是高上下文语言的典型代表,一句话的意思要靠上下文才能确定,而英语是低上下文语言,大多数信息被包含在明确的语言代码中。贾岛《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谁在问谁在答谁在此山中谁不知道谁的去处(三)中国人注重“统一”,英美人注重“对立”1、差异的表现中国古典哲学的辨证法和西方哲学的辩证法有相同之处,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都是经过斗争产生的,中国儒家经典《易经》用阴和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解释事物的发展变化。但也有不同之处,中国强调对立面的和谐和相互渗透,即对立中的统一;西方文化强调对立面的斗争和转化,即统一中的对立。中国哲学不否认对立,但比较强调“统一”的方面。传统文化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古代哲学还认为,整个世界是统一体,整体与部分严格区分是不必要的,部分不能作为一分子流离出整体。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统一观念表现于政治领域,就是中央集权。(不集权则乱)在伦理上表现为顾全大局,必要时不惜牺牲个人或局部利益。这与英美等强调个人迥然有别。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思维方法中有把一切事物分为两个对立面的倾向,工作——娱乐,好——坏,和平——战争,成功——失败,原因——结果分得很清楚。比如,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将宇宙作为外在物和客体加以研究,视大自然为征服对象。再如工作和娱乐分得很清,工作是工作,娱乐是娱乐。他们对一个行为、事件或行动也常常要求一个“原因”,或要求一个机构对该事件负起相应的责任,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对美国人是难以接受的。我们呢思维方式不同可能产生矛盾。美国教师的评价:中国学生常常未能把主观与客观加以区分。而这是西方人所需要的。在他们的思考和写作中,常出现本人经验与客观事实互相替代的情况,而且把本人的经验、客观事实与从权威人士引来的概念相提并论。2、差异的原因汉语汉字是重要的原因。在句法上,英语明确区分主语和谓语,句子必须要有主语和谓语。这就是形式主语产生的原因。而在汉语中,有时既不需要主语,也不需要谓语,没有主谓对立的要求。研究表明,主谓对立是一种最基本的对立。汉语缺乏这种对立,显然对中国人有很大的影响。(逻辑上的“主目”和“谓项”,哲学中的“本体”概念)汉字是象形文字,主体和客体关系密切,没有完全分开。而英语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显然要大得多。试比较日和sun,月和moon等。三、思维方式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都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跨文化交际难以顺利进行。由一种思维方式组织起来的一套信息发出后,接收者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解码,就可能发生歧义或误解。向计算机输入同一信息,由于程序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如在键盘上输入NENG,在中英文两种输入状态下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一篇文章,甲文化的人看来是符合逻辑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就不那么符合逻辑;甲文化的人看来是思路清晰很好理解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就可能显得思路混乱比较费解;甲文化的人看来是有说服力的,乙文化的人看来可能就不那么有说服力。阿拉伯的平行式写作方式在现代英国人读来就现得陈旧和粗俗。日本人讲话含糊不清和没有逻辑常使美国人感到糊涂和沮丧。我们呢石定栩的例子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击中日军的70%和伪军的95%。请大家先看看《普通逻辑》,然后找政治课的资料分析分析。(二)思维方式对信息编排的影响1、思维方式影响说话和行文的遣词造句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在文章中,为了是文章鲜明、生动,多用比喻,辞藻华丽,特别喜欢用形象的词汇。张志公《汉语修辞》: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的运用。段连成说:我国有许多读者喜欢华丽、抒情的文体。报纸、电台常发这类的通讯和特写然而,对于外国读者,由于感情基础的差异,阅读习惯的不同,华丽辞藻一般只能减少传播的清晰性和效果,甚至被视为空话冗词和夸大宣传。尤其是英语读者,更惯于低调陈述,而不惯于用词强烈。下面是某市举行龙舟比赛的新闻稿: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然后才讲到本地,再讲到龙舟节)轻快的龙舟如银河流星,瑰丽的彩船似海市蜃楼,两岸那金碧辉煌的彩楼连成一片水晶宫,是仙境是梦境仰视彩鸽翩飞,低眸漂灯流霓,焰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千姿百态,气垫船腾起一江春潮,射击手点破满天彩球,跳伞健儿绽空中花蕾,抢鸭勇士谱水上凯歌段连成翻译后特意请一位美国新闻工作者看看并坦率写出他的评语。他说:Fullofhyperbole(充满了极度夸张),不仅不知所云,而且令人发笑。2、思维方法影响到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谋篇布局,影响人们说服人的方法、讲话和写文章的结构形式文章的文体有多种类型。无论什么文体的文章,由于中国人有整体思维的倾向,都习惯于写得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楚,起承转合不可颠倒,注重结构的完整性。在文学作品中,人物描写也以“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整体刻画为特色。西方的文学作品则可以由任一局部开始,整体时空感不强,倒叙、插叙、意识流较多。任务描写是以从头到脚直至睫毛的颤动等细节刻画为特色。请大家课后看看司汤达的《红与黑》。西方传统的演绎推理是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如:什么地方有烟就会有火(大前提)山上有烟升起(小前提)山上有火(结论)典型的印度演绎推理由5个部分构成:命题、理由、例证、施用、结论。如:山上有火(命题)因为山上有烟升起(理由)什么地方有烟就会有火(例证)山上的情况就是如此(施用)所以山上有火(结论)作业:《劝学》和《OfStudies》之比较分析Studiesservefordelight,forornament,andforability.Theirchiefusefordelight,isinprivatenessandretiring;forornament,isindisccourse;andforability,isinthejudgementanddispositionofbusiness.Forexpertmencanexecute,andperhapsjudgeofparticulars,onebyone;butthegeneralcounsels,andtheplotsandmarshallingofaffairs,comebestfromthosethatarelearned.Tospendtoomuchtimeinstudies,issloth;tousethemtoomuchforornament,isaffectation;tomakejudgementonlybytheirrulesisthehumourofascholar.Theyperfectnature,andareperfectedbyexperience:fornaturalabilitiesarelikenaturalplants,thatneedpruningbystudy;andstudiesthemselvesdogiveboundedinbyexperience.Craftymencontemnstudies,simplemenadmirethem,andwisemenusethem;fortheyteachonttheirownuse;butthatisawisdomwithoutthem,andabovethem,wonbyobservation.Readnottocontradietandconfute;nortobelieveandtakeforgranted;nortofindtalkanddiscourse;buttoweighandconsider.Somebooksaretobetasted,otherstobeswallowed,andsomefewtobechewedanddigested;thatis,somebooksaretobereadonlyinparts;otherstoberead,butnotcuriously;andsomefewtobereadwholly,andwithdiligenceandattention.Somebooksalsomaybereadbydeputy,andextractsmadeofthembyothers;butthatwouldbuonlyinthelessimportantarguments,andthemeanersortofbooks;elsedistilledbooksarelikecommondistilledwaters,flashythings.Readingmakesafullman;conferenceareadymanandwritinganexactman.Andtherefore,ifamanwritelittle,hehadneedhaveagreatmemory;ifheconferlittle,hehadneedhaveapresentwit,andifhereadlittle,hehadneedhavemuchcuning,toseemtoknowthathedoesnot.Historiesmakemenwise;poets,witty;themathematies,subtile;naturalphilosophy,deep;moral,grave;logicandrhetoric,abletocontend:Abeuntstudiainmores.Nay,thereisnostondnorimpedimentinthewit,butmaybewroughtoutbyfitstudies;likeasdiseasesofthebodymanhaveappropriateexercises.Bowlingisgoodforthestoneandreins;shootingforthelungsandbreast;gentlewalkingforthestomach;ridingforthehead;andthelike.Soifamanswitbewandering,lethimstudythemathematics;forindemonstrations,ifhiswitbucalledawyneversolittle,hemustbeginagain.Ifhiswitbenotapttodistinguishorfinddifferences,lithimatudytheschoolmen;fortheyarecyminisectores.Ifhebenotapttob
本文档为【跨文化交际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蒋辉
人民教师
格式:doc
大小:15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8-13
浏览量: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