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诊断病理总结

诊断病理总结

举报
开通vip

诊断病理总结总 论 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病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任务是对疾病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根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系统检测组织细胞中特定抗原。 病理诊断工作中常规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包括:病理标本的固定、大体观察、标本照相、取材制片、光镜观察、病理诊断、病理报告、病理会诊、病理材料归档等。 切面组织块的面积,通常在2cm×1.5cm以内,厚度不超过2-3mm 病理诊断 ...

诊断病理总结
总 论 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病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任务是对疾病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根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系统检测组织细胞中特定抗原。 病理诊断工作中常规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包括:病理标本的固定、大体观察、标本照相、取材制片、光镜观察、病理诊断、病理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病理会诊、病理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归档等。 切面组织块的面积,通常在2cm×1.5cm以内,厚度不超过2-3mm 病理诊断 需要光镜、大体和临床三结合; 有时需要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三结合; 黏液染色 爱先蓝(Alcian blue , AB)/PAS为常用方法 淀粉样物染色 刚果红染色 尸检各环节完成时间要求: 大体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解剖后24小时 初步报告:解剖后1~3天 修组织块:解剖后2~3天 切 脑:解剖后7~10天 最后报告:解剖后一个月 尸冷(cadaveric cold):死后尸体的体温放散而冷却,称尸冷。死后8~17小时逐渐冷却,但尸体的表面在死后3~7小时内即冷却。 尸斑(cadaverice’s ecchymosis):死后血管内血液逐渐沉降在尸体下垂部位,呈紫红色,称尸斑。死后20~30分钟出现,过2小时后即成固定状态,不再消失。 尸僵(rigor mortis):死后各部肌肉渐成僵硬,称尸僵。下颌关节开始,自上而下发生和消失。死后1小时开始,维持24小时以上,以后渐行消失。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一)上皮源性标记物 1.一般性标记物 (1)CK(细胞角蛋白)如CK8;CK18;CK19;CK20 (2)EMA(上皮膜抗原) 2.特异性上皮标记物 (1)CEA(癌胚抗原) (2)AFP(甲胎蛋白) (3)PSA(前列腺物异性抗原) (4)β-HCG(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二)间叶源性标记物 主要是Vimentin(波形蛋白) (三)肌源性标记物 1. Desmin(结蛋白) 2. Actin(肌动蛋白) 3. SMA(平滑肌肌动蛋白) 4. Myosin(肌球蛋白) 5. Myoglobin(肌红蛋白) 6. MyoD1(肌调节蛋白) (四)血管源性标记物 1. FⅧRAg(第8因子相关抗原) 2. CD31 3. CD34 (五)组织细胞原性标记物 1. CD68 2. Mac387 3. Lysozyme(溶茵酶) 4. α1-AT(α1抗胰蛋白酶) (六)淋巴造血组织源标记物 1. 全淋巴细胞 (1)CD45/LCA(白细胞共同抗原) (2)CD30/Ki-1 2. 全B细胞 (1)CD20 (2)CD79a 3. 全T细胞 (1)CD3 (2)CD5 (3)CD43 (4)CD45RO 4. NK细胞 (1)CD56 (2)CD57 (七)神经源性标记物 1. S-100蛋白 2. 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3. NF(神经微丝蛋白) (八)神经内分泌源性标记物 1.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 CgA(嗜铬素A) 3. Syn(突触素) (九)黑色素标记物 1. S.100蛋白 2. HMB45 (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 bcl-2 2. e-erbB-2 3. p53 4. p16 5. nm23 心 脏 疾 病 镜下描述:瘤细胞大小、形状,边界,排列,胞浆多少、染色,核形状、染色质,核膜,核异型,核分裂象 心内膜病变 1.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2. 感染性心内膜炎 3. 血栓性赘疣状心内膜炎 心肌炎 病因:病原微生物感染、过敏反应、理化损伤 1. 病毒性心肌炎 2. 细菌性心肌炎 3. 真菌性心肌炎 4. 风湿性心肌炎 5. 药物和毒物性心肌炎 心肌病 除高心病、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或先天性心血管畸型和瓣膜病外,概指累及心肌并引起心肌结构功能异常的心脏疾患。分为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 原发心肌病主要类型: 1、扩张性(充血性)心肌病 2、肥厚性心肌病 3、限制性心肌病 4、致心律失常型心肌病 5、不定型的心肌病 肥厚性心肌病 大体形态:a.双侧心室肥厚,心脏重量↑左心室腔明显缩小 b.室间隔呈非对称性肥厚 光镜:a. 心肌C肥大、核大、深染、畸型;b.心肌纤维排列异常紊乱;c.心肌替代性纤维化 扩张性心肌病 大体特点:双侧心室肥大,心腔扩张、心脏增大,心重↑ 光镜特点:a.心肌细胞不均匀肥大、伸长 b.肌浆变性 c.心肌间质纤维化 心脏肿瘤80%为良性,其中50%为粘液瘤; 继发性肿瘤为原发肿瘤的20-40倍 在成年人,心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粘液瘤 在儿童,心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心脏横纹肌瘤 心脏黏液瘤 大体特点:形状大小不一,直径可达5~6cm,椭圆、梨形、圆形、呈分叶状 光镜特点: 1. 瘤C圆,多角/星形,单个散在/聚成小团;索状排列; 2. 背景充满淡蓝色粘液样基质,AB(+++)PAS(+)、网状f、弹力f、胶原增生;平滑肌,A,V血管。 3. 基质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积 食 管 疾 病 非肿瘤性病变 发育异常 食管炎(急性、慢性) 食管的良性肿瘤 平滑肌瘤 息肉-纤维血管性息肉 乳头状瘤 其他良性肿瘤 颗粒细胞肿瘤 食管间质瘤 食管恶性肿瘤 食管癌:鳞癌、腺癌、神经内分泌癌(小细胞) 癌肉瘤-肉瘤化癌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转移瘤 其它肿瘤 Barrett食管 被覆柱状上皮的食管+肠化。 内镜呈红色天鹅绒状。似胃贲门、胃底胃体粘膜或不完全肠化的胃粘膜。 确诊Barrett食管其活检粘膜必须在食管贲门交界3-5cm以上。 可发生不典型增生,分为轻、中、重 癌前病变 食管乳头状瘤:表面—鳞状上皮增生/增厚突出粘膜面,中心为纤维血管轴心构成。属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 a) 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我国最重要癌前病变。 b) 乳头状瘤 c) 慢性食管炎 d) Barrett食管 e) 溃疡性食管炎 f) 食管狭窄症 g) 白斑症 h) 巨食管症 i) 食管失弛缓症 食管癌 光镜: 癌细胞排列呈巢状或实团状 癌细胞呈多角形,细胞边界较清楚, 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深染, 分化良好者,可见细胞内角化、角化珠或细胞间桥。 组织学分级:多采用三级分级法(高、中、低) I级(高分化): 分化良好,呈多角形或圆形,胞浆较丰富,角化珠,细胞间桥,核分裂像很少。 II级(中分化): 分化中等,圆/卵圆或多角形,大小形态不一、见细胞角化、不见细胞间桥、核分裂较常见 III级(低分化): 癌细胞异性形,梭形或不规则形,体积小/胞浆少,无角化/细胞间桥核分裂像常见, 粘液表皮样癌 表皮样C:似鳞状上皮C或基底C,呈丛状排列; 高柱状上皮C:呈腺腔样结构,腔内可有粘液。 两种C混合存在,表皮样C见于柱状C的基底部 神经内分泌癌 · 瘤细胞呈小圆形、短梭形,胞浆少; · 胞核大染色深,核分裂像易见; · 瘤细胞可形成菊型团,有腺样或鳞状细胞分化,甚至有灶性粘液分泌。 胃 部 疾 病 重点学习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胃炎(gastritis)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 胃肠道淋巴瘤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 ) 胃肠间质肿瘤 (GIST) 慢性浅表性胃炎 肉眼形态: 病变呈多灶性或弥漫性,亦可局限性; 粘膜厚度正常。 胃粘膜表面有渗出物; 粘膜充血、水肿,伴点状出血或糜烂; 组织形态: 粘膜表面上皮常出现变性,表浅糜烂。 固有层水肿,充血, 炎细胞浸润(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急性活动——中性粒细胞浸润。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肉眼形态: ①正常粘膜色泽消失,代之暗灰色或灰绿色; ②萎缩区胃粘膜明显变薄,周围正常粘膜隆起两者界眼明显; ③粘膜下血管分枝清晰。 组织形态: 黏液分泌减少. 腺体萎缩,伴囊性扩张 . 固有层炎细胞浸润.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上皮不典型增生 轻度: ①腺管结构轻度不规则; ②上皮高柱状,胞浆分泌轻度↓; ③核体积稍↑,深染;排列较密。 中度: ①腺管不规则,呈分枝状,排列致密; ②上皮呈柱状,胞浆分泌物↓或消失; ③核增大、浓染,排列紧密,稍紊乱。 重度: ①腺管构紊乱,呈“背靠背”或“共壁”现象; ②上皮柱状/立方形,分泌几乎消失; ③核浆比例↑,浓染,排列紊乱 胃溃疡 肉眼形态: 圆形/椭圆形;边缘整齐,底部平坦;切面斜漏斗状;周边粘膜皱壁放射状集中。 镜下形态: 渗出层 坏死层 肉芽组织层 瘢痕层 良性胃腺瘤 :(1)管状腺瘤 (2)绒毛状腺瘤 (3)管状绒毛状腺瘤 各型息肉:增生性息肉 炎性纤维样息肉 混合性息肉 幼年性息肉 家族性息肉病 胃癌 癌前病变: 1.慢性萎缩性胃炎 2.慢性胃溃疡 3.胃腺瘤 4.胃粘膜上皮不典型增生 早期胃癌组织学分型: 管状腺癌最多见,次为乳头状腺癌,未分化型癌最少 进展期组织学类型: 乳头状腺癌 ②管状腺癌 ③粘液腺癌 ④印戒细胞癌 进展期胃癌分型 息肉型或蕈伞型 溃疡型 浸润型 发生率 常见 最常见 少见 出血 有 有 一般无 预后 好 中 差 侵及范围 局部 局部 弥漫 良性溃疡(溃疡病) 恶性溃疡(溃疡型胃癌) 外 形 圆形或椭圆形 不整形、皿状或火山口状 大 小 溃疡直径一般<2cm 溃疡直径常>2cm 边 缘 整齐、不隆起 不整齐、隆起 底 部 较平坦 凹凸不平,有坏死出血 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呈结节状肥厚* 胃肠道恶性淋巴瘤Gastrointestinal malignant lymphoma WHO2000分类: 边缘区B细胞MALT型淋巴瘤(胃)MALT西方型(肠)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胃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胃肠) 免疫增生性小肠病(IPSID)-α 重链病(肠) Burkitt 淋巴瘤(胃肠) Burkitt样淋巴瘤/不典型Burkitt淋巴瘤(胃肠) T细胞淋巴瘤(肠) 其他:SLL、LPL、FL、NK/T、HD 胃淋巴瘤 结外淋巴瘤最常见的部位 ; 肿瘤主体在胃——考虑原发胃; 大部分胃淋巴瘤:高级别恶性B ; 低度恶性病变:B细胞MALT淋巴瘤(几乎全部)。 大部分患者>50岁。 低度恶性 MALT淋巴瘤 与Hp感染密切相关。 滤泡殖入现象:肿瘤细胞侵犯并取代反应性生发中心,造成模糊或不连续的结节状结构, MALT淋巴瘤 系一种由形态学上异质性的小B细胞,包括边缘区细胞(中心细胞样细胞)、类似于单核样细胞的细胞、小淋巴细胞和散在免疫母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样细胞组成的结外淋巴瘤。 部分病例伴有浆细胞分化。 三个特点 边缘区单核样B细胞(中心细胞样淋巴细胞) 淋巴上皮病变 淋巴滤泡的殖入现象 Burkitt淋巴瘤 肿瘤细胞弥漫成片,中等大小,胞质空,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并有小核仁。 在成片的细胞中有很多巨噬细胞,呈“满天星”的外观。 核分裂象多,并可见丰富的凋亡碎片。 肿瘤细胞表达CD10及全B细胞标记物,几乎100%的肿瘤细胞核Ki-67免疫反应阳性。 肠T细胞淋巴瘤 近端空肠是该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极少发生于胃和结肠 单一性小到中等大小的细胞致密堆积,几乎见不到间质 胃肠道间叶组织肿瘤 分类: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最常见! 平滑肌肌瘤和平滑肌肉瘤(leiomyoma and leiomyosarcoma) 雪旺氏瘤(Schwannoma)——神经鞘瘤 脂肪瘤(lipoma) 颗粒细胞肿瘤(granular cell tumor)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 Kaposi sarcoma 胃肠道间质瘤GIST 为一独立肿瘤,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瘤和神经鞘瘤; 是一种免疫表型上表达KIT蛋白(CD117)、遗传上存在频发性c-kit基因突变、组织学上以富于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偶或多形性细胞呈束状或弥漫性排列为特征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大体形态 肿瘤大小不一,境界清楚,无包膜; 肿瘤多位于肌壁间(66%) 良性肿瘤通常≤2cm,结节状,质坚实,切面灰白色,均一; 恶性肿瘤通常>5cm,粘膜溃疡形成,质较软,切面灰白,灰红或暗褐色,可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细胞类型 梭形细胞(变型:核端空泡细胞) 形同平滑肌细胞:细胞排列成编织状或鱼骨状,核形两端稍钝,如“香烟卷”或“火腿肠”样,胞浆轻-中度嗜伊红性。部分细胞似神经纤维细胞:栅栏状排列或旋涡状排列,核形尖而细长。 上皮样细胞(变型:印戒样细胞) 呈卵圆形、星状或多极性,形似“炸(煎)鸡蛋”状。核圆形,为“蛋黄”,核周空亮区; 排列结构:束状 弥漫性生长 间质改变:胶原、粘液样、团丝样纤维、出血、囊性变坏死 免疫组化(鉴别诊断平滑肌、神经): KIT(CD117):胞膜、弥漫胞浆、核周(+);CD34:70%~80%胞膜(+) Vimentin>SMA>Desmin;S-100< 5% 纵 隔 疾 病 纵隔炎性疾病 急性纵隔炎 慢性纵隔炎(特发性纵隔纤维化) 纵隔囊肿 支气管源性囊肿 食道囊肿 胃肠囊肿 心包囊肿 纵隔肿瘤 一、纵隔生殖细胞肿瘤 (一)畸胎瘤 1.成熟性囊性畸胎瘤2、成熟性实性畸胎瘤 3、未成熟畸胎瘤 (二)精原细胞瘤 (三)内胚窦瘤 (四)原发性绒毛膜上皮癌 二、神经源性肿瘤 (一)神经鞘源性肿瘤 1.神经鞘瘤 2 神经纤维瘤 3 神经源性肉瘤 (二)交感神经源性肿瘤 1.神经母细胞瘤:2.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 3.成熟型神经节细胞瘤 (三)副神经节瘤 三、淋巴网状组织肿瘤 (一)恶性淋巴瘤  ⒈非霍奇金淋巴瘤(1)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 (2)大细胞型淋巴瘤 2. 霍奇金病 (二)纵隔巨大淋巴结增生症 四、间叶组织肿瘤 (一)囊性淋巴管瘤 (二)血管瘤 1.血管内皮瘤 ⒉血管外皮瘤 3.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⒋海绵状血管瘤 (三)脂肪瘤 (四)平滑肌瘤 (五)脊索瘤 五、胸内异位组织肿瘤 (一)甲状腺肿 (二)甲状旁腺腺瘤 (三)纵隔异位骨髓或骨髓脂肪瘤 胸腺肿瘤 (一) 胸腺瘤 胸腺瘤类型   A型 全部梭形细胞,髓质性;灶性漩涡状、腺样或菊形团样结构 AB型 上皮细胞成份与淋巴细胞成份几乎均等, B1型 在大量淋巴细胞的背景上,上皮细胞核呈泡状,皮质优势性;器官样; B2型 与B1型一样,亦富有淋巴细胞,但较前者少 上皮细胞的数量不但比B1型多,呈簇状排列,而且分化差,胞浆丰富,呈圆形或多角形,核大呈泡状,核仁明显。 B3型 此型与A型胸腺瘤一样,主要由上皮细胞组成。不同点在于细胞为圆形、多角型,核小圆形,常见核沟,核仁不明显。 C型 胸腺癌 (二)恶性胸腺瘤 (三)胸腺脂肪瘤 (四)胸腺类癌 瘤细胞大小较一致,呈圆形或卵圆形、椭圆形。胞浆极少,嗜酸性,核圆、较大,核膜清楚,染色质细网状,有少数核分裂像。 内 分 泌 系 统 增生和肿瘤在内分泌病理中占主导地位 本章内分泌系统疾病: ①垂体肿瘤; ②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和甲状腺肿瘤; ③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低下和肿瘤; ④糖尿病和胰岛细胞瘤 垂体腺瘤 大体:生长缓慢,大小不一,境界清楚,包膜可有可无(侵入周围组织者,称之为侵袭性腺瘤),质软、色灰白、粉红或黄褐;可有灶性出血、坏死、囊性变、纤维化和钙化 LM: 1肿瘤失去了正常组织结构特点; 2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多数腺瘤由单一种细胞构成,少数可由几种瘤细胞构成,瘤细胞异型性及多形性不明显,有的瘤细胞有异型性或核分裂; 3间质内有丰富的血管和血窦。 甲状腺疾病 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 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①以异物巨细胞吞噬类胶质、形成肉芽肿为特征。②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有多量的炎细胞浸润。 桥本甲状腺炎 亦称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自身免疫性,淋巴滤泡形成 慢性木样甲状腺炎 又称侵袭性纤维性甲状腺炎,滤泡大部萎缩或消失,间质中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甲状腺肿 1.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Nontoxic goiter) 1)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 光镜:滤泡上皮弥漫性增生,上皮变高,可有乳头形成,滤泡内胶质少 2)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 光镜:大部分滤泡上皮复旧变扁平,可有小滤泡或假乳头形成,滤泡腔高度扩大,贮积大量胶质 3)结节性甲状腺肿 光镜:滤泡大小不一,大者腔内充满类胶质,上皮扁平;小者滤泡上皮增生,向腔内呈乳头状突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 ①甲状腺滤泡上皮增生,变为高柱状,有乳头形成;②腔内类胶质减少,有吸收空泡;③间质有淋巴滤泡形成,具生发中心。 甲状腺肿瘤 项目 结节性甲状腺肿 滤泡型腺瘤 结节数 多发 单发 结构 常见各种结构 单一结构 包膜 不完整 完整 与周围甲状腺组织 较相似 不同 是否压迫周围腺组织 不压迫 压迫 项目 甲状腺髓样癌 非典型腺瘤 包膜 部分不完整 完整 肿瘤间质 有淀粉样物质 无 肿瘤异型性 大 相对较小 侵犯、转移 可有 无 免疫组化 降钙素(+) 降钙素(-) 甲状腺癌 组织学分类(WHO,1988) ①乳头状癌 滤泡细胞 ②滤泡性癌 滤泡细胞 ③髓样癌 滤泡旁细胞(C细胞) ④未分化癌 滤泡细胞 乳头状癌光镜: ①乳头状结构,乳头多细长; ②特征性核:毛玻璃状核(苍白核); ③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砂粒体:psammoma bodies),有一定诊断意义 滤泡性癌光镜:不同程度分化的滤泡结构,呈背靠背和共壁现象,或为片状、巢状。癌组织侵犯包膜或血管为诊断的重要依据。(与滤泡性腺瘤鉴别) 皮 肤 系 统 常见皮肤感染性疾病 · 病毒性:寻常疣,传染性软疣 · 细菌性:皮肤结核,麻风 · 螺旋体性:梅毒, · 真菌性:孢子丝菌病 基地细胞癌病理特点: 真皮瘤细胞集合分布,形态一致,无细胞间桥。 由基底样细胞组成,周边细胞呈栅栏状排列,与周围基质间有裂隙。 瘤细胞内常见黑素,有时见片坏死瘤细胞及核裂像。 恶性黑素瘤 早期恶黑征象: A:皮损不对称 B:边缘不规则 C:颜色不均匀 D:直径≥6mm 脂溢性角化病 瘤体向上生长,基底在同一水平面上 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或乳头瘤样增生 基底样细胞增生为主 常见假性角质囊肿 中 枢 神 经 系 统 中枢神经肿瘤培养正确、清晰的诊断思路 充分了解临床病史、影像学、术中所见; 是正常组织结构,还是病变组织; 肿瘤性or非肿瘤性病变 是胶质瘤还是非胶质瘤 是分化好的肿瘤还是分化差的肿瘤? 典型的细胞形态+组织学征+特殊染色或免疫组化 确定肿瘤恶性度的分级 WHO2007中枢神经肿瘤新分类 1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1.1 星形细胞肿瘤 1.2 少突胶质细胞瘤 1.3 少突-星形细胞瘤 1.4 室管膜肿瘤 1.5 脉络丛肿瘤 1.6 其它神经上皮肿瘤 1.7神经元和混合性神经元-胶质瘤 1.8 松果体主质细胞肿瘤 1.9胚胎性肿瘤 2 外周神经肿瘤 3 脑膜肿瘤 4 淋巴瘤和造血性肿瘤 5 生殖细胞肿瘤 6 鞍区肿瘤 7 转移性肿瘤 中枢神经肿瘤WHO 1级: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 Pilocytic astrocytic astrocytoma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Pineocytoma 松果体细胞瘤 Choroid plexus papilloma 脉络丛乳头状瘤 Subependymoma 室管膜下瘤 Myxopapillary ependymoma 粘液乳头状室管膜瘤 Haemangioblastoma 血管母细胞瘤 Angio centric glioma 血管中心性胶质瘤 Meningioma脑膜瘤 脑肿瘤常见组织学结构 1.促纤维增生现象 2. 菊形团结构 3. 脑肿瘤中的上皮样结构 4. 透明细胞:OLC样细胞,脂质or糖原 5. 巨细胞 6. 横纹肌样细胞 7. 脑肿瘤的继发性改变:囊性变,钙化,坏死,微血管增生 菊形团样结构 真菊形团:室管膜花环 管心菊形团Flexner-Wintersteiner rosette 假菊形团 以血管为轴心的假菊形团 以坏死为轴心的假菊形团 以纤维性基质为轴心的假菊形团(homer wright rosette) 松果体母细胞瘤中的假菊形团 OLC样细胞 细胞大小一致,核圆,胞质透明,核周空晕 可见于少突胶质细胞瘤、透明细胞室管膜瘤、中枢神经细胞瘤 髓母细胞瘤 瘤细胞倾向于成簇状集聚,纤维心菊形团(Homer Wright菊形团)最有特征性 非典型脑膜瘤诊断标准: 核分裂象增多(≥4/10HPF);或具有3个以上的非典型特征,包括细胞密度增高,核浆比例增高、出现明显核仁,片状成长方式及局灶性坏死。MIB% 5-10% 间变性脑膜瘤诊断标准: 高分裂活性( ≥20/10HPF);明显的间变特征(癌样、肉瘤样或恶黑样)。MIB% 常大于15%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组织学特征:双相分化特征;嗜酸性颗粒状小体(EGB);Rosenthal 纤维;常有退行性改变 泌 尿 系 统 肾小球肾炎(Glomerulonephritis) 基本病变 (1) 肾小球病变:变质、渗出、增生 细胞增生:系膜细胞、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增生 BM病变:增厚、溶解、IC沉积 系膜基质改变:增多,IC/C3沉积 其他:硬化(玻璃样变) (2) 肾小管病变:变质、代偿 变性和坏死 萎缩、肥大 管型形成 (3) 间质改变:渗出、增生 炎细胞浸润 纤维化 按病理形态分类 肾小球轻微病变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Ⅰ型及Ⅲ型 致密沉积物型肾小球肾炎(致密沉积物病;膜性增生肾小球肾炎Ⅱ型) 新月体性(毛细血管外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未分类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 1.肾小管,间质活动性炎 →肾组织纤维化,瘢痕形成→肾盂,肾盏变形 2.病变分布不均,呈不规则灶状或片状 3.肉眼观,两侧不对称,大小不等,体积小,质地硬,表面高低不平,有不规则凹陷形瘢痕 镜下: (1)瘢痕区肾间质破坏,肾间质,肾盂粘摸纤维组织增生 (2)病变区,肾小球多萎缩,纤维化,玻变 (3)部分肾单位代偿性肥大间质 (4)部分肾小管萎缩、坏死、纤维化,部分管腔扩张,管型 (5)小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6)大量炎C浸润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本质为错构瘤 大体:直径1—20cm,切面黄色或灰褐色,绝大多数边界清楚,偶见侵犯肾包膜和肾外脂肪组织。 光镜:三种成分:厚壁血管;成熟脂肪组织;平滑肌(出现核分裂像和周围组织侵犯不能作为恶性的指征) 肾细胞癌 发生于肾小管上皮的一组恶性肿瘤。 经典型肾细胞癌(透明细胞癌) 约占肾肿瘤的60%,在所有肾癌中恶性程度最高 大体形态 富含脂质而呈金黄色,可发生玻璃样变 组织形态 多边形/立方形癌细胞; 实体团巢/腺泡状排列;囊状/乳头/假乳头/管状;肉瘤样结构 富含血管 纤细纤维间隔; 灶性纤维化/透明变; 灶性坏死;出血 免疫组化: CK+,CAM5.2+,EMA+;乳头状RCC呈CK7(+),经典RCC呈CK7(-) 鉴别诊断: 上皮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MB45+,SMA+) 肾上腺皮质癌(EMA-,CK+/-,inhibin+) 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 儿童最常见恶性肿瘤, 90%发生于6y以前,WT-1/WT-2基因缺失/突变 大体形态 发生于肾皮质/髓质;单中心/多中心,球形,界限清 灰白色,均质性/囊性变/出血/坏死 组织形态 三种成分的Wilms瘤:未分化间叶组织(胚芽细胞)、间叶组织、上皮组织类型 胚芽型(弥漫性胚芽型 器官样胚芽型) 特点:胚芽细胞小,排列紧密,核浆比例大,无向上皮或间质细胞分化的证据 上皮型 特点:上皮分化 间质型 免疫组化 胚芽细胞vimentin(+),CK、desmin、NSE可灶性(+)。 WT-1胞核(+)(并不是所有肾母细胞瘤都阳性) 肾脏横纹肌样瘤 发生于低龄儿童的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的肿瘤,瘤细胞囊泡状染色质,核仁突出,胞质内有透明变的包涵体。 平均年龄1岁,80%在2岁以前诊断,3岁以上应慎重,5岁以上不诊断。 膀胱肿瘤 一、膀胱乳头状瘤(bladder papilloma) 二、膀胱癌(carcinoma of the bladder) 1.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现称为尿路上皮细胞癌)分为I,II,III级 90%的恶性膀胱肿瘤为移行细胞(尿路上皮)癌 2.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3.腺癌(adenocarcinoma) 鼻 咽 喉 疾 病 该部被覆上皮有两种:复层鳞状上皮和呼吸性假复层柱状上皮 粘膜下可见多数粘液浆液腺。在咽鼓管开口于鼻咽处,这些腺体特别丰富。 鼻咽部粘膜下层密布性小淋巴细胞集结,但副鼻窦区较少 硬结症:肉芽肿性病变,肉芽肿中出现大量的Mikuliz细胞,胞浆泡沫状 鼻霉菌病:鼻腔分泌物可见大团真菌丝及孢子,可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 毛霉菌:菌丝杆状无分隔,直角分支 曲菌:菌丝杆状有分隔,锐角分支 梅毒:固有膜内有密集的浆细胞浸润 鼻息肉上呼吸道最常见的病变:炎性息肉、血管扩张性息肉、后鼻孔息肉 乳头状瘤 · 组织学上分三型: (1)外生性乳头状瘤 (2)内翻性乳头状瘤 · 光镜:增生上皮乳头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乳头较短,不分支,被覆上皮以移行上皮多见,也可为鳞状上皮或复层呼吸性上皮。当上皮细胞超过30层,细胞有明显的异型性,或向深部组织浸润时,应诊断为恶性。乳头蕊及乳头周围为疏松结缔组织,富含毛细血管。 · 鉴别诊断:与鳞状上皮乳头状增生、鳞状细胞癌鉴别。 (3)柱状细胞乳头状瘤 神经内分泌癌 (1)类癌 (2)非典型类癌 (3)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4)小细胞癌 腺样囊性癌:双层上皮(内层上皮细胞、外层肌上皮细胞)+间质。肌上皮细胞 S-100、actin,上皮CK(+)。 粘液表皮样癌:表皮细胞 + 粘液细胞 + 中间(基底细胞样)细胞。 鼻咽癌 · 大体:鼻咽上顶部多见,其次是咽侧壁及咽隐窝。病变有隆起型、菜花型、结节型、溃疡型等。 · 光镜:鳞癌最多,分为(1)角化型鳞状细胞癌、(2)非角化型分化性癌、(3)非角化型未分化性癌。 · 鉴别诊断:粘膜慢性炎症或淋巴组织增生。 (1)角化型鳞癌:WHOⅠ型,占极少数,细胞分化好,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癌巢分层明显。对放射治疗无效,预后差。 (2)非角化型分化性癌:WHOⅡ型,无鳞状分化,但相对成熟,细胞境界清楚,呈复层条索状、相互交错,无粘液及腺样分化。对放射治疗敏感性不等。 (3)非角化型未分化癌:WHOⅢ型,常称淋巴上皮癌。特点:癌细胞呈泡状核,单个大红核仁,常呈片块状,大多数间质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对放射治疗敏感性不等。鉴别诊断:结核、淋巴瘤等。 血管纤维瘤 光镜:由杂乱无章的血管及间质构成,血管主要为毛细血管。间质疏松水肿,可见星状纤维母细胞,较多肥大细胞,成片胶原。 口和口咽部疾病 口腔黏膜的基本病理变化有: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化异常增殖、疱、糜烂、溃疡、皲裂、假膜、斑、丘疹、坏死及坏疽等。 口腔黏膜最常见的疾病有白斑、红斑、白色水肿、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其中白斑及红斑因与口腔癌密切相关而尤为重要。 口腔癌以鳞癌最多见,此外还有疣状癌、小细胞癌、腺样鳞癌等类型。 白斑(leukoplakia) 特点:以颊、唇、舌最多,腭及牙龈黏膜亦可发生。局部黏膜呈白色,增厚变硬,表面粗糙不平,或呈小结节状突起,表面可伴发糜烂或溃疡。 光镜:上皮呈单纯性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白色水肿:多发生在颊黏膜,黏膜增厚、发白,较白斑软。与吸烟有关。 光镜:上皮增厚,上皮细胞显细胞内水肿,胞核固缩或消失,出现空泡变性,表层往往无角化。鉴别诊断: 白斑:仅表现为单纯性增生或不典型增生,上皮无水肿或空泡变。 红斑(oral erythroplakia)好发于舌缘和牙龈;斑块边界清楚,色泽鲜红,似天鹅绒样,或间杂白色斑点,或红斑表面出现多数颗粒或小结节。 光镜:多伴有上皮异常增生、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固有层血管扩张充血,相邻上皮钉突间表面上皮萎缩。 扁平苔癣(lichen planus):介于口腔黏膜白色病变与红色病变之间的病变,黏膜固有层内有淋巴细胞浸润带和上皮基底层细胞液化。 白塞综合征(Bechcet’s syndrome):口腔损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溃疡。临床上表现复发性虹膜睫状体炎、口腔和外生殖器溃疡三联征。 Wegener肉芽肿病(Wegener’s granulomtosis):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多脏器坏死性肉芽肿和坏死性血管炎损害。 口腔肿瘤: (一)牙源性肿瘤:由牙源性上皮和牙源性间叶性组织发生的一类肿瘤。 (二)颌骨非牙源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三)口腔黏膜及软组织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1.涎腺异位以淋巴结内的涎腺异位最常见。巨细胞肉芽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为常见的颌骨瘤样病变。 2.颌骨常见良性牙源性肿瘤有:成釉细胞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成釉细胞纤维瘤、成釉细胞牙瘤、牙源性腺样瘤、牙瘤、牙源性纤维瘤、等。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需临床、X光片、病理三结合。 3.颌骨常见恶性性牙源性肿瘤有:恶性成釉细胞瘤、原发性骨内癌、成釉细胞纤维肉瘤、成釉细胞纤维牙本质肉瘤等。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需临床、X光片、病理三结合。 4.常见的颌骨上皮性囊肿有:牙源性角化囊肿、含牙囊肿、萌出囊肿、鼻唇囊肿等。 5.常见的颌骨非上皮性囊肿有:单纯性骨囊肿、动脉瘤性骨囊肿。 牙的形成: 在造釉器下方的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牙乳头。在牙乳头外面的结缔组织也增生,包围造釉器和牙乳头,形成牙囊。造釉器、牙乳头和牙囊三者合称牙胚。 缩余釉上皮:造釉器在形成釉质后退化成一层有数列扁平细胞的上皮,此称为缩余釉上皮。 造釉细胞瘤:此瘤组织形态与牙齿发育期中的造釉器相似,故名。下颌骨>上颌骨。可使颌骨膨胀、骨质变薄,压之有乒乓球感。 组织发生:来源于牙源性上皮 大体:实性或囊性,或两者兼有,而以囊型常见。实性部分呈白色或灰白色,有小出血灶和坏死灶。囊内含淡黄色或黄褐色液体,或胶冻样物。 光镜:由上皮和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结构多样。 上皮细胞常形成团块或条索,此团块、条索中央及周边细胞形态与造釉器中者相似。 5个亚型:造釉器样、鳞状细胞样、基底细胞样、颗粒细胞样、角化样造釉细胞瘤。 (1)成釉器样:上皮团块似成釉器,周缘为柱状或立方细胞,中间为星形细胞。 (2)鳞状细胞样:上皮团中的星形细胞有鳞状化生。 (3)基底细胞样:基底细胞排列成较小的团块或条索,似牙板结构。 (4)角化样:上皮团块中有大量角化物。 牙源性钙化上皮瘤 大体:肿瘤切面灰白或灰黄色,实性或囊性。囊壁厚,腔面粗糙,内有埋伏牙或钙化物。 光镜:肿瘤由多边形上皮细胞和少量间质组成。瘤细胞常排列成大片、团状或条索状。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可见淀粉样物质,后者常伴发钙化,形成钙化小球或融合成块状。 几种牙源性囊肿的特征 涎 腺 疾 病 腺泡 浆液性:细胞呈锥体形,较小,核椭圆。胞质着色深,紫红色。 黏液性:细胞呈锥体形,较暗,核扁圆,位于基底部,胞质空网状,微嗜碱性,含黏液颗粒。 混合性:由上述浆液细胞和黏液细胞组成。 涎腺肿瘤的组织学分类 腺瘤:多形性腺瘤 嗜酸细胞瘤etc. 癌:(1)腺泡细胞癌 (2)黏液表皮样癌 (3)腺样囊性癌 (4)上皮—肌上皮癌 (5)涎腺导管癌 etc.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 多发生于腮腺 大体:肿瘤大小不一,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结节状,包膜较完整,剖面呈实性,灰白或淡黄色,可见半透明胶冻样黏液区或淡蓝色透明样软骨样区及大小不一的囊腔。 光镜:肿瘤由腺上皮和肌上皮所组成。 肿瘤细胞比较一致,而组织结构具有多形性或“混合性”特征,腺上皮细胞构成的腺管;肌上皮细胞形成的团片或条索,并有分化成熟的鳞状上皮化生。此外有黏液组织、软骨组织及骨组织分化。 嗜酸细胞腺瘤:光镜:瘤细胞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内充满嗜酸性红染颗粒,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深染。瘤细胞排列成条索或团块,也可呈腺管或腺泡状。 腺泡细胞癌(acinic carcinoma) 多发生于腮腺 组织发生:来自涎腺的浆液性腺泡或源于多能性导管细胞。 大体:肿瘤多呈圆形、扁圆形、结节状或分叶状,有包膜,但不完整。切面多为实性,呈灰白或浅红色。 光镜:大部分瘤细胞体积大,呈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内含嗜碱性颗粒,胞核小而深染。肿瘤细胞常呈腺泡状、实性片状排列 黏液表皮样癌 大体: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多有包膜,但不完整,切面可有小囊腔,腔内含黏液;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肿物无包膜,浸润性生长,切面白色,质致密。 光镜:由黏液细胞、表皮样细胞及中间型细胞所组成。 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黏液细胞丰富,常见黏液细胞构成腺腔及囊样腔隙,并有增生的黏液细胞乳头突入其中,囊内有黏液及脱落的黏液上皮细胞。表皮样细胞成熟,中间型细胞少。 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 主要由表皮样细胞和中间型细胞构成,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 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来自涎腺闰管或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底细胞。 光镜:肿瘤由腺上皮及肌上皮细胞组成。 大体:肿瘤常呈圆形或卵圆形,切面大多为实性,部分可见微小囊腔,少数病例以囊腔为主。 按瘤细胞排列结构不同,可分为四型:(1)筛状型;(2)管状型;(3)实体型;(4)混合型。 上皮一肌上皮癌 光镜:肿瘤多呈导管结构,由腺上皮及肌上皮细胞构成。导管内层细胞为腺上皮细胞,导管外有单层或多层肌上皮细胞围绕。部分肌上皮细胞可形成实性团块。 免疫组化:导管内层细胞CK、EMA阳性;外层细胞S-100蛋白、myosin、actin、GFAP皆阳性,CK阴性。 涎腺导管癌 光镜:瘤细胞体积较大,胞界清楚。胞质丰富,含细小嗜酸性颗粒。排列方式: (1)“粉刺样”结构:扩张的导管内充满坏死组织; (2)实性型:实性细胞团块,中央常有坏死; (3)乳头状:扩张的导管内衬上皮呈乳头状突入腔内,乳头中心缺乏纤维结缔组织。 (4)筛孔状:瘤细胞呈筛孔状排列 Mikulicz病(Mikulicz's disease) 又称良性淋巴上皮病变。 大体:涎腺呈弥漫性肿大或形成局限性肿块,切面灰白或灰黄色,质韧有弹性。 光镜:病变为大量淋巴组织增生和涎腺实质的逐渐萎缩消失。 男 性 生 殖 系 统 正常前列腺结构特征 分叶结构 大腺泡结构腔内乳头梅花状腺腔; 分泌细胞及基底细胞构成双层结构; 腺腔内淀粉样小体 前列腺增生性病变 (一) 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BPH) (二) 前列腺非典型增生:轻度 :累及上皮层的下1/3 中2/3 重3/3但基底膜完好 (Prostatic atypical hyperplasia,PAH) (三) 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 PIN是指在前列腺原有的腺体或导管结构基础上发生的腺上皮细胞异常增生,没有新腺体形成;腺体或导管上皮细胞层数增多,数量增加,排列拥挤,胞核密集,或核重叠有异型性,核仁增大,较浓染 (四) 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 of the prostate,AAH): AAH是一种在前列腺组织中有新的腺体形成 (五) 前列腺基底细胞增生(BCH)与非典型基底细胞增生 (Atypical basal cell hyperplasia,ABCH):BCH是BPH的一部分,可表现不同的增生类型。共同形态特征是:基底细胞增生可形成不规则巢状或实性细胞团,或可形成筛状结构,也可呈栅栏状细胞排列 具备以下主要依据可诊断PIN: (1)原有的导管、腺泡单位的上皮细胞层数增多,细胞排列拥挤; (2)上皮细胞变大,嗜碱性增强,胞核重叠且有异型性,核仁由小变大; (3)少数病例腺体虽只被复单层上皮,但该上皮细胞核异型性明显,核仁清楚可见; (4)上皮增生的腺体可扭曲、扩张或腺体变小,但基底膜均完整存在。 分PIN的1、2、3级,根据细胞的异型性、排列、基底细胞层的完整性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诊断 基本标准: 核间变:核增大,核形不规则,核浆比例增大,核膜增厚,染色质增粗且近核膜,核仁大(>1.2(m)、多且突出。 腺体结构异常:大小、轮廓不规则,缺乏基底细胞层,腺腔中出现类结晶或酸性粘液。 侵袭性生长:间质内及平滑肌浸润,脉管侵袭。 免疫组化:34βE12 (+) 、PSA(+) 睾丸疾病 组织学特点: 曲细精管:含生殖细胞(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和支持细胞(Sertoli cell)。 间质细胞:又叫Leydig cell 间质组织:纤维、血管、脂肪及脂组织 男性不育的原因大致分3类: · 睾丸前:垂体、肾上腺 · 睾丸:睾丸原发性疾病 · 睾丸后:睾丸输出管的梗阻 睾丸活检观测内容: · 每个曲细精管直径、有无囊性变 · 各级生精细胞、支持细胞计数及细胞成熟度 · 睾丸间质:Leydig细胞数、血管扩张、炎症反应 睾丸活检中最常见的几种疾病 惟支持细胞综合征 曲细精管玻璃样变 曲细精管近管腔侧或基底部生精功能改变 混合性曲细精管萎缩 生殖细胞肿瘤 管内生殖细胞肿瘤 精原细胞瘤:占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50%;免疫组化:PLAP(+) PAS(+) 胚胎性癌:原始上皮样未分化的生殖细胞组成 卵黄囊瘤:内胚窦样结构(S-D小体) 滋养层细胞瘤: 绒癌、胎盘部滋养层细胞瘤 畸胎瘤: 性索间质肿瘤 间质细胞瘤 支持细胞瘤 颗粒细胞瘤:call –Exner小体 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 睾丸肿瘤多为恶性肿瘤,约93%为生殖细胞肿瘤,睾丸生殖细胞起源的常见肿瘤及其主要病理特点: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 源于生殖细胞向外胚层分化 高度恶性肿瘤,多见于婴幼儿; 肿瘤病变进展迅速,愈后极差; 肿瘤构形复杂;内胚窦样结构(S-D小体),疏网状结构、透明小滴、彩带状、迷路状或腺管状结构及实体状结构。 骨 与 关 节 基本结构: 骨的基质和骨的细胞 骨的基质包括:骨基质和软骨基质。 骨基质:(1)胶原纤维,为Ⅰ型胶原; (2)粘蛋白 (3)骨盐:羟基磷灰石 (4)酶:碱性磷酸酶、酸性 磷酸酶、胶原酶 软骨基质:蛋白多糖,HE染色淡兰色,Alcian兰色,软骨的胶原为Ⅱ型胶原。 骨和软骨的细胞成分: (1)骨母细胞,可产生骨样基质,由骨样基质与其周边的骨母细胞构成了骨样组织,HE染色呈粉红色。 (2)骨细胞 (3)软骨母细胞 (4)破骨细胞 10-20个核,核淡染,有核仁,胞浆嗜酸,有突起,电镜下可见微绒毛。 骨的形成:1.膜内化骨2.软骨内化骨 骨吸收:1.陷窝性骨吸收:破骨细胞的蚕食 2.骨细胞性骨吸收 病理性骨化(pathological ossification):先有骨样组织和骨样基质,形成海绵样骨,骨小梁中可见骨细胞,外围有骨母细胞,以后海绵状骨逐渐被板层骨代替。 骨和关节疾病病理诊断原则:临床、影象学及病理三结合 骨肿瘤的诊断原则: (一)病理形态学特点 1.骨肿瘤细胞多来自原始间叶细胞; 2.不同的骨肿瘤可有同一种细胞成分;多取材、多部位取材; 3.骨组织及肿瘤中可见较多的巨细胞:注意背景 4.骨肿瘤常有继发性改变: 钙盐沉着、钙化、骨化、囊性变以及假包膜中炎细胞浸润 (二)病理诊断要求: 1.熟悉骨肿瘤组织图象,在光镜下进行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比较和鉴别,而后对号入座。 2.大体标本的观察、影象学的表现以及对患者的年龄、发病时间、病变发生部位都必须了如指掌,这样对缩小诊断范围和进行最后的病理诊断,常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对骨肿瘤病理组织中的基本概念要搞清楚 4.正确地取材、多取材和大切片等,则可反应出病变的全貌,有助于正确的诊断。此外还需要应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和电镜观察进行辅助诊断, 5.病理医师应了解影象学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看片。 骨痂和骨化性肌炎易误诊为骨肉瘤 骨形成为主的骨肿瘤 一、骨瘤1)致密型:板层骨结构,(2)疏松型:小梁 二、骨样骨瘤 光镜:瘤核为不成熟的骨小梁,排列不规则,骨小梁的周边有骨母细胞排列,间质中有纤维母细胞、多核巨细胞和丰富的血管。瘤核的周围为硬化型骨组织,即反应型骨 。 三、骨母细胞瘤 光镜:骨小梁及骨样组织多少不一,往往由较多的骨母细胞形成小堆或围绕新生骨小梁呈多层状,增生活跃的骨母细胞,胞核大,但无异型性,核分裂像少见。间质中富于血管,常扩张充血。此外,还可见或多或少的破骨细胞型多核巨细胞 四、侵袭性骨母细胞瘤:基本组织形态与骨母细胞瘤相似,但核分裂像多 五、骨肉瘤 是一种肿瘤细胞能直接产生骨样组织或形成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中央性(髓内)骨肉瘤 1.普通型骨肉瘤: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纤维母细胞型、骨样组织 免疫组化:BMP、骨连接蛋白(osteonectin)骨钙素(osteocalcin) 鉴别诊断: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 圆细胞骨肉瘤的鉴别诊断:与恶性淋巴瘤、转移型神经母细胞瘤、小细胞癌鉴别 2.周围性(表面)骨肉瘤:骨旁骨肉瘤 、去分化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 骨母细胞瘤 骨肉瘤(骨母细胞型) X线: 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 为骨肉瘤的特征, 外围有薄壳状结构的骨质 放射状骨针, Codman三角 肉眼: 主要为膨出性压迫骨质 有显著的骨质破坏 含丰富血管呈棕红色、颗粒状 呈肉瘤状 瘤细胞 骨母细胞可有异型性, 瘤细胞显著间变, 但较一致,核分裂像 多形性核异型性, 难见。 核大,核分裂像易见 骨母细胞 附贴核排列在骨小梁 附贴和排列在肿瘤中,骨小梁 边缘多见 边缘少见 骨小梁 成熟的骨小梁排列规则 为肿瘤性,排列紊乱,不规排则 软骨形成为主的骨肿瘤 一、骨软骨瘤(外生性骨疣) 光镜:三层结构:最外层为软骨膜,由几层致密纤维组织构成,其下方为软骨帽由纤维软骨或透明软骨构成,基底部为海绵疏松骨组织。 二、软骨瘤 (一)内生性软骨瘤(二)骨膜软骨瘤 三、软骨母细胞瘤 光镜:富于细胞,1/3特征性“窗格样“钙化,多核巨细胞较小。 四、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光镜:小叶样结构,大片粘液或软骨样基质,边缘细胞密集。 五、软骨肉瘤 分类:普通型软骨肉瘤、间叶性软骨肉瘤、去分化软骨肉瘤、透明细胞性软骨肉瘤 诊断标准:(1)肿瘤性软骨细胞丰富;(2)双核细胞、大的单核细胞或多核巨大软骨细胞增加;(3)出现核的异型性。 一、骨巨细胞瘤 大体:位于骨骺,呈溶骨性改变,灰红色或棕红色,常伴有显著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光镜:破骨细胞型巨细胞、卵圆形或短梭形单核细胞。 其他含巨细胞的骨疾患: 1.软骨母细胞瘤(巨细胞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单核细胞圆或卵圆形,胞浆边界非常清楚;存在浅兰色软骨样基质和细胞间“窗格样”钙化) 2.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好发于颌骨,巨细胞成簇分布,间质细胞呈梭形,伴有胶原纤维和反应性骨形成,间质常有出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着) 3.动脉瘤性骨囊肿(宽带状囊壁结构,囊壁含较多巨细胞) 4.骨肉瘤(部位、年龄) 圆细胞为主的骨肿瘤: Ewing’肉瘤、PNET(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骨的恶性淋巴瘤、骨髓瘤 软 组 织 疾 病 结构框架: 第一节:软组织肿瘤概述; 第二节: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肿瘤 第三节:所谓纤维组织细胞肿瘤 第四节:脂肪组织肿瘤 第五节:平滑肌肿瘤 第六节:横纹肌肿瘤 第七节:血管和淋巴管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八节:血管周细胞肿瘤 第九节:腱鞘滑膜组织肿瘤; 第十节:外周神经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十一节:形成骨和软骨组织的肿瘤与瘤样病变; 第十二节:多潜能间叶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十三节:不能确定分化的肿瘤及瘤样病变; 第十四节:骨骼肌非肿瘤性疾病(自学)。 � EMBED Word.Document.8 \s ��� � EMBED Word.Document.8 \s ��� _1307268199.doc 镜下形态 囊壁由CT构成,内衬薄层鳞状上皮,一般无角化,缺乏上皮钉突 囊壁由CT构成,内衬薄层鳞状上皮,无角化 囊壁由CT构成,内衬复层鳞状上皮,角化显著或角化不全 囊壁由CT构成,内衬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向下延伸,互相连接成网。囊壁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X线特征 单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透明阴影,边缘清楚 与始基囊肿相同,但可见囊内含有牙齿 与始基囊肿相同 牙根尖处有圆形透明阴影 _1307268189.doc 组织发生 始基囊肿 发生于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造釉器星网层液化,囊性变 含牙囊肿 发生于牙硬组织基本形成之后 牙源性角化囊肿 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 根尖囊肿 由牙周膜内残余上皮变性液化或由根尖肉芽肿转变而来 发生部位 下颌第三磨牙区 下颌第三磨牙区或上颌尖牙区和第三磨牙区 下颌第三磨牙区及其升支部 前牙 大体形态 单房或多房 囊内不含牙, 有淡黄色液体 单房或多房 囊内含牙及淡黄色液体 单房或多房 囊内含黄白色角化物质或油脂样物质 囊肿为单房 内含淡黄色液体
本文档为【诊断病理总结】,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2395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MB
软件:Word
页数:2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06-01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