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消化与吸收

消化与吸收

举报
开通vip

消化与吸收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仅要从外界摄取氧气,还要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作为新陈代谢的物质原料和能量来源。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主要来自食物。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直接被机体吸收和利用;而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一般为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必需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解,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过程又可分...

消化与吸收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不仅要从外界摄取氧气,还要从外界摄取各种营养物质,作为新陈代谢的物质原料和能量来源。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主要来自食物。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直接被机体吸收和利用;而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一般为结构复杂的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人体利用,必需先在消化道内经过分解,变成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消化道的粘膜进入血液循环,供人体利用。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称为吸收。消化过程又可分为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两个方面。消化腺的分泌物称为消化液。消化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分别催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分解过程,使它们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这种消化酶对食物的化学分解,称为化学性消化。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运动,使大块食物变碎,与消化液混合,并向消化道下方推送。最后将未消化吸收的物质排出体外。消化道的肌肉除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外,均为平滑肌。消化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组织的共性,还有它自身的一些特点,如有一定的紧张性,伸展性大,能进行不规则的自动节律性收缩,以及对化学、温度和机械刺激很敏感等。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完成消化吸收功能。第一节 口腔内的消化消化过程是在口腔内开始的。在口腔内,由于咀嚼和唾液的作用,食物成为湿润的食团,并有少量淀粉开始化学分解。此后,食团由吞咽动作送入胃内。一、唾液及其作用唾液由三对大唾液腺(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以及分散舌和口腔粘膜的许多小唾液腺所分泌。正常成人每日分泌唾液约1~1.5升。唾液为无色无味近于中性(PH6.6~7.l)的液体,其中水分约占99%。唾液的有机成份包括唾液淀粉酶、粘蛋白、溶菌酶、尿素和尿酸等;无机成份有钠、钾、钙、氯、氨和巯氰酸盐等。唾液的主要作用:①湿润和溶解食物,使食物易于吞咽。固体食物溶解后才能作用于味蕾,引起味觉。②清洁和保护口腔。唾液有保持口腔正常湿润状态的作用,能冲淡有害物质,消除口腔中的残余食物或异物。唾液溶菌酶还有杀菌的作用。③唾液淀粉酶可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淀粉酶的作用最适PH近于中性,氯离子对此酶有激活作用。由于食物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口腔内化学性消化的作用不大。二、咀嚼和吞咽咀嚼是由咀嚼肌群顺序收缩 所组成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受意识控制。咀嚼时,牙齿将大块食物切割、碾磨,使食物变碎;同时,使食物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而便于吞咽。咀嚼对食物进行的是机械性加工,属于机械性消化。咀嚼不充分,可使粪便中未消化的食物成分增多。吞咽是使食物从口腔进人胃内的一系列反射动作。吞咽时,首先是由于舌尖上举等动作,使食团进入咽部。这是随意动作。此时,由于食团对软腭的机械刺激,再引起一系列的不随意动作,包括:软腭上升,咽后壁向前突出,使鼻咽通路关闭;声带内收,喉头升高并向前紧贴会厌,使咽与气管的通路关闭,呼吸暂停;由于喉头前移,食管上口张开,食团从咽部挤入食管。此后,由于食团对咽和食管等处的机械性刺激,反射性地引起食管蠕动,将食团送到胃内。蠕动是消化管共有的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其特点为管腔内食物的前方消化管平滑肌舒张(舒张波),食物的后方消化管平滑肌收缩(收缩波);由于舒张波和收缩波同时不断前移,食物便被收缩波推向前(图6~1)。第二节 胃内的消化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和对食物进行初步的消化。成人的胃容量一般为1~2升。胃的运动使食物进一步变碎,并与胃液混合成粥样的食糜。食物中的蛋白质有一部分在胃内被初步分解。此后,食糜逐步地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一、胃液及其作用胃液是由胃腺、贲门腺和幽门腺分泌的,其中以胃腺的分泌物为主。它是一种无色、酸性的液体,PH为0.9~1.5。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胃液1.5~2.5升。胃液的成分包括盐酸、胃蛋白酶、粘液、内因子,以及钠、钾的氯化物等。1.盐酸 胃液中的盐酸是由胃腺壁细胞分泌的。通常所称的胃酸即指盐酸。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解离的盐酸,称为游离酸;另一种是盐酸与蛋白质结合而形成的盐酸蛋白盐,称为结合酸。这两种形式的酸合称总酸。胃液的酸性反应主要取决于游离酸。盐酸的作用:①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胃蛋白酶,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②盐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消化。③盐酸可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④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胰液、肠液和胆汁的分泌。⑤盐酸造成的酸性环境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胃酸分泌过少或缺乏时,胃内细菌容易生长,可引起腹胀、腹痛和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呕吐和腹泻。胃酸分泌过多,有可能侵蚀胃和十二指肠粘膜,产生溃疡。胃粘膜能防止氢离子迅速由胃腔侵人粘膜内,亦 能防止钠离子从粘膜内迅速向胃腔扩散。这种作用称为胃粘膜屏障。浓度较高的酒精、醋酸、胆酸和阿期匹林等许多物质,与粘膜接触一定时间后,可破坏这种屏障。这将导致盐酸、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以及组胺的释放,以引起胃粘膜损伤、肿胀、出血等。2.胃蛋白酶 胃腺的主细胞能合成胃蛋白酶原,并以酶原颗粒的形式贮存于主细胞中。从主细胞分泌出来的胃蛋白酶原不具有活性,在胃酸或已被激活的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胃蛋白酶原分离出一个较小分子的多肽,便成为胃蛋白酶。这便是胃蛋白酶原激活的过程。胃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其产物主要是(月示)和胨,亦能产生少量的多肽和氨基酸。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较强的环境中才有作用,其最适PH为2。PH逐步升高时,胃蛋白酶活性降低,甚至丧失。3.粘液 粘液由胃腺的粘液细胞和胃粘膜表面的上皮细胞所分泌。其中一部分可覆盖在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粘液膜,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胃粘液成碱性反应,故还有中和胃酸的作用。4.内因子 内因子是胃腺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能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物,以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消化液所破坏,并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二、胃的运动胃运动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容受性舒张 当咀嚼和吞咽时,由于食物对咽和食管等处的机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通过迷走神经中一种抑制性纤维使胃体和胃底的肌肉松弛,称为容受性舒张。由于这种作用,当胃内容物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时,胃内压力增加很少,从而使胃的容量适应其贮存功能。2.紧张性收缩 胃的紧张性收缩有助于保持胃的正常形态和位置。进食后数分钟,胃的紧张性收缩逐渐加强,使胃内压加大。这有利于胃液渗入食物,并促使食糜向十二指肠移行。3.蠕动 食物进人胃后约5分钟,胃便开始蠕动,在很瘦的或患幽门梗阻病人的上腹部,可看到因胃蠕动而引起的波动。胃蠕动的意义是搅拌和粉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以利消化;并可推进胃内容物通过幽门,向十二指肠移行。4.胃的排空 食物由胃排人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的排空。一般在进食后约5分钟,便有糜排入十二指肠。排空速度与食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有关。一般来说,稀的流体食物比稠的或固体的食物排空快;在三种主要营养物中,糖类排空是最快,蛋白质其次,脂肪最慢。此外,胃内容物的总体积较大时,排空的速度较快。对于一餐混合性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要4-6小时。胃排空的动力是胃的运动。通常一个蠕动波可使1~3毫升食糜排入 十二指肠,排出是间断的。当进入十二指肠的酸性食糜增多时,能通过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抑制胃的运动,使胃的排空延缓。随着酸性食糜在十二指肠内被中和,以及食物消化,吸收,这种抑制作用消失。胃的运动又加强。由此可见,胃的排空速度能通过反馈作用而自动调节。5.呕吐 呕吐是将胃甚至小肠的内容物经过口腔强力驱出的反射动作。机械或化学性的刺激作用于舌根、咽部、胃、大小肠、总胆管、腹膜、泌尿生殖器官等处的感受器,都可能引起呕吐;视觉或内耳前庭器官受到某种刺激时也可引起呕吐。呕吐反射的中枢位于延髓,颅内压增高可直接刺激该中枢而引起呕吐。人在呕吐前常出现恶心、流涎、呼吸急迫和心跳快而不规则等植物性神经兴奋的表现。呕吐时,胃和食管下段舒张,隔肌和腹肌强力收缩,使胃内容物逆流而出。有时可混有胆汁等小肠内容物。呕吐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性反射,它可排出胃内的有害物质。但剧烈或频繁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活动,并使大量消化液丢失,造成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第三节 小肠内的消化食物在小肠内的消化是全面的和最后的。因为在小肠内,食物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作用,各种需消化的营养成份均最后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小肠还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运动对促进化学性消化和吸收都有重要作用。一般食物在小肠停留3~8小时。食物通过小肠后,消化和吸收过程基本完成。一、胰液及其作用胰液是胰腺的外分泌物,分泌后经胰腺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它是一种消化力很强的消化液。胰液是无色的碱性液体,PH约7.8~8.4,正常成人每日分泌1~2升。胰液的无机成分中以碳酸氢盐为最重要,它是胰腺的小导管管壁细胞分泌的;胰液的消化酶则由胰腺腺泡细胞所分泌,其中包括: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1.碳酸氢盐 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并形成适宜小肠内多种消化酶活动的 PH环境(PH7~8)。2.胰淀粉酶 胰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3.胰脂肪酶 胰脂肪酶可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4.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这两种酶刚分泌出来时都是无活性的酶原形式。肠液中的肠致活酶、酸、胰蛋白酶本身、组织液等,均可使胰蛋白酶原活化。糜蛋白酶原由胰蛋白酶激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的作用极相似,都能分解蛋白质为(月示)和胨。这两种酶联合作用,可水解蛋白质为小分子多肽和氨基酸。糜蛋白酶 还有凝乳作用。由于胰液中含有三种主要营养物的消化酶,因而在化学性消化中的地位至关重要。胰液缺乏时,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不能完全消化,从而影响吸收。二、胆汁的作用(一)胆汁的性质和成分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成人每日分泌胆汁800~1,000毫升。胆汁较浓稠,味苦,其颜色决定于胆色素的种类和浓度,可由金黄色至深绿色不等。肝胆汁为金黄色或橘黄色,呈弱碱性(PH约7.4)。胆囊胆汁因浓缩而颜色变深,同时由于胆汁中的碳酸氢盐被吸收而呈弱酸性(PH约6.8)。胆汁的成份较复杂,除水外,还有胆色素、胆固醇、卵磷脂,以及血浆中的各种无机物。胆色素是血红蛋白的分解产物。属于肝脏的排泄物。胆盐是各种结合胆酸所形成的钠盐的总称。胆盐排人小肠后,大部分由小肠重吸收入血,再到肝内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肠肝循环。重吸收的胆盐能促进胆汁分泌,称为利胆作用。未被重吸收的胆盐则进入大肠,经细菌作用后,从粪便中排出。胆汁中的胆固醇是脂类的代谢产物。当胆汁中的胆固醇过多或胆盐相对减少时,胆固醇易于沉积而形成胆结石。(二)胆汁的作用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其在消化中的作用主要是胆盐或胆酸的作用:①胆盐可活化脂肪酶,使其分解脂肪的作用大为加速。②胆盐、胆固醇和卵磷脂有乳化作用,能降低脂肪的表面张力,使脂肪乳化成微滴分散于水中;这样便增加了胰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使消化作用大大加速。③胆盐可与脂肪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从而促进脂肪酸的吸收。④胆盐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总之,胆汁对于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都有重要意义,当胆道阻塞,胆汁排出困难时,可造成脂肪的消化和吸收不良,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三)胆汁的贮存与排出肝脏不断的分泌胆汁,但胆汁排人十二指肠则是间断的。在非消化期间,壶腹括约肌收缩,胆囊壁平滑肌舒张或只有微弱的收缩,胆汁便流人胆囊中贮存。胆囊的容积约50毫升,由于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可使肝胆汁浓缩4-10倍,因而增加了贮存的效能。在消化期间,壶腹括约肌舒张,胆囊产生有力的节律性收缩,胆囊胆汁便与肝胆汁一同排入十二指肠。三、小肠液及其作用小肠液主要是肠腺的分泌物,呈弱碱性,PH约7.6,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3升。小肠液中含有多种与消化有关的酶。其中,肠致活酶可激活胰蛋白酶原;肠淀粉酶可分解淀粉为麦芽糖;二糖酶包括蔗糖酶、麦芽糖酶和乳糖酶,可分别将蔗糖、麦芽糖、乳糖分解为葡 萄糖等单糖,肠肽酶可分解多肽为氨基酸;肠脂肪酶可分解脂肪为甘油和脂肪酸。四、小肠的运动小肠的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1.紧张性收缩 小肠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紧张性收缩。当小肠紧张性降低时,肠腔易于扩张,肠内容物的混合与推进减慢;反之,当小肠紧张性增强时,混合与推进作用加快。2.分节运动 这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活动。当一段小肠作分节运动时,在该段肠管上,相距一定间隔的几处环行肌同时收缩,因而将食糜分割成许多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转变为舒张,舒张处转变为收缩,使原来的食糜节段分为两半而邻近的两半则合拢,形成一个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图6-2)。分节运动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利于化学性消化;还能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机会,利于吸收。3.蠕动 小肠蠕动的推进速度很慢,每个蠕动波将食物向前推进数厘米后即消失,但蠕动可反复发生。小肠蠕动在进食后大大增加。此外,小肠还有一种进行速度很快(每秒推进2~25厘米)传播距离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它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有时还可推送到大肠。这种蠕动冲可由于进食时的吞咽动作,食糜进入十二指肠或由于泻药的作用而引起。肠蠕动时,肠内容物(包括水和气体)被推动而产生的声音,称为肠鸣音。肠鸣音可用听诊器听取或用仪器记录下来。蠕动亢进时,肠鸣音频繁且较响;肠麻痹时,肠鸣音稀少,音弱甚至消失。临床上听取肠鸣音,可粗略估计肠蠕动的强弱。在小肠内,食物的化学性消化已经完成。在整个消化道内,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过程,可简示如下:唾液、胰和肠淀粉酶 肠麦芽糖酶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胆盐 胰和肠脂肪酶脂肪——→脂肪微滴——————→甘油和脂肪酸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 蛋白质—————————→(月示)胨、多肽—————————→氨基酸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肠肽酶第四节 大肠的功能食糜在小肠内被充分消化吸收后,食物残渣便通过回盲瓣进入大肠。一般情况下,每天进入大肠的内容物约有500毫升。在人类,大肠没有重要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机能是暂时贮存食物残渣,吸收水分,形成和排出粪便。一、大肠液及细菌的作用大肠液包括大肠腺和大肠粘膜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呈碱性(PH 8.3~8.4),富有粘 液,可能含有二肽酶和微量的淀粉酶,但它们所起的作用不大。大肠液的主要作用是保护粘膜和润滑粪便。大肠内有大量的细菌,它们来自空气和食物。由于大肠内容物含有大量有机物,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等条件对这些细菌极为适宜,所以细菌在此大量繁殖。据统计,粪便中的细菌约占粪便固体总量的20~30%。大肠内细菌能分解人类不能消化的植物纤维和食物残渣。细菌分解糖类及脂肪称为发酵,细菌分解蛋白质称为腐败。在大肠内,糖类发酵产生乳酸、醋酸、二氧化碳、沼气等;脂肪发酵产生脂肪酸、甘油、胆碱等;蛋白质腐败产生(月示)、胨、氨基酸、氨、硫化氢、组胺、吲哚等。其中有些成份具有毒性,也能由肠吸收一部分,但吸收后在肝脏内解毒,对健康人并无显著影响。大肠内有些细菌能利用肠内某些较简单的物质合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它们可被吸收利用。二、大肠的运动和排便大肠运动少而缓慢,对刺激的反应也较迟钝,平常仅有较弱的蠕动或规律不明显的环行肌收缩,也存在着逆蠕动。这些特征对吸收水分和贮存粪便有利。此外大肠还有一种移动快而远的蠕动,称为集团蠕动。它常开始于横结肠,可推动部分大肠内容物至降结肠或乙状结肠。集团蠕动一般在进食之后,由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而引起,故称为十二指肠一结肠反射。大肠的内容物经过水分及盐类等被吸收和细菌的发酵与腐败作用后,即形成粪便。排便动作是一种反射活动。粪便主要贮存于结肠下部。平时在直肠内并无粪便。当大肠的集团蠕动使粪便进人直肠后,粪便对直肠壁的压力即可刺激直肠壁的压力感受器,其冲动通过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入位于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使中枢,同时也上传至大脑皮层产生便意。排便是受意识控制的,如果环境许可,大脑皮层发生神经冲动使脊髓排便中枢的兴奋加强,从而引起排便动作。这时,通过盆神经的传出冲动,使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收缩,肛门内括肌舒张;与此同时,阴部神经的传出冲动减少,使肛门外括约肌的紧张性降低而松驰,粪便即被排出。排便时,膈肌和腹肌也发生收缩,使腹内压增加,可促进排便过程。大脑皮层也可抑制脊髓排便中枢,制止排便动作。脊髓横断,大脑皮层与脊髓腰骶段的神经联系中断时,排便的意识控制作用丧失,一旦直肠充盈,即可通过初级排便中枢引起排便,这种情况称为大便失禁。第五节 吸收一、吸收的部位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吸收的物质、吸收的速度不尽相同,这主要取决于该处消化道的组织结构、内 容物的成分和停留的时间。在口腔和食管内,食物实际上是不被吸收的,但某些药物(如硝酸甘油)可被口腔粘膜吸收。胃内可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小肠是各种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大肠主要是吸收水分和盐类。成人的小肠长约4米,它的粘膜具有环状皱褶,其上有大量绒毛,上皮细胞的顶端又有微绒毛,因而使肠管粘膜的表面积大为增加。食物在小肠已被充分消化,适于吸收。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也相当长。此外,小肠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和淋巴管网,提供了输送营养物质的途经。这些都是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图6一3)。小肠吸收的物质,除食物成分外,还有消化液本身所含的水分、无机盐和某些有机成分。每日分泌的各种消化液总量可达6~7升,饮食中的水份约1升。因此,消化道每日要吸收的液体可达8升。如果这样大量的液体不被充分吸收,就会影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急性呕吐或腹泻时,应及时给病人补充水分和盐类。二、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大部分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食糜到达回肠时,营养物质多已吸收完毕。另外,胆盐和维生素B12则主要在回肠主动吸收(图6—4)。(-)糖的吸收食物中的淀粉和糖原需要消化成单糖后,才被吸收。在肠管中吸收的主要单糖是葡萄糖,而半乳糖和果糖较少。单糖是通过载体系统的主动转运过程而被吸收的。在转运过程中需要钠泵提供能量。当钠泵被阻断后,单糖的转运即不能进行。糖被吸收后,主要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而进入淋巴的很少。(二)蛋白质的吸收蛋白质食物分解为氨基酸后,由小肠全部主动吸收。与单糖的主动吸收相似,转运氨基酸也需要钠泵提供能量。氨基酸吸收后,几乎全部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三)脂肪的吸收脂肪(甘油三酯)在消化后主要形成甘油,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一酯。此外还有少量的甘油二酯和未经消化的甘油三酯。胆盐可与脂肪的各种消化产物形成水溶性复合物,并聚集成脂肪微粒。一般认为脂肪的吸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吞饮脂肪微粒;另一种是脂肪微粒的各种成分,分别进入肠上皮细胞,在细胞内,进入的脂肪分解产物又重新合成脂肪,形成乳糜微粒。乳糜微粒和分子较大的脂肪酸最后转移入淋巴管。甘油和分子较小的脂肪酸可溶于水,在吸收后扩散入毛细血管。所以,脂肪的吸收有淋巴途径和血液途径两种,但以前者为主。(四)水分的吸收水分主要由小肠吸收,大肠可吸收通过小肠后余 下的水分,而在胃中吸收很少。小肠吸收水分主要靠渗透作用。当小肠吸收其内容物的任何溶质时,都会使小肠上皮细胞内的渗透压增高,因而水分随之渗入上皮细胞。(五)无机盐的吸收一般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胺盐吸收很快;而多价碱性盐类吸收很慢。凡能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盐、磷酸盐和草酸盐等,则不能吸收。三价的铁离子不易被吸收,维生素C可使高价铁还原为两价的亚铁而促进其吸收。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存在,钙盐在酸性环境下溶解较好,吸收较快。(六)维生素的吸收水溶性维生素一般以简单的扩散方式被吸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可能是简单的扩散方式。吸收维生素K、D和胡萝卜素(维生素A的前身)需有胆盐存在。第六节 消化器官活动的调节消化器官的活动能适应机体的需要,这不仅是由于消化器官各部分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而且消化器官的活动与机体其他生理过程以及外界环境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实现的。一、神经调节(一)支配消化器官的传出神经及其作用大部分消化器官受到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除外),其中以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为主。支配消化器官的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迷走神经,但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在面神经和舌咽神经中,远端结肠的副交感神经支配是盆神经。迷走神经的节前纤维进入消化管壁后,首先与壁内神经丛中的神经细胞发生突触联系,然后发出节后纤维支配消化管的平滑肌和腺体(图6-5)。支配消化器官的交感神经起源于脊髓的第5胸节至第3腰节,在腹腔神经节和肠系膜下神经节转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组成神经丛,随血管分布至消化管壁上(图6-6)。(图6-6)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促进胃肠运动,使其紧张性增强,蠕动加强加快,因而胃的排空和肠内容物的推进加速;但对括约肌的作用相反,是起抑制作用;此外,还可使胆囊收缩,壶腹括约肌舒张,胆汁排出,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唾液、胃液、胰液和胆汁的分泌。其中胃腺的壁细胞,主细胞和粘液细胞分泌均增加,。因而胃液增加,消化力强。副交感神经是通过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起作用的。因此,能阻断乙酰胆碱作用的药物(如颠茄类药物)都可使胃肠运动减弱,唾液分泌减少,从而可缓解胃肠剧烈收缩引起的腹痛,并引起口干。交感神经兴奋时,能抑制胃及肠的运动,使其紧张性降低,蠕动减弱或停止,因而胃的排空延缓,肠内容物的推进减慢 ;但对扩约肌的作用相反,能使其紧张性加强;此外,还可抑制胆囊的运动。交感神经兴奋,对胃腺仅能使粘液细胞分泌,因而胃液量少。消化器官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它们对某一器官的作用往往具有每相拮抗的性质,但在完整机体内,二者又互相协调、配合。例如,当交感神经兴奋增强时,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反之,当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时,则交感神经的活动增强。这种不同反应的配合,需要各级中枢的整合,从而使消化器官的活动能适应机体的需要。(二)消化器官活动的反射调节调节消化器官活动的神经中枢存在于延髓、下丘脑和大脑皮层等处。当食物刺激消化道某一部位时,其中的感受器发生兴奋,冲动沿传入神经纤维到达这些中枢,再由中枢发出冲动,经传出神经纤维至相应的消化道肌肉和腺体,引起其活动的改变。这是神经反射性调节的基本过程,它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食物对口腔的机械、化学或温度的刺激,作用于口腔各种感受器,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食物对胃、肠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肠的运动和分泌。此外,消化道上部器官的活动,可影响其下部器官的活动。例如,食物在口腔内咀嚼和吞咽时,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胃的容受性舒张,以及胃液、胰液、胆汁的反射性分泌;食物进入胃后,也能反应性地引起小肠和结肠运动的增强。消化道下部器官的活动也可影响上部器官。例如,回肠和结肠内容物的推积,可以反射性地减弱胃的运动,使胃排空迟缓;而十二指肠中食糜向下移动,又可促进胃排空。这些都属于非条件反射。从这里可以看出,消化器官各部分互相影响、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机能活动过程。人在进食时或进食前,食物的形状、颜色、气味,以及进食的环境和有关的语言,都能反射性地引起胃肠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这些则属于条件反射性的调节,它使消化器官的活动更加协调,并为食物的即将到来作好准备。二、体液调节调节消化器官的体液因素包括胃肠激素和组胺等。食物及其分解产物的机械和化学性刺激,可使胃肠粘膜产生多种特殊的化学物质,经血液循环来调节消化器官的活动。这些化学物质总称为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在化学上都是多肽,分子量在2,000~5,000左右。目前已经确认的胃肠激素有胃泌素、胆囊收缩一促胰酶素、促胰液素和抑胃肽四种。(一)胃泌素由胃幽门部的“G”细胞和十二指肠上段粘膜分泌。迷走神经冲动以及对幽门部的机械或化学性刺激(主要是蛋白质的消化产物)
本文档为【消化与吸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60251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6KB
软件:Word
页数:8
分类:农业
上传时间:2017-06-03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