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精选文档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精选文档

举报
开通vip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精选文档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检验科李义平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模),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但它们通过意外接种感染的机会相对很低。乙型肝炎病毒(HBV)则较HI...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精选文档
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检验科李义平危害针刺伤传播职业性血源性传染病的危险性远远大于其他途径(皮肤、黏模),约占80%。目前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接种传播,其中最常见、危害最大的是HBV、HCV、HIV。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的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的机会为6%~30%。但它们通过意外接种感染的机会相对很低。乙型肝炎病毒(HBV)则较HIV的致病性强,针刺伤发生时一般只需0.004ml血液就足以便受伤者感染HBV,被携带HBV的针头刺伤而发生乙型肝炎的危险性为1/5,一次随时发生的针刺伤导致乙型肝炎的几率为1/5000。另外,病原体经针刺伤口进入体内可引起局部或全身性感染,任何针刺伤口都可能有破伤风杆菌的存在。锐器伤处理流程目的范围安全使用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锐器损伤处理流程4123目的防止医护人员因锐器损伤而导致经血传播性疾病的发生范围因锐器损伤的医护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安全使用制度1、安全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注射。2、操作尖锐器械或者手部有伤口时,要特别小心锐器刺伤,注射或穿刺时,先检查针头是否安牢在注射器上,术者的手决不可放在针头前进方向。3、注射完毕后取出针头时,应用无菌棉签压住针眼,尽量减少血液或者体液渗出,避免沾染患者的血液或体液。4、锐器不宜直接用手传递,尽量减少搬运。5、使用或者处理前,不要弯曲或破坏针头。6、使用之后的注射器,不宜将针头外套回套,应将针尖向下直接放入利器盒,送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焚烧处理。锐器损伤处理流程伤口处理报告卡风险评估监测用药伤口处理123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用肥皂液和流动水冲洗5~10分钟,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注意1针头的污染源最具有传播疾病能力的是直接进入静脉或动脉的针头,其次为肌内注射针头,而进入患者静脉输液管道的针头其传播疾病的能力几乎为零。   2针刺的深度针刺越深,针头带入的血液越多,会增加传染疾病的危险。   3针头的口径粗细有研究表明口径9号的针头所携带的血量是口径4号针头的30倍。   4针头的类型即空心针和实心针。空心针如抽血、注射针比实心针如缝针所携带的血量多,传播疾病的危险性大。由于护理人员多被空心针刺伤,而医生的针刺伤多由缝针造成,且是在戴手套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护理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危险性远高于医生。   5针刺伤时戴1层手套会减少50%以上的接触血量,戴2副手套则会减低70%以上的血量,尤其在使用实心针时戴手套的防护效果会更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卡伤口处理之后,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查阅该病人的输血前检查报告,查看是否有传染性疾病。且不论改患者有没有输血前检查报告,医务人员必须24小时以内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个案报告卡,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进行登记备案和随访,24小时内进行丙肝(HCV)乙肝(HBV)HIV抗体监测,并保存其监测报告。风险评估必要时请有关专家进行损伤暴露风险评估一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二级暴露: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污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皮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三级暴露:     指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HIV风险评估轻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重度类型: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暴露源不明型: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HIV监测用药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越快越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即使超过24小时,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在暴露后的第4周、第8周、第12周及6个月时对病毒抗体进行检测,对服用药物的毒性进行监控和处理,观察和记录感染的早期症状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其他监测用药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人梅毒病毒阳性者,给予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抗生素预防治疗,推荐长效青霉素240万单位,每周一次,每侧臀部注射120万单位/次,连续注射两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等。停药后1个月、3个月进行梅毒抗体检测。标准预防定义: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特点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标准预防的措施1、洗手: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但是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科室主任:护士长:东莞市虎门医院标准预防的措施3、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4、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标准预防的措施5、可重复使用的设备:(1)可重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2)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要防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3)需重复使用的利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处理和防止刺伤。(4)一次性使用的利器,如针头等放置在防刺、防渗漏的容器内进行无害化处理。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实施防护,确保安全工作,谢谢!
本文档为【针刺伤的处理流程及标准预防PPT精选文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1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21-03-29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