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举报
开通vip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余华说过:“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的确,余华是一个在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的作家。在写作初期,余华的创作风格追求沈从文的古典美。1985年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起点,开始他的先锋文学道路,追求内心的真实,演绎暴力与血腥,叙事手法也变得极其自由。而到了九十年代,余华的创作风格又大变,叙事回归传统和现实,内容也变得温和。(新世纪的《兄弟》和《第七天》也有很大变化,因与本文无关。略去)其中九十年代中期的《许三观卖血记》,在叙事手法上多了一层“黑色幽默”,个人觉得是开...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 余华说过:“作为作家本人,主观上总是想往前走,总是想变化。”的确,余华是一个在创作上不断求新求变的作家。在写作初期,余华的创作风格追求沈从文的古典美。1985年以《十八岁出门远行》为起点,开始他的先锋文学道路,追求内心的真实,演绎暴力与血腥,叙事手法也变得极其自由。而到了九十年代,余华的创作风格又大变,叙事回归传统和现实,内容也变得温和。(新世纪的《兄弟》和《第七天》也有很大变化,因与本文无关。略去)其中九十年代中期的《许三观卖血记》,在叙事手法上多了一层“黑色幽默”,个人觉得是开创余华小说创作之先河,研究它有一定的意义。所以下面我想从其表现、意义和生成原因三个方面,浅谈个人的粗略看法。 一 黑色幽默的表现 读罢《许三观卖血记》(下面简称《许》),让人有种想哭不能哭想笑不能笑得感觉,究其原因便是其中蕴含的黑色幽默。苦难让幽默变成黑色,幽默使苦难多了一层色彩。观其全文,个人把黑色幽默的表现归为两点——“童话式对话”与叙事上的重复。 《许》是一部“对话体”的小说,全本只有简单的描写和人物动作,剩下的全是人物对话。《许》的对话追求简单明了,很多人批评说对话如白开水一样无味,但我读后却发现不然,我更愿意把它归纳成“童话式对话”。(余华也说过《许》是一部寓言)例如文中写道:“他们说,方铁匠的儿子被丝厂许三观的儿子砸破脑袋了…..那孩子的脑袋就跟没拿住掉到地上的西瓜一样…...那脑浆就像煮熟了的豆腐,还呼呼地往外冒热气……听说钢针用小榔头敲进去的……”此段对话如果跟西方童话中小约翰讲巨人的手臂、脑袋如何一件一件往下掉对比,我们会发现很相似,简单却有童话式的喜剧风格,让人忍俊不禁。《许》中的人物细细想来,就是如童话中人物一样,只有简单的动作,没有心理描写,对话简单而且单纯到天真,所以单个对话看来或许无味,但组合在一起就有一种童话般的幽默。 《许》在叙事上运用了重复的手法。在喜剧中,重复就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重复往往带来诙谐的效果。在大的方面,《许》十一次的卖血就是一种重复,而每一次的买血中许三观都重复着喝几大碗水,重复着膀胱被水撑满,重复着吃猪肝和黄酒,重复着黄酒需要温一温。这种搞笑的如“仪式”般的过程自然就成了一种幽默。在小的方面,许玉兰叫一乐帮忙一乐重复着的相似的推脱,许玉兰三次生孩子都在大骂许三观中生出,还有许玉兰每次都重复着在家门口的哭骂,都让人开怀大笑。可以说,不管是《许》中重复的内容和重复本身都是其幽默的表现之一。 其实文中的重复和“童话式对话”是相辅相成的,重复造成简单机械,也就使对话有了童话风格,而“童话式对话”本身便含有重复的“品质”。综上,所以个人认为《许》中叙事上的重复和“童话式对话”便是其幽默的两大原因。 二 黑色幽默的意义 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中反复渲染的主题。从早期的先锋小说到九十年代转型之后的三部长篇,苦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而《许》的黑色幽默使其中的苦难有了较以前而言的不同含义。 在先锋小说里,苦难主要以形式上的暴力和宿命来呈现的,死亡、血腥和杀戮充斥其中,每个人也如小说篇名一样“难逃劫数”,宿命所归。在这里,余华对于苦难的态度是揭露,他如一个冷漠的旁观者,把一切苦难摆在读者面前。而在带有自传意味的《在细雨中呼喊》中,回忆使苦难带上了温情,作者回忆着往事的同时,也是在“体验”苦难。在《活着》中,苦难的主题变成了忍耐苦难,带有了一种巨大的包容性。最后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挣扎苦难又成了苦难的新含义,这也是黑色幽默在文中的最大意义。 每个读者在读到《许三观卖血记》时,都会因其中的黑色幽默而淡化了苦难,而黑色幽默也是许三观挣扎苦难的手段之一。(另一个是卖血,本文不讲)这种手段个人觉得使许三观较之余华笔下以前的人物更为深刻。例如《活着》中的福贵,他对苦难的忍耐和包容让人震撼,充满了道家的“无为”和“超脱”,但只要一想到他经历的各种苦难(亲人的一个个死去)时,也让人感到麻木。他似乎就像神话中经历了各种磨难后成神的人一样,看淡了一切,拥有“高高在上”的神性,却失去了人性,这放在一个老农民身上就是麻木。而在《许》中却不然,,忍耐变成了幽默,这不仅仅是在面对苦难时的化被动为主动,更是让许三观始终充满了“人性”,在最后,他依旧幽默地说:“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长得倒比眉毛长。”这种幽默,让他在苦难面前不至于毫无还手之力,让小说的苦难意识得到升华。 三 黑色幽默生成的原因 既然黑色幽默能在《许》中有一定的意义,那为什么余华之前的小说没有呢?因为这问题有一定难度,本想略去,但就全文结构来讲,本人还是想尽最大努力来分析一下。 在上文谈到,苦难一直是余华小说的主题,而黑色幽默又对《许》中的苦难含义有了影响,那么我们可以从余华小说中苦难意识的转变的角度来看一看。个人粗浅的认为,在先锋小说中,主题是揭露苦难,在《在细雨中呼喊》中,可归纳为体验苦难,在《活着》中,可以归纳为忍耐苦难,而到了《许》中则是挣扎苦难。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其实余华对于苦难的创作是可以串成一条线的,一步接着一步,一层一层递进。个人推测,余华内心在经历《细雨》中的“体验”苦难后,自然而然会想到,生活如此苦难,现实中的人们又是如何度过的呢。余华也说过:“我过去的现实更倾向于想象中的,现在的现实则是更接近于现实本身。”那么余华从哪里获得现实本身,毫无疑问是从他的故乡。余华是一个十分重视故乡的作家,他认为他创作的根源就是故乡,北京对于生活多年的他依旧是个外地。我们也可以看到,余华前期的暴力叙事就是来源于家——医院,余华小时候是住在医院里,他说过,他每天可以看到血肉模糊的垃圾,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哭声。而自传体的《细雨》毫无疑问也是来自家。那么在“揭露”和“体验”过后为什么会是“忍耐”和“挣扎(幽默)”就很好理解了。余华在“家”的写作过后,便自然把目光放在了故乡的“家外”,去寻找现实中的人们是如何面对苦难的。而在那个小小的海盐县,广阔的田地上,农民(毫无疑问还有并没有消除农民意识的工人)面对苦难的手段就是“忍耐”和“挣扎(幽默)”。故乡田地里,农民默默耕田的身影成为了福贵的“忍耐”。夕阳西下,农民回家时互相之间的调侃和粗俗的玩笑成为了许三观(还有文中其他人)的幽默。可以说,《许》的黑色幽默的产生并不奇怪,只是余华对于自己故乡的再次开发,把目光从“家”转到了“家外”,从而得到一直面对苦难的人们的苦难手段。并且,余华在《许三观卖血记.自序》中说:“在这里,作者有时候会无所事事……虚构的人物同样有自己的声音,他(余华)认为应该尊重这些声音……他试图取消自己作者的身份。”余华前期的人物只是符号,是他内心的真实的人物,而现在他的真实来源现实,来源故乡,故乡中的农民发出了幽默的声音,自然《许》就带上了黑色幽默。另外,此时余华人到中年,生活环境的变化,让心态变得平和。余华说过:“我现在没有工作,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可能和任何人发生直接冲突,世界在我的心目中变得美好起来。”而余华在写《许》时听着《马太受难曲》,《马太受难曲》的叙事就是重复的,两个多小时都是一个曲调,这些都或多或少从外部影响余华的写作。当然,我相信,余华是一个坚持为内心写作的作家,所以黑色幽默来源于他的内心——故乡,这是最大的原因。 补充:这篇论文是个人花费力气最大的,但依然有很多不足。光是自己感到的就有很多。比如就自己所讲的黑色幽默的三个方面,其实各自就可以自成体系,可以继续深挖,另外里面发现的“童话式对话”就过于粗略,本可以写出一篇论文,还有黑色幽默产生的原因,虽然使劲想了,但依旧没有把原因放在九十年代的语境上说,仅仅是谈作家个人,感到有点道理,但过于感性和片面。不过自己依然有种满足感,比如自己把余华的苦难写作串成一条线——揭露、体验、忍耐和挣扎。自然想到以后应该是战胜或说其他,而余华之后的《兄弟》中主人公最后的确脱离了苦难,这样就感到自己还是得到点东西的。
本文档为【浅谈《许三观卖血记》中的黑色幽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732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3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09-19
浏览量: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