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举报
开通vip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2006 年第 4 期 总第 131 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 ,No. 4 Serial No. 131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张禄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洛阳 471003) 提  要 :“时间”这一概念自古就是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它是认识论中的基本概念 ,是客观存在的 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近年来 ,在语言学中时间问题研究有明显的人文取向 ,语言学家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作为语法范畴的 时间转向生命的时间、人的时间和民族的时间 ,关注...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2006 年第 4 期 总第 131 期   外语学刊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2006 ,No. 4 Serial No. 131 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 张禄彭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洛阳 471003) 提  要 :“时间”这一概念自古就是哲学家、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它是认识论中的基本概念 ,是客观存在的 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近年来 ,在语言学中时间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研究有明显的人文取向 ,语言学家们的注意力逐渐从作为语法范畴的 时间转向生命的时间、人的时间和民族的时间 ,关注时间在符号世界以及语言世界图景中的位置。本文中我们主要不是 去讨论时间范畴的物理、哲学或心理层面 ,而要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范畴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实质。时间是特殊的符号 , 时位是时间的符号单位 ,时位可以分为 :肖似时位、指示时位、符号时位 ,语言的各个层面的时间都可以从符号学角度来 研究。同时 ,时间观念比其它所有言语思维范畴都更能反映现实的属性 ,它和感受时间的主体密切相关 ,和主体对时间 的评价与感知有关。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时间的感知和意识都是不同的 ,在世界图景模式内部也存在不同的时间模 式。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下的人对时间的阐释具有不同的历史形式 ,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时间模式 ,在对时间模 式的分类上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从文化符号学角度研究时间范畴可以考虑到时间感知、时间反映、时间的概念化及其实 现的语言学因素和文化学因素 ,可以更全面地探讨该范畴的内容实质。 关键词 :时间 ;语言 ;文化符号学 ;时位 ;时间模式 ; 中图分类号 :H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 0100(2006) 04 - 0088 - 06   1  关于时间 语言时间就像物理时间、自然时间一样 ,自古就是哲 学家们的研究重点之一 ,学者们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 :什 么是时间 ? 哲学家们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开始探究时间 的实质 ,从亚里士多德到现代物理学领域 (宏观世界、微观 世界、相对论等) ,再到现代语言学的各个学科 ,时间问题 从未脱离学者们的研究视野。 “时间”这一概念和“空间”、“运动”等概念一样 ,是认 识论中的基本概念 ,是“存在”(бытие) 的最重要的范畴之 一 ,哲学家们自古就对时间表现出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著 名哲学家奥古斯丁 ( АврелийАвгустин) 在公元 5 世纪所说 的名言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性 ,他说 :“我们经常谈论到这 样的话题 :时间和时候 ,时代和季节 . . . . . . 我们这样对别 人说 ,别人也如此 ,而且我们也能相互理解。似乎 ,没有比 这更明显、更平常的了 ;但是 ,实际上 ,也没有比这更难懂 和更隐秘 ,且更能引人思索的了。”( Исповедьблаженного Августина, 1914 :326 - 327) 那什么是时间呢 ? 对很多人来说 ,时间既是一切 ,又 什么都不是 ;时间既是对每个个体来说有其特殊之处的事 物 ,又是对全体人类来说共同的东西 ;时间既为我们而存 在 ,又与我们同在。如果说确定时间的实质比较困难的 话 ,那么描述时间的一般特征则相对来说要简单一些 :“因 为时间似乎除了流逝之外就无其它特征了 ,因为人似乎注 定要关注时间的进程”, ( И. Бродский2000 :17) 这里强调 了时间特性中的延展性、连续性、流动性。人似乎注定要 成为时间流逝的见证 ,并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从各种角度 研究时间。研究的角度和科学体系不同 ,时间也就有不同 的体现 :时间可以是物理的、哲学的、生物学的 (如生命周 期、生命循环) 、地质学的 (如时期、代) 、历史学的 (时代、历 史时期) 、心理的、神话的 ,也可以是语言学的等等。 应该指出 ,最先关注时间问题的是自然科学 ,其重要 的研究成就也和物理学的发展息息相关。的确 ,物理学对 时间范畴的拓扑性和恒常性特征进行了描述 :单向性、不 可逆性、连续性等等 ,这些特征也广泛应用在其它研究时 间的科学中。此外 ,哲学家、历史学家也从发展、进化、变 化的角度对时间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近年来 ,在 语言学中研究时间问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 ,即语言研 究的人文取向。正如许多学者所说的那样 ,基本的研究范 式发生了改变 :从研究语言系统的内部语言学转向了人文 语言学 ,把语言看成是人的构成成分。因此 ,语言学家们 ·88· 的视角逐渐从作为语法范畴的时间转向生命的时间、人的 时间和民族的时间 ,关注时间在语言世界图景中的位置。 因此 ,在描写历史、社会及个人时间时 ,时间通常被划分为 2 个层次 :1)对现实进行物理描写的成分 ,是某一运动点 的坐标 ;2)人类生活的尺度 ,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及人生 存的尺度。 2  语言时间的符号学阐释 2. 1  时间是一种符号 那么时间是否可以看作符号学研究的对象呢 ? 是否 可以把时间看成在某一特定符号系统中按照符号意指规 律运作的符号呢 ? 最先从符号学角度研究时间的是奥古 斯丁 ,他认为时间是量度 ,是永恒的符号 ,把时间比做“静 止而璀璨的永恒的反照”。(Августин1997 :216)随着时代 的发展 ,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符号学的思想和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论 ,符号 学的研究也开始涉及多个领域 :文化、语言、历史、人文科 学等等 ,学者们也开始从符号学的角度把时间看成一种特 殊的符号。 时间 (首先是现实物理时间) 的符号实质的研究在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逐渐受到符号学家们的重视 ,很 多符号学家们继承了符号学创始人之一皮尔斯的观点。 皮尔斯曾这样论述时间 :“什么是时间 ? 我们能否把时间 看作直觉所能感受到的逻辑依存规律的形式 ?. . . . . . 时间 是客观直觉所能感受到的逻辑形式 ,是现实瞬间的不连续 的意义形式。”(Pierce 1984 :66) 在认同了语言的符号性和 语篇的符号性后 ,语言学时间 (词汇时间、语法时间、句法 时间、文学时间) 也从符号学角度得到了阐释。F. Merrell 是最早把现实时间和语言学时间符号化的学者之一 ,他认 为 :不管时间的单位有多小 ,总是通过某些维度来呈现的 , 它穿越空间 ,并由此形成了统一的时空事件。这就是说 , 那些通常用时间术语来命名的东西可以看作思维表征的 时间量度 (темпоральноеизмерение) ,所谓的思维表征是从 某一思维空间内部向外部、从能指 (形象)到所指 (概念) 运 动的感觉知觉。时间可以看作“思维波浪”的速度函数。 (Merrell 1985 :61) 因此 ,语言学时间是语言形式 (意象) 和观念的统一 体 ,统一体的背后是某种时空事件。F. Merrell 还研究了 文学文本、符号象征编码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他认为 ,文 学文本是一个文学世界 ,是由特定语言学符号或象征符号 构成的、反映可能的以及不可能的世界的特殊模型。这 样 ,理解文学文本及其时间前景就是一个分析 —综合的过 程 :思维表征要具有线性的时间顺序 ,同时要把文学世界 的图景和假想世界的文本进行并置 (Merrell 1985 :110) 。 把时间符号学看作独立的学科还是不久以前的事情 , 最初提到时间符号学这一概念的是 W. Noth ,他认为时间 符号学是符号学的分支 ,它研究人的存在及其行为的时间 维度问题 (Noth 1990 :415) 。W. Noth 把时间符号看成一个 索引符号 ,同时他强调 ,时间表征的是空间中客体的变化 和行为中人的变化 (Noth 1990 :416) 。 2. 2  “时位”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理解时间符号 ,我们援引一个术语 ———时 位 (хронема, chroneme) ,其主要功能就是对意义进行指示 和区分。语法时间的指示索引功能早已为人熟知 ,几乎所 有研究时间的学者都提到过语法时间的符号指示功能。 时间符号的指示性主要是指 :语法时间的意义要和“现在” 所指的某一时刻相符合 ,要和当前言语的时刻即“说话时 刻”一致 ,时态的各种语言形式都以此为参照。从各种对 语言学时间的研究可以看出 ,时间作为语言学研究的对 象 ,具有符号基础 ,因此可以看成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 时位。 时位作为符号 ,其功能是标明某一言语行为的时间场 景 ,即表明言语行为在现实客观时间坐标中的时间量度。 ( М. Ю. Рябова1996 :52 - 53)由于自然语言具有象征的特 性 ,时位作为语言编码的成分 ,同时也是象征符号 (знак- символ) 。时位的能指就是词、语法形式、句法结构等 ,当 然这要视符号的复杂程度和分析的层次而定 ;时位的所指 就是话语中某一情景的客观时间内的具体时刻 (或时期) 。 能指、所指构成了时位统一的时间表示体 ,如图 : 时 位 能指 :词、语法形式、句法结构、篇章等 所指 :话语中某一情景时间内的具体时刻 具体来说 ,语法形式可以是动词的时体形式系统 ,此 时时位的结构就是能指 (具体的时体形式)和所指 (具体的 时间或时期)的统一体 ,这里说的就是纯符号时位 ,或者叫 做符号时位 ,它是最普遍常见的时位。尽管时位具有纯符 号的特点 ,但是根据特定交际场合中是何种象征方式占优 势 ,时位有时又结合了肖似符号 (икона) 和指示符号的某 些特征 ;因为 ,众所周知 ,符号是“纯”的符号 ,但它经常要 和指示符号和肖似符号① 相结合。 E. Engberg - Pederson 也有类似的论断 ( Engberg - Ped2 erson 1998 :137) ,他指出 :“时态 (tense) 和时序 ( sequencing) 的主要区别是 :时态表达式有一个参照点 ,即以’现在’时 间值为基准 ,把各个时间点以 [ + 临近 ]进行标记 (即如果 靠近‘现在’就记为 [ + 临近 ] ,远离‘现在’就记为 [ - 临 近 ] ———笔者注) ;换言之 ,时态具有指示性 ,而时序表征的 是事件和情景的顺序”。( Engberg - Pederson 1998 :137) 我 们可以这样理解 E. Engberg - Pederson 的话 :时态的时体 ·98· ① 本文对于符号的分类采用皮尔斯的分类方法 ,即 :肖似 符号 (icon) 、指示符号 (index) 、符号 (symbol) 。 语法形式具有很强的指示符号性 ,这时的能指所指统一体 就是指示时位。如果借助句法“连续性”,即趋性形式来表 示时间 ,它没有指示特征 ,时序就只能以肖似符号的方式 进行指示。如 : She parked the car by the side of the road , got out and went over. 例句中动词形式的连续性正好投射出现实世界中事 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这就是所谓的象似性 ,因此 ,这个趋性 结构可以看作肖似时位。 2. 3  语篇的时间化 在语篇层面 ,时间由句法结构的连续性表示 ,而时间 的符号学阐释则是一种时间化操作 ,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 是 A.J . Greimas1 时间化 ,或说时间转换 ,就是把不同的叙 述计划进行时间定位。( Greimas 1982 :181) 时间化的程序 就是在语篇里确定 2 个零时间点 ,即计算点 :时间“那时” 和时间“现在”。时间化主要分三个步骤 : 1)时间规划 :即时间转换 ,从预设轴 (即叙述计划链条 内部的逻辑顺序)转换到顺序轴 (事件的时间顺序) 。 2)时间转换 :严格意义上的时间化 ,即对时间连续体 运用转换、切分、组织等程序 ,从而建立一个时间框架 ,叙 述结构就在这个框架里进行运作 (即时间指称的趋性特 征) 。 3)观念化 :把叙述函数转变成主体题元的主观过程 , 这个主体题元是作为话语内部的观察者出现的。时间化 的实质就是要制造出时间性 ,然后把叙述结构转变成连贯 的语篇。(详见 Greimas 1982 :338) 时间化操作可以使语篇的时间指称和符号指称具有 最高程度的抽象化 ,这些都是符号时位组成的篇章趋性链 条 (句法时间连续体)运作的结果。由此 ,时间指称获得了 多维特性 ,并传达出不断运动的客观世界的时间形象的复 杂结构。 3  从文化符号学看语言时间 上一节中我们从广义符号学的角度讨论了时间的问 题 ,本节中我们将主要从文化符号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分 析这一范畴的内容实质。 3. 1. 时间观念 我们知道 ,对时间范畴既有科学的理解 ,也有日常的 理解 ,后者和人的主观感知密不可分 , Д. С. Лихачев认 为 ,这是一种主观现象 ,“时间或缓慢的逝去 ,或飞逝如箭 , 时如平波稳浪 ,时而跳跃前行 ,断断续续”。( Лихачев 1971 :278) 时间无疑和世界的各种状态交替相关 ,但 Т. В. Булыгина和 А. Д. Шмелев认为 ,时间观念比其它所有言 语思维范畴都更能反映现实的属性 ,它和感受时间的主体 相关 ,和主体对时间的评价与感知相关。( Булыгина, Шмелев1992 :236)因此 ,在文化符号学分析中 ,时间被看 作人对世界的态度形式 ,看作该态度的价值观。时间朴素 的语言概念化的主观特征在很多自然语言的时间表达式 里都有所表现 ,如 : повременить(暂缓) ,проспать(睡过) , ожидание(等待) ,часнастал(时候到了) ,мигудачи(成功的 瞬间) 。而有些表达则表现出一定的价值 :часдобрый(吉 时) 、черныйдень(困难之日) 、лихаягодина(灾年) 等。整 体来说 ,虽然时间是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 ,是文化结构及 内容的重要成素 ,但文化学作为一门理论科学在对时间的 研究上贡献不大。 А. Я. Гуревич指出 :“很少有像时间这样的文化指 数 ,能如此深刻地反映文化的实质 ,它包含了时代的世界 观、人的行为及意识、生活的节奏和对待事物的态度”。 (Гуревич1984 :103)这样看来 ,Т. И. Дешериева的观点就 值得商榷了 ,她认为 ,“时间范畴的语言学方面 ,或说语言 学时间 (即时间化) 是表达时间范畴物理及哲学内容实质 的语言手段的总和”。 ( Дешериева1975 : 111 ) А. В. Кравченко(1996 :18)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把时间分成 2 个 相互对立的层面 ,认为时间是某种“生活连续统”,是在用 语言表达这种连续统时表现出的抽象的关系系统 (如在某 些语言中用不同的词语来表示语言学时间和生活时间 :英 语中的 time 和 tense ,德语的 Zeit 和 Tempus) 。此外 ,他还把 语言学时间和语法时间等同。这种方法论原则体现了当 代语言学对时间问题的一般看法。我们认为 ,只从语法角 度研究语言时间并不完全正确 ,而且认知语言学也不是唯 一的、万能的方法 ;还有人在词汇语义场框架内 ,以时间词 汇为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从语义角度来分析时间概念 ,这种做法也只是 研究语言时间的一个方面。 我们知道 ,不同的人对客观存在的时间的感知和意识 都是不同的。П. П. Гайденко认为 :“时间观念 ———是人 关于世界整体观念不可分割的部分。它随着历史的发展 而发展 ,在其周围伴生出一系列的概念、形象 ,它成为时代 及时代文化最重要的成分。历史条件不同 ,时间观念不 同 ,对时间延续性的感受也不同。对于时间 ,每种文化都 有其独特的感受、思考和感知方式”。(Гайденко1969 :88) 这就是说 ,我们可以从历史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研究时间 , 研究的主要困难就在于要从跨学科的角度切入 ,要对其它 科学领域 ,主要是文化符号学领域中不同的时间观念进行 综合。难怪有些学者认为 ,时间范畴具有文化综合功能。 在研究“时间”一词的意义时 ,В. И. Даль指出 ,时间具有 多情态性 ,如 :天文时间 (年、昼夜) ,心理学时间 ———即对 时间不可逆性的反照 (如 безвременностарит———早衰 , времялетит———时光飞逝等等) ,社会学时间 (времяденьгу дает———时间就是金钱) ;这里 ,时间与测量过程、年表和 历史的联系得到突显。 3. 2. 各种时间模式 ·09· 在世界图景模式内部存在不同的时间模式。А. Я. Гуревич指出 ,由于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 ,中世纪的人也建 立了不同的时间模式 :自然时间 (农时) 或周期时间 ;氏族 时间 (或谱系时间、朝代时间) ;《圣经》时间或神话时间 ;历 史周期时间。(Гуревич1984 :192) 也就是说 ,甚至特定时 代和文化背景下的同一个个体都会形成不同的时间观念 , 这些观念不仅不相互影响 ,还相互合作。 不同文化和意识形态下的人对时间的阐释具有不同 的历史形式 ,这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语言史和艺术史、人 类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的研究热点 ,时间因此被看作社 会历史运动的特殊形式。社会进程具有连续性、重复性、 延续性、节奏性、离散性等特点 ,而时间无时无刻不体现于 其中。 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时间模式 , 如 : В. Мурьянов的 时 间 运 动 圆 周 模 型 ( круговая модель движениявремени) ,他是参照天体运动提出的 ; Г. Гачев 的摆动震荡模型 (моделькаченияиликолебания) ,他与颤 抖、脉搏和呼吸类比 ;Г. Вригт把时间看成变化的、扩展的 流体 ,世界不变化 ,时间也不变化 ; В. И. Постовалова认 为时间最初的模型是古老的摆动模型 ,后来变成圆周模 型 ,时间就沿着一个封闭的圆周运动 ;圆周模型逐渐变为 “螺旋”时间模型 (модельспиральноговремени) ;随着社会 意识的发展 ,“螺旋”时间模型变成了线性结构 ,只有此时 , 才出现了历史的概念。 ( Роль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факторав языке, 1988 :63) 可以看出 ,在对时间分类上并没有统一的观点。Ю. С. Степанов援引马德里第 17 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1990 年)的 资料 新概念英语资料下载李居明饿命改运学pdf成本会计期末资料社会工作导论资料工程结算所需资料清单 ,概括出 12 种时间类型 :脉动时间、圆周时间或 周期时间、牛顿线性时间、基督 (教)线性时间、向上直线形 线性时间、趋向退化的线性时间、连续流体时间、螺旋时 间、编年体时间、年代时间、纯历史时间、深层时间或“不可 见”时间。(Степанов2001 :263 - 264) 关于语言时间也有不同的模式 ,一些人提出了语言学 时间的物理 ———数学模式 , Ю. Н. Караулов则区分出了 历史时间 (历时的、语言的)和现实时间 (句段的、言语的) ; С. И. Никитина分析了民间文化的语言学模式 ,提出了 民族诗歌语言词库描写模型 ,时间也包含其中 , ( Никитина 1993 :129)在《语言的逻辑分析·语言与时间》(《Логический анализязыка. Языкивремя》)一书中 ,专门有论述时间模 型的章节。 3. 3  圆周时间和线性时间的二元对立 人类意识中的世界图景是运动的、变化的。但在研究 语言时间时 ,学者们参考的主要都是 М. Гюйо提出的传 统的圆周时间和线性时间的二分法 (Гюйо1899) 。大部分 学者 ,包括 Ю. С. Степанов, Б. А. Успенский和 Н. Д. Арутюнова都认为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形成了 2 个主要的圆周时间与线性时间模式 ,这样也就存在 2 种 语言时间模式。对于神话世界观来说 ,时间的结构是圆周 形的 :神话思维中的时间不具有向量性 :时间或者不运动 , 或者做圆周运动 ,行为的目的由物质的属性决定 ,而行为 又重复着原行为。圆周象征着周期时间 ,时间沿着圆周运 动 ,而永恒范畴来自于没有开始和结束的圆周的封闭性。 这个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时间 (圆周运动不允许改变 方向) ,而人的行为又决定于周期的变化和不断有节奏地 更新的自然需求。后来 ,从多神教到基督教的转变也重构 了时间观念的结构。 由于太阳的运行带有圆周性 ,所以太阳周期就成了人 类世界存在的尺度 ,斯拉夫民族的生活就与太阳周期紧密 联系。在中世纪的欧洲 ,时间也主要由自然秩序、农历 (时 间通过太阳、沙子、蜡烛、水和钟声来测量)来决定。此外 , 除了农时还有与宗教节日有关的弥撒时间、史诗时间。直 到今天 ,人的时间感还和对周围世界的变化的感知有关 , 其源泉就是宇宙时间 ———日、月、年和季节的更替等等 ,即 周期时间在现代意识中也还存在着。时间的周期性观念 是很普遍的。可以说 ,普遍的语言世界图景的基础就是统 一的朴素周期时间模型 ,这个模型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 : 具体 —形象思维与现实自然周期及多神教信仰和多神宗 教观的联系等 ,这些联系影响着农业生活并反映在语言 中。 那么线性时间观念产生和形成的经验基础又是什么 呢 ? 学者们认为 ,只有当时间不仅仅被感知 ,且一定要被 意识到的时候 ,即人们意识到“万物有时”的时候 ,圆周时 间才会转变成线性时间。Н. Д. Арутюнова认为 ,《旧约 全书》的传道书把自然时节 (如播种时节和收获时节) 、生 命周期 (出生与死亡时间) 、历史时期 (战争时期、和平时 期)排成一列 ;自然时间决定了人类的自然活动、历史进 程 ,而对自然界变化的感觉也与对历史变革的感觉类似 (但绝不能在两者之间划等号 ) 。 ( 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 языка. Языкивремя. 1997 :51) 大多数学者认为 ,历史时 间是 18 世纪才出现的 ,它反映了追求自身利益的人的活 动的连续性。 此后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 ,时间形象被 线性时间观代替 (但时间还只是圆周内的线性运动) ,神话 意识被历史意识代替 , 行为与目的相分离 , Н. Д. Арутюнова因此把直线和圆周相对立。人类行为的结构中 心从过去转移到将来 ,即是一种线性前进运动。此时 ,时 间是一个不可逆的历史连续体。在描写时间模型时 ,学者 们用路 (人) 与流 (时间) 的形象来隐喻人的生活及社会。 当然 ,这些形象具有一定的空间特性。Н. Д. Арутюнова 也承认 ,在抽象模式里时间是形式的 ,它抽象于世界和人 ; 直线只是一些连续的点 ,但不是相互关联的连续的事件。 只有出现在世界中的人才能用事件来填满形式时间 ;进入 ·19· 时间模式后 ,人也填充进了点和运动 ,同时还有运动的方 向。(Арутюнова1999 :687 - 689) 也就是说 ,不光存在着语 言外时间模型 ,还存在着语言内模式 ,模式的组成成分就 是说话人 ,从说话人开始向右 (即将来)和向左 (过去) 计算 时间。这种模型严格来说不是语言的 ,而是言语的 ,其中 的时间计算点就是说话时刻的主体。 两种模式就是两种对生命的感知 ,两个生活形象 ,两 个象征 :圆周与直线 ,圆周与路 ;也是两种时间感 :宇宙时 间和历史时间。在进行时间定位时 ,生命运动的模式 (如 “时光流逝”、“命运之路”) 和自然的运动模式 (如“流水”、 “刮风”、“日出”)都是以隐喻的形象出现的 ,这就有理由把 时间范畴看作一个文化符号学范畴。 Г. Ф. Вригт曾指出 ,科学有的时候研究的不是时间 本身 ,而是事实 ,即时间中的事件 (就像许多语言学家研究 时间中的语言一样) ,因此他提出 ,应借助时间逻辑来研究 时间的哲学本质。(Вригт1986 :513) 时间逻辑与传统的形 式逻辑是不同的 ,形式逻辑研究静态世界的概念结构 ,时 间逻辑研究动态世界的概念结构。时间逻辑的产生是和 人们首先开始关注“人的行为”,既而重视时间概念这个过 程息息相关的。从将来到过去的运动形式的隐喻是“语言 时间”概念的基础。所有将来的事物 (次日、来年等等) 都 在某种成为过去的事物之后 :去年、上月等等 ,这一特点也 反映在时间的谓语中 , 如 : времяприходит, проходит, приближается, грядет, минует, течет, длится, тянется1 (Арутюнова1999 :690) 再如另外一些词语 :пред- ки,потом - ки,перво- проход- цы,по- след- ователи等等。 3. 4  小结 我们比较认同 Е. С. Яковлева的观点 ,她认为 :“在语 言载体的文化范式中 ,周期时间的概念是和自然周期 ,同 一事件的重复与反复 ,所有存在周期内人类命运的共性相 联系的 ;而线性时间则让人联想起事件的“不可重复性”、 “独一无二”、“唯一性”等特征 ,想起生命过程本身的不可 逆性。因此 ,很自然地 ,“周期时间”致力于类型化 ,即把存 在的和多次出现的事物相等同 ;而“线性时间”致力于个性 化。(Яковлева1994 :100 - 101) 但我们并不倾向于如此生 硬地区分出 2 种时间模式 ,因为 ,这种划分方式本身及划 分出的模型的特点都是有条件的 ,它们只反映了时间观念 的形成过程 ,但并不能穷尽时间关系的所有复杂形式。 而且 ,我们还可以把线性时间和周期时间统一 ,它们 可以共存 ,甚至可以辩证地相互影响 :自然周期内部存在 线性特征 ,而人类生活及历史的发展路线也由周期组成 ———这反映出现实理解的完整性和普遍性 ,线性和周期性 并非水火不容。时间统一体具有下列二分的特征 ,如连续 性和离散性 ,可逆性和不可逆性 ,有穷尽和无穷尽 ,单向性 和多向性等等。传统的线性观和周期观没有完全反映语 言世界图景中时间的内容和作用 ,也没有反映出时间和文 化语境的联系。当代的文化类型不同往昔 ,也就需要不同 的时间模式。 当代的世界图景形成于 2 个相互交叉的认识阶段 (感 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其中心成分是时间的概念模型 ,它又 包含两种理解 :一种是科学的时间观 ,即时间是所有事件 和现象的连续体 ;一种是日常朴素的时间观 ,即时间体现 在方言、农历和成语中等等。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即人类关于现实的知识没有必要 非要具体化 ,非要对知识的符号作出概念描写或语义特征 描述 ,因为反映才能体现形象。因此 ,在把时间作为文化 符号学范畴来研究时 ,也不能只把表达的词汇语义手段作 为研究的材料。有些学者认为艺术 (其基础是形象系统) 是对新的时间思维观 ,即历史文化观的见证。确实存在着 艺术时间 ,它可以倒退、延伸、压缩、停止 ,但它不能也不应 该只是现实的模态。 4  结束语 我们认为 ,把时间分成语言时间、历史时间、文化时间 等类别其实并不是我们最主要的目的。因为 ,时间的研究 应该在各家观点的辩证统一体中进行 ,应该综合所有的研 究成果 ,时间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揭示时间范畴的普遍特 征与各个民族的民族历史、文化特征之间的动态联系 ;描 写不同民族文化历史背景下 ,时间结构中的常量的、稳定 的结构成分 ,及时间结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话语中的时 间标志是个特殊的符号 ———时位 ,它是内容 (所指 ———客 观时间的具体时刻) 和形式 (能指 ———具体的时态时体形 式或话语句法结构中谓语的某种顺序)的统一体。根据符 号象征的不同原则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时位 :肖似时位 (类 比原则) 、指示时位 (临近原则) 、符号时位 (转换原则) 。这 些时位在语篇内部相互结合 ,构造出世界时间途径的多 维、立体模型。从文化符号学角度研究时间范畴可以考虑 到时间感知、时间反映、时间的概念化模型及其实现的语 言学因素、符号学因素和文化学因素 ,可以更全面地探讨 该范畴的内容实质 ,这也是文化符号学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АвгустинА. Исповедь. М. , 1997. АрутюноваН. Д. Языкимирчеловека. М. , 1999. БродскийИ. ПокомзвонитосыпающаясяколокольняΠΠИностр. лит. 2000. №5. БулыгинаТ. В. , ШмелевА. Д. ТемпоральныйдейксисΠΠ Человеческийфакторвязыке.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модальность, ·29· дейксис. М. , 1992. С. 236 - 242. ВежбицкаяА. Пониманиекультурчерезпосредствоключевыхслов. М. , 2001. ВригтГ. Ф. Время, изменениеипротиворечиеΠΠВригтГ. Ф. Логико- философские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збранныетруды. М. , 1986. С. 513 - 538. ГайденкоП. П. ТемасудьбыипредставлениеовременивдревнегреческоммировоззренииΠΠВопросыфилософии. 1969. №9. С. 88 - 98. ГуревичА. Я. Категориясредневековойкультуры. М. , 1984. ГюйоМ. Происходжениеидеивремени. СПб, 1899. ДешериеваТ. И. ЛингвистическийаспекткатегориивременивегоотношениикфизическимифилософскимаспектамΠΠ Вопросыязыкознания. 1975. №2. С. 111 - 117. ИсповедьблаженногоАвгустина. М. , 1914. КарауловЮ. Н. Русскийязыкиязыковаяличность. М. , 1987. КравченкоА. В. КогнитивныеструктурыпространстваивремениΠΠИзвестияАНСССРСЛЯ. 1996. Т. 55. №3. С. 3 - 24. ЛихачевД. С. Поэтикадревнерусскойлитературы. М. , 1971. Логическийанализязыка. Языкивремя. М. , 1997. НикитинаС. Е. Устнаянароднаякультураиязыковоесознание. М. , 1993. Рольчеловеческогофакторавязыке. М. , 1988. РябоваМ. Ю. Временнаяреференцияванглийскомязыке: Докт. дисс. СПб. , 1996. СтепановЮ. С. Константы: словарьрусскойкультуры. М. , 2001. УспенскийБ. А. Историяисемиотика( Восприятиевременикаксемиотиечкаяпроблема) ΠΠ Учен. зап. Тартус. Ун- та. Тарту, 1988. вып. 22. ЯковлеваЕ. С. Фрагментырусскойязыковойкартинымира( Модел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а, времениивосприяния) . М. , 1994. Engberg - Pederson E. Space and time ΠΠCognitive semantics. Meaning and cognition. Amsterdam , 1998. Greimas A. J . , Courtes J . Semiotics and language. An analytic dictionary. Bloomington , 1982. Merrell F. A semiotic theory of texts. Berlin , 1985. Noth W. Handbook of semiotics. Bloomington , 1990. Pierce Ch. S. Collected papers of Ch. S. Pierce. Massachusetts , 1960. Vol. 6. P. 66. Semiotics of culture and language.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s. London , 1984. Vol. 1. 特伦斯 1 霍克斯著. 瞿铁鹏译. 结构主义符号学〔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987. 俞建章 1 叶舒宪 . 符号 :语言与艺术〔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88. 收稿日期 :2004 - 11 - 21 【责任编辑  李凤琴】 ·39·
本文档为【语言时间的文化符号学阐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6901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30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6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09-23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