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举报
开通vip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中国农史   2003. 3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郭声波 (四川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四川 (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 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 ,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 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关键词 :四川  传统农业  畲田  斜坡挂地  水土流失 在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 (含重庆)地区 ...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中国农史   2003. 3 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郭声波 (四川大学  古籍整理研究所 ,四川  成都  610064)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历史上四川 (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 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 ,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 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 关键词 :四川  传统农业  畲田  斜坡挂地  水土流失 在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 (含重庆)地区 ,传统农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 ,农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后 , 技术改进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 ,人们为满足迅速增长的生活需求 ,乱伐森林 ,滥耕土地 ,造成天然植被破 坏、水土流失进展、资源动植物减少、地区性小气候改变等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后果。这里着重讨论 传统农业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一、传统农业的几种土地资源利用形式比较 (一)平原河川农业  这类地区很早就实现了水田化 ,大多由天然池泽、泻卤之地及部分原始森林改 造而成 ,渠堰自然灌溉较为发达 ,普遍实行深耕、施肥、中耕等精细耕作 ,土壤肥力能得到补偿 ,基本上没 有水土流失。四川盆地西部是这类农业的典型地区。 (二)山田与梯田农业  这类农地多由盆地中、东部低山丘陵的山林垦辟或旱地改造而成 ,唐宋时代 多系待雨而溉的“雷鸣田”。“雷鸣田”利用率不高 ,耕作较粗 ,土质较瘦 ,排水形式多是逐级下流 ,即南宋 人范成大见到的“高田水入下田鸣”①,通常是高田愈薄而下田愈厚 ,但整个看来 ,由于避免了大规模直 接冲刷 ,水土流失也不是很严重。清代普及梯田之后 ,缩短了层级距离 ,有利于进一步增蓄水量 ,减少冲 刷 ,加以人们用各种方式保水保土保肥 (如糊田坎、泡冬田、施肥、深耕、田塍植树等) ,实行精耕细作 ,更 把水土流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梯土农业  这在旱地农业中算是比较先进的耕作方式了 ,主要出现于清代盆地中部丘陵地区 , 后亦向东部平行岭谷区发展。其特点是把斜坡挂地改成水平或接近水平状 ,便于播种、浇灌、施肥、中 耕、收获 ,这种地的土壤因多系紫红色砂页岩风化而成 ,含砾高、土层薄、养分贫乏 ,易渗水 ,又不便深耕 , 难以修筑土埂 ,建成水田 ,较易为流水侵蚀。 (四)斜坡挂地农业  实际上也就是从古代的畲田 (轮耕地)演变而来。畲田是三年一易 ,但到清代 有的地方山林尽辟之后 ,已找不到或懒于开垦新地实行轮休 ,只好连年种下去 ,进行掠夺式耕作 ,既不能 精耕细作 ,又不能保土保肥 ,一般在四、五年后 ,就显出石骨 ,成为濯濯童山 ,这是最坏的一种耕作方式 , —311— ① 范成大 :《垫江县》,《范石湖集》卷 16。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411— 中国农史 2003 . 3 —511—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氏入蜀时即已见到垫江一带因雨而致水土流失的情景 :“青泥没髁仆频惊 ,黄涨平桥马不行”①。这就是 最好的说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清浊变迁 ? 笔者以为 ,既然不能由唐宋原始的畲田耕作方式解释 ,那么就只有 用农地的过度垦殖来解释了。笔者曾根据有关资料推算出 ,南宋中期四川的农业开发达到历史上第二 个高潮 ,农地垦殖由盆西、盆中扩大到盆东并进抵盆周高半山区 ,耕地面积达 90 万顷 (今市制顷 ,下同) 左右 ,平均垦殖指数约10. 7 % ②,这组数字 ,大概就是四川生态平衡的临界数字 ,一旦接近此数 ,水土流 失便开始出现 ,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所幸的是 ,南宋的水土流失尚未给人们带来严重影响 ,而元代大量农地返耕为林 ,又很快中断了这 个不良过程。元人赵孟 《巫山一段云》组词《十二峰》又有关于秋天雨季川江水文的描述 :“迭嶂千重 碧 ,长江一带清。⋯⋯碧水澄清黛 ,危峰耸翠屏。⋯⋯晓色飘红豆 ,平沙枕碧流。”③ 依依又是一派山青 水秀的怡人风光。此后直到清乾隆时代 ,川江水文基本上保持着清碧状况。如江安人杨卓(乾隆三十四 年进士)《望海吟》诗有云 :“我生之初 ,但识岷江 (按即江安一带之川江)水 ,碧腾白涌几千里”④。 三、清中叶以来农地的过度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加剧 四川耕地面积重新达到 90 万顷以上 ,农地垦殖复拓展到盆周高半山区 ,大约是在清中叶的嘉庆时 代 ,此后直到现在 ,反映夏秋江水变浑变黄的诗文便不可胜纪了。如道光涪州三峡间即有“飞花喷雪 ,浊 浪轰雷”⑤ 的情景 ;1935 年秋 ,一群徒步考察大西南的青年徜徉在会理南边的金沙江岸 ,感叹“水色与黄 河差不多 ,色样极浑黄”⑥,这与早先的“泸 (古羌语称‘黑’为‘卢’) 水”之名 ,显然很不协调了 ,可见水土 流失已染指川西南、川西地区。 水土流失系由天然植被破坏造成 ,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清中叶四川森林的破坏 ,主要发生在盆地内 部 ,其后果可见于光绪间成渝大道上的旅行日记 :“晨兴 ,雨势浓厚。⋯⋯行潦土膏 ,错杂交汇 ,作红泉奔 泻。四山瀑布 ,穿林触石 ,吼声震耳。溪流潋滟 ,如九曲浑河”⑦。清中叶以后 ,四川森林的破坏已扩展 到盆周并向川西南乃至川西山区逐渐深入 ,这时给农业水土资源带来的严重影响 ,用不着搜寻间接材 料 ,只要看看当时人们的直接认识就够了。邓锡侯《屯政纪要》就说 :茂、理两县因滥砍滥伐 ,“竟成焦土 , 不但以后林木萌发不了 ,驯至水源亦失于含蓄 ,酿成十年九旱”。大渡河流域也是“荒山日多 ,水源无从 涵养 ,下游农区受害之程度与日俱增”⑧。 森林的破坏固然有种种原因 ,但农地垦殖毋庸置疑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除前引资料反映的乾、嘉 间林大巴山区伐林开荒所致水土流失外 ,还有不少事例可资证明。 大相岭诸峰 ,海拔多在 3000 米以上 ,据当地方志记载 ,明时犹为樵采之林区 ,而至清末民初 ,有的山 林已童 ,无可樵采者 ,于是有“光头山”、“大红山”之名 ,山南之汉水也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流沙河”。当 然 ,仅仅是樵采 ,未必有这么大的破坏 ,道光年间徐瀛赴任西藏拉里粮务途经大相岭时所见 ,“一路万山 陡削 ,壁立千仞 ,似无路可通 ,而山上居民栖止 ,种植成畴 ,颇有鸡犬云中之概”⑨,显然开荒种地才是森 林破坏的主要原因。前引程绍行报告表明 ,直到抗战时期 ,汉源一带烧山垦耕仍不断进行 ,约计毁林 —611— 中国农史 2003 . 3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徐 瀛 :《西征日记》,《川藏游踪汇编》,1985 年。 程绍行 :《大渡河上游森林调查报告》,《四川之森林》卷 3 (1938 年) 。 丁治棠 :《丁治棠纪行四种》,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176 页。 钟天石等 :《西南游行杂写》, (台湾)文海出版社 ,1973 年 ,第 218 页。 程绍行 :《大渡河上游森林调查报告》,《四川之森林》卷 3 (1938 年) 。 王培荀 :《听雨楼随笔》,巴蜀书社 ,1987 年 ,第 34 页。 曹学  :《蜀中名胜记》卷 22。 郭声波 :《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 ,第 74 页。 范成大 :《垫江县》,《范石湖集》卷 16。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Administrator 箭头 50400 公顷 (折合 7560 顷) 。 此外 ,川省民间常有焚林求雨的恶习 ,如 1937 年四川大旱 ,山民放火烧山以求雨 , 名单名单延期单出门单老板名单 就古蔺县之官 山老林 ,叙永县之大安山及兴文之建武附近而论 ,当时火光烛天历七日夜 ,一百里以内热风熏腾 ,被焚之 林地 ,枯干满目 ,损失不可数计①。其实 ,这种焚林求雨活动 ,也不过是披上迷信色彩的集体刀耕 (含锄 耕、牛耕)火种而已。 在川西南地区 ,亦因近代传入玉米 ,马铃薯、罂粟 (鸦片)等山地作物 ,使凉山腹地毁林为地的风气愈 演愈烈。如昭觉城南乡 ,因滥伐树木 ,土地多年休闲 ,乱放牲畜 ,顺坡耕作 ,致 50°的坡地都开为耕地 ,森 林灌木遭到破坏 ,地面没有覆盖 ,坡土平地皆无背沟沙凼 ,每当山洪暴发 ,泥沙随着洪水流失。土层不厚 的坡土 ,已成为石谷滩。土层较厚的坡土 ,已造成大小长短不等的抽心水槽。每年的自然规律是 :“春有 旱灾 ,夏有洪灾 ,不雨就旱 ,一雨成灾”。又以种罂粟为例 ,山区种罂粟仍行刀耕火种 ,需要扩大烟地以便 轮休 ,凉山彝族平均每户能种 4 亩罂粟 ,也就是说 ,每户仅烟地至少就需 12 亩 ,这就导致大量毁林开荒。 边缘区阿尔乡 (在今甘洛)每年均有新开荒地供种罂粟 ,仅所池一村就开出 100 亩以上 ,当地人称为“打 生地”、“打火地”②。这种滥垦 ,也是近代高半山林区过早开发的原因之一。 拙著《四川历史农业地理》(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 曾根据有关资料推算出清代以来几个年份 的分区耕地数与垦殖指数 ,现列表如下 ,以反映清中叶以来四川农地垦殖的迅速增长情况。 表 2 清中叶以来四川农地垦殖增长情况 农业分区 1729 年耕地数 (万顷)  垦殖指数 ( %) 1820 年 耕地数 (万顷)  垦殖指数 ( %) 1937 年 耕地数 (万顷)  垦殖指数 ( %) 盆西平原低山区 14. 2351 36. 50 25. 6209 65. 69 19. 4002 49. 74 盆中丘陵低山区 15. 0857 13. 06 28. 4077 24. 60 62. 9607 54. 51 盆东南平行岭谷区 13. 3952 18. 60 24. 6543 34. 24 34. 9898 48. 60 盆周山区 7. 0000 4. 00 10. 4000 5. 83 30. 6198 17. 15 川西南中山宽谷区 2. 2274 2. 80 2. 9794 3. 75 4. 7937 6. 03 川西高山深谷区 ? ? ? ? 1. 4680 0. 66 川西北高原区 ? ? ? ? ? ? 合计 (约数) 53. 0000 6. 29 95. 0000 11. 27 155. 0000 18. 39 由此看来 ,当代表生产水平的粮食复种指数基本不变时 ,人口、垦殖面积 (耕地数) 、垦殖指数、农地 垦殖的海拔高度与水土流失程度之间 ,确实存在着复杂的函数变量关系。四川地区清末以前的平均粮 食复种指数一直低于 125 % ,在这种情况下 ,当总耕地面积在 90 万顷、平均垦殖指数在 10. 7 %以下时 , 农地的垦殖与森林的破坏局限于丘陵中部及山地坡麓 (海拔约 800~1500 米)以下 ,水土流失不明显 ;当 总耕地面积达 90 顷、平均垦殖指数达 10. 7 %时 ,农地的垦殖与森林的破坏开始往丘陵顶部、半山上部 (海拔约 1000~2000 米)推进 ,畲田、山田垦辟盛行 ,梯田出现 ,水土流失开始明显 ;当总耕地面积达到 120 万顷、平均垦殖指数达到14. 2 %以上时 ,农地的垦殖与森林的破坏开始往川西南中山、川西高山地区 (海拔约 2000 米以上)推进 ,耕作方式多样化 ,斜坡挂地大量出现 ,水土流失加剧。 作者简介 :郭声波 (1959 — ) ,男 ,历史学博士 ,四川大学古籍所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历史地理 研究。 [责任编辑 :陈少华 ] —711— 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 ① ② 《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 (综合报告)》,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5 年 ,第 2~3、15~18 页。 蒋君章 :《西南经济地理》,商务印书馆 ,1943 年 ,第 130 页。
本文档为【四川历史上农业土地资源利用与水土流失】,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64867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5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07
浏览量: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