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1

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1

举报
开通vip

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1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 开封“城摞城”形成的原因初探 开封市文物工作队 葛奇峰 关键词:城摞城 形成原因 因袭思想 地理位置 黄河泛滥 内容摘要: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系统、丰盛的物产及由此形成的因袭思想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条件,而黄河的泛滥又客观上造就了这一奇观,使得灾难的开封形成了“城摞城”的历史奇观。 Key Words: layers upon layers of the city,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tradit...

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1
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 开封“城摞城”形成的原因初探 开封市文物工作队 葛奇峰 关键词:城摞城 形成原因 因袭思想 地理位置 黄河泛滥 内容摘要: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系统、丰盛的物产及由此形成的因袭思想都是其不可或缺的条件,而黄河的泛滥又客观上造就了这一奇观,使得灾难的开封形成了“城摞城”的历史奇观。 Key Words: layers upon layers of the city,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traditional thoughts, important geographic positions,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Abstract: There are various and complex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 miracle about “layers upon layers of the city” in Kai Feng. Some of them, such as important geographic positions,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systems, rich resources and traditional thoughts from all above,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And the over—flow of the Yellow River has created this miracle. As a result, Kai Feng survived many disasters and the so—called “layers upon layers of the city” came into being. 今天开封城的位置是在南北朝时固定下来的,到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汴州节度使李勉对汴州城进行了一次扩建①,大约就是今开封城的范围。以后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朝等六个朝代又先后在此建都,明清开封城作为府治中心仍在原地发展。如果算上地处今开封城西北部的魏国大梁城,开封城地下现己埋有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明清开封城等数座城池。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唐汴州城、北宋东京城、明清开封城、今开封城老城等数座城池虽历经1200多年的历史,但城的整体格局却未有什么大的变动,特别是不同时代的城市中轴线几乎没有丝毫错位地叠压在一起,这一独特的历史景观在中国城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附开封地层示意图)。关于开封“城摞城”这一历史奇观形成的过程,此前已有许多论著对其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故笔者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仅试对开封“城摞城”这一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作一简单分析,以请教于大家。 1、​ 因袭思想 根深蒂固 思想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最持久、最具延续性的一种东西,也是人们世代相承的核心,其有一个 形成并不断强化的过程。开封“自古夷门帝王州”思想的形成强化过程亦是如此。 开封作为都城的历史是从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迁都于此开始的,时称大梁。魏迁都大梁后,实行一系列的改革,国势强盛,成为战国时期诸侯国中最先称霸的一个。大梁城作为魏国的都城,也迎来了她的第一个辉煌时期,名燥一时。史载“魏之大梁、秦之咸阳、楚之郢,皆出入大贾小商之地”②。“除田宅外,无空地,人民车马来往,日夜不休”③,“田舍庐庑之数,曾无所刍牧。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绝, 殷殷,若有三军之众”④。大梁城的繁盛与辉煌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由此也奠定了日后开封城成为“帝王之州”、“四方辐凑”之地的基础。 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定都开封,时称东都,又称东京。以后的后晋、后汉、后周都相继建都于此。但五代时期,战争连绵不断,王朝更迭频繁,所以,后周以前,开封虽然尊居国都之位,但城市规模却只是因袭前代,无大的发展。直到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周世宗柴荣抽调开封附近的滑、郑、曹、等州10余万人修筑外城、整修旧城、改建街道,历时三年而成。此次修建奠定了今日开封城的基础,也进一步巩固了开封作为国都的地位,强化了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政权,定都开封,仍沿后周东京之称。东京城在北宋时期以前朝旧城为中心进行了多次扩建,使开封城进入了其最辉煌的时期。北宋东京城不仅在城市建筑上达到一个顶峰,而且也在世人的心目中竖立了其作为全国核心、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 北宋末期,繁华的东京城虽然被金兵的铁骑踏毁,但仍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金朝统治者在此建都二十余年。在经历了元朝的金戈铁马之后,开封仍不失为中原名城,明朝朱元璋又借势在此建都近10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惮于开封城的“王者之威”,在开封城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铲王气”运动,开封城巍峨高大的繁塔也在此次运动中被拆毁。虽如此,有明一代,开封仍作为封蕃重地耸立中原。明末,农民起义军水淹开封城,开封遭到了灭顶之灾,变成了一片废墟。清朝建立后,作为中原重 的省会开封立刻得到重建。道光41年,黄河水又一次冲垮了开封城,但洪水过后,清政府依然在原址筑墙建城,毫无搬迁之意。 纵观开封的城市史,从南北朝的东都城到北宋东京城,开封城作为首都的地位逐步得到加强,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也不断地得到强化,“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传统理念日渐强化并最终定格承袭下来。开封城也逐渐由小变大,在北宋时期达到鼎盛。但其中的每一次扩建,其城市中轴线都未有丝毫的变迁。宋以后,开封城的历史作用虽然逐步淡化,但其作为“王者之都”留给人们的记忆却弥久愈新。宋元以后,开封历遭兵燹水灾,但每一次灾难过后的重建,人们又都不约而同地在原址上重建,只是规模上日趋萎缩。城市虽小了,但其中轴线的地位却更凸显了。整个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日益加强,并作为一种信念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2、​ 交通位置 至关重要 铁器时代,一个城市要想保持长久的繁荣和发展,有足够的发展潜力,就必须有发达的交通系统。在冷兵器时代,陆路和水路可谓是当时交通运输业的全部选择。而开封正好地处中原腹地,地势平坦、水系发达,自古就是交通枢纽,这也是开封1200多年以来城址没有大的变迁,形成“城摞城”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 早在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就以大梁为中心,开凿了一条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古运河---鸿沟⑤。鸿沟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水,向东流经中牟县北,至开封市南折向南流,经通许县东、太康县西,至淮阳县东南注入颖水。鸿沟的开凿,连通了济、濮、汴、雎、颖、涡、汝、泗、菏等黄淮间的主要河道,形成了黄淮平原水道交通网。 交通网又由颖水、涡水等淮河支流南接淮河,由淮河连通邗沟和长江,进而使黄淮水系和长江水系连为一体。使大梁一跃成为“北据燕赵,南通江淮,水陆都会,形势富饶”⑥之地。 北宋时期,开封的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是当时全国著名的“水陆都会”城市。其中贯穿东京全城的水道共有四条。 最南面的一条是蔡河,主要担负东京与陈、蔡、汝、颖诸州间的水上交通和漕运。 蔡河北面是汴河。汴河由西向东横穿全城,连通南北大运河,东通泗州入淮,是四条水道中最重要的一条,也是北宋东京的生命线。《宋史.河渠志》记载说“汴河横亘中国,首承大河(黄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 五丈河,流经东京城东北部,主要负责将东京东北的曹、兖等州的粮食、物资等运进东京。北宋立国初期,东京的粮食供应主要依靠京东、京西数路,大多经由五丈河运来。 金水河,流经东京城西北部。它发源于河南荥阳县境内,由西北水门流入东京,主要作用是供皇宫用水。 东京不仅处于全国水路漕运中心,而且还是全国陆路交通中心,有几条干线由东京向四方辐射,可达全国各地。从东京向北,经滑州、澶州(今河南濮阳)、河北大名,可通辽国的南京(今北京);从东京往西,经郑州、西京(今洛阳)、陕西的京兆府(今西安),可通四川及西北各地;从东京往西南,经许昌、邓州、襄阳、江陵,可达湖南和两广;从东京往东,经曹、济、兖、淄,可达山东沿海各地。宋以后,黄河在汴梁一带经常决口。汴河、蔡河、五丈河等航道也逐渐被黄河泥沙淤 ,无法通航。到了明末清初,开封已没有理想的水路与外界沟通。但开封城南45里处贾鲁河的兴起却弥补了这一不足。作为开封的外港和转运站,贾鲁河畔的朱仙镇也正是借此契机而一跃成为当时的四大名镇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封在当时仍不失为中原第一名都。 从上述开封的交通发展史来看,正是开封便利的交通条件,正是开封作为全国交通枢纽城市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一次又一次地将人力和财力投向这片热土,从而也使开封得以一次又一次地耸立起来。 3、​ 地理环境 独一无二 开封地处黄河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无山川阻隔,且开封段的黄河也正是历史上黄河决口最多的地方。 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围攻大梁,久攻不克,便引鸿沟黄河水,水淹大梁,灌城三个月,城毁魏亡。大梁城亦成为开封城下有迹可考的第一座城址。直到汉武帝时,司马迁访古来大梁,所见仍是一片荒凉。这是开封历史上的第一次灭顶之灾,但这仅是灾难的开始。 五代时期,由于人为和自然的原因,黄河水患尤为猖獗。后晋、后汉、后周三朝20多年间,黄河就决口达11次之多⑦。此外,零星发生溃决的地方还有不少。河水每一次泛滥的结果都是灾难性的:淤塞河道、淹没良田、吞噬生命、毁城亡国,使得大梁城之上又添新城。 元代,黄河水患的危害更为剧烈。黄河在汴梁一带经常决口,如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黄河决堤,洪水直逼汴梁,几将全城淹没;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黄河泛滥,使汴梁一带15个县受灾⑧。黄河水患严重威胁开封一带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发展。汴河、蔡河、五丈河等河道也逐渐被黄河泥沙淤塞,无法通航;辉煌一时的北宋东京城也在历次的洪水中逐渐消失,湮埋于地下。 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民起义军决开黄河大堤,黄河水直灌城中,城中水深数丈,房舍屋宇多半被毁,城中百姓十不存一。这次水灾是开封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明代开封在恢复和建设上的成就悉数被淤埋于地下,繁华的开封城和其发达的水系亦一起成为历史遗迹而从地表之上消失。 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黄河又一次从开封附近决堤,洪水围城达八个月之久。正是这次灾难使得明清开封城址也变成了今日考古学上的一个地层。 孕肓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带给开封的却多是灭顶之灾,然而也正是这些毁灭性的灾难客观上造就了开封“城摞城”的历史奇观。 开封城在遭受毁灭之后,为什么没有像西安、洛阳一样移址重建呢?首先,开封地平无山,就是迁移几十里亦无益于事,不似西安、洛阳,换个地方就可以借助地利之便阻止灾难的发生(最起码可以躲开自然灾难的发生);再则,在原址重建,有章可循,同时,以此为籍口,更容易唤起民众重筑的激情、激起他们的区域自豪感,也更容易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心里认同。 4、​ 粮米之乡 奠基之石 历史上的开封,自然环境相当优越。在战国时期,开封地处“天下之中身”,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北临汴水,距黄河、济水也不远,附近河湖密布,植被繁茂。气候比现在更温和,水旱灾害也比中古以后少的多,土质也不存在今天的盐碱化。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农业在当时就有了相当的发展,这对开封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极为有利。 到了北宋时期,黄河尚距东京城近200里,且比较稳定。当时东京地区河渠密布,农业相当发达。丰盛的粮食生产有力地支持了东京城的繁荣与发展。据宋朝政府的户口统计,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4),有18万户;宋神宗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有23.5万户;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有26万户⑨。每户以4---5人计算,徽宗时人口在100万到130万间,若加上不计入民户的东京驻军及其家属,则东京人口最多时应有140万到170万。为了更接近事实,就以140万为准,若按每人每年需消耗8石粮食来计算,则维持东京城的正常运转,每年需供应1120万石粮食。北宋初期,朝廷规定:汴河每年漕运600万粮食,五丈河62万石,蔡河60万石⑩。后来,经汴河运转东京的江淮漕米已多达700余万石。舍小取大,汴河漕运就以每年700万石为准,这样,每年向东京城供输约820万石粮食。与实际需要相比,尚有300万石的缺口。而这部分缺口只有靠京畿地区的粮食供应来填补。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东京地区农业发达的程度。 开封地区,广袤的平原,发达的农业,有力地支持着开封在铁器时代的持续发展,持续繁荣。这也正是开封永葆发展活力,历毁历建的物资基础所在。 五、结语 综上所述,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的形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是诸多历史原因复杂作用而成的。重要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系统是其早期建都的根本原因。随着整个中原地区的不断开发,随着开封建都时间的增长,“得中原者得天下”、“自古夷门帝王州”的思想也逐步形成,并逐步强化成一种理念,一种一统天下标志。也正是这一传统思想诱使着一代代人在此建都,乐此不疲。 黄河一次次的泛滥,历代的兵戈铁马使得开封城一次次变成废墟,一次次地被淤埋。而也正是这一次次毁灭性的天灾人祸客观上造就了“开封城,城摞城”的历史景观,同时在开封城的兴起和每一次复兴中,开封地区丰盛的物产,充足的粮食供应都是其坚强的后盾,为其夯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 邮编:475000电话:0378——5802213 开封市迎宾路26号(市博物馆院内) 开封市文物工作队 葛奇峰 助理馆员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六,《旧唐书》卷十二《本纪》 ②、④、⑥《史记.魏世家》 ③、《战国策》 ⑤、《水经注.济水注》引《竹书纪年》 ⑦、⑧《开封黄河志》 ⑨、《宋史.卷八十四》 ⑩、《宋史.卷一七五》 开封城下城示意图 开封历代地层叠压示意图
本文档为【试析开封“城摞城”历史奇观形成的原因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331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70KB
软件:Word
页数:10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10
浏览量: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