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军事管理的本质

军事管理的本质

举报
开通vip

军事管理的本质军事管理的本质 军事管理的本质 一个现代化的作战部队,必须有良好的训练,妥善的装备,适当的补给和人员与经费的补充,然后才能发挥高度的战力,而训练、装备、补给、人员和经费补充,都与管理直接有关,无良好有效的管理,便难以维持高度战力的部队,因此指挥官与各级干部,要保持部队高度战力,就必须讲求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与旧式管理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决策过程」与「信息运用」,旧式管理,是凭经验与直觉,作为决策的基础,而科学管理则是根据敌方与我方的资料数据,精筹密划作出各种可行方案,决策人员从各种方案中,选出能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

军事管理的本质
军事管理的本质 军事管理的本质 一个现代化的作战部队,必须有良好的训练,妥善的装备,适当的补给和人员与经费的补充,然后才能发挥高度的战力,而训练、装备、补给、人员和经费补充,都与管理直接有关,无良好有效的管理,便难以维持高度战力的部队,因此指挥官与各级干部,要保持部队高度战力,就必须讲求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与旧式管理最大不同之处,在于「决策过程」与「信息运用」,旧式管理,是凭经验与直觉,作为决策的基础,而科学管理则是根据敌方与我方的资料数据,精筹密划作出各种可行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决策人员从各种方案中,选出能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案,以求克敌效果,这也就是兵法上所说;「多算胜,少算不胜」,因此要讲求科学管理,要实践「多算胜,少算不胜」的理论,就不能没有管理信息(Management Information, 日人将之译为管理情报)。实际上现代的军事管理,装备武器复杂,已远非刀枪剑戟的时代可比,单凭记忆或直觉,绝难达到有效的目标,如果有了现代化的装备,因管理不当,故障丛生,或有了武器弹药,而后继支持不足,则现代化武器装备不仅难以发挥战力,反可能成为部队的负累。因此管理与作战,实在是一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在敌我对峙的阶段,谁能以较少的资源;维持强大的战备,谁就能操胜算,管理实乃战力的基础,战前的整备,无异就是在打管理战争。 随着一九二0年代后,现代科学管理开始酝酿成形,也代表「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的兴起与「战略主义(strategism)」的末落。而本世纪内「管理」的出现,更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关键性事件。它不仅象征了社会的一大转变,发展为一种由机构形成的多元社会,更造就了管理在这种社会中处于一种有效的机能地位。六 0 年代麦纳马拉(Robert S. McNamara)担任国防部长,也正是管理主义最兴盛的时代,不仅是一些大型管理顾问公司之最好主顾,由原来之私人企业转为政府机构,诸如:国防部、市政府、公营银行等;而在一些高级管理课程中,有日益增多的学员并非企业高层管理者,而是医院、三军、州或市政府及学院行政当局。这种逐渐向企业学习管理意识(management conscious)的发展,显然亦为军事机构所重视,并视为一种任务、职责与实务。故先总统 蒋公曾经在国军军事会议中指出:「我们今后要造成现代化的国家和现代化的军队,就是要会管理。」因此,管理实为促进军队进步的因素。这也就是军事社会学家简诺维兹(Morris Janowitz)所说的,在科技主导下现代化军事体制必然愈加文人化,也愈需现代化管理,从兵力结构到后勤补给均与现代组织的管理有关;甚至于连指挥官的角色也必然由过去的「英雄式将领(heroic leader)」转向为「军事管理者(military manager)」;而先总统 蒋公于民国二十八年六月六日,在「军事基本原理」讲词中也指出:「军事管理是一切军事成败的最大关键,没有管理,便不能成长军事。」民国四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在「怎样养成党政军各部门的领袖人才」讲词中说:「今后无论专攻何种学问,一定注意一般普通常识和国际现势的了解。尤其行政科学管理方法,务须特别熟悉,因为这是一个领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由上所述,可见管理与进一步的军事管理,对军队的重要性。 虽然管理(Management)一词在现代已为一般大众所耳熟能详,但其涵义却往往随着应用层次及不同情境而有所差异;它有时是指人类的一种活动,例如担任管理工作或进行实务决策;有时候则它是一种有系统的知识,用来描述及解释管理的理论、原理及技术。 所以,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管理并非一成不变 ; 因为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改变与科技的发展,使得管理的任务和内容以及管理的观念和理论都在不断地演进。因此,管理代表人们在社会演进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种具有特别性质和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在于藉由群体合作来达成社会某种共同的目标。换句话说,管理是人类或任何组织追求生存、发展与进步的一种途径和手段。而组织为了提高群体合作的效果,于是产生对管理的需求 ; 而为了满足管理的需求,则必须透过管理活动来完成。也经由管理知识及经验的累积,发展出一些管理理论。 有鉴于管理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文化」( culture )。它并非「不涉价值」之科学;而是一种社会功能,和一种价值,习俗和信仰传统,深植于文化、社会以及政府及政治制度之中。一方面,管理乃受文化制约的;但另一方面,管理及经理者也有助于文化及社会之形成。是故,今天台湾的管理,虽然似乎已在丛林中迷失了。但台湾目前并不缺乏学习的对象,甚至台湾自己都已成为外国模仿的对象。为此,加何利用最短的时间,了解管理的精髓,同时又能配合台湾的现状,以生产、建构与形塑我们的军事管理知识体系,仍然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 那么,欲探究军事管理的本质(The Nature of Management),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军事管理?什么是军事管理学?军事管理的特性是什么?军事管理的目的何在?以及军事管理的范围是什么?最后,再来说明欲扮演一位称职而且胜任的军事指挥者,须具备的管理技巧及其所应扮演的角色为何。 第一节 军事管理的意义 欲知军事管理的涵意,必先了解什么是「管理」?然所谓管理,基本上,朔自一九一O年代管理成为崭新学域以还,从美、欧两洲,分别被认为管理之父的泰勒 (Frederick W. Taylor) 以及费尧 (Henri J. Fayol) ,至现今诸多管理学界人士,概认为管理是一种可以运用科学方法予以改善的过程,而此一过程,涉及运用组织,透过组织成员,有效达成组织之目标。英文管理(Management)一词,系由意大利文 maneggiare演变而来,其原意为「训练马群」。大概是当时的人,为求有效训练、驱使、运用马群,才逐渐形成管理的概念。 依据世界百科全书 (The World Book Encyclopedia),管理的意义,是「工商企业、政府机关、人民团体以及其它组织与行为的指导」,目的在使主管 (executives) 的决策或行为能有助于达成所慎重择定的目标。可见管理是为了建立及达成目标,是人类利用物资与才智寻求并完成指定的任务。在任何人类活动中,都可能发现某种程度的管理,包括工厂、办公室、学校、银行、政府、军队、教会、工会、家庭、旅社或医院等。 另韦氏字典 (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说,「管理是使用明智而审慎的方法达到一定的目的或对事务做技巧的处置。」 杜鲁克 (Peter F. Drucker)更从管理性质的角度来认识,认为管理是一种力量、一种功能、一种责任以及一门学问。不管那一个国家及那一社会,都面临有这同样的基本任务。管理赋予所掌管之机构以发展的方向。管理必须透视这机构之使命所在,设定其目标,并组合资源以达成这机构必须完成之成效。 另有管理学者,通常把管理看成一种程序 (process) 。例如罗宾斯(Stephen P. Robbins) 教授,就认为「管理是有效透过人们完成事务的程序。」史拉志 (Andrew D. Szilagyi Jr. ) 指称「管理是整合资源与任务的程序,以达成预期的组织目标。」泰瑞(George R. Terry) 教授也认为「管理是包括规划、组织、激励与控制的明确程序,以便有效地运用人力与其它资源,而确立与达成既定的目标。」他并且图解如图1--1: 基本资源 六M'S 基本作用 管理程序 设定目标 最终结果 计画 推动 组织 控制 图1---1:管理的意义 然我国基于固有之文化传统,对管理具有较为特殊之涵义上的释义。曾仕强教授认为管理之意义是「修己安人」,系「感应」力量之有效发挥。亦即以修己为基础,透过计画、组织、领导、控制、训练等活动,而达到安人的效果所经历的过程」。侯家驹及黄光国教授则从先秦儒家管理观念论据,认为中国式管理,以「人为本」,使人「尽其人性」,发挥组织运作绩效。我国学者张金鉴教授,也依中文的意义,将管和理分开解释,大意如下述: 「管」字可以解释为锁匙,意指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有效工具和方法。可以解释为枢要,意指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的重要原理与法则。可以解释为拘束,意指使众人的行为与生活纳入一定的合理规范,并不得违犯。也可以解释为主领,意指主持机关或组织的事务,作适当的处理。 「理」字可以解释为治理,表示处理众多事物的行为或活动。可以解释为治平,表示把一切事务办得妥善,各得其宜,所谓人尽其才、物当其用、事得其理,亦即「成事」(Let the works to be done) 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道理,代表合乎天理与人性的处理事务合宜得当的真理、原理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也可以解释为条理,表示区分事物使之有条有理,而无紊乱的现象。物得其所,事得其理,系统分明,条理井然也就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合理次第或秩序。 张金鉴教授对管理所下的定义是:一个机关或组织为达到目的,依循合乎天理,符合人性的道理与标准,使用有效的工具与方法,诱导其成员的行为与生活入于正常的规范,对其业务或作业作妥善的安排及适当的处置,使之有条不紊,系统井然,能够成功的、圆满的完成任务与使命。 许士军教授指出:虽然管理已经是一个普遍应用的名词,但其内涵意义,却往往随着应用场合而不同。有时,我们强调它所代表的属于一种需要,例如说某某机构应加强「管理」,有时它所包括的属于人类的一种活动,例如说某人担任管理工作或职务;还有在某些情况下,管理代表一种有系统的知识,描述、解释有关管理的现象,例如说管理理论、原理及技术。 许教授认为管理的意义,为人们在社会中所采取的一类具有特定性质和意义的活动,其目的在藉由群体合作,以达成某些共同的任务或目标。换句话说,管理是人类追求生存、发展和进步的一种途径和手段。它是整个社会文化系统的一部分,和系统中的其它部分,具有持续不断的互动关系。 郭昆谟教授认为,管理乃指有系统地运用组织所能运用之人力、物力、财力与科技,朝向既定目标,以期顺利达成任务之整个行为过程而言。此一行为过程乃以「人」为中心。是故管理之课题,自然环绕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惟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之现阶段,组织资源之运用,往往不必再透过「他人」。因此没有「他人」或幕僚时,同样有管理之行为。 国父明示政治为「管理众人之事」,并昭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正说明管理,并非如西方之「运用 (领导) 他人完成组织目标」,而为治理「事物」与「服务人群」的意思。 是故,从我国先贤思想之传承脉络中,吾人可以领悟我国之管理理应涵盖「运用组织资源,有效治理事物,达成组织之目标;因此运用组织资源者必为人,但没有「他人」可运用时,仍然有管理行为。 综上所述,管理一词之涵义,虽如孔兹教授 (Harold Koontz) 于其「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上所述,众说纷云,观念及名词释义甚难统一。语焉相当广泛,但综合起来,「管理是结合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运用人际技巧和科学技术,来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根据此定义,管理内涵包含以下几项要点: 管理一是种动态性交互作用的过程。由时间横断面透视组织,只能够了解该时间点的组织概况,一旦时间点转移,组织特性、管理者核心任务皆可能产生重大改变。 管理者必须善用组织内所有资源。人力,无疑地,是组织内最基本的资源,然而,尽管有最佳的人员组合,仍必须配合其它相关资源才能发挥最大功效。举例来说,如果管理者希望能增加生产量,则不应只激励员工的工作士气,还须添增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此外,财务资源亦是重要的考量要素。 管理需能达成组织「预定目标」。任何管理人员皆有其特定目标,组织间亦因预期目标不同,而展现各自独特的特性。 然何谓军事管理?依我国军事专家姚葛民先生所言,军事管理旨在责成国军对一切人力、物力、训练、设施以及后备兵力等,作有效的控制和全般的配合,并提供其指导原则。故其精神,乃在明确划分责任,规定合理程序与周期,不断的管制执行,精密的检讨分析。 另依国防管理学院所出版之「国防管理学」一书所言,军事管理乃指狭义的国防管理,系指以军事为主,运用现代科学精神和方法统合军队人力、财力及物力之管理,期能经济有效合理运用国防资源,达到人尽其才,财尽其值,物尽其用之最高标准;以有效支持军事任务和目标之达成。 我国学者吕渭亦认为,所谓军事管理是指:「各级部队长及主官(管),为达成国家目标及部队任务,以必胜信念,旺盛之企图心,巨观视野,严肃军纪,积极主动的运用规划、组织、领导、管制考核等程序,以期有效善用资源,提高战力,发扬团队精神,完成所负使命。」 中共学者王安亦言,军事管理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依照某些原理和原则,程序、手段和方法, 对军事领域的管理对象进行计画、组织、指挥、 监督和协调,来实现管理目标。 这就是说,一、军事管理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目标管理;二、军事管理必须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来研究、借鉴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讯息论;三、军事管理必须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四、军事管理必须依据各种信息,对自身系统不断进行反馈和协调, 以发挥巨大的整体效应,科学的军事管理,是按照军事工作的客观规律进行管理,它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创造性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发挥武器装备的巨大威力,使管理效率显著提高,军事管理的实质是通过组织和协调,放大管理系统的功效,即增加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合理组合后所产生的整体效应,以达到人尽其能、财尽其力、时尽其效、物尽其用的目的。旨在增强国家的军事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 所以说,军队管理学就是研究军队管理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是关于军队管理的知识体系。其任务是揭示军队管理活动的客观规律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指导军队管理实践活动,为提高军队管理效率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服务。 换言之,军事管理系将管理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军事之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之管理;其内容包括人、事、时、地、物的合理组织与运用。它与国防管理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国防管理是根据国防政策,适切运用政治、经济、心理、军事等四大国力;使之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期能发挥最大之统合力量,以贯彻国防政策之要求。换言之,国防管理是指对政、经、心、军等四大国力之整体管理,均衡发展,并以武力(军事力)为中心发挥总体国力。就达成国家目标而言,旨在追求四大国力之最佳组合。 而军事管理学,依照中共所出版的国防教育大辞典所言,系指研究军事领域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般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军事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任务是系统地研究军队管理的原理规律以及怎样恰当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讯息、时间和空间的作用,形成强大的整体功能。军事管理学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从综合性的管理来看,就有基层、中层和高层等各层次的管理;从分科性的管理来看,又有作战、训练、行政、科技、政工、人才、后勤等方向性工作的管理。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军事管理的系统、整分合、反馈、封闭、能级、弹性、动力等原理;军事管理的计画、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职能;军事管理的讯息;军事管理的决策;军事管理的技术管理分科等。采用更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建立高效能的管理机构,培养具有丰富知识的专业化管理人才,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军事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节 军事管理的特性 管理同其它事物相区别,有着自己的特征;军事管理作为管理的分支学科、社会管理的特殊类型,亦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亦及理则学所言之共性与殊性。那么军事管理的共性为何?殊性又为何?实乃本文探究的焦点。 一、军事管理的共性 军事管理作为管理的分支学科,自应具有管理的特征,即管理是一种科学也是艺术(Management as an Art and a Science)以及管理是一种专业(Management as a Profession)细言之: 1.管理是艺术,也是科学 管理学者Chesler Barnard曾指出,「科学」的功能在解释过去的现象、事件与情况,科学的目的不是在提供现象、事件与情况,而是提供各种有关的解释,即知识,亦即有系统、有组织的知识,能让人一看就明白、就懂的知识。管理就是在解释过去的管理现象,事件与情况,所以说管理是科学,是在关管理方面有系统、有组织、有条理的知识。 因「艺术」是「把达成目标有关的知识与技术作有系统的应用」,其关键在于「应用」,即「起而行」,「会用」、「会做」。管理就是要把达成组织目标有关的管理知识与技术作有系统的应用,所以管理也是艺术。 那么,管理到底是一门艺术或者是一门科学?这是学管理的学生可能常问的问题。主张管理是艺术的人认为,我们只有通过对实务的熟稔,才能成为真正的专家。学管理就像学其它艺术,必须通过练习才能熟练。练习或实务操作使我们获得直观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的组织和管理问题。但主张管理是科学的人却以为,组织和管理的问题,其解决之道是在于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而不在于直观。我们持平的看法是,管理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艺术,管理圆熟的处事技巧和判断能力,二者并不能用化学、生物学、或物理学等科学领域的信息来量化。管理既是沟通、激励、领导,也包含非量化的判断力、直觉,乃至于其它不可计量的能力。就这方面说,管理类似艺术演出。这样我们也可以说,管理者是组织制度中的一个演员。正如同演员想打动观众,管理者也要影响组织中与他工作有关的人,尤其是属下。演员与管理者都有特定的工作目标,都要做计画并加以落实,其工作表现都由一些人来判别好坏。 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其科学面,在于它要使用到逻辑和分析。管理者要获得一个问题的解决之道,须通过有系统的观察、分析、归类并研究与问题有关的事实。管理的这种科学的面貌,由于计算机及数学的发展而日益进步。今天,不少量化的技术可用来处理从军品库存的控制到战场需求调查等管理问题。 在处理人事的管理问题时,管理者把管理看作艺术;而在处理物的时候,则把管理视为一门科学。不过,这两种管理观往往随组织不同的管理层级而有不同的转变。基层管理者大都用科学技术来处理问题,如工作流量、机器汰换和整体效率的问题。至于高层的管理者所面对的问题,往往都需要判断、反省、思维乃至于直觉等能力。然而,不论是那个层级的管理者,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却须要同时懂得运用管理的艺术和管理的科学。换言之,比较周延的看法是「管理活动有类似艺术活动之处;亦有藉助于知识及理论之处。」 艺术,是根据现实情况对人、事、物所感应的一种慧心。科学,则是有组织,有系统之知识。管理乃是对事物等实况加以分析、了解,并依据主客观因素拟订行动方案;其中客观的分析研判属于科学范畴,而主观的判断与衡量乃属艺术领域,故管理者必须兼备艺术素养与科学才能。 2. 管理是一种专业 管理是一项重要而且步调快速的专业性工作,管理者常常在强大的压力下以近乎残酷的步调工作,不是催促他们赶上新的要求时限就是新的要求数量;他们也习惯了救火队般的工作方式,并顺应任何时刻的工作需求,从这个活动换到另一项活动;他们大部份的时间都用在与其它人交谈与沟通;他们作决策的时候,对直觉与判断的倚重程度不下于对数量工具的倚重;不论任何部门或阶级的管理者,他们都是那些「使事情发动」 (Making things happen) 的人,为此之故,他们必须具备有专业的素养与知能,亦即必须符合五个主要的标准,第一、他必须具有能够累积此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第二、他必须具有能够应用此一专业领域内的知识;第三、他必须能够接受社会责任;第四、他必须能够接受自我道德的控制;第五、他必须获得社会群体的认可。足见管理除了是一种科学与艺术外;它更具有专业的属性。 二、军事管理的殊性 因为军队具有与其它组织不一样的特质,身为社会管理的特殊类型,自应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这就是军事管理的殊性,分言之: 1.特殊任务导向:中华民国宪法第一三七条,明示国防以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宪法第一三八条,明示全国的陆海空军,须超出个人,地域及党派关系之外,效忠国家,爱护人民。国军教战总则第一条明示国军使命为:「国民革命军以实现三民主义,确保我中华民国之独立、自由、平等与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凡有侵犯我领土主权,及妨碍我主义之实行者,须全力扫除而廓清之,以完成我革命军人之神圣使命」,此与一般企业不同,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职是之故,Gortner等人在组织理论:公共的观点 (Organization Theory:A public perspective ) 一书中,曾指出公部门的组织特性,包括公部门的目的,在于实现公共利益与社会价值,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似私部门的组织目标,系市场经济导向的利润累积与投资扩充。由此可见,公部门中的人员,职责所在,攸关民众的权益与国家的福祉,与私部门人员追求效率系为了达到经济目的,是不相同的,而近代跨国企业其企业行为甚至与国家利益相扞格,其事例甚多。国军则以国家安全为目标导向。 2.法制伦理导向:为了确保公部门的组织目标,得以达成,公部门的单位职掌和服务对象,都已有宪法条文或其它法律予以明文规定之,不能擅自更改或扩张,使民众得以预见公部门对本身权益的影响。因此Gortner等人认为,公私部门组织的异同,很明显的是表现于私部门的行动上,只要是法律禁止以外的都具有合法性,而公部门为了达成公益与正义的目的,在组织运作上,举凡预算的执行与编制,人员的晋用,资源的使用等等,皆必须在宪法或法律的规范下行动,缺乏法律明文规定的授权,即不能有所行动,如不服从将受强力制裁。是以,高度制式化 (institutionalize )也是公部门的组织特性之一,制式化包合「常规化(Formalization )」和「准则化(Standardization )」,Pugh指出,「常规化」是被用来测量组织重视文件的程度,亦即利用条文的形式来引导及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及重视应用文件作沟通工具及表格、程序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 Mintzberg指出,「准则化」是用来测量组织中规则多寡的程度,也是指制定或列示准则,作为日后衡量员工表现及控制表现的尺度。国防法规对国军的组织、处务、政战、人事、兵役、保险抚恤、服制旗章、作战、教育训练、后勤、交通通信、主计财务、军法、医务、留守业务等,制定不同法律予以规范之,比如各种「法」、「律」、「条例」、「通则」,法律以外的法规有规程、规则、 细则 测试细则下载防尘监理实施细则免费下载免费下载地暖施工监理细则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细则下载静压桩监理实施细则下载 、办法、纲要、标准、准则。各种法规作业则需依照「国防法规制定管理规则」办理之,凡此种种条例规定之目的,都在于要求国防组织依法行政。因此公部门中的人员,不仅有较多法律上的限制,也应有较多道德上的约束。 3.必胜信念导向:军以战为主,战以求胜利为依归,胜败之间,间不容发,胜败乃是零合之争,是「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其它机关团体或企业组织,可以用计量方式讨论问题,但军人只能用成败来讨论问题,用「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来评价,必胜信念变为精神战力的源泉。 4.严肃军纪导向:军纪是军队的命脉,严肃的军纪一方面从法治出发,凡事依法行政,一方面从人性出发,此即信仰长官、信任部属、并自信其为负责任、守纪律之军人的三信心。严肃的军纪也是团结的基础。 5.主动创新导向:积极主动可以确保我决心之自由,不但战时不失战机是如此,在平时战备训练管教或执行勤务也是如比,剑及履及不推诿塞责,此即有担当的作为。而创新系指任何「创造改变之程序」。诸如带动或促成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制度、新观念之力量,因素及程序,皆可谓之创新。然为因应管理环境之急剧改变,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今后所有各种机构成败之主要因素。 6.巨观视野导向:管理理论之探讨及实务之运作,皆需要讲求系统方法。系统是一些事物之组合体,这些事物之间相互关连或依存。系统方法是处理事物或系统间良好交换关系之方法。任何组织本身就是一种系统,但它又是所属环境之子系统;组织之管理必须与环境之变化相互反应。管理者必须周密考虑可能涉及之子系统,和其外围系统。并探讨系统之现在和未来情势,使管理理论和技术之运用,能视情势而定,以获得更佳之管理成效。军事的战略管理必须包括政治、经济、心理、军事大战略的整体评估,这是巨观视野。在战术上包括组织战、心理战、情报战、群众战等,也是巨观视野。在行政作业上包括军民关系、官兵关系、友军关系等也是巨观视野,必须把所有的因素整合起来作为考量,才能发展巨观的管理视野。 第三节 军事管理的目的 不同的组织虽各有不同的任务、目标,但在管理学家看来,其间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点」。而这个共同点为何?依照现代管理学的说法:「管理的基本精神为追求效率,现代化管理的基本精神不仅要追求效率且要追求应变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说法,它适用于诸如行政机构、学校、家庭、教会、军队、医院、监狱、公司、工厂等等各种形态的组织。而我国长期深受儒家文化之熏陶,儒家有关管理之终极目标的想法亦适用于不同领域的管理。若依儒家思想,管理之目的当在造就一个安定而和谐的组织,并且使组织中的各个成员皆能有尊严的工作、生活,让每一个人皆能充分地发挥他正面的才分。这也可以作为各种不同组织在管理上的「共法」。 以军队管理为例,依儒家上述想法推论,军队管理的目的应当在于使士官兵能够在军队中过着和谐有尊严的生活,而发挥其正面的才分。有人说,军队是为了作战,作战杀人难道也是好事吗?荀子即曾面对类似的问题;根据『荀子.议兵』,「陈嚣问孙卿子曰:『先生议兵,常以仁义为本;仁者爱人,义者循理,然则又何以兵为?凡所为有兵者,为争夺也。』孙卿子曰:『非汝所知也。彼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之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之乱之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故仁人之兵,所存者神,所过者化,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依儒家看来,军事亦当以仁义为本、训练兵士作战,并非为了单纯地杀人、争夺,而是为了「禁暴除害」。 然这种以「人的关怀」为主的想法,是否与现代管理的精神相冲突,事实却不然,因为二者并非在同一层次发言。打个比方,现代管理学所说的管理目标,就好象在说如何将一把刀磨利;但是,儒家的说法,则是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要把刀磨利,把刀磨利的目的为何?换言之儒家所说的管理目标是更进一层的。 况且,从「总体」观点论衡,一国国力之强弱,悉视其生产力而定,总体生产力所包括之范围甚广,政府为民服务所必备之部门之生产力均属之。不管其为财经、国防、内政、外交等等,为提高生产力所必备之资源,均必须妥加组合运用发挥其应具效果。因此生产力系源于各种管理决策而产生。 另从「个体」组织之观点观看,个体组织在总体环境下运作,其各种业务动态之发挥,倘欲达到综效,必须透过管理生产力之提升始能达成。 是故,生产力可视为衡量管理在运用所有必要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及财务资源)时,有无效率与效果之工具。由此可见,于现代社会中,管理与生产力之提升密不可分。人人重视管理功能之发挥,组织生产力之发挥始能卓著。而现代的战争,已经由哲学变成数学,状况判断也成了方程式。质言之,现代战争除了取决于兵力、装备、资源的强弱,和时间、空间的能否配合,有利于作战以外,还应该取决于其军队与民众的精神力和敌忾新知是否旺盛,指挥参谋业务的是否适中相宜。更何况建军的共同目标亦向科学化、组织化与制度化的前途迈进,而军队科学化的要点就是特重管理。然军队管理之最高目的,在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发展效用,使一切工作事半功倍。分言之为: 一、适切运用国家资源,达成建军备战目标 军事力之强大,必须有政治力、经济力及心理力之配合。亦即国家资源之分配与运用,不可采取独立性或互斥性之决策,而须政、经、心、军皆落实在民生上,使国防与民生合一,但民生建设与国防建设互为因果;有强大之军事力,才足以巩固国防;保障政治、文化、经济之成长和发展。而富裕之民生始能满足国防预算作为建军备战之后盾。 军事管理之任何作为,以能增强军事力量为中心,发挥总体国力为前提。基于国家资源是有限的,多分配于某一方面,必然少分配于另一方面。故增强军力之过程,须考虑机会成本和边际替换效果,使资源之耗用能达到经济有效,并能达成建军备战之目标。 二、统合军事人、财、物力,发挥整体战力 人力、财力、物力,三者为军事组织构成之基本要素,其充足与否及相互配合与发展之均衡程度,均直接影响战争之持续力。故欲使人、财、物力作最佳组合,必须应用管理科学,对二者加以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及管制,以发挥最大战力。 三、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贯彻勤俭建军政策 军事管理之基本问题,即在将有限国防资源,作有效分配与运用,亦即如何使人力、财力、物力发挥其最大效用。资源效用之大小,系以效能(达成目标之程度)大小为衡量标准。效能与效率(投入与产出比)有密不可分之关系,若资源之耗用长期无效率,将导致资源之匮乏。 「勤俭」之真谛,即在讲求资源之使用效率。建军备战是长期性,且涉及国家资源分配与国力成长之工作,故贯彻勤俭建军政策,必能带动勤俭建国之风气。 第四节 军事管理的范围 军事是国家行政的一环,国家建立军队,旨在保持适时之作战行动,克敌致果,以达到保国卫民的神圣任务。但军队虽属于国家行政之主体,在性质上则属于非生产性单位。所以,军队在达成任务时,多消耗一分,国家就减少一分,多浪费一分,人民负担就增加一分。故行政管理就军事而言,实为剔除浪费,减少消耗,确立标准,提高效率,适时适切以支持任务达成的最佳管理制度与方法。 总统说:「人、事、时、地、物为办事的五要件」。此五要件就是管理的对象及范围,一切管理项目都根据此五要件而作详细的区分,以为管理之依据。其管理项目概分为: 一、人的管理:属于工作修养与领导方法,包括人员监督,训练与选拔,新进人员指导,勤务士官兵的管理等项。 二、事的管理:属于管理实务之一,包括膳食管理,集会管理,交际与礼节,营区安全,文书管理等项。 三、时的管理:属于时间分配运用之方法,包括工作时间管理,游息时间管理,时效管理等项。 四、地的管理:属于工作技术与方法,包括营区管理,营舍管理等项。 五、财物管理:系财务与物料(品)管理,包括国军单位财产会计制度,营产管理,营具物品管理,装备保养,粮秣管理,被服管理,水电管理,薪饷发放,单位业务经费之运用等项。 那么管理一个机关,怎么样才能把这五者合理的组织与运用呢?先总统 蒋公告诉我们:无论主管一个什么机关,无论办一件什么事,都要有组织,都要从组织作起头,第一应该解决的就是要组织「人」,这些人我们有没有?如果有了,应该如何分别?如何考验?如何因才器使?否则如果没有人,就该在那里去找?如何训练?如何分配?又要研究这些「人」相宜不相宜?其次就是根据我们已有的「人」,来组织应该办的「事」。那一个「人」为主?那一个「人」为辅,甲「事」交那一个「人」办,乙「事」又交那一个「人」办。处理「人」和「事」的原则,总要办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负责。再次是「时」要有组织,这「时」就是「时间」。我们做一件事情,总要按时计功,限期奏效,不能漫无限制,而且要把一个钟头当作两个钟头用,一天当作两天用,至低限度,不能把时间错误或荒废。又其次是「地」要有组织,这「地」就是「空间」。我们无论什么事情,总离不开「空间」。地各有宜,总在于人能组织因其所宜而制用,不好不顾事实,不顾环境,一味闭门造车。最后是「物」要有组织,一个机关,从各种经费一直到办公所需用的房屋桌椅,乃至一纸一笔之微,统统属于这一类。我们主办一件事情,主持一个机关,对于物力要能够经济的、合理的来运用,而不使浪费,那就要在有组织,分别轻重缓急,随时考查,随地纠正。综合起来:人、事、时、地、物五者,皆要有组织,就是先要有系统,有条理,有计画,有预备。在人而言,就要做到人无遣散而克尽其才;在事而言,就要做到事无废弛而克尽其功;在时而言,就要做到时无浪费而克生其效;在地而言,就要做到地无荒芜而克尽其利;在物而言,就要做到物无废弃而克尽其用。我们知道把这五者来作合理的组织与运用之后,当然我们可以主管好一个机关。 第五节 军事管理者的技巧与角色 所有管理者,不论他们的专业是什么,都要扮演一些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需要一些技巧。一个人进行某些工作,满足系统中的某些需要,同时有一定的责任。而管理技巧为有效绩效所必须的才能。军事管理者的实际工作,从大的方向来看,可分为四大类:一、环境的因应;二、工作的管理;三、人的管理;四、发挥领导力。而为使这些工作具体有效率、有效能的落实。那么,他必须了解在组织中该扮演的角色,及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并且准备好该具备的管理能力。 一、军事管理者的技巧 管理技巧是指管理人员所用的系统性和分析性方法,用来协助他们作决策、改进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特别重要的是执行规画和控制两大管理活动。由于技巧的行为显示出控制力和信心,所以没有几件事比他对我们更具有改善及满足的功能。且因技巧是属于个人的、经由学习而得的特质,并不属于某行业、某机构或任何团体。故军事管理者不论在组织中所处的管理阶层为何,都需要面对复杂与多样化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具备或多或少的管理技巧,及认识清楚自己担任的管理职能与角色。近年来,多数学者放弃从人格特质去发现优秀管理者条件,而着重管理技巧。因此,管理学家卡兹(Robert Katz)认为,各层级的管理者应具备不同比例的观念、人际关系与技术三方面的技巧。例如:政治作战学校军事社会科学中心曾于民国86年6月,针对国军基层政战干部的工作知能需求做过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受访者认为目前工作上很需要及非常需要增加思考判断能力者,占全体受测样本的64.9%;认为目前工作上很需要及非常需要增加专业技能者,占全体受测样本的69.9%;认为目前工作上很需要及非常需要增加领导激励能力者,占全体受测样本的73.7%;认为目前工作上很需要及非常需要增加一般人际关系能力者,占全体受测样本的73.7%,且此等需求并无军种与服务地区之差异。显示基层的政战干部也有具备不同比例的观念、人际关系与技术三方面技巧的需求。 1.观念技巧(conceptual skills) 观念化的技巧便是了解组织所有的活动与利益所在的能力。就整体而言,观念化技术包括了解组织如何运作和部门间如何彼此相互依赖或相互关连的能力。这是指管理者需具有认识、思考、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与判断的能力,对组织有整体与各部分的认识,并且运用策略发展组织的业务,拟订组织目标与发展方案。师级以上之高层管理人员通常较一般营连级的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更多的观念技巧,务求作出恰当的决策、人力与资源调配,及订立发展方案。 2.人际关系技巧(human skills) 人际关系的技巧是指与他人工作和了解他人的能力。换言之,系指管理者如何与上司及下属相处,共同合作的能力。这包括管理者多方面的能力、行为及态度。例如:激励员工、领导下属、协调沟通、排难解纷等。换句话说,人际关系技巧特别注重组织中人性的一面(human side of organization)。军事组织中无论师级以上高层或旅级中层的管理人员,都极着重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技术技巧(technical skills) 技术的技巧是对某些工作项目具有专门的技术或技能,意指使用工具、过程以及专业技术的能力。例如:步兵、炮兵、装甲、工兵、测量、兵工、化学、军法、经理、财务、政战等官科,均需在他们的特殊领域里具有专业技术。如此一来才能完成其所负责的工作。此外,在某些工作范畴上,所须具有独特的知识、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亦是技术技巧的表现。一般来说,营连级的管理人员较多偏重于技术技巧。但当晋升至旅级及师级以上高层管理时,则较看重观念技巧与人际关系技巧。 管理者除了需要具有基本的管理概念外,管理的技巧运用更不容忽视。因为善用管理技巧,有助于管理工作上取得成效与影响。针对各样的问题处境与对象,管理者应学懂如何运用合适的管理技巧。 虽然这三个技术对管理绩效的达成是很重要的,但是对某位特定的管理者而言,其相对重要性是依其在组织中的阶层而定。专业化的技术在基层连队是很重要的,但是对师级以上的高阶管理者而言,便变得较不重要了。一个炮弹生产线上的班长、排长和一个护士长需要比联勤总司令或者医院的院长更多的专业技术,因为他们在制造或看护时必须处理每天发生的问题。 另一方面,当一个人在管理阶层中晋升时,观念化能力的重要性将会增加。在组织中阶层的职位较高,其所做的决策必会影响组织中许多部门或影响整个组织,因此,观念化的能力对师级以上之高阶层管理者而言是最重要的。 虽然人际关系技巧在每个管理阶层是很重要的,但对基层连队的管理者而言,它或许是最重要的,因为绝大多数的管理者与部属的互动都发生在这个阶层上。 二、军事管理者的角色 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里,军队指挥官大体上扮演着国家的「护卫者」、战争的「指导者」、政策的「执行者」、战场的「经营者」、军队的「管理者」以及战术战斗的「运作者」等不同的角色。然随着工艺快速进步,武器装备日新月异,军队编组与后勤补给愈形复杂,战场愈趋广阔,战场内外的战略与战术活动,已非昔日的「军队指挥」所能解决,由是促使着「经营者」与「管理者」的角色渐受重视。大约在 70 年代中期,管理学者从实际观察高阶层主管的日常活动中,了解到管理角色的性质。他们认为组织所赋与管理者的正式职位,遂随之衍生等级地位。这个地位,有助于主管和主管,同事和部属之间的人际关系,因而使管理者从人际关系中,获得进行决策所需信息。从这个分析中,管理学者了解到,管理者扮演着多种不同的角色。 角色观念 (the concept of a roIe) 系来自行为科学,是一种有组织的,归属于一种特定地位所表现的行为。把角色观念应用在管理者的工作方面,可以认为角色乃系管理者行动的能力。例如,管理者可能充当为部属的领导者,充当为组织的代言人,或者他是决策人,管理者可以扮演多种不同的角色。 Henry Mintzberg是第一个对管理者角色有深入研究的人,他的说法至今仍为多数管理者所采用。亦适用于军事管理者的角色扮演。根据他的看法,管理者扮演着十种不同但却密切相关的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分三类:人际角色(包括头脸人物、领导者及连络者),信息角色(包括监视者、传播者、发言人)和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干扰处理者、资源分配者、协调者)。 (一)头脸人物(Figurehead) 管理人物因职务和地位的需要,必须执行各种社交、法律及典礼仪式等任务,必须主持正式的晚宴,参加剪彩仪式,迎接来访的贵宾,签署各式的表格,要有余暇接见互助组小组长。 (二)领导人物(Leadership) 指挥者在接掌一个单位之同时,首应展开的工作,则是认识人,然后训练他们,并激励他们。身为领导者,必须使士兵的需求和组织的目标相一致。由于传统的管理,过度以「一将功成万骨枯」作为考虑的重心。而现代管理的本质,乃是一方面考虑的组织目标(公);同时也考虑到个人的目标(私),然后以这两个目标作为军队组织追求的指针来订定经营策略,既不偏重部队目标,也不偏重士兵个人目标。因此,唯有两利经营,才是带领现代军队冲破种种压力与困难,让指挥者与士兵同登幸福彼岸的唯一法宝。中国古谚强调:「同舟共济」,希望同在波涛中的船员及乘客,同心协力,共同渡过惊涛骇浪的考验,就是这个意涵。 (三)联络者(Liaison) 管理者的任务不只是协调部属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与同事及外界保持连络。因为透过联络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外界消息,同时使管理者了解外界情形而适时因应新状况的发生。 (四)监听者(Monitor) 这里所谓监听者,并不是说管理者整天要监听属下士官兵的一言一行,而是说他要多方收集有用的信息,俾于工作能顺利推行。管理者必须不断地寻觅及获悉其它组织有关的情报,并要对四周的环境作全盘的了解。这些情报多半为机密性的。因为,一方面他身为联络者接触广泛;而另一方面,由于他居于领导地位,因此唯有他可以获得这些情报。 (五)传播者(Disseminator) 管理者除了接受信息外,还要把联络及侦察所得的情报传达给主管,或与部属分享工作有关的重要信息。 (六)发言人(Spokesman) 从现代管理理论的观点看,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必须与外界接触。所以,管理者因其职务的关系,往往要代表其组织向外界发表意见或谈话。 (七)企业家(Entrepreneur) 在企业家的角色上,军事管理者要洞悉整个组织的难题,并提出有创意的发展观念,改善组织的绩效,还要设法适应新的观念或情况,也须随时发现问题及把握机会,并亲自制定革新计画及因应措施。 (八)危机处理者角色(Disturbance handler) 管理者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消除障碍与干扰,并应付每日所发生的危机 (如发生食物中毒、弹药库爆炸、高级主管突然离职等) 。 (九)资源分配者(Resource allocator) 管理者要决定组织中何人获得何种职位;他依照自订的优先次序来分配他自己的时间;他自行设计组织,亦即决定由何人担任何种职位;一切重大的决定也须由他签署。 (十)谈判者(Negotiator) 管理者往往要花费甚多时间从事协商谈判,例如,班长可能与士兵的意见不合而起争执,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更须扮演调停的角色。组织与他人进行重要谈判时,军事指挥者也必须确实负责。他必须亲自处理,因为一切情报及最后的决定权完全操在他手中。 军事管理者在组织中的阶层影响到他所应强调的角色。显然的,师级以上主管所扮演的头脸人物角色,显然比营连级基层主管为更多。师级和旅级管理者的联络者的角色牵涉到组织以外的个人和团体,然而营连级等基层主管的联络角色扮演却是在该单位之内。师级以上主管会监视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组织的环境改变。旅级只能监视会影响他们所负责的特殊功能的环境改变。而营连级基层主管却只关心会影响他(她)的单位的事情。管理者在扮演不同角色所花的时间纵使有所不同,而且在每一个角色所进行的活动或许亦异,但都必须扮演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然为求因应21世纪的许多变化与组织所面临的挑战,那么未来的军事管理者至少应能够充当以下的四个角色: 第一、全球策略家:未来的军事高层管理者,必须懂得世界市场,并且全球性的考虑问题。他们必须能够辨别那些不可多得的军事战略机会,并且迅速地利用这些机会。 第二、技术能手:未来的军事主管者必须尽可能地掌握不断涌现的军事技能,无论这些技术属于武器制造、通讯还是训练等等。 第三、优秀的政治家:未来成功的军事主管者,应懂得怎样避免繁文缛节而使工作完成;懂得怎样在背景和观点高度分歧的关键人物之间搭起桥梁;并懂得怎样使军种合作或联兵旅良性运转。 第四、领导激励者:未来的军事主管者,必须懂得群体动力和怎样引导、指导和统驭工作群体及个人,并使他们尽力做好。将来的组织会特别重视团队和协调的作用,并且要求各级管理者懂得参与型的管理方法。 管理学者骆宾斯指出,十八世纪工业革命以机器代替人力后,大量生产、资本集中、大型组织的出现,凡此种种使得管理成为必要的手段,以及非常重要的工作。管理实在是与生而俱来的,从个人说起,个人的生活与工作,都需要管理。一个人生活有秩序、工作有方法,他的工作效果便高,工作能力便强,这就是管理。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组织是由资源、任务、目标三个要素构成的,如果能懂得善用资源,适当分配任务,协力完成目标,这便是管理。那么,军中是否需要管理呢了?兵圣孙子在孙子兵法始计篇首句便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察」是研究,也是管理。因为,军队组成的首要分子是「人」,战争的基本要素也是「人」。因此,不论现在科学如何进步,武器如何发达,而使用科学方法、工具和武器装备的,总是离不了「人」。然而,人为万物之灵,各有各的思想和意志,而且因年龄、体格、学能、智能、地域、欲望等之不同,个性差别甚大,欲将这些复杂的人群,服从领导者的指挥,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去奋斗,势必要有一套很好的方法去管理与教育他们。这一套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萧万长院长常挂嘴边的企业经营的理念;也是美国自一九七五年引进军中进行改革的企业管理的观念。亦即本文所研究的「军事管理」。 由于时代的进步,科学日新月异,武器装备精良犀利,而未来之战争复杂,今后之部队组织与业务职掌,亦因而繁重,且士兵之知识水准普遍提高,已不若往昔。任何部队组织若想援用旧日的管理方式,很可能无法奏效。唯有以植基于经营意识;革新意识;社会导向意识;问题意识;效率、效能意识;科学意识以及人性尊重的意识所产生的New Management Way的 「行动力」观念,来配合新时代的官兵弟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换言之:「人性是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任何管理环境的变动,最后都会反映在官兵弟兄人性的改变上。官兵的需求可能与往日不同,他对部队的看法或知觉,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深入了解人性,成为现代管理的必要工作。管理的方式必须改变,为的就是配合官兵弟兄人性上的改变。」因此,一个指挥官必须深刻体认军事管理现象的背后本质为「行动」,并且充分了解本身所应具备之条件,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与上下左右各级间之关系,充实学问,砥砺志节,身体力行,作部属之楷模,促进部队之团结,充分发扬人性之潜力,发挥战力于最高,以求得战争之胜利,而达到军事管理之最高目的----「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发展效用」。 (本文作者政治作战学校政治学系专任副教授 蔡万助) 一个现代化的作战部队,必须有良好的训练,妥善的装备,适当的补给和人员与经费的补充,然后才能发挥高度的战力,而训练、装备、补给、人员和经费补充,都与管理直接有关,无良好有效的管理,便难以维持高度战力的部队,因此指挥官与各级干部,要保持部队高度战力,就必须讲求科学管理。 然有鉴于未来战争之复杂,部队组织与业务职掌的繁重,加上士兵之知识水准普遍提高。因此,唯有以植基于经营意识;革新意识;社会导向意识;问题意识;效率、效能意识;科学意识以及人性尊重的意识所产生的New Management Way的 「行动力」观念来取代旧日的管理方式,配合新时代的官兵弟兄,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换言之:「人性是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现代管理的必要工作。」因此,一个指挥官必须深刻体认军事管理现象的背后本质为「行动」,并且充分了解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应具备之技巧,充分发扬人性之潜力,发挥战力于最高,以达到军事管理之最高目的----「健全制度,加强组织,发展效用」,才能求得战争之胜利。 关键词:1.管理;2.军事管理;3.军事管理学;4.New Management Way; 5.经营意识;6.革新意识;7.社会导向意识;8.问题意识;9.效率、效能意识;10.科学意识;11.人性尊重意识。
本文档为【军事管理的本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2506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1KB
软件:Word
页数:15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0-11-14
浏览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