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郭奇正)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郭奇正)

举报
开通vip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郭奇正)http://www http://www.geog.ntu.edu.tw/journal/article/G35-04.pdf 53 地理学报 第三十五期:53-80 (2004)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35) : 53-80 (2004)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uburban Dwelling in Colonial Shanghai 郭奇正,Chi-Jeng Kuo 东海大学建筑学系专任副教授 A...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郭奇正)
http://www http://www.geog.ntu.edu.tw/journal/article/G35-04.pdf 53 地理学报 第三十五期:53-80 (2004)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35) : 53-80 (2004) 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 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Suburban Dwelling in Colonial Shanghai 郭奇正,Chi-Jeng Kuo 东海大学建筑学系专任副教授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unghai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social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s of the Alleyway houses of Shanghai, especially the production of suburban housing for the urban elites after the 1920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oncentrated development of suburban residential housing, this study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tate intervention, social group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s of clustere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It is argued that the urban policies of the Municipal Counci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colonial logic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structurally prompted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s in areas outside of the Foreign Settlement to relieve the pressure of capital which was intensively seeking opportunities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side the Settlement. The deployment of capital to suburban areas that were not under the control of foreigners had a number of consequences. The infrastructures and collective consumptions provided or advanced by colonial powers not only lowered the threshold for living in extra-Settlement areas but also helped establish the elitist image of suburban liv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suburban place ident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Western-style housing with modern amenities in a clean and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Such space consumption by the urban elites and the middle cla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uburban landscapes of colonial Shanghai. The differential dwelling forms between the inner city and the suburbs reflected the esthetical representation for social grouping. And, as cultural spaces, suburban houses and the actual milieu of some specific urban districts were a consequence of cultural competitions and social differentiation. Therefore, suburban housing manifested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urban dwellings towards social distinction. Between some gentrified districts and the shanty villages, both formed by state intervention and noninterference, the fragmented suburbs of Shanghai witnessed the constant contradiction of the capitalist society. 【Keywords:】social production, state intervention, social differentiation, alleyway housing, colonial Shanghai. 【摘 要】 本论文检视上海租界里弄住宅的社会生产过程,尤其以上海廿世纪初叶后城市菁英在城郊的宅地生产与置换过程为探讨对象,由城郊集居形式的发展与变迁检视国家干预的都市发展,社会群体的区辨与集居形式形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研究归纳出:为资本主义持续再生资本的逻辑所贯穿的租界国家 (city state) 城市发展政策,结构性地促使“越界筑路”下的城郊浮现,不仅抒解了内城区资本对空间竞逐的压力,也顺势引导了资本的向外部署。国家中介下城郊集居的集体消费的提供,不仅降低了城郊居住的生活门槛,也经由其对城郊卫生条件与住宅类型的干预,使“卫生”、清洁”、“舒适”等现代概念得以与“城郊”、“西式住宅”等城郊集居行为之间产生模糊的连结,并经由新兴城市菁英与中产阶级认同的空间消费,建构了上海的城郊人文地景。 因此,本研究认为:城郊与内城区集居的宅地空间在形式上的差异,是租界成员社会分类需求的美学展现;同时,宅地与特定都市空间地区的风格是在国家的干预下阶级区辨与文化竞逐的空间文化形式。“城郊宅地”不仅标帜上海租界集居形式的“社会区辨”,也在国家纵容的非正式部门棚户扩张与国家干预下“缙绅化”了的城郊差异之间,透过“片段化”的城郊地景见证了资本主义城市发展中恒常存在的矛盾。 【关键字】社会生产,空间商品化,国家干预,社会区辨,上海里弄住宅 【前言】 (一) 导论 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批开放的沿海城市,并因为十九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动荡与上海县城的小刀会之乱,使得中国当时最富庶的江浙一带资产阶级因缘际会地基於避难需求,集聚於有外籍军团保护的上海租界,并在上海形成了中国最早的专业房地产市场。庞大的流动人口所带来的房地产投机一度成为外商在上海最主要的收益来源之一,也促使了租界行政当局戮力於有利於房地产资本利得机会的典章制度之确立。这一种基於房地产资本的流通与再生产之考量而确立的城市行政体系,也同时生产出了极不同中国传统封建市镇的城市空间。 对於任何一个城市,“住宅建筑”总是城市发展过程直接关乎市民生活及城市发展脉动的一种营造形式;无论是私部门或公部门集体性的空间生产,或是“非正式部门”点状却集约的空间簇群,城市的“集居形式”不仅反映中产阶级的居住新价值与其衍生的阶级区辨,在工业城市的发展史中,也往往在拥挤的集居状态中,反映了大量城乡移民移居城市的过程中城市集体消费之不足。“住宅”一直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为不同时代各类不同的城市作用者贴附了不同的社会意义;上自资产阶级的身分表徵,下至大量城乡移民各阶层对居住的实际需求,住宅建筑较之於其他特定的建筑类型,更具体地标帜了上海城市化过程的演变。 在上海城市空间商品化过程中,住宅空间的生产,尤其是廿世纪之后,随著租界行政当局大规模的“越界筑路”与城郊的扩张所带动的在内城区与城郊越趋明显的住宅类型差异,构成了上海都市空间的丰富而多元的特质。但是,过往对於上海租界的住宅建筑研究,却往往太过重视实质形式的分类:对於租界周边数量庞大的独栋小洋楼与连栋或双并的花园洋房里弄,要不片面而单纯的将它视为一种内城区地价过高,在要求相同居住舒适度却又不愿意付出高额代价时的一种“权宜”选择;要不就一厢情愿地认为是富有者对於内城区拥挤与低生活条件的“逃逸”。这类观点或许可以局部解释特定时段,特定群体或个人的宅地选择,但却无法解释为何此类的建筑型态会成为上海一种普遍的集居形式;遑论要进一步解释同一时段,区位大量出现的低阶简屋,甚至高档与低档的住宅形式交杂地在同一条道路的城郊的地景中联袂现身1。 事实上,若我们将住宅建筑与城市的地域风格视为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容器,也同时是生活其间的社群自我展现与认同投射之载体,住宅空间与宅地风格就不再只具有单纯形式分类的意义,而是被空间所身处的城市及社会过程共时性地 (synchronically) 建构了其象徵意义。而这些象徵意义的社会建构,放回租界国家2各当年代的都市政策与当时的市场机制中,历时性地 (diachronically) 检视租界晚期丰富多元的集居形式意义的生产,消费,以及其与国家干预及市场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是本文主要著力之所在。 (二) 研究发问 以此观点,面对上海租界多元而纷杂的都市集居形式,本研究试图以上海租界时期里弄住宅类型中位在城郊的花园住宅,花园里弄与连栋式新式里弄作为对象,探讨此类型住宅之形式,住宅区位乃至於各区位在各当年代城市共时性结构中所被贴附的社会意义.研究首先将就“何以发生城郊的居住行为 ”以及“何以在特定的城郊发生特定的住宅类型 ”两项问题进行解释.租界国家统理运作的特殊性与上海商品化住宅生产中“租地造屋”的特定模式所构成的宅地形式决策将是本研究进行空间解读的重要切入面向. 当中,城郊倘若可以归类为一种社会分类 (social grouping) 的范畴,“城郊宅地”是被特定群体所认同,被社会分派作为某一特定社会群体集居之所在,本研究意图进一步探讨“这一种认同如何建构”,“在何种社会脉络下,‘城郊’联系上了中产阶级的认同,促成了菁英阶层与中产阶级在城郊宅地空间中安置其自身 ”,以及“租界国家的力量如何中介其间,确保并再生产城郊确切的空间属性”,尤其,面对行政区范围深受局限,各类型住宅与各种社会阶层“犬牙交错”共生的晚期上海租界,当“城郊居住”的笼统印象越来越不具备实质的“分类”意义,并在租界“非正式部门”四处流窜、烽烟四起的中产阶级社区危机中,旧的“社会区辨”(social distinction) 逐步被挑战的历史经验下,本研究希望此类的发问脉络透过对宅地空间社会意义的拆解,可以有助於开展长期以来僵固於“物”的实质形式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的城市建筑研究一个新的视野。 【资本逻辑下的城市营造与城市空间再结构】 过去对於大型城市的城郊住宅研究,总是将城市的扩张指向了内城区过度发展后的拥挤与高地价,认为基於地租价格的竞逐,使得不必拥挤於一地的住宅区与工厂区自然选择向外扩张以取得低价土地,并避开可能发生的拥挤问题;对距离与对地租价格的可容忍限度自然而然会形成市中心向四周围城郊扩散不同的土地使用区带.这一套说法隐含了一种基本的假设,认为土地使用是地租价格与距离的函数,市中心区是个别城市地租价格的极致,城市的发展也就随之以市中心为核心,均质地循交通网向外伸展;除非遇上地理上的阻隔与限制。 但这一套说法放在三方政权统理分治的上海却诸多不符:1870年代以降,无论公共租界或法租界就一直是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核心,并直接取代了开埠前的「南市」.但公共租界向西与向北,法租界向南与向东北的扩张均直接关系著清廷与国民政府的管辖权,因此城市空间的向外扩张并不均等,也未呈现出与距离相对应的函数关系.实际上,不均质的城郊扩张见证了上海租界与华界三方政权分治,不同的统理机制与运作逻辑切割城市空间的历史事实.以上海两租界为分析核心,回归都市统理机制之解析,将有助於本研究对於城市空间结构与再结构的理解。 (一) 独立运作的行政体制与市政运行机制 西元1845年英租界行政管理的第一部基本法——《土地章程》 (Land Regulations) 在各国领事的协调下议定,初步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了城市建设费用由自行组成的委员会以共谋与摊派的作法集体协商,平均分摊,共同开发的原则3。1854年改订了第二次《土地章程》(又称为《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议定了经管道路、码头与桥梁之费用必须与各商号,各人在租界内地产之持有或进出口货物之规模连结起来,依持有房,地,货物规模额数分派建设费用;这是上海租界“土地有偿使用”原则之滥觞4。 战乱带来大量移民与蓬勃的房地产发展,土地税与房捐很快地成为市政收入之主要来源5,工部局藉此在1870年代中期即达到财政上的自给自足 (上海工部局年报,1876),并可著手积极推动租界的市政建设:开始成立消防队,设立公墓,逐步接管一些私人经办的公共事业6;经管的行政业务也得以由攸关城市运作的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转而扩张至商团,警务,卫生及乐团,图书馆,学校,法律服务处,华文服务处等城市集体消费之设立与经营,可以说几乎涵盖了租界公共领域社会生活的绝大部份面向,此种趋势持续发展到1930年代 (赖德霖,1993b)。 更进一步地说,以土地有偿使用为原则所 架构 酒店人事架构图下载公司架构图下载企业应用架构模式pdf监理组织架构图免费下载银行管理与it架构pdf 出的租界基本法《土地章程》实际上也架构出了一套关乎市政运作财政自主循环的机制,也在实质空间营造上积极地影响了都市幅员扩张以及都市公共服务提供的内容。 如前所述,工部局都市建设的财政来源绝大部份来自于地税与房捐之收入,如何扩大此一税收之规模以扩充财源,遂成为工部局当局行政时的主要考虑。工部局一面透过一系列增改税率的动作以扩大税收7。一面进行逐年的地价重新估价调整8 (张仲礼,1985)。除此之外,工部局也透过行政上的干预与纵容,放任土地资本在租界范围内外流动,藉以扩大都市幅员,使可徵税土地面积大幅扩大,以达到扩充税基的目的 (赖德霖,1993a)。工部局只要致力於一个良好房地产投资环境之维持,助益于土地税与房捐税基之扩大,即可年年追加城市公共服务之投资,坐收城市幅员的扩张之渔利。而事实上这两项因素也都关系著其后集居形式的发展与变迁。 【地租、土地金融与“越界筑路”的结构性压力】 上海租界的发展既因缘际会地导因於战乱,租界“外人管理所给予的安全‘感’”与“享有条约特权各国给予租界的保护”遂对当时资产阶级与金融业界极其重要 (Feetham, 1931)。事实上,相对於当时中国的封建官僚体系,上海租界这一类通商口岸内部被认为是相对安全且较有秩序的独立岛屿 (Bergěre, 1990);当时的租界社会咸认为这一种“不受中国官吏非法处分之自由……,以及,租界所给予其居民的个人保障,均足以吸引众多之各级华人;尤能吸引殷商富贾,使在租界内享受生命财产之完全保护。而若辈之对於沪埠兴盛,亦殊有助力”,“上海之发育与进步,系因外人治制及特殊地位所给予之安全”(Feetham, 1931)。相对於“因民政军事两方面时常发生扰乱,居民复感受压迫危险及不安全”的华界地区,“每有一次内战及类似之纷扰,公共租界之发达,每增加一次,……上海之人口加增,最后乃臻至今日大可惊人之繁庶”。 在此种普遍的社会心态之下,一般华人「宁愿徙居公共租界,处外人之保护之下,得获安全,而不愿住居公共租界以外,为外人保护所不及,而自处於继续不断之纷扰与危险”(Feetham, 1931)。同样心态,也使得外侨银行“对於以不在外人租界区域内之产业,或不装于外人轮船上之货物为抵押,均不愿接受”。同时,由於“上海之外人银行与华人银行之间,常有借贷之往来”,影响所及,不仅外籍银行,连华籍银行都因为“外人银行借款予华人银行时,恒坚持以座落公共租界内的地产,或存於公共租界内堆叠的货物担保”(Feetham, 1931),而强调必须要有公共租界区域内的地产或仓储货物作为担保。 当前述的心态成为一种“信用惯例”,无论货物的暂时储置或固定资产的投资,都必须选择相对安全的租界管辖范围,这就使得有限的租界区须面对大量资金竞逐的局面:生产性的资本竞逐有限的租界范围内之仓储空间,以获取货物流通期间的贷款金额,积累的剩余若转投入固定资产之购置,也必须要选择相对安全的租界地区俾便取得贷款,以利於资本在各部门间的出入与流通。少量的租界土地面对大量资金的竞逐,可预期的结果就是价格的哄擡;倘其价格哄擡至超过普遍社会的支付能力时,资本转而以许多「非正式」的方式重新进行另一形式的空间竞逐9,不仅许多徵税的基础与公平性将受到极大挑战,同时,非正式部门对空间毫无章法的使用,拥挤与杂乱伴随而来,势必降低已发展区域的都市空间品质,挤压驱离作为税基中坚的中产阶级;这些可预见的现象都是租界行政当局所不乐见的。也正是基於这一类都市统理正当性与便利的思维,租界地域范围的向外「合理」扩张遂成为租界国家维护并持续其都市统理的结构性必然. 【城郊的形成与城市空间再结构】 (一) 租界国家中介下的“越界筑路” 滥觞於外商企业与租界外华界民间地主自行私下商订洽购土地以设临水岸的厂栈,事实上租界外人自行在公共租界界外区租地造屋在1860年代末期即已开始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生产事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清廷无力回应的情况下,反身诉求於租界国家的介入协助,从而开始了租界国家与清廷就租界边界范围认定的诸多折冲;争议主要集中於:究竟是由华界政府负责徵税与建设基础设施,还是由租界政府负责.面对内城区的拥挤与界外区域低廉的土地价格可预期的房地产荣景,向以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徵收房捐,地税以遂行城市基础建设的租界国家往往主动要求扩界10。基础设施的投置,卫生与治安的顾虑常常是租界国家合理化其越界扩张的主要理由11,实则,除舒缓了内城区的开发压力外,也意图扩大税基,增加岁入12。 自华洋杂处局面开始,大量江浙资产避难上海租界,同时促成了房地产市场的激跃蓬勃。房地产市场需要建筑业为其提供房屋,建筑业也因为房地产业的繁荣而兴盛,连带促成工部局房捐收入的增加,房地产业的发达也同时不断地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又再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再发展。工部局适时地掌握了此一时势,为保障并扩大此一税收之来源,致力於使市场的运行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以使房地产业对社会资金的投入可以持续地保有其强大的吸引力,以扩大其市场规模 (何重建,胡本荣,1990);配合民间资本在租界界外区域租地造屋,工部局随即利用徵收来的地税房捐,进行持续的“越界筑路13”——在租界范围之外铺设道路沟渠,架筑桥梁,牵引水电瓦斯,安设巡捕房,形成了房地产资金只要循路建造房舍就能贩售牟利的良好环境14。 “越界筑路”使得工部局税收逐年增加,财政开支更加宽裕,可以用於更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与设施的改善,再吸引更多的资金挹注其间;如此,形成一资金不断挹注其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又不断吸引资金挹注而入的循环。循此,1880年代以后,租界政权遂更积极介入与主导「越界筑路」,尤其是在前述扩张领域面积的结构性压力俨然成形的1890年代;租界当局必须立即提高土地供给,且是纳入自己管理的土地,以舒缓地租成本快速上涨对资本积累的负面效应. 1897年工部局致函北京领袖领事,提出一份拟扩充地域范围之示意图:西区顺著抵御太平军所筑的马霍路 (Markham Road) 扩充至极司非而路 (Jessfield Road,今万航渡路),涵盖已有许多工厂林立的苏州河南岸地区;东区延伸至杨树浦 (上海工部局年报,1897)。1897年工部局主席Joseph Welch致函领袖领事,提出一份拟扩充地域范围之示意图,1899年该区域正式为清政府认可加大扩充;原有的「越界筑路」区拟悉数「合法」纳入统理。上海道台虽以华界地区亦已嫌拥挤,「……断难於租界之外,再通融一尺一吋之地」(岑德彰,1980) 的理由回绝,且以「界外地段中国政府已设有警察,马路,路灯等,此等设备当逐渐扩充。外人在界外居住 (即徐家汇,北泥城桥之外) 并未见受何阻碍,条约上亦未有任何明文规定租界面积之扩充或缩小,需以外侨多少为比例」(上海工部局年报,1898) 之说法,强调居民的安居与否无关乎统治权,但终究抵不过租界政权透过北京公使团的施压,同意了1989年公共租界的「合法」扩界;法租界也援例於1914年完成了西向的「合法」扩界15。税基之扩大与税收之增加,发生在这些「合法」扩界的范围内,但其效应却凌驾於「合法」界址之外,顺势向界外延伸发展的道路与路底之水电瓦斯线路,以及电车,公车路线之开设,共同引导房地产资本循线向外部署。自此之后,虽然华界不曾再有正式的新界址确认行为,但租界西向与北向城郊发展的新局面已俨然浮现。 (二) 城郊住宅的滥觞与城市空间再结构 配合「越界筑路」在界外集体兴筑住宅不同于私人在界外区自行鸠工兴建洋房宅院,盖后者必须仰赖私人财力 (或权力) 自行提供界外居住应有的便利,安全与服务,前者则透过租界国家仲介资本在空间中的部署与流动,入驻者可享用「合法领地」所得以享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与集体消费,界外居住的成本门槛得以因此大幅降低。其最明显的效应就是在当时的城郊 (公共租界「北区」,「西区」与1898年后新增加的「东区」) 营建执照发照数量渐渐超越内城区 (「中区」;表1);西区,东区,北区与界外筑路区 (今胶州路以西地区) 的人口数与日遽增 (表2);法租界情况亦同 (邹依仁,1984);城郊的形成已愈趋明显 (张仲礼,1990;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 租界城郊的形成有其地理与政治上的特殊性:公共租界仅有向北或向西拓展两种选择,而法租界则仅有向西的单一选择16。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始於工厂业户群聚苏州河与黄浦江沿岸的点状扩张,住宅的数量不多。直至大量城乡移民陆续涌入上海邻近地区并聚集於工厂密布的苏州河沿岸,华界闸北市区成形之后,租界北向的拓展开始比较明确地局限在虹口一区;或是继续北进「越界筑路」,或是由外白渡桥口东进杨树浦.西向则沿著早期的军路——静安寺路 (Bubbling Well Rd.) 为主轴一路向西拓展(伍江,1997),并发展出平行的次要轴线爱文义路 (今北京西路) ,新闸路与大西路 (今延安西路)。法租界区则因为大量游民群聚肇家滨南岸与日晖港附近,西向的拓展被局限,遂更明确地以徐家汇地区为其主要扩展目标 (图1)。 工厂及后来城乡移民在苏州河与黄浦江畔的集中,逐渐成形的区域特质关连著地租的级差价值 (differential value),影响了城郊扩张的模式;低收入城乡移民的棚户区大体上朝公共租界北,西侧及法租界的西,南侧租界边界地区外围集中,并呈弯月形分布17。在跑马场以西的区域,新式的独栋洋房与里弄住宅节比嶙峋地出现在向外扩张的几条主要道路沿线,历经廿世纪初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密度逐渐增高;西行越过静安寺后,大型的花园洋房与低密度的花园式里弄开始出现。两租界的边缘区,尤其具水运功能的黄浦江、苏州河及其主要支流沿岸,密布著大小规模不等的各式工厂与家庭作坊,夹杂著由工厂主提供的职工宿舍 (工房) 与包身工的简陋宿舍。 整体观之,在中区及其邻近地带,容纳了近全市人口60% 的普通市民阶层,各式石库门里弄纵横其间;由空中俯瞰,自东徂西,空间商品化初阶形成的石库门里弄住宅与商品化的逻辑彷佛同一织法编下的毛线与网底,构成了城市纹理 (fabric) 的主体 (图2):「由中档到高档的里弄由东迤西呈阶梯状格局」分布,,市区内不同层次的里弄分布只有基本趋势而无明确的地域界限 (张济顺,2001).前述的纹理也标帜上海城市空间为商品化的逻辑所穿透,并在上海房地产发展至顶峰的1930年代以前完成了整体城市空间的再结构。 表1 1890至1920年间上海公共租界各年度中西式房屋当年发照 (issued) 量统计 各年度各区新发照建筑物 (buildings) 数量 各年度发照总数量 年别 中区 西区 北区 (1898年以前与东区) 东区 1890 529 907 1,436 1891 1,040 733 1,773 1892 453 1,280 1,733 1893 819 1,277 2,096 1894 544 1,809 2,353 1895 775 2,625 3,400 1896 1,131 2,166 3,297 1897 765 2,636 3,401 1898 1,092 2,171 3,263 1899 908 175 943 2,026 1900 509 178 681 1,368 1901 836 788 1,079 2,703 1902 877 983 1,907 3,767 1903 733 1,838 1,096663 4,330 1904 1,209 1,576 1,324822 4,931 (1905至1910年资料空白) 1911 4792801393551,253 1912 5339341,0359563,458 1913 7022,0351,1605384,435 1914 1,3803,6691,6222,1538,824 1915 8482,7851,8481,4116,892 1916 8792,6251,0422,2216,767 1917 9239096321,4623,926 1918 5909503601,0682,968 1919 6501,3302778743,131 1920 3541,3533171,5183,542 资料来源:上海工部局年报,1900~1904, 1910~1920. 表2 1885至1910年间 公共租界内外华籍人口数目变化 (分区统计每五年进行一次) 华籍人口 外籍人口 年代 中区 北区 东区 西区 包含界外筑路 区总人口数 推估界外筑 路区人口数 公共租界范 围内人口数 界外筑路 区人口数 1885 79,735 30,571 125,665 15,359 3,286330 1890 98,719 44,435 168,129 24,975 3,360389 1895 116,204 103,102 240,995 21,689 4,174441 1900 115,150 86,58160,985 36,992 345,276 45,658 6,55780 1905 120,289 130,39973,609 66,100 452,716 62,319 10,639505 1910 122,997 132,50288,270 69,544 488,005 74,692 12,0511,260 资料来源:1. 上海工部局年报,1910, p.298. 2. Feetham, 1930, p.73. 资料来源:张传等编,2001, p.65. 图1 公共租界与法租界扩张方向示意图 资料来源:吴亮,1998. 图2 1937年上海中心航摄图 城郊集居型态之生产与社会区辨 【社会区辨下的宅地空间消费】 (一) 特定门槛的住宅供给与中产阶级城郊的形成 1. 交通系统与城郊可及性的提升 城市幅员的扩大与城市人口数的成长,皆带来租界国家房捐与地税收入的增加,直接挹注城市扩张的集体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城郊对房地产资本的吸引力;如此形成外来资本挹注不已的循环,为租界国家所乐见。地税与房捐固然是租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18,其次依序是码头捐,执照捐,及其它小额税捐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因此,两租界对於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资,在财政可以收支相抵的前提下,向来不遗余力;工务处的道路建设与其他工务设施之支出一直是岁出的主要部分,与关乎治安的警务支出几乎可以分庭抗礼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 1860年代,英租界虽然「越界筑路」尚未开展,但因为外滩到泥城滨 (今西藏中路) 范围内面积有限的市区幅员多属毫无城市基础设施的「生地」,城市建设初期基础设施的费用高昂,工务支出几近占总收入的30% 至40% 之间,此后此一比例随著租界范围的逐年扩大,逐年提高;1903年道路建设支出已占岁入的40% 以上。1916年工部局董事会决议开始大规模「越界筑路」,工务处必须逐年拨出一定款项作为「越界筑路」购买地皮与筑路的费用,数额更是几近跳跃式的变化19,十年之间一共支出近156.86万两。法租界公董局的状况亦类似,公共工程支出与警务支出一直是公董局岁出的大项;公共工程处的预算也一直是公董局三处 (市政总理处,警务处,公共工程处) 之中最大者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 道路的大规模建设直接的效应就是城郊与市中心内城区的往来愈见便利,更多的房地产资金循路向外延伸部署。但初期往往只是具有私人运具的有钱或有权阶级才得以支付得起界外居住的交通成本,通勤支出的门槛使得界外的居住行为并不普遍。集体消费中真正降低城郊居住门槛的其实是大众运具的设置与行驶。1905年开始,公共租界开放民营电车行驶界外的路线;1908年第一条电车路线正式开驶,联系了公共租界西区的愚园路,赫德路,爱文义路,卡德路,静安寺路,东向终止於外滩的上海总会,等於贯穿了租界最核心的金融商业中心与当时最偏僻的西郊。自此以后,由有轨电车到无轨电车,电车路线就像一张绵密的网,逐步将租界西区与北区大部分的区域网罗并编入其系统内 (图3);行驶城郊至市中心区的几条通勤路线也一直是电车公司收益最高的路线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1922年后开驶的公共汽车路线更使得公共运具涵盖了许多原先电车路轨或无轨电车的高空架线不可到达的区域,越来越高的「便利性」更进一步扩大中产阶级城郊居住的意愿,电车与公车也开始在城市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甚至在1930年代初因为电车与公车的过度拥挤问题引起工部局的重视 (上海工部局年报,1922)。然而,在一般居民普遍收入仍然不丰厚的状况下,与公共运具的便利性相对应的运输价格也仍然是一可否在城郊居住的一项重要门槛,并由此区隔出城市居民中「可以移动」与「不易移动」的两大群体。此门槛也在后来「低移动能力」城乡移民大量流入上海后深化了城郊与内城区的社会差距。 2. 机构化了的城郊空间生产 在租界国家仲介下的「越界筑路」,因著城郊较便宜的土地租价,以及可以入驻城郊之社群的特殊属性,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逐步推衍出不同于内城区石库门里弄的新空间商品.在城市空间中具有移动能力的极富阶层一度占有极西的界外区域,关乎「身份区辨」的「认同」操弄同步地透过不同的资本属性,建构市民对集居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回溯回内城区逐步建立不同财富能力与社会位阶的中产者各类型空间。当中,除了资产阶级与新富的中产阶级个别的置产行为之外,也包含一些著名的西式学校,商业与大型生产机构藉由员工宿舍的提供来实践其对理想居住环境的想象;沪上颇具知名度的商务印书馆,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中华书局,交通银行等均曾在公共租界西区与法租界西部设立职员的宿舍,并提供球场,读书室,超级市场,小学等自办的附属服务性设施20 (图4)。 资料来源:张传等编,2001, p.122-123. 图3 1937年上海电车网路图 这一类由企业或教育单位主导提供的集居形式有其存在的多方理由:一方面基於员工集体居住的便利与公余的联谊,另一方面也著眼於「管理上的统一,思想生活模式上的画一」以及「紧急状况时的守望相助」。透过集体性的群聚被认为利於培养出一种别具风格的企业文化与生活方式,并可以透过企业与机构自身的社会声望及可能产生的典范效应,建构近代中国都市中产阶级的理想生活模式 (叶文心,2001)。 以中国银行西区极司非而路兴建的「中行别业」为例,其位置在公共租界的极西侧,离中国银行外滩的上海分行有近十公里的距离,各据租界极东与极西之两端;一端是喧闹繁盛的外滩,另一端则是静谧的城郊.职员每日集体搭公司交通车通勤上下班,中午一概在行裏用餐.由极司非而路穿过进入宿舍区的小径,迎面耸立的是经理阶级所居住的连栋式新式里弄住宅 (图5);其后一栋为供单身员工居住的公寓楼。再北侧则是一般员工居住的家庭式公寓.不同阶层的住宅区位自上而下。依照长幼尊卑。井然有序地安置在花木扶梳的庭院裏 (图6);「行裏组织上的地位上下具体反映在房屋的大小位置部局上。行员们各人散居在各地的大家族成员被摒弃在外。而经理与下属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却如同大家庭的成员份子一般居住在中行栏杆所围成的大院裏」(叶文心,2001)。园内还有一处集会的礼堂,空地设置花圃及各式的球场与运动设施 (沈书玉,1933)。园外马路对侧则是供职员子女就读的中小学与托儿设施21.除了上街购物之外,职员及其眷属的家庭生活可以完全被包容在中行本身所建构的天地之中,远离都市的喧嚣与脏乱 (何理云,1932)。 资料来源:葛福田编,1949. 图4 (左) 交通银行在贝当路 (今衡山路) 的宿舍-「永嘉新村」;(中) 中国银行在极司非而路 (今万航渡路) 的宿舍——「中行别业」;(右) 中央银行在哥伦比亚路 (今番禺路) 的俱乐部 资料来源:何理云,1932. 图5 「中行别业」经理级宿舍 资料来源:陆谦受,1934. 图6 「中行别业」宿舍区配置图 细究「中行别业」之区位,宅地形式以及实质的集体生活模式,尤其将其放回当时租界西郊极司非而路周边的地域风格中加以理解,不难看出中国银行事实上不是只求提供员工一个理想的城郊低密度住宅环境,并以此巩固公司的内部伦理与管理.事实上,「中行别业」的创设还有更为深层的社会意涵:它利用购自于外籍人士手中的极司非而路九十四号英国式庄园 (图7) 与在外滩购自德国总会华丽高耸的洋楼 (图8),成功地塑造了不同于中区石库门里弄中传统钱庄与华籍银行的鲜明「西化」形象。外滩黄浦江畔高耸而具地标性的洋楼主导银行对外的形象建构,极司非而路九十四号则作为银行内部规训 (discipline) 员工之所在22;利用庄园空间本身以及在其间所发生的规律性社交活动与仪式,直接规训在其间举办活动的中高阶主管.宿舍宅地空间及空间中的社群生活实践,巧妙地寓决策机制於联谊的社交生活之中,营造了「九十四号」在中高阶员工心目中的权力核心意象 (孝逸,1932)。另一方面,在由传统的封建社会过渡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租界发展过程中,中国银行刻意在宿舍宅地空间引进体育休闲设备,给予员工特别的训练与投资,鼓吹体育休闲社交活动;经由「中行别业」空间中充足的体育设施推动社交活动与对外竞赛,在实际的身体经验与口耳相传中,进一步深化银行的「西化」形象。 而在城市空间位置上,这些「西化」的形象,则是巧妙地联系著「九十四号」西式庄园所标帜的浪漫「城郊」想象,连同极司非而路与邻近花园别墅的绿意及邻近的「贵族」机构 (中西女塾,市西中学等),在心理上区隔实际近在咫尺的庞大纺织工业群落与工房 (图9),进一步将行员的家庭与休闲生活「贵族化」(叶文心,2001)。 作为一种上海新型企业所主导建构的集居模式,中国银行的「中行别业」与「九十四号」隐含著一种社会「表意」(representation),关连著企业本身摆脱传统掌柜夥计关系的老式钱庄的强烈企图。在日常生活习而不查的身体经验裏,宅地空间一则成为一种规训身体的基地,延续并见证著大部分行员西式教会大学或高中教育出身的血,强化“新”银行年轻进取、活力充沛的形象 (沈书玉,1933)。 另一方面,集居的生活形态被嵌置在刻意安排且配备新式“卫生间”的城郊公寓与新式里弄社区中, 成功地打造了新宅地空间本身与传统石库门里弄的「差异」;在规律的社区作息时间表中,巧妙操弄「城郊」与内城区的心理距离,以「城郊花园」中积极而规律的西化生活,召唤当时租界社会中产阶级白领工作者的城郊认同。 资料来源:何理云,1932. 图7 极司非而路九十四号 资料来源:王绍周先生提供 图8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资料来源:葛福田编,1949. 注:上图为中行别业及其西侧,与中西女塾之间是一大群低密度的城郊花园别墅住宅;左图为其东侧:复杂的工厂与传统里弄简屋之都市纹理与中行别业咫尺相邻 图9 中国银行上海极司非而路宿舍与周围环境 至此,城郊居住不再仅仅是一种上层社会所独有的集居模式,许多类似机构大小规模不等地在上海西郊与北郊陆续跟进23,使得原本无能力在城郊居住的城市特定阶级得以透过工作单位的协助,入驻城郊;透过城郊宅地日常生活中实地的身体经验完成身体的社会规训。随著内城区房荒情况的日益严重,以及全面发展的城郊电车与公共汽车路线,在“私有财产”为前提的上海中产阶级生活方式中,配合敏锐的房地产部门所提供的较之於独栋花园洋房廉价的新式里弄住宅商品以及媒体的鼓吹,城郊居住遂逐步普及化为中产市民普遍可以共享的居住经验;城郊住宅与以中区为发展核心的早期,后期石库门里弄逐步分道扬镳。 (二) 洋房与传统石库门里弄间“差异”的消费与品味的社会区辨: 城郊的形成,使得城市空间的营造得以在空间商品化的脉络下被理性计算以及“身份区辨”的逻辑所穿透,透过对精巧的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新颖的建筑技术,独特的建筑风格,舶来的建筑材料与刻意维护的区域品质等商品市场中可获利特质专案的追加投资,生产商品的“差异”,进行新一轮的城市空间打造;前述机构化了的职工城郊集居型态尤其在其间扮演著催生中产阶级城郊居住模式的重要作用. 1. “租地建屋”模式与传统石库门里弄的形式修正 “买卖”与“租赁”是上海房地产业土地与房屋交易的主要模式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1999):由於租界范围内的土地面积有限,但连绵的战争以及内地的饥荒,天灾总是使得租界成为资本与人力的临时庇荫所,土地的需求远远大於供给,长期趋势除战争期间多处於上升趋势中.所以租界一般拥有地产的业户 (包括私人大地主,教会,民间团体等) 在经营房地产上多倾向於出租土地以营利.租地的收入十分可观,获利率通常为年息一分左右;将土地出租给人造屋营利遂成为一种普遍模式 (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1999)。地主与开发商双方明订租约期限,按年缴租,到期“拆屋还地”或“地上物与土地一并归还归地主”(上海房地产志编纂委员会,1999);开发者不必花大钱买土地,只要“利用租地来代替买地,就可以省却资本 ‘将近’ 50% 以上”;若且在营造材料与施工方式上谨慎选择,即可“达到最低限造价的要求”。如果开发商“自己来当作头,自己办料,自己包工,营造厂方面的利润就可以省下来”。在资金调度上,当时的金融界对“造屋收租,作房地产抵押比较容易借款,不但银行钱庄肯贷款,就是私人也乐於资助”(周浩泉,1990)。种种“租地造屋”存继的理由都指向了降低成本,尽快回收的首要考量,遂使得租界房地产业发展初期以来,“正常住屋生产都必须遵循著高度的‘经济理性’逻辑进行;房屋的造价,住宅商品流通在形式,价位,不同空间量需求的随机变动弹性等面向上的市场接受度等,皆成为此一阶段住宅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郭奇正,2003)。 对於任何的租地造屋开发商,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是获利的关键,这当中又牵涉到基地配置的分割 (subdivision) 方式与建筑形式的选择:在地价逐步高涨与房屋短缺的大趋势下,为求尽量多塞入可收租的居住单元,缩减占地面积,提高楼层以维持居住单元总楼地板面积的单开间连栋式里弄遂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筑形式选择方面,早期石库门里弄因为“老旧倾颓”,占地太大等原因不再兴建,中区数量庞大的石库门里弄也已渐渐因为过度密集而居住品质低落,“改旧式石库门房为有矮围墙,花园,出挑阳台和卫生设备的新式住房 (当时称为小洋房)”(周浩泉,1990) 於是逐渐成为许多新兴的房地产商进行新一轮的住宅开发时替代性的选择;并在后来被普遍称为所谓的“新式里”。 2.“租地建屋”模式下的城郊宅地形式选择 事实上,“新式里弄”整体平面布局脱胎于单开间的后期石库门里弄,只是加高楼层数,以人字形屋架取代较耗料的穿斗式屋架,并因在地工匠当时已逐渐熟悉洋式建筑语汇的施工技巧 (沈华,1989),得以在建筑各部分随机出现洋楼语汇的拼贴 (图10)。十九世纪中后叶洋楼较之于本地传统住宅工法价格上的巨大落差已因为洋楼构造与语汇的逐步普及而拉近(伍江,1997),再加上因为工业厂房建筑大跨度之需要,许多源自于西式洋楼以“斜撑”为主的屋架系统陆续被引进 (赖德霖,1995),洋楼语汇的建筑物不仅不再意味著高额的造价24,反而因为与传统住宅外观形式上明显的差异,颇获当时的市场所接受;尤其当此种差异还联系著“城郊”及其所象徵的缙绅化 (gentrification) 社会意涵。1920年代末期,西式建筑似乎已经成为上海社会的理想追求,并直指城郊的西式建筑;当时的《时事新报》就曾报导:“周览沪边四郊,则可见前所荒凉之废地,咸见洋楼高耸,如春苗之茁起。……大多数华人家族,均联袂居住其间,欣欣然现得意之色,此辈华人家庭,当其由旧式住房迁至新式住房之时,莫不欢悦相告,喜形於色。此后除非重大变故,或家况惨落外,决不愿再迁入旧式住房,殆无疑义。……以是可知洋式房屋,实有甚大之吸引力。”(竞舟,1931).再比对於几位房地产商1980年代的回忆录,显然西式住宅虽然在初期造价上高出石库门住宅,但也的确有更诱人的投资报酬率25。 事实上,形式上的票房保证指向的不仅是“新式里弄”的西式“外观”与城郊地域风格相较於内城区石库门里弄的巨大“差异”,宅地中陆续出现的“卫生间”与厨房设施之配置,更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十九世纪末叶以降,饱受鼠疫与霍乱威胁的城市中产阶级开始随著租界国家的宣导,逐步重视居家环境的卫生与清洁问题。而几乎被视为新式里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配备的“卫生间”正好与租界宣导的卫生指标与下水道污水系统的设置连结在一起,也顺道将城郊住宅西式的建筑外貌,卫生下水道等印象笼统地整编在一起.此类对居家卫生的在意,《时事新报》《国人乐住洋式楼房新趋势》一文中进一 步提到:“如窗户之四辟,楼房之舒适,自来水盥洗抽水马桶欲盆等设备,均属应用便利,清洁而无污浊之存留,足使住居之人易於养成卫生之习惯”,“如欲使之重返其故居,已觉格格不相入;其受教育之知识份子,尤将感觉难堪”· 资料来源:周振德,1997, p.112, 113, 126, 127, 131 图10 洋楼语汇随意拼贴的里弄住宅外观 清洁卫生一旦作为中产阶级居住择屋的重要判准,就是价值取向的单行道,难以回头;文章中谈到:「自今之后,凡欲组织新式的小家庭者,又似必须有洋式住房.否则不但在亲友面前将失面子,即好美成性之新妇,亦将拂然不悦」.面对越趋严重的房荒与高昂的房价,文章中甚至建议:“若经济不充裕,宁省节其他耗费,以赁租价较昂之洋房,否则只赁一层楼或单房间,亦无妨事.只需其为洋式,亦较胜於宽阔轩敞之旧式住宅也”(竞舟,1931). 这一类透过“清洁”、“卫生”、“舒适”诉求生动描绘出的上海人“倾慕洋房”心理,放在商品化的住宅生产脉络中了解,更积极的意义在於它直接指向了以核心家庭为主流,作为消费社会新的经济消费单位的的上海新式小家庭.伴随著人口数暴增,上海内城区因为人口与小额资本的集聚 (罗苏文,1995) 所导致的居住品质恶化,这一种新的消费取向迅速在城市中产阶级间扩散.为了适应资产阶级以及因工商业发展致富者的需要,1920至1930年十年间陆续在西郊,北郊出现“新式里弄”。其分布区位多配合租界的“越界筑路”由内城区向西发展,直到公共租界的中山公园以及法租界的襄阳路一带;以今日的静安,卢湾,徐汇和长宁区最为集中.它们远离了烦嚣的外滩附近,讲究的是环境的清幽,卫生设备的齐全,平面的紧凑布局,适合於独立的核心家庭居住使用.住宅外观也逐渐摆脱传统的石库门式样,洋楼的建筑语汇与细部渐渐布满这一类新建建筑物的外观;花岗岩门墙渐渐消逝,入口小花园,矮墙与镂空的铸铁门取而代之 (图11).视觉可以掌握的外型直接关乎著新家庭消费单位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想象;新的宅地空间遂在媒体催化的卫生,舒适等室内现代意象的护航下 (图12),夹带著林荫道、青石台阶、红瓦、钢窗、铸铁栏杆阳台,从想象的消费逐步迈入空间与生活实践的实质消费;一路走向更荒僻的城郊。 资料来源:王绍周先生提供 图11 典型的「新式里弄」外观 资料来源:王绍周先生提供;吴亮,1989 (右一图). 图12 带卫生间的新式里弄室内 【阶级区辨与租界国家干预下的城郊空间】 (一) 租界国家对都市地域风格的制度性干预 越界筑路提供了上海租界向城郊扩散的结构性动力,以其提供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合逐渐多元分化的租界社会中浮现的新兴中产阶级社会区辨的需要,一同透过商品化后的住宅市场,打造了廿世纪初叶之后方兴未艾的中产阶级城郊。但事实上,市场机制往往只能作为集居形式需求 (programming) 的参考座标,租界国家对建筑实质形式管理的制度性干预,才真正对真实城郊中宅地空间形式有决性的影响,并具体影响了城郊人文地景之形塑。两租界国家中,尤以法租界政府“建筑区域规划管”专案下对华式建筑与西式建筑的区别待遇,对城郊地域风格的形成影响最力。 1900年10月,法租界公董局决议:嵩山路以西的“租界扩充区”上拟兴建的任何建筑物,都必须要“按照欧洲习惯用砖头与石块兴建”,并要求设计图样要经过公董局工程师批准,“不论何种情况,不准建造用木材或土墙建造的简陋房屋”,这是法租界,也可以说是整个上海租界对於特定区域建筑形式管制的滥觞。1902年3月,公董局规定外滩到公董局之间公馆马路上“任何新建建筑物之门面墙都必须要用西式砖建造”;1928年2月,对同一条马路,法国领事署进一步规定:“外滩至敏体尼荫路 (今西藏南路) 之间的公馆马路两侧房屋业主必须要在屋前建造一条有屋顶的走廊”(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两项规定都可以视为租界已不满足於单纯的建筑管制。透过法租界特有的“建筑许可证管理”(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 制度,将租界国家对於都市空间形式的制度性干预提升到特定区域“都市设计管制”的层次。 1900与1902年两次对不同对象、不同层级的管制经验,公董局於1914年针对法国公园地区周边由辣斐德路,华龙路 (今雁荡路),金神父路与宝昌路 (今淮海中路) 等所围绕起的方形区域,规定只准许兴建西式房屋;这是继建筑材料与构筑工法管制后,对於区域整体建筑形式取向更为明确的干预.1920年,相同的管制规定被扩及到由霞飞路,吕班路 (今重庆南路),金神父路,广慈医院北墙等所围起的方形区域 (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1);同年三月。规定扩充解释为“在主要道路 (金陵东路,延安路,淮海路,重庆南路) 沿线。凡建造中式建筑。申请执照时门面必须是西式的”。1935年规定在姚主教路 (今天平路) 与贝当路 (今衡山路) 转角。“只准发给西式建筑执照”;道路两侧凡发给中式建筑物执照。“必须要考虑新建筑的外观务必与邻近西式房屋互相协调和谐”(上海城市规划志编纂委员会,1999).1938年11月,公董局进一步议定了一套“整顿与美化法租界计画”26,将整个法租界划分为几个拥有不同建筑类型的区域 (图13),特别是先划定若干住宅保护区。“防止所谓不美观、不卫生的里弄住宅入侵,并划定若干空地,专供兴建洋房”(上海租界志编纂委员会,2002)。当中,海格路、姚主教路、福履裏路 (今建国西路)、拉都路 (今襄阳南路)、古拔路、福煦路等所围绕起来的区域更被定义为“高档住宅区”,只对拥有暖气,卫生设备的连栋式住宅,以及单栋,双并的住宅发放营造大执照27;对同一区域既有房屋与乡村地区,概不签发修理执照”,任
本文档为【上海租界时期中产阶级城郊宅地的社会生产(郭奇正)】,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8891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02KB
软件:Word
页数:29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18
浏览量: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