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举报
开通vip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民族与文化· 《东南亚》2001年第2期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尹湘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东方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东西方文化 碰撞、交融最尖锐、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不仅对东方各国的文化结构、 文化心理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文 学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西方文化文学及其民主思想的强烈影响下,在 文学性质、内容、形式、语言的深刻变革和新旧交替中跨入了20世纪,开始了民族新文学 的历史进程。悠悠...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民族与文化· 《东南亚》2001年第2期 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 尹湘玲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东方社会历史和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也是东西方文化 碰撞、交融最尖锐、最激烈的时期。当时相对先进的西方文化不仅对东方各国的文化结构、 文化心理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给东方文学的革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缅甸文 学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西方文化文学及其民主思想的强烈影响下,在 文学性质、内容、形式、语言的深刻变革和新旧交替中跨入了20世纪,开始了民族新文学 的历史进程。悠悠百年过去了,缅甸文学在经历了短暂的近代转型期后进入现代,并从现代 文学的初创、探索阶段走向了发展、成熟阶段。当缅甸20世纪文学进程作为一个整体被置 于缅甸千年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加以宏观审视时,我们对其文学发展的总趋向、文学主题总 旨、美感特征、艺术追求等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对其百年岁月中所形成的不同于前 9个世纪的诸种文学现象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和领悟。其中,女作家及其她们笔下的女性文 学犹如悄然绽开的一枝文学新绿,她不刻意张扬,却以焕然的新姿和蓬勃的生命力舒展在缅 甸现代文学的百花园中,尤为引人瞩目。 粗略地翻阅缅甸19世纪之前的文学史卷,我们几乎寻不到女作家的创作轨迹。寥若晨 星般的几首女诗人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封建宫廷贵族妇女作的闺情诗、哀怨诗、季节诗,内容 大多是抒发个人内心的悲思愁绪和感伤寂寞。尽管这些诗篇文采横溢,诗风秀雅细腻,但时 代和个人思想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宫廷女诗人们的创作视域和空间,使她们的作品 难以在主题上、内容上有更深更广的突破。进入20世纪之后,随着缅甸社会历史的变革和 世界范围内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以及缅甸新知识女性的觉醒,一代代女作家脱颖而出,活 跃在缅甸文坛上,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文学力量。催生这支文学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的是民族 新文化新文学的土壤。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已向缅甸渗透,西方文学作品 被大量译介过来。一些缅甸作家从西方资产阶级文学的新形式和它的人文主义思想内容中得 到启迪,开始进行新文学创作的尝试,使现代小说得到很快的发展。到20世纪20年代,新 文学形式(小说、新诗、戏剧等)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反封建的人文主义思想已成为缅甸文学的主流,并 随着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逐渐与反帝斗争相联系。随后在30年代出现了积极探索新文化新 文学的旨在进行文学革新的“实验文学”运动,运用文艺武器在思想文化战线开展反帝斗争 的“红龙书社”,以德钦哥都迈为代表的既不失文学传统形式又富有新质和时代内容的民族 主义诗歌创作等。西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缅甸本民族传统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互为交 58 万方数据 融,成为该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艺术思潮。尤其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对其后缅甸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影响。战后40年代末至50年代上半叶围绕文学本质、创作目的等一系列重大文艺 理论问题而展开的“新文学”运动,独立后半个世纪里此消彼长的通俗文学、暴露文学、叙 史文学、文化寻根文学、改革文学、铁窗文学、翻译文学等等,这些文学思潮流派和文学现 象,构成了缅甸20世纪文学的基本框架和发展脉络,也形成了缅甸文学多彩多姿、百花齐 放的景象。在这样一段世纪文学进程中,我们寻到了缅甸女作家坚实而稳健的创作轨迹。加 尼觉玛玛礼、吉埃、盛盛、钦宁育、苏蒙凝、居居丁、育瓦底景颇枚、钦瑞乌、德格多妙 盛、摩摩茵雅、钦妙辛⋯⋯她们笔下一个个丰富、真实、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女性形象,一 部部内蕴丰厚、艺术精致的小说作品,不仅充实了缅甸文学,而且许多作品已被译成中、 日、俄等多种语言,让世界文坛更多地了解了缅甸作家及其作品。 缅甸20世纪女作家的创作与19世纪宫廷女诗人的创作有着划时代的区别,与历代男性 作家笔下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对女性生活内容的描绘亦有明显不同。20世纪女作家们挣脱 了封建枷锁的禁锢,拓展了文学创作的空间。在思想主题及其价值观念的现代改造上,在叙 事语言及艺术手段的革新上都表现出新时代文学的特质。她们落笔于平凡的生活,大多通过 情爱、婚姻、家庭、伦理的窗口,反映女性人生和命运,折射时代的风云变幻和社会现实的 本质。与男作家笔下的女性文学往往显现出的特有的男性视野和在自觉不自觉之间流露出来 的男性中心论意识相对立,她们以女性的眼光洞悉自我,确定自身生命意义及其社会地位; 从女性立场出发审视外部世界,尤其观照女性世界,并对它加以富于女性生命特色的理解、 体验和把握。她们的作品彰显着现代女性人格意识的觉醒,同时蕴涵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 和社会批判意识。 现代女作家作为创作主体进入文学领域后,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创作个性就在她们笔下 的一系列作品中凸现了出来。女性特有的艺术敏感和细腻笔致,东方女性优雅含蓄的美学特 征都普遍体现在缅甸现代女作家的作品中。她们关于女性意识的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心理基 础和浓厚的东方社会的理想色彩,她们笔下的文字负荷着更多的民族文化价值。而每一位女 作家的个人特色又是十分明显的。加尼觉玛玛礼的作品对女性命运的忧患意识更为深沉,摩 摩茵雅的作品对社会和人生的探索更为执著,苏蒙凝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责任感更为浓烈 ⋯⋯在小说创作中,她们采用的叙述视角灵活多变,叙述语调风格各异,或内心直自,或理 性剖析,或纤细柔美,或浑厚凝重。不论长篇还是短篇,都赋以深刻的艺术内涵和理性意 义。而要理解和阐释其内涵和意义,就须走进缅甸女作家们的创作生活,深入她们的作品, 去阅读,去思考。 加尼觉玛玛礼:关注女性人生 加尼觉玛玛礼(1917。1982)是缅甸20世纪第一代女作家,也是女作家中的佼佼者。30 年代,作为一名觉醒了的青年知识女性和民族独立斗争的积极参与者,加尼觉玛玛礼是伴随 着整个东方社会反对封建礼教的时代潮流和妇女解放、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呼声步人文坛 的。从1936年开始,她先后用“亚威莱”、“拉德欣”、“波格礼玛丁莱”等笔名在《缅甸新 光报》发表有关争取妇女权利提高妇女觉悟的文章。后来协助丈夫创办《加尼觉》杂志,改 用笔名“加尼觉玛玛礼”,在为杂志撰写文章的同时,开始了近40年的文学创作生涯。先后 59 万方数据 出版了《她》(1944)、《心》(1950)、《不是恨》(1955)、《她的沉沦》(1961)、《血缘》 (1973)等10余部中、长篇小说和《看不厌》(1948)、《沉思》(1963)两部短篇小说集。其 中《不是恨》获1955年度缅甸文学宫文学奖。 加尼觉玛玛礼的作品充满时代气息,反映出人民要自由、民族要独立的强烈愿望,同时 饱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妇女生活、女性命运的关注,尤其是对带有悲剧色彩的女性命运 倾注了更多的关怀。《不是恨》中的主人公“薇薇”、《她的沉沦》中的主人公“妙”,都是这 类女性的代表。她们都曾为自己的幸福追求过抗争过,但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作家把 女性命运和情感放到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环境中加以发展,其中突出的不是女主人公的“个 体”意识,而是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女性命运的“群体”意识。这就使得这些女性形 象的内蕴更为丰富,作品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刻。 《不是恨》的社会背景是二次世界大战前殖民统治时期的缅甸社会。城镇稻谷商的女儿 薇薇——一个美丽、聪颖、纯情、善良的姑娘,爱上了英国稻谷公司派到镇上来的代办吴苏 汉——一个受殖民主义奴化教育熏陶、西服革履、从内到外完全西洋化了的缅甸人。薇薇感 怀于吴苏汉温柔的注视、斯文的仪表谈吐,羡慕并暗暗效仿他讲究的西方生活方式,由崇拜 敬仰发展成为无怨无悔的爱情。这种神奇的魔力般的力量使薇薇不顾家人反对投入了吴苏汉 的怀抱。但婚后不久她就发现,她并不真正了解吴苏汉。他鄙夷自己的民族、同胞,对祖国 前途、民族命运漠不关心,自私冷漠,缺乏最起码的人情味。他对薇薇的爱也极为自私,要 求一切顺从他的意志,甚至不让薇薇与近在咫尺的娘家亲人来往。生活的实践使薇薇感到她 再也不能忍受吴苏汉“爱情”的折磨,她想跳出鸟笼呼吸自由空气。但由于种种原因使她陷 入身不由己的境地,最后在精神忧郁和病痛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她在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自己的悲剧生活 时曾说:“我不是恨他,只恨自己爱上了他。”这句话确实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小说描写的 时代,正是西方文化全面渗透缅甸社会的时代,是西方资产阶级生活方式、道德观念与缅甸 古朴传统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冲突和并存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些缅甸人完全被西 方文化所奴化,丢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以及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有一 些缅甸人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模仿效颦,终因不可消融而痛苦,落人可悲的深渊。小说中 的薇薇,作为女性,她是男性专制家庭的牺牲品;作为缅甸人,她又是西方文化的牺牲品。 加尼觉玛玛礼以其独特的女性视野和敏锐的洞察力揭示了当时缅甸社会生活的本质,使作品 起到了生活教科书的作用。同时在艺术创作上,通过细腻生动的心理刻画塑造人物性格,运 用对比、陪衬、渲染、烘托等技巧,达到强烈的悲剧效果,表现了作家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 力。 吉埃:寻找精神家园 吉埃(1929~)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缅甸出现的“第一批”作家之一,《星》杂志的骨干 专栏作家,后来到《秀玛瓦》杂志社就职。她的代表作《疲惫地回家》最初就是在《秀玛 瓦》1953年第1期上登载的,之后单行出版,1964年又再版。小说女主人公丁梅生活在一 个沉闷不和谐的家庭,父亲的暴戾乖张,父母失和且常年的争吵不休,父亲与姨母之间的暖 味关系,姐姐的私奔,小弟的孤僻⋯⋯使丁梅感受不到父爱、母爱、亲情和家庭的温暖,终 日被一种浓厚的孤独气息所裹挟,滋养了她沉郁任性的性络和厌世情绪。进而导致她对整个 60 万方数据 世界失去了信任,对人生和前途感到惘然。为了逃离这种家庭气氛,丁梅离开家乡到仰光求 学,假期就寄居在老师家。她也曾因对家的眷恋和向往而回过家,但回到家后又非常恐惧甚 至厌恶。高中毕业后在苦闷中她结识了哥觉,哥觉软弱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她理想中 的丈夫。但他们同居了,过着玩世不恭的生活。在丁梅19年零4个月的生命中,她有父母, 有兄弟姐妹,有情人甚至丈夫,有学历,有钱花,她还需要什么呢?她需要家。父母的家, 老师的家,哥觉的家,她缺少的是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丁梅一次次来到河边,她想 跳入水中以求解脱,但求生的欲望一次次使她回头。她拖着疲惫的病体一个人缓步走在雨 中,剧烈的咳嗽使她喘不上气来。蒙蒙的雨线中她看到了那个向往已久的“家”,她站住了, 但眼前却什么也没有⋯⋯一只拉她回家的手向她伸过来,但却是冰凉冰凉的⋯⋯ 吉埃在战后曾师从印度人学习过英文,1948年人仰光大学专修医科。但她并不喜欢医 学而酷爱文学,对音乐美术也颇感兴趣,曾专门拜师学习过弹钢琴和缅甸弯琴,美术方面则 更擅长于肖像画。这些知识和素养的获得对她的精神世界和后来的创作活动不无影响。50 年代初她在仰光大学英语系任过助教,在英国BBC广播电台也任过职,她还曾以笔名“玛 莫都”用英文发表过文章。从事英语语言工作的经历使她阅读了大量英美文学作品,接触了 许多西方文论。尤其是20世纪20一30年代风靡欧美的一些文化思潮,如超现实主义、存在 主义、意识流等现代主义流派。吉埃最喜爱的作家是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和英国意 识流小说的代表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他们的作品自然也对吉埃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战后吉埃开始在《星》杂志上发表诗作,她的诗塑造了一个悲观、孤独,为寻求精 神寄托而在奋争中疲惫交加的少女形象。这些诗使她成为缅甸文坛独树一帜的女作家。在后 来她的小说创作中同样交织着她诗中的情绪,表现了与众不同的思想和风格。吉埃是当时缅 甸为数不多的不奉现实主义为其圭臬的作家之一,被称为缅甸文坛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存在 主义”者。当同时代的作家们都埋头致力于以反法西斯战争和内战为背景创作作品时,吉埃 却特立独行地营造着自己的文学空间。《疲惫地回家》的创作完全建立在个人心灵感受之上, 注重精神,疏离广阔的社会视野,带有现代派色彩。虽然在小说创作手法和技巧上还不够成 熟,但力求通过主人公向往家这样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感情、意 识、幻觉,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探索人生意义和本质。这在20世纪50年代的缅甸文坛是鲜 有人为的。 钦宁育:更多一份使命感 钦宁育(1925~)是一位既活跃于政界又跻身于文坛的著名女作家。青年时代就积极从 事社会政治活动,投身于缅甸反帝争取民族独立运动。30年代末她在家乡瓦溪马上中学时 曾以学生联合会理事的身份参加过“我缅人协会”的政治活动。日本占领时期曾是亚洲青年 协会成员,在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宣传部也任过职。1946年钦宁育开始在反法西斯人民 自由同盟新闻周报上撰稿,在《秀玛瓦》杂志上发表诗作,1947年开始创作小说。独立后, 她仍继续边从政边写作,并在职读完了大学,获得了文学士学位。 从40年代末到60年代,钦宁育先后创作了10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其中1959年 发表的长篇小说《梅》是奠定其文学成就的代表作。该小说创作的成功不仅使作品本身在缅 甸小说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多次再版,并被搬上了银幕,而且也使作家的名字蜚声文坛。 6】 万方数据 小说以40年代大战前后及内战时期的缅甸社会为背景,通过女主人公梅和阿都、弗雷迪 (丁昂吞)、貌貌乃等人物的精心塑造,描述了那个时代缅甸一代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的生 活经历和生存状态,展示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和不同的人生追求。梅是一位充满爱国激情,性 格倔强的女子。战乱使她们原本殷实富裕的家庭失去了往日的平静,大哥在战前因参加反英 民族独立斗争而被捕入狱,日本人侵后参加了独立军,阵亡在战场上;父亲精神失常;母亲 和姐姐被肺病恶魔夺去了生命;梅也因经济拮据失去了无忧无虑上大学的机会,备尝生活的 艰辛:她深爱的初恋情人在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也弃她而去;更不幸的是为了照顾病中的亲 人她自己也染上了可怕的肺病。但这一连串的打击并没有把她摧毁,在她赢弱的身体里积蓄 着一位女性承受困难的非凡勇气和毅力。凭着这份勇气和毅力,她战胜了病魔;走出了感情 的阴影;作出了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生选择——将个人全部财产包括她的身体捐献给肺病 防治协会,并决定奉献毕生精力从事肺病防治和慈善工作,为所有遭受肺病折磨的同胞解除 痛苦。在梅与弗雷迪、貌貌乃、阿都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中,也反映了现代女性对爱情的自 主意识和明智选择。最终她舍弃了一切个人情感,与志同道合的阿都一起为建立肺病医院踏 上了新的征途。 钦宁育作品的最大特点是有深刻的主题,有鲜明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通过作品透视 社会、人生和时代风云。从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作家的生活态度、作家的理想和作家对民族、 对社会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腻,内心深处 的那种突出的女性写作意识使她能从现实生活、时代变迁中感受或发现某些超乎寻常的及其 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内容。她不用政治说教,而以一种明显的女性语态来传达独特的女性 体验和女性心理,深入浅出,直抵本质。正由于这种女性细腻而敏感的体验与广阔的社会生 活、民族历史、时代精神相碰撞,才使小说具有特殊的韵味和价值。 德格多妙盛:民族传统文化“情绪" 德格多妙盛(1937--1988)是两次国家文学奖得主。她的短篇小说集《雨夜》摘取了 1965年度国家文学奖短篇小说集一等奖的桂冠,长篇小说《艺坛新秀》荣获1978年度国家 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奖。德格多妙盛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仍笔耕不辍,70 年代后期起成为专职作家。主要作品集中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艺坛新秀》是一部描 写当代缅甸民族音乐工作者生活与奋斗的作品。小说主人公瑙都是一位年轻而出色的编鼓 手,但他的身世却充满了辛酸的泪水。他的祖父和生母都是伶人。祖父是编鼓手,因爱上了 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儿而死于非命,留下一遗腹子,即瑙都的父亲吴貌貌。生母是阿迎舞女演 员,也因低贱的伶人出身而未能与相爱的人正式结合。吴貌貌的外祖母是一个既有权势又充 满世俗偏见和封建意识的老人,她不仅一手破坏了自己的女儿和外孙两代的婚姻,也使自己 的曾外孙瑙都在家中倍受歧视。瑙都是在7岁时,因母亲病故,才由姨母送至当区长的父亲 吴貌貌处的。虽然得到吴貌貌的照应,但却经常受到曾外祖母和同父异母兄弟的欺负和虐 待,只能睡在车库的阁楼上,放学回来还要不停地帮家里雇佣的园丁干活几。坎坷的生活磨 砺了他自强不息的性格,高中毕业前夕瑙都搬回到姨母家居住。姨母也是一位昔日的女伶, 现在已是剧团的女主角。她待瑙都如同亲子,为了瑙都终身未嫁,并满足了瑙都上大学的愿 望。瑙都在学校假日期间经常到姨母的剧团去,耳濡目染,逐渐对缅甸传统音乐戏产生了浓 62 万方数据 厚兴趣,中途辍学进了剧团工作,边工作边完成了大学学业。他悉心研究缅甸民族乐器,勤 奋学习,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编鼓手。小说中的瑙都和瑙都的女友南加纽都是新型知识分 子,他们不图名利,一心只求缅甸民族音乐戏曲的创新和提高。他们的牺牲精神,奋发努 力、创立新风的高尚风貌以及老艺人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精神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 象。 德格多妙盛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使她的作品凝聚着一种民族文化“情结”。对昔日伶 人备受歧视遭遇的同情,为今日艺人社会地位Et益提高而欢欣的心情,对缅甸传统音乐戏曲 不断推陈出新进步发展的鼓励和期待都充溢在作品中。为创作好《艺坛新秀》这部小说,德 格多妙盛专门深入剧团,了解和体验艺人的生活,学习缅甸传统音乐戏曲。这不仅使她在描 写缅甸音乐戏曲的悠久历史和深奥学问时游刃有余,也使她在把握各类人物性格上准确细 腻,从而使她的作品能够具有源于生活的艺术真实,并能将自己的审美情感融入其中。这同 时也说明了作家对待文学创作的严肃、谨严的态度。小说主人公虽为男性,但小说中的几位 女性形象,如昔日伶人姐妹及今日剧团的青年女演员等都在作家笔下流露出丰富细腻的内心 情感,催人泪下。整个故事情节是由几个人物的回忆片断连缀而成的,叙述手法颇为独到。 摩摩茵雅:探索中寻求超越 在20世纪后期新兴作家中,摩摩茵雅(1944--1990)是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直 面人生,贴近生活,反映现实社会的美与丑,使历史真实、心理真实与艺术真实水乳交融, 是摩摩茵雅创作的基本风格,也是她作品的精髓。作为女作家,她带着纯然的女性意识进行 写作,把单纯而朴实、灵性而犀利的笔触伸向她所熟悉的生活领域,绘写女性特定的行为方 式、生存状态和命运际遇,揭示女性生命个体的心灵轨迹,借以折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 并于现实人生的真切展示中,融人道德启示的精神热力,表达自己对世态、对人情的理性认 识和审美 评价 LEC评价法下载LEC评价法下载评价量规免费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学院评价表文档下载 。摩摩茵雅早期的作品多带有自传色彩,正如她自己所说:“只是写自己,写 自己的亲戚朋友,写自己周围的人,身边的事。”以一种自发的女性意识,从女性的视角, 叙述着女人的故事。《消失的路》(1974)中失业女大学生的婚姻家庭;《别无他求》(1974) 中博大无私的母爱;《花儿有开有谢》(1975)中纯洁少女的坎坷人生⋯⋯,作者给予了她笔 下的女主人公以精湛的理解和真挚的同情。随着创作实践的不断积累丰富,摩摩茵雅80年 代的作品从“写自己,写自己周围的人”逐渐转向“了解人民的感受、经历和痛苦,并把它 写出来”,由自发到自觉地对自己置身其中的女性世界倾注更多的关心和更深层次的发掘。 文学视野的扩展使她的创作产生了升华和飞跃,促使她打破原发状态的情感自白与艺术创作 的分明界限,绕开自我因素的纠缠,充分运用语言艺术创造,去拥抱自己认识到、体验到的 人类情感,从而进入现代意义上的女性主体意识。长篇小说《玛杜丹码沙意》(1982)中母 女两代的人生历程就是一部充满着血泪与人情的奋斗史,它描述了在缅甸这样一个相对贫 困,佛教氛围浓厚的国家里,女性的生态状态和她们的抗争方式,显示出动人的人性力量。 摩摩茵雅晚期的作品标志着她小说创作的新发展。长篇小说《鱼木嫩叶枯萎的时候》(1987) 超越了纯粹的女性题材,在更为广阔的社会场景和民族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挖掘人生的存在 价值和意义。小说描写一个即将被现代化新厂取代的老蔗糖厂的工人和蔗农们在变革时期的 生活境况和心路历程。作家以凝重厚实的笔触直观真实地书写底层工农的生活,用清新质朴 63 万方数据 的语言多视角地描绘青年人的爱情、理想和奋斗。将这个苦与乐同在,悲与欢共处,光明与 黑暗并存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深沉的现实感。小说的题目也是一种象征。在缅 甸,枯叶凋落与新叶吐绿在同一季节,枯萎预示着新生。从新嫩到枯萎象征着历尽沧桑之后 的成熟,也象征着一种企盼和渴望,渴望枯萎之后的再生。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有着 40多年历史的老厂即将被时代抛弃,而生机勃发的新厂已经在建设之中。人们会在顽强的 抗争中告别沉重的过去,迎接美好的未来。这部小说是作家最后一部长篇,也是现实主义精 神观照下的又一部力作。从摩摩茵雅的创作历程不难看出,她一直以一种不断追求超越的执 著在努力探索,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学视域,深化着作品的创作主题,一步步由单纯向丰厚, 由稚嫩走向成熟。 以上仅是对缅甸女性作家群中少数几位代表性作家的创作及其作品所作的粗浅解读,但 从中我们已大致可以寻觅到缅甸现代女作家的创作轨迹和心路历程,触摸到缅甸20世纪女 性文学的脉搏律动。产生于东方文化背景下的现代缅甸女作家和女性文学创作,以其特有的 美感色彩和艺术追求,对20世纪缅甸文学各个阶段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尤其对缅甸 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对接受借鉴外来文学为民族文学所用,消除缅甸文学与世隔离的状 况,参与世界文学交流,促进各民族文学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共同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缅甸女性文学研究是20世纪缅甸文学乃至东方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个广阔的 研究空间。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会日益活跃和深入,不断向更新更高的阶段迈进。 注释: ①何乃英主编《东方文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②季羡林主编《东方文学史》(下册),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③姚秉彦李谋蔡祝生《缅甸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④(缅)马利克《缅甸小说指南》(第2.4.6卷)仰光:蒲甘出版社,197ff--1990。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东语系) [责任编辑:王国平] 万方数据
本文档为【缅甸女作家与20世纪缅甸文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3165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62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1-30
浏览量: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