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举报
开通vip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点刊物)向低端刊物(即所谓一般刊物)过渡,也 就是说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大众化”了,不再具有 “精英性”。这些现象都说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思想已经被中国学界广泛接受,其观念、价值对于 我们已经有了恒常性,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 成为我们自己观念的一部分。这也正是该理论对 我们最深刻的影响。 统观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过程, 我们发现,对俄国形式主义由不知到知之,到研究 到为我所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不 同思想的交锋,有不同论争的对话,有沟通彼此的 努力。我们的“形式”观念在这个...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点刊物)向低端刊物(即所谓一般刊物)过渡,也 就是说该课题的研究已经“大众化”了,不再具有 “精英性”。这些现象都说明,俄国形式主义理论 思想已经被中国学界广泛接受,其观念、价值对于 我们已经有了恒常性,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常态, 成为我们自己观念的一部分。这也正是该理论对 我们最深刻的影响。 统观俄国形式主义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过程, 我们发现,对俄国形式主义由不知到知之,到研究 到为我所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有不 同思想的交锋,有不同论争的对话,有沟通彼此的 努力。我们的“形式”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 裂变着,但始终存在着两种“形式”观的对立、碰 撞,最复杂的是它们交叉、混合,甚至难解难分。 我们对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 就,也依然存在着问题:一是翻译的不足,包括整 个学派的所有成员的论著和单个成员的所有论 著。二是与此相关,对核心成员什克洛夫斯基和 雅各布森研究相对较多,对其他成员相对较少且 不够系统。三是人物译名不同,虽不是大问题,但 可能造成不便,如同一人物均有多种译法。四是 仍然是翻译问题,但这些翻译会影响到对形式主 义理论的理解,如rlpHgM一词译为程序、手段、技 巧、方法。在汉语中可不可以互通,可不可以通到 俄语词的所指,这都会带来相应的问题。与此相 关的是,不同成员对相同内涵概念的不同命名或 不同内涵概念的相同命名给我们造成混乱,我们 对此还研究不够。五是对俄国形式主义内部的一 些问题及本文叙述过程中所提到的一些其他问 题,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澄清和拓展,尽管接受 的程度已经相当普及化,但正是普及化使我们不 再对一些理论细节问题穷追不舍。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 ——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赵毅衡,姜飞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新批评(TheNewCriticism)是20世纪前半 期英美一些学者——从瑞恰慈(I.A.Richards)、 艾略特(T.S.Eliot)到布鲁克斯(C.Brooks)、韦勒 克(R.Wellek)等——关于文学理解和文学批评 的观念、方法的总和,是他们的文论思想的交集。 新批评有自己的信念和性格。它改变了20世纪英 语世界的文学批评实践,盛行数十年,最后在捍卫 原则和荣誉的代际战争中英勇阵亡。 但是,新批评似亡而未亡,形散而神不散,美 国学者说,新批评“像哈姆雷特父亲的鬼魂,依然 在指挥我们”⋯1。而新批评的中国际遇,亦复如 斯:新批评因其与1949年以降的主流文论观念截 然不同的风度和有效性而成为20世纪80年代一 次文学论争的理论外援,其理论与批评概念也在 中国学者的比较和阐发中丰富了中西比较诗学的 内容,新批评的阅读、分析和批评方法在中国学者 的学术生活和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中也有渐成气候之势。同时, 中国学者对新批评理论本身的研究也早已窥其堂 收稿日期:2009—06—01 作者简介:赵毅衡(1948一),男,四川成都人,教授, 博士生导师,从事西方文论研究。 奥、渐入佳境,新批评的革命触须甚至伸进了新时 期的文学教育领域。 英美“新批评”并不像中国“新时期”那么 “新”,而新批评在中国的理论旅行也早在新时期 之前半个世纪即已起程。从1929年伊人翻译的 瑞恰慈《科学与诗》由华严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店出版,到袁可嘉在 20世纪40年代发表有关“新诗现代化”的系列论 文。从瑞恰慈的任教清华,到燕卜荪的授课联大, 当年英美新批评的经典论著和基本观念已被曹葆 华、卞之琳、叶公超、朱自清、钱钟书、袁可嘉等前 贤翻译和实践,这体现了中外文论自由交流的活 力和意义。 随后,自由的文论交流中断了三十载,例外是 在1962年袁可嘉发表了《“新批评派”述评》,以 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论观念系统评述了瑞 恰慈、艾略特等人的思想,并且措用了严厉的批判 文字。不过,袁可嘉的批判文字却传递出某种幽 微的情感区隔,譬如他说,“谈到他们的文化思 想,以艾略特为代表的那一路反动文人表现出这 样的共同特点,反科学、反民主、反社会主义”。 ·201· 万方数据 “以瑞恰慈为代表的那一路人还保留着一定的自 由主义色彩”【2|。他对艾略特与瑞恰慈的分别对 待,对瑞恰慈“那一路人”用词的相对温婉,似乎 在尊重学理实际的同时也在含蓄地尊重“瑞恰 慈一燕b荪一袁可嘉”这样的师承线索,这大约 是袁可嘉在压力之下唯一能做的温暖表示,于今 细读,令人欷欺。在1962年出版的《现代美英资 产阶级文艺理论文选》中,收录了新批评的一些 代表性论文,以供政治批判之用,相较台港等地当 时大量译介新批评理论以供文学批评之用,的确 是各有千秋。 终于文论交流重获自由,也就是说新时期来 了。1981年,杨周翰发表《新批评派的启示》,在 介绍新批评的f司时,也有所针对,认为“政治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导致我们注意“外在批评” 而忽略形式考察,新批评的形式理论将启动我们 的新思考L3J3。 1984年,刘象愚等人翻译的韦勒克和沃伦所 著《文学理论》在三联档店出版,这是新批评中文 译介历程上的标志性事件。《文学理论》在一定 程度上体现了新批评“本体论批评”的主张,它将 文学研究分为考察作品外部联系的#I-部研究和探 求文本内部意义和结构的内部研究,强调内部研 究的中心地位,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大异其趣。 次年,刘再复发表《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 借用了《文学理论》的相关论述,认为“我们过去 的文学研究,主要侧蘑于外部的规律,即文学与经 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关 系,例如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 系,作家的肚界观与创作方法等,近年来研究的重 心已转移到内部规律,即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特 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文学各种门类自 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总之,是回复到自 身。”【4J之后,孙绍振、王蒙、吴元迈等纷纷著文讨 论所渭文学本体沦,或臧或否,直到1986年陈涌 发表《文学方法沦问题》,与刘再复针锋相对:“刘 再复同志所列举的‘文学与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 筑中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的许多方面,从马克 思主义的观点看,都是决定文学艺术的性质、内 容,以及它的发展方向的,这些不但不是什么‘外 部规律’,相反的,正好是文学艺术的最根本最深 刻的内部规律。”【5J 争论的焦点,表面上看是“内部”和“外部”问 题,似乎与新批评的理论深有关联,但实际上这是 事关意识形态的一场遭遇战。陆梅林、严昭柱等 学者先后为陈涌辩护,而更多的学者,譬如王春元 等人则撰文“与陈涌同志商榷”,并大多借用了新 批评观点。王春元反驳了陈涌,认为我们的文学 ·202· 研究若干年来之所以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就在 于蕈.复论证“意识形态性”、“阶级性”等,而无视 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性”的研究,“过去,内 外不分,似乎是浑然天成,实际上是抹去了内部规 律的合法地位,剥夺了审美特性的存在权利,以外 部规律取代了文学的内部规律”∞J。 其实,当时的学者更热衷的是探讨所谓文学 “向内转”的问题,不过“向内转”是转向人作为主 体的广阔复杂的内心,与新批评的“内部研究”几 无关联,而围绕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等文章 展开的所谓主体性论争,唯一可与新批评理论建 立关系的是刘再复主体“三个最重要的构成部 分”中的第二个,即“作为文学对象主体的人物形 象”【71,李石发表《文学的主体性与英美新批评》, 即是以此为理论出发点而用新批评的观念与刘再 复探讨“文本的主体性”问题【8J。 论争前后,张隆溪、刘象愚、胡经之、张首映等 学者都发表过研究新批评的论文,而最引人注目 的则是赵毅衡在1986年发表的《新批评——一种 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L9J。文章清理了新批评理 论的来龙去脉,深入精到地阐述了新批评关于作 品基本性质的看法、新批评的批评方法论以及思 想倾向。同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同名 著作;2009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修订本, 即《重访新批评》。 赵毅衡所著的《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 主义文论》及其编选的《“新批评”文集》,深刻影 响了中国学者的文论思考,塑造了他们对新批评 的基本认识。此后十余年,再无集中的新批评论 述面世,直到21世纪初,对新批评的研究突然升 温,陈本益、支宇等学者展开了对新批评的继续追 问。不过,这只是赵毅衡之后新批评研究的一个 方向,而新时期的另一个研究方向是在中国文论 与新批评之间展开的比较诗学研究。 陈本益的研究是发掘新批评理论的哲学基 础,以实现对新批评的深度把握。“文学是一个 独立自足的、具有对立调和结构功能的有机整 体”,此即新批评的所谓“文学本质论”,陈本益试 图为这一本质论确定可靠的哲学来历,于是清理 出两条线索:~是从艾略特追溯到他的影响源,即 是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然后从济慈追溯到柯勒律 治,又从柯勒律治追溯到康德美学;一是从瑞恰慈 等人的观念中发掘出经验主义哲学的源头lloJ。 赵毅衡也曾简要讨论新批评观念的哲学基础问 题,而陈本益将这样的讨论具体化了。 支字关注新批评的“文学性”,认为“新批评 万方数据 的‘文学性’概念重在分析文学文本语义结构的 多重性及其所产生的朦胧之美”,而“新批评的基 本理论术语‘隐喻’、‘张力’、‘悖论’、‘反讽’、 ‘复义’、‘多层结构’等等都是为揭示语义结构的 朦胧性和复杂性这一基本目标而服务的,是否具 有语义叠加、语义冲突、语义交织、意义复杂等特 征成为新批评区分文学文本和其他文本最根本的 标准。”L11J支宇敏锐地意识到新批评与俄国形式 主义、结构主义等在语义问题上的根本区别,拈出 “结构主义文论的‘符号自指’(self—reflexivity) 和新批评的‘语义多重’(ambiguity)”两个标志性 概念深人考辨,这有助于学界摆脱“在笼统的形 式主义和文本中心论概念下”论述的粗疏和无 力[12I。 此外,胡燕春的研究涉及新批评的理论本身 和新批评的各种外缘联系,甚至及于新批评与海 外汉学界的中国文学研究,值得注意。李嘉娜借 助后起的理论资源重新考察新批评及其问题,譬 如反讽【13J。议论或可商榷,却也促人反思:我们 对新批评的某些习见是否真实可靠? 温潘亚也对某些关于新批评的“习见”深表 怀疑,他从艾略特、韦勒克等人的文学史意识出 发,认为关于新批评的“一种共识”,“即认为新批 评仅擅长共时研究而欠缺历史观念,其实这是不 符合实际的”L14J。温潘亚的论述自然是有道理 的,但问题在于,我们探讨新批评理论,是以新批 评的“关系人”的全部思想为根据,还是以他们符 合“新批评”性格的某些观点为根据?从新批评 的理论性格看去,艾略特、韦勒克等人不过是新批 评的“关系人”而已,他们的思想中有新批评的成 分,甚至是关键成分,但并非他们所有的思想都那 么“新批评”,否则,单是艾略特和韦勒克的全部 思想就足以使新批评的面貌彻底模糊,丧失个性。 在这个问题上,支宇的处理方式是可取的,他并不 把韦勒克视为单纯的新批评文论家,相反,他认为 新批评只是韦勒克文论的三大理论渊源之一。这 样的论述,既不会简单粗暴地处理韦勒克的思想, 又不会开拓出无边的新批评理论疆域从而取消掉 新批评本身。 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自20世纪30年代至 今,新批评与中国文论之间的对话乃有漫长的历 史,资料丰赡。钱钟书的《谈艺录》和《管锥编》, 多处可见精妙的比较,虽少系统论列,却是别具手 眼。黄维梁的《中国诗学纵横论》,多有在新批评 与中国文论之间的纵横阐发。深得文心。在新时 期,则是赵毅衡著述出版之后方出现一批比较论 述,譬如杨晓明的《英美新批评与中国古典诗 学》、李清良的《气势与张力》、朱徽的《中英比较 诗艺》等,他们的研究能够引启进一步的思考,但 也常见不足,或者对新批评的相关概念理解未确, 或者对中国文论的相关范畴考究未周【巧J。周裕 锴用阐发法,在其《宋代诗学通论》的“戊编”,以 新批评的张力诗学阐发宋人的诗艺观,精微深刻, 可谓比较诗学研究的范例。 新世纪的比较研究,成果一时富饶。学者们 从《文心雕龙》联想到了新批评,譬如殷满堂比较 刘勰的情采说与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郭勇 比较刘勰的“比兴”论述与新批评的隐喻观念,李 国辉比较刘勰的复意与燕b荪的含混,等等。其 中,李国辉有感于“学界常常将含混与含蓄、复意 相提并论”,遂深探“含混”(Ambiguity)与“复意” 的根源和异同.论证人微。但是,自从赵毅衡在 1981年建议使用“复义”一词翻译Ambiguity[16J之 后,学界大抵并未像李国辉所言,将“含混”与“复 意”一词“相提并论”、“抹杀二者巨大的异质性”。 赵毅衡以“复义”译Ambiguity,而又与“复意”保 持区别和距离,实际上已经是用Ambiguity定义了 “复义”,虽然这个定义本身的确有些“含混”。不 过,李国辉在文章中把习译的“奥斯汀-.沃伦” (AustinWarren)称做“沃仁”,倒也体现了某种中 国化情趣,在“沃伦”的单纯译音之外,独得丰饶 的“复义”。 在王钟陵简论新批评的细读与中国传统文论 的相关问题之后,比较研究新批评的细读与中国 传统的批评方法,似成热点。王奎军、吴子凌、樊 宝英等学者对新批评的细读与金圣叹等人的小说 评点展开了深入细致的比较论述,徐克瑜亦在新 批评的细读与金圣叹的细读之间求同辨异,认为 金圣叹的细读“体现出一种中国传统‘知人论世’ 和‘以意逆志’式的文心追索和读者体验精神”, 可谓“知音式细读”,或者“中国式的细读”【17J。 关于细读,周甲辰以朱熹的“熟读”、任先大 以严羽的“熟参”与之比较【18J,各有所见,尤其是 任先大在“不同的文化‘模子”’中解析,认为 “‘熟参’偏重于主体”,“‘细读’偏重于文本客 体”,“‘细读’的功能单一,只作为批评范畴存在, 而‘熟参’却具有双重功能,既作为批评范畴又作 为创作范畴”。在比较论述“细读”和“熟参”之 后,任先大认为“在我国目前特定的市场经济环 境下,文学批评受到追求速度和效益的时代风气 的影响”,出现了“浮躁”、“焦虑”的“反阅读”现 象,“导致文学批评形成了这样一个四平八稳、不 痛不痒的模式,文学批评=作者经历+创作过程 +作品梗概+社会反响”,希望“熟参”和“细读” “如苦口的‘药石’,能起到伐病的作用”。其实, 学者不能把浮躁、不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不细读熟参的责任一味 ·203· 万方数据 归咎于“环境”和“风气”,学者为学,细读熟参,原 是不言而喻的前提。 新批评是PracticalCriticism。知行合一,行然 后知,新批评对中国文论的真实影响,以及中国学 者对新批评的真正领略,必须付之于行,体现于批 评实践。新批评也不负所望,低调地深入了新时 期的中国文学批评,在既往那种满足于对文学文 本做政治经济大而化之的批评而不及其余的旧习 之外,新批评式的文本细读渐成文学批评和鉴赏 的常例。 ,流沙河、乐黛云是新时期较早地实践新批评 的学者,流沙河对台湾诗歌的解读,乐黛云对《红 楼梦》的分析,显示了对新批评的深刻会解和幽 微精致的细读作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后,新批评的张力、反讽、复义、悖论等概念,其细 读的观念,已经悄然改变了中国学者的分析方式 和批评用词。 中国学者的新批评实践展现了某种中国特 征,譬如在细致的文本解读之外,常常探讨其所解 读出的文本意义与历史、社会、作家之间的深刻关 联,既细读文本,又知人论世,几无学者偏执于韦 姆寒特等人的狭隘规章;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 新批评驳杂的批评方法几乎主要被精简为张力与 反讽,且张力大多用于诗歌解读,反讽则偏重于小 说分析。英美新批评的文学批评实践,譬如布鲁 克斯和R.P.沃伦合著的UnderstandingPoetry和 UnderstandingFiction,大抵是对单个文本的细绎, 中国学者则常常在一个文本系列中展开分析。在 新时期,中国学者在文学批评和鉴赏中,常要在标 题或者文章第一二段昭告天下,“笔者”用的是新 批评方法,接着介绍新批评的相关理论,然后才进 入文本,这与中国“笔者”实践其他来自国外的文 论有相似处,显得生涩和客气,体现了某种“初级 阶段”特征;等等。 其实中国学者使用新批评,更多的是在诗歌 的批评和鉴赏中,这与新批评在英美的情形有相 似处。相似处还表现在,晚近使用新批评武器对 付中国诗歌的学者,每每显示出某种倾向性或者 选择性,譬如古代的李商隐及其《锦瑟》,现代的 穆旦及其《诗八首》,都是学者热衷解读的对象, 这也正如英美新批评最经典的诗歌解渎,常常是 细绎英国玄学派或者现代主义的诗歌。方法与对 象之间似有宿缘,在一定意义上,方法选择对象, 对象决定方法。 新批评实践在新时期最重要的展示平台是期 刊《名作欣赏》。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名作 ·204· 欣赏》发表大量新批评式的文学鉴赏文字,持续 引领新批评风尚,准确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细读功 夫及其进步历程。检视文献可知,实践新批评成 就最大的学者,一为王富仁,一为王毅。王富仁在 特殊的中国语境中表达过对新批评理论和方法的 信心:“我相信,新批评终能解决以旧有方法不易 解决或实际感到又说不清的问题。”【19J王富仁的 论文《<狂人日记>细读》以及他发表于《名作欣 赏》的十余组数十篇《旧诗新解》,以纯熟的新批 评手法细审幽暗、见微知著,妙解纷披。王毅的文 字,从《细读穆旦<诗八首>》到《一个既简单又复 杂的文本——细读伊沙<张常氏,你的保姆)》,自 觉地实践新批评,量不甚著,质则甚高。 或许,相较于批评实践,新批评对中国文学阅 读和欣赏更有潜力的影响将会体现在当代中国的 文学教育。新批评在英语世界曾以深刻改变了文 学教育著称,正如乔纳森·卡勒所言:“新批评的 影响在许多方面是有益的,特别是在文学教学 上”,新批评“解放”了“从某种较早的文学研究模 式中产生出来的老一辈人”,经过新批评革命, “即使是那些缺乏学术功底的最平庸的学生,也 能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进行有效评价。”L.7.oj 在新时期的中国,赵毅衡指出,“中国大学大 部分中文系,讲的是陈陈相因的老一套”,“学院 批评从来就没有朝着形式分析转轨,大学教师、批 评家都缺乏形式感受能力”的弊病,并指出只有 “给批评家和大学教师以形式分析的基本训练, 才能点中文学批评的‘命门”’【2lI。在文学教育 方面,针对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孙绍振以新批 评式的细读昭示了责任意识和可敬的风范,这体 现于他的近著《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 究》;针对大学生,王先霈的《文学文本细读讲演 录》则是新批评细读批评训练的重要范例。 新批评正在切实地影响中国文论,但是,只有 在经历了中国学者深刻的研究、领会和改造之后, 只有在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和文学教育开始贯彻 其精神之后,新批评才能真正参与建构中国文论 的新秩序。 新时期的新经验表明,新批评的观念、方法和 训练可以使我们的学术写作少一些武断、粗陋和 粗暴,而更为缜密、有据和有趣。也许,新批评将 会消失,但那是化入我们的理论、批评和阅读生 活,不是像博尔赫斯所谓“如同水消失于水中”, 而是像自贡的井盐,消失于我们的菜肴,其色彩虽 或低调而不彰,其滋味却将长久而日常。 参考文献: [1]赵毅衡.重访新批评[M].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 万方数据 2008:1. [2]袁可嘉.“新批评派”述评[J].文学评论,1962, (2). [3]杨周翰.新批评派的启示[J],国外文学,1981,(1). [4]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J].读书,1985, (2—3). [5]陈涌.文学方法论问题[J].红旗,1986,(8). [6]王春元.文学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N】.文艺报, 1986—10—03. [7]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J].文学评论,1985,(6). [8]李石.文学的主体性与英美新批评一兼评刘再复 同志的一些论点[J].贵州大学学报,1988,(2). [9]赵毅衡.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C]//外国文学研究辑刊:第5辑.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82. [10]陈本益.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1). [11]支宇.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论新批评的 “文学性”概念[J].文艺理论研究,2004,(5). [12]支宇.“语义多重”与“符号自指”——英美新批评 与结构主义文论的比较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院 学报,2006,(6).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李嘉娜.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J].外国文 学评论,2008,(1). 一一 温潘亚.文学史的“同存结构”与“外部权威”—— 艾略特批评理论中的文学史意识[J].文艺研究, 2004,(4). 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c]//陈厚诚,王宁.西方 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广州: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0:81—83. 赵毅衡.说复义[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1981,(2). 王奎军.“新批评”与小说评点之可比性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周甲辰.“熟读”说的文本接受观探讨[J].语文学 刊,2006,(9);任先大.严羽“熟参”与英美新批评 “细读”比较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 学版,2006,(1)。 王富仁.旧诗新解·编者按[J].名作欣赏,1991, (3). 卡勒乔.超越阐释[J].杨扬,译.文艺理论研究, 1991,(1). 罗义华.中国的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赵毅衡 先生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4,(4). 雷纳·韦勒克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及其话语变异 支 宇 (四JII外国语学院中文系,重庆40003I) 雷纳·韦勒克(1903一1995)是20世纪世界 文学界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史家、比较文学 家和思想史学者之一。中国新时期以来。韦勒克 的文论著作与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 评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语境也 使其话语功能与内涵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异。韦 勒克对新中国文论与批评的影响与变异问题是中 西文论交往对话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一、韦勒克对中国新时期文论与批评的影响 1949年以后,社会历史批评在马列主义和毛 泽东思想指导之下成为中国文论的主导思想。新 收稿日期12009—06一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文论的 知识场域、合法性与生产机制”成果之--(09BZW001) 作者简介:支宇(1969一),男,四川泸州人,教授,文 学博士,从事文艺美学与比较诗学研究。 时期以来,西方文论大量涌入中国,中国文论由政 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话语逐渐向审美主义话语过 渡。在这一过程中,韦勒克文论对中国当代文学 理论与批评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1.“文学研究向内转”:韦勒克与新时期中国 文艺学 韦勒克文论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文学理论与 批评“内部研究”(intrinsicstudy)与“外部研究” (extrinsicstudy)的区分,而这一区分的理论前提 是韦勒克关于“文学作品存在方式”的理论。从 现象学哲学与美学角度,韦勒克认为,文学作品是 一种“经验的客体”。文学作品的存在是一种现象 学意义上的“意向性客体”的存在。一方面,它的 本体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结构”,并不等同于 审美主体的经验;另一方面,它的存在又必须依赖 审美经验的“具体化”,所以,又离不开主体的经 验。“艺术品可以成为‘一个经验的客体’(allob— jectofexperience);我们认为,只有通过个人经验 ·205· 万方数据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 作者: 赵毅衡, 姜飞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刊名: 学习与探索 英文刊名: STUDY & EXPLORATION 年,卷(期): 2009,""(5) 被引用次数: 0次 参考文献(22条) 1.赵毅衡 重访新批评 2008 2.袁可嘉 "新批评派"述评 1962(02) 3.杨周翰 新批评派的启示 1981(01) 4.刘再复 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 1985(2-3) 5.陈涌 文学方法论问题 1986(08) 6.王春元 文学的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 1986 7.刘再复 论文学的主体性 1985(06) 8.李石 文学的主体性与英美新批评--兼评刘再复同志的一些论点 1988(02) 9.赵毅衡 新批评--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学理论 1982 10.陈本益 新批评的文学本质论及其哲学基础[期刊论文]-重庆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11.支宇 文本语义结构的朦胧之美--论新批评的"文学性"概念[期刊论文]-文艺理论研究 2004(05) 12.支宇 "语义多重"与"符号自指"--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文论的比较研究 2006(06) 13.李嘉娜 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期刊论文]-外国文学评论 2008(01) 14.温潘亚 文学史的"同存结构"与"外部权威"--艾略特批评理论中的文学史意识[期刊论文]-文艺研究 2004(04) 15.姜飞 英美新批评在中国 2000 16.赵毅衡 说复义 1981(02) 17.王奎军 "新批评"与小说评点之可比性研究 2000(01) 18.周甲辰 "熟读"说的文本接受观探讨 2006(09) 19.任先大 严羽"熟参"与英美新批评"细读"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0.王富仁 旧诗新解@编者按 1991(03) 21.卡勒乔.杨扬 超越阐释 1991(01) 22.罗义华 中国的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赵毅衡先生访谈录[期刊论文]-外国文学研究 2004(04) 相似文献(5条) 1.期刊论文 陈建华.耿海英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在中国30年 -学习与探索2009,""(5)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俄国形式主义文论从最初作为清算极"左"文艺思潮,冲破"文艺从属于政治"观念束缚的一支重要力量,到80年代中期文艺批评 界"方法热"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再到90年代后期对文学创作观念和后现代文化研究立场产生深刻影响,至今在中国已经走过了30年的接受、演变与影响的 历程. 2.期刊论文 支宇 雷纳·韦勒克对中国新时期文论的影响及其话语变异 -学习与探索2009,""(5) 雷纳·韦勒克(1903-1995)是20世纪世界文学界最杰出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史家、比较文学家和思想史学者之一.中国新时期以来.韦勒克的文论著作 与文学思想对中国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语境也使其话语功能与内涵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异.韦勒克对新中国文论与批 评的影响与变异问题是中西文论交往对话中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 3.期刊论文 曾军 问题意识的对话——中国巴赫金接受30年的回顾与反思 -学习与探索2009,""(5) 中国学者对巴赫金思想的接受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风云历程,不仅其间从未中断过,而且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巴赫金的一些重要论著及论文 在中国已有了不止一种译本,如巴赫金的<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在中国即已有了四种译本. 4.期刊论文 苏燕.王进.SU Yan.WANG Jin 试论形式主义与文本转换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2) 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中,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学派早已被打上过时的标签并排斥在学术界视野之外,然纵观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走向,其仍 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形式主义与新批评学派理论发展的重新梳理,解读其当代性渊源,并揭示其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两次转向的 启蒙作用. 5.期刊论文 王进.WANG Jin 试论形式主义与新批评学派的当代性渊源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6(2) 在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研究中,俄国形式主义与英美新批评学派早已被打上过时的标签并排斥在学术界视野之外,然纵观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的走向,其仍 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方法论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形式主义与新批评学派理论发展的重新梳理,解读其当代性渊源,揭示其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两次转向的启 蒙作用.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xyts200905037.aspx 授权使用:都晓东(wfqinghua),授权号:bdcd5c0a-4b54-4928-9e2e-9e0c011e4773 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1日
本文档为【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004502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536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7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0-12-14
浏览量: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