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2005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2005

举报
开通vip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2005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 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谢 崇 安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南宁 530006) 目 次 一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布与类型 二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期与演变 三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渊源 四 相关族属问题的讨论 五 结语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墓葬遗址中,习见一类颇具特点的平底双耳 陶罐,其典型特征是对称的大双耳弧联陶罐的口沿和肩腹部,器身的长宽比例和谐,造型优美 而端庄,故直到进入青铜时代,它仍被时人仿制为青铜器。这种双耳罐在西南地区...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2005
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 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谢 崇 安 (广西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南宁 530006) 目 次 一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布与类型 二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期与演变 三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渊源 四 相关族属问题的讨论 五 结语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的墓葬遗址中,习见一类颇具特点的平底双耳 陶罐,其典型特征是对称的大双耳弧联陶罐的口沿和肩腹部,器身的长宽比例和谐,造型优美 而端庄,故直到进入青铜时代,它仍被时人仿制为青铜器。这种双耳罐在西南地区出土,早引起 冯汉骥等著名学者的注意,他们将之与中国西北考古发现的所谓“安弗拉式双耳罐”联系对比, 认为这是西北游牧民族南迁带来的产物 。由于这类双耳罐在上古西南地区流传、使用的时间 很长,分布范围较广,类型多样,演变情况复杂,对它的源流及其分期断代,学术界至今仍存在 不同的观点。同时,此问题也涉及到中国西部民族在上古时期的迁徙流布和各种复杂的民族源 流关系,故本文试图继续将这一问题深入探讨下去,拟通过对西南地区出土的典型早期平底双 耳罐的研究,理出西南地区上古考古学文化起源演变的线索,以进一步探明这一地区各部族集 团的文化类型、年代及其与中国西北民族历史、文化的渊源关系。 一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布与类型 (一)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布 根据目前公布的考古资料,本文集中讨论的早期平底双耳罐主要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 三省区相邻的地区(图一),具体说来,其分布区的北部集中在四川岷江上游地区的理县、茂汶、 汶川以及雅砻江上游的甘孜、炉霍等地,中部是沿岷江一线以西至藏东的澜沧江、金沙江上游 一 127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2005年第 2期 一 带,并沿澜沧江、金沙江两岸延伸至滇西北的德钦、中甸、剑川等地,南部是沿川西南的安宁 河流域、雅砻江下游一带,延伸至金沙江以南,昆明以西至洱海以东的滇西楚雄 、南华、姚安等 地。这表明西南地区的早期平底双耳罐文化遗存是紧邻学界通常所指的巴蜀文化区、滇文化区 和夜郎文化区的西线分布的。 在四川和藏东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一般出自石棺墓和大石墓。 在岷江上游地区其代表有汶川大布瓦砦、萝葡砦、理县子达砦、佳山 、茂县撮箕山 、茂 县城关 、汶川昭店嘲等地的石棺墓双耳罐遗存。 一 1 9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在川西地区,其代表有甘孜吉里龙的石棺墓、土坑墓 、巴塘扎金顶、雅江的石板墓 、宝 兴陇东的土坑墓、砖石墓和砖室墓 双耳罐遗存。 在川西南地区,其代表有凉山喜德拉克 、米易弯丘的大石墓 州双耳罐遗存。 在藏东地区,双耳罐遗存则见于金沙江流域的昌都贡觉香贝的石棺墓口¨。据目前资料,西 南石棺墓的分布已达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县、山南隆子县一带,其文化特征较接近昌都地区的石 棺墓遗存,但其中不见早期平底双耳罐。 上述地区所出的早期平底双耳罐,少数出自土坑墓、砖石墓和砖室墓(如宝兴陇东东汉 墓),大多数出自石棺墓和大石墓遗存。 在滇西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则分别出自土坑墓和石棺墓中。其代表有中甸布独m]、德 钦纳古 ¨ 、永芝的石棺墓遗存 ,德钦石底 ]、宁蒗大兴 州、剑川鳌凤山 的竖穴土坑墓双耳 罐遗存。 在滇池以西、洱海以东的滇西地区,其代表有姚安黄牛山的石棺墓遗存 ]、南华孙家 屯[19]、楚雄万家坝[2。 的竖穴土坑墓双耳罐遗存。 (二)早期平底双耳罐的类型 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布尽管地域辽阔,流行时代较长,型、式多样,但其大致规律 仍可寻觅。这里笔者按类型学的相似原则,试对其作一总体的型、式划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限于篇幅,本文集中讨论的双耳罐主要是指它们相互接近的典型器,其余则一概从略。 据现有出土资料的大致统计,本区域的早期平底双耳罐大体可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型,每型 之下又可分若干亚型、若干式(如B I 2式为B型第一亚型第2式)。为了便于阐明早期平底双 耳罐的源流,本文也列举了双耳罐的三个异型。这些型、式的划分,基本上能反映出西南地区早 期平底双耳罐的时代特征与地区特征(图二;表一)。 A型:仅见1例。四川汶川昭店M1:2(图三,1),泥质褐陶。口微侈,高直颈,浅鼓腹,平 底,宽双耳弧连口缘至肩腹部。素面,表面打磨较光。 B型:可分三亚型。 B I亚型:形体较高长,圆口微侈,双大耳弧连口缘和鼓腹。可分六式。 B I 1式:四川汶川昭店M1:7(图三,2),泥质灰黑陶。圆口微侈,高颈,鼓腹,平底,双大耳 弧连口沿于腹上部,素面。云南剑川鳌凤山M152:2与之形似(图三,3),B I 1式也见于云南 宁蒗大兴M2:8的土坑墓(图三,4)。表明两地有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 B I 2式:云南宁蒗大兴M5:1(图三,5),泥质灰陶罐。小型,敞口,高领上束,双耳弧联肩 腹,小平底。腹部刻划水波纹,耳上横刻平行线纹,腹中部和耳上有简单附加堆纹。云南宁蒗大 兴M2:6(图三,6),夹砂褐陶。核桃状口中部下凹作马鞍形,素面。 B I 3式:四川茂县城关DM12:2(图三,7),口微侈,高领,鼓腹,平底。饰旋涡纹。 B I 4式:四川茂县城关AM6:2(图三,8),器身近卵形,短束颈,斜肩鼓腹内收成平底,双 ~ 1 2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 夏商 西周 西周 春秋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西汉 东汉 时期 早期 晚期 早期 晚期 早期 中期 晚期 早期 时期 ① 1 2 3 4 6 8 9 1 0 回 11 12 13 14 1 5 @ 20 21 22 ④ 回 3l ① 图二 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演变示意图 1·B I 1式 2.B I 2式 3.B I 3式 4、B I 4式 5.B I 4式 6.B I 6式 7.BⅡ1式 8.BⅡ2式 9.B I 3式 10、B I 4式 11.C I 1式 12.C I 2式 13.C I 3式 14.G I 1式 15.G I 2式 16.F I 1式 17.F I 2式 18.F I 1式 19·F I 2式 20.GⅡ1式 21.GⅢ2式 22.GⅢ3式 23.GⅡ2式 24.GⅡ3式 25.GⅡ4式 26、CⅢ1式 27.CⅢ 2式 28.CⅢ3式 29.CⅣ1式 30.C V l式 31.CⅣ2式 32.C V 2式 33.C V 3式 耳弧接口沿及腹中。 B I 5式:四川茂县城关BM6:2(图三,9),体高大,圆1=I,束颈溜肩,腹最大径在肩部,向 下斜内收为平底,双耳从口沿弧转下联接肩腹部。 13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表一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西南地区各类早期陶平底双耳罐流行年代表 夏商时期 西周早期 西周晚期 春秋早期 春秋晚期 战国早期 战国中期 战国晚期 西汉早期 东汉时期 A型 ▲ ▲ B I 1式 ▲ ▲ ▲ B I 2式 ▲ B I 3式 ▲ ▲ ▲ ▲ B I 4式 ▲ ▲ ▲ B I 5式 ▲ ▲ B I 6式 ▲ B l 1式 ▲ ▲ B l 2式 ▲ B I 3式 ▲ ▲ B I 4式 ▲ BI亚式 ▲ ▲ C I 1式 ▲ ▲ C I 2式 ▲ ▲ C I 3式 ▲ C I 1式 ▲ CI 2、3、4式 ▲▲▲ ▲▲▲ C I 1式 ▲ CI 2、3式 ▲▲ ▲▲ CⅣ1式 ▲ ▲ CⅣ2、3式 ▲▲ CV1、2、3式 ▲▲▲ ▲▲▲ D型 ▲ ▲ E型 ▲ ▲ F I 1、2式 ▲▲ ▲▲ F I 1、2式 ▲▲ ▲▲ G I 1式 ▲ G I 2式 ▲ G I亚型 ▲ GI1、2式 ▲▲ G I 3式 ▲ H型 ▲ B I 6式:四川凉山喜德拉克M8:l3(图三,10),细泥黑陶。短束颈,折肩收腹,小平底,双 耳弧连口沿至肩部。底外部印有叶脉纹。 13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5年第 2期 l I} 13 图三 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陶罐 1.A型(四川汶川昭店M1:2) 2 4.B I 1式(四川汶川昭店M1:7、云南剑川鳌凤山M152:2、宁蒗大 兴M2:8) 5、6.B I 2式(云南宁蒗大兴M5:1、M2:6) 7.B I 3式(四川茂县城关DM12:2) 8.B I 4式(四川茂县城关 AM6:2) 9.B I 5式(四川茂县城关 BM6:2) 10.B I 6式(四川凉山喜德拉克 M8:13) l1.BⅡ1式(四JII茂县撮箕山AM21:3) 12.BⅡ2式(云南宁蒗大兴M5:22) 13.BⅡ3式 (四川茂县撮箕山BM32:9) 14.B I 4式(四川理县佳山) 15.BⅢ亚型(四川凉山喜德拉克M6:4) BⅡ亚型:它与B I亚型的主要区别是器身稍为瘦高。可分四式。 BⅡ1式:四川茂县撮箕山AM21:3(图三,11),夹砂褐陶。敞口,高束领,鼓腹,平底。 BⅡ2式:云南宁蒗大兴M5:22(图三,12),泥质橙陶。口微侈,高束颈,器身修长,与耳相 近的两侧各有三乳钉。 BⅡ3式:四川茂县撮箕山BM32:9(图三,13),敞口,高束领,鼓腹,小平底。有暗旋涡纹。 BⅡ4式:(图三,14),体长,高领较直,圆腹,小平底。肩饰乳钉纹。 BⅢ亚型:与B I、Ⅱ亚型的区别较为明显,四川凉山喜德拉克M6:4(图三,15),夹砂灰 陶。大敞口,高束颈,长腹,平底,颈侧有双耳。腹部饰有一圈由弦纹、点纹、横“人”字纹组成的 纹饰。 c型:它与B型的主要区别是器身较为宽矮。可分五亚型。 一 1 3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图四 西南地区c型平底双耳陶罐 1.C I 1式(四JI J茂县撮箕山BM30:8) 2、3.C I 2式(四川理县子达砦 SZM107:1、四JI J汶JI J萝葡砦sL M2:1) 4.C I 3式(四JI J理县子达砦SZM3:1) 5.CⅡ1式(四JI J理县子达砦SZM102:1) 6—9.C I 2式 (I/1;]Jl J甘孜吉里龙M3;9、M2:8、西藏贡觉香贝M1:1、云南德钦纳古M17:2) 10—12.CⅡ3式(西藏贡觉 香贝M2:2、四川雅江YG采 :3、四川雅江YG采 :1) 13、14.CⅡ4式(四JI J巴塘扎金顶 BZM6:2、云南德 钦纳古M10:1) 15.C III 1式(四JI』茂县城关CM6:11) 16、17.CⅢ2式(四川I茂县城关CM8:4、四川甘孜 吉里龙M5;13) 18.CⅢ3式(云南剑Jl J鳌凤山M52;2) C I亚型:可分三式。 C I 1式:INJll茂县撮箕山BM30:8(图四,1),圆Vl微侈,高束领,鼓腹内收,平底,器身较 矮,弧连口缘和腹肩的双耳外突。 C I 2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107:1(图四,2),泥质灰、红陶。Vl缘呈椭圆形,唇外侈,束 颈,鼓腹,平底,大双耳从Vl沿弧接器腹,素面居多。四川汶川萝葡砦SLM2:1(图四,3),体稍 高,矮圈足,双耳从Vl沿弧转下联接器腹、腹中饰有用糙面磨成的三角曲折带纹。 133 ◇ ” ◎ 固¨◇ 西◎@ ⑩ @ ⑨ ④ 回 四。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 C I 3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3:1(图四,4),有细泥灰陶、红陶两种。口缘呈椭圆形,唇 外侈,斜肩弧收成鼓腹,平底。素面居多,有的腹部饰一圈半月形压印纹。 CⅡ亚型:可分四式。 CⅡ1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102:1(图四,5),泥质灰、红陶。短直颈。通体磨光,只在腹 部留有一圈糙面,再在其上磨出一排斜“十”字纹,以糙面作衬底。 CⅡ2式:四川甘孜吉里龙M3:9(图四,6),高颈较直,表面光滑如漆,口略呈圆形,前后 似有流,流下自颈至肩前后有一折棱,折棱两侧各有一半圆形铜泡,铜泡周围镶有小圆铜片两 周,外围也镶嵌六周l大宽耳上有三道圆脊。四川甘孜吉里龙M2:8(图四,7),泥质黑陶。形体 较小,素面。西藏贡觉香贝M1:1(图四,8),器口平面呈橄榄形,通体略成圆形,斜领较短,鼓 腹,小平底,宽扁双耳从口沿弧接腹部,耳外表纵向起脊。腹上部刻划波折纹。云南德钦纳古 M17:2(图四,9),两侧有对称宽耳,平底略小,器身浑圆。 CⅡ3式:四川雅江YG采 :3(图四,11),细泥黑陶。颈较高,双耳中部横列曲折纹一道。西 藏贡觉香贝M2:2(图四,10),椭圆形口,扁双耳,斜领广肩,鼓腹,小平底。腹部有两组竖向凸 棱,前后相对,每组三道。四川雅江YG采 :1(图四,12),细泥黑陶。直颈稍内敛,颈较短,鼓腹, 口沿呈核桃形,双耳较宽,从口沿连接到腹部,使器身侧视呈一浑圆形,平底。此式应是由CⅡ2 式发展而来,两式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为圆形口缘,后者则演变为核桃形口缘。 CⅡ4式:四川巴塘扎金顶BZM6:2(图四,13),夹砂陶。口沿微侈,呈核桃形,短领,鼓腹, 平底,双耳扁宽,从口沿接于腹部。耳上饰对称三角形划纹图案。云南德钦纳古M10:1(图四, 14),泥质灰陶。口较小呈椭圆形,颈部由口至肩有中轴对称的凸棱,鼓腹,平底,器表有黑衣,打 磨光滑,两侧有对称宽耳。肩上饰平行戳印纹带。其形态与CⅡ3式已有一定差异,主要由高颈 变成短束颈。 CⅢ亚型:束颈,鼓腹,内收成平底。可分三式。 CⅢ1式:四川茂县城关CM6:11(图四,15),出自中期 Ⅱ类石棺墓,器身近浑圆,口缘呈 核桃形。 CⅢ2式:四川茂县城关CM8:4(图四,16),为Ⅱ类石棺墓所出双耳罐,形近CⅢ1式,束 颈较短,弧连双耳较外突,器身稍高。四川甘孜吉里龙M5:13(图四,17),泥质灰陶。橄榄形颈 口,口壁较直,口沿至颈部间前后有明显的折棱作流,两侧有大宽耳,耳和腹成一圆弧线,在流 相对下的肩部镶有一半圆球形铜泡,颈部有三周平行凹弦纹。习用圆铜泡作双耳罐装饰,这是 川西双耳罐遗存显著的特点。 CⅢ3式:云南剑川鳌凤山M52:2(图四,18),施黑衣。器身近椭圆形,口沿下凹呈马鞍 形,颈部稍短,双耳上接口沿,下接肩腹,平底,表面光滑。 CⅣ亚型:与C I、Ⅱ、Ⅲ亚型的主要区别是多作核桃形口,多饰有旋涡纹,有的演变成圈足 器。可分三式。 一 1 34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图五 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陶罐 1—4.CⅣ1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201:1、I~t)JI甘孜吉里龙M7:12、云南德钦石底采 :014、M1: 1) 5—7.CⅣ2式(四川宝兴陇东M89:1、M29:3、M48:1) 8、CⅣ3式(四川宝兴陇东M7:1) 9.C V 2式(四川茂县城关AM2:8) 1o.D型(I~t)lI巴塘扎金顶BZM6:1) 11.E型(I~t)JI巴塘扎金 顶BZM2:2) 12.C V 3式(云南剑川鳌凤山M120;2) 13.C v 1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101:1) CIV亚型(图五)显然是由早期的C I亚型(图四,1)演变而来,典型者为泥质灰陶或加黑衣 的凸旋涡纹大双耳罐,器表常施红彩。 CIV 1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201:1(图五,1),细泥黑陶。为四川岷江上游石棺墓中最 常见的典型器,侈口,口缘近耳处外突,核桃形口,束颈,鼓腹,或平底,或底部向内微凹,宽双耳 由口沿弧转接器腹。腹部饰对称旋涡纹装饰。四川甘孜吉里龙M7:12(图五,2),泥质黑陶。与 岷江上游地区同类器相似,只是两者细部稍有区别,为橄榄形颈口,口壁较直,两侧有大宽耳, 整个器形接近浑圆,在流相对下的肩部镶有一半圆球形铜泡。颈部有一圈带纹,耳侧各有四条 平行凹线。云南德钦石底采 :014(图五,3),敞口,口沿平面呈核桃状,高领,鼓腹,平底。领下 饰二道刻划弦纹,耳口部及腹部多饰乳钉纹,顺大双耳弧线在腹部中刻划出回旋纹。云南德钦 石底M1:1(图五,4),高颈下饰二道弦纹,腹肩中部镶嵌一铜泡。 C IV 2式:四川宝兴陇东M89:1(图五,5),为黑褐陶。薄胎,手制,表面磨光,平口呈核桃 形,鼓腹,平底。耳沿延至腹部凹饰两对大旋涡纹。四川宝兴陇东M29:3(图五,6),灰褐陶。手 制,器身更高大,马鞍形口,鼓腹,平底加圈足,双耳呈凹带形。腹部堆饰羊头纹。四川宝兴陇东 一 1 5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5年第 2期 M48:1(图五,7),灰陶。手制,马鞍形口,双流,扁鼓腹,底内凹,宽耳内凹,正中隆起,耳从腹上 弧连口沿,圈足,素面。 CⅣ3式:四川宝兴陇东M7:1(图五,8),粗砂红褐陶。厚胎,手制,口沿外侈,双流,溜肩, 斜腹,平底,宽带形双耳从肩部向上内折接口沿。耳沿延伸至肩部成旋涡纹。四川宝兴陇东东 汉墓的CⅣ亚型双耳罐,虽然很近似岷江上游石棺墓所出的同类器,但也产生了若干细节上的 变化,如平底演变成圈足,CⅣ3式也应为CⅣ1式的异化形态。 c V亚型:主要特点是器身呈浑圆形。可分三式。 c V 1式:四川理县子达砦SZM101:1(图五,13),细泥黑陶。核桃形口,器身近浑圆状。有 的在颈部作一圈极细的垂直划纹,器身饰宽带旋纹。 c V 2式:四川茂县城关AM2:8(图五,9),出自中期Ⅱ类石棺墓,核桃形口,束领,折肩, 收腹,平底,素面,器身浑圆。 c V 3式:云南剑川鳌凤山M120:2(图五,12),施黑衣。椭圆形,圆侈口,束颈粗短,双耳 上接口沿,下接肩腹,平底。口沿至肩部有对称突棱二道,少数表面光滑。 D型:可视为西南双耳罐罕见的异型,四川巴塘扎金顶BZM6:1(图五,1o),侈口,短束 领,溜肩鼓腹,小平底,口沿两短耳下接于肩上。 E型:也可视为西南双耳罐罕见的异型,四川巴塘扎金顶BZM2:2(图五,11),大敛口,短 领,直腹,平底,口沿有耳弧连于肩部,器身呈袋状。 F型:见于川西南西昌地区,为粗陶双耳罐。可分二亚型。 F I亚型:可分二式。 F I 1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大石墓M1:34(图六,1),夹砂粗红陶。侈口,短束颈,圆腹,平 底,双耳微突出口缘,从口缘弧接至肩部。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121(图六,2),收腹,小平 底。 F I 2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92(图六,3),夹砂粗红陶。侈口,短束颈,鼓腹,器身较宽 矮,小平底有叶脉纹,双耳微突出口缘,从口缘弧接至肩腹部。应是由F I 1式发展而来,器身 是由高长变成宽矮。 FⅡ亚型:可分二式。 FⅡ1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50(图六,4),泥质红陶。形近F I 1式,小平底,假圈足。 FⅡ2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9(图六,5),夹砂粗红陶。形近FⅡ1式,大敞口,小平 底,假圈足,与FⅡ1式的主要区别是在于其双耳连接在口缘之下,束颈较高。 G型:可分三亚型。 G I亚型:可分二式。 G I 1式:云南南华孙家屯M7:1(图七,1),红褐陶。口微侈,圆唇,鼓腹较深长,下腹渐内 收,平底。肩部饰对称乳钉纹。 1 3R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q ’ ,々J 、 L 一.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图六 西南地区F型平底双耳陶罐 1、2.FI 1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 M1;34、M2:121) 3.FI 2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92) 4.FI 1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50) 5.FⅡ2式(四川凉山米易弯丘M2:9) G I 2式:云南姚安黄牛山M1:1(图七,2),夹砂褐陶。形近G I 1式,敞口,束领,深腹,圈 足,两耳上部与口沿齐,下接颈腹交界处,两耳有压印斜方格纹,颈部正中两侧各有一乳钉,与 双耳对称。 GⅡ亚型:云南姚安黄牛山M1:4(图七,3),夹砂褐陶。敞口,束颈,平底,素面,两耳上各 有二乳钉高于口沿,似马鞍形。 GⅢ亚型:可分三式。 GⅢ1式:云南南华孙家屯M40:6(图七,4),红褐陶。敞口,矮束领,圆肩,深鼓腹,下腹内 收,小平底,假圈足,器身较高长,有的肩部对称饰方形乳钉。 图七 西南地区G型平底双耳陶罐 1.G I 1式(云南南华孙家屯M7;1) 2.G I 2式(云南姚安黄牛山M1:1) 3.GⅡ亚型(云南姚安黄牛山M1:4) 4.GⅢ1式(云南南华孙家屯M40:6) 5—7.GⅢ2式(云南南华孙家屯 M57:1、M21:2、M34:1) 8、H型(云南 剑川鳌凤山W67:1) 9.GI 3式(云南楚雄万家坝M63: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5年第 2期 GⅢ2式:云南南华孙家屯M57:1(图七,5),红褐陶。大敞口,圆唇,矮束领,溜肩,鼓腹, 小平底。云南南华孙家屯M21:2(图七,6),肩部饰对称乳钉。云南南华孙家屯M34:1(图七, 7),器身变宽矮。 GⅢ3式:云南楚雄万家坝M63:5(图七,9),形近南华孙家屯GⅢ2式,高领,平底。底面 印有叶脉纹,双耳有扁宽长条形和圆条形两种。 H型:云南剑川鳌凤山W67:1(图七,8),夹砂褐陶。为东汉墓的火葬罐,呈卵圆形,侈口, 颈较长,腹微鼓,假圈足。它应是前期双耳罐的变异型,也属滇西北双耳罐演变的尾声。 二 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期与演变 (一)早期平底双耳罐的分期 据目前的资料,要对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作出十分准确的断代分期,应说还有一定的 困难,其原因就在于原报告较少相关的地层叠压与打破关系,这也是学界对其断代存在诸多分 歧的缘故。本文只能尽量借助出土器物的共存关系及类型学比较方法,对西南地区的早期平底 双耳罐作一初步的断代分期(图二;表一)。 A型(图三,1)可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仅见于四川I汶JlI昭店石棺墓,与青海乐都柳湾 齐家文化早期Ⅳ型双耳罐l_2 形似,目前在西南地区未见其祖型及演变型、式。齐家文化早期Ⅳ 型罐的年代上限为距今4000年左右,而与A型罐共出的尖底盏(四川I汶川I昭店M1:4)等陶 器则具有早期蜀文化的特征,根据多种地层关系,这种尖底盏的年代一般被定为西周后期至春 秋早期l_2 。因此,A型罐应为青海齐家文化早期因素的孑遗,春秋早期是其在岷江上游地区流 行的年代下限。 报告者认为A型罐与共出的B型双耳罐有明显区别,B型罐则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代表 性陶器,其虽与晚期双耳罐有差异,但已具雏形lL2 。 B I 1式(图三,2)可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B I 1式与A型共出,很近似陕西临潼客省 庄二期文化康家类型的双耳罐(图八,1)_24],目前在西南地区未觅见其祖型,表明它可能是对 客省庄二期文化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时代也应与共出的A型相当。 B I 1式(图三,3、4)也见于滇西北的竖穴土坑墓。宁蒗大兴伴出的遗物较单纯,有铜斧 (M2:4)、铜矛(M2:3)等,不见铁器,具有春秋晚期的文化特征 ]。 剑川鳌凤山B I 1式罐(M152:2)的伴出物有铜镯、铜钺、绿松石耳坠和猪下颚骨,出土物 也较简单,所出铜钺与年代较早的剑川海门口铜钺相似。报告者笼统将鳌凤山A类土坑墓群 的时代定为战国末至西汉早期,这对于B I 1式的断代似嫌偏晚。由于无同地的地层叠压打破 关系证明B I 1式罐的年代同于其他土坑墓遗存,故其应定为春秋晚期,此也为西南B I 1式 罐流行的年代下限。 一 1 3R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 基 屡间题 图八 平底双耳陶罐 1.客省庄二期文化临潼康家类型(紫荆H133:14) 2、4.岷江上游石棺墓B I 1式、C I 1式(I~J Jl汶川昭店M1:7、I~J Jl茂县撮箕山BM30:8) 3.甘肃甘谷毛家坪(T6 ③ :1) 滇西北B I 1式罐与相距甚远的岷江上游石棺葬的同类器(汶川昭店M1:7)相似,表明 两地有密切的文化渊源关系。 B I 2式(图三,5、6)与云南宁蒗大兴B I 1式(M2:8)共出,可定为春秋早期。 B I 3式(图三,7)可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此式断代颇多分歧,或主西汉前期l_2 ,或 主战国晚期_2 ]或春秋至战国中晚期之际 ,与之相关的旋涡纹陶罐,也有断为春秋晚期到战 国初期者_2 。笔者认为B I 3式为茂县城关早期 I类石棺墓中常见的典型器,中期Ⅱ类墓仅见 一 例(CM8,与本文CⅢ1式伴出)。I类石棺墓不见铁器,伴出器物 I式扁平铜剑与甘陕地区 西周春秋墓的短剑相似,共出的I式单耳罐不见于中期石棺墓,它有西北客省庄二期文化、齐 家文化单耳罐的遗风,加之B I 3式形近B I 1、2式,又饰战国中期以前早就出现了的暗旋涡 纹,故断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较为合理,其流行的下限在战国晚期。 B I 4式(图三,8)可定为战国中晚期(秦并巴蜀的公元前 316年左右)至西汉早期(武帝以 前)。为茂县城关中期 Ⅱ类石棺墓中的典型器,早期I类墓仅见一例(DM6),晚期Ⅲ类墓不见。 B I 4式应是由B I 3式演来,由原来的高领鼓腹变成侈口,短柬颈,斜肩收腹。其共出的器物有 铁凿(AM9:17)、秦半两钱(AM11)。故B I 4式的流行时代应为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 B I 5式(图三,9)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在茂县城关中期Ⅱ类石棺墓中仅见一例, 伴出有巴蜀式铁鍪(I式),宋治民先生曾将此式铜鍪的时代定为战国晚期_3 ,有学者断其下 限在西汉初期_3 ,本文将B I 5式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B I 6式(图三,1O)可定为西汉早期,出自四川凉山喜德拉克 Ⅱ类大石墓(M8:13),形近 岷江上游石棺墓的B I 1式罐和滇西北宁蒗所出的同类器,当是由B I 1式罐发展而来。与B I 6式伴出的有铁指环、文帝四铢半两钱等器物,不见五铢钱,时代当为西汉早期。 BⅡ亚型各式与B I亚型各式流行的时代交错相当。 BⅡ1式(图三,11)可定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与BⅡ1式(四川I茂县撮箕山AM21:3) 共出的遗物有喇叭形圈足豆、青铜管珠等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器物_3 。其形态与B I亚型有 一 定差异,与青海化隆半主洼卡约文化晚期的同类器较为相似(图九,3)E孙3,因此,BⅡ亚型当 一 1 9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 ④ 图九 平底双耳陶罐 1.客省庄二期文化l临潼康家类型(泄湖H3:1) 2、3.卡约文化(青海循化苏呼撒 M63:3、化 隆半主洼 M178:2) 4、5.岷江上游 B I 1式、BⅡ4式(四川茂县撮箕山AM21:3、理县佳山) 与B I亚型一样,都应是共同起源于西北地区的早期双耳罐。 BⅡ1式的年代,过去有学者断其年代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m],或断其为战国中期 ]。 造成此分歧的原因是没有公布其详细的共存关系资料。笔者认为,BⅡ1式较接近青海化隆卡 约文化晚期的同类器。有学者曾将卡约文化的绝对年代断在距今3600~1800年,即夏商之际 至汉代末 ],一般观点则认为是在公元前900至前600年 ],那么,卡约文化晚期的绝对年代 约在春秋时期,故BⅡ1式的年代断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观点还是较合理的。 BⅡ2式(图三,12)可定为春秋早期。BⅡ2式(云南宁蒗大兴M5:22)与B I 2式(M5:1) 伴出,时代应相当。它也较接近岷江上游石棺葬的BⅡ1式。报告者认为BⅡ2式所出的云南宁 蒗大兴土坑墓毗邻石棺墓的分布区,故其陶器接近德钦纳古、岷江上游石棺墓和凉山喜德拉克 大石墓的同类器,墓年代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下限不晚于西汉。笔者认为BⅡ2式的上 限应上移至春秋早期,下限待定。 BⅡ3式(图三,13)可断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有些学者曾断BⅡ3式为战国中期或秦至 汉初。笔者认为与之同时的C I 1式罐(图四,1)与甘肃甘谷毛家坪的东周双耳罐(图八,3)很 相似[38_,其旋涡纹也接近B I 3式的旋涡纹,加之它可能是由BⅡ1式演变而来,故BⅡ3式可 断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BⅡ4式(图三,14)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报告者认为BⅡ4式流行于战国末至西汉 初。由于其相关资料报道不详,仅从形态观察,似由BⅡ3式演变而来。 BⅢ亚型(图三,15)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出自凉山喜德拉克 I类大石墓(M6: 4),伴出有铁环和具有地方特点的带流壶、斜肩罐,不出铜钱,故报告者认为其时代要早于Ⅱ类 大石墓。笔者认为伴出的带流壶(M6:1)和斜肩罐(M6:5),当是由西昌米易弯丘Ⅱ式带流壶 (M1:61)和斜肩罐(M2:111)演变而来,因为喜德拉克同类器的形制明显要比弯丘所出者进 步。而米易弯丘遗存的年代,结合碳十四年代测定和共存文化特征可定为战国早中期口 ,故B Ⅲ亚型应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c型双耳罐流行的时代要略晚于A、B二型。 C I 1式(图四,1)可定为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C I 1式与BⅡ3式同期,且与甘肃甘谷毛 — — 、40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 里罐 逋 基 星 墅 家坪东周双耳罐(图八,3)很相似 故其年代当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它的祖型似源自西北地 区,虽与B I、11亚型有较大差异,但看来明显受到后两者的影响,或可能就是B I、11亚型由 高变矮的衍生型、式。 C I 2式(图四,2、3)可定为战国中晚期,形近C I 1式。冯汉骥诸先生认为汶川萝葡砦C I 2式(SLM2:1)可能是由理县子达砦(SZM107:1)双耳罐演来,抑或地域上的差别,其上限可 能相当于战国末至西汉初,下限不会晚于西汉武帝初年 。笔者细审其墓葬登记表,感到与汶 川萝葡砦(SLM2:1)共出的器物较单纯,与作为参照断代依据的SLM1(出铜柄铁剑、半两钱) 的遗物无明显的共存关系,故此断代似嫌偏晚。由于理县子达砦石棺墓随葬品简单,共存关系 缺乏,根据其接近C I 1式等情况 ,拟将C I 2式断为战国中晚期。 C I 3式(图四,4)可定为战国晚期。由于共存关系缺乏,仅从形态观察,C I 3式(理县子达 砦SZM3:1)与C I 2式接近,年代拟定在战国晚期。 C 11 1式(图四,5)可定为战国晚期,形近C I 3式,其所出墓随葬品简单(理县子达砦 SZM102),与同地C I 2式(SZM107:1)出土的情况相似,时代也当在战国晚期。 C 11 2式(图四,6—9)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形近理县子达砦C 11 1式(图四,5)双耳 罐,应由C 11 1式发展而来。共出器物有铜柄铁刀(甘孜吉里龙M3:19),其单耳罐(M1:1、 M3:3)接近子达砦石棺墓所出的单耳罐(SZM105:1、SZM1A2:1),镶嵌铜泡的同心圆纹饰 装饰手法与陕西咸阳、四川I战国秦墓的茧形陶壶的同心圆纹也较相似,故C 11 2式的年代可断 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甘孜吉里龙C 11 2式双耳罐也见于邻县炉霍卡莎湖石棺墓,属第一文 化层遗物。报告者认为叠压在其下的第二文化层出有石器、仿殷周式的I式銎内戈以及四川I春 秋战国墓常见的Ⅲ式铜矛,不见铁器和钱币,故该层时代可断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前_4 。那 么,属第一文化层的C 11 2式当属战国晚期。以此类推,甘孜、巴雅和藏东贡觉香贝、滇西北德 钦纳古所出的C 11 2式双耳罐(图四,8、9),年代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还是比较可靠的。 C 11 3式(图四,1o一12)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形近C 11 2式,惟高颈口稍内敛,藏东 贡觉香贝的C 11 3式(M2:2)与C 11 2式同时,其伴出的陶簋(M2:3)与甘孜巴塘石板墓M4 所出陶簋(BZM4:1)也极为相似,故两地遗存的时代也应大体相当。 C 11 4式(图四,13、14)与C 11 3式伴出(云南德钦纳古M17、M10、M22),可定为战国晚期 至西汉早期。然而事实上,关于C 11 3式、C 11 4式的断代,过去学者也颇多分歧意见。如报告者 认为滇西北德钦纳古所出陶器,除了与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有密切联系外,与西北齐家文化的 同类器也很相似。其石棺墓的侧身葬和屈肢葬也是齐家文化的常见葬式。墓葬的年代可能在 春秋早中期或西周晚期 。对此断代,有学者认为其偏早,应断为西汉时期 。也有学者将C 11 3、4式流行的时代定为商末西周至西汉早期(该文二至四期[4 )。笔者认为,德钦纳古所出的 C 11 3、4式双耳罐的形制最接近川西甘孜吉里龙、巴塘、雅江的同类器,加之细审其原报告,均 无确凿共存关系证明前人上述所作之结论,故笔者仍断其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一 1 4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2005年第2期 CⅢ1式(图四,15)可定为战国晚期,出自四JlI茂县城关中期Ⅱ类石棺墓,与之共出的有铁 削、I、Ⅱ式铁鍪,不见钱币,学者一般把同墓 I式铁鍪断为战国晚期,故CⅢ1式罐也应同时。 CⅢ2式(图四,16、17)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武帝以前),为四JlI茂县城关中期Ⅱ类 石棺墓所出双耳罐,与之共出的有铁锸、秦半两、西汉半两,不见五铢钱币,故其年代当为战国 晚期至西汉早期(武帝以前)。CⅢ2式JlI西甘孜吉里龙M5:13伴出陶簋,与CⅡ2式(图四,6) 同时,此亦可为佐证。 CⅢ3式(图四,18)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出自滇西北剑川I鳌凤山竖穴土坑墓 M52,为二次葬,伴出有B I铜镯、I式单耳罐等,出土物较简单,共存的I式单耳罐与四JlI理 县子达砦石棺墓的单耳罐(SZMIA:1)很相似。报告者结合人骨碳十四测年及其共存关系,将 CⅢ3式的时代定为战国末至西汉早期[ ]。其说可从。 CⅣ1式(图五,1—4)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CⅣ1式为西南石棺墓中最常见的典型 器。多见于四JlI茂县城关中期Ⅱ类石棺墓,与之共出的有秦半两(BM5)、西汉半两钱(BM7), 不见西汉五铢钱币,故其年代当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武帝以前)。 CⅣ2式(图五,5—7)可定为东汉时期。CⅣ2式分别出自四JlI宝兴陇东的土坑墓、砖石墓 和砖室墓,与岷江上游石棺墓的同类器相似。标本所出的土坑墓有一层盖石,表明它仍有石棺 墓因素的痕迹,且同坑重叠两层尸骨(M29),表明CⅣ2式可能是二次丛葬时的早期文化因素 遗留。砌筑墓室所用的汉画像砖具有明确的东汉时代特征 们]。 CⅣ3式(图五,8)可定为东汉时期。CⅣ3式出自四川宝兴陇东东汉砖石墓(M7:1)。陇东 东汉墓的CⅣ2式双耳罐虽然很近似岷江上游石棺墓所出的同类器,但也产生了若干细节上 的变化,如平底演变成圈足,CⅣ3式也应为CⅣ2式的异化形态。 CⅣ亚型出自四JlI宝兴陇东墓葬,时代明确为东汉时期,这时的双耳罐已经是西南地区早 期平底双耳罐流行的尾声。 c V 1式(图五,13)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c V 1式出自四JlI理县子达砦石棺墓 (SZM101:1),与CⅣ1式(图五,1)属同一时期。 c V 2式(图五,9)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c V 2式出自四川I茂县城关中期Ⅱ类石棺 墓,与AM2:8伴出的遗物有秦半两(BM5)、西汉半两钱(BM7),不见西汉五铢钱,故其年代 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武帝以前)。 c V 3式(图五,12)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c V 3式出自滇西北剑川鳌凤山竖穴土坑 墓M120,为二次葬,叠压于M155之上,伴出有B I铜镯,出土物较简单,报告者结合人骨碳十 四测年及其共存关系,将c V 3式的时代定为战国末至西汉早期 们]。其说可从。 D型(图五,10)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D型出自四JlI甘孜巴塘扎金顶(BZM6:1), 与同墓CⅡ4式(图四,13)伴出,时代也应相同。 E型(图五,11)可定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E型(巴塘扎金顶BZM2:2)与D型同地出 一 1 42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谢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土,与E型双耳罐有共存关系的巴塘扎金顶M1:2单耳罐,也接近四川理县子达砦石棺墓的 单耳罐(SZM105:1),故两地遗物的时代也大体相当。 童恩正诸先生曾指出,四川甘孜巴塘、雅江双耳罐与岷江石棺葬遗存相近,共出的铜镯与 凉山喜德拉克大石墓 1I式铜镯相似,铜剑与巴蜀式铜剑相似,故其年代当在战国至秦汉之 际l4 。但也有学者将其中的D、E型罐断为商末至西周中晚期 ]。笔者认为,巴塘、雅江双耳罐 遗存最接近甘孜吉里龙遗存。D、E型双耳罐也有其地方特点,此两型之形制风貌与岷江石棺 葬遗存差别较大,可能是双耳罐在流传过程中发生变异而形成的地方特征,或可能D型其祖 型就来自西北卡约文化的同类器。 此外,川西的双耳罐与岷江上游的同类器在细节上也有了若干变化,与凉山喜德拉克的双 耳罐差别更大,这应是时代和地区类型差异的反映。雅江与巴塘两地的双耳罐也有一定差别, 雅江轮制陶器显然比巴塘手制陶器进步,两地的陶系不同。是否表现为遗存的早晚关系,或为 双耳罐在向西传播时已呈现衰变?但要证实这一问题,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地层关系资料。 F I 1、2式与F 1I 1、2式(图六,1—5)可定为战国早中期,均出自四川凉山米易弯丘大石墓 (M1:34、M2:121、92、50、9)。报告者参考相关遗存的碳十四年代,将F型罐的上限推定在公 元前550一前390年,下限早于汉代,为战国时代遗存,且认为它们接近齐家文化的同类器 ]。 但也有学者将其断为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 。 笔者认为,西昌地区F型罐有自身特点,形态与川西和岷江等地的双耳罐有较大区别,惟 器底印有叶脉纹、双耳较宽有一些共性,它们应是更接近西北齐家文化的粗陶双耳罐,有的型、 式也很接近甘肃酒泉干骨崖四坝文化晚期的同类器(原AⅣ罐,M50:1)。凉山米易弯丘F型 罐的时代,原报告者的断代大致不误,这可根据其共存关系再作分析。弯丘大石墓为二次丛葬, 皆出少量铜、石器,不见铁器和钱币。伴出陶器部分可同岷江上游石棺墓所出同类器对比,1I式 单耳罐(M1:80)接近理县子达砦单耳罐(SZM105:1、1A:1),I式敞口罐(M2:1)近似茂 县撮箕山战国早期罐(AM2:4),I式瓶(M1:5)近似茂县撮箕山战国早期敞口高束领小平 底罐(AM2:1)。据类型学分析,弯丘大石墓颇具地方特点的带流壶(如M1:61)实际也是从 本地的I、1I式瓶演化而来。因此,弯丘F型各式双耳罐可暂定为战国早中期。 G I 1式、GⅢ1式、GⅢ2式(图七,1、4—7)可定为夏商时期,分别出自滇西南华孙家屯竖 穴土坑墓(M7:1、M40:6、M57:1),与之有共存关系的Bd型罐(M21:16),形似云南永仁 菜园子石棺墓、元谋大墩子新石器遗址的同类器[5 ;孙家屯土坑墓常见的典型器B型盘 (M67:5),也接近云南晋宁石寨山新石器遗址的同类器 。这些新石器晚期遗存的年代一般 都定为相当于中原的夏商时期 引,加上与南华孙家屯G型各式双耳罐有共存关系的三个陶器 标本(M35:11、M59:5、M67:32),其热释光年代均在距今4O00—3500年。故南华孙家屯G 型各式双耳罐的年代定为夏商时期应是合理的。 G I 2式、G 1I亚型(图七,2、3)可暂定为西周早期。G I 2式(姚安黄牛山M1:1)形近南华 一 14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考古学报 2005年第 2期 G I 1式(孙家屯M7:1);GⅡ亚型(姚安黄牛山M1:4)与G I 2式伴出,时代也相同。 由于缺乏共存遗物和文化层对比资料,此类双耳罐难以断代。姚安石棺墓的报告者认为其 下限不晚于西汉晚期,与西昌、德钦的大石墓、石棺墓遗存有一定联系_5 。 笔者认为姚安所出的双耳罐,很可能是从邻近的南华新石器晚期的双耳罐演变而来。同 时,将南华出土的G型罐与西北卡约文化的同类器比较,两者也颇为相似,特别是两者都习惯 在腹肩部正中作个别的乳钉纹装饰。卡约文化的年代上限 与南华双耳罐的热释光年代接 近。两地遗存的风格与年代相近,恐非偶然的巧合。故南华G型罐可定在夏商时期,姚安黄牛 山G型罐可暂定为西周早期。 GⅢ3式(图七,9)可定为春秋晚期,出自滇西楚雄万家坝I类竖穴土坑墓(M63:5),形近 南华所出的同类器,伴出有三叉格铜剑(M63:4)、镂孔铜牌饰(M63:3)和 Ⅱ型铜矛(M63: 1),随葬品简单,不见铁器。据地层打破关系,报告者最初把 I类墓定为春秋中晚期,后来又改 定为西周至春秋早期_5 。但有学者对此提出异议,并将岷江上游石棺葬诸遗存同滇文化、滇西 青铜文化遗存作了对比,认为后者的年代应定在西汉早期至西汉晚期为宜[59j。 笔者认为GⅢ3式出自I类墓(M63:5),无共存关系证明其属西汉遗存,其伴出的三叉 格剑(M63:4),宋治民先生认为明显是受西北春秋晚期三叉格剑的影响 。];伴出的铜矛,李 健民先生也认为不会晚于春秋晚期_6 。这种双耳罐不见于晚期的Ⅱ类墓和滇文化遗存,故其 应为南华早期GⅢ2式罐的孑遗,可定为春秋晚期。 H型(图七,8)可定为东汉时期,为云南剑川鳌凤山东汉墓的火葬罐(W67:1),所出火葬 墓叠压在前期的土坑墓之上,从层位及葬俗看,其年代都晚于前期土坑墓。故H型应是前期G 型双耳罐的变异型,也属滇西北双耳罐演变的尾声。 下面我们再来简要分析一下西南早期双耳罐其内在的型、式演变情况(图二)。 (二)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演变 前述类型学分析表明,西南的早期平底双耳罐主要有B、C、G型。 西南G型双耳罐主要受到西北卡约文化粗陶双耳罐的影响,两者的年代相近。G型罐不 太发达,它在滇西地区的演变,先由南华孙家屯的G I 1式发展为G I 2式(图七,1、2),由南华 孙家屯GⅢ1式演变为万家坝GⅢ3式(图七,4—7),此后G型罐在西汉后期基本绝迹。G型 罐可视为云南地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一种地方文化类型的典型器。 川西南的F型双耳罐(图六)不发达 主要受到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粗陶系的影响,两地 双耳罐在造型上的相似性,表明青铜时代以来,甘青地区的民族就不断渗透到西南各地,西昌 地区的粗陶双耳罐可能就是其后裔所留下的遗存。 情况较为复杂的是B型和C型双耳罐。笔者认为B I亚型的发展演变有自身的序列,它由 B I 1式演变为B I 2式以至B I 6式(图三,2—10)。BⅡ亚型的演变也较为清楚,其由BⅡ1式 演变为BⅡ2、3、4式(图三,11~14),主要分布于岷江上游地区,在滇西北仅见BⅡ2式(图三, 1 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射崇安: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 12)。B 11I亚型的风格更接近齐家文化双耳罐(图三,15),应视为与B I 1式同源的古老样式。 c型与B型也应有同源关系,彼此的主要区别是在器身的长宽比有差别,B型较高长,c 型较宽矮。C I 1、3式(图四,1—4)的演变较为清楚,主要是外突双耳弧内收,高束颈变成短束 颈。CⅡ1式演变成CⅡ2、3、4式(图四,5—14),是由器身宽扁演变成器身浑圆以至近方圆,圆 口演变成核桃形口。C 11I 1、2、3式(图四,15—18)的演变是由器身近浑圆,核桃形口,变成器身 浑圆大敞口。c IV 1、2、3式(图五,1—8)的演变是由器身近浑圆,核桃形口,演变成器身宽扁或 高长,有的平底加圈足。c V 1、2、3式(图五,13、9、12)的演变是由器身浑圆,束颈,核桃形口,变 成短束颈大圆口。 B型在演变过程中,对来源于齐家文化的c型双耳罐似乎产生了影响。如前所述,cIV 1式 是由甘南卓尼齐家文化双耳罐(图一O,1、2)演变而来。c IV 1式与四坝文化舞人纹双耳罐(图 一 o,3)如此相似,意味着甘肃酒泉的四坝文化先民,可能在战国秦汉时代已有一部分迁移到 了滇西北的德钦石底、永芝一带。这一情况说明,c型各式代表了不同的地方类型,其来源错综 复杂,既有同源关系,同时又受到了不同地方文化的影响。 C 11I 1式(图四,15)应是受B I 3式(图三,7)的影响演变而来,此后发展为CⅢ2、3式(图 四,16—18)。C IV 1式(图五,1、3)虽说是脱胎于齐家文化的早期形式,但它又间或受到B I 3 式、BⅡ3式旋涡纹装饰(图三,7、13)的影响,而且与B I 3式的形制也有共性。cⅣ2式和cⅣ3 式(图五,7、8)则是c IV 1式的变异,这已是西南地区早期典型双耳罐发展演变的尾声了。 从CⅡ2式、CⅡ3式(图四,8、10)在藏东地区的发现来看,西北的氐羌部族在向西南地区 渗透的过程中,其文化影响也波及到金沙江上游以西地区。 我们注意到,双耳罐在流传演变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异变,如D型、E型、H型。此外, 近似齐家文化早期同类器的A型罐(图三,1),在川西北的早期石棺墓中只是昙花一现。 各类型、式双耳罐的流行年代,本文可借助表一以作简明的表述。 我们对西南地区早期较为典型的平底双耳罐的分布、类型、分期与演变作了综合分析,它 们都属于川、藏、滇边区地方少数民族的典型文化特征,与同时代的中原文化、巴蜀文化、夜郎 文化、滇文化有明显的不同。当然,此类文化因素对与其相邻的文化也产生过一定影响。如四 川荥经南罗坝村战国时期的巴蜀文化遗存中就有个别双耳罐(M3:2 E ),该地是秦置“严道” 故地,为多民族的杂居区,故其存在个别双耳罐也合情理。冯汉骥诸先生也曾指出,本文的C I 2式(图四,2、3)双耳罐与四川巴县冬笋坝35号船棺墓所出者在陶质、色泽、形状上都很相
本文档为【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200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68978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M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3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17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