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程序文件汇编-iso9001 ISO14001 质量环境一体化

程序文件汇编-iso9001 ISO14001 质量环境一体化

举报
开通vip

程序文件汇编-iso9001 ISO14001 质量环境一体化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一体化) 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一体化) 程序文件汇编 编制:认证办 批准:杨自军 2009年8月30日 程序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页码 1 文件控制程序 CX01 2 2 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CX02 6 3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程序 CX03 8 4 信息交流程序 CX04 10 5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CX05 12 6 过程管理考核程序 CX06 15 7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CX07 17 8 改进控制程序 CX08 20 9...

程序文件汇编-iso9001 ISO14001 质量环境一体化
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一体化) 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一体化) 程序文件汇编 编制:认证办 批准:杨自军 2009年8月30日 程序文件目录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页码 1 文件控制程序 CX01 2 2 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CX02 6 3 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程序 CX03 8 4 信息交流程序 CX04 10 5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CX05 12 6 过程管理考核程序 CX06 15 7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CX07 17 8 改进控制程序 CX08 20 9 工厂目标管理程序 CX09 23 10 废弃物管理程序 CX10 26 11 生产运作管理程序 CX11 30 12 产品检验/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CX12 36 13 不合格控制程序 CX13 39 14 压力容器管理程序 CX14 43 15 环境因素评价程序 CX15 45 16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CX16 47 17 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CX17 50 18 设备管理程序 CX18 53 19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CX19 57 20 市场营销管理程序 CX20 60 21 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 CX21 64 22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CX22 66 2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程序 CX23 70 24 危险化学品管理程序 CX24 76 25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CX25 80 26 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CX26 85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有关场所使用文件的版本是有效的。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 3 流程与职责 3.1本公司文件控制流程图如下: 不 合 不合格 格 损坏 合格 文件控制流程图 3.2 总经理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批准;部门负责人负责批准本部门内部使用的文件。 3.3 分管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审定,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现有文件进行评审。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编写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监督、审查文件控制程序执行情况,对文件的更改或修订负责协调。 3.5 规划发展部负责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的发放和管理。 3.6 技术研发中心(股份)负责图纸、设计文件等技术文件的管理。 3.7生产技术部(股份)负责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检验规程、检修规程、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收集、整理和传递。 3.8 公司办负责公司一般行政文件和外来文件(客户提供的图纸除外)的管理;负责电子文件的管理和协调。 3.9 安全技术部(股份)负责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制和管理。 3.10化机厂负责对客户提供的图纸的管理。 3.11各部门/人员负责文件的起草和发放。负责本部门内部文件的管理。 3.12涉及国家秘密或公司商业秘密的文件按公司保密规定管理。 3.13档案科负责各类文件原稿的保存。 4 工作程序 4.1文件分类 公司的文件,分为如下几类: a) 公司制定的管理性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各种规章制度、部门工作手册、管理办法、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 b) 公司编制的技术性文件,包括:设计文件(图纸、设计规范等),工艺规程、分析(检验)规程、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检修规程等。 c) 外来文件,包括:来自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的行政文件、传真、电子邮件、联络函等;接收到的法律法规、标准,客户提供的图纸等。 4.2新文件的编号 4.2.1规划发展部对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进行编号。 4.2.2公司管理文件由文件编制者从公司办文件管理员处取得文件号;部门文件,由文件编制者从部门文件管理员处取得文件号。取号时,应填写“发文登记表”记录文件名及文件号。 4.2.3 外来文件由公司办负责编号。编号规则由公司办确定。 4.3文件编写人员 4.3.1文件编写人员应掌握一定的文件编写技能,了解文件编写要求。 4.3.2编写技术性较强的文件(如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工艺规程、操作规程等),编写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应达到一定的等级。 4.3.3接受文件编写任务后,编写人员应根据文件编写要求收集相关专业资料,为文件编写做好充分准备。 4.4文件的编写 4.4.1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写。 4.4.2技术研发中心(股份)负责编制设计文件。 4.4.3生产技术部(股份)负责编制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分析(检验)规程、检修规程。 4.4.4安全技术部(股份)负责编写安全技术规程。 4.4.6各部门工作手册、质量/环境记录以及其他管理文件由相关部门组织编写。 4.5文件的审批 4.5.1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由分管副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审定、总经理批准。 4.5.2技术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制,分管副总经理审定,总工程师批准。 4.5.3一般公司管理文件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 4.5.4部门工作手册和适用于本部门内部的各类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人批准。 4.5.5文件送审时,需在文稿上注明文件分发的部门/岗位/人员以及分发数量。 4.6文件的发放 4.6.1文件发放前,相关部门应对文件的完整性进行确认,包括:是否得到了批准,编号、页数是否完整等,不完整时应进行修正。 4.6.2文件发放时,领用人应在“文件分发表”上签收。 4.7文件的使用 4.7.1使用人未领到文件时,不得随意复印其他人的文件,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经有关文件管理部门批准后办理领用。 4.7.2使用人将文件丢失后,应填写“文件领用申请表”申请补发。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 4.7.3文件损坏后,可至文件发放部门换取新文件。新文件应与旧文件有相同的分发号。 4.8文件的更改和换版 4.8.1文件的更改需经该类文件的主管部门同意,更改后文件的审批应由原审批部门进行。 4.8.2文件经过多次修改或文件需进行大幅度修改时应进行换版,原版次文件作废。 4.8.5作废的文件由该文件的主管部门回收,同时作出保留或销毁的决定。如需保留作废文件,应作有效的隔离。 4.9 发外文件的控制 4.9.1提供给供方和认证机构的受控文件(如提供给外协厂的加工图纸、技术规范,提供给认证机构的管理手册等),提供部门应做好发放登记。 4.9.2提供给客户的文件不受控,但需做好发放记录。 4.10文件的评审 每年管理评审前或根据需要适时对使用中的文件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 4.11 电子文件的管理 电子文件与印刷文件同等有效。电子文件的管理见《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5 相关文件 5.1《文件保密管理规定》 5.2《文件销毁规定》 5.3《技术文件编号规则》 5.4《电子文件管理办法》 6 相关记录 6.1 发文登记表 6.2文件分发清单 6.3文件领用申请表 6.4文件更改通知单 6.5文件外发记录 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质量/环境记录的控制和管理,为产品、过程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符合要求提供证据,为生产的可追溯性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记录的管理。 3 流程与职责 3.1流程 信息收集 记录表格编制 记录表格填写 记录修改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监督、审查、协调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实施情况。 3.3规划发展部负责质量/环境记录的的编号,编制质量/环境记录清单。 3.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环境记录的编制、填写、保存、归档、移交和处理。 4 工作程序 4.1 各部门应收集相关信息,根据质量/环境体系运行的要求和工作需要确定编制记录的种类和数量。 4.2 质量/环境记录表格的编制 公司各部门根据质量控制要求、工作需要和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依据《文件控制程序》编制相应的表格,经部门负责人审批,由相关单位填写。 4.3 质量/环境记录的更改 质量/环境记录的更改依据《文件控制程序》进行。 4.4 质量/环境记录的汇总 规划发展部负责编制和保存《质量/环境记录清单》,清单包括记录名称、编号(版本)、保存期、使用部门等内容,交分管副总经理审批。 4.5质量/环境记录的填制要求 4.5.1认真填写质量/环境记录,确保质量/环境记录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 4.5.2字迹应工整清晰、不得随意涂改,如有笔误,可以划改,并予以签章。 4.5.3质量/环境记录不允许随意更改。需更改时,须经授权,更改人员在更改处签名,以示负责。 4.6 质量/环境记录的保存和检索 4.6.1各部门应有兼职(专职)人员负责本部门质量/环境记录的管理。记录管理的职责应在相关部门/岗位/人员的职责中明确。 4.6.2质量/环境记录要按不同类别收集、汇总,以有利于查阅、使用。 4.6.3质量/环境记录应根据记录的性质按期装订成册并附有封面,以便检索。 4.6.4质量/环境记录应放置于适当的环境中,采取防蛀、防潮措施,防止损坏和丢失,保持质量/环境记录的完整性。 4.6.5质量/环境记录的保存期按《质量/环境记录清单》的规定执行。 4.6.6质量/环境记录一律不外借,如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需要验证质量记录时,应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填写《质量/环境记录借阅登记表》,经部门领导审批,方可借阅。 4.7 质量/环境记录的处理 质量/环境记录保存期依据《质量/环境记录清单》执行,对超过保存期的质量/环境记录,经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各部门兼职(专职)人员负责实施销毁。 5 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质量/环境记录清单 6.2质量/环境记录借阅登记表 环境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程序 1 目的 确定对生产、生活、经营活动过程中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文件进行有效收集、控制,确保及时、有效地传送到各有关部门并认真执行,同时对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其他相关文件要求的情况进行评价。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与公司质量/环境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识别、收集、传递和宣贯,以及本公司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评价。 3 流程与职责 3.1环境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评价流程如下: 国家法律法规 国家政策、行政文件 质量/环境标准 收集文件 识别相关条款 评价环保文件运行情况 运行文件 文件发放、宣贯 3.2职责 3.2.1安全生产环境部负责收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文件,并建立获取这些文件的渠道;负责识别相关条款和组织宣贯执行;定期评价对适用环境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3.2.2公司办负责接收国家、地方各级政府、行业协会下发的各类与质量/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行政文件;法律事务室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各类法律法规的宣贯工作。 3.2.3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获取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文件,组织宣贯执行; 4 控制程序 4.1各职能部门获取与本部门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渠道有: a)与各级行政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络; b)互联网查询; c)各部门订阅的报纸、杂志。 4.2公司办接收的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和其他组织下发的各类与质量/环境有关的行政文件后呈公司主要领导批阅,按批示的要求发放至各有关部门办理。 4.3各相关部门收到文件后,应及时修订现有文件并宣贯执行: a)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变更后,公司办法律事务室应负责最新的解释; b)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变更后,安全生产环境部、股份公司环保部、规划发展部应及时废止老版,执行新的技术标准; 4.4文件宣贯执行 4.4.1各相关职能部门接到文件后应修订或补充现行文件,并针对补充内容更新现有的考核制度,纳入管理文件体系,按《文件控制程序》发放执行; 4.4.2各有关部门接到文件后修订或补充本部门的《文件清单》,组织本部门干部、职工学习各类法律、法规有关知识及其他文件。按《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执行; 4.4.3宣传部应利用闭路电视、广播、报纸、局域网等各种媒体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 4.5合规性评价 安全生产环境部定期组织对公司遵守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评审。评审的频次每年不少于一次。评审前,安全生产环境部应策划详细的评审方案。 4.6合规性评价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输入。 4.7合规性评价引起的记录按《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保存。 5相关文件 5.1《文件控制程序》 5.2《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6相关记录 6.1外来文件登记表 6.2管理评审报告 6.3文件批阅单 6.4文件清单 信息交流程序 1 目的 促进公司内、外部信息交流,增进沟通理解,推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证质量、环境工作方针、目标的实现。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质量、环境方面的信息交流管理。 3 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内、外部质量、环境信息交流的监督与协调。 3.2 市场部负责与顾客和供方的信息交流。 3.3 安全生产环境部负责环境信息的外部交流。 3.4规划发展部、安全生产环境部、股份公司企业管理部、生产技术部、环境保护部、技术研发中心负责质量方面的信息交流。 3.5各单位负责职能范围内的内外部信息交流。 4 作业程序 4.1 信息交流分为内部信息交流与外部信息交流。 4.1.1内部信息交流,包括: a) 生产过程的控制及工艺、设备情况,原辅材料、产成品检验情况,环境指标监测情况,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质量、环境工作方针、目标实施情况等。 b) 技改技措,质量改进方案,环措实施情况。 4.1.2外部信息交流,包括: a) 产品信息。 b) 顾客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 c) 顾客反馈的信息,包括顾客投诉或抱怨。 d) 公司决定的就重要环境因素的控制方面可与外部相关方进行交流的信息。 e) 与项目开发建设相关机构、生产设备检验机构、环境监测机构,环境评价机构,质量技术监督局,环境保护局,上级有关部门,认证、咨询机构等单位的交流。 4.2 信息交流方式 4.2.1外部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定货会、展览会、征询顾客意见、报告、电子邮件、传真、通讯、问卷、调研、座谈、对话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 4.2.2内部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文件、会议、局域网、厂内广播、电视、报纸、板报、简报、走访等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沟通。 4.3​ 信息处理 4.3.1外部信息各部门按职责归类,按部门标准要求处理,疑难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报管理者代表协调处理,重大问题报公司主要领导协调处理。 4.3.2内部信息由安全生产环境部、规划发展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处理。 4.4 信息、资料的归档、保存 4.4.1各部门按工作范围做好信息、资料的收集、传递和归档。 4.4.2安全生产环境部负责原料、产品检验、环境监控资料的归类保管。 5 相关文件 5.1​ 《改进控制程序》 5.2​ 《文件控制程序》 5.3​ 《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 5.4​ 《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5.5​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6.1​ 文件 6.2​ 《淮南化工报》 6.3​ 调研报告 6.4​ 简报 6.5​ 问卷 6.6​ 质量、环境月报 6.7​ 生产工艺报表 6.8​ 会议记录 6.9​ 电子版的信息交流记录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目的 按照公司管理手册的要求,对公司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相关单位开展的质量、环境工作及其结果进行审核,及时纠正体系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3 职责 3.1公司内部质量/环境体系审核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制定年度内审方案,报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2规划发展部依据内审方案编制内审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并组织实施审核。 3.3相关单位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制订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4 内审程序 4.1内审方案 4.1.1每年12月份由管理者代表制订公司下一年度的内审方案,质量、环保的关键岗位、重要环节要重点审核,相关单位每年至少接受1次内审。内审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内审方案的内容包括: a) 审核目的; b) 审核准则; c) 审核范围; d) 审核时间; e) 审核方法。 4.1.2在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外部要求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发生重大质量或环境事故等情况下,公司应根据需要由管理者代表组织追加内审。 4.2内审准备 4.2.1管理者代表指定内审组长,成立内审小组,内审组长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分配小组人员任务时应注意审核人员与被审核人员项目无直接责任关系。 4.2.2内审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在内审前5天下发受审单位。 内审计划内容: a) 审核范围、目的、准则、日期; b) 审核的主要内容及时间安排; c) 审核人员分工。 4.2.3受审单位接到内审计划后若对审核日期、内容等有异议可在2天内通知内审组,经协商调整审核计划。 4.2.4内审组长负责组织编写审核检查表。 4.3审核的实施 4.3.1召开首次内审会议。 管理者代表召集内审组全体人员、受审单位代表及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公司主要领导参加会议。首次内审会议内容: a) 内审组长介绍审核小组成员及分工; b) 说明审核范围、准则和目的; c) 介绍审核方法; d) 解释审核计划中不准确的内容; e) 管理者代表和公司主要领导提出要求。 4.3.2现场审核 a) 按照编制的“审核检查表”进行审核; b) 内审员通过问、查、看收集证据,检查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c) 审核员应对审核内容作详细记录。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让受审单位确认,并记录在“审核检查表”中。 4.3.3现场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召集审核小组成员召开审核总结会议,汇总审核问题,确定不合格项。 4.3.4末次会议 管理者代表召集审核组全体成员、受审单位代表、相关人员及公司主要领导参加。会议内容: a) 审核小组向受审单位说明现场审核中发现的问题; b) 宣读审核报告,提出内审结论和建议; c) 向受审单位发出“不合格报告”; d) 管理者代表和公司主要领导提出要求。 4.4审核报告 4.4.1内审组长负责编写“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送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内审报告包括: a) 受审单位的名称、审核范围、准则、目的、日期; b) 审核小组成员; c) 审核情况(审核方法、不合格项数、分布情况等); d) 审核结论; e) 不合格项纠正要求; f)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改进建议。 4.5 纠正措施的落实 4.5.1“不合格报告”发出后相关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内审员按分工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记录,报管理者代表。 4.6 内审全部记录由规划发展部按《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进行保管。 4.7 内审的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 相关文件 5.1《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6 相关记录 6.1内审方案 6.2内审计划 6.3内审检查表 6.4不合格项报告 6.5审核报告 过程管理考核程序 1 目的 为加强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提高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 本考核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管理。 本程序中除规划发展部为集团公司的管理机构外,其他均指股份公司管理机构。 3 职责 3.1 生产技术部负责生产过程的指挥、协调和控制;负责工艺、质量、设备、电气、仪表等方面的管理考核;负责备品备件的采购管理考核。 3.2 环境保护部负责环境等方面的管理考核。 3.3 安全技术部负责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尘毒、人身伤害、禁烟、消防等方面的管理考核。 3.4 供应部负责生产经营所需原辅材料、机械设备、电器仪表等物资的采购、仓储管理考核。 3.5 销售部负责产品销售过程和进出口物资过程的管理考核。 3.6人力资源部负责劳纪、劳资等方面的管理考核。 3.7规划发展部负责生产经营过程的综合管理考核与兑现。 3.8各分厂、车间负责岗位作业管理考核。 4 作业程序 4.1管理考核办法的制定 4.1.1 公司各职能部门根据公司管理方针、目标、指标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办法。包括: a) 工艺、质量管理考核办法; b) 环境管理考核办法; c) 安全管理考核办法; d) 设备管理考核办法; e) 物资采购管理考核办法; f) 产品销售管理考核办法; g) 禁烟、消防管理考核办法; h) 劳纪管理考核办法。 4.2管理过程考核 4.2.1公司各职能管理部门,每月7日组织月度考核的初评,并形成初评报告。 4.2.2每月8日公司经理办公会组织考评会进行月度考核。 4.2.3规划发展部按照公司经理办公会考核结果汇总报总经理批准后,兑现当月考核。 4.3整改措施 4.3.1对考核中发现的问题(不合格项),职能部门下发〈整改通知单〉至被考核单位,要求及时整改,需要相关单位配合解决的问题,报管理者代表协调解决。 4.3.2发生质量、环境、人身、设备等事故后,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5 相关文件 5.1《管理考核办法》 6 记录 6.1〈考核明细表〉 6.2〈考核汇总表〉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1目的 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确保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使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并降低质量成本。 2 适用范围 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 3 流程与职责 3.1流程 3.2职责 3.2.1规划发展部负责统筹公司各部门相关数据的传递、分析、处理和分析结果的评价。 3.2.2规划发展部组织实施及检查统计技术的实施效果。 3.2.3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数据分析,统计技术的具体选择与应用。 4 管理程序 4.1 数据的来源 4.1.1 外部来源 a) 政策、法规、标准等; b) 地方政府机构检查的结果反馈; c) 市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方向; d) 相关方(如顾客、供方等)反馈及投诉等。 4.1.2 内部来源 a) 日常工作,如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记录,设备运行状况记录、检验实验记录,内部质量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及体系正常运行的其他记录; b) 存在潜在的不合格,如质量问题统计分析结果、纠正预防措施处理结果等; c) 紧急信息:如出现突发事故等; d) 其他信息。 4.1.3数据可采用已有的质量记录,书面资料,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 4.2数据的收集和传递 4.2.1数据的收集、传递 a) 规划发展部及时将认证机构的监督检查结果及反馈数据、政策法规类信息收集并负责传递到相关部门。规划发展部依照相关规定传递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管理方案、内审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标准等信息。对出现的不合格项,执行《改进控制程序》。 b) 市场部、股份公司生产部按《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划定的职责范围对供方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 c) 安全生产环境部、股份公司环保部负责质量、环境因素监测、监控运行情况的数据收集、分析。 d) 市场部、股份公司销售部负责与顾客进行信息沟通,收集顾客满意度数据,妥善处理顾客的投诉。执行《改进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e) 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规定统计传递日常数据,对分析结果应以报表或统计表的形式记录、报送至相关管理部门。 4.3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4.3.1数据分析方法的选用 a) 加权平均法 b) 比较分析法 c) 趋势分析法 d) 其他方法(因果图、矩阵图、控制图、散布图) 4.3.2 统计技术培训实施要求 a) 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有关人员进行统计方法的培训。 b) 正确使用统计方法,确保统计分析数据的科学、准确、真实。 4.3.3对统计出来的数据以报表形式上报至相关部门及领导。 4.3.4对统计方法适用性和有效性的判定: a) 是否正确反映了不合格率,产品损失情况。 b) 是否能为有关过程提供有效判定,以利于改进质量。 c) 是否正确反映了产量、利润和工作效率情况。 d) 是否正确反映了成本、质量水平和经济效益状况。 e) 是否正确反映了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顾客满意度指标是否真实。 4.3.5规划发展部对各部门统计方法的记录进行监督检查,对主要的质量、环境问题,要求责任部门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4.3.6数据、报表、统计记录的管理 对于数据、报表、统计记录的管理各部门要在部门手册中确定责任人员及权限,进行分级管理,各部门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对统计记录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5 相关文件 5.1 《改进控制程序》 5.2 《文件控制程序》 5.3 《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5.4 《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6 相关记录 6.1 各类统计图表、报表 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已经存在的或潜在的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以提高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增加顾客和相关方满意的机会。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重大项目改进以及质量、环境监控过程中不合格的日常改进。 3 流程与职责 3.1流程 3.2职责 3.2.1总经理负责重大改进项目的改进措施。 3.2.2管理者代表负责重大改进项目的跟踪验证。 3.2.3各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分析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情况和不合格产品/服务,采取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消除不符合和不合格因素。 3.2.4规划发展部、安全生产环境部分别负责对各职能部门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监督检查,并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4工作程序 4.1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情况 a)不符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 b)产品和服务质量出现不合格; c)顾客意见、投诉或退货; d)内审中出现不合格因素; e)环境监测中出现的违章或指标不达标; f)管理评审中评定的不合格; g)根据适当的数据、信息来源,经综合分析后发现确实存在的对产品的产量、质量或生产安全存在的不合格因素; h)其他过程(如采购、销售)中存在的不合格因素。 4.2重大项目改进 4.2.1由总经理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各部门参与讨论、分析、制定项目改进措施,经总经理审批后,形成文件,由相关管理部门下达《项目改进任务书》。 4.2.2相关责任部门严格按《项目改进任务书》执行既定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2.3管理者代表对实施情况跟踪验证,组织相关管理部门参加。重大项目实施完成后,总结填写《项目改进报告》。相关管理部门会同业务主管部门填写验证意见,报总经理验证,确认实施效果。 4.3日常改进 4.3.1对质量/环境体系没有较大影响的不合格项及不合格隐患,相关责任部门应在现场进行纠正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4.3.2对存在的不合格项或不合格隐患,相关责任部门应对需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不合格信息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表》,并组织有关人员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确定改进措施。 4.3.3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将解决方案及实施计划填写到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表》上,经报相应管理部门审核,报分管付总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实施。 4.3.4当问题原因不确定或出现重大异常现象,应当报有关管理部门,成立专题小组,商讨对策。 4.3.5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结果的验证 4.3.5.1相关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 a)不合格隐患是否完全消除或减至可行性最低程度; b)是否能够确保不合格隐患不再发生。 4.3.5.2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证无效或效果不理想,相关管理部门应重新立项,并依本程序3.2进行。 4.4经验证达到预期效果,应将该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纳入管理体系文件,并提交管理评审,确保该措施的持续性。 4.5由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引起的管理体系文件的更改,依据《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 相关文件 5.1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文本 5.2《信息交流管理程序》 5.3《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5.4《顾客满意度调查程序》 5.5《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5.6《文件控制程序》 5.7《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5.8《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6 相关记录: 6.1管理评审报告 6.2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表 6.3项目改进任务书 6.4项目改进报告 工厂目标管理程序 1 目的 制定与实施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并进行动态控制,确保目标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目标、指标的制定、修订与实施。 3 职责 3.1 最高管理者负责公司目标、指标的批准;总经理负责年度工厂目标的组织实施。 3.2 公司经理办公会负责公司目标、指标的审核。 3.3 规划发展部负责双体系运行目标、生产目标和指标的编制;负责组织工厂目标制定的调研;负责工厂目标制定过程的统筹和协调,拟订公司年度管理目标、管理措施和年度综合计划草案,并提交公司经理办公会审核;负责对年度工厂目标实施结果进行年终综合评价。 3.4 安全生产环境部负责质量、环境、技术改造目标、指标的编制;负责设备管理目标、指标的编制;负责安全目标、指标的编制。 3.5 市场部负责物资供应目标、指标的编制;负责产品销售目标、指标的编制。 3.6 技术研发中心(股份)负责项目建设目标、指标的编制。 3.7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工资以及职工培训目标、指标的编制。 3.8 财务部负责成本、利润、财务目标、指标的编制。 3.9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负责目标、指标的分解落实。 4 程序和要求 4.1工厂目标的内容:工厂目标是由指导思想、方针、目标、措施和计划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其内容包括生产(产量、质量、物耗、设备、环保、安全)、经营(供应、销售)、效益(成本、利润)、管理(财务、培训、改革、基础)、发展(项目建设、技术进步)等方面。 4.2制定工厂目标遵循的原则:兼顾长远目标与当前目标、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企业发展和提高职工待遇。 4.3 工厂目标制定应考虑到: a)顾客需求和市场状况; b)公司对顾客、相关方和社会的承诺; c)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d)行业竞争对手情况; e)社会经济发展动向和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要求; f)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 g)公司的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客观要求; h)双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的结果; i)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未实现的目标及存在的问题。 4.4 制定工厂目标的要求 4.4.1目标应结合公司实际,其中质量和环境目标和指标应不低于现有水平。 4.4.2 每一目标应有保证措施、完成时间、责任人、责任单位、执行单位的要求。 4.4.3 可行时,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便于控制和考核。 4.5制定工厂目标的基本程序 4.5.1 调研 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掌握和分析公司占有的资源、质量/环境现状、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外部要求、上年度工厂目标执行情况等信息,为制定目标科学、指标合理的工厂目标做好充分的准备。参加调研的人员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各分厂管理人员。可采用专题会议、走访等形式。调研阶段由规划发展部负责组织。 4.5.2 草案形成 调研收集的各类信息汇总至规划发展部,规划发展部通过整理、分析、论证、协调和平衡,提出《年度工厂目标草案》。 4.5.3 审核 《年度工厂目标草案》由职能部门及各分厂初审,经理办公会审定。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由经理办公会直接审定。 4.5.4 批准发布 《年度工厂目标》由公司董事会决定,总经理批准发布。 4.6 工厂目标的实施 4.6.1 各职能部门、各分厂根据公司发布的《年度工厂目标》,制定本部门的分解目标。各车间、岗位、人员依据隶属关系,逐层分解上一级的目标,形成覆盖全员的目标体系。分解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分解目标是各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 4.6.2 各专业以下达季度或月度计划等形式对本专业的年度目标进行细化落实。 4.6.3 各专业以季度或月度统计报表等形式检查本专业的目标执行情况。 4.7 工厂目标的更改 当公司内外部生产经营环境发生变化,方针和目标不能适应要求时,规划发展部应及时提交管理评审,以及时更改相应的内容,并确保更新的内容形成文件且所有部门和员工都了解变更的要求。 4.8工厂目标的考核 为激励各部门和人员完成工厂目标的积极性,各部门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考核细则见各部门文件。 4.9记录的管理 方针目标管理产生的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 相关文件 5.1《年度工厂目标》 5.2《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5.3各部门《工作手册》 废弃物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废弃物的管理,改善公司环境状况,减少环境影响,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区域内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识别、分类、收集、贮存、运输、回收和处理。 3 职责 3.1规划发展部负责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管理的监督、协调、考核,负责检查和评价本程序的实施效果。 3.2生产技术部(股份)、环保部(股份)负责危险废弃物的识别和分类;负责编制指导各部门管理危险废弃物的作业指导书。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管辖区域内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识别、分类和收集。 3.4各部门设专、兼职人员管理废弃物,专、兼职人员应了解危险废弃物的基本知识和本程序的规定。 3.5物业公司行政科负责废弃物的转运和处理;负责与政府废弃物管理部门的外部联络。 3.6供应部(股份)负责报废设备的拍卖。 4 管理程序 4.1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识别和分类 4.1.1废弃物分为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一般废弃物指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不在“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内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建筑废弃物。 危险废弃物指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为危险废弃物的工业废弃物、生活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 4.1.2生产技术部(股份)、环保部(股份)根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等法律法规制定指导各部门管理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通俗易懂、易于操作。 4.1.3生产技术部(股份)、环保部(股份)应将有关废弃物治理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时传递至各执行部门,并确保文件的有效性。 4.1.4各部门识别出本部门的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后,填写《一般废弃物一览表》和《危险废弃物一览表》。一览表应载明下列内容:废弃物名称、状态(固体或液体)、产生数量、现行控制方式、有无贮存场所。 4.1.5各部门应考虑对识别出的危险废弃物进行分类,分类的目的是便于管理。分类的方法是将相同性质的危险废弃物归为一类,如油棉纱、油手套可归为一类,石棉垫、石棉保温材料和其他石棉制品可归为一类,不同组分的分析残液可归为一类。如果本部门危险废弃物种类较少,分类无助于提高废弃物管理效率,则可不必分类。 4.2废弃物的收集和贮存 4.2.1各部门根据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的产生量,划定贮存场所或配备必要的贮存容器和设备。如需增设垃圾桶,可向物业公司行政科申请,行政科根据情况给予配置。 4.2.2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和贮存必须按危险废弃物的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 4.2.3集中收集和贮存危险废弃物的场所、设备和容器应设置“危险废弃物”标识,标识由规划发展部统一制作。 4.2.4收集、贮存危险废弃物的场所、设备和容器转作其他用途时,必须经过处理,消除污染后方可使用。 4.3废弃物的转运和回收 4.3.1公司生产区域和生活区域内的一般废弃物由物业公司行政科转运和回收,转运的频次每天不少于2次,双休日不少于1次。 4.3.2一般废弃物转运车辆应采取一定的防抛撒和扬尘的措施,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4.3.3各部门因施工、检修或其他异常原因造成一般废弃物超过贮存场所、设备和容器的容量时,可直接和物业公司行政科联络,请求及时转运和回收。 4.3.4物业公司行政科负责危险废弃物的转运,危险废弃物的转运应使用专门的运输车辆,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的规定。 4.4废弃物的处理 4.4.1物业公司负责废弃物处理的外部联络。负责代表集团公司签定废弃物排放合同,缴纳废弃物排放费用。 4.4.2一般废弃物和危险废弃物均由物业公司行政科运送至政府有关部门指定的废弃物处理场。危险废弃物处理场必须具有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 4.5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4.5.1各部门应加强管理、改进工艺、合理选择和利用原料、能源和其他资源,尽量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4.5.2公司鼓励各部门开展废弃物综合利用活动,各部门在制定质量、环境、成本等方面的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时,应考虑对修旧利废的奖励。 4.5.3供应处应及时处理报废设备。 4.6其他规定 4.6.1委外施工、委外维修、委外运输等外包活动应在委外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体现废弃物管理的条款,委外合同或协议的监督执行部门应对条款的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保留有关记录。 5 相关法律法规 5.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 5.3《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 5.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5.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6 相关文件 6.1现场管理规定 6.2废弃石棉制品管理规定 6.3废油管理规定 6.4分析残液处理规定 6.5废弃试剂处理规定 6.6废触媒管理规定 6.7废油棉纱、油手套管理规定 6.8废电池管理规定 6.9焦油渣、沥青渣处理规定 6.10中和池残渣处理规定 6.11废乳化液处理规定 7相关记录 7.1一般废弃物一览表 7.2危险废弃物一览表 7.3公司常见危险废弃物名录 公司常见危险废弃物名录 废触媒、中和池残渣、氰化物废物、含氰废水、含氰污泥、废机油、废柴油、废煤油、废汽油、废液压油、废润滑油、废冷却油、废乳化油、废切削剂、沥青渣、焦油渣、废酸焦油、酚渣、精馏釜残物、甲苯渣、各种废涂料、废油墨、废重金属颜料、废化学试剂、分析残液、废铬酸、含铬废物、含铜废物、金属表面处理废物、含锌废物、含砷废物、含汞废物、含铅废物、废酸、废碱、废石棉绳、废石棉垫、废石棉保温材料、其他废石棉制品、废有机溶剂。 注:以上所列危险废弃物为公司常见危险废弃物,其他未列入本名录的危险废弃物见“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 生产运作管理程序 1目的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满足规定。 2 适用范围 化工产品、机电产品、焦化产品的计划、生产、检验、交付等。 3 流程与职责 3.1流程图 3.2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全面负责生产计划制定、实施的组织工作。 3.3规划发展部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修改和调整,并对计划的正常运作实施监督。 3.4安全生产环境部负责组织编制生产工艺及操作规程,对各单位编制的工艺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负责原材料、中间产品、产成品及水的检验、检测和监督工作;负责生产设备、设施的综合管理和检验检测仪器的维护与检验工作;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安排,负责全公司生产的组织和协调(如物资、人力、设施等);负责突发事故的协调与处理;负责每天生产信息的统计和反馈;负责组织“安全技术规程”的编制;负责生产过程和设施设备检修过程等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监护工作;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检测和管理。 3.5股份公司环保部负责生产废水、废气、废渣的检验、检测和监督工作。 3.6股份公司供应部负责生产原料的采购,化机厂负责本分厂部分原材料的采购。 3.7股份公司销售部负责产成品的管理、销售和交付工作。 3.8各分厂、车间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生产的组织和协调,负责本部门生产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综合管理,并配合公司各生产管理部门完成各项临时任务。 4 作业程序 4.1生产计划 4.1.1年度生产目标计划的制定 每年11月份,各生产部门(分厂)向规划发展部报送下年度产品产量、消耗预排计划,规划发展部综合平衡市场情况、装置能力,编制《年度生产目标计划》,经分管副总经理审核,报经理办公会审定,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4.1.2季度计划 根据《年度生产目标计划》的分解情况,规划发展部每季度末制定《季度生产计划》提交公司季度排产会审定,由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4.1.3各分厂根据《年度生产目标计划》、《季度生产计划》制定本单位的《月度生产计划》,并组织协调本单位的生产。化机厂生产计划管理见《化机厂部门工作手册》。 4.1.4规划发展部每月组织召开生产平衡会,对当月生产的产品产量、消耗进行平衡,经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后,由规划发展部下发《产量、消耗平衡表》,并据此作为成本核算和产量、消耗考核的依据。 4.2生产的组织 4.2.1物资准备 4.2.1.1生产装置的准备 研发和采购部门应为生产单位提供满足生产的安全、环保、卫生等要求的生产工艺与装置。生产装置在开车前应经单体试车和联动试车合格后交付化工生产单位使用。 4.2.1.2作业规程的准备 生产单位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和相关经验编制岗位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必要时针对个别重要设备编制单体作业规程。工艺规程、操作规程报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审核,安全技术规程报股份公司安全技术部审核,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4.2.1.3原材料和原辅材料的准备 原材料、原辅材料的采购执行公司【2005】196号《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4.2.1.4备品备件的准备 备品备件的采购遵循《安徽淮化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办法》,由股份公司供应部和生产技术部分别负责,各分厂、车间应根据生产的需求,定期申报所需备品备件的数量和技术要求,申报计划经审批后由供应部和生产技术部根据职责分工分别进行采购。采购应保证满足厂内用户的要求。 4.2.2人力资源准备 4.2.2.1人力资源部依《人力资源管理程序》,按岗位必备的素质要求给各工作岗位配备作业人员,并负责新进厂人员和在岗人员的教育和继续教育,以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作业人员应持上岗证上岗作业。 4.2.2.2对特种作业人员(如压力容器操作工、司炉工、电工、电气焊工、起重作业工、分析工、厂内机动车辆工等),人力资源部应保证其符合特种作业身体、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做好特殊工种的培训和持证上岗工作,并负责其继续教育和换证工作。 4.2.3开停车及生产控制 4.2.3.1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根据公司生产计划安排和生产运行情况,组织和协调各生产装置的运行(包括开、停车工作),并对生产状况进行记录。各生产单位接调度命令后,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要求进行生产调节。各岗位操作人员应认真进行装置、设备的监控、操作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或重大异常状况应及时向相关领导或和调度室反馈,信息反馈应翔实、及时。 4.2.3.2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负责组织召开每日的生产调度会,对生产过程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不合格进行协调,并组织制定相应措施;每周一调度会对一周生产情况进行通报总结,分析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并由公司领导协调解决相关问题。调度会保留《调度会议记录》。 4.2.4工艺控制 4.2.4.1各分厂、车间和工段按照本部门生产装置的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规程等的要求组织本部门的生产活动,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各岗位做好相应操作报表和记录。生产装置工艺指标和操作方法的调整应报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后执行。 4.2.4.2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负责各生产装置生产负荷的协调指挥,调度令应准确无误,生产岗位认真执行,如调度令确实会给本系统生产带来较大影响时,岗位负责人应及时、详细向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进行汇报说明。 4.2.5生产过程及产成品的监控与检测 4.2.5.1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对公司各化工生产装置生产过程中的人、机、料、工艺、环境、安全等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统一监控和协调,根据各部门/岗位的反馈信息,及时通知相应岗位调整控制参数,填写《生产调度日记》。 4.2.5.2各分厂、车间对所属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运行监控和化学分析,保证生产装置的温度、压力、浓度等工艺参数的有效控制;对生产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按《改进控制程序》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和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总调度室)。 4.2.5.3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内控工艺、质量指标的检测、监控,并及时将检测分析的结果上报主管副总经理。 4.2.5.4股份公司环保部负责公司各项环保指标的检测和监控工作。 4.2.5.4股份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生产作业场所粉尘及毒害性气体的检测工作。 4.2.6生产设备、设施与监视、测量装置的控制 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按《设备管理程序》对公司基础设施的适宜性、运行状态进行综合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实行公司、分厂、车间分级管理,以确保运行设备满足生产的要求。 4.2.6.1股份公司生产技术部制定并组织实施设备设施的大、中修计划,负责监督各分厂、车间设备设施的日常维护检修情况,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负责公司所有检验、检测设备的维修、检定和校准;负责压力容器和其它特种设备的检测检验工作。 4.2.6.2各生产基层单位按照本部门工作手册和操作规程的要求,对生产设备设施维护管理,技术及作业人员应定期巡检,发现故障及隐患及时解决,并记录设备巡检记录。 4.2.6.3生产设备故障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要求上报,并及时采取检修、纠正措施。 4.2.7生产环境控制 生产环境控制按《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标准》执行。 4.2.7.1股份公司环保部负责环保处理装置的运行情况监督管理。 4.2.7.2股份公司安全技术部负责各劳动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条件的检测和监督管理。 4.2.7.3规划发展部负责生产作业场所现场卫生的管理。 4.2.7.4各生产单位负责对本部门分管区域内的职业卫生和现场卫生状况的具体管理,确保生产装置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和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4.2.8产品的包装、标识、储存和交付 4.2.8.1固体产品用包装袋进行包装,以轮班为单位进行堆放,根据《产品检验/环境检测控制程序》,生产技术部成品分析组负责分析产品质量并进行是否合格的最终判定,产成品库对不合格品应进行标识,依《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液体产品在各生产装置的中间储罐中分析合格后,送产成品库产品储罐,由生产技术部成品分析组负责分析并出具合格证明。 4.2.8.2化工产品的搬运、交付,入库后的产成品(固体或液体)由产成品库进行统一管理,并根据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及销售部门工作手册的要求,负责化工产品的搬运、装卸和交付工作,并保留相应的交付记录。 4.2.9质量记录 4.2.9.1操作、分析和计量人员按《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的要求认真做好相关记录。 4.2.9.2各生产管理部门按时收集有关生产数据、分析数据、消耗数据、销售数据及其它的记录资料,编制相关的日报、旬报、月报等,分送相关领导及生产单位。 4.2.10生产的总结分析与持续改进 各单位根据本职工作范围对生产情况(如设备、操作、工艺指标、消耗等)经常进行总结分析,对发现的不合格及时制定可行的整改措施,进行整改,对本单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汇报有关主管部门或公司领导,给予整改。对好的经验应继续保持,并做到持续改进。 5 相关文件 5.1《质量/环境记录管理程序》 5.2《设备管理程序》 5.3《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5.4《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5.5《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5.6《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5.7《改进控制程序》 5.8《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程序》 5.9《不合格控制程序》 5.10《产品检验/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5.11《劳动安全卫生和环境管理标准》 5.12《安全管理制度》 5.13各分厂及相关处室部门工作手册 6 相关记录 6.1年度生产目标计划 6.2季度生产计划 6.3月度生产计划 6.4生产岗位操作记录报表 6.5分析记录 6.6岗位交接班记录 6.7产量消耗平衡表 6.8调度日志 6.9总调度室生产日报表 6.10会议记录 6.11设施设备台帐 6.12设施设备检修票证 6.13各种巡检记录 产品检验/环境监测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对原材料、中间产品、产品质量指标的检验、监控,以及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指标的监控和测试,以验证原材料、产品的质量指标、生产工艺指标、环境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化工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以及中间产品、成品的检验和试验,以及质量、环境控制参数的监测。化机厂产品检验见《化机厂工作手册》。 3 流程与职责 质量控制点 控制点确定 制定技术标准 合格 实施过程 判定等级 指导生产 记录 不合格 3.1规划发展部负责制定《企业产品标准》。 3.2规划发展部收集原辅材料、产品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股份生产技术部负责组织制定原辅材料检验规程,中控检验规则和产品检验规则,并对原辅材料进货及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对车间分
本文档为【程序文件汇编-iso9001 ISO14001 质量环境一体化】,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141266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51KB
软件:Word
页数:94
分类:
上传时间:2010-12-31
浏览量: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