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举报
开通vip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第1课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2、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三、情感目标1、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
第1课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激发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让学生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存在着许多地理之谜、地理问题。2、通过联系实际,使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离不开地理知识。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注意学习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和发展中的地理知识。2、通过熟悉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提高学生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三、情感目标1、教师通过丰富的图片、生活实例及愉快、融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对今后的地理课产生一种“企盼心理”。2、通过了解地理与世界各地风土人情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地理学习具有很强的美学价值。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地理学科,培养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兴趣。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及风土人情的密切联系。教学方法愉快教学法教材准备搜集一些有关沙漠、海洋、山峰、南极、四季景观、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等图片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二、课前热身欣赏所搜集的图片,并让学生讨论:地理到底研究什么内容?我们耳边有哪些地理问题呢?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我们已经初步知道地理学方面的内容以及身边的地理知识,那么地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人文环境等有何密切联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一问题自学课本内容。2、四边互动互动1:你知道为什么有的地方沙漠茫茫?为什么昔日的海洋如今变成了世界最高山峰?为什么酷寒的南极大陆沉睡着万顷煤田?为什么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吗?……这都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你能解答这些是为什么吗?这也都是大家心中的地理之谜。本节课我们无法一一解决,需要留等以后学习中逐一了解。(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就在身边,而且有许多耐人寻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互动2:地理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何关系?(可以进一步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与气候,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进而提高我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互动3:生产建设包括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许多方面,那么地理与我们的工农业生产有何联系呢?(人类的生产活动不能随心所欲,它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工业生产也要考虑生产运输等方面的条件。)互动4:展示千姿百态的风土人情,并提示风土人情指的是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活动、风俗习惯等方面。(地理在显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绚丽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风俗,可见地理就存在于我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是一个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3、达标反馈(1)完成教材中习题(2)谈谈你的居住地存在的环境问题4、学习小结(1)知识总结指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读图、举例、讨论等多种方式,而且在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5、板书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1)、解开地理之谜与生产建设(2)、地理与风土人情与日常生活(3)、知识、应用6、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教学反思:第2课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怎样学习地理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如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的工具”,学会看地图。2、初步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与注记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学看地图、运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2、通过学习运用地图认识周围环境和地域,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高计野外旅行线引导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掌握地图的三要素,懂得辨别方向,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了解图例和注记。教学难点弄清比例尺大小与所表示的范围、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绘制学校平面图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导入要求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自己绘制的学校平面图,教师选几名代表抽查,同桌之间也相互检查。二、课前热身1、师: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点拨:用绘绘平面图的方法,把地球表面某一区域的景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并用符号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文字就成为一幅地图。请几位同学对照自己的地图介绍一下所在的学校。2、全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你还见过哪些地图?地图有多少种?你会看地图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6~10。(2)四边互动互动1:在庞大的地图家庭中地图分为几类?各有哪些类型?明确:地图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前者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自然植被图等,后者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另外还有电子地图等之类的地图。尽管地图种类繁多,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都是按一定比例把地理事物缩小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互动2:阅读地图,一定要学会辨别方向,你知道地平面上有哪些方向吗?(教师在黑板上面画一个“米”了开,要求学生把方向标上。)东南西北要用字母表示。除了以上方法以外,还有其他方法确定方向吗?明确: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批示方向,指向标箭头一般指方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来确定方向。学生将自己绘制的地图拿出来,分组交流:学校大门、办公楼、池塘、花坛、食堂等各在什么方向?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8“确定平面方向”)你还有其他的确定方向的方法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几种确定方向的方法呢?互动3:在一般的地图里,按一定的比例将地理事物缩小,缩小的程度就是比例尺,比例尺如何计算呢?指名学生根据小学的收获写出比例尺的计算 公式 小学单位换算公式大全免费下载公式下载行测公式大全下载excel公式下载逻辑回归公式下载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提示:图距与实距之间经常要进行单位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师:比例尺有哪三种形式?明确:比例尺有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三种形式。练习:学生分组全作、讨论转换表达的形式。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1︰300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50千米02040学生讨论后汇报答案,教师指正。教师指导学生完成P10活动第2题,计算实际距离。教师指导学生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如1/300000和1/30000利用分母大小进行比较、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练习:比较中国地图、北京地图完成表格中国地图北京及其附近地区表示范围大小地理事物详略比例尺大小学生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比例尺魇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互动4:教师先指导学生阅读P10图例、快速、熟悉。然后抢答题目。明确:我们熟悉了图例、注记以后就可以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3、达标反馈:(1)填空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把地图分为(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地图表示的内容虽各不相同,但都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指向标的箭头一般指向(北方)比例尺有三种表达形式,它们分别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2)计算:把实际距离为600千米的地理事物,绘制在30厘米的图纸上,该选用多大的比例尺?(1︰2000000)某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0,从甲地到乙地图上距离为4.5厘米,请问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45km)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请一名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要点。(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读图、比较、计算、合作讨论等学习方法。三、作业比例尺的比较四、板书设计我们怎样学习地理1、学会看地图;2、学会搜集地理信息;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4、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五、教学反思:第3课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我们怎样学习地理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我们怎样学习地理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对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2、让学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搜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对学好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是学好地理的重要途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媒体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自己身边,学习地理应注意搜集身边的地理信息。电视中的各种节目、报刊杂志、图书馆的藏书,互联网站等都传递着许多地理信息,我们要逐步学会搜集地理信息并思考相应的地理问题,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学习地理的途径、方法以及技能等。二、课前热身学生分组讨论:看哪位同学最新的信息中地理信息最多?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的,并且分组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一组搜集的最多。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提示:要学好地理,首先要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再学会思考地理问题,最后要扩大自己的视野或生活圈子,从实践中去学习。2、四边互动互动1:教师对学生搜集的地理信息进行整理,而且要求学生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然后提问:(1)为什么阿富汗、伊朗、土耳其等国连续发生地震?(2)为什么我国南方、北方的部分地区常发生水、旱灾害?(3)为什么南方能大面积种植柑橘,北方却不行?(4)为什么吐鲁番的哈密瓜那么甜?(5)为什么南极洲蕴藏着大量煤炭资源?明确:观察和了解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探究其成因和规律,进一步思考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对比、分析、综合、观察、联想等方法将有助于我们学习地理。互动2:要学好地理,我们单靠坐在教室里是远远不够的,要深入周边的环境,走进大自然,通过野外旅行,学会观赏大自然。野外旅行的内容丰富多彩,如游园、滑雪、探险、狩猎、海滨休闲、水上漂流等。野外旅行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包括步行、骑自行连、乘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学生分组讨论活动,教师用投影出示讨论问题:1)你曾经外出到过哪些地方旅行?2)旅行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3)采用什么交通工具?4)时间如何安排?5)旅行路线如何?学生讨论完后,教师选一两名代表汇报。进一步提问:野外旅行要准备好哪些物品呢?明确:地图、指南针、 笔记 哲学笔记pdf明清笔记pdf政法笔记下载课堂笔记下载生物化学笔记PDF 本、望远镜、照相机等。强调:还要学习并掌握一般的地理观察、地理摄影、地理素描、地理标本制作等技能。俗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野外旅行能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审美情趣,增长地理知识。地理学习的特点就在于它的生活性,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应用它;我们身边就有地理知识,只要留意就会学到很多正在使用的地理知识。四、达标反馈讨论:学生分组设计一条附近地区野外旅行线路,内容包括:地点、旅行线路、开始和到达时间、旅行内容、交通工具、物品准备、注意事项等。五、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学生先小结本节课内容。教师点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样学好地理,懂得了学习地理的方法途径,进而发展了自己的地理意识和创新精神。(2)方法小结本节课主要采用讨论法学习。六、作业设计一条最好的旅行路线,最好的地图,进行一次野外旅行。七、板书设计我们怎样学习地理学好地理的途径、方法:1、学会看地图;2、学会搜集地理信息;3、学会思考地理问题;4、在野外旅行中学习地理。教学反思:第4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了解地球的大小。2、能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南北两极、经线、纬线、赤道和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并掌握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和半球的划分标准。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演示能力。2、通过用乒乓球制作简单的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在远古年代与现代时期对地球开头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掌握地轴两极、经线、纬线、赤道等概念。教学难点理解经度、纬度以及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教学方法读图、讨论、列表比较教学准备地球仪、经纬网仪等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导入人类生活在巨大的地球上,我们自身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你知道地球的真实形状吗?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回答。(出示课题)二、课前热身教师出示地球仪,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小地球仪,提名学生描述地球,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地球是个球体。提问:你能举出哪些例子来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地球是个球体?生答:如登高望远,在海边看远方的航船,首先看到船的桅杆,然后才能看到船体;大草原上远处奔跑而来的马群,首先看到的是前面的马匹,然后逐渐看到整个马群。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师:地球的真实形状如何准确地描述?地球窨有多大?请同学们围绕这引起问题自学课本P14-18。2、四边互动互动1:在远古时期由于受到人类活动范围和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哪些片面的认识呢?明确:麦哲伦在1522年9月完成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多媒体显示麦哲伦船队航行路线图及相关的文字配音,让学生观察。提问:如何用准确的语言描述地球的真实形状?明确: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不规则的球体”这部分内容。互动2:地球到底有多大?你能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吗?明确: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提问:我们为什么说地球赤道略鼓呢?明确:因为地球的赤道半径比地球的极半径长21千米。同学们计算一下:1)中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地球表面积相当于几个中国大?2)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珠穆朗玛峰的多少倍?互动3:要掌握巨大地球的详细情况将会很难,于是人们就根据地球的开头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再制成地球的模型——地球仪。教师组织学生以四个人为一小组合作找出以下内容:北极、南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然后教师指一名学生上前淙指出这几部分内容。师:地球旋转时,绕着一根固定的轴转动,这根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叫做什么?(地轴。地轴是假想的轴)互动4:教师用手指拨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运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按什么方向转动的呢?明确:地球按自西向东运转方向运动。提问:分别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转动呢?(请一名学生在下图标上箭头)明确:并要求学生说明左图是从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右图是从南极上空看按喱针方向转动。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转方向,并能从南北极上空去辨认地球的自转运动。互动5:学生利用地球仪并阅读教材P16-18,分小组全作探讨以下内容纬线经线概念形状指示方向教师合作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讨论完后汇报,教师指正答案,并结合经纬网仪一一强调。教师出示表格二,组织学生继续讨论:纬度经度度数范围0°纬线的名称经纬度的划分平分半球的度数教师参与学生讨论,讨论时教师出示专门标有经线经度的图片和专门标有纬线纬度的图片。学生讨论完后汇报,教师适当引导指正。明确: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西经20°和东经160°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这条经线圈基本上从海洋上通过,避免以0°和180°经线划界,将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隔在两个半球上,用多媒体显示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观察。四、练习五、学习小结六、教学反思:第5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2)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经纬网的概念。2、学会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属半球。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演示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在远古年代与现代时期对地球开头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属半球教学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属半球教学方法读图、讨论、列表比较教学准备地球仪、经纬网仪等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经线?它指示什么方向?什么是纬线?它指示什么方向?2、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与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相互交织所成的网络叫做什么?(经纬网)(出示课题)二、课前热身教师设问:如果一艘船在海上遇难,如何向外人告诉自己所在的位置?展开小组讨论,然后选两三名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报告自己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三、合作探究1、提问:如果有一位同志要找到某位学生的座位,先找到了教室然后怎么找?生答:然后找出该学生在第几组第几个。点拨:要确定地球表面的任何一点也是类似的道理,找出该点所在的经度和纬度,就得知该点的地理坐标。2、四边互动互动1:出示经纬网图,要求学生说出各点的地理坐标。在经纬网上要读出某一点经纬度,要先读出或分析该点是南纬还是北纬,是东经还是西经(说明: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如果是0°经线或0°纬线,应写成0°经线或0°纬线。同样,180°经线不要写成东经180°或西经180°。互动2:投影显示下列经纬网图,要求学生不仅说出各点的经度,而且还找出各点所属的半球。强调: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使学生在会读经纬网上某点的地理坐标的基础上,会辨别该点所属半球,懂得经纬网可以确定各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互动3:投影出示下列一幅经纬网图,说出图中各点的经度和所属半球。学生分组讨论各点的坐标及所属半球。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上辩认某点的位置时,要注意图上出现的同心圆为纬线,射线为经线,射线相交的点为极点,要分清极点是南极还是北极。四、达标反馈1、完成教材P21“活动”1、2、32、投影出示练习题五、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指一名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强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知道怎样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2)方法归纳:本节课主要让同学们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学会协作解决问题。六、延伸拓展1、链接生活有一个人双脚分别站在180°经线两侧,他说:“我一只脚站在东半球,另一只脚站在西半球”。他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一只脚站在东半球,另一只脚站在西半球”呢?2、实践探索实践活动请同学们查阅地图,找出北京、张家界两座城市所属的经纬度,还可以查阅你感兴趣的城市所属的地理坐标。七、板书设计经纬网1、经纬网:经线、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络。2、用途:明确任何一点的位置确定各点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八、作业布置自己设计两幅经纬图,各注上相应的经度、纬度,并加上四点,自己再写出这四点的经纬度及所在的半球。教学反思:第6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认识地球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3)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会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属半球。2、能够准确的计算出经度和纬度。二、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经纬网计算出经纬度。三、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在远古年代与现代时期对地球开头的不同认识,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使其科学态度的形成。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属半球。教学难点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点的地理经度和纬度。教学方法读图、讨论、列表比较教学准备地球仪、经纬网仪等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经线?它指示什么方向?什么是纬线?它指示什么方向?2、指示东西方向的纬线与指示南北方向的经线相互交织所成的网络叫做什么?(经纬网)(出示练习题)第7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海陆分布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掌握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地理分布及各洲的分界线。3、区分海、洋、海峡三个概念,掌握四大洋的名称、面积大小、分布及各大洋的特征。二、能力目标1、要求学生将复杂的地图用几何简图勾勒出来,培养学生处理知识化难易的能力。2、通过展开“大洋自述的演讲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及丰富的想像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认识地球的海陆分布,体验到人类的生存空间是有限的。从中领悟爱护地球的思想。2、通过绘制简图、拼图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七大洲与四大洋在地球上的分布概况。教学难点1、查找各洲之间的分界线。2、理解赤道穿过的大洲与大陆。教学准备地球仪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地球仪)同学们看到一个什么物体在转动?(地球)你发现地球表面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的海洋)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分布。二、课前热身师:原苏联宇航员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全貌后曾感叹地说:“人类把地球的名字取错了,应该叫‘水球’。”你能解释这个说法吗?生:因为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要求学生自学本节内容。(2)出示地球外貌图后讲述:我们通过观察地球外貌图得知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水覆盖,我们能用一个形容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吗?(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如果用百分比形容海陆面积比各占多少?(海洋71%,陆地占29%)2、四边互动互动1:(1)地球上的陆地被系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较大的块叫什么?(大陆)(2)面积较小的地块叫什么?(岛屿)(3)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什么?(大洲)(4)全球共分为几个大洲?(七个大洲)互动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发现哪两个大放的大陆连成一块?把它们合称什么?(亚、欧两洲大陆连成一整块,合称为亚欧大陆。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魇一块大陆。)互动3:谁能上前来拿着大陆的轮廓模型按面积大小排队?(通过排队活动让学生掌握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互动4:提示:出示七大洲分布图,每四个人为一小组,讲座七大洲的分布特征。引导: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洲有哪些?(欧洲与非洲;亚洲与大洋洲;北美洲与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与大陆分别有哪些?(前者有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后者有非洲、南美洲)纬度最高的大洲有哪些?(南极洲)明确:使学生初步了解七大洲的分布特下,有助于准确识记各洲的位置。互动5:提示:要求学生四个人为一小组,全作绘制七大洲的几何简图,然后选几名代表将自己绘制的简图展示给其他同学看,检查是否正确。再要求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然后要求学生将七大洲名称填入简图中,最后教师提示正确的填法。明确:让学生学会将复杂地图化难为易,准确识记大洲的分布。互动6:提示:要求学生结合图2-23,图2-45,图2-25,查阅各洲的分界线。明确: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接尔河、大高加索山脉;亚非: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互动7:师:你们发现大洲与大洲之间除了以运河、山脉等作为分界线外,还以什么为分界线?(海洋)师:什么是洋?什么是海?什么是海峡?地球上有几大洋?明确:洋又称大洋,是海洋的主体部分,一般离大陆较远,面积广阔,深度在2000米以上,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的面积比大洋要小得多,海峡是沟通两海域之间宽度较窄的水道,地球上的大洋共分为四大洋。互动8:提示:学生说出四大洋的名称,并在地图上指出四大洋所在的位置。将全班同学生分成四大组,钭每大组的学生分别改名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然后分组合作进行“自述”的演讲活动。点拨:太平洋最大最深,岛屿也最多;大西洋“S”形,第二大洋;印度洋属第三大洋;北冰洋最小最浅,纬度也最高。互动9:提示:每大组选一名代表领走自己所属的轮廓模型,并按面积大小排队。学生排队后再按顺序将自己的名称写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把大洋名称填入勾勒的几何图中。明确:让学生掌握大洋的面积大小顺序并准确训记相应的位置。四、达标反馈选十一名同学分别拿一张模型,拼成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布图五、归纳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地理分布、各大洲的分界及各大洋的特征。六、板书设计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地理分布七、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八、教学反思:第8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地形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1)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海拔、相对高度等基本概念。2、掌握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地形的特征及相应的“世界之最”。3、熟悉海底地形。二、能力目标通过读图比较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弄清海拔与相对高度两个概念,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教学难点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生活在地球上,陆地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你认为我们这里的地形如何?根据自己的见识说说你对哪里的地形感兴趣?原因是什么?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世界地形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二、课前热身请同学们看地图册上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你知道这些有差异的美丽图片分别什么地形吗?明确:陆地地形虽有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有五种,它们分别是平原、高原、盆地、山地、丘陵等。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指名学生对五种基本地形的外貌作初步的描述。(2)学生自学教材P27-29。2、四边互动互动1:出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要求学生讨论什么是海拔?什么是相对高度?明确:海拔是地面某一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A点海拔500米,B点海拔1500米,C点海拔-500米。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也就是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如果示A、B两点的相对高度(1500-500=1000米)。强调:前者是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后者是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互动2:出示相应表格,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表:课堂活动将全班学生分五大组,并将每大组依次命名为五种地形名称,然后展开“自述”,要求全面细致地说出自己的特征,最后各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明确:通过列表比较,准确辨别各种地形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自述活动让学生熟悉各地形的特点。地形类型主要特征海拔高低地面起伏共同点平原低(200米以下)平坦广阔地面起伏小高原较高起伏不大,边缘陡峻山地较高(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地面崎岖不平丘陵较低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盆地四周高,中间低互动3:(1)结合查阅图2-45,思考陆地上高大山脉主要分布在哪两大地带?明确: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二是横贯亚欧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2)这两大地带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山脉呢?明确: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主要有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等;第二大山脉带主要是东西方向延伸,由喜玛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着名山脉组成。互动4: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课外知识,分组讨论,查阅各种地形的“世界之最”。明确: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中国的青藏高原;世界上最大的盆地:非洲的刚果盆地。互动5:了解了陆地五种基本地形后,你想知道深不可测的海底地形是什么模样吗?明确:(1)海底地形中的大陆架是开发海洋资源最重要的地带。(2)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水深可达1万多米。(3)大洋中脊火山活动比较剧烈。三、达标反馈1、填空(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进距离,叫做(海拔)。地球表面最高的地方——珠穆朗峰,海拔8848米;最低的地方——死海,湖面为-400米。那么地球陆地表面最大相对高度是(9248)。(2)已知某一山坡上甲地比乙地高40米,乙地的海拔为80米,那么甲地海拔高度是(120)米。(3)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的地形叫(平原)。(4)在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是大陆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叫做(大陆架)。2、读图题(图略)(1)写出图中甲、乙、丙三地的海拔:甲(1500)米,乙(550)米,丙(0)米。(2)甲、乙两地相对高度是(950)米,乙、丙两地相对高度是(550)米。五、学习小结指名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六、板书设计海底地形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大洋中脊七、作业布置练习册习题八、教学反思第9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地形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2)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面的高低起伏可用等高线表示在平面上。2、理解等高线,会读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3、指导学生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辨认山脊、山谷等地形。二、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看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等高线示意图法制渗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美丽的图片,你能从图片上看到什么呢?(山脉、河流、平原、湖泊、海洋等)我们知道图片上有多种地形,有众多山脉,我们能从这幅图上读出山脉或其他地方的海拔吗?能读出地形的坡度变化、地势高低吗?(无法读出各处的海拔,也无法判断地势坡度的变化)那么我们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直观地描绘出来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将海拔、坡度、地形名称直观地表示在平面上。二、课前热身(1)出示与以上内容对应的平面地图,讨论:这幅地图上与幅图比较,有什么明显不足?明确:这幅平面地图不仅没有海拔高度,而且无法判断地形的起伏变化。(2)用什么方法可以将地形的起伏变化表示在平面上呢?(用等高线表示)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什么是等高线?有何特征?你能读出任何一条线的海拔吗?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阅读教材P30-31的内容。2、四边互动互动1:(1)什么是等高线?明确:在地图上,将陆地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叫等高线。(2)仔细观察图,你能说出等高线的特点吗?明确:①等高线属于曲线。②等高线是闭合的。③各条等高线不相交。互动2:看下列两幅等高线图:(课件展示)甲、乙各表示什么地形?明确:甲表示盆地,乙表示山地。要判断属哪一类地形,必须读出各条线的海拔高度。互动3:提问:陆地上地形的高度可用等高线表示,那么海洋中的深度如何表示在平面上呢?明确:用等深线表示。提问:什么叫等深线?计算深度从哪里为起点?明确:海洋中深度想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为等深线,深度起点应该从海平面开始,采用负值。有了等高线和等深线,就能准确分辨一幅地图的高低起伏。互动4:阅读教材中图2-40。较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因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没有色彩变化而显得单调。如果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涂上不同颜色,寻么看起来直观清晰。这种地形图叫做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阅读教材图2-41。明确:分层设色地图一般有着色规律: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不同深度的黄色表示丘陵、高原、山地,白色表示冰雪,褐色表示高山。互动5:等高线是如何反映坡度变化的呢?明确: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反映坡度变化:一般等高线越稠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四、达标反馈选择题:1、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C)A、地图种类B、海陆分布C、等高线原理D、比例尺大小2、以下不属等高线的特点的是(D)A、闭合的B、曲线C、不相交的D、均为图形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为封新生线,且数值外大内小,其地形是(B)A、山顶B、盆地C、山谷D、山脊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数条等高线合在一起的地形是(D)A、山脊B、山谷C、鞍部D、陡崖五、学习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会认识等高线,理解等高线,会读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六、板书设计学看地形图等高线的概念:陆地上海拔高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等高线的特点:闭合的、曲线、不相交。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反之亦然。七、作业布置:课堂练习八、教学反思:第10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世界的地形课型:新授课课时:3课时(3)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知道地面的高低起伏可用等高线表示在平面上。2、理解等高线,会读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形图。3、指导学生看地形图,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辨认山脊、山谷等地形。二、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生看地形图,培养学生判断地势高低、坡度变化及辨别地表形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看等高线地形图教学难点掌握陆地地形的划分及其特征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等高线示意图法制渗透:教学过程第11课第二章地球的面貌海陆变迁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地壳是变动的,了解地表形态是地球内力与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了解“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体会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在不断地深化。3、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了解世界上火山和地震的分布规律和板块运动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拼合非洲与南美洲轮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2、通过简单了解防震抗灾的知识,增强学生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海洋与陆地的相互变迁,明白自然界处于永恒的运动中,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2、了解火山喷发的多种景象,知道有些半观景象可发展旅游业,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1、弄清地表形态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2、掌握大陆漂移假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掌握世界上火山与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教学难点:大陆漂移假说与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你知道世界最高峰吗?(珠穆朗玛峰)有人发现珠穆朗玛峰上有鱼骨化石,你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由海洋变成陆地)有人发现台湾海峡海底有森林遗迹,你又能推断出一个什么变化?(由陆地变成海洋)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了海洋与陆地是不断地变化的,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海洋与陆地的变迁。二、课前热身指一名学生解释“沧海桑田”这一成语,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课外知识,告诉大家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的现象,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的引导。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结合以下问题自学课本)教材中主要提出哪两个观点来说海洋与陆地的变迁?各表达了什么内容?世界上的火山与地震分布在哪里?2、四边互动互动1:(1)据测定的数据表明,珠穆朗玛峰平均每年增高1厘米多,几十万年后,高度会突破1万米大关,请问它会无止境地上升吗?明确:由于受到地壳内力和外力的共同作用,它不会无止境地上升,前面我们所提到的现象都是一些长时间改变地表形态的现象。(2)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的现象有哪些?(火山和地震)地震是指在地壳运动中,当地壳的岩层经不住力的冲击而发生断裂缝的地方发生错动,就产生地震。火山是指地球内部充满的炽热岩浆,在极大的压力下,便从薄弱的地方冲破地壳喷涌而出。通过这些地理信息可以证明地表形态处于一个什么状态?(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互动2:(1)是谁推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这个假说是如何认识海陆变迁的呢?明确: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这个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被“泛大洋”包围的“泛大陆”,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破裂的碎块在水上越漂越远,后来形成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基本面貌。(2)魏格纳作曲什么证明大陆确实在漂移?明确:魏格纳突然发现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与非洲西岸的凹入部分正好相吻合。(3)魏格纳还发现哪里也相吻合?明确: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和欧洲大陆轮廓也想吻合。魏格纳发现这几处盯吻合,他相信这决不是巧合,是大陆漂移的结果。互动3:你还有其他的证据证明大陆确实在漂移吗?明确:(1)古地层分布的相似性;(2)古生物化石相似性;(3)生物演化的相似性,如海牛与舵鸟。海牛是栖息在热带浅海环境中的动物,舵鸟是生活在陆地上,不会飞,按说它们都不可能远涉大洋,但它们分布在大西洋两岸同纬度地带,科学家们不得不肯定大西洋与南美洲原来是一整块大陆。在20世纪60年代,通过深海探测以及人造卫星的精密测量,证实了大陆确实在不断“漂移”,大西洋以平均每年1.5厘米的速度在扩展。互动4: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在“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如何认识海陆变化的呢?明确:(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块组成。92)板块处在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互动5:(1)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知道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运动频繁,那么容易产生什么现象?(火山喷发和地震)(2)世界上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里?明确: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山脉带以及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的500多万次地震大多在这里,全球500多座着名的活火山基本上也分布在这两大地带。教师再要学生观察板块构造示意图叠加在火山和地震分远见卓识图上,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一个什么巧合?(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带恰好与板块之间的交界线相似。)这又说明什么问题?(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容易产生火山和地震现象)互动6:请同学们说说火山喷发与地震产生时的状况及其影响。四、练习1、地球表面的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变化)之中。2、大陆漂移假说是(魏格纳)提出来的,他发现(南美)洲东岸与(非)洲西岸想吻合。3、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发生(火山)和(地震)现我。4、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五、板书设计海陆变迁海洋陆地大陆漂移假说:“泛大陆”、“泛大洋”七大洲、四大洋板块构造学说: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火山地震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第11课第三章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授课时间:授课班级:七年级主备:杨花梅参备:熊凯寅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当前人口总数及增长速度、特点。2、掌握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地图、运用地图及资料,增强学生分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学习,意识到人口过多或过少带来的人口问题,提高学生爱护自己生存家园的思想意识,树立控制人口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教学难点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准备世界人口增长统计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读有关世界人口报道资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这篇资料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何想法呢?本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世界人口状况。二、课前热身出示“世界人口增长”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独立完成P39活动1-3题。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通过读图我们知道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那么人口增长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哪些地方人口稠密呢?请同学们围绕上面两个问题自学课本P39-412、四边互动互动1:(1)请同学们继续观察世界人口增长挂图,世界人口从9亿增加到10亿需要多少年时间?从10亿增加到20亿需要多少年?从50亿增加到60亿需要多少年?明确:从9亿增加到10亿需要30年,从10亿增加到20亿需要100年……(2)仔细观察上力,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是多少?明确:人口每增加10亿用的时间是从100年30年15年12年12年。可见由缓慢增长到快速增长。根据以上统计,我们得知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3)当今世界上的人口究竟以怎样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指一名学生朗读阅读材料“世界人口增长速度。”(4)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社会经济发达、现代医疗技术进步、婴儿死亡率减少、人口寿命延长等原因。(5)从图上观察,到现在为止世界人口已经超过了多少亿?(50亿)互动2:(1)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明确: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2)分组讨论: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某省2003年初,总人口数为5700万,一年后出生人口为63万,死亡人口48万,请问该省2003年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各为多少?明确:出生率=63/5700×100%=1.1%死亡率=48万/5700万×100%=0.84%人口自然增长率=1.1%-0.84%=0.26%(3)该省本年内增长了多少人呢?明确:6562×(1.1%-0.68%)互动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P40第一自然段内容,提问: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和最小的大洲、国家分别有哪些?明确:就大洲来看,非洲最快,南美洲次之,欧洲最慢。一般来说,发达国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家人口增长快。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慢,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等;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快。互动4:世界人口总数虽多,但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少,人口分布的多少与其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必先懂得人口密度的计算。人口密度如何计算?明确:人口密度=某年总人数/领土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练习:计算P41表格中中国和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中:131人/平方千米、澳:2人/平方千米)从表格中分析,中国不仅人口数量最多,而且人口密度也大。互动5:(1)看“世界人口分布图”,讨论“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有哪些大洲?具体在哪一地区?”明确:四大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南、北美洲东部(2)为什么这四大地区人口稠密,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明确:1)均属中、低纬度地区2)位于临海地带3)大多是平原和盆地地区4)气候温和,降水较多。(3)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1人/平方千米以下?自然条件是否适宜人类长期居住?明确:四大人口稀疏地区:干旱的沙漠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地区。四、达标反馈1、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2、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往往是位于(中低)纬度临海的平原盆地。3、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五、学习小结:学生归纳总结六、板书设计世界的人口一、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1、超过60亿,仍以较快速度在增长。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世界人口的分布四大人口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稀疏地区2世界的人种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人种划分及三大人种各自的特征。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并简单了解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仔细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增强学生的读图能力。2、通过比较各人种的分布区,提高学生归纳地理事物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阅读美洲“黑人”资料,让学生意识到各人种或种族之间人格平等,树立科学的种族观。教学重点人种的划分、特征及分布教学难点1、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2、混血人种的分布及原因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准备各人种特征的代表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人种聚集的群体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上观察这些人群中的每一个外貌特征都相同吗?有何不同?为什么?明确:不相同。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貌和体质方面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眼色、毛发等)所划分的人群被称为人种。本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世界人种。二、课前热身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照片,分组相互交流,区分各图片的特征。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世界上的居民分哪几类人种?(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2)三大人种各具什么特征?各分布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自学课本P45—46。2、四边互动互动1:(1)出示三大人种的代表照片。请问根据这些图片你能说出各人种外貌有何特征吗?明确:黄色人种:皮肤呈黄色或黄棕色,眼睛呈棕色,头发又黑又直,脸型宽平,身材中等。白色人种:皮肤呈白色或浅棕色,眼色,发色较浅,头发呈波浪状,嘴唇较薄,身材也较高。黑色人种:皮肤、眼睛呈黑棕色,头发卷曲,嘴唇厚并向外翻,下巴较低,四肢较长。(2)我们的外貌又有何特征?与什么人种的特征一样?明确:我们一般属于黄色人种。互动2:出示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提问:你知道三大人种各分布在哪些地区吗?明确: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北非、西亚、南亚。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东南亚、拉丁美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南亚、美国境内。互动三:提问:不同人种之间通婚后产生的人种属于哪一类?明确:混血人种。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地区,特别是拉丁美洲地区,混血人种的比重已战友到58%。15世纪到16世纪初,大量的欧洲白人迁往美洲,19世纪到20世纪上半时,有几百万的欧洲人移居美洲,从欧洲和非洲迁移人口到美洲的过程长达400多年历史,各色人种相互通婚,形成了新的人种——混血人种。互动4:提问:虽然不同人种肤色不同,但没有贵贱之分,各人种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同人种的人都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还存在着种族歧视的问题,哪位同学可以举一个例子吗?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试举例。出示美洲“黑人”的资料及图片,让学生阅读观察。你现在知道南美洲与北美洲为什么有黑色人种分布吗?明确:让学生懂得不同人种人格平等的道理。四、达标反馈:填空题(1)人种划分的要依据是(肤色)(眼色)(毛发)等方面。(2)地球上的人类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混血)人种,我们属于(黄色)人种。(3)世界上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4)亚洲东部的居民主要属于(黄色)人种。(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五、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指一名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2、方法归纳本节课主要运用了读图、比较、讨论等多种学习方法。六、板书设计世界的人种人种特征主要分布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教学后记:3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联合国确定的六种工作语言的种类及作用,能运用世界语言分布图了解六种语言的分布。2、了解世界三大宗教的基本特点,能运用“世界宗教分布图”了解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和分布。二、能力目标1、通过仔细阅读“世界语言分布图”和“世界宗教分布图”增强学生分析观察世界地图的能力。2、通过语言种类的学习,知道英语在国际会议和交往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深刻领悟在初中阶段学好英语的重要性。三、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世界宗教,让学生正确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树立无神论的观念。教学重点世界重要语言的种类及分布,世界三大宗教的种类及分布。教学难点1、世界三大宗教对于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2、学生对不同的宗教建筑物的识别。教学方法探究、合作教学准备世界语言分布的教学挂图,世界宗教分布的教学挂图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与你的朋友、亲人交流时离不开什么?一般使用什么语言交流?你还能用其他的语言交流吗?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交际工具,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世界各国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密切,我们应当了解有关世界语言与宗教的知识,本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探讨世界的语言与宗教。二、课前热身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收集的一些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不同宗教活动的图片及资料,分组相互展示并讨论图中的人物、语言及活动内容。师: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不同,他们的宗教信仰也不同。三、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在国际上使用比较广泛的语言有哪些?各分布在哪些地方?世界上又有哪些重要的宗教活动?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自学课本P47—50。2、四边互动互动1:(1)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哪些?明确:目前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其中大约30%有文字,70%没有文字,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6种,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观察书中人物图像,讨论:图中不同人物图像有何特点?其中哪些语言你会读呢?互动2:(1)教师出示“世界语言分布”挂图提问:这6种联合国工作语言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出示表格并指导学生看图填表:语言使用范围主要特点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2)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什么语言?主要分布在哪里?明确: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地亚等地。教师将“中国、东南亚等地;使用人数最多”填在表格中。汉语是我们日常生活最熟悉的语言,她语音优美,有丰富的表现力,所以要大力推广普通话,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汉民族的共同语言,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义务。(3)目前世界上淬最广的语言是哪种?发源于哪里?除了英国外还有哪些国家把英语作为母语或官方语言?明确:目前流传最广的是英语,发源于英国。除英国外,还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国使用英语。(填表)(4)你在哪些场合使用了英语?你知道为什么英语流传
本文档为【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8.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宇洪
爱生活,爱旅游
格式:doc
大小:44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21-08-07
浏览量: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