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挑战杯论文

挑战杯论文

举报
开通vip

挑战杯论文 收稿日期:2010 - 04 - 09 项目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20009004。 作者简介:赵金华(1972—) ,女,汉族,黑龙江双城人,合肥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创新教育研究。 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赵金华 宋之帅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现阶段,国内外高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 新能力...

挑战杯论文
收稿日期:2010 - 04 - 09 项目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质量工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20009004。 作者简介:赵金华(1972—) ,女,汉族,黑龙江双城人,合肥工业大学团委书记,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创新教育研究。 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赵金华 宋之帅 (合肥工业大学,安徽 合肥 230009) 摘 要: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现阶段,国内外高校都十分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 新能力,希望通过开展创新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对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做得不够。本文正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挑战杯”竞赛为平台,探索适合 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挑战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一是学生崇尚科 学,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大学生对创新有一定 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但由于不 善于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因而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 的进一步发展;二是学生思维活跃,但缺少创新性思维 方式。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宽度不够,只是机械地、片面 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致使他们思考问题缺乏灵活 性、全面性和深层性,处理问题的方式缺乏新意和突 破;三是学生有创新灵感,但缺少必备的创新技能。学 生的创新灵感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此时若有较强 的创新技能,会使灵感成为现实;四是有创新的兴趣和 热情,但缺乏创新的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 蛇尾,见异思迁,甚至放弃追求。. (二)高校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薄弱环 节。一是注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目前高校的 教学内容大都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教学仍然作为主 要教学环节,课内学时多,实践环节少。这种教学方 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二是 一些专业课设置不合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 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范围内活动, 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是创新实践活动不够,学生参与率低。学校组织科 技普及性学术活动少,科技创新型社团数目少,大学生 在校期间参与申报学校科研立项项目、参与教师科研 课题研究、撰写科技作品(论文)等的更少,导致学生 对类似“挑战杯”等大型学术科技活动的实际参与率 低,不利于大多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受家庭方面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家 庭背景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受传统习俗影响深厚,对子 女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开发和关注持否定和保守 态度,不希望孩子遇到挫折和失败,只希望孩子在校期 间圆满地完成学业,造成了一种习惯的家庭势力,影响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缺乏社会资源的支持。尽管党和政府制定 了许多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实践的政策和措施,但在 全社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环境,群众对创新能力的认 可度还不够,对因创新而失败的宽容精神还没有形成, 也很少有较强的社会力量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为其提供可以展示自己潜能的平台。 二、以“挑战杯”为龙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创新能 力培养体系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需完善三个教学平台。一 是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基础教学实践(依托公共、技术 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国家或省级教学实验中心)、专业 或综合性实验(依托专业实验室、跨专业综合实验室、 国家或省级教学实验中心)、自主式和开放式实验(依 托国家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开放型实验项目和组 织) ;二是实训、实做教学平台,包括模拟实训、仿真实 训、真操实做训练;三是创新教学平台,包括科技或社 会活动项目、竞赛活动或项目、创新作品或创业成果。 每一个平台都分为基础层、综合层和提高层,形成一个 完善的教学平台。 (二)加强三支队伍的建设,注重两支梯队的培养 921 继 续 教 育 研 究 2010 年第 10 期 ji xu jiao yu yan jiu 这三支队伍包括专业教师队伍、组织管理队伍和 科技活动骨干队伍,两支梯队则是指导教师梯队和参 赛选手梯队。 专业教师队伍。专业教师不仅是第一课堂教学的 主要力量,也是第二课堂创新教育的主导力量。专业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教育教 学方法的充分发挥,为创新教育持久开展,培养大批创 新人才提供了基础条件。 组织管理队伍。由于学生工作者经常性地、直接 地参与组织课外教育活动,他们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 最紧密,最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需 要基层团学组织发挥自有的教师、场地等优势,学校层 面整合资源,开展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力争多出成果, 出高水平成果。 大学生科技活动骨干队伍。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 能力,需要校园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这就需要依托科 技活动骨干,依托科技类社团,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创新 活动,扩大学生创新实践的参与面。通过组织不同层 次、不同内容的课外活动,为广大同学提供机会、搭建 舞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指导教师梯队。要有效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 层次和质量,必须选拔和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责任心 强的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课外科研 提供技术支持。资料显示,在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 获奖项目中,有近 90%的项目得到了专业课教师的指 导,甚至是教师的科研课题资助。实践证明:专业教师 的指导和参与是大学生“挑战杯”等重大科技活动取 得成效的关键。 参赛选手梯队。加强这支队伍的梯队建设,关键 在中间人才梯队的培养和供应。在全国性大赛中,一 般要组织较多的学生参加预赛,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设 计和制作,再从中选拔较优秀的学生参赛。对于落选 的同学,学校也要鼓励他们以后备队员的身份与参赛 队员一起进行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个别参赛队 员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参赛时随时有队员进行补充,另 一方面也为活动的持续开展培养了梯队。 (三)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建立创新教育的有效载 体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主探索学 习的过程。学生会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努力求 解,这就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锻炼其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实 质是强调创造性,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索研 究的精神,它为创新活动构建了一个新的“平台”,在 这个平台上,大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意识、创造能力 也就在不断解决问题和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 到培养。 为贯彻我校“工程基础厚,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 强”的人才培养特色,围绕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具有较强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 才的育人目标,学校大力组织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 动。目前,学校已形成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包括 数学建模竞赛、程序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大赛、创新制作大赛、机器人 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在内的校园 科技文化活动、竞赛体系。 (四)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 实验能力 实验室的建设与改善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 能力的必备条件。学生在开放性实验室里通过独立操 作、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学习和创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在实验中,突破 原有实验模式,从“示范性”“验证性”实验向“设计 性”“综合性”实验转变,通过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 发挥其主体功能,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研究能 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近年来,我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 金,吸引了大批的学生走进实验室。学校专门建立了 ERP沙盘实验室,借助用友沙盘模拟训练,针对大学 生开展普遍性的创业教育,有效弥补了大学生创新创 业活动在实践实训环节存在的不足,对于学生尽快融 入创业实践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为项目孵化提供条件,促进科研成果的应用 和转让 不难看出,凡在全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活动中 获得高级别奖项的项目,落本上都是一些能转化为现 实生产力,能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项目。学校在条件 成熟时可设立科技创新“孵化器”,对有较强实际操作 能力和良好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帮助。 在把项目“扶上马”参赛之后,如果该项目有宽广的空 间和潜力可挖,我们还应该在创业的道路“送一程”。 2001 年,我校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专门 为学生的创业培训与实践提供相应硬件和软件支持。 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已先后有 28 个学生创业项目入 驻孵化,有 10 个项目通过技术入股、注册公司等方式 成功进入市场,创办了学生自己的公司。 参考文献: [1]卢曼慧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及其培养途径辽[J] 宁工业大学学报,2008(2). [2]苏政权,毋福海. 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 践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6(8). [3]陈兴文等.建立有效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J] 大量民族学院学报,2007(1). 031 继 续 教 育 研 究 2010 年第 10 期
本文档为【挑战杯论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717920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184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2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1-22
浏览量: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