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举报
开通vip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 曾子凡 提要:马国凡教授早就说过:“比喻是惯用语的意义表达的基本手法”、“没有比喻就构不成惯 用语。”吕冀平先生也指出:“大多数惯用语的转义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辞手法形 成的。”笔者认为,香港粤语惯用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远不止此。本文即从谐谑、借代、比喻、 比拟、双关、夸张、反语、合词(拆词)、藏词、对比、对偶、排比、缩略、歇后语等十四个 方面,通过大量语例加以探讨。 关键词:惯用语,结构,语义变异,修辞,手法 Abstract:Longt...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部 曾子凡 提要:马国凡教授早就说过:“比喻是惯用语的意义表达的基本手法”、“没有比喻就构不成惯 用语。”吕冀平先生也指出:“大多数惯用语的转义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辞手法形 成的。”笔者认为,香港粤语惯用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远不止此。本文即从谐谑、借代、比喻、 比拟、双关、夸张、反语、合词(拆词)、藏词、对比、对偶、排比、缩略、歇后语等十四个 方面,通过大量语例加以探讨。 关键词:惯用语,结构,语义变异,修辞,手法 Abstract:LongtimeagoProfessorMaGuofansaidthatmetaphorwasthebasicmeansof expressingthecentra】ideaofanyidiomaticexpression,andthatidiomaticeXpressionscannotbe fonIledwimoutmetaphor.ProfessorLVJiping,onmeomerhand,pointedoutmatthechaJlgeofme centralideaofanyjdjomaticexpressionwascreatedbyrhetoricmeans,suchasmetaphor, substitutionandhyperbole.TheaumorofthispaperbelieVesthattherearemanymoremetoric meansandmemodsusedinidiomaticexpressionsinHongKongCaJltonese(IEHKC).7r11ispaper exploresthembyusingalargenumberofexamplesin14dif!f.erentcategories,includingbanter, substimtion,metaphor'analogy'punning,hyperbole,irony,compoundjng,word—mding,contrast, antithesis,paraUelism,abbreViationandxf已,zD“. Keywords:IdiomaticExpressions,strucmre,changeofcentralidea,rbetodc,meansandmetllods 一总 论 笔者认为,香港粤语“惯用语”应是符合以下条件的固定语:(1)表示事物的一般概念 而非专门概念。(2)具有语义变异(即含深层意义,或说转义、虚指)。(3)具有鲜明的口语 风格,诙谐幽默、形象生动。(4)短小精悍、语法结构简单,以二至四字格为宜,个别有五 字格的。(5)结构定型性比较弱,可扩展、省略、拆用、倒用、嵌词。 惯用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口语色彩浓烈并具有语义变异(字面意义与深层意义不同)。口 语色彩是通过使用口语词语来体现的;而词义变异则主要是通过修辞手法,用联想、推理 形成的。马国凡先生早就说过:“比喻是惯用语的意义表达的基本手法”、“没有比喻就构不 成惯用语。”①吕冀平等先生也说过:“大多数惯用语的转义是通过比喻、借代、夸张三种修 辞手法形成的。”@其实,香港粤语惯用语常用的修辞手法远不止此。本文从谐谑、借代、比 喻、比拟、双关、夸张、反语、合词(拆词)、藏词、对比、对偶、排比、缩略、歇后语等十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467 四个方面@,通过大量语例加以探讨。在实际语言中,人们又往往把多种修辞手法有机地融合, ~起使用。多种修辞手法综合使用,配合得当就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相映成趣、 相得益彰。 二谐 谑 “谐谑”指的是诙谐、戏谑和幽默。惯用语口语色彩浓烈,靠的就是调侃逗笑,可以说谐 谑就是惯用语的灵魂,没有谐谑就不能给人以生动活泼的形象和回味无穷的感受。这样的例 子在现实生活中俯拾皆是。例如:“秘捞loul’’即“秘密地捞外快”(与南美洲国家“秘鲁” 同音,故有“秘鲁一族”的谐谑)。“空降”比喻不提升机构内的人以填补空缺(要从外部引 进,好像从空中降落那样)。“煲冬瓜”是“普通话”的谑称,例如说“我讲煲冬瓜笑死人”。 “三只手”喻指扒手(人只有两只手,多了一只手是用来偷东西的)。“中tfoq3头奖”不是指 中了头奖,而是说头上“中t『oq3奖”了,意为头上被掷来或堕下的硬物击中。“放水”、“交 水费”是男士特有的谐谑语,意为“去小便、撒尿”,以“水”喻“尿”。“放飞机”比喻失信 或失约(好像飞机飞走了那样,看不见踪影)。“鬼佬凉茶”是本地人对啤酒的谑称,因为外 国人(粤语俗称“鬼佬”)特别喜爱喝啤酒;而粤人为了清热解毒也常常离不开凉茶。老外喝 啤酒就好像广东人喝凉茶,简直就是家常便饭。上述例子都是形象生动,使人回味无穷的。 另外,谐谑往往通过谐音加以创造,例如:“大细超”④指对人厚此薄彼。“大只tf£k3广(讲)” 指吹牛,也指夸夸其谈的人。值得注意的是,歇后语的后语(单独使用就是惯用语了)更是 常常采用谐音手法,例如:秀才手巾——包书(输),指人逢赌必输。茅根竹——蔗水(借水), 指向人借钱。 特别有趣的是,香港粤语惯用语还常常拿外语词汇来谐谑。这当中有两种情况: 一是用谐谑来意译、音译英语词。例如:“热狗”是英文hotdog的意译,人们用来谑比 不设空调的巴士(参看本文“四、比喻”一节中的借喻)。“跟得夫人”谑代为经常跟着夫婿 出双入对的太太,俏皮逗笑。盖因“跟得”与“根德”同音(“根德”郡是英国地名Kent的 音译,该郡是英女皇给根德公爵的封地)。“肥佬”谐谑音译英文的fail(原意是失败,常说“肥 佬”、“肥Ⅱ左佬”,指的是“考试不及格”)。“茶煲”谐谑音译英文的咖uble(常说某人是茶煲, 书面语表达就要说“麻烦”)。Motor01a公司的正式名称是“摩托罗拉”,但很多人都谐谑作“有 得捞喇lQ如7,简直气杀老板和打工仔。还有英文bungeejump竟然被译为“笨猪跳”(正式名 称是“蹦跳、蹦极跳”)——竟然把挑战自然,比赛勇气的人称为“笨猪”,简直使参与者七 窍生烟而又无可奈何。另外,“柴可夫”是一个饶有趣味的谐音惯用语,它借用俄国著名音乐 家“柴可夫斯基”的名字qa话KoBcKH访创造了一个缩脚语——“斯基”。而实际上“斯基”谐 “司机”,说“做柴可夫”就是“做司机;为别人开车”,既幽默又讽刺。 二是粤语词洋化一一把粤语词谐谑英语发音来念。例如:“着数”(占便宜)应该念 t『∞k6fou3,不过很多人都开玩笑地念tf£t1『ou4,又写成“jetso”。“有着数”就谐谑说“有数 fou锄。“发烂渣”(发脾气;耍态度)应该念fQt31Qn6tfQ2,不过很多人都开玩笑地念fr£nltfQ2。 “顶晤顺”(受不了;吃不消)应该念tiD2m4『∞n6,有人开玩笑地模仿英语念作[an7di日kabl】(国 际音标)。“监粗嚓”(胡来;乱来)应该念kQm3t『‘oullEi4,竟然有人开玩笑地模仿英语念作 k‘朋16tf‘oulliQ4。还有“仆街p‘uklkQi¨’(骂人话:王八蛋;见鬼去)谐谑英语,只说首音节 468 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字母念作PK。“踊瘫lanlt‘an幻(骂人话:浑蛋;兔崽子)谐谑英语,只说首音节字母念作LT。 “蒙查查mo习4t『‘a4tf‘a4”(指稀里胡涂)谐谑英语,只说首音节字母念作MCc。更为“缩骨” (即绝顶俏皮)的是,把“闷到极”的省略语“闷极”先念作[mun7keik](国际音标)谐译为 英语mooncake,然后又把mooncake翻译为中文“月饼”,最后创造出一个歇后语“鬼佬月 饼——闷极”(谐谑英文的“闷极”+月饼,所以是“鬼佬月饼”),真是风趣之至。如果细心 挖掘一下,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 三借 代 借代也叫“换名”,就是抓住甲乙两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并非相似性,与比喻所用不同), 用乙物来借指甲物,基本格式是“以借体指称本体”。运用借代可以使惯用语更具体形象、简 洁明快,收到新颖别致、幽默风趣的表达效果。 借代有如下十二种途径。 (一)以特征、标志代替某事物。例如:“飞机场”比喻女子胸部扁平;引申借代胸部扁 平的女子。“茨菇楗tiq3”借代男婴(因男婴的生殖器酷似茨菇和它的桅)。“蓝帽子”喻指警 察机动部队警员,因其头戴蓝色帽子而借代。“肥鸡餐”本指肥美的大鸡餐,引申为丰盛的礼 物或优厚待遇,近年常借代为“给自愿退休雇员的较优厚待遇”,也说“肥仔餐”(把人养肥 的餐);不够优厚的就是“瘦鸡餐”,更糟的说“乳鸽餐”(乳鸽比鸡瘦小,比喻更糟的待遇)。 (二)借材料、工具代替某事物。例如:“上车”原指登上车辆,现常借代“换楼”(住公 共房屋的人首次购买私人楼房)。“红纸”借代给小孩或侍者的红包(谦指红包里的钱不多, 只不过是红纸一张)。“红白蓝”借代“红白蓝三色尼龙布制成的较大行李袋”。 (三)借事物属性代替某事物。例如:“电灯胆”常借代不识趣、不懂事的人,特别是妨 碍情侣“拍拖”的人(电灯胆是真空的,也叫“唔通气”,妨碍人家“拍拖”,广州话称为“做 电灯胆”,这样的人就叫“电灯胆”)。“箩底橙”常借代劣等货或能力低下的人(箩底的橙为 顾客挑拣而剩下,通常都是质量不好的,故代)。“啤酒肚”常借代胖人凸起的腹部(据说常 喝啤酒会发胖并形成大肚子)。 (四)借作者代替作品,借产地代替产品。例如:“麦当劳”常借代为该公司的食品,人 们常说去食“麦当劳”(本是西式快餐店名,英语McDonald’s的音译)。“朱义盛fjD幻’指旧时 广州市专售仿金首饰的商号,又借代为假货。 (五)借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例如:“肉弹”借代“乳房丰满的女子”(乳房的肉丰满 得像个炸弹)、“炒鱿鱼”借代解雇(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起的铺盖,被解雇就要卷铺 盖)、“振w£2烂块面”借代不讲情面(表面意义是把面部抓烂)。 (六)借抽象事物代替具体事物。例如:“万岁”,借高呼万岁,转指请客或请人吃东西。 “除笨有精tJ.£q切表面意思是除了愚笨还有精明的一面,比喻吃了一点小亏,却占了大便宜。 (七)借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来代替全体。例如:“三只手”喻小偷,特指店铺中的盗窃者 (人只应该有两只手,影射多了一只手用来偷东西)。“一脚踢”表面指你一脚我一脚地踢,如 说“一脚踢出去”;实际上形容一人兼多职。 (八)借泛称代替特指。例如:“上山”本来泛指到山上去,有时可以特指“出殡”和“把 灵柩抬到山上的墓地安葬”(该语同时也是讳言)。“饮咖啡”~般指“在家里或餐厅饮咖啡”,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469 但是也特指“被廉政公署邀请问话”,因为廉政公署问话时候会请人饮咖啡,以示客气招待。 “空降”本来泛指由空中着陆,现在可特指“(好像空中降落那样)从外部引入的人事升迁”。 (九)借特指代替泛称。例如:“何啤pil仔”、“何B仔”本比拟小孩的阳具,又可泛指 阳具@。“马夫”本指养马的人,因民间称应召女郎为“马”,于是“马夫”也就特指“为嫖客 和妓女牵线的人”。 (十)借专名代替泛称。例如:“陈大文”本来是个专名,常被借指普通的一个人(“有人 就陈大文”,意思是“找不到更理想的人,就随便找一个”)。“亚福亚寿”也常被泛指任何人, 相当于普通话的“张三李四”唧。 (十一)借定数代替不定数。例如:九成九(也说“十成十”、“十成九”),即百分之九十 九,是个定数,却表示极大的可能(不定数)。“十万九千七”,是个定数,可以用来指非常多 (不定数,用于钱财:咐大使fEi2,系咪有十万九千七未开头吖a3)。 (十二)借非直言代替直言。非直言包括:(1)美言,就是要讨吉利、显高贵,这在饮食、 地名、谐音使用方面尤多。例如:香肉(也说三六香肉,即狗肉)、龙虎凤(用蛇猫鸡制成的 菜肴)、富贵鸡(叫化鸡)、发财好市(发菜蚊蚝豉)、袋里乾坤(猪肚裹鱼翅)、调景岭(原 名“吊颈岭”)、路路发(数字668)。(2)婉言,就是用含蓄婉转的意思来暗示或烘托。这在 私生活、日常生活方面尤多。例如:上床(俗指性交)、做爱(指人性交)、安全套(有人又 说“小雨衣”、“小夜衣”、“如意袋”,均指避孕套。这同时也是美言)、倒夜香(旧时指清洁 工人在晚上为居民倒马桶,忌“臭”而婉言“香”)、睇医生(找医生看病)、大姨妈嗓(女性 用语,指来月经,也说“有亲戚嚓”)。(3)讳言,就是为了避免不雅或不吉利的联想,故意 采用另一个说法,这在生死迷信方面的常用语尤多。例如:百有(指伯母,忌“伯母”谐“百 有”,反其义用之。也写为“伯有”)、通胜(通书,忌“输”)、四块半(此语省略“木板”, 讳指棺材。因为打造棺材时,上下左右都要用一块木板,而前面后面合起来只相当于半块)、 大酒店(指殡仪馆)、平安纸(遗嘱,忌“遗”)、平安钟(老人用的救命铃,忌“救命”)、上 山(动词,“出殡”和“把灵柩抬到山上墓地安葬”的讳言,同时也是借泛称代替特指)、咽 头近k‘肌’(走近人生的另一头,喻“接近死亡”)。 四 比 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也叫“譬喻”,它使用本质不同但有相似性的喻体,去描绘本体或说明 某个道理,从而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明白透彻; 因此人们感到生动鲜明,容易接受。比喻主要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一)明喻,就是明显地打比方,基本格式是“喻体像本体”,“比况结构”惯用语是明喻 的典型例子。在“比况结构”中,喻体通过喻词“咐妇m2、咐hm弘’(或前面再加上“好似”) 描述本体,使表达的内容生动鲜明,活灵活现,或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明白透彻。例如:“牙痛 咐声”形容痛得一直在哼叫,引申为对某事埋怨、抱怨。原因是人们都认为牙痛是最难忍受 的,所以俗语也说“牙痛惨过大病”。“苦瓜咐面”,也说“苦瓜干咐面口”,喻指苦口苦面, 这里以苦瓜的“苦”谑称。“话口甘易”指非常容易,就像说句话那么简单。“七国咐乱”形容 非常非常乱,就像战国时期七国争霸那样混乱。“一字咐浅”用来比喻道理非常简单,问题非 常浅显,是因为“一”易写易认之故。 470 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二)暗喻,也叫隐喻,就是把类似说成相同,基本格式是“喻体是本体”。例如:“撞板” 表面意思是“撞到木板”,实际上指“碰壁”,即遇到严重障碍。“手瓜硬”本指手臂肌肉发达 结实,以此暗喻一个人有实力。“捉字虱”意思是“挑剔字眼”,就是把“字虱”(意为措词用 字上的害虫)暗喻为“字眼”。“拉埋天窗”本指在下雨或不需要光线时把天窗拉上,人们以 此暗喻遮盖隐私,近一步引申为男女结婚或洞房。 (三)借喻,也叫借比,就是利用相似的事物来直接代替本体,基本格式是“喻体代替本 体”。借喻可以利用事物的形状、特征或行为、动作代替本体,例如:“青蟹”指香港的10 元纸币,因为该纸币全为青色,整张钞票就像一只青螃蟹。2002年香港发行了新的10元纸 币,票面颜色为紫、红、橙色,图案是粗线条,比较斑驳,人们就称之为“花蟹”。而100 元纸币因票面颜色全为红的,就被谑称为“红衫鱼”。“热狗”是英文hotdog的意译,本指夹 着香肠的面包,人们也用来谑比不设空调的巴士,因为巴士的形状就像热狗,而乘搭没有空 调的巴士就好像坐在“热”的“热狗”里面一样。另一说是凶为“狗”、“九”同音,人们就 以“热狗”(热九)谑代不设空调的“九巴(九龙巴士公司)”巴士。“拍拖”原指机动船拖带 非机动船并航泊岸,后借喻情人并肩而行,再引申为男女谈情说爱。 要注意,运用比喻的时候常常有一些灵活的用法: (1)省略喻词,有些时候,根据不同 的需要也可以不要喻词。例如: “苦瓜咐娩m2面”是比况结构,省略喻词,说作“苦瓜面” 就成了偏正结构。(2)强喻,就是程度不等(超过或不及)的比喻。这时候常用“⋯⋯过⋯⋯” 或“重tfo日3(俗作“仲”)⋯⋯过⋯⋯”作喻词,组成“过”字结构。例如:“快过打针 (形容很快地做好某事)”、 “蠢过只猪(喻指比猪还蠢)”。(3)反喻,就是以否定方式 作的比喻,多以“晤x唔Y”、“有X有Y”的格式出现,其中的xY是意思相关的语素。 例如: “晤汤唔水”(也说“唔三晤四”,喻把事情做得不伦不类、不成样子)、 “有揸 有拿”(喻没有把握;没有实际得益)。 五 比 拟 比拟指的是通过联想,故意把物当做人、把人当做物或把甲物当做乙物。比拟有三种形 式。 (一)把物当做人,叫拟人。例如:“跛脚鸭”比拟不健全、能力差的人或机构。“花心萝 卜”比拟用情不专的男子(“花心”比喻用情不专)。“隔夜油炸鬼”比拟缺乏朝气的人(“隔 夜”的油炸鬼不脆,会缩作一团,故喻)。 (二)把人当做物,叫拟物。例如:“不求人”指挠痒具(广州粤语也叫“妹muil仔”), “何啤pil仔”指小孩阳具,也泛指阳具④“怕丑草”即含羞草,也可用来比拟容易害羞的人 (虬怕丑”是人的表情动作,+“草”比拟),“妃子笑”是荔枝的一个品种(以“妃子”、“笑” 比拟),“开水喉”比拟银行等发放资金(“喉”指“喉管”,以人的“喉”拟物,“水喉”即“自 来水管”;水又比喻财富,粤语有“水为财”的说法),“肥佬”不指胖子,而谐谑英文的fail, 即“考试不及格”(常说“肥佬”、“肥嘘佬”)。 (三)把甲物当做乙物,是另一种拟物。例如:“茶煲”不指煲茶的煲,而谐谑翻译英文 的的uble,即“麻烦”(常说某人是茶煲)。“食白果”的“白果”不指食物,而比拟为“徒劳 无功的结果”。“牛肉干”本指烤干的薄牛肉片,人们常以其形状谑拟罚款单(违例停泊车辆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47l 的人会收到“牛肉干”)。另外,“龙虎风”不指蛇猫鸡,而指用蛇猫鸡制成的菜肴,这既是美 名借代,又是比拟手法。可以看出,惯用语运用了比拟手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了 表现力。 六双 关 双关指的是言在此意在彼,即同一个惯用语含有双重涵义,表面是一种意思,内里又暗 藏另一种更主要的意思。我们知道,语义变异是惯用语的首要特点,所以任何一个惯用语都 是抽象概括、一语双关的。根据双关所表现的形式和内容,其类型可分为j种。 (一)谐音双关,就是利用一语同音或近音而构成双关。例如:“卖档蔗”与“卖当借” 同音,表面是说经营卖甘蔗的摊档,实际上是描述一个人要卖东西、典当、借钱的穷困惨况。 “热九”可以谑喻不设空调的“九巴(九龙巴士公司)巴士”,因为“热九”与“热狗”同音, 而“热狗”常常用来谑喻不设空调的巴士@。“柴可夫”谑代为司机,因为“柴可夫”是俄罗 斯人名“柴可夫斯基”(也是著名音乐家的名字)的缩略,而“司机”则与“斯基”同音。“跟 得夫人”谑代为经常跟着夫婿出双入对的太太,源于“跟得”与“根德”同音(“根德”郡是 英国地名Kent的音译名,是英女皇给根德公爵的封地)。 (二)语义双关,就是利用一语多义而构成双关。例如:“鱼腩”表面意思是鱼的腹部嫩 肉,但是说某人是“鱼腩”、“鱼腩部队”,就是暗指他在打麻将时常常输钱。“出街”表面意 思是“到街上去”,如果说“节目就噪出街”,则指“节目快要播出”。“有得弹t‘Dn4”的“弹” 本指“弹棉花”,出自歇后语“湿水棉胎——有得弹t‘an4”;但“弹”亦一语相关指“弹劾”, “有得弹t‘Dn4”也就比喻人或事物好得不得了,无懈可击。 (三)音义双关,就是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兼而有之。例如:“三六”借代为狗肉,凶为 “三”和“六”总和为九,而“九”、“狗”同音。“红萝卜水马蹄t‘Bi2’’谑指“不好办了”、“糟 糕了”,因为“水马蹄t‘伍2’’谐代“死俾你睇t‘Ei2’’。“黑人僧”(谐谑自歇后语“非洲和尚—— 黑人僧”)是“乞人憎”的谐音,比喻惹人讨厌。“珠圆玉润”是“珠圆肉润”的谐音,用来 比喻女子身材丰满。“八月十五”谐谑借代为人的屁股(掩tBn3唬个八月十五、洗干净个八月 十五坐监喇lQl),过程则是比较曲折的。因为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民俗吃柚子,柚子粤称“碌 柚i它u2”,而“碌柚jEu2”又可谐谑为“哕柚bljBu2’’,再因“哕柚”俗指屁股,故“八月十五” 就谐谑借喻为人的屁股了。“有菠有萝b1’’谑指女性身材美好,这是用“菠”谐代“波(女 性的乳房)”和以“萝13¨’谐代“哕柚bliBu2(屁股)”构成的。从上述例子可见,双关式惯 用语大多谐谑幽默,生动活泼,有的又隐晦曲折,耐人寻味。这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含蓄, 富于艺术情趣和感染力,因而为人们喜闻乐用。 七夸 张 夸张就是故意言过其实,故意艺术化地夸大或缩小。这里包括: (一)扩大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扩大。例如:“擐命” (指难于忍受和对付,好像要人家把性命搭上,也说“摆胆”)、“成身蚁”(全身都是“蚂蚁”, 喻惹来一身麻烦,也说“一身蚁”、“周身蚁”)、靓爆镜(形容女子非常漂亮,竟然把摄影机 472 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的镜头都弄爆了)。 (二)缩小夸张,把事物尽量向短、近、少、小等反面加以缩减。例如:“鸡嗉咐f∞y3hm3 多”(形容甚少,“鸡嗉”即鸡的“嗉囊”,其小可见)、“系咐大k肌13tai2,,(就这么小,就这 么一点点;引申为完蛋,完结。“大tai6’’指正常的大,“大tai乃’则指小)、“咐高咐大dai2” (形容跟某人实力相当)。 (三)超前夸张,把实际上不可能发生或实现的事物说成可能。例如:“火麒麟”喻兴趣 非常广泛的人(麒麟只是传说中的动物,火麒麟更是不存在的。“火麒麟”可以构成歇后语, 后语是“周身引”,“引”指爆炸装置的引信,谐“瘾”)。“两头蛇”喻两面派(现实中并没有 “两头蛇”)。“三只手”喻小偷,特指店铺盗窃者(人只应该有两只手,影射多了一只手是用 来偷东西的)。“一壳眼泪”形容痛哭流出眼泪之多(把通常说的“满眶”夸张为“一壳”,“壳”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瓢”)。可以看出,使用夸张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使人得到深 刻、鲜明的印象,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另外夸张也含有谐谑成分,使语言活泼幽 默,妙趣横生。 八反 语 反语就是“说反话”,反其义而用,惯用语实际所表达的意思与其表面的意思完全相反。 也就是说,惯用语字面上虽然含有好的、褒扬的或是肯定的意思,可是实际表达却是坏的、 贬谪的或是否定的意思;当然也有与此相反的情况。例如:“伯有”、“百有”指伯母,是忌“伯 母”谐“百有”,反其义用之。“香【!左”的意思与“香味”根本无关,实际上它指的是其反义 “臭Ⅱ左”,即“(人)死口左”,因为人死了尸体会发臭而反说。“滋润”的意思(例如说:滋润吓 ha5偃)不是让人家舒服得意,相反的是说些不好听的话讽刺他。“赠庆”或“戥兴”的意思 (常说:你系摇景定赠庆)不是给人家增添喜庆,相反的是“幸灾乐祸”的代名词。“大大话 话”(大大话话都系亚头)并不指“说假话”,而是取其反义“说真话”,义为“毫不夸张地说”。 “面hm6家富贵”的表面意思是“全家富贵”,实际上是“面hm6家铲”的讳言,是恶毒的 骂人话,即“全家灭绝、断子绝孙”。“问候你老母、问候你娘亲”根本没有“问候”的意思, 实际上是粗言秽语,是“席tiu2你老母(与你母亲性交)”的代语。“讲衰嚼”实际上则是“讲 好嚼”、“讲好话”(“咪讲埋啪衰嚼”是答谢时用的谦词,意为“不必说感谢我的话”)。“好行 haq4”(俗语则说“好行h如4嘞你”、“好行hQq4夹唔送”)表面意思是“慢走,不送了”,实 际意思却是“我不欢迎你,你滚吧”。不过要注意,结构比较复杂的反语应看作俗语,例如: “好话唔好听”并不是指“好的话不好听”,而是取其反义“不好的话好听”,实际意思是“说 句不好听的话,你别介意”。“多得(又作‘多德’)你唔少”并不是说要多谢你,而是说反话, 意思是“都是因为你我才倒了霉呢”。反语往往谐谑幽默,耐人寻味,不谙粤语的人则是“丈 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尤其需要学习。 九合词(拆词) 有些惯用语可以用两个词合起来组成,这种构语手法叫合词。例如:“牛一”指生日,是 因为“牛”和“一”的词形合起来是“生”,而转指“生日”(今日细佬牛一)。“三六”、“三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473 六香肉”指狗肉,是因为“三”和“六”加起来是“九”,“九”与“狗”同音而转指“狗肉” (“三六滚一滚,神仙企晤稳”一语极言狗肉烹调后香味四溢)。“古月粉”指胡椒粉,是因为 “古”和“月”的词形合起来是“胡”,姓胡的人也往往解释自己的姓为“古月胡”,人们就 用“古月”代替“胡”,又用“胡”转指“胡椒”(晤该畀啪古月粉)。更特别的有“二五”, 这是合词以后再加以影射的。“二五仔(‘仔’指‘孩子;人’)”意为“叛徒”,原为江湖切口 后转为一般用语,源自“二”加“五”是“七”,暗指当时武功坐第七把交椅,但叛变并引领 清兵火烧少林寺的门徒马宁儿。虽然合词式惯用语并不多见,不过,此类惯用语往往诙谐逗 趣,引人思索,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为人们喜闻乐用。要注意的是,从相反的角度去看, “合词”可以称作“拆词”,因为“牛一”、“三六”、“古月”、“二五”分别就是“生”、“九”、 “胡”、“七”拆用的结果。 十藏 词 把惯用语中为大家熟悉的词语隐而不说,这种手法叫藏词。这当中有藏头、藏腰、藏尾 (也叫“缩脚”)三类,以“藏尾”更为常见。例如:“一三五七九”意为“没有损失或伤害”, 是歇后语“一三五七九——无双”的前语,其中隐去了“二四六八十”,“无双”实际上谐指 “无伤”,即“没有损失或伤害”。“老而不”本指年纪大的坏人,现泛指老年人,是“老而不 死”的藏词。“高抬贵”即客套话“高抬贵手”,隐去了“手”。“一楼一”喻指独自一人操业 的家庭式妓女,是“一楼一凤”(“凤”指妓女)的藏词。“柴可夫”是外国人名“柴可夫斯基” 的藏词,因“斯基”与“司机”同音,人们就用“柴可夫”谑指司机。“做柴可夫”就是为别 人驾车。“茅根竹”是“茅根竹蔗水”的歇后藏词,“蔗水”谐音“借水”,这里的“水”指“钱 财”,“茅根竹”也就成了“借钱”的同义语。藏词式惯用语虽然为数不多,但可以看出,此 类惯用语往往语意含蓄,促人思索联想,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力,因而独树一帜。 十一对 比 对比也叫对照,就是把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个事物中相反、相对的方面放在一起, 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例如:开口埋口(意为“一张开嘴就⋯⋯”)、有理有理(指不管三 七二十一)、竹门木门(比喻门不当户不对,是谚语“竹门对竹门,木门对木门”的缩略)、 除笨有精tf£日1(指吃点小亏可以占大便宜)、做好做丑@(比喻两个人互相勾结,一个做正面 人物,一个做反面人物。是俗语“一个做好,一个做丑”的缩略)、食屎屙饭㈣(骂人话,形 容吃人饭不干人事)。不难看出,对比式惯用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因为运用对比手法能把正 反、好坏、善恶、美丑加以对立并揭示出来,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十二对 偶 结构相同、内容相关、字数相当的语素成双成对地使用,这种构语手法叫对偶。对偶可 分成三类: (一)上下语素意思相似或相补的,叫正对。例如:抽揞U‘iq3(喻挑毛病)、练精t_『£习1 474 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学懒(指偷懒耍滑头)、见步行步(喻走一步是一步)、骑牛韫牛(喻一面占着现有的工作, 一面去找另~个更合适的工作)、死缠烂打(形容同时用柔和及强硬的手段缠住别人,以求达 到自己目的)、猪朋狗友(喻不三不四的朋友)。 (二)上下语素意思相反的,叫反对。例如:干手净脚(喻做事干脆利索)、鸡手鸭脚(喻 笨手笨脚)、损手烂脚(喻投资时受到损失)、食屎屙饭@(骂人话,形容吃人饭不干人事)。 (三)上下语素意思互有关联的,叫串对。例如:龙精虎猛(形容身体、精力非常好,就 像龙和虎那样)、金睛火眼(形容极度疲劳的样子)、死蛇烂鳝(喻懒惰懒散或好逸恶劳者)、 粗口烂舌(形容说粗言秽语)、行差踏错(喻做错事,犯错误)。不难看出,对偶式惯用语整 齐匀称,节奏铿锵,能产性很强,具有形式美和音乐美的特点,为人们喜闻乐道。 十三排 比 采用结构类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连串重复的中心语来强调气势和层层深入,这种 手法叫排比。例如:“苦口苦面”(喻很不开心)、搅是搅非(搬弄是非,动宾式为“搅是非”)、 搅风搅雨(比喻兴风作浪)、落手落脚(形容亲自动手)、有头有面(指人有相当的知名度和 社会地位)、有毛有翼(比喻人长大了,本领增强了)、有纹有路(形容人吊儿郎当或做事没 有个交代,动宾式说“有纹路”)、有人有物(形容没有亲友,孤单一人)、甩皮甩骨(形容书 籍的装订松脱,页面散落)、滚红滚绿(喻连蒙带骗)、做好做丑@(比喻两个人互相勾结, 一个做正面人物,一个做反面人物。是俗语“一个做好,一个做丑”的缩略)。 对比式、排比式与对偶式各有异同,相同点是语素内容相关、结构整齐、能产性强。不 同点是对比式着重正反比较,语素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对偶式着重语素结构相同、字数相 等、成双对称;排比式则着重气势强调和层层深入,语素结构可以相同或相似,但要求含有 相同的中心语(否则就无所谓排比了)。另外,从字数上看,对比式、排比式和对偶式惯用语 都是偶数的,而且这当中二言极少,大量为四言,以上例子可见一斑。之所以为二言、四言, 是因为五言以上的对比式、排比式和对偶式应列入俗语@,例如:孺1Qil仔拉心肝(“磕仔” 指最小的儿子,喻最小的儿子最使母亲挂心,“磕”、“拉”同音)、仔大仔世界(比喻儿女长 大了,就有他们自己的主张和做法,父母往往不能左右)、挂羊头卖狗肉、搞搞震(搅搅震) 有帮衬、有爷生有也教、一命二运三风水。还有,要注意的是,四言的对比式、排比式和对 偶式惯用语虽二二相承,但并不能独立成词(如:“有毛有翼”不能看成“有毛”+“有翼”)。 与之有别的是,使用口语语素、二二相承、又能独立成词、含语义变异的固定语要归入口头 成语(如:“诈傻扮懵”、“冬瓜豆腐”应看成“诈傻”+“扮懵”;“冬瓜”+“豆腐”)。 十四 缩 略 惯用语是短小精悍、结构简单的固定语,因此常常使用紧缩、省略的手法,把较长的同 义原式缩略,又或是把俗语、歇后语(多为较长、较复杂的结构)缩略改造,从而使语言简 洁、明快、紧凑、活泼。其缩略方法有: (一)缩略较长的惯用语原式。例如:炒鱿鱼一炒鱿j留u2、爆冷门一爆冷、剥光猪一光猪 (喻裸体:大白天竟然有人开光猪舞会)、拉埋天窗一拉埋、煲电话粥一煲粥、亚茂整饼一整 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 475 饼、频频扑扑一频频扑(指为了某事东奔西跑)、晨鸡咐妇m3早一晨咐早。 (二)缩略成语为惯用语。例如:老而不死一老而不(讽骂倔强固执的老人家)。 (三)缩略俗语、歇后语为惯用语。例如:侧侧{j尊晤多觉kokj一侧侧髀(比喻对某事敷衍 或通融)、四块半木板一四块半(“四块板”讳指棺材,本称“四块半”,因为棺材的上下左右 各用一块大木板,前后则共需半块,故称“四块半”,此处省去“木板”。而穷人为了省钱, 只好不要前后,只要上下左右,那就是“四块板”了)、饱死荷兰豆一饱死(挖苦语,意思为 “可别太得意”)、捉虫入屎肚&t1一捉虫(喻自找麻烦,“眦”俗作“窟”)、反转tfyn3猪肚就 系屎一反转猪肚(喻翻脸不认人)、打醒十二分精神一打醒精神(比喻提高警觉)、苏州过后 有艇搭一苏州过后(比喻错过了唯一的机会)、电灯胆——晤通气(形容不识趣,特指妨碍别 人谈情说爱)一电灯胆(借代这样做的人)、牛皮灯笼——点极晤明一牛皮灯笼(形容不堪提 点)、湿水棉胎——有得弹t‘Qn4一湿水棉胎(“弹棉花”、“弹劾”语义相关,比喻好得不得了)、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姜太公钓鱼(比喻不强迫别人去做某事)。 (四)缩略普通词语为惯用语。例如:有机会一有机。一般词语“有机会”缩略后变为惯 用语“有机”,它与词义为“化合物”、“互相关连”的“有机”已毫无关系了。又如:仆p‘ukl 街死(黑社会成员违反誓词仆街而死,现作骂人话)一仆街、老奸巨滑一老奸巨、骚晒啪马 仔出嚓(显示实力,“骚”是英文show的音译)一晒马@。太空人(普通话:“航天员”)即 “(家里)太太空了的人”,指妻儿移民了外国,而留在香港工作的男子。 十五歇后语 “歇后语”是常用的修辞方式之一。人们说话的时候,有时只说前半截的比喻,留下后半 截的解释不说出来,让人家思索猜测;有时候说完前半截,加以稍稍停歇,然后接着紧凑地 说出后半截,这就是“歇后语”。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一半是形象生动的谜面,后一 半是叙述性质的谜底;前一半通常说明原因,后一半往往表示结果。歇后语浅显易懂,形象 鲜明,音节匀称,生动谐趣,独树一格,为大众喜闻乐用。前边说过,惯用语与歇后语有着 密切的关系,有些经久使用、家喻户晓的歇后语往往只说其前语,不说其后语,整个意思也 不言自明。这时候其前语也就转类为惯用语了,例如:皇帝女(后语是“晤忧嫁”,“嫁”谐 指“价”)、倒挂腊鸭(后语是“一嘴油”,形容人口甜舌滑)、亚崩叫狗(后语是“越叫越走”, 指呼唤某人,某人不理会,竟然走了)。 十六多种修辞手法综合使用 在实际语言中,人们往往把几种修辞手法有机地融合,一起使用。例如:“龙虎凤”不指 蛇猫鸡,而指用蛇猫鸡制成的菜肴,这既是美名借代,又是比拟手法。“茅根竹”是“茅根竹 蔗水”的歇后语藏词,“蔗水”谐音“借水”,“水”又喻“钱财”,“茅根竹”就成了“借钱” 的同义语。“北菇鸡”是综合使用仿造、紧缩、谐代、借指等多种修辞手法构成的专名惯用语。 它仿自菜名“冬菇蚊鸡”,造出“北菇蚊鸡”,再以“北菇”谐“北姑”(北方姑娘),“鸡” 借指妓女。于是“北菇鸡”就借指“年轻的北方籍妓女”。多种修辞手法综合使用,配合得当 就可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惟妙惟肖,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476 第十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注释: +本文初稿经单周尧教授、邓昭祺博士过目指正,笔者谨致谢意。 ①见马国凡、高歌东,《惯用语》,页151、160。 ②见吕冀平等(1987),《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 ③修辞手法还有重迭叠构语构义,归入词法学或修辞学两可。例如:侧侧髀(比喻对某事敷衍或通融, 也可扩展为俗语“侧侧髀晤多觉”)、单单打打(比喻指桑骂槐)。本文略。 ④笔者认为,“大细超”的“超”应是“瞧”的借音。 ⑤“何啤pit仔”之所以比拟小孩阳具,可参看本文“五、比拟”。 ⑥由专名转变为泛称的人名或地名,往往构成专名惯用语。既是修辞学又是句法学构语构义。 ⑦“啤pil仔”(也说“亚啤pi¨’)是普通小孩的乳名。“啤pil”是“啤啤pi4pil"的省略,英语baby 的音译,即“小孩”。“何啤pil仔”比拟小孩阳具,泛指阳具,也有写作“何B仔”的。“何”为姓氏, 带有随意性。 ⑧有关“热狗”的谐谑,可参看本文“四、比喻”一节中的“借喻”。 ⑨从不同的角度看,“做好做丑”可分析为对比式或排比式。 ⑩从不同的角度看,“食屎屙饭”可分析为对比式或对偶式。 ⑩从不同的角度看,“食屎屙饭”可分析为对偶式或对比式。 ⑥从不同的角度看,“做好做丑”可分析为比式或排对比式。 ⑩惯用语短小精悍、语法结构简单,以二至四字格为宜。此为笔者之界定。 ⑩鲁金《香江旧语》页117谓:“晒马”源自“骚晒啪马仔出来”的简称。黑社会用语中的“晒”, 原是不好的字眼,赌场没有赌客来赌钱,称为“晒席”,鸦片烟馆没有生意,称为“晒灯”。因此“晒马” 的“晒”字,不会是原本的“晒干”的“晒”⋯⋯笔者认为,可见此处的“晒”应为副词,不是动词。既 然如此,为避免与“晒干”的“晒”混淆,最好用“晒”。所以作“骚晒啪马仔出嚓一晒马”。 参考文献 1.专著 马国凡、高歌东(1982),《惯用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期刊文章 吕冀平等(1987),《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 陈慧英(1980),《广州方言熟语举例》,《方言》第2期。 杨星荧,《广州方言的惯用语》(日期、出处缺)。 汤志祥(1993),《广州话四字格词语研究》,《深圳大学学报》第3期。 3.论文集里的文章 汤志祥(1991),《广州话三字格词语研究》,第三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汤志祥(1993),《广州话二字格词语研究》,第四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未出版)。 唐启运(1990),《广州话惯用语的一些特点》,第二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集。
本文档为【香港粤语惯用语修辞手法及语义初探】,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88096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605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3-14
浏览量: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