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举报
开通vip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制度。 3...

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版)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绪论  三皇: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或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 中国古人坚信,人类文明没有神创的影迹。伏羲创八卦并非“听”,而是“观”。表征了重理性与重信仰的不同文化传统的区别。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1、进入“五帝”时代,已有大规模的战争。 2、宣扬“禅让”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 3、天下为公-权利财产私有化程度还不突出。 夏朝 自禹至桀17君14世,从公元前21世纪到前17世纪。 商从汤到纣,31帝17世,公元前17世纪至前12世纪。 殷商西周的社会结构与思想信仰 1、氏族制的社会组织结构 一方面作为统治阶级的殷人,是以整个氏族的方式组成与面对被统治阶级的;另一方面,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人们,也以血缘亲族的方式生存着,被管制着。与殷商有别的是,周朝在统治者内部建立起严格的宗法制度。包括:区分了嫡庶的关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子弟到各地,推行封建制与世袭制;明确远近亲属以及上下等级的不同,创设礼仪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 2、殷人的帝所表征的信仰 固然保存着浓重的自然的成分,但是却担负了社会的与国家政治的许多功能了。“帝”不是以“创世者”的身份获得支配世界的最高权力的。殷人是在打败敌国获得中土的最高权力之后,将自己的祖先神上升为最高神的。 3、周人的祈天意识与敬德观念 以“天”称至上神,显然凸现了至上神被赋予“上”、“大”意义后所获得的超越意义。“德”的发现,首先意味着周人正式地思考并提出了一个关于统治权在道义上的正当性问题。唯有“德”——承认他人、他族生存的权力与给予一定的位置——才能有人有土,即才能确保本族的统治权力而不失,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的一条重要古训。 天的自然生殖的特点、人格神的身份被淡化了,天被赋予了一种价值理性的品格。帝向天的转化,隐含着这种品格的转变。 4、《尚书》与《易经》——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六经”——尚书、周易、诗经、礼经、乐经、春秋。 诗经、乐经、礼记侧重于性情与品德;尚书、易经、春秋侧重于知识。 尚书是记述三代君王或先圣先哲言论与行事的典籍,最有价值的是“德”的观念的提出。 《洪范》:记住了周武王攻灭殷商之后,向其贤臣萁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略。五行出现。 《易经》: 1、以繁杂的莁法取代只问一正一反的的龟卜,意味着对宇宙多样性的丰富感受。 2、以“易”为名,体现着古人对事物变化性的认识。 3、从数字到爻词体现了对经验事物矛盾运动的深刻了解,获得宇宙论的支撑。后来的儒家借助体认宇宙生生不息的原则而成就人的“生生之德”,就使易经获得中国传统中又一重要的价值源头的意义。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向 周平王东迁为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49年被秦国所灭,历时420年。 春秋开始于前722年,止于前481年,战国开始于前476年。 周平王东迁意味着周王室的分裂与诸侯国的离心。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殷商处在半渔耕半农耕的时代,殷末周初,转入以农耕为主,但主要生产工具是石器。由于生产力低下,耕作的方式是集体协作。全国土地归王族所有,臣属以井田制方式划分土地。先治“公田”,后治“私田”。西周末年,春秋时期,铁器发明,牛耕使用,个体经营方式出现。这种阶级变动所显示出来的重要特征,是贵族阶级的衰落和战国之际平民地位的上升。 (二)变法潮流 1、废弃氏族制的管理方式,转向区域制,郡县制的设置与推行既体现了这种转向。 2、废弃世卿世袭制,选贤能担任官员,加速不同阶级的上下流动。 3、打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传统做法,制定公开而严明的各种法律,贫民由之获得与贵族平等的权利; 4、推行耕战政策, (三)《诗经》的“忧患”意识与先秦思想史的理性走向 宗教信仰——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周颂》表现了周人的基本的宗教信念。“大雅”、“小雅”毕竟出现了一批具有浓厚“忧患”意识的作品。 天作为有灵性、有人格的神的意识进一步消退了,人们的思想进入了理性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持守着传统中的“德”,持守着对良好秩序(礼)和良好教养的一种理想。这仍然是超越的,仍然具有宗教性。《诗经》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这样一种气质,正是贵族气质。 降及战国,各国内部的社会构成渐次由平民取代贵族,国与国的交往渐次功利化、权谋化,社会精神风貌由价值理性转向工具理性。 (四)“士”阶层的活跃与“百家争鸣”的格局    在西周时期,“士”不构成为独立的阶层。到春秋,“士”这一阶层终于成为有教养、有学识,又有才干的士人,而为社会看重。不同境遇、不同价值取向的士人都有志于构建自己的一套理论已立世,出现百家争鸣。 《庄子。天下篇》把先秦思想区分为三个时期: 1、沐浴在神明的临照时期:人们依一定的术数达到天意,生活在纯一与和谐中。 2、浸润在诗、书、礼、乐之教的时期:人们都显得十分有理性和教养。 3、逮变为百家之学时期:个人只把捉住事物的一个片面却自以为是,个人只顾及一己之私而自以为得。 人们开始自觉地思索宇宙的起源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问题,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人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问题,并借助这种思考构起种种理论形态。人的理性得到张扬,心灵与思想的自由得到巨大发展。 儒、墨曾经在春秋末年、战国初年产生巨大影响,成为显学,他们的基本倾向,是怀着崇高的价值理想,作入世拯救的工作的,他们的淑世精神赢得了后人的永远尊敬;道家、名家一度流播于战国中期,立场是批判性的、解构性的,借对社会与文化及其“进步”的深刻反省;法家、阴阳家则受宠于战国中后期,他们的努力是“重新建构”的,当阴阳(五行)家热衷于对宇宙发生发展的蓝图的玄想时,法家却依功利性的与工具的原则,为消解氏族贵族统治之后的、具平民化色彩的新的国家与社会运作体制提出了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第1章孔子儒家哲学 生活在春秋末年,周王室已名存实亡,诸侯纷争,社会动荡。在孔子看来,周礼是三代之治的总结,是典范。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仁”的范畴,并借助“仁”与“命”的分立,凸显了人的价值主体性,进而把仁同德联系起来,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学说;再进而把德同治联系起来,阐发自己的治国理想。命——仁——德——治四者的特殊连接,构成基本思路。 一.“与命与仁”的观念结构 1.从天到命的变化 到春秋时期,天的主宰地位遭到怀疑,其人格神色彩淡化,孔子虽也提到天,但有的时候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与变动情况,有时候指道德价值的终极来源于意义。从一开始就使儒学奠基在人文理性的基础上。 (1)时命:人之外的主宰力量。是一种盲目的客观必然性。这种状况是偶然、暂时的,因而还是成就人的。(2)天命:天道被赋予了道德、价值的品格;作为公正的天道,其终极的支配地位不可逆转。时命是盲目的天命是有目的、有指向的,时命构成人的一种外在限制,天命却成为人的价值信念的终极源头。孔子没有明确的把时命转为天命,生活在时命不济的年代,是不可以不接受外在条件的限制的,然而承认时命并不意味只消极等待,放弃努力,而应坚信天道是公正的,具终极支配意义。2.“仁”的凸显与“仁学”的关系 (1)仁的情感性。仁从孝悌出发,以孝悌为本,表明孔子立足于亲亲之情论仁。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被赋予人之所以为人的“类本质”的意义。 (2)仁的普遍性。人都有可能将这种亲亲之情向外推开。 (3)仁的族群本位性。个人的本质是被放置在族群关系中予以定位的,因此个人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亦只有依托于特定的族群关系才可以实现。 (4)仁的践行。关注人的日常具体行事,比之于仁学何以成立的理论建构有更重要的意义。 二.“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 明确的肯定了道德行为、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 1.仁作为道德的基本意识 (1)道德义务意识。爱人就是一道绝对命令,人人都应承担的道德义务。 (2)道德责任意识:仁的体现是忠恕。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全他人、宽容他人,在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中,有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 (3)道德自律意识:仁的实施方式是克己、克制物欲,包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一种全面的道德行为。控制的标准是仁道。为仁道而牺牲自己是克己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2.仁作为道德的基本要求 (1)处理亲属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2)处理一般人际关系的道德要求与道德规范。 忠恕、恭(敬)、宽(厚)、信(诚)、敏(快捷)、惠(慈惠)。刚、毅、木、讷、温、良、俭、让。 (3)最高的道德要求 中庸即不偏不倚的日常行用之理,其基本内容就是待人处事及不要过分也不要不及。中庸的实质是寻求人际关系的高度和谐。在承认对立差异的基础上,寻求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从而使相关的双方共生、共存、共发展。 3.“仁”与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 (1)求之于己: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内心自觉与主观努力。 (2)笃信好学:强调学习,把做人与做学问紧密结合起来。 (3)躬行实践:道德修养的关键是身体力行。孔子为仁的道德哲学最终目标是成圣。由之推动统治者以圣人之道治国,构成他最高的社会理想 三.“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 1.“道之以德”的治国方针 “道之以德”是指以内在化的道德教化为基本导向。”齐之以礼”之以礼仪规范为外在调节手段只有实行德治和礼治才能赢得民心。二者实际上是统一的,不仅出于维系公共秩序的要求,也出于个人道德修养的需要。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理性精神即体现于一种有序生活中。 至于道之以政和齐之以刑,孔子虽然认为他们不能控制人心,但也没有完全否定他们的作用。 2.“无为而治”的领导方式 以最小的领导行为取得最大的管理效果,要求一是修己二是用人。 3.“修己以安百姓”的治国目的 可分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三步骤。首先是指国君的自我管理,其次是对各级官吏的管理最后是对老百姓的管理。庶——富——教,是孔子的安民三部曲即首先让老百姓繁衍生息,在富裕起来最后进行道德教化,让人民过上富足而我呢命的生活,这是孔子的社会理想。 四.孔子哲学的思想史价值 仁学由内圣开出外王。依照道德的应然性编制理想世界,并借此理想世界来观照、批判现实世界,力图把理想世界对象化为现实世界。孔子的伟大之处,他不仅把外王——追求理想社会看成是崇高目标,而且同时把内圣——追求理想的人格作为崇高目标,由于理想社会取决于时命,因此成就理想人格甚至有更优先的意义。 一方面表现为具有崇高的道德操守,另一方面表现为有教养、有节制的孔颜乐处。 试题:名词解释1.绝四(四毋):P199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不要主观猜测,不要武断不留余地,不要拘泥固执己见,不要自以为是以自我为核心。四毋说是孔子在求取真知时所必须杜绝的四种弊端,表现了孔子的中庸方法论中既要求不偏不倚,又在具体情况时表现得全面而灵活的特点。2.忠恕:P4293.四科十哲:孔门十哲指的是孔子门下最优秀的十位学生的合称。根据其学业特长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论语.先进》载,“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4.正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关于名分、名实问题的概念和学说。  孔子首先提出“正名”的主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孔子的正名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要维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反对违礼僭越的行为。名是指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名分。这一问题的提出,成为名实之辩的发端,在哲学史上也有一定的意义。  孔子以后,战国时期的墨子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名"与“取”的问题。公孙龙肯定了名是实的称谓(“夫名,实谓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要求名实必须相符。后期墨家批判了名辩家们的诡辩,主张“以名举实”,明确地肯定名是实的摹拟。荀子在名实问题的辩论中,提出“制名以指实”的命题,肯定了名为实所规定,实异则名异,实同则名同。  正名思想及战国时期演变为关于名实问题的争论,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时期政治经济在思想中的反映。名实问题的争论,对促进中国哲学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第二章.老子的道家哲学 《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战国前期。 一.以道为终极本源的宇宙论 老子首次把道抽离出来,作为一个哲学形上学范畴予以系统化的论证。形成第一个比较完整系统的宇宙论。 1.道首先是天地万物的最初本原,天地万物均为道所生。道无形无象,不为任何事物所生。是独立的、无对待的、不因外在力量而有所改变。2.(1)道不能被感官直接把握但是有自己的实存性。作为源的道必须是无限的,因而必定是无形无象,更不可名言指称,但本源不能是绝对的无,要创生万物,就必须是实有的。道本来不是由经验所发现,实际上是从有形的世界突围到无形领域才体悟到的。(2)天下万物由有名的天地所化生,天地又由无名的“道”所化生。不但道创生万物的活动本身是自然而然,无意志无目的的,并且生养了万物之后也不给予任何干涉,而是依其本性自由发展。3.用道来取代天命、鬼神的权威,使老子成为春秋晚期人文精神觉醒过程中又一个重要奠基者。将道设置于混沌未分的气之前,不仅为有形、有质之前的一种存在状态,还是一种有气之前的存在状态,没有彻底摆脱神秘主义。二.“反者道之动”与经验世界的辩证展示 1.”反者道之动”揭示的生化规则。道生万物,天地万物最终复归于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永不停息的过程。 反:一是相反,二指反复。老子更重视反复。万物向本源的重新回归,实际上是一种复命的过程,也是万物最终归宿。 2.经验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展示(1)一切事物皆运动,没有恒常性。(2)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是一矛盾的统一体。(3)对里面经常相互转化,并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三.由宇宙论开出的人生观和政治论 “道法自然”的人生哲学与政治诉求老子借宇宙论要解决的是与价值的源泉和标准有关的问题,并且其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也没有区分。根据道特点确定的修身亦治国的原则如下:(1)自然无为—化解心智巧诈。自然从肯定方面讲,是自然而然依其本性来发展。无为从否定方面讲,是不妄为,不包含任何人为的成分。 (2)柔弱不争(“弱者道之用”)—削弱争强好胜。柔弱代表着生机,弱之胜强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具体表现:谦下、守雌、不争。 (3)致虚守静 —消解欲望冲动。只有实现上述要求人才有望恢复到本真的状态,社会也才有望回归稳定和谐即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四.老子哲学的历史地位 对道体的沉思直接刺激了人们对万物本根的理性思考。包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饱含睿智。“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老子以后的哲学家均有轻外物而重精神、轻知识而重境界的倾向,以至于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了中国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 试题:名词解释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P66《老子》第48章2.道法自然P681:《老子》第25章3.反者道之动:老子哲学命题,出处《老子》第40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1)向相反的方向变化是道的运动。如:“祸兮福之所倚,……善复为妖”认为触及对立面转化的内容,具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2)往返循环是道的运动,反借返。如25章把道的性状描绘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3)专指返回、复归的运动。认为“上德不德”“明道者昧”都是反者道之动的表现。影响启迪了《易传》、《淮南子》等书作者和韩非、扬雄、张载、程颐、王夫之等人的辩证法思想。4.玄同:P217《老子》第16章“塞其兑,闭其门,搓其锐,解其纷,合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即去掉事物各自具体特殊性使他们 合同 劳动合同范本免费下载装修合同范本免费下载租赁合同免费下载房屋买卖合同下载劳务合同范本下载 于抽象的一,道。主客观世界在绝对精神世界核而为一,万事万物也就都为我所认识。老子的玄同思想是其神秘主义认识论的具体表现,后来发展为庄子的相对主义。5.见素抱朴:P129《老子》第10章6.玄览:P2197.绝学弃智/绝仁弃义:P5658.致虚极守静笃:P629简答—1.简述老子与庄子道论的异同2.老子与韩非道论异同。第三章.墨子的墨家哲学前480——393年,鲁国人,生活在战国初年。 一.“兼以易别”的社会政治理论 十大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1.“兼爱”与“非攻” 兼爱是墨子十大主张的核心其基本含义是视人如己,不分亲疏远近同等程度的爱一切人。但与“仁爱”不同有以下几点 :(1)在爱的程度和范围上反对宗法伦理,主张爱无差等。 (2)在爱的先后顺序上,主张推人及己。 (3)在爱与被爱的关系上,站在功利角度,提出对等互报的原则。 墨子认为,儒家“差等之爱”的出发点其实是自私自利,因而在最终的结果上和极端的利己主义并无不同。 儒家以亲族为起点的推及之爱,无法突破此族与彼族,贵族与平民在经济利益上的分割与界限。但墨子抹去人我差别,把人与人的关系设想成包括经济利益上无差别无对立的境界,带有平民性的空想色彩。 非攻是兼爱的延伸。独特处在于,更偏重从战争的后果来分析危害,攻伐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危害很大,亦带有功利主义色彩。 2.“尚贤”与“尚同” 尚贤即任用贤才不计出身贵贱,依能力为准,是政治的根本,判断一个国家清明与否的标准。墨子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尚贤使能的范围扩大到“农与工肆之人”。从而打破了学院和阶级的界限。 尚同即一切有关善恶、是非的意见都必须统一,服从上级。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思想的统一,一是政治的集中。但尚同说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他把个人的自由和权力剥尽,没有独立的人格,一切皆出于上司的意志其结果却只能是暴政和集权。二.二元分立的世界观构成(1.天志+明鬼2.非命) 1.崇尚“天志”,重塑宗教信仰。包括: 天有意志,、有欲恶、为万事万物的主宰。 天全知全能,无所不在。 天对人的行为能够进行赏罚。 (1)墨子把自己的主张诉诸天意,虽然形式上与传统天命论一致,但实际上改变了其内容,由此在确保自己主张具有终极正当性意义的同时,也对传统天命论作了改造和发展。(2)墨子强调天子也必须依天意行事。一方面,分散的独立的经济构成,在以国家统一为目标的前提下,不可避免的走向中央集权;另一方面,作为中央集权的最高主宰却又是有限的个人,因此需要天志来确保、指引、监督人君个人通知的正义性。 2.提倡“非命”,高扬力作精神 不反对天命论,但是对命定论非常厌恶,主要出于两种考虑: (1)定命说使人相信命运而不强力从事,因而使赏罚失去作用,人伦遭到破坏,社会出现混乱。 (2)定命说宣传天、鬼之外还有另一种力量存在,这与天、鬼的绝对权威相矛盾。 评价:从哲学史角度看,墨子的非命论重要性在于它是继孔子后又一次把人的主体性的另一面以系统的理论形式表达出来,但有别于孔子那种向内求善的价值主体性,而是向外求知并付诸于力作的行动主体性。三.“三表法”与经验主义的认知主张 方法论原则分为三表法和察类明故法。前者偏重于经验的证实和证伪,后者偏重于理性的分析和推导。 1.三表法的经验主义取向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正确的标准一共有三种: 本之:根据前人的经验教训即求之于古代的典籍,属于间接经验。 原之:从百姓的感觉经验中寻求理论的根据,属于归纳的范围。但没有区分直接经验中的真实与幻觉,是其狭隘经验主义的局限性。 用之:将言论用于政治实际,看是否符合国家,百姓利益。相当于现在的验证方法。 三表法是一个完备的彻底经验主义的方法论系统。虽然相对忽视了理性作用但论证许多方面依然具有说服力。 2.“察类”与“明故”,形式规则的最早表述 (1)察类即在论战中要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保持意义的一贯,从而避免把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事物混为一谈的现象。 明故即追问一个为什么,以便探求问题的原因,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前提。墨子体现了先秦思想逐渐走向知识理性的过程。 (2)墨子强调类名的重要性,在名、实、取的关系中,实是第一性的,要根据实来定名,这样关于名的认识才是真正的认识,没有具体感性认识的抽象概念不是真正的认识。3.墨子还触及到推理问题。提出推理是从已知到未知,从表面看内部的过程。其过程为:“谋而不得,则以往知来,以见知隐”。《大取》篇明确提出“类、故、理”三说。 但三表法和“察类明故”并未实现有机结合,经验和理性的矛盾仍然存在。因此在论证正面主张时经验主义的狭隘性使他无法分辨区别真正的感觉和幻觉、错觉 导致论证缺乏说服力。试题:名词解释—1.三表:P30“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墨子非命》第四章.早期儒家性命说和孟子对儒学的深化  孔子创设儒家学派,更重视的是道德践行,重视于日常生活中随处指点为“仁”。孔子很少谈到天道与人心问题,他甚至把人道与天命看作是对立的。“早期儒家”则开始为“仁学”建构形上学。他们把“仁学”与天道、性命贯通起来。 一.“性自命出”与早期儒家的“情性”说 性有善恶,可以为善为恶,善恶是由情欲引发的。1情生于命与性自命出 喜怒哀乐,均为情,在这里都被指为“性”,这正是“情生于性”。 情作为人生而有之的一种本性,也是内在于每个个人的。只是,它需要在接触外界,受外物的牵引下才表现出来而已。情是主体的,物是外在的。 把主体性情归于天命禀赋,天命与性情不再分立,而是贯通。因此自然情感具有了浓重的自然主义色彩并被赋予了本真的意义,虽然有过分之处亦不以为恶。孔子的仁,就是以亲亲之情为起点,情性说,也是孔子思想的引申。 2.“道始于情”与“长性者道” 道是从引导、调适情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在那个时期,情与理的关系并不像后来那样具有一种紧张性。把对情与性的教与道归之于人,而把情与性本身归于天,早期儒家甚至把情摆到更高的位置。 早期儒家指情为性,把性与道情与理看作一种相融性关系。这表明他们依然固守着贵族精神的格调:在信仰和理性之间,在理智和情感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3.其性一也与其心各异人的天然本性是一样的但后来人与人之间却有了差别是由于所有教育的不同导致的。《性自命出》视心出于教、习,此心无疑为后天的、经验知识性的心。这种心性说,显然为后来的荀子所承接。在子思、孟子那里,却非赋予先验意义。 二.《大学》、《中庸》的性命观 1.《大学》的“修齐治平”思想 大学原指大人之学。《大学》把其展开为修齐治平之道,亦即后人所讲内圣外王之道。 三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明在个人修养层面上,发扬光明的道德属内圣修齐之事;在社会理想层面上,即德化万民,使之在精神面貌上焕然一新,属外王治平之事。二者完美结合就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八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就“三纲”追求“至善”这一点说,“本”是自新。 而三纲的实现是要以八目为步骤室内圣外王的具体化。大学之道本是自新,就“八目”的指向来说,包含“身家国天下”四个层级和“修齐治平”四个次第:治天下以齐家为本,齐家有以修身为本,修身则本与格物,而贯穿四者的大本就是仁德。君仁、臣敬、父慈、子孝,始终贯彻着以道德理想提升个人与转变社会的诚挚追求。这就是由内圣开出外王的追求。 2.《中庸》致中和的体用论 《中庸》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中庸之道:一方面仍然肯定中的方法意义,过之和不及是道之不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又把作为价值理念的中赋予本体论意义,由此构造了一个“诚致中和”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区别:《性自命出》把情视为天性的时候,转向了自然主义;《中庸》把中、中和、中庸等价值信念视为“天命之性”的时候,却使原来孔子那里属于道德理想的追求获得了存在论的支撑而进一步强化了。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中庸》主“自诚明”即先天道德禀赋,是先验主义的路向;《大学》讲格物致知,是经验主义的路向。《中庸》的作者却把诚说成是贯通天人的绝对精神,并且还是中庸精神的体现。孔子不谈“成物”,《中庸》以诚为贯通天与人、内与外的合一之道。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孔子的“仁学”。   三.孟子依“不忍人之心”确立的性善论 1.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孟子把孔子提出的仁的观点诉诸不忍人之心、由不忍人之心论性善,由性善论天与命。使仁学得以立足于人之为人的自我内在精神心理的一种检视与反省的基础上。2由“本心”论“本性” 孟子从不忍人之心的道德本心确证人的本性道德姓,明确主张性善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指已发的情感心。其产生于人之为人的一种内在普遍性,人以俱足四心,发以为“仁义礼智”四德,四德已然俱足每个人内在本性中,正 说明 关于失联党员情况说明岗位说明总经理岗位说明书会计岗位说明书行政主管岗位说明书 人性本善。 并且孟子把心、性看作是先验的而情是经验的从而使善之为性获得了绝对的意义,体现了他道德理想主义的价值取向。 3.从“尽心”、“知性”到“知天”(1)尽心也就是思诚,诚是天的根本法则;思诚则是做人的根本法则。思诚就是明乎善。(2)孟子把性与天联系了起来,只要进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是善的,也就是知天了。(3)至于天的意义,孟子认为天只是借以显示主体内在本心本性的善的价值取向的先验性与绝对性的范畴,所以他的形上学还是境界形上学。 四.孟子“存心养性”的道德修养学说 1.“仁义礼智”的道德诉求和道德规范在道德要求和规范上,孟子讲五德:仁义礼智圣。以“仁义”为主。 (仁内义外)仁的一般要求规范着人的内在本质,人与禽兽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仁义之性。孟子用推爱的方法处理社会伦理关系,不仅限于亲亲,其对象还扩展到与自己没有亲属关系的人。 义的一般含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实现途径,要求人们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切近要求是敬长更强调君臣之义。 礼智则是从属于仁义的道德规范。2.“反求诸己”的道德自律意识 孟子强调道德修养要从自己做起,任何行为如果达不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过来追寻自己的责任并加以改进。这是同他心性论有紧密联系的,四德既已成为本心本性的内在禀赋,则道德修养自然要求反诸求己。“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任莫近焉。”所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是为任最切近的道路。 3.“养吾浩然之气”的崇高人格追求 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是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聚集而来。由浩然之气体现的理想高尚人格主要靠内心的培养,但同时也不排除外界的磨练。 五.孟子以仁心行仁政的治国理想 1民贵君轻的治国理念由民惟邦本发展到民贵君轻这一思想传统,实质上仍表现着氏族贵族政权构架的基本特色,在这种权力架构下,君与臣、民的关系,还保持着一种互相依存的亲和性。 2.“得民得心”的王道学说 民心的向背是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获取民心的基本原则是一切从民众的需要出发—“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把天意和民意看作是同一的,甚至把一个国家政权的正当性诉诸民意民心。 3.“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 义与利涉及到一个国家管理者的价值观问题。孟子一方面强调统治者要先义后利,另一方面对老百姓则须先利后义。孟子把精神价值置于人生追求的首位,成为此后传统知识分子的基本信念。 4.“劳心劳力”的分工主张 一方面指劳动分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劳动成果交换的必要性。 功能的区分中还隐含着教养的区分。由此孟子过分强调了精神追求的意义而鄙视平民的地位及其实利追求的社会历史价值。5.孟子对现实政治的批判精神 批判锋芒首先指向当时的暴政和暴君。同时又指向各诸侯争霸而发动的战争。还指向一批失去道德操守、专为暴君发动战争出谋划策的士人。 试题:名词解释1.四德:P2022.仁内义外3.万物皆备与我:P44《孟子.尽心上》4.先知先觉:P2725.《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系中国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本。(西汉宣帝在位时,戴德、戴圣各自辑录有一个选本,分别被后人称为《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后者一般也简称《礼记》。)《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6.绝地天通:描述上古时所出现的一种神权垄断现象,通过这种宗教改革,结束了人人都有权和神相通的局面,原始宗教中民主平等意识逐步消亡,与此同时,形成王权。出处《国语·楚语下》、《尚书·吕刑》。原始时代没有统一的至上神,人人都可以和自己所崇拜的神交通,请求神的保佑。随着原始社会内部财产差别和阶级分化的发生出现了氏族显贵,他们开始脱离劳动,把自己的利益和氏族成员的利益对立起来,为维护自己的权力和利益,他们在思想上逐步垄断了人民与天神交通的权利。7.洪范九畴:中国古籍中以原始五行说解释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文献,是《尚书》中《周书》的一篇。“洪“即”大,“范”即法。“九畴"即九类,九类中以皇极为最根本的一类,即以君主统治为最高原则。内容其中以五行居首,用天象、人事、刑政。吉凶、祸福等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比附于“五行”,以论证威福兼施刚柔并用的为政之道,维护中央最高统治权力。其中五行思想包涵了很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8.中庸:儒家伦理思想和方法原则。作为道德,指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最先由孔子提出,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其意是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的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要求把握适当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于既定的道德标准。孔子指出“中庸”后,历代学者评述殊异,借以发挥自己的思想。子思及其门人作《中庸》一书,认为人们在实行道德之时,往往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致使正道不行,主张用中庸纠正极端倾向,以维护正道。到了宋代,理学家们强调“中庸”,把“允执其中”视为“道统”的核心。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把不偏不易的“正道”、“定理”看作“中庸”。表现了中庸的灵活性。程颢说:“中则不偏,常则不易,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说明这种灵活性是服务于道的。(朱熹说:“庸是常然之理,万古万世不可变异底,中只是个恰好道理。”并进一步解释说:“盖凡物皆有两端,如大小、厚薄之类,于善之中又执其两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后用之。”他注意到了把握事物矛盾发展过程中度的问题。)评价关于中庸思想的评价问题,近年来学术界仍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符合辩证法,有人认为是一种形而上学思想。标点翻译1.如《国语·齐语》谓:"今夫商,群萃而州处,察其四时而监其乡之资,以知其市之贾,负任担荷,服牛轺马,以周四出,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市贱鬻贵。"出现了子贡一类结驷连骑周游列国的富商大贾。战国之世,工商显然已脱离了封君的畜养,成为自己负盈亏的事业2.今焉于其良知所知之善者,即其意之所之之物而实为之,无有乎不尽。于其良知所知之恶者,即其意出处:王阳之所在之物而实去之,无有乎不尽。然后物无不格,吾良知之所知者,无有亏缺障蔽,而得以极其至矣。明大学问孔子2000按语:《大学问》者,阳明重要教典也。其中讲述“万物一体之仁”,脍炙人口。以下黑色字是《大学问》原文全文,蓝色字是阳明弟子钱德洪在将《大学问》收入阳明《文录·续编》时所加按语,由此可见《大学问》作为王门教典的重要性。又,钱德洪的议论盖有所为而发也,曾见有学者据此而疑及《大学问》是钱德洪伪造。实则《大学问》所造之境界,非钱德洪所能至也,伪造何易?且钱德洪编辑《文录》时,阳明及门弟子多在世,如何伪造?稍提一下,有心者可以作进一步探究。3.又其为文也,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义,推而后尽其理。善发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故使同趣而感发者,莫不美其兴言之始,因而演焉。异旨而独构者,莫不说其会归之徵,以为证焉。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而举夫归致以明至理,故使触类而思者,莫不欣其思之所应,以为得其义焉。出处:补充资料:王弼《老子指略》(节选)然则,《老子》之文,欲辩而诘者,则失其旨也;欲名而责者,则违其义也。故其大归也,论太始之原以明自然之性,演幽冥之极以定惑罔之迷。因而不为,损而不施,崇本以息末,守母以存子。贱夫巧术,为在未有,无责于人,必求诸己。此其大要也。而法者尚乎齐同,而刑以检之。名者尚乎定真,而言以正之。儒者尚乎全爱,而誉以进之。墨者尚乎俭啬,而矫以立之。杂者尚乎众美,而总以行之。夫刑以检物,巧伪必生;名以定物,理恕必失;誉以进物,争尚必起;矫以立物,乖违必作;杂以行物,秽乱必兴。斯皆用其子而弃其母。物失所载,未足守也。然致同途异,至合趣乖,而学者惑其所致,迷其所趣。观其齐同,则谓之法;睹其定真,则谓之名;察其纯爱,则谓之儒;鉴其俭啬,则谓之墨;见其不係,则谓之杂。随其所鉴而正名焉,顺其所好而执意焉。故使有纷纭愦错之论,殊趣辨析之争,盖由斯矣。又其为文也,举终以证始,本始以尽终。开而弗达,导而弗牵。寻而后既其义,推而后尽其理。善发事始以首其论,明夫会归以终其文。故使同趣而感发者,莫不美其兴言之始,因而演焉。异旨而独构者,莫不说其会归之徵,以为证焉。夫途虽殊,必同其归;虑虽百,必均其致。而举夫归致以明至理,故使触类而思者,莫不欣其思之所应,以为得其义焉。第五章道家思想的弘扬与庄子精神追求 老子后,道家思想沿两个方面展开:一个以个人生命为中心,关切的是自我、自由与本真;一个以社会政治为中心,最终落实为君人南面之术。 前者以杨朱、庄子为代表。杨子讲:“全生葆真,不以物累形”。 一.《太一生水》说对老子宇宙论的展开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寒热;寒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 1.太一一方面是万物的本源另一方面也是万物运动变化所依据的准则或规律。这源于老子的学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2.“太一生水”说与老子宇宙论的差别 (1)它提供了比老子更具体、更系统的宇宙生成论。 (2)在尚气说之外,提出尚水说。 (3)有一个术数的背景。“四时成岁”的框架是古代术数的基本要素之一,“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即是后来术数中“太一行九宫”的雏形。 (4)与易学传统有相互影响的痕迹。 与《老子》相比得非常特别的特点: 1、主张生成物对本源有一种反辅的作用。 2、非常强调相反范畴之间的相反相成。 二.庄子的“齐物论” 1.经验事务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辩证(物与物)庄子与老子同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并且大量接触到经验世界及事物存在的矛盾性问题。但是老子捕捉的事物矛盾性许多时候会被转化为人生处世的一种智巧,只有处于矛盾的被动柔弱方最终才能转为矛盾的主动刚强方。庄子暴露事物的矛盾,是为了暴露事物存在的相对性、不确定性,引出万物一齐的齐物论。他认为经验事物在性质,功能上的种种区分都是在对待的情况下才出现的,是极不确定极可变动的,因此在本然意义上,他们实际上是齐同齐一的。(”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事,是亦因彼。”)2.经验知识的人为性,主观判性(心与物)(1)庄子的齐物论不仅致力于暴露经验事物的相对性,还致力于暴露经验知识的相对性,不确定性而引出种种之”物论”。(2)庄子认为,人们惯常认定的经验世界的事物在性质、功能、价值上的种种差别实际上都来自于人的认知上的判定;都是人的心智强加给外界的,因此经验知识和由经验知识加给外界的种种性质功能的判别,不仅是极其相对不确定的,而且是极其人为主观不可靠的,这种认知与分辨完全没有意义不仅不同的认知主体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人之美与动物之美) 同一认知主体由于主观诉求的原因也会引发认知的相对性、不确定性。(朝三暮四) (3)庄子讨论的已涉及到认知的一般特点:认知总是从人的特定角度、特定需要出发,抽取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片段而形成的,这无疑是“主观”的;在人把这种主观认识加给客观世界、对象化为外界时,外部世界无疑成为“人为”的。 三.庄子的“道通为一”说(庄老道论的异同)1.“道”从消解经验事物的分判而确立 (1)老庄同以道为形而上的最高范畴。但庄子的“道通为一”说强调在道的审视下,万物在经验世界、经验事务范围内的分判是没有本真意义、没有真确价值的,都可以化去而看做是齐一的,合达于道。 (2)庄子从经验立场看道也可被视为无、无有,不同于老子同时他对道的本源性也取怀疑态度。而老子的宇宙生成说,道最为花生宇宙的最初本原,不可能被完全虚无化,必须是实存的,然后才能化生出各种实存物。(3)庄子的道,一方面借化去经验世界、经验事物的对待性及由对待性引发的种种差别与区分而建立;另一方面亦借拒斥作为宇宙本源本始的实存性而证成。可见它不是作为本源的实存意义上的道,而是形上境界之道。庄子建构是境界形上学,是以回归自然为特征的一种精神追求。 四.庄子的“逍遥游” 1“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出世追求庄子的精神追求首先表现为出世追求。 人之所以在世而为世所限是因为人处于他人他物的对待关系中,并把己执定为我己。惟有“无己、无功、无名”的人,才可以超出一切对待关系,与道冥合为一而作逍遥游。 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办法就是坐忘,即彻底忘记一切。不仅要忘掉外界物质直接,也忘记自己的肉体感官,是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同时也就恢复了人的本性。2.“不遣是非以与世俗处”的游世意识 庄子实际上是以世间为出世间的。其途径为:1.在世、与世俗处、却不将世俗的是非、善恶区分当真,即可出世。2视世间为荒诞,在世间中便可以通过游戏人间的方式而出世。 3.庄子的自由境界与传统中国的自由精神 人的本真与自由在落入矛盾对待中,被知识理性肢解掉或遮蔽了,只有在本然状态下才能给出。他把仁义是非等道德原则看作是违反人性的,是造成当时社会混乱的原因之一。他所主张统治方法是不用思虑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4庄子的思想之所以在不同的时代都能产生影响,就在于它不仅仅源自于对特定社会生存境遇的焦虑、反省,更根自于对人作为社会与文化的存在这种具有“一般”、“普遍”意义的焦虑与反省。然而人进入社会即意味着必须接受对待关系的约束并改变自己,必须受到装饰并被理性化,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矛盾、困顿与迷失。 五.援道入法的稷下之学 1.慎到的“弃知去己”说与重“势”观 主要思想:(1)齐万物以为首。 (2)公而不党,易而无私,决然无主。 (3)弃知去己,无用贤圣。 与老庄的差别:第一,老庄“道”均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到了慎到这里,道成了论述君主统治合理性的工具。 第二.老庄提倡“明、公”,提倡“去私去欲”,慎到主张公正的目的却是为了说明礼、法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慎到的尚公去私开后世道法结合的先例,这也正是黄老道家的典型特征。第三.老庄反智反圣贤,主要是因为容易导致竞争之心,违背道家自然无为的理想;慎到所顾忌的是,智慧和圣贤不足以作为治国常道。治国的关键是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礼法。特别是“权势”,其构成为君主实行强控的手段。 2.《管子》四篇的“精气”说与“心术”论 (1)心修养的主要内容:因:去掉主观成见,遵循事务本来面目去认识事物。是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虚:没有实现存于心中的主观成见来妨碍以后的认识。一:①要正,不偏不倚,对万物一律看待。②要专心一意集中在一个事物上静:不要在事物到来之前就急躁妄动而要无为,寡欲,安静等待外物到来,然后与之相应。虚一静因是相互联系的,要求在认识事物时去掉主观城建,等待接触事物事物之后,根据其本来面目去认识。管子四篇关于主题修养的思想为以后荀子韩非所继承和发展。荀子把这种认识归纳为“虚壹而静”。(2)影响大的内容:①.以气释道,系统地论证了精气说。精气不仅可以流布于天地之间,生为鬼神,而且可以藏于人的胸中,成就圣人。人的智慧和精神都是这种精气的产物。 ②主张治国与治身基于同一道理。无为制窍,以静制动。 试题:名词解释1.齐物论:P3082.虚一静因(静因之道):P7113.心斋:P161《庄子人世
本文档为【新编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格式整理直接打印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晓明
教书育人
格式:doc
大小:31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企业经营
上传时间:2019-10-02
浏览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