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举报
开通vip

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28● 史鉴娌照 论 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梁茜茜 清末,广西社会缓慢地由封建社会向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 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究其原因,一方 面,清政府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 产的百姓纷纷外逃。另一方面,各西方殖民帝 国出于开发殖民地的需要,从 19世纪中期开始 通过各种手段,在华招募劳工,这就成为广西人 口大量外迁的拉力。此外,在当时 “西学东渐” 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了海 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清末...

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28● 史鉴娌照 论 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 梁茜茜 清末,广西社会缓慢地由封建社会向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 在此社会转型的特殊时 期,出现了大批的海外移民。究其原因,一方 面,清政府残酷压榨,再加上天灾频仍,大量破 产的百姓纷纷外逃。另一方面,各西方殖民帝 国出于开发殖民地的需要,从 19世纪中期开始 通过各种手段,在华招募劳工,这就成为广西人 口大量外迁的拉力。此外,在当时 “西学东渐” 的影响下,许多广西学子出洋留学,也成为了海 外移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主要 类型 根据人口流动的推力——拉力理论,清末 广西社会的内部推力和殖民帝国的拉力共同作 用,促成了清末广西海外移民高潮的到来。这 些移民的主要类型有:难民、华工和留学生三 种,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难民 难民主要分政治难民和经济难民两种。清 末广西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除太 平天国起义外 ,著名的还有 1855--1861年的陈 开、李文茂浔州起义,1850—1872年壮族佃农李 文彩起义,1852—1870年新宁州壮、汉人民吴凌 云、吴亚终起义等。但这些起义无一不被清政 府镇压了下去。幸存的起义军将士为躲避追 捕,不得不远赴海外,沦落为政治难民。“黄守 忠,广西思州(今宁明县)北江人,青年时遭地主 诬陷⋯⋯逃到归顺 (今靖西县)加入农民起义 军。为避开清军和地主武装的捕杀,他带领 800 多受苦受难的贫苦农民起义队伍,从广西转移 到越南。”起义军的领袖、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 之弟杨辅清,曾受封“辅王”,运动失败后被当作 “猪仔”卖到美国旧金山。陈胜,广西人,是太平 天国的将领,失败后,当“猪仔”卖到古巴。周 勉,容县大坡人,太平军小头目,他领着 l8名太 平军战士,抛家别乡,从镇南关逃往安南西贡, 无法找到工作,难以安身,便转到香港,被当作 “猪仔”卖到印尼巨港,给荷兰人拉树简。【l 1907 年镇南关之役失败后,陆荣廷、龙济光、丁槐乘 机对镇南关附近的隘口弄怀等地的农民大肆进 行反攻倒算,凡是投入革命军的、为革命军运输 过粮食饮料的,或为革命军通报信息的,一律加 以残杀,有的还要“铲村”。当地农民闻讯 ,纷纷 逃往越南。[21 当时,广西地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 50%,而农民收入甚微,有的地方“三年之耕,恒 不足供两年之食;甚或一年之耕,不能酬一春之 种”。 只得靠借债度日。地主、商人乘人之危, 大放谷花和经营典当。广西高利贷剥削之重在 全国实属罕见 ,成为人民头上悬着的一把尖 刀。1854年广西厘税始设,局卡之下有分局卡, 收税名目遍及百货百物,“遇物抽捐”,不仅严重 地破坏了商业,而且广大的农民亦不堪重负。 有清一代,粤西米粮多运往粤东,但在沉重的厘 税制下,西米东运无盈反亏。光绪初年,广西巡 抚马丕瑶就曾指出:“向来粤东食米,取资粤 西。白军兴,粤西关卡加重厘税,商贩稀少, ⋯ ⋯ 而粤西之民以米不流通,遂多不耕作,或流 人越南,或结帮于云贵,贩卖洋药,风气剽悍 ⋯ ⋯ ”⋯自从西方列强势力侵入广西后,大批廉 价商品充斥广西市场,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 产。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言,“对华战争给古 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国家的闭关自守已不 可能。铁路的铺设,蒸汽机和电器的使用,以及 大工业之创办,即为军事防御的目的已成为必 要的了。于是,旧有小农经济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也随之而日 益瓦解,同时,可以安插比较稠密人口的那一切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陈旧的社会制度亦随之而崩坏,千百万人将无 事可做,将不得不移往海外”。【5 广西社会也同 样如此。这样,在政府、封建阶级、资本主义的 联合剥削下,极度贫困的农民、手工业者也加入 了迁移海外的行列,其中还包括少数民族人民, 从而形成了一浪又一浪的难民潮。 (二)华工 经 1858年中英、中法《续增条约》,洋人在 华招工合法化。1859年,首先在广东番禺、南海 两县,洋人设局招工合法化。1876年,北海成为 对外通商和劳工出洋的口岸;中法战争后,法国 殖民者在中越边境的芒街、龙州地区开设招工 局,吸引大批华工出洋;1904年,梧州也开始设 招工局。这样,从外围到内部,广西形成了一个 招工网络,通过海上、陆上的口岸,众多流离失 所的农民以华工的形式外出谋生。l9世纪下半 叶,法国占领了越南和马达加斯加岛。为掠夺 马达加斯加的原料和镇压当地人民的反抗,殖 民者想在该岛修筑公路网,却因当地劳动力缺 乏而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一难题,法国殖民当 局通过在越南的总督,在越南北部的芒街设立 招工局招募华工 ,再运到非洲做苦力。大批广 西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就是在这时成为华工出 洋的。据记载,自1896年 5月到 1897年 8月,总 共有四批广西劳工被运到马达加斯加,第一批 499人,第二批 614人,第三批 1023人,第四批 867人 ,共 3033人。 苏门答腊东部的邦加蕴藏着丰富的锡 矿。为开采矿藏 ,殖民者加紧从中国贩运华 工 。1919年邦加锡矿共有华工 22302人 。 1920年有 23400多人 ,这些华工中以广东人最 多,广西人次之。【7 1876年北海正式辟为通商口岸,列强便在 北海和廉州、钦州、博白、北流、容县、玉林、灵山 等地,欺骗大批华工,前往苏门答腊、新加坡、澳 大利亚、越南和美国旧金山等地。 有海水之处便有华侨华人。广西华工通过 几个港口和通商口岸 ,足迹也遍及世界各地。 (三)留学生 清末,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国门后的国 人,逐渐开眼看世界,认识到了世界的先进和自 身的落后。在知识界,为了学习西方以救亡图 存,出洋留学开始兴起。而清政府为了苟延残 史鉴嫂照 ● 29 喘,企图采取种种措施维持濒临崩溃的统治,派 遣留学生便是其中之一。“时至清末 ,外患日 急,国人皆知非采用各国新法及学术不足以图 强。而国内学校基础未立,对于高深学术之研 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尤感困难。”“于是中央 及各省派遣留学生出洋留学者,络绎于途,而吾 省负笈留学者,亦于斯时为盛。” 出国留学作 为一种社会潮流在广西兴起。根据《广西留学史》 记载,“我 国留日学生,始于光绪二十二年 (1896),我省之出洋留学,揭开广西留学史之第 一 幕者,当以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桂林人马 君武自费赴日为先,同年九月,桂林人周家彦获 四川官费选送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学”,【l。 之后许多青年纷纷公费或自费出国求学。据 《广西教育史》记载,清末广西公费、自费出国留 学生总计 245人。 ¨ 二 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特点 由于受到广西社会 自身特点的影响,与全 国其他地区的海外移民相比,清末广西的海外 移民显示出独具特色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与广东海外移民相比,广西海外移民 高潮形成的时间,具有开始晚、结束早的特点。 开始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正式 承认华工出洋的合法化。在中英、中法《续增条 约》签订的第二年,即咸丰三年(1859年),最先 在广东由地方政府颁布了承认洋人招工合法化 的法令。咸丰三年三月四日(1859年 4月 6日), 南海、番禺两县知县公开告示“此事(契约华工) 既系两方各自甘愿共同 协议 离婚协议模板下载合伙人协议 下载渠道分销协议免费下载敬业协议下载授课协议下载 ,自可毋庸阻其随 外出洋”。【l 三日之后,广东巡抚柏贵也告示, “此等之事设屙隋甘自愿,自可毋庸禁阻,令其 任便与外人立约出洋”。【1 艮快,在粤、闽等省 好时洋行、登瑞隆公司等招工局纷纷设立,从事 招募华工的行当。在这些地区,19世纪六、七十 年代,海外移民的高潮便开始形成了。 而广西,到了 1886年,北海的招工行才设 立,1904年梧州允许劳工出洋合法化。广西的 出洋高潮在 19世纪末、2O世纪初方才形成。 1876年,据《烟台条约》,北海被辟为通商 口岸 ,华工开始从北海港出洋。但北海最早的 洋行是 1886年由德商建立的森宝洋行,其经营 业务“专办水火及代理招工等”。【l 在梧州,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04年 《咨巡抚英使招工由梧州出口并咨送公 章由》记载:“兹准英国萨使照称,奉本国政府训 条,由广西梧州府出口,⋯⋯”【l 文后还附有 “梧州招工赴非之合约”,上称“总督部堂竭力预 备每月出洋至少二千名,太古行(英国设在梧州 的招工局)每月接受四千为率,无庸预先通知, 如在四千之外,则须预期声明。”这样,劳工源 源不断的供给,洋人获取了在桂招工之便。 招工局的设立,华工贸易合法化,极大地刺 激了华工贸易的发展。这在民间族谱中也有反 映。《容县杨氏家谱》记载了杨家成员(主要是 男性成员)的出洋时间。家谱中记载的第一个 “终于南洋”的人是第五十二代杨肇邵。他出生 于光绪四年(1878)。在杨肇邵这一代人中,他是 仅有的一个出洋的人。但到了第五十三代,共 有九个人出洋。他们出生的时间分别是:杨崇 俊,生于光绪十一年(1885),终于南洋;杨崇山, 生于光绪十四年 (1888),于民国廿七年在南洋 去世;杨崇森,生于光绪十七年(1891),终于南 洋;杨崇树,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终于南洋; 杨崇殆,往南洋谋生,生死未详;杨崇珧,生于光 绪廿六年(1900),往南洋谋生,生死未详;杨崇 岩,生于光绪廿五年 (i899),连家理带去南洋; 杨崇莪,生于光绪廿九年 (1903),往南洋;杨崇 相,生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往南洋,生死未 详。【l 由此可见,19世纪 9o年代,清末广西海 外移民的浪潮终于形成了。 通过比较可知,广西海外移民高潮的到来 比广东晚了近 30年。 结束早。近代广西人移民海外的浪潮虽形 成时间晚,但结束的时间却很早,到 19世纪 8O 年代移民浪潮已近尾声。有关文献的记载鲜有 记述,由上文所述家谱也可见,当 1908年出生 的杨崇相出洋后,杨家的出洋潮便戛然而止,此 后不再有 “下南洋谋生”的记载了。由此推断, 最晚在 20世纪 2o年代,兴起不久的广西海外 移民浪潮基本结束。为何这一高潮兴起的时间 如此短暂?原因就在于:当广西政府正式批准 洋人在桂招工时,各殖民帝国在华招工已接近 尾声。 早在 l9世纪 7O年代,部分殖民主义国家 陆续开始了限制或停止华工输入。葡萄牙海军 部与殖民部于 1873年向澳门及帝汶省的总督 发去了文件,饬令废除输送中国契约移民出洋 制度。【l 国在 l9世纪 80年代开始排斥华工, 他们单方面撕毁《蒲安臣条约》,制定排华法案, 并于 1880年和 1882年两次强迫中国签订严禁 华工进入美国的排华条约。【l。 1892年美国又一 次颁布禁令。加拿大也在 1886年以课收中国人 的上岸税来限制华工输入。到 l9l3—1914年, 登陆加拿大的华工共计 5274人;1914— 1915 年,降到 1155人;l9l卜 l9l6年则仅有 20人上 岸。【l 虽然后来又有所回升,但大规模华工输 入的势头已被削弱。英法等其他殖民国家也或 早或晚制定了禁约。在这样的背景下,因此,广 西华工出洋的高潮只能早早地收场了。 (二)从来源上看,广西海外移民主要来源 于桂东南、桂南地区。 据统计,广西华人华侨最多的是容县,约 30多万人;其次,是防城各族自治县,27万人。 华侨华人较多的还有北流县,22.5万人;岑溪 县,约 l0万人;平南县、博白县、北海市、南宁市 等地区也有较多华人华侨。 】上述八个县市共 有华人华侨 100多万人,约占全广西籍华人华 侨总数的一半。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当时广西社 会背景是息息相关的。 首先,特殊地理环境的重要影响。容县境 内绣江属西江水系,顺流可达广东;且接近玉 林、北流,通过南流江、北流江可达北海、合浦出 海。防城各族自治县与越南山水相连,边界线 212公里,隘口多,出入境方便。梧州与广东唇 齿相依 ,近香港、澳门,一直是桂粤之咽喉,也是 广西与海外联系的f-jp。清末,广西第一所招 工局便设在梧州。南宁,地处西江水系的一大 支流——郁江(邕江段)上,通梧州,达越南、广 东、香港、澳门。⋯⋯这些便利的交通成为出洋 的有利渠道。 同时,桂东南、桂南地区接近广东,桂南地 区有部分地方在清末时仍是广东的辖地,所以 或多或少会受到广东的影响。清末广东也曾出 现地少人稠的现象,“粤省生齿日繁,地力不给, 小民无路谋生,⋯⋯须为小民筹生路。粤民性 质嗜利冒险,习惯出洋,此辈无业游民不安阊 里,自以因势利导,资遣出洋较为美策⋯⋯”【2¨ 广东人口的海外迁移带动了桂东南人民的外 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其次,受当地人民移居海外历史传统的影 响。桂东南、桂南地区的人民,历代出于经商贸 易等原因,很早就有人出洋谋生 ,形成了移居海 外的历史传统。 北海港是古代合浦港的一部分,是中国古 代海上 “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唐代时合浦 (廉州)的海上交通和对外贸易已相当发达,商 船可由合浦经东南亚,越过印度洋抵达波斯 湾。宋代,号称“泽国”的廉州,商船直达真腊、 爪哇、满刺加、渤泥、天方等国,成为宋朝对外贸 易的重要口岸,也为合浦、北海沿海人民出国经 商谋生提供了重要条件。明代永乐年间,有大 批商人从廉州沿海抵东南亚进行贸易。 陆路则有钦州、防城与越南相连相接,历来 有不少人在边境从事商业贸易,或出境创业。 清末,根据 《中法新约》,1885年中越重新勘定 中越边界,次年 3月在芒街签订分界图约,从 此,芒街划属越南。当时有 3000多居住在芒街 的东兴人,由于产业问题而留居越南芒街。 外出创业谋生的广西海外移民往往在建立 一 定基础后再回乡带领家乡人一同出去发展, 从而形成关连性移民,这也增加了相当数量的 海外移民。 再次,桂东南地区也是近代广西人地矛盾 最激化的地区。 清代以前,广西人口北稠南稀,随着生产力 的发展,尤其是粮食产量的提高,到了清代,桂 东北和桂东南人口已趋于平衡,桂东南地区人 口增长相当快,有些地区甚至超过了桂北而成 为广西人口的稠密地带。根据清代广西各州府 人口密度由高到低顺序,依次为:郁林直隶州 (51.76人/平方公里),梧州府(51.62人),柳州 府(45.14人),南宁府(44.31人),浔江府 (43. 25人),廉州府(3O.89人)等等。 人口的增长是桂东南人地矛盾激化的原因 之一。另一方面,在清末地主占有制下,桂东南 地区的土地集中现象极其严重。太平天国革命 前夕,广西东南部的桂平、贵县、平南、梧州、苍 梧、玉林、博白、陆川一带,地主阶级占有土地达 80%以上。以平南县为例,平南县的土地占有, 自乾隆、嘉庆以后便相当集中,县境内浔江两岸 的著名大姓如陈、卢、袁等,占田各达 1000至 3000亩左右。鸦片战争后,这个县的土地更为 史鉴爆曩 ● 31 集中,如花洲的翁蚂蚁公,占有方圆十多里的土 地;八垌的一个地主胡琛,兼并土地 24OO亩;他 不仅占有八垌、八宝的大部分土地,而且在同 和、马练一带也占有大量的土地。 地主占有 大片土地,致使 “荷锄抚耜之伦,大半为富人之 佃。”∞】从而加剧了尖锐的人地矛盾,更迫使大 量桂东南农民出洋谋生。 (二)清末广西海外移民主要流向东南亚地 区,其中又以越南为最。 广西海外移民遍布世界各地,从流向上看, 广西人出洋的方向是有所侧重的,主要是集中 在亚洲,见下图: 表 1:广西籍华侨华人分布简表 、 \ \ 忿布地 亚洲 美洲 欧洲 大洋洲 非洲 项 目 \ 人数f万 23o 24 8 2 D.J 百分比f%) 88.4 7.7 3.j D.7 D.J 资料来源:《广西通志·侨务志>,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1994。 在占总数 80%以上的亚洲广西籍华侨华 人中,又有 130多万人定居在越南,其次是马来 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各国,形成了广西 海外移民的分布相当集中的特点。 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与广西特殊的地缘因素有关。广西地处西南边 陲,与越南相接壤。广西沿边千七百余里,“毗 连越壤三关百隘,⋯⋯龙州为通商总口,镇南关 为陆路孔道,平而水口两关为水陆兼重,上思厅 ⋯ ⋯ 思陵州⋯⋯宁明州⋯⋯凭祥州⋯⋯归顺州 等处尤为西南门户⋯⋯” 在广西与越南漫长 的边界线上,路程简短,水陆皆通,为人口流动 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此外,中越边境地形复杂,进可攻,退可守,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成为广西难民,尤其是躲避 迫害的起义军的首选之处。19世纪 5o_一6o年代 的吴亚终起义就是其 中一例。清同治七年 (1868)吴亚终“屡被官军击败,遁入越南”, 先 后与越南弄匡农民起义军、谢静川起义军相结 合,凭险抵抗政府的镇压。到同治八年(1869)吴 亚终的势力得以在夹缝中发展壮大,“蔓延通 携、文渊、洛阳等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2● 史鉴腰黑 在抗法战争中做出巨大贡献的黑旗军,也 是在斗争中转战越南的。 迁移到越南的广西人,主要散居在越南北 部芒街、广河、先安等县的农村,依靠开垦荒地 或海角填筑闸坝基围耕种。一些人则迁入城 镇,从事手工业、商业。在芒街镇,1900年时已 有一些来自广西的陶瓷工人定居,并办起了一 些陶瓷作坊。1910年,在芒街的广西籍陶瓷工 人已有 300名,1938年增长到了约 2000人。正 是在这些手工业者的共同努力下,芒街成为了 越南著名的“瓷都”。 (四)留学生以日本为主要迁入地 留学生人数不多,但在流向上明显地以流 向日本为主。在清末广西的 245名留学生中,只 有4人到美国,1人到法国,其余的到日本。b。 原因在于,一方面,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取 胜,给国人巨大的震撼;另一方面,在清末新政 中,政府早已认定 ,“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 洋,诚以路近费省,文字相近,易于通晓。且一 切西书,均经 日本择要翻译,刊有定本,何患不 事半功倍。”【3¨这就促成广西留学生多集中于 日本的现象。 三 结语 大量人口的迁出,一方面减少了广西本地 的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减缓了人地矛盾 同时广 西侨民出去后仍时刻关心祖国故乡的发展,不 但积极大力地支持了近代辛亥革命活动,而且 支援祖国家乡的经济建设和近代化。对迁入地 的政治、经济、文化、革命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地有效地弘扬中华民 族的文化。 (梁茜茜,广西师范大学历史系 2OO2级研究 生 ) [1】赵和曼:《广西籍华侨华人资料选编》,南宁,广 西人民出版社,1990,页 1卜 18。 [2】上海市政协编:《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1981,页 259。 [3】【25】程大璋撰:民国《桂平县志》,卷二十九、卷 一 0 [4】《马中丞(丕瑶)遗集 ·文集》,光绪二十四年刊 太 [5】《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页143 l [6】【29】黄铮:《广西人移居海外史略》,载《学术论 坛》,第四期,1987,页59_一64。 [7】吴凤斌:《契约华工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8,页 148。 [8】顾裕瑞、李志俭等:《北海港史》,北京,人民交通 出版社,1988,页 124—125 [9】【1O】陈春源:《广西留学史》,民国23年版。 [11】【3O】蒙荫昭、梁全进主编:《广西教育史》,南 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页313。 [12】【13】【17】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2)》,北 京,中华书局,1980,页 18o_一181,178—179,177—178, 489。 [14】黄铮:《广西对外开放港口》,南宁,广西人民出 版社,1989,页 31。 [15】《广西要闻》,光绪三十年七月二十七日。 【16】《容县杨氏家谱》,容县六王杨容德藏本。 [18】[19】陈翰笙:《华工出国史料汇编(4)》,北京, 中华书局,1980,页 226、137。 [20】【22】广西壮族 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 西通志 ·侨务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彩页、 204、有关各侨乡的介绍。 [21】《两广官报》,宣统三年七月,第十七期。 [23】【24】戈德华、李炳东:《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南 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页 187, [26】见《马中丞(丕瑶)遗集 ·文集》,光绪二十四年 刊本。 [27】[28】《清穆宗实录》,卷二四o,页 32-34;卷二 三五,页 2O一22。 [31】《清德宗实录》,卷四二一,页1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本文档为【论清末广西海外移民的类型及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2820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79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文学
上传时间:2011-04-08
浏览量: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