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庭教育案例b

家庭教育案例b

举报
开通vip

家庭教育案例b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案例 一. 林肯:成功背后的两位母亲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深受人们的爱戴。从平民到总统,林肯经历了常人不及的坎坷和曲折。   林肯有两位母亲,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他的继母,林肯不幸青少年失母,但又有幸得到一个深爱他,并支持他的继母。林肯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两位伟大的母亲。   第一个母亲:品质的培养   林肯母亲南希是位个性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在决定事情时由于胆子小,通常是不采取主动,但林肯5岁时,她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林肯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

家庭教育案例b
家庭教育案例 家庭教育案例 一. 林肯:成功背后的两位母亲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总统,深受人们的爱戴。从平民到总统,林肯经历了常人不及的坎坷和曲折。   林肯有两位母亲,一个是他的生母,一个是他的继母,林肯不幸青少年失母,但又有幸得到一个深爱他,并支持他的继母。林肯的成功离不开他的两位伟大的母亲。   第一个母亲:品质的培养   林肯母亲南希是位个性善良,甚至有些羞涩的妇女。在决定事情时由于胆子小,通常是不采取主动,但林肯5岁时,她突然变得胆大起来。   “孩子必须上学”她说。林肯父亲托马斯开始反对:“读书对于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是不要紧的。另外,你需要他们在家帮忙,他很快就是个好帮手了。但在母亲的坚持下,林肯和姐姐都进入了两英里远的一所学校。   “你们今天学了什么?”尽管很累,但南希还是常常的问。一次,林肯天真地问着他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名词:“妈,什么是解放?”南希屏住了气,用目光注视着他:“解放,就是自由,就是一个属于自己而不象奴隶一样属于别人。这是每个人应当有的权利,不管是什么肤色,这一点一定不要忘了。”   孩子严肃的点了点头。南希心里轻松了,虽然她无法确定这番话对这个幼稚的孩子所产生的兴趣,后来历史却证明,她的这番话,影响了一个国家的进程,这番话对孩子心灵的震动是无法形容的。   就是这个令人尊敬的母亲给予自己的孩子以崇高的品质。   第二个母亲:伟大的爱与帮助   孩子的心灵向往爱,无私的爱。这爱对于他的成长有莫大的作用,促使他成为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但仅有爱还是不够的,孩子的心灵渴望知识,渴望理解,渴望尊重。   而林肯的继母萨利确实体会到了这一点,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   自从萨利来后,家务事就不用林肯操心了。他又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读书了。看到他如此爱读书,萨利就给他找来更多的书,生日时送给林肯一本他盼望很久的《英语缀字课本》。这些书可乐坏了林肯,他又可以重新徜徉在书的海洋中了。从这些书中他获得了大量的知识,能取得以后伟大的成就,他不能不感谢他的第二个母亲——萨利。   母子俩有了共同语言,孩子爱着继母,而继母也继续用无私的爱来关心他,帮助他。1823年秋末的一天,他装着一肚子新闻去见萨利:“妈,您猜怎么啦?人家说,阿泽尔?多西要办一所学校。我真希望也能去。”萨利很高兴,她决定支持儿子。在她的坚持下,林肯的父亲终于同意了。这对于他的影响是具有决定性的。   不管是在以后的生活,还是在他走进社会,步入政坛,萨利始终是林肯身后最强有力的支持。   从一位平民到总统,可以说,林肯经历了许多令他难以忘怀的痛苦的过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倍受艰辛的人,改变了美国历史的进程,不可否认,这与他勤奋刻苦的精神、不屈的斗志及良好而珍贵的继母家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林肯生活在一个拓荒者的家庭,可以说是不幸的。但是,他又同时拥有两个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与影响导致了他的成功。   林肯说过一句话:“我的一切,都源于我天使般的母亲。”有人问,你指的是哪一个母亲?“两个。”他肯定地回答。 二.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凭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李嘉诚   ——李嘉诚教子做成功的人   1、带儿子挤巴士,富豪甘作“小气”爸爸   不要以为富豪的儿子就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享受荣华富贵,李嘉诚从来都不娇惯儿子,他坚信,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学会做人处世,比给他金山银山要强百倍,所以,两个儿子从小就被要求克勤克俭,不求奢华。   李泽钜和李泽锴虽然出生在大富之家,却很少有机会享受奢华的生活。他们小的时候,李嘉诚很少让他们坐私家车,却常常带他们坐电车、巴士。有一次,李嘉诚看到在路边摆报摊的小女孩边卖报纸边捧着课本学习,就特意带两个儿子经过这个报摊,让他们学习小女孩认真学习的态度。   李家兄弟在香港圣保罗男女小学上学,在这所顶级名校里,许多孩子都是车接车送,满身名牌,可他们却经常和爸爸一起挤电车上下学。以至两个孩子经常闷闷不乐地向父亲发问:“为什么别的同学都有私家车专程接送,而您却不让家里的司机接送我们呢?”每次听到兄弟俩的质疑,李嘉诚都会笑着解释:“在电车、巴士上,你们能见到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人,能够看到最平凡的生活、最普通的人,那才是真实的生活,真实的社会;而坐在私家车里,你什么都看不到,什么也不会懂得。”于是,两个孩子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一样,在拥挤的电车里一天天长大。那些神色匆忙满身疲倦的成年人、那些和他们一样挤电车的孩子,让他们懂得,真实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和劳累,安逸和奢侈并不是生活的常态。   和学校里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同学们相比,李泽钜和李泽锴甚至怀疑自己的父亲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富有。因为小气爸爸不仅很少给他们零花钱,常常鼓励李泽钜和李泽锴勤工俭学,自己挣零用钱。所以李泽钜和李泽锴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杂工、侍应生。李泽锴每个星期日都到高尔夫球场做球童,看着小小的儿子背着大大的皮袋跑来跑去,李嘉诚甚是开心。而当李泽锴告诉他,把挣来的钱拿去资助有困难的孩子时,他更是笑逐颜开。懂得了勤劳和独立、懂得助人即是助己的儿子,是他想要的好儿子。他开心地对妻子庄月明说:“月明,好!孩子像这样发展下去,将来准有出息。”   李嘉诚不只是单纯的在思想上为孩子树立勤俭节约的美德,还言传身教,在严格要求儿子们的同时,也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在对社会捐赠方面他始终都是大手笔,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却是十分平淡、克勤克俭、不求奢华。直到今天,他戴的只是廉价的只值二十六美元的日本手表,穿的仍旧是十年前的西装,居住的是三十年前的房子。李嘉诚说:“如今我赚钱不是为了我自己,我已不再需要更多钱。”这些话与行为,深深地刻在了李泽钜和李泽锴的心中。   2、教孩子学会做人是父母最重要的责任   李嘉诚曾说过:对子女的教育,百分之九十九应该教他们做人的道理,即便是他们成人后,也应该是三分之二教他们如何做人,三分之一才是教他们如何做生意。所以李泽钜和李泽锴从小就接受父亲这样的教育——要真正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然后才是做一个成功的人。做正直的人必须不贪图小利,多为别人着想,而做一个成功的人,必须勤奋努力,诚实守信。   李嘉诚自幼家境窘困,连小学都没读完,所以为了能够做一个更加成功的人,他积极学习,勤奋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李泽钜和李泽锴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学习也很自觉勤奋。   在李家兄弟的童年时期,每天晚上,辛苦了一天的李嘉诚都会坐在书桌前阅读、自学外语。每逢星期日,李嘉诚就会带兄弟俩一起出海游泳,而游完泳后,必定要给他们上一堂严肃的国学大课。他会拿出随身带着的《老子》《庄子》等书,一句一句读,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解释给儿子听。时间一长,李泽钜和李泽锴记住了那些传统的做人准则,比如诚实,比如信义。   其实,做正直的人,李嘉诚的这种思想由来已久。那是1943年的事情,父亲刚刚去世,为了安葬父亲,李嘉诚含泪去买坟地。卖地给李嘉诚的人,是两个客家人。李嘉诚将买地钱交给他们,并坚持要求去看地。这两个人看李嘉诚是个小孩子,以为好欺骗,就将一块埋有他人尸骨的坟地卖给他,并用客家话商量如何掘开这块坟地,将他人尸骨弄走。   可是,李嘉诚听得懂客家话。他震惊地想,世上居然有如此心黑、如此挣钱的人。甚至连死去的人都不放过;想到父亲一生光明磊落,即使现在将他安葬在这里,九泉之下的父亲也得不到安眠的。   李嘉诚深知这两个人绝对不会退钱给他。就告诉他们不要掘地了。他另找卖主。这次买地葬父的一番周折,深深地留存在李嘉诚的记忆深处,使他不仅上了一堂关于人生、关于社会真实面目的教育课,而且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独自创业的李嘉诚来说,也是面临在道义和金钱面前如何抉择的第一道难题。这促使李嘉诚暗下决心,不管将来创业的道路如何险恶,不管将来生活的情形如何艰难,一定要做到:在生意上不能坑害人,在生活上乐于助人,做正直的人。   在对儿子日常的教育中,李嘉诚将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到了儿子们的思想中。为了着力培养孩子们的这种美德,李嘉诚不只是说说而已,还在生活中要求他们从点滴做起,做个真正的良善之人。   有一次,香港刮台风,李嘉诚家门前的大树被刮倒了,李嘉诚看到两个菲律宾工人在风雨中锯树,马上把儿子从床上喊了起来,指着窗外的工人说:“他们背井离乡从菲律宾来到香港工作,多辛苦,你们去帮帮他们吧。”李泽钜和李泽锴马上穿上衣服走进了风雨,而这时的李嘉诚在他们身后绽开了笑容。   3、做成功的人,必须学会正确的处世哲学   小儿子李泽锴曾说:“我从家父那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是怎样做一个正直的商人。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与合伙人的关系。”   只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是不够的,就如同所有的中国父母一样,李嘉诚作为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家、大富豪,当然也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是一个成功的人。而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处世哲学。   李嘉诚常常教育两个儿子,要想成功,在其他所有基础条件齐备的时候,就必须要注意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为了让儿子们真正明白这些做人的道理,李嘉诚对这方面的教育很早。   当李泽钜和李泽锴到###岁时,李嘉诚召开董事会,就让儿子坐在专门设置的小椅子上列席会议。   开始兄弟俩觉得新奇好玩,瞪大眼睛,认真听父亲和各位董事讨论工作,有时大家争得面红耳赤,吹胡子瞪眼睛,兄弟俩吓得哇哇直哭,李嘉诚说:“孩子别怕,我们争吵是为了工作,正常现象,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明嘛!”   有一次李嘉诚主持董事会讨论公司应拿多少股份的问题,他说:“我们公司拿百分之十的股份是公正的,拿百分之十一也可以,但是我主张只拿百分之九的股份。”   董事们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争论不休。这时李泽钜站在椅子上说:“爸爸,我反对您的意见,我认为应拿百分之十一的股份,能多赚钱啊。”弟弟李泽锴也急忙说:“对只有傻瓜才拿百分之九的股份呢!”   “哈哈,”父亲和同事们忍俊不禁,他说,“孩子,这经商之道学问深着呢,不是1+1那么简单,你想拿百分之十一发大财反而发不了,你只拿百分之九,财源才能滚滚而来。”   实践证明李嘉诚的决策是英明的。公司虽然只拿了百分之九的股份,但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李嘉诚认为,作为企业家,每时每刻都在与人打交道,注意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以及做什么都是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必要。李嘉诚告诉孩子们:“工商管理方面要学西方的科学管理知识,但在个人为人处世方面,则要学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不断修身养性,以谦虚的态度为人处世,以勤劳、忍耐和永恒的意志作为进取人生的战略。”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出前人的养生之道来教育孩子怎样重承诺。他说:“如果要取得别人的信任,你就必须重承诺,在做出每一个承诺之前,必须经过详细的审查和考虑。一经承诺之后,便要负责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难,也要坚守诺言贯彻到底。   4、爱子不纵子,培养孩子自立就要给他们磨砺的机会   儿子们一天天长大,李嘉诚决定送他们出国上学,让他们独立生活。这个决定对于十五岁的李泽钜和十三岁的李泽锴来说,未免过于严酷,因为这意味着小哥俩要离开父母,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自面对陌生的环境,自己安排学习和生活了。让孩子们这么早就告别无忧无虑的家庭生活,独自到千里之外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去求学,李嘉诚的确下了狠心,望子成龙的他有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们早一点独立生活,胜过给他们金窝银窝。   到美国的第一夜,李家兄弟俩就被排山倒海的陌生和寂寞弄得手足无措。以前大事小情都依赖父母惯了,现在,父母远在万里之外,什么事情都要自己解决,小哥俩无所适从,更糟糕的是因为语言不通,他们感到举步维艰。这一次,他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独自面对生活。   李嘉诚的妻子对于远方的儿子,自然格外牵挂,特别是接到儿子们声泪俱下的电话时,更是心如刀绞,可是她明白李嘉诚这样做的良苦用心——父母不可能永远守护在孩子身边,只有让他们早一些经受暴风雨的洗礼,才能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才能让他们在未来之路上经受住风吹雨打。所以,每次儿子们打回来电话哭诉委屈,她都坚定地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她和李嘉诚一样,希望儿子们的翅膀能够尽快硬起来,学会自己飞翔。   于是,小哥俩在美国开始了独立生活的第一个篇章。除了学习,他们要面对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饭,虽说李嘉诚教子甚严,可小哥俩却从没有下过厨房。为了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小哥俩开始跟电视上一个专门教做菜的节目学习,每天跟着主持人学烧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学会了几道风味菜的做法,然后开始生活得像模像样了。   在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后,小哥俩利用学习之余积极寻找打工的机会。交通工具就是一人一辆单车。有些熟悉他们的朋友知道他们在打工,还不开跑车骑单车,不免感到诧异:“你们的父亲是亚洲的大富豪,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哥俩相视而笑,耸耸肩回答:“那又怎样!”   5、毕业了别找靠山,有本事自己创业去   事实证明,李嘉诚的狠心是正确的。后来,李泽钜和李泽锴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然而当他们想进入父亲的公司施展才华时,父亲却对儿子们说:“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愣住了,说:“爸爸,别开玩笑了,您有那么多公司,就不能安排我们工作?”李嘉诚斩钉截铁地说:“别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就是有二十个儿子也能安排工作。但是,我希望你们先去打自己的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兄弟俩再次离开了香港,来到加拿大,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做起。磕磕绊绊之后,终于有所成就,李泽钜成功经营了一家地产开发公司,李泽锴则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在他们创业过程中,李嘉诚冷酷得不近人情,什么都不管不问,任凭哥儿俩在商海里挣扎拼搏。   在李嘉诚的培养下,两个儿子在独立处理加拿大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庞大发展规划,以及 策划 活动策划ppt下载游戏策划下载民宿策划下载游戏策划shu下载英文歌曲大赛策划免费下载 收购美国哥顿公司“垃圾债券”等一系列大动作中,都表现出惊人的胆识和灵敏的商业头脑,李嘉诚曾自豪地说:“即使我不在,凭着他们个人的才干和胆识,都足以各自独立生活,并且养家糊口,撑起家业。”   正是李嘉诚的不管不问成就了儿子自立自强、奋发向上的品格。如今,李泽钜和李泽锴皆已成为举足轻重的商界大腕,李泽钜加入父亲的公司,父子合力打造李家更辉煌的未来,而李泽锴则以九十亿的身价成为世人瞩目的商界明星。狠心的小气爸爸李嘉诚终于为亚洲商界培养出了两条巨龙。   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无疑是成功的;而作为一个父亲,李嘉诚依然是成功的。在李泽钜、李泽锴的成长过程中,倾注了李嘉诚大量的心血。李嘉诚在让父爱的光辉时时刻刻抚照着他们的同时,也严格要求他们知书达理、谦虚做人,并拥有一颗仁爱之心,且绝对不允许他们像其他嘴里含着金汤匙出世的“公子阶层”那样目空一切。   不仅如此,在李泽钜、李泽锴的成长过程中,李嘉诚亦注重培养他们的志向,李嘉诚认为:“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选择实力去独闯天下。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动辄搬出家父是某某,子凭父贵。那么留给他们万贯家财只会助长他们贪图享受、骄奢淫逸的恶习,最后不但一无所成,反而成了名副其实的纨绔子弟,甚至还会变成危害社会的蛀虫。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害了他们吗?”   “对于泽钜和泽锴,我没有一般中国人一定要子孙继承事业的想法。但是,我也会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创造继续发展的良好条件,如果最后他们的能力确实无法胜任,那么我认为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只是无须李家管理。一个真正优质的企业,只有组织正确,有一套健全的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和科学的管理,才能生存并继续向前发展。”   对儿子们,李嘉诚是慈爱的,他的慈爱基于任何一个父亲的本性;而对于儿子们的成长与培养,李嘉诚是清醒且绝情的,他的这种清醒与绝情是掩藏于大爱之下的教育思想的深度与深刻,这种深度与深刻尤其让人敬佩。 三. 徐静蕾父亲的素质教育 “君子之泽,五世而竭”,即可以纵情任性的子孙通常无法像他们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先辈一样,仍能充当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砥砺与磨难。 ——徐静蕾父亲   1、做人的态度,为做事之前提   徐静蕾被中国影坛誉为“四大名旦”之一,而且由于她出众的人文素质,又有“玉女”之称。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父亲,他知道教孩子做事先得教她做人:用语言教化不如身体力行。做事先做人,如果不懂做人之道,一切事情做起来都会很费力。   一次,徐子健下班回家检查女儿的作业,发现她没完成,便狠心地罚她重写两遍。可是这种惩罚的办法并不起多大作用。小静蕾总是能想出“绝招”来对付爸爸。比如,把前几天写的字拿出来骗爸爸说是刚写的。忙碌了一天的徐子健不可能记住女儿所有写过的字,静蕾的“小滑头”便往往能够得逞。   当徐子健发现了女儿的“小伎俩”以后,他想:仅凭严厉和粗暴是不能解决问题。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当着女儿的面,一张又一张地、非常耐心地画制写大字用的米字格。小静蕾问:“干吗要自己画?多麻烦啊!为什么不去商店买?”徐子健说:“咱们家的经济条件不富裕,没有那么多钱去买米字格纸。再说,你练字爸爸陪你画米字格不是很开心吗?”   从那天起,徐子健无论多忙,每天晚上都要抽出时间陪在女儿身边画米字格,这使徐静蕾那颗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她虽然还讲不出什么道理,但觉得自己如果再不认真练习,就太对不起爸爸了。就这样,徐静蕾练习书法一练就是十几年,毛笔字写得有模有样,不但能为爸爸办的厂题写厂牌,而且还获得过“中日青少年书法大赛”的三等奖呢。   在徐静蕾的著名的“老徐”博客里也有关于她当年学书法的记录。“爸爸在我六岁的时候开始让我学书法,背古诗,字认得够多的时候就让我念古文读四大名著,为此他记了很多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笔记,是世界上最用功的爸爸……”爸爸的角色在徐静蕾的成长中无疑是重要的。2002年徐静蕾完成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影片《我和爸爸》,这是一部关于成长,讲述父女之爱的影片。其实在很多名人身上都出现过这样的“反刍”现象,就是幼年成长过程中那些铭刻在心的强烈意识影响了未来人生的走向,在以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挫折教育”,磨砺处世心态   徐静蕾八岁那年,徐子健下海创办了一家霓虹灯厂。刚开始没有经验,赔了不少钱,有一个月全家只有一百元的生活费。为了生活,徐子健弄来一堆废料,可以从中拣些值钱的东西去卖,那段日子全家人一有空就坐在小院里拣废品。   徐子健给正上小学的徐静蕾布置了任务,每天放学后,必须拣两个小时的废品。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小静蕾坐在院子里拣废品,小手冻得又红又肿。奶奶看了直心疼,就对徐子健说:“她还小,让她回屋里暖和暖和吧!”徐子健说:“越是艰苦,越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处处宠着她,惯着她,一旦养成怕苦怕累的坏习惯,将来肯定会一事无成。”   其实,徐子健又何尝不心疼女儿呢。第二天,他特意买来一双很厚的棉手套,让小静蕾戴上;见女儿的小脸冻得红红的,他就进屋取一杯热水,端到女儿面前,让她喝下去暖和暖和。然而,他就是不肯说一句让女儿放弃的话。   当徐静蕾以她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二部作品,《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而获得2004年第五十二届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而接受央视“面对面”的访谈时,记者曾问她:“你的成绩或者说你的成就在增长,变得越来越优秀,你为什么还能那么冷静呢?”   徐静蕾笑着回答说:“我有飘飘然的时候啊,但是会过去,我觉得这是教育,我觉得得感谢我爸爸,因为我从小受的教育,其实就是挫折教育,就是你不行,你还差远了,就是这个我觉得在我心里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固定的评判自己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我每天都会有一种,当我特别得意的时候,我自然心里会有一个声音说,别臭美了。”   其实徐静蕾的这个回答很容易让人误会,尽管她本意并非如此。在徐静蕾的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要求很严厉,甚至可以说是苛刻,但所谓的“挫折教育”绝不是一味的打击,而是带有很强烈的徐氏风格的。   比如徐子健很有孝心。静蕾的奶奶一直跟他们生活在一起,每天回家,徐子健总是先到她面前,叫上一声“妈”,然后再脱外衣、放提包。每天晚上,他总要为她端洗脚水、捶背,照顾奶奶睡下后自己才休息。家里有一点好吃的,徐子健总会对小静蕾说:“快,给奶奶送去。”尽管有时小静蕾馋得要命,但还是把好吃的先送给奶奶。开始奶奶总是把好吃的塞进孙女嘴里,徐子健发现后对老人说:“妈,我知道您疼她,可是您应该把爱藏一半在心里。您可以把好吃的作为奖励,奖励她字写得好,活干得好。这样才是真正为孩子好呢。”奶奶明白了徐子健的用心,就一直配合他。   这样的教育方式除了让小静蕾在潜移默化中就将孝道印在了脑中外,更让她明白,任何事情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能取得一点小小的成绩就骄傲,更不能因此而停滞不前,这也造就了她即使在成名后性格中依然保有那一份宠辱不惊。   为了让女儿从小就懂得谦逊待人的道理,徐子健更是以身作则。一次,徐子健急需一份资料,就打电话让厂里派一名工人送到家里来。那天,天降大雪,那名工人赶过来时,头发上、衣服上落满了雪花。徐子健赶紧上前亲自为他掸掉身上的雪花,并给他泡了一杯热茶,还一个劲地说:“大雪天让你跑一趟,辛苦了。”见厂长这般对待自己,那工人连声说:“厂长,这是我分内的事情,您对我们太好了。”这一切被小静蕾看在眼里,深深地铭刻在心里。徐静蕾成名后,一次,她所在的公司新来了一名职员,第一次见到大明星,小伙子赶紧上前为她倒茶。不想,徐静蕾立即起身接过茶壶,自己倒了起来,还转身为小伙子也倒了一杯。大明星不仅没有架子,反而为自己服务,这让小伙子感动了许久,以后他经常向别人提起这件事。   随性自然,护佑清醒人生   同现在那些俗气的“青春偶像”相比,徐静蕾给人的印象有所不同,她更亲切一些,朴实一些,清新一些,淡雅一些,气质也更“文化”一些。徐静蕾的“玉女”气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她的父亲对她进行素质教育的结果。   有记者曾问她:“有没有给自己定目标呢?目标是什么?”   徐静蕾说:“我的目标就是当一个杂家,然后每天过得特高兴。”   记者问:“人怎么才能高兴?”   徐静蕾说:兴趣和朋友。我觉得我其实想做的事情很多,比如说小时候,其实我小时候最大的一个理想是办一个杂志,当然我曾经想过做记者,我的理想就是当一个杂家,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用干得特别好,但什么事情说起来都难不住我,比如说弹钢琴,我今年年初开始学,比如说英语我又在学,比如缝纫机,我刚买了一个电动缝纫机,其实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一个兴趣多的人。   记者又问:“那么谁是徐静蕾呢?”   完全没有迟疑,徐静蕾随意地回答说:“徐静蕾就是住北京朝阳区的这么一个人呗,然后想干干这个,想干干那个,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就是这个了。”   这一份随意与清醒,这一份自然与性情,就是爸爸徐子健在徐静蕾还幼年时就刻意为她送上的一份人生的大礼,护佑着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快乐,更成功! 四. 鞠萍姐姐的育子魔法棒 教育子女有一大障碍,如果超越过去了,那教育将有一个良好的起点,如果没能超越,教育则很可能走上歧途,这个障碍就是为人父母的自以为是。   “个性教育对于孩子最重要,千篇一律地摇头和鼓掌,谁也受不了!”   ——鞠萍姐姐的育子魔法棒   1、“狠心”咒语,杜绝蛮横小霸王   1993年1月22日,大年三十,这是一个让鞠萍永远也忘不了的“特别”日子。那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她的儿子来到了这个世界。她知道,自己的另一段生命从此拉开序幕。   鞠萍和丈夫商量,为儿子取名叫蒋翼遥,希望他能带着父母希望的翅膀飞向遥远的未来。小翼遥的出生,给鞠萍带来了许多新乐趣。从儿子满月开始,鞠萍就为他记录成长的“足迹”。在鞠萍的钱包里、写字台上、办公室里,到处都有小翼遥可爱的照片,无论工作多忙或者生活里有多么不开心的事,只要目光停在宝贝儿子的相片上,鞠萍心里马上就有暖暖的温柔涌上来。   从《七巧板》到《大风车》,鞠萍在电视台做的一直都是少儿节目。因为职业的关系,鞠萍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很懂孩子,但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她才发现:原来当“鞠萍姐姐”和当妈妈并不一样,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小翼遥生性好动,小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因此照顾起来很辛苦。鞠萍每天在电视台忙得不可开交,常常到了周末都不能在家休息,好不容易等儿子长到了半岁,她一“狠心”,把小翼遥送到了外婆家,让母亲帮忙照顾。   但是没过多久,鞠萍就发现母亲实在太“惯”这个小外孙了。她担心,翼遥因此变成“小霸王”,就跟母亲谈了几次,但是老人还是舍不得拒绝孩子的要求,事事顺着孩子来。鞠萍思量再三,最终将儿子接了回来,并专门给儿子请了一个保姆。在她看来,对孩子适度地严格,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如果等他长大了再去改一些坏习惯就困难了。在鞠萍的精心呵护下,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着。翼遥很小的时候被左邻右舍称为“小人精”,因为他特别机灵,每次家里来了人,小家伙总是很热情,让座倒茶什么的毫不含糊,“叔叔”“阿姨”叫个不停,特别招人喜欢。   有一次,电视台几位摄像师到鞠萍家做片子,临走的时候,还没上学的小翼遥摇着小手跟他们说:“叔叔慢走,以后常来啊!”大家惊讶之余,纷纷赞叹小家伙不简单,将来长大了一定有出息。这件事让鞠萍在单位里得意了很长一段时间。   2、“赞美”咒语,培养孩子良性认知   在不少中国家长的观念中,认为过多地表扬会让孩子骄傲,只有不断地指出孩子的缺点才是教导他们成才的最有效方式。鞠萍却不是这样,她认为学会适当地赞美孩子,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在小翼遥刚学说话的时候,鞠萍就发现,只要家人惊喜地说我们家翼遥真棒之类的话,小家伙就会手舞足蹈说个不停,而且嘴里经常蹦出一些新鲜词。她半开玩笑地对丈夫说:“看起来,谁都愿意听好听的。孩子也吃这一套!”   但是,如何赞美孩子却是一门艺术。为此,鞠萍特意上网浏览了一些知名教育网站,学习中外先进家庭的教子方法。但是鞠萍也是自有一套的,在家里,她每次会对儿子说,“嗯,你做得不错。不过如果我是你,我会做得更好。”然后再把原因解释给孩子听。鞠萍说,作为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建立真正的信任,让孩子自己认为“我是最好的,我做得最棒!”一般孩子都喜欢父母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翼遥上学以后,鞠萍发现他动手能力很强,但是有些不善于表达,而且理解能力跟同龄孩子相比也差一些。鞠萍就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他的反应力,一有时间就强调“立刻”与“一会儿”的区别。因为自己有位“明星妈妈”,加上平时很受大人的宠爱,到了学校的翼遥一开始颇有点“小少爷”的脾气,老师一批评他,他的嘴巴就撅得老高,眼泪汪汪的,不服气。鞠萍知道以后,心里虽然生气,但还不想“狠狠教训一番”不懂事的儿子,男孩子的反叛心理很重,如果处理方法不对,他会变得更加调皮。   那天,鞠萍接儿子放学后,带着他去了西单一家专门卖儿童用品的商店,让翼遥挑了一个他要了很久的变形金刚。然后,鞠萍问他:“你为什么不挑别的呢?”翼遥想了想,告诉妈妈:“因为大家都喜欢它。”鞠萍笑了:“对呀,大家都喜欢它,那是因为它既聪明又勇敢,还从不惹人生气,对吧?”翼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鞠萍鼓励儿子说:“那翼遥是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呢?妈妈知道翼遥是最聪明、能干的孩子,那为什么会把老师都弄生气了呢?”翼遥的脸马上就红了,摆弄着变形金刚的手也开始不自然起来。   鞠萍还特别注重孩子的心理成长。小翼遥曾经直接地告诉妈妈,自己不喜欢妈妈太过严肃的样子。所以鞠萍平时对儿子很温和,她经常把要表达的意思含蓄地暗示给儿子,虽然这需要孩子自己去思考和理解,但是得到了父母的尊重,他们自然愿意、也能够做到。   小翼遥在学校的成绩不是很好,中等偏下,而且有点偏科。可是学习成绩并不影响他成为班上的“孩子王”。他笑呵呵地说这可跟他的明星妈妈没关系,“我在学校里比‘鞠萍姐姐’的名气要大。”   只要时间允许,鞠萍就会让儿子把他同学、朋友带到家里来玩,也放心地让他去同学家玩。鞠萍还经常带翼遥到同事和朋友家串门,特意培养孩子的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这样一来,不仅锻炼了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协作能力,也让儿子成了班里名副其实的“领导人”。班上组织什么活动,他都能自如地担负“小领导”的角色。   谈到儿子翼遥,鞠萍笑言他们母子之间更像是“好哥儿们”。不过虽然鞠萍平时不怎么干涉孩子的“自由”,但对儿子也有要求严格的地方,那就是一定要自立、自强,从小养成节俭的作风。翼遥从小就特别喜欢吃甜食,去麦当劳吃冰激凌时他吃完总是把外面那个蛋筒扔了,鞠萍就说:“既然你吃不完,以后就不能再买这个!”翼遥当时根本没放在心上,鞠萍也就没说什么。结果过了一个星期,他又要买冰激凌吃的时候,鞠萍就是不同意,把爸爸搬出来也没用。鞠萍冲丈夫使个眼色,郑重地对儿子说:“翼遥,你做错一件事情,就必须做好另外一件事情来抵消才行。”结果,小翼遥足足清洁了半个月的厨房卫生,才重新获得吃冰激凌的权利。从那以后,他就把爸爸妈妈的每句话绝对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他们说话是算数的。   3、 “自信”咒语,让孩子感受到你为他自豪   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鞠萍何尝不想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但现实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了以后都成名人、大人物。但小翼遥从小没有上过任何培训班,学过钢琴外语之类,因为鞠萍觉得,如果他没有兴趣,请再好的名师都是没用的。   翼遥原来有个特别“没出息”的理想——老师问同学们长大想干什么,大家的回答不是当市长、做大款,就是成为科学家、明星之类的,可翼遥却说自己将来想当一名司机。大家听后都乐了,他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错,回家以后就把自己的困惑跟妈妈说了。鞠萍听了儿子的“理想”却很高兴,她告诉儿子:“一个班里那么多同学能出几个大科学家、大作家?你想做的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踏实最棒的。”   鞠萍总是对儿子说的一句话是,不管你想做什么,如果你觉得是对的而且不会伤害到别人,就去做,只要你能做好。   上了初中以后,翼遥的性格变得特别温顺,对待同学、朋友十分热心。在生活上,翼遥一切都能自理,早晨鞠萍和丈夫都要很早起来,翼遥也习惯自己起床,自己热早餐,晚上不用父母提醒就自己洗澡上床睡觉。   翼遥一直是妈妈最忠实的观众。一年,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少儿频道进我家,塑造未来共成长”为主题的宣传策划活动。在妈妈的鼓励下,翼遥也参与了这次活动。在直播现场,当看到儿子面对全国亿万观众时那一副从容不迫、充满自信的样子,鞠萍开心得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有一次,鞠萍很坦诚地告诉翼遥说,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虽然当时翼遥没说什么,但是鞠萍看得出来,儿子当时特别感动。那一段时间,儿子每天干什么事情都显得很有精神。以前,翼遥总是不喜欢妈妈亲自己的脸,他觉得那是对女孩子才有的行为,太“肉麻”了。但是过了几天,早上上学出门的时候,冀遥突然主动在鞠萍脸上亲了一口,说:“妈妈,我真的很喜欢你!”那一刻,鞠萍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了。   从名人家庭中走出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时不时地受到父母的“冷落”。特别是新春佳节时,翼遥的生日按农历算正好是大年三十,但通常情况下,妈妈都不能陪自己过节、过生日。可是翼遥没有抱怨,当他每次想妈妈的时候,都会打开电视看妈妈的节目,“鞠萍姐姐”的音容笑貌从荧屏里走出来,同样定格在他的心中。   鞠萍曾说,她只给了儿子生命,然而儿子给她的却是整个幸福的世界。这一段浓浓的母子亲情,怎么不让人欷歔赞叹、为之感动! 五 白岩松给儿子的人生邮件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白岩松   ——中国名嘴白岩松给儿子的人生邮件   1、每天至少挨两次打的淘小子   白岩松的妈妈是一位教师,为了白岩松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当你坐在电视前看白岩松一脸忧国忧民的严肃样子侃侃而谈时,一定想不到,小时候,白岩松是一个多么淘气的孩子,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因此,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小时候,由于太贪玩,白岩松的学习成绩很不好。但当他扔下书包在大草原上像匹小野马似的疯跑时,妈妈从不会把他抓回来写作业什么的。而是一边干着活,一边看着自己的儿子笑。作为一个母亲,她知道,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对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更多。   一次,白岩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排了倒数第二,他一生气,就偷偷把张贴分数的光荣榜撕掉了。后来这事儿终究还是被老师和家人知道了。当然,白岩松又挨了妈妈一顿打。但妈妈绝不是那种粗暴的只知道打孩子的人,作为一个老师,她能理解一个无法面对自己成绩的小孩子的古怪心理。   蒙族人天性中的豪放无法掩盖一个母亲的细腻情感,打过白岩松后,妈妈开始就为什么挨打这件事和白岩松聊天。在妈妈一句句语重心长的教诲里,白岩松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懂得了掩耳盗铃终究不是个办法,开始认真学习起来。   热爱学习必然就会爱上读书,每到节假日,白岩松就去图书馆看书。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办了两个图书证。白岩松爱看的书很多,有《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西游记》等等。书中的精彩的故事,让白岩松觉得那些作家真是了不起。妈妈见儿子这么热爱文学,因势利导,使白岩松有了人生的第一梦想,长大了也当作家。   上了初中后的一个暑假里,在妈妈的鼓励下,白岩松初次尝试写侦探小说,虽然文笔不是很好,但编的故事却很吸引人。这是因为平时每逢有人讲故事,白岩松总是用本子记录下来。有一天,爸爸给他讲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听完故事,白岩松立刻跑了出去,爸爸很奇怪,就悄悄地跟在他身后,想要看个究竟。不久,爸爸发现,白岩松来到村西头的大树下,开始给伙伴们讲刚才听来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非常吸引人。爸爸高兴地想:这孩子真行,挺有两下子!   正因为从故事中提炼了大量的素材,白岩松才写出了侦探小说。这次尝试,进一步锻炼了白岩松的写作能力,为他日后走上主持人的道路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主持了《东方时空》后,即使电视里有编导,但白岩松仍喜欢自己写台词,使著名的“白岩松式语言”风靡一时。   2、送给儿子一封人生邮件   受草原文化的影响,白岩松对儿子的教育也是阳光式的。他曾给孩子寄出了一封“人生邮件”:   我的儿子饱餐一顿后,安静地睡着了,那种照看新生儿的奇妙感受充满我心。我知道,在我们彼此的生命历程中将相互温暖与扶持。做了父亲,我不该两手空空迎接他的到来,但孩子那稚嫩的小手还举不起任何可称为礼物的东西,那就让我将祝愿当成礼物,投入生命的信箱,来一个慢件邮递。当他长大的时候,再好奇地拆封吧。   学会宽容   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也许平和与安静会很昂贵,不过,拥有宽容,你就可以奢侈地消费它们。宽容能松弛别人,也能抚慰自己,它会让你把爱放在首位,万不得已才动用恨的武器;宽容会使你随和,让你把一些人很看重的事情看得很轻;宽容还会使你不至于失眠,再大的不快,再激烈的冲突,都不会在宽容的心灵里过夜。于是,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不争第一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可在生命的每个阶段,第一的诱惑总在眼前,于是生命会变成劳役。站在第一位置的人不一定是胜者,每一次第一总是一时的风光,却赌不来一世的顺畅。时代的风向总在转变,那些被吹走的名字,总是站在队列的前面。争第一的人,眼睛总是盯着对手,为了得到第一,也许很多不善良的手段都会派上用场。也许,每一个战役,你都赢了,但夜深人静,一个又一个伤口,会让自己触目惊心。何必把争来的第一当成生命的奖杯!我们每一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在那条长长的人生路上,追求更好强过追求最好。   爱上音乐   在我们的身边,什么都会背叛,可音乐不会。哪怕全世界所有的人都背过身去,音乐依然会和我窃窃私语。我曾问过一位哲人,为什么今天的人们还是需要一两百年前的音乐抚慰?哲人答,人性进化得很慢很慢。于是我知道,无论你向前走多远,那些久远的音符还是会和你的心灵很近。生命之路并不顺畅,坎坷和不快都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但爱上音乐,我便放心。因为一两百年前,那些独对心灵的音乐编织者,早已为你谱下安慰的乐章。在你成长的时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将使人们的头脑中独自冥想的空间越来越小。然而,走进音乐的世界里,你会在和音乐的对话中学会独立,学会用自己的感受去激活生命。每当想到,今日在我脑海里回旋的那些乐章,也会在未来与你相伴,我就喜悦,为一种生命与心灵的接力。   其实还有,比如说,来点幽默、健康,有很多真正的朋友……但我想,生命之路自己走过,再多的祝愿都是耳后的叮咛,该有的终将会有,该失去的也终会失去。然而孩子,在父母的目光里,你的每一步都将是我们生命里最好的回忆。很久很久以后,也许你会为你未来的孩子写下祝愿的话语,只是不知,是否和我今日写下的相似?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心路历程,所以它和朝代的更迭无关。孩子,当将来你拆开这封今日寄出的邮件时,我还是希望,你能喜悦并接受。 六 撒切尔夫人的"一面镜子"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得到了一种力量,他便可以学会自信。”父母积极的教育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学会鼓励孩子也是需要父母作出努力的。有这样一位年轻的爸爸,当他看到两岁多的儿子打碎了奶杯,奶洒了一地而呆呆发愣时,立即跑到儿子面前安慰他说:“宝宝长大了,手真巧,会自己拿奶杯了。”接着,年轻的妈妈也赶了过来说:“岁岁(碎碎)平安,年年成长。不要怕,下次一定会拿得住。”   家长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特点。抓住他点滴的进步和成功,对他做出的努力给予赞赏和鼓励。给予鼓励就等于积累一些积极的情感,让孩子觉得自己还行。积极的性格都是在你一次一次努力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一个出身平民的女子,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而且连续三次当选。她在重大国际、国内问题上,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立场强硬,做事果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影响了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被誉为欧洲政坛上的“铁娘子”。   然而,撒切尔夫人绝非政治天才,她的性格、气质、兴趣等都深受父亲的影响,她的人生之路的成就都源于父亲培养起来的高度自信!   玛格丽特的父亲罗伯茨是一个鞋匠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开了一个小杂货店以维持生计。父亲爱好广泛,热衷于参加政治选举。玛格丽特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博览政治、历史、人物传记等方面的书籍,从小对政治就有相当多的了解。   玛格丽特的家教是很严格的。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很小的时候,罗伯茨先生就谆谆告诫她千万不要盲目迎合他人。等到玛格丽特入学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而多彩。她的同学可以与他们的朋友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那么诱人,那么令人愉快。   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   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   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   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有主见,有自己的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这样的家庭教育培养了玛格丽特的高度的自信,独立不羁的个性使她常常有一种心理优越感。
本文档为【家庭教育案例b】,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2368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67KB
软件:Word
页数:19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4-17
浏览量: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