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

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

举报
开通vip

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论文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议论文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题,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1-5-14 16:35:59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
★★世纪期刊网-专业期刊论文原文服务网站★★ 【关于我们】 世纪期刊网专业提供中文期刊及学术论文、会 议论文 议论文格式议论文递进式结构议论文框架结构议论文文体知识ppt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的原文传递及下载服务。 【版权申明】 世纪期刊网提供的电子版文件版权均归属原版权所有人,世纪期刊网不承担版权问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仅供您个人参考。 【联系方式】 电子邮件 support@verylib.com 【网站地址】 世纪期刊网 http://www.verylib.com 【网上购书推荐商家】 当当网 卓越网 读书人网 京东IT数码商城 本次文章生成时间:2011-5-14 16:35:59 文章内容从第二页开始! 请将本站向您的朋友传递及介绍! 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 军事历史 2001年第1期 仁 川登 陆 作 战 的~,-t-划 与 实 施 曲爱国 关键词:朝鲜战争 仁川登陆 作战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中图分类号:E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2_4883一(2oo1)01—o013__04 (一 ) 1950年 8月下旬,朝鲜战局陷入了僵持状态。朝鲜 人民军部队经连续作战已显疲劳,兵力、物资消耗严 重。美军入侵朝鲜后,由于仓促投入,兵力不足,初期作 战迭遭败绩。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 瑟确定了以空间换取时间,节节后撤,稳定战线,积蓄 力量,准备反攻的战略。此时,美军和南朝鲜军在洛东 江地区已集中了 17.9万余人的兵力,与人民军主力部 队兵力处于均势,且占据着绝对的制空权、制海权,地 面部队的火力、机动力也占有优势。于是,美军在固守 以釜山为核心的环形防御阵地同时,转入反攻作战准 备。而美国远东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对此早有设想,这就 是以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在朝鲜南部围歼朝鲜人 民军主力部队。 麦克阿瑟最早提出登陆作战设想是在美军地面部 队刚刚入侵朝鲜的1950年7月初。当时,朝鲜人民军部 队已经解放汉城,正准备强渡汉江,继续南进。麦克阿 瑟的设想是:以1个步兵师在 1个海军陆战队团级战斗 队的支援下,在朝鲜西海岸的仁川港实施登陆,进而进 逼汉城,切断人民军的后方交通线,配合担负正面作战 的美第 24步兵师部队,南北夹击,重占汉城,将人民军 赶回三八线以北地区。根据麦克阿瑟的指示,美国远东 军总部专门成立了联合战略计划和作战组,负责制定 具体计划,并将此次行动定名为“蓝心”。 由于人民军攻势猛烈,正面美军和南朝鲜军部队 节节败退,“蓝心”行动被迫取消。但登陆作战的计划工 作继续进行,而且随着美军部队在战场上的失败,麦克 阿瑟实施登陆作战的决心更加坚定,并将此视为扭转 败局的唯一希望。8月 12日,麦克阿瑟签发远东军总部 1oo—B号命令,确定:9月中旬,以远东军预备队在仁 川一汉城地区实施两栖登陆进攻,夺取并固守仁川、金 浦机场和汉城,同时第 8集团军部队在洛东江地区发起 正面反攻,海、空军部队则连续突击,切断上述地区所有 的交通线,从而在仁川一汉城一蔚珍线以南地区围歼人 民军部队。8月26日,麦克阿瑟再次签发命令:组建第 10军,专门担负仁川一汉城地区的登陆作战任务,并任 命远东军参谋长阿尔蒙德担任第10军军长。 仁川,是朝鲜西海岸的港口城市,西距汉城 30公 里,是汉城的海上门户。汉城则不仅是朝鲜半岛的政治 和经济中心,而且是朝鲜铁路、公路交通网的中心枢 纽。如果美军在仁川登陆成功,并进而攻占汉城,则等 于彻底切断了聚集于洛东江前线的朝鲜人民军主力部 队后方交通线,隔断朝鲜南北方的联系,从而将朝鲜人 民军置于腹背受敌的境地。 麦克阿瑟正是看中了仁川一汉城地区所具有的重 大战略价值和对扭转败局所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因此从 一 开始就把反攻的中心内容确定为仁川登陆。但是,仁 川I登陆虽具有在朝鲜其它地点登陆所无法比拟的价值, 同时也具有许多登陆作战的不利条件。首先,仁川港是 世界上潮汐落差最大的港口之一,平均落差为20.7英 尺,最高落差达32英尺。要保证美军所使用的登陆艇靠 岸,必须有 23英尺的水深,坦克登陆舰则需要 29英尺 的水深。而仁川港在每年的9月只有 15日至 18日三天 中方有一天可以在涨潮时到达这样的水深,并覆盖整个 泥滩,否则就要等到 10月中旬。即便在9月的这一天高 潮期,每天也只有两个时段的高潮,第一次出现在早晨 6时30分,持续两小时,第二次出现在黄昏 17时 19 分,也持续两个小时。这就意味着美军部队必须在第一 次涨潮时的两个小时内,肃清航道,占领月尾岛并且运 进充足的作战物资,保证登陆部队全天的作战使用。而 在第二次涨潮的两个小时内,登陆部队不仅要冲过港 区,占领堤岸,而且要运进足够的部队,建立巩固的登陆 一 13— 军事历史 2001年第1期 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 场,顶住朝鲜人民军的反击,直至下一次高潮来临。 其次,整个仁川港区被一条防波堤和月尾岛隔为 内、外港。要进入港区,必须经过一条被称作 — 鱼水 道”的航道。该航道狭窄、弯曲,潮水流速缓慢,是海上 布雷的良好场所。朝鲜人民军必定会布雷封锁此航道, 而美军舰船进入水道后,只能一直向前行驶,无法掉 头。要有一艘舰船在此沉没或搁浅,就会彻底封闭水 道。从而堵塞进入仁川港的通路。 第三,即使一切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美军在登陆 作战中也必须克服四个困难:一是必须在仁川港区登 陆前,占领月尾岛,否则岛上守军的炮火将象一道闸 门。锁住通往仁川的通路。而要攻占月尾岛,就会彻底 暴露在仁川登陆的企图,丧失登陆突击的突然性;二是 仁川港区的防波堤高出泥滩 16英尺,登陆舰艇必须在 潮水最高时靠岸,并进行固定。而首批登陆部队则必须 架起攀高工具.爬上堤岸之后,方可投入战斗,这使得 登陆作战变得异常复杂困难;三是仁川港区紧靠市区, 港区内分布着众多建筑物,每一座建筑物都会被改造 为坚固的防御点,因而即使一切顺利。部队上岸后也将 在黑夜中马上陷入残酷的巷战,难以迅速建立巩固的 登陆场;四是仁川毗邻汉城,而人民军在汉城集结有包 括装甲部队在内的强大预备队.如果人民军在登陆部 队立足未稳之际,立即向仁川方向投入部队,发动强有 力的反击,则登陆部队在缺乏有效支援的情况下,很难 抵挡。 所有这一切,使得仁川登陆作战变成了一场赌博。 因此从麦克阿瑟一提出登陆设想,美国海军与海军陆 战队就坚决反对,同时认为.9月 15日实施登陆.时间 太紧迫,根本无法调集必要的登陆舰艇和陆战队部队。 参谋长联席会议也忧心忡忡,特派陆军参谋长柯林斯 和海军作战部长谢尔曼到东京,要求麦克阿瑟重新考 虑登陆作战地点,并提出登陆条件良好的群山港作为 替代攻击目标。 麦克阿瑟拒绝改变计划。他的理由是:所有反对在 仁川登陆的论点 “在我看来恰好是保证这次登陆出奇 制胜的因素”,因为人民军的指挥员也同样会以这些理 由来推断:美军绝不会如此 “鲁莽地”地冒险进行这次 进攻。他承认在仁川登陆要遭遇种种困难,但他认定所 有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最后,他说服了所有人.美 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了仁川登陆作战计划。 8月30日,麦克阿瑟最后下达仁川登陆的作战计 划,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以美国远东海军部队,在乔埃海军中将的指 挥下,负责实施仁川登陆作战,并以第7舰队为主,组成 第7联合特遣部队,共各种作战舰船230余艘,在斯特 一 14一 鲁布尔海军中将的指挥下,直接负责运送陆军和海军陆 战队部队,在 D日于仁川实施两栖突击作战,夺取并固 守登陆场,运送后续登陆部队上岸,支援第 10军夺取仁 川、金浦机场和汉城,切断汉城地区的交通线,将人民军 纵深防御部队阻断于水原至伊川一线以南;以海军陆战 队第 1师(加强)、第 7步兵师(加强)等部队,共7万余 人。组成美第 10军,在阿尔蒙德中将的指挥下,夺取并 固守仁川。进而占领金浦机场和汉城地区;以美第8集 团军部队,在沃克中将的指挥下,于 D日在洛东江前线 实施反攻作战;以美国远东空军部队,在斯特拉特迈耶 中将的指挥下,负责对仁川登陆作战实施全面空中支 援,遮断和封闭目标地区,并以主要空中力量对美第 8 集团军的作战提供近距离战斗支援,同时准备运送、掩 护 1个空降团级战斗队在仁川一汉城地区实施空降突 击作战。整个仁川登陆作战由麦克阿瑟亲自指挥。海上 作战和登陆突击,由斯特鲁布尔指挥。在部队夺取登陆 场,第 10军指挥所上岸后,阿尔蒙德接管对陆上所有部 队的作战指挥权。 美国远东海军对仁川登陆作战进行了精心准备,决 定:以2艘护航航空母舰、6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9 艘护卫舰及大批作战支援舰艇,及 1 17艘登陆舰、运输 舰和大型货船,组成第90特混编队(登陆突击编队).在 多伊尔海军少将的指挥下,负责运送登陆部队航渡.并 在 D日实施两栖突击.夺取、占领和防守仁川地区的登 陆场,防御敌方在目标地域的水面、水下和空中攻击,并 为突击部队和后续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与舰炮火力支 援;以2艘水上飞机供应舰和31架飞机组成第99特混 编队(巡逻侦察部队),负责远程侦察、反潜巡逻等;以1 艘轻型航空母舰和 17艘巡洋舰、驱逐舰等作战舰艇,组 成第 91特混编队(封锁掩护编队).负责 D日前的侦察 和掩护,对登陆突击编队航渡行动护航和对北纬39度 35分以南的朝鲜西海岸地区实施海上封锁;以3艘航 空母舰和 15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第77特混编队 (快 速航空母舰编队),负责实施目标地域的空中作战,保持 空中优势,为登陆突击编队作战提供空中掩护和空中火 力支援,并孤立目标地域;以部分补给舰船组成第79特 混编队,负责对第77、第91特混编队提供后勤支援。 9月3日,美第7联合特遣部队正式下达仁川登陆 作战命令,决定于D日L时(9月 15日6时 30分)以 1 个陆战营对月尾岛实施攻击,并占领该岛;于D日H时 (9月 15日17时)以陆战第 1师及其加强部队在仁川 三个登陆地点,实施登陆突击.在仁川地区夺取一个登 陆场,随后迅速扩大登陆场,夺取金浦机场,推进至汉 江,并继续攻击前进,夺取和占领汉城以及汉城以南地 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 区;第 7加强步兵师及第 10军的其他部队,将于D日 后的指定时间内遣送上岸,然后按第 10军军长的命令 进行作战。上述目标区域内的作战行动,由巡洋舰、驱 逐舰实施炮火准备和炮火支援 ,快速航空母舰和护航 航空母舰上的飞机提供空中掩护、空中突击和近距离 空中支援。 朝鲜人民军对美军在仁川登陆的可能性估计不 足,尽管采取了一些防御措施,但由于认为美军的反攻 主要将在洛东江前线发动,因此将主力部队基本置于 洛东江前线,而在后方地域,特别是仁川一汉城地区, 所部署的大多为新组建部队,缺乏战斗力,且没有对付 美军大规模登陆突击的应变准备,难以有效抗击美军 的登陆进攻。 军事历史 2001年第 1期 (二 ) 从 9月 11日开始,美军第7联合特遣部队各编队, 搭载美第 10军部队,从 日本各大港口和韩国釜山陆续 启航,在仁川以南的黄海海面会合后,统一编队,向仁 川开进。与此同时,美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部队开始实 施空中突击,为隐蔽作战企图,美军飞机首先对群山港 地区实施密集轰炸,并且出动军舰对港口进行炮击,至 9月13日,方突然改变轰炸重点,开始对仁川地区实施 密集轰炸。 9月 13日上午,由 10艘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登 陆突击编队舰炮火力支援群率先进抵仁川海域。此时, 正值仁川港退潮,人民军在 “飞鱼水道”敷设的水雷大 多裸露出水面,美军以舰上火炮直瞄射击,很快摧毁了 水雷,打通了进入仁川的航道,随即在舰载飞机的掩护 下,进入仁川港水域,以月尾岛为重点,对仁川港区实 施炮击。在两天的时间内,美军飞机和舰炮持续轰击, 基本摧毁了仁川港和月尾岛上的重要建筑物和地面防 御设施。 9月 15日凌晨,美军第7联合特遣部队各编队全 部到达指定位置,仁川登陆作战开始,首攻目标是月尾 岛。5时整,舰载航空兵首先对月尾岛和仁川港区实施 轰炸。15分钟后,舰炮火力实施炮火准备,在45分钟内 向不足 2平方公里的月尾岛发射炮弹2845发。5时 30 分,担负突击任务的陆战第3营由运输舰换乘登陆艇, 向登陆冲击线开进。由3艘中型登陆舰组成的火箭发 射队率先逼近距月尾岛不足 1000码的距离,向岛上目 标猛烈发射火箭弹(共发射 1000枚)。在整个轰炸炮击 过程中,为协调舰炮和飞机的作战行动,美军规定飞机 的飞行高度不得低于 1500英尺,舰炮射击的弹道高度 不得超过 1100英尺。 6时 30分,登陆突击开始,登陆分队在火箭发射船 的徐进弹幕和数架舰载机的掩护下,于3分钟后顺利登 岸,并立即向纵深发展进攻。驻守月尾岛的人民军部队 1个海岸炮兵中队 (5门75毫米海岸炮)和 1个海防步 兵中队,共400余人。在美军实施火力准备时,海岸炮兵 分队奋起还击,与美军舰展开激烈的炮战,击伤美舰3 艘,但由于力量悬殊,海岸炮被全部摧毁。美军部队上 岸后,所有官兵英勇抵抗,战斗到了最后一刻。上午 10 时,美军攻占月尾岛。 此时,潮水已落,美军无法继续实施登陆攻击行 动。为制止人民军向仁川增援部队和调整部署,美军以 舰载机严密封锁通往仁川的每一条道路,以舰炮火力猛 烈轰击仁川港区,由于岸上火炮已经被基本摧毁,美军 驱逐舰均开进了港区,以直瞄火力摧毁岸上防御设施, 美陆战第1师登陆部队则于15时30分开始由乘坐的 运输舰换乘登陆艇,穿过 “飞鱼水道”,进至登陆突击 线。 16时,中型登陆舰组成的火箭发射队再次出动,逼 近即将登陆的“红色”、“蓝色”两个登陆点,发射火箭弹 2000发,并施放烟雾。各登陆艇队随即展开冲击,45分 钟后全面靠岸,开始攀越防波堤。为克服这一障碍,美 军登陆分队专门在日本定做了轻便的铝合金折叠云梯, 同时准备了大量的抓钩、绳索,用以固定登陆艇。这些 工具此时产生了很大的作用,美军第一波登陆分队没有 花费多大气力即攀上防波堤,仁川港的最后一道防御屏 障被摧毁。此时,距登陆发起只有55分钟。 登陆后的美军部队迅速向港区内目标发起进攻,与 人民军守备部队展开巷战,至 15日午夜基本控制了港 区。在第一波登陆分队激战的同时,美军的坦克登陆舰 迅速靠岸,卸载后续部队和重装备,特别是坦克与两栖 战斗车。在舰炮密集火力的支援下,美第 1陆战师主力 以坦克为先导,向仁川市区全面进攻,到 9月 16日7时 30分,美第 5、第 1陆战团级战斗队基本占领仁川市 区。朝鲜人民军仁川守备部队失去了抵抗能力。当天上 午,美军登陆部队击退朝鲜人民军第一次反击行动,并 趁势推进,至当日晚,抵达距登陆点约 10公里处,建立 起了稳固的登陆场,实现了登陆作战的第一步目标。次 日,美军再次击退朝鲜人民军的反击,并于9月 18日上 午控制金浦机场,取得了对于下一步行动至关重要的空 军基地,美军舰载机和空军飞机蜂拥而至,以金浦机场 为基地,对人民军部队狂轰滥炸。美第 1陆战师部队继 续前进,进抵汉江。至此,美军已经完成了登陆作战的 第二步目标,不仅稳固占领了登陆场,而且逼近了汉城, 运送美第7步兵师的舰船也于9月 16日抵达仁川,并 一 15— 军事历史 2001年第1期 专题研究:渡海登陆作战 陆续卸载。从9月 17日起,美第 10军军长阿尔蒙德正 式接管第 lO军陆地战斗指挥权。他以美第 1陆战师继 续沿通往汉城的公路向汉城推进,以第 7步兵师在第 l 陆战师的右翼展开,向水原方向突击,从而对汉城构成 合围,并切断洛东江前线的人民军主力退路,接应北上 的美第 8集团军。 9月21日,美第 1O军部队渡过汉江,总攻汉城。9 月28日,经过7天的激烈战斗,美第 1O军部队占领汉 城,并于26日与由洛东江反攻北上的美第 8集团军部 队会合,彻底封闭了朝鲜人民军主力部队的退路。美军 的仁川一汉城地区登陆作战至此结束,朝鲜战局也因 此发生逆转,人民军部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退守三八 线以北地区。 (三) 美军仁川登陆的成功,改变了朝鲜战争的进程。总 结此次登陆作战的计划和实施过程,可以看出,美军的 登陆作战只所以获得成功,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是登陆行动的突然性。仁川地理条件复杂,用 美国海军官员的话讲:“所有可以想象到的和自然的不 利条件,仁川面面俱到。如果要开出一张关于两栖作战 禁忌事项的单子,那么你会得到一份仁川行动的真实 写照”。但所有不利于登陆作战的因素,恰好也为这次 登陆作战的突然性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也许正是因 为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仁川无法实施大规模登陆,所以 尽管此前中国方面曾经多次提醒朝方,美军可能在仁 川登陆,但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部始终没有给予充分 重视,对仁川的防御虽然进行了部署,但远远没有达到 能够抵御美军大规模登陆突击的程度,因而在美军真 正发起登陆进攻之后,仓促迎战,陷入了混乱。而登陆 作战的突然性,则使得美军能够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海空优势,集中绝对优势的兵力,在人民军防御薄弱的 环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功。出其不意,攻其 不备,越是最不可能登陆的地点,越是可能达成登陆作 战的最大成功,这是登陆作战最关键的制胜要素。 其次是登陆准备的周密性。战前,美军曾对登陆作 战的每个环节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均作了认真的研究, 并准备了多项应对措施。比如:如何对付人民军在 “飞 鱼水道”敷设的水雷,美军除了为登陆突击编队配备了 大批扫雷舰船外,并根据仁川港的潮汐情况,选择退潮 时逼近水道,趁水雷裸露泥滩时,用舰炮予以摧毁。此 举看似偶然,实则事先经过了周密侦察和筹划,因而能 够一举成功;还有如何克服仁川港的防波堤,美军专门 为登陆分队配发了轻便的铝合金云梯,并为登陆艇配 一 16一 发了用于固定位置的抓钩和绳索,同时制定了严密的徐 进弹幕支援和烟幕掩护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使得登陆分队能够顺利登 岸。这说明,虽然仁川登陆作战准备时间非常紧迫,但 美军由于拥有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依旧能够对所有的 细节都再三斟酌,因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登陆作战的困 难。 再次是登陆作战的协同性。登陆作战,涉及兵种 多,组织计划复杂,协同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遭受灭顶 之灾。此次登陆行动,美军投入了陆军、海军、空军、海 军陆战队、空降兵(最终没有使用)等诸多军兵种部队, 但由于事先制定了严密的协同作战计划,因而在作战过 程中,各兵种部队协同紧密,充分发挥了联合作战的效 力。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中,舰炮 、飞机和火箭发射队 都严格区分了任务,并制定了严格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攻 击目标与方式,因而尽管各军兵种部队同时实施火力突 击,却丝毫没有形成相互干扰,反而达成了最大限度的 火力突击效果,战后美军在总结成功经验时,将不同军 兵种部队的火力协同突击,作为登陆成功的最重要因 素;在地面部队登陆和夺取登陆场、并向纵深推进的过 程中,舰炮火力和舰载航空兵飞机始终为部队提供了充 分的近距离火力支援,并彻底隔断了目标地域与外界的 联系,保障了地面部队的顺利推进;海军运输舰船则把 后续部队和重装备及时源源输送上岸,使得登陆部队的 力量迅速增强,保证了地面部队的连续作战。 最后是登陆作战的制空权 此次登陆作战,美海军 舰载航空兵飞机承担了目标地域的空中作战和支援地 面部队的任务。实战证明,保证目标区域的绝对制空 权,是美军登陆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整个登陆过程中, 虽然人民军的空军部队也曾对美军登陆编队实施了几 次空中突击,但由于势单力薄,都没有取得成功。而美 军正是因为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因而得以在白天将登 陆舰船和支援舰艇直接开入仁川港内,有条不紊地实施 登陆进攻,并彻底切断了仁川与外界的联系,以空中突 击基本阻止了人民军增援部队向仁川、汉城地区开进与 实施有效的反击。可以说,如果没有掌握绝对的制空 权,美军部队就不可能在仁川登陆成功,即便部队上岸, 也将陷入人民军守备部队和增援部队的联合打击,难以 迅速巩固登陆场和向纵深推进。现代登陆作战,保持目 标地域的制空权,是胜利的基本保证,这在美军仁川登 陆作战中,再次得到了有力的证明。 作者:曲爱国,军事科学院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 飞
本文档为【仁川登陆作战的计划与实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15724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20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5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14
浏览量: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