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饮食行业益生菌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

饮食行业益生菌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

举报
开通vip

饮食行业益生菌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nullnull益生菌制品的 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null益生菌 Probiotics PRO-BIOTICS means For life 益生菌意味着“为了生命” nullFAO/WHO益生菌的定义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足够数量,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 nullFAO/WHO — Probiotics are: “ Live microorganisms which when administered in adequate amount...

饮食行业益生菌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
nullnull益生菌制品的 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null益生菌 Probiotics PRO-BIOTICS means For life 益生菌意味着“为了生命” nullFAO/WHO益生菌的定义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足够数量,对宿主起有益健康的作用。 nullFAO/WHO — Probiotics are: “ Live microorganisms which when administered in adequate amounts confer a health benefit on the host ”null益生菌-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摄入 足够数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 种特殊且经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 处。 (欧洲食品与饲料菌种协会 2002) nullPROBIOTICS - Probiotics are living microorganisms, which when ingested or locally applied sufficient numbers, have one or more specified demonstrated functional health benefits for the host (EFFCA 2002)null我国有关益生菌的定义:益 生菌是指对人和动植物有益 的菌。由益生菌生产的产品 称为益生菌制品,包括活菌 体、死菌体、菌体成分及代 谢产物。null益生菌的应用 食品、功能性食品、膳食补充剂 药品、饲料、化妆品 益生菌制品作为膳食补充剂 (food supplements)有粉剂、胶囊或片剂null乳酸菌 Lactic acid bacteria 是指能发酵糖和其它碳水化 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 的通称。 null美国功能性食品市场每年以15 ~ 20%的速度增长, 产值达 33 亿美元。 日本保健食品销售额20世纪90 年代初达4000亿日元。(Berner &O’Donnell, 1998)null美 国 主 要 的 功 能 食 (Berner & O’Donnell, 1998)null添加植物成分或植物提取物 抗氧化、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降低癌 症发生的危险、降低高血压的危险 添加生物活性肽 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矿物质的活性 等 null添加膳食纤维 预防便秘、降低肠癌发生的危险、降低血中胆固醇 添加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降低心脏病发作的危险、降低某些癌症发生的危险、提高免疫系统功能等; null添加益生菌 (probiotics) 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肠癌发生的危险 添加益生原(prebiotics) 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肠癌发生的危险 null常用的益生菌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乳杆菌(Lactobacillus)null世界上有70多种含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产品,包括酸奶、奶粉和冷冻甜点等。 日本有50多种含有益生菌的不同形式的奶制品 欧洲酸奶 null对益生菌菌种的基本要求 1 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安全性 必须来自人体或食品 有长期安全使用历史 2 生产菌种的质量控制 3 有实验 证明 住所证明下载场所使用证明下载诊断证明下载住所证明下载爱问住所证明下载爱问 具有声称的功能 null中国的益生菌类保健食品 调节肠道菌群 增强免疫力null 从1997年至2004年一共做了28个产品,16 个含双歧杆菌、9个含乳杆菌。剂型包括粉剂、胶囊、片剂、口服液。大部分产品声称菌数可达108 ~ 1011 cfu/g(ml),经检测菌数可以达到108 cfu/g(ml) ,液体产品也可达到106 cfu/g(ml) 。null常用的益生菌菌种 (Berner & O’Donnel 1998) null 菌 种 菌 株 嗜酸乳杆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1等 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Lb12 乳乳杆菌 Lactobacillus lactis La1 植物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latarum 299v, LpO1 鼠李糖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GR-1 罗伊氏乳杆菌 Lactobacillus reuteri SD2112 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744 类干酪乳杆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CRL431 发酵乳杆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RC-IRC 瑞士乳杆菌 Lactobacillus helvertiucs BO2 null 菌 种 菌 株 青春双歧杆菌 - 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s 长双歧杆菌 B. longum B536, SBT-2928 短双歧杆菌 B. breve Yakult 两双歧杆菌 B. bifidus Bb-11 乳双歧杆菌 B. lactis Bb-02 婴儿双歧杆菌 B. infantis Shirota Immunitass B. Essensis Danone,(Bio Activia) B. Laterosporus CRL431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 null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安全性问题 认为是安全的理由 健康人体的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粘膜中数量相当高 极罕见与疾病有关 null认为有安全性问题的理由 除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esei Shirota)和嗜酸乳杆菌( L. acidophilus NCFM)有几百年的安全使用历史外,大部分益生菌没有安全使用历史。 null 2001年10月1日-10月4日 FAO/WHO专家委员会在阿根廷科尔多瓦就评价食品中含活的益生菌有关健康及营养问题召开会议。 会议认为有必要建立评价食品用益生菌的系统方法指南,以确定其健康声称。 null 为建立益生菌的评价指南、推荐指标和方法 成立FAO/WHO联合专家工作组 规定了确定健康声称应提供的资料 目的是制定对益生菌的最低要求 主要指食品用益生菌,排除治疗用生物制剂和基因修饰的生物null 2002年4月30日- 5月1日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FAO/WHO联合专家工作组起草了《食品中益生菌的评价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 in Food 》 null 1 确定益生菌的属/种/株 用表型和基因分型方法进 行株的鉴别 益生菌的有益作用有株的 特异性 按国际菌种保藏法保存菌 株 null2 功能学特征 体外试验 胃酸耐受试验、 胆汁耐受性、 粘膜粘附性和/或人上皮细胞粘附性 对条件致病菌的抗菌活性 降低致病菌表面粘附能力 胆盐水解酶活性 动物试验 null益生菌的安全性问题 全身感染 有毒代谢活性 易感人群过度的免疫刺激 基因转移 null FAO/WHO专家工作组对益生菌进行安全性评价的建议 null抗菌素耐药性类型的测定 某些代谢活性(D-乳酸盐 的产生、胆盐非共价键结 合)的评价 null 对人体副作用的评价 售后消费者不良反应的 流行病学调查 null如待评价的菌株属于已知对哺乳动 物有毒性的产毒菌种,必须测定其产毒能力 待评价的菌株属于已知具有溶血性,必须测定其溶血活性 null我国益生菌产品 安全性评价与质量控制null益生菌作为一类生物活性制品, 必须安全、有效、稳定,益生菌 类保健食品的生产加工有其自身 的特殊性,如为了使终产品中存 在一定数量的益生菌活菌体,产 品不能进行消毒灭菌。因此加强 其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尤为重 要。 null菌种安全性要求 生物学、遗传学、功效学特性明 确和稳定。 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无毒无害。 来源及国内外安全食用资料。 安全性评价资料(包括毒力试验)。 null生产菌种的质量控制 建立种子库 一旦确定某一菌种作为生产用菌种,应建 立菌种库以确保为每次生产提供充足的、 性状稳定的菌种,以避免或减少菌种的污 染及因菌种传代过多而导致遗传变异。一 般需要建立三级菌种库,即原代(原始) 种子库、主代(主)种子库和生产(工作) 种子库。 null原代种子库 — 指经研究、筛选、鉴定后 确定为食品用益生菌制品生产用菌种,经 扩大一代后冷冻干燥一定数量的单支菌种 作为种子,2~8℃保存,一般定0代。 主代种子库 — 原代种子经扩大培养得到 均匀的,冷冻干燥制成一定数量的单支菌 种,作为制备生产种子库的菌种,2~8 ℃ 保存。主代种子一般采用1~3代。null生产种子库 — 主代种子经扩大培养得 到的均匀培养物,冷冻干燥制成一定 数量的单支菌种, 2~8℃保存,或悬 浮于特定培养液(保护液),分装安 培置–70 ℃以下保存。每生产一批产品 用一只菌种,用于生产之前要进行部 分项目的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生 产种子一般采用3~5代。null《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审评 规定(试行)》 第二条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系指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人体起有益作用的微生态产品。 null第三条 益生菌菌种必须是人体正常菌群的成员,可利用其活菌、死菌及其代谢产物。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必须安全可靠,即食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生产用菌种的生物学、遗传学、功效学特性明确和稳定。 null 第四条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 名单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 第五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保 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鉴定单位进行认定或 认可,菌种鉴定单位的名单由国家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公布。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菌种鉴定工作应在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或认可的鉴 定单位进行。 null 第六条 申请益生菌类保健食品,除按 保健食品有关规定提交申报资料外,还应 提供以下资料: 1、产品配方及配方依据中应包括确定的菌种属名、种名及菌株号。菌种的属名、种名应有对应的拉丁学名。 举例:长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B536 null2、菌种的培养条件(培养基、培养温度等)。 3、菌种来源及国内外安全食用资料 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或认可的鉴定机构出具的菌种鉴定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5、菌种的安全性评价资料(包括毒力试验)。null6、菌种的保藏方法 7、对经过驯化、诱变的菌种,应提供驯化、诱变的方法及驯化剂、诱变剂等资料。 8、以死菌和/或其代谢产物为主要功能因子的保健食品应提供功能因子或特征成分的名称和检验方法。 9、生产企业的技术规范和技术保证。null 10、企业生产条件符合《保健食品生产良好 规范》的证明文件。 申请注册的保健食品,使用《可用于保健食 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之外的益生菌菌种的,还 应提供菌种具有功效作用的研究报告、相关文献 资料和菌种及其代谢产物不产生任何有毒有害作 用的资料。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相关 专业的专家对菌种的食用安全性和功能依据进行 评价后,在按保健食品的评审程序进行评审。null第七条 申请人够买活菌种冻干粉直接生产保健食品,生产加工工艺只是混合、灌装过程,本规定第六条第5项至第10项的资料可由菌种冻干粉原料供应商提供复印件(加盖原料供应商公章)并提供购销凭证。null经过长期保藏的菌种,由于种种原因常易发生变 异、衰退或死亡。变异是生物基本特性之一,当 菌种处在新陈代谢水平最低的生活环境之中,生 长繁殖受到外界抑制变为停滞状态,往往更容易 发生变异。因此各类菌种在保藏期间必须定期检 查,采取措施防止衰退、变异或死亡,发现变异 或衰退时能及时恢复。null第八条 申请注册的用于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的菌种应满足以下条件:null1、保健食品生产用菌种应采用种子批系统。原始种子批应验明其记录、历史、来源和生物学特性。从原始种子批传代、扩增后保存的为主种子批。从主种子传代、扩增后保存的为工作种子批。工作种子批的生物学性状应与原始种子批一致,每批主种子批和工作种子批均应按规程要求保管、检定和使用。在适宜的培养基上主种子传代不超过10代,工作种子传代不超过5代。 null2、试制单位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管理生产菌种,建立菌种档案资料,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包括菌种的来源、历史、筛选、检定、保存方法、数量、开启使用、等完整的记录。每年向所在地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书面汇报管理情况。null3、菌种及其代谢产物必须无毒无害,不得在生产用培养基内加入有毒有害物质和致敏性物质。 4、从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中应能分离出与报批和标识菌种一致的活菌。null第九条 试制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场所应具备以下条件: 1、建立良好生产规范(GMP),并逐步建立危害分析关键控制典(HACCP)质量保证体系。 2、具备中试生产规模,即每日至少可生产500L3 的生产能力,并以中试产品报批。 null3、必须有专门的厂房或车间、有专用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必须配备益生菌实验室,菌种必须有专人管理,应由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细菌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制订相应的详细技术规范和技术保证。null第十条 生产用菌种及生产工艺不得变更。 第十一条 不提倡以液态形式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活菌产品。 第十二条 活菌类益生菌保健食品在其保质期内活菌数不得少于106 cfu/mL(g)。 null第十三条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如需在特殊条件下保存,应在标签和说明书中标示。 第十四条 所用益生菌菌种在其发酵过程中,除培养基外,不得加入具有功效成分的动植物及其它物质。 null第十五条 经过基因修饰的菌种不得用于保健食品。 第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以往发布的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菌种名单可用于保健食品的菌种名单 两歧双歧杆菌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婴儿双歧杆菌 B. infantis 长双歧杆菌 B. longum 短双歧杆菌 B. breve 青春双歧杆菌 B. adolescentisnull保加利亚乳杆菌 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嗜酸乳杆菌 L. acidophilus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 L. casei subsp. casei 嗜热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罗伊氏乳杆菌 L. reuteri null益生菌菌种鉴定单位名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营养与食品安全所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null不得使用致病菌 不得使用产毒及可能产生其 他活性物质的菌种 菌种有安全使用历史 目前基因修饰的菌种不得用 于生产保健食品。null参考文献 1.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Working group on Drafting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Probiotics in Food, London Ontario, Canada, April30 and May 1, 2002 2. Report of a Joint FAO/WHO Expert Consultation on Evaluation of Health and Nutritional Properties of Probiotics in Food including Powder Milk with L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Cordoba, Argentina, 1-4 October 2001null3. NPN ( Natuur & gezondheidsproducten Nederland ) Position Paper on Probiotics, May 2003 4. 郭兴华主编,益生菌基础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 5. Nagendra P. Shah, Functional Foods from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Food Technology, Vol. 55, No.11, November 2001. null 谢谢大家!
本文档为【饮食行业益生菌制品的质量控制与审批程序】,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29622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1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5-16
浏览量: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