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学概论

社会学概论

举报
开通vip

社会学概论第一节 社会学概论:导言 (请各位同学注意黑体加粗文字,是重点。) 第一节 社会学概论导言 一、导言:社会学、历史发展与代表人物 ​ 什么是社会学? ​ 社会学有什么用? ​ 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 怎么学社会学? 定义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运行论(郑杭生《社会学概论》) 定义二: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强调科学性而不是道听途说。(《社会学》第十版) ​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

社会学概论
第一节 社会学概论:导言 (请各位同学注意黑体加粗文字,是重点。) 第一节 社会学概论导言 一、导言:社会学、历史发展与代表人物 ​ 什么是社会学? ​ 社会学有什么用? ​ 为什么要学社会学? ​ 怎么学社会学? 定义一: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社会运行论(郑杭生《社会学概论》) 定义二: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科学。-强调科学性而不是道听途说。(《社会学》第十版) ​ “社会学”一词最早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正式提出。 ​ 孙本文的《社会学原理》对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为止国外社会学定义的9种概括。 ​ 传统社会学定义可归为两大类: ​ 侧重以社会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孔德、斯宾塞、杜尔凯姆,实证主义-唯实论。 ​ 侧重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韦伯,反实证主义-唯名论。 ​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重要性 ​ 社会学的想像力 ​ 社会学的视角与方法 ​ 基本问题:是什么(表现为什么);为什么; ​ 比如:大学生性关系;离婚;自杀;李宇春和玉米现象。 二、社会学的历史发展与代表人物 (一)西方社会学的产生 ​ 19世纪中叶 ​ 历史背景:社会重大变迁和转型 ​ 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和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在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完成。 ​ 18世纪中叶从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欧洲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 理论背景:从社会哲学到社会学的转变 ​ 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比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 文艺复兴以来的社会哲学:社会契约论、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英法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 (二)西方社会学的创立 1.​ 19世纪30年代至19世纪末。 2.​ 特点: ​ 与哲学关系密切 ​ 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 ​ 创立社会学的目的在于维护、协调现存的社会关系。 3.​ 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 孔德的实证主义社会学 ​ 法国,《实证哲学教程》首先提出了“社会学” ​ 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 人类知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神学阶段   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 ​ 孔德的实证主义思想 ​ “实在、有用、确定无疑和严谨等” ​ “社会物理学”-社会学:像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那样研究社会现象 ​ 仿效自然科学 ​ 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 斯宾塞的社会有机论 ​ 1820-1903,是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孔德之后最出名的早期社会学家。 ​ 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两个原则基础之上的 ​ 第一,将社会理解为有机体的“社会有机论”思想; ​ 第二,认为社会进化是自然地、渐进地实现的“社会进化论”思想。 ​ 社会有机论:斯宾塞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用于社会学研究,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进化和生物的进化遵循着同一条规律,所以,人们通常把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有机论。 社会是一些独立的个人集合体,支持系统、分配系统、调节系统。 (三)西方社会学的形成 ​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 特点: ​ 第一,社会学确定了自己的范围和方法,终于形成了独立的学科; ​ 第二,社会学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具体,与其他学科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 代表人物: ​ 以杜尔克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路线 ​ 以韦伯为代表的反实证主义路线 ​ 以美国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重视实际的社会调查的传统。 杜尔凯姆(1858---1917) ​ 法国;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工》、 《社会学方法的 规则 编码规则下载淘宝规则下载天猫规则下载麻将竞赛规则pdf麻将竞赛规则pdf 》、《论自杀》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 杜尔凯姆的社会观:   坚持社会唯实论和社会整体观,反对还原论。  认为社会是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同时也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 ​ 研究对象:社会事实。 ​ 即在社会层次上发生的种种现象,而这些社会事实构成了社会。 ​ 社会事实是任何可以对个人施以外在制约作用的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或在一个社会中普遍出现的,同时不依赖个人而独立存在的任何行为方式。(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 外在性、对个体的强制性、普遍性。 ​ 社会学方法论:实证主义。“社会唯实论” ​ 主张以自然科学为榜样、通过对经验材料进行观察、归纳、分析、预测和检验这些步骤,对社会现象做出客观的说明和解释。 ​ 基本原则 ​ 必须把社会事实看作客观存在物。 ​ 社会事实只能通过其他社会事实加以解释,而不是到个人意志中寻找。 ​ 不能把社会事实的起因和功能混淆,不能功能解释替代因果解释(目的论) ​ 假设-推测-检验 ​ “唯社会论”,反对还原论,区别于韦伯的个体主义倾向。 ​ 在社会整体层次上对社会事实进行实证性研究。 ​ 对某些基本社会事实的研究 ​ 社会团结: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 机械团结是这样一种社会连接纽带,它通过强烈的集体意识将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传统社会。 ​ 有机团结是一种建立在社会成员异质性和相互依赖基础上的社会连接纽带。现代社会,工业社会 ​ 社会分工:职业分工 ​ 《自杀论》:对于自杀的因果分析。利己型,利他型,失范型和宿命型   利己型 利他型 失范型 宿命型 描述 个人不感到与广大的社会有关 将群体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当社会缺乏秩序和社会规范约束时,个人自杀 无法控制自己的生命 例子 贫民窟无业游民的自杀;天主教与新教的自杀率比较 老年的爱斯基摩人;日本神风敢死队飞行员的自杀 股票破产者的自杀 囚犯自杀 心理指标 沮丧与忧郁 责任感,羞耻感与负罪感 不安全,失望 恐惧、听天由命 韦伯(1864---1920) ​ 德国;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经济与社会》等。 ​ 反实证主义社会学研究方法:受狄尔泰人文主义思想和新康德主义反自然主义思想的影响。强调理解。 ​ 社会学是指这样一门科学,即它以解释的方式来理解社会行动。据此,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解释。 ​ 社会行动 ​ 解释性的理解 ​ 社会行动的四种类型 ​ 目标合理的行动,即能够达到目标,取得成效的行动; ​ 价值合理的行动,即按照自己信奉的价值所进行的行动,不管有无成效; ​ 激情的行动,即由于现实的感情冲动和感情状态而引起的行动; ​ 传统的行动,即按照习惯而进行的活动。   目标合理的行动的作用日益加强、范围日益扩大的过程就是“合理化过程”。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合理化过程的结果,该社会整个都趋向于与目标相连的合理的组织,即以科层制来管理经济和国家。 ​ 理解社会学:解释与理解 ​ 行动之所以是有意义的,是因为某个或若干个行动者将其主观意义与行动联系在一起 ​ 理解既可以表现为理智上和逻辑上的“合理明晰”的,又可表现为情感体验的和艺术感受的,即“移情明晰的”-移情地理解。 ​ 理解和解释相互关联 ​ 理想类型:社会学方法论的概念工具 ​ 权力、统治、纪律等概念 ​ 传统型统治、个人魅力型统治、法理型统治 ​ 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大量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这是现代社会组织管理的典型方式。其特点是:有明确的分工、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有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体系、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量才用人、管理权力依附于职位而不依附于个人。 ​ 韦伯的宗教社会学 ​ 比较方法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入世禁欲主义:新教 ​ 出世禁欲主义:天主教 ​ 入世神秘主义:儒教 ​ 出世神秘主义;佛教。 美国芝加哥学派 ​ 美国芝加哥学派是以芝加哥的一些大学社会学学者为主的,以重视调查研究社会现实问题,尤其是城市生活问题为风尚的城市社会学派,是城市社会学领域内生态学派的先驱。该学派于20世纪初形成,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帕森斯功能学派的兴起而逐渐衰落。 ​ 他们一方面对芝加哥市的外来移民区、流浪汉、盗贼、舞女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目的是为了减轻社会弊病,改善城市的运行。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了城市区位安排的模式,提出城市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庞然大物,而是有一定内部结构的统一体,以此来肯定资本主义性质下的西方产业城市区位分布的合理性。 (四)中国社会学的历史 ​ 19世纪末,西方社会学传入中国,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严复:群学肄言 ​ 20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学教育的发展。  李景汉:《定县社会调查》 ​ 1979、1980年恢复社会学:上海大学、南开大学 ​ 了解西方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 名词: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机械社会与有机社会;社会事实;社会行动;韦伯的理解社会学 ​ 分析比较:杜尔凯姆与韦伯的社会学思想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视角与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主要理论视角 一、功能论 ​ 1、基本假设 ​ 社会是一个均衡的、有机的整体,各个部分均对社会系统的存在和发展发挥一定的功能 ​ 社会秩序来源于社会各部分(结构)之间功能上的协调 ​ 2、分析方法:结构-功能分析 ​ 结构:各种社会因素(包括物质、行为、角色、人员、群体、组织等)结成相对的模式 ​ 强调协调、秩序、合作、团结;社会变迁来源于外界力量的干扰。 ​ 一个社会系统为了维持其存在,有哪些基本条件需要得到满足,以及如何得到满足? ​ 3、思想渊源 ​ 4、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社会行动(模式变量理论)到社会系统(AGIL) ​ 5、默顿的功能分析范式 ​ 显功能/潜功能 ​ 正功能/负功能 ​ 6、对功能论的批判 ​ 意识形态上的保守主义 ​ 逻辑上的目的论和循环论证 五对模式变量的组合构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公社 社会 特殊性 扩散性 情感性 先赋性 公益性 普遍性 专一性 中立性 自获性 私利性 二、冲突论 ​ 1、基本假设 ​ 社会是不均衡的,各个部分是相互冲突的; ​ 人们因为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着斗争,这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来源。 ​ 社会秩序来源一个部分对另一部分的强制,或相互之间的妥协 ​ 2、思想渊源:马克思阶级斗争理论 ​ 3、当代冲突论 ​ 科塞的功能冲突论:社会安全阀 ​ 达伦多夫的辩证冲突论 ​ 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 ​ 4、对冲突论的反思 ​ 对社会共通、共享的一面关注不足 三、互动论 ​ 1、基本假设: ​ 社会秩序是人类互动的产物 ​ 使用符号是人类互动的本质特征 ​ 2、视角: ​  强调日常生活中的互动,微观 ​ 侧重研究个人和小的群体 ​ 2、理论演变 ​ 库利:镜中我;米德:主我与客我;布鲁默《作为符号互动的社会》;戈夫曼的戏剧论“世界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标签理论 ​ 3、互动论的不足 ​ 社会互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结构中发生的,但互动论对宏观社会结构关注不够 四、三种理论视角之间的比较 ​ 关于社会的想像: ​ 功能论:均衡的系统(organic) ​ 冲突论:矛盾的系统(contradict) ​ 互动论:创造的系统(creative) ​ 功能论和冲突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立的,但都是结构主义的观点,关注宏观的社会结构,强调社会对人的控制力量。 ​ 互动论是一种微观社会学的观点,是一种行动主义的观点 ​ 三种观点是可以互补的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方法 ​ “理论视角帮助社会学家去选择他们所要提出的生活中的问题,选择他们用来寻求答案的方法。” ​ 方法是一项研究的基础,不仅应用于社会学,还有其他的社会科学以及社会调查实践。 从“读数”开始认识方法的重要性 ​ 杜蕾斯的调查表明:中国人平均有19.8个性伴侣 ​ 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17%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交际困难、学习就业压力大、恋爱情感波动、人格缺陷成为困扰大学生的四大心理问题。 ​ 中国有70万艾滋病感染者 ​ -- 一、社会研究的特点 ​ 人类求知的方式:权威、常识、思辨、科学 ​ 社会研究的特征 (1)研究的对象是社会和人,而非自然 (2)研究的方式是经验,而非思辨 (3)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价值判断的 ​ 社会研究中的困难 1.人的特殊性 2.研究的干扰性 3.社会现象的复杂性 4.研究受到特定的制约 5.研究的主体是人,“价值中立”很难 二、社会学研究的方法体系 ​ 方法论 ​ 研究方法、方式 ​ 具体的方法和技巧 一、方法论 ​ 方法论所涉及的主要是社会研究过程的逻辑和研究的哲学和理论基础;研究者看待问题的视角;范式。 ​ 方法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方法论”,从不同的方法论出发,研究的具体方式、步骤、采用的方法和技术就不同,形成的结论也有差异。 ​ 实证主义 ​ 解释学 ​ 后现代的方法论 二、研究方式。 通常有四种研究方式的类型: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三、具体方法及技术。 问卷 关于教学调查问卷关于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员工内部调查问卷基药满意度调查问卷论文问卷调查格式 法 统计分析技术 访问法 定性资料分析技术 观察法 计算机应用技术 量表和测量法 文章中常见的表达: ​ 方法论层面:社会决定论;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方法论上的关系主义;女性的主体性/受压迫性;社会性别的视角-- ​ 研究方式:定性实地调查,定量调查,文献分析 ​ 具体的方法:问卷;半结构式访谈;个案;文本分析--。 第三节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 ​ 不是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 第四节:理论与方法的关系 一、理论的层次 ​ 微观理论 ​ 关注微观层次的现实,涉及的概念比较具体,不太抽象 ​ 宏观理论 ​ 关心比较大型的集体:社会制度、整个文化体系,整个社会的运作等,使用较多抽象的概念。 ​ 马克思主义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冲突理论等 ​ 中层理论(middle-range theory):连接宏观与微观 ​ 社会流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组织理论等。 ​ 研究纺织工人中为什么工人运动在不断增加,罢工行为不断增加? ​ 运动亚文化和政治机会来解释。宣传和技术使得工人们相信联合行动能够带来积极的结果,一些政治环境(比如工会组织者演讲,政府的表态)为工人创造了政治机会。 ​ 再比如: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研究农民工就业 ​ 社会科学研究对于中层理论的重视:比经验概括稍微抽象一点,主要用于引导经验研究。-默顿 两种与方法论紧密相关的理论倾向: ​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客观,真实,不变。 ​ 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on ):所谓事实是被社会和文化构建出来的,是可变的。 ​ 性别(sex)-社会性别(gender)。 二、理论与研究的关系 ​ 理论对经验研究的作用 1.理论是研究的基础、背景;为研究提供特定的事业和框架。 2.理论指导研究的方向。 3.理论提供研究的解释。 ​ 经验研究的理论功能 1.经验研究中所获得的那些“不期而遇、异乎寻常而有关全局的资料”,常常成为某种理论的开创者。 2.经验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研究者探索现实、建立理论和检验理论的能力。 3.经验研究促使概念澄清。 三、处理理论与研究资料的两种方式 ​ 演绎:从理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来验证或者推翻理论(定量、定性) ​ 归纳:从资料出发。有一个主题,收集资料,从资料中提炼概念,发展出某些经验性的概括,建构微观或者中层理论。-扎根理论(定性) ​ 扎根理论:所谓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是建立理论的一种方法和策略。这种策略讲究: ​ 让研究者尽量贴近研究对象的经验; ​ 从所得的材料中逐步地概括出某些种类和概念; ​ 帮助研究者把这些概念和其他的理论联系在一起(Bernard & Ryan,1999: p607-608)。 ​ 扎根理论的宗旨就是要把分析过程与材料紧密结合,并逐渐发展出某些概念和理论模型去解释这些现象 。 ​ 具体做法: 1)仔细地阅读材料; 2)确定一些主题; 3)把相关的材料与个案放到不同的主题下面进行比较和分析;不仅要考虑哪些材料归入哪些主题,而且要看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 4)根据不同主题之间的关系构建理论模型而且不断地用这个模型来检验资料,尤其注意那些不符合这个模型的个案,以便不断地修改理论模型。 ​ 举例Kearney等人(1995)对60位自己报告怀孕期间至少一周吸一次可卡因的妇女进行了访谈。半结构式访谈持续时间在1-3个小时,覆盖的内容包括童年的经历、关系、生活情境、以前的怀孕史、对目前怀孕期间吸毒所采取的措施、产前照顾和自我照顾。访谈资料在访谈后马上进行了编码和分析,使得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能够很好地连接起来。访谈中新出现的一些主题,会被加入到后面的访谈中去。     Kearney等人首先根据他们访谈前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话题对材料进行编码。接着,他们用这些编码和话题为框架来筛选相关的例子,把相关的资料归入到不同的主题下面。然后,研究者们重新阅读材料,开始从妇女的陈述中寻找社会心理学方面的主题。每次碰到一个例子的时候,他们就会问:这个例子是属于(社会心理学方面的)哪个主题?答案提供了不同的类型,并随着新的资料和个案不断修整。 ​ Kearney等人然后又分析这些类型是怎么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他们把自己对于各个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想法写进了备忘录,并发展出一个初步的模型。在随后的资料分析中,他们找那些与这个初步模型不一致的反面的例子,然后不断地调整这个模型以包括资料中所出现的各种情况。     刚开始的时候,Kearney等人根据资料发展出5个主要的类型,并命名为:价值、希望、风险、降低危害以及处理歧视(通常写为大写的英文字母或者不同字号的中文字体,以方便查询)。怀孕妇女对怀孕和即将出生的孩子的价值进行了肯定,认为是自己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价值类型);妇女们表达了不同程度的希望,认为自己的怀孕可以有一个好的结果,自己可以是一个好的母亲(希望类型);妇女们认识到可卡因会给胎儿带来风险,但是她们对于风险的看法有所不同(风险类型);妇女们试了各种方法来降低可卡因对胎儿的危害(降低危害类型),并且采取了各种策略来降低社会的抵制和歧视(处理歧视类型)。 ​ 研究者们整理了20个访谈之后,意识到降低危害类型和处理歧视类型其实是一个更为根本的类型的组成部分,他们把这个类型总结为规避危害。整理了30个个案之后,他们概括出一个大的类型称之为抢救自我,以便涵盖所有这五个分类型。在40个访谈之后,理论归类达到了饱和。他们又做了20个访谈,没有发现新的情况。     Kearney等人用图表的形式把模型表达出来,并辅之以相关的支持材料。他们对每一个总结出来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把这个模型给那些知情者(怀孕的吸毒妇女)、以及那些熟悉这个人群的项目的工作人员、健康和社会服务专业人员看,进一步验证这个模型的有效性。 四、理论与研究的类型 ​ 探索式 ​ 解释性研究 第五节:社会科学的研究伦理 ​ 塔斯克基的梅毒试验研究(Tuskegee) ​ 1991年《贝尔蒙报告》:尊重个人、对方受益和公平原则。 研究伦理的原则 ​ 知情同意:   它具体是指在潜在研究对象/参与者获得了关于该项研究的所有必要信息,并充分理解了这些信息后,在没有强迫、不正当压力和引诱的情况下,自愿做出是否参与科研,以及在科研过程中是否退出的决定。 ​ 信息了解、理解、自愿。 ​ 无伤害,然后是受益 ​ 保密很重要。 ​ 报酬(路费、时间):量的问题 ​ 信息交换 ​ 社会意义 ​ 平等与尊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权势、歧视 ​ 比如:针对小姐、吸毒人群、感染者的研究 ​ 什么是歧视?什么是不歧视? ​ “平常心” ​ 研究者的道义 ​ 方法论层次的考虑:研究伦理的贯彻有利于促进“互动”,降低“风险评估”,提高调查质量 例子2:性社会学调查中的隐私屏障 ​ 你为什么要调查这个? ​ 你有什么资格调查我? ​ 你为什么专门找我? ​ 你究竟要调查什么? ​ 你怎么才能保密? ​ 你怎么让我相信你?    朋友,您好!我们正在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目的是了解中国人的健康与家庭生活,以便更好地预防疾病的传播。这次调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的性社会学研究所进行的。我是根据居民的户口名单,每隔数十人选中一人,才找到您的。我绝不是故意找您,也没有把此事告诉任何人。跟您一起被选中的,还有其他许多人。我们将请您回答一些您的个人情况,包括性生活、性关系方面的一些问题。您的回答,将帮助我们的国家与疾病做斗争。如果您愿意,我们将赠送您感谢金。     这次调查是完全保密的。我们不会问您的姓名和地址。在我们的调查结果里,不仅不会有您的姓名、地址,而且就连居委会或者村的名字也没有。这是因为,我们的调查仅仅是为了表明全中国的情况。我们不想,也不会把调查结果与您本人联系起来。根据我国的《统计法》,我们将对您回答的一切情况严格保密。     对于这次调查,如果您有什么问题,请打电话给以下两个人:XXX教授,他负责解决社会调查方面的问题。他的电话号码是:……。XXX老师,她负责维护您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正当权益。她的电话号码是……。 我们在进行动员和知情同意的时候,一般包括下面的步骤: ​ 倒茶、让座(尊重) ​ 自我介绍:强调信誉和信任度(说明:我们不是流氓) ​ 研究主题和目的,强调学术性和社会意义;(说明:不是猎奇) ​ 被访者参与的意义和重要性(说明:你很重要) ​ 如何找到被访者的(说明:不是故意找的,抓阄一样) ​ 匿名性和保密;不用签名,不录音,不知道个人情况(说明:请你放心) ​ 随时可以退出(说明:你不是被强迫的) ​ 联系方式(说明:保证找得到我们) ​ 报酬(说明:交换以及对于你劳动和时间付出的尊重) 若干争议 ​ 伦理与文化有关:刮痧、打孩子。 ​ 伦理的相互冲突:艾滋病强制监测,保密与配偶告知 ​ 职业道德与‘公民’道德的冲突 ​ 多大程度上能做到知情?同意?被访者今天同意了,明天后悔了怎么办? ​ 多少钱合适? ​ 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亲密关系 ​ 研究者的伪装? 讨论 ​ 小姐研究:小姐同意了被拍摄,而且签字了,因此出 关于书的成语关于读书的排比句社区图书漂流公约怎么写关于读书的小报汉书pdf 的时候把照片登在书上。 ​ 应该推行对于艾滋病的强制性检测,还是自愿咨询检测 ​ 假装嫖客对小姐进行研究 ​ 你的研究者中有一个嫖客,你承诺对他进行保密,访谈中发现他组织卖淫,是否告发?拐卖妇女呢? ​ 研究者的自我保护问题 ​ 人身 ​ 心理 ​ 脱敏训练、“脸皮厚”、性格、支持体系-- 第四章 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一、文化的含义 ​ 两种基本看法: ​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的和非物质的 ​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泰勒: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和习惯。 特点: ​ 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后天习得 ​ 复合性 ​ 象征性:黑白;菊与刀 ​ 传递性:横向交流、纵向传递 二、文化的构成 ​ 1、符号 ​ 1.1 符号是指一群人所认可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 ​ 1.2 文化的存在取决于创造和使用符号的能力 ​ 1、符号 ​ 1.3 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符号系统,是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 一种语言通过其独特的语法和 词汇 英语3500词汇语境记忆pets3考试词汇二年级反义词和近义词初中词汇词汇大全考研英语二高频词汇表 ,能够影响到人们观察、掌握和解释世界的方式 ​ 2、价值观 ​ 2.1 价值观一个文化关于好坏、对错、是非的观念体系 ​ 2.2 价值观一般是情感性的,难以分析和推理的 ​ 2.3 一般认为,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为社会提供普遍的、深层的理想和目标,为个人行为提供正当性 ​ 3、规范 ​ 民俗 ​ 道德 ​ 法律 ​ 4、物质文化 ​ 体现于特定物质实体之中的人类精神和观念 三、文化的功能 ​ 1、教化功能 ​ 2、规范功能 ​ 3、界分功能 ​ 4、整合功能 四、文化分析的理论视角 ​ 1、功能论 ​ 特定文化特质的存在,是由于对整个社会系统的运动和发展履行了某种重要的功能 ​ 布朗:安达曼岛居民孩子出生时的习俗的解释:称呼、忌食。-满足社会需求 ​ 2、冲突论 ​ 一个社会中的文化,从根本上说,它是具有阶级性的意识形态,代表着不同利益群体或社会阶级的利益 ​ 文化之所以存在是由于它保护或促进了某一社会集团的利益 ​ 斯旺森(Guy Swanson):宗教与政体 ​ 3、生态学 ​ 文化特性是由周边环境和资源所决定的,并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 斯图尔特(steward):社会规模与狩猎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 ​ 一、文化的普遍性与差异性 ​ 二、文化特质、文化丛与文化模式 ​ 三、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 四、种族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一、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 差异性 ​ 自然环境的影响 ​ 社会环境的影响 ​ 共同性 ​ 生理过程的普遍性 ​ 基本生活需要的普遍性 ​ 自然环境的限制 ​ 文化普适性与文化差异性 ​ 米德:萨摩亚人的青春期 三、文化特质、文化丛、文化模式 ​ 1、文化特质 ​ 是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单位 ​ 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 仅仅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分析单位 ​ 2、文化丛 ​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 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 “文化丛”也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种理论分析单位 ​ 3、文化模式 ​ 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与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 只有研究文化模式,才能进行文化比较,发现文化的差异性与共同性。 ​ 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菊与刀》 ​ “开始,上帝就给每个民族一只陶杯,从这杯中,人们饮入了他们的生活。”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 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菊与刀》中,本尼迪克特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忠、“恩”与“报恩”、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和育儿方式等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人的价值体系,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 即日本文化的各种模式,得出了日本的社会组织 原理是不同于欧美“个人主义”的“集团主义”, 日本文化是不同于欧美“罪感文化”的“耻感文化” 的结论。 三、主文化、亚文化与反文化 ​ 1、主文化 ​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 2、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所特有的,但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的文化。 ​ 当代社会中两种重要的亚文化: ​ 民族亚文化 ​ 职业亚文化 ​ 3、反文化 ​ 直接对主流文化的中心因素如价值观、信仰、观念、风俗习惯等构成挑战的文化,称为反文化 ​ 反文化的出现是社会变迁的重要机制 ​ 反文化往往产生于青年群体中 四、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 1、种族中心主义 ​ 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常易于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人的。 ​ 种族中心主义常常敌视和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模式。 ​ 种族中心主义的功能 ​ 2、文化相对主义 ​ 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因为如果从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所赖以生存的环境看,每一种文化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们之间没有优劣之分。 ​ 否认了文化的普遍性。 第三节 文化变迁 一、文化变迁的机制 ​ 1、内部创新 ​ 2、文化传播 二、文化震惊 ​ 文化接触和交流是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力。 ​ 在文化交流中经常发生 “文化震惊”(cultural shock)现象。 ​ 所谓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 ​ 文化震惊是一种客观现象,并没有善恶之分 ​ 对文化震惊的不同处理方式。 三、文化冲突 ​ 同一文化内部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冲突 ​ 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 ​ 严重的文化冲突会导致文化失调 四、文化堕距 ​ 威廉·奥格本:“文化堕距” (Cultural Lag) ​ 文化的各部分在发生变迁时,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断裂、失衡与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重点:第三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 第一节 社会 ​ 第二节 社会结构 第一节 社会 ​ 威廉戈的小说《飞行之神》。 ​ 小规模社会的形成:劳动分工和社会结构的兴起;社会冲突和结构瓦解所带来的混乱和战争状态 一、什么是社会 ​ 1、“社会”的词源考察:本意为集会、聚会 ​ 2、唯实论与唯名论 ​ 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实体,独立于个体之外且对个体构成实实在在的限制 ​ 只有个体才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概念,是人们的主观想像或抽象 ​ 3、马克思主义社会观 ​ 3.1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 ​ 3.2 社会是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统一 ​ 3.3 实践是社会的存在方式,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的特点 ​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 ​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 社会是由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 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 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 社会系统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机体。 二、社会的类型 ​ 1、按生计方式来分 ​ 1.1 伦斯基的分类 ​ 狩猎和采集社会 ​ 园耕社会 ​ 游牧社会 ​ 农业社会 ​ 工业社会 ​ 1.2 马克思的“五阶段论”与“亚细亚生产方式” ​ 2、按社会关联的方式来分 ​ 2.1 滕尼斯(Tönnies):礼俗社会(Gemeischaft)与法理社会(Gessellschaf) ​ 2.2 迪尔凯姆(Durkheim):机械团结(mechanical solidarity)与有机团结(organic solidarity) ​ 2.3 费孝通: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 ​ 差序格局: 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家庭、人伦 ​ 团体格局:个人间的联系靠着一个共同的架子;先有了这架子,而互相发生关联。团体的界限。 三、考察社会的几种视角 ​ 微观-宏观-中层 ​ 个人关系-群体关系-社会制度 ​ 血缘、地缘、业缘 第二节 社会结构 一、什么是社会结构 ​ 社会结构是社会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 ​ 三种使用方式: ​ 与“社会个体”相对,强调不可还原性和强制性 ​ 与“社会过程”相对,强调相对稳定性 ​ 与“社会功能”相对,强调本质性 二、社会结构的要素 ​ 1、地位(status) ​ 某一社会个体或群体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所占有的位置 ​ 自致地位(achieved status)与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 ​ 报酬、声望与权力 ​ 多种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或冲突 ​ 首要地位(master status) 2、角色(role) ​ 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一个人占有的是地位,扮演的是角色。 ​ 是人们对特定社会地位的行为期待;把握好具有某种身份的人的“规范” ​ 是关于特定社会地位的一整套权利和义务规范 ​ 角色期待和角色扮演之间的差距 ​ 角色集 ​ 角色与自我认同 ​ 角色冲突-角色混同-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 3、群体与组织 ​ 群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共同认同和团结感的人所组成的人的集合 ​ 组织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目标而有意识地建立起来的群体 ​ 4、社区(community) ​ 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集体认同的社会群体 ​ 社区的要素:区域、人群、社会互动、集体认同 ​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 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基本需要而按照一定规则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社会要素组合。 三、社会结构分析 ​ 地位结构观与网络结构观 ​ “地位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成社会地位、角色的特定分布状态 ​ “网络结构观”把社会结构看作是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结成的一种现实的、生动的关系网络。 ​ (1)网络结构观从个体与其他个体的关系(诸如亲属、朋友或熟人等)来认识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来规定个体的社会位置; ​ ( 2)网络结构观将个体按其社会关系分成不同的网络,而地位结构观则按照个体的属性特征对其进行分类; ​ ( 3)网络结构观分析人们的社会关系面、社会行为的“嵌入性”,而地位结构观注重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归属感; ​  (4)网络结构观关心人们对社会资源的摄取能力,而地位结构观强调人们是否占有和占有多少某种社会资源; ​  ( 5)网络结构观指出了人们在其社会网络中是否处于中心位置,其网络资源多寡、优劣的重要意义,而地位结构观则将一切都归结为人们的社会地位如阶级阶层地位、教育地位和职业地位等 ​ 社会网络是一套分析社会结构的理论和方法,其基本观点是将个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联系所构成的系统视为一个个“网络”,并认为整个社会就是由这些网络所构成的大系统 ​ 社会网络研究:关系社会;强关系、弱关系 (潜规则、显规则);社会资本 ​ 桥(bridge)。 ​ 比如:性的社会网络理论。 第四章 社会化 ​ 第一节 社会化概述 ​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 ​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 Nature vs. nurture ​ 基因(生理)决定论 vs 环境决定论 ​ 狼孩 一、社会化的含义 ​ 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 ​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 社会化研究的三个来源及角度 ​ 文化人类学:文化传承 ​ 社会心理学:个性发展 ​ 社会学:社会结构的整合;社会性 ​ 2、社会化概念内涵的发展 ​ 从少年儿童扩大到成人 ​ 从个体扩大到群体   个人 群体 一代人 社会或文化 文化 社会文化的内化 特定社会群体的文化 文化代际传递、代差 文化交流、文化变迁及跨文化研究 个性发展 自我 群体意识和群体心理特征 社会心理变迁与时代特征 国民性或民族性 社会结构 角色 社会群体、组织及阶级、阶层 社会分层及流动 社会发展 ​ 社会化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 ​ 提供合格的社会成员 ​ 提供社会整合和控制,保证社会秩序 ​ 促进文化积累,促进社会发展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 一、生物基础 ​ 语言能力 ​ 思维能力 ​ 学习能力 ​ 较长的依赖生活期 二、社会主体 ​ 1.家庭: ​ 教养-潜移默化-开端 ​ 感情与爱的培养; ​ 父母的权威 ​ 2、学校: ​ 教育,专门系统性学习; ​ 群体生活 ​ 3、同辈群体: ​ 平等交往; ​ 群体亚文化 ​ 4、职业场所: ​ 工作、同事; ​ 检验和发展社会化成果的地方 ​ 5、大众传媒:外界社会、信息、价值观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 一、关于社会化的理论 1、自我和人格发展理论 ​ 1.1 库利的“镜中我”理论(looking-glass self) ​ 自我意识和人格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是在不断观察和反省他人对自己的反应的过程中形成的 ​ 三个阶段 ​ 1.2 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 ​ 自我意识的发展取决于人把自身作为一个符号来思考的能力 ​ 主我(I)与客我(me)及其相互建构 ​ 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 ​ 模仿阶段 ​ 游戏阶段:角色借用(重要他者)-群体游戏(一般他者) ​ 博弈阶段 ​ 1.3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 人格的三个组成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 人格的形态取决于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平衡 ​ 力比多、阴茎崇拜、俄狄普斯情结 ​ 批评:泛性论与早期决定论、来自女性主义的批判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 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 1.4 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 人格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可以划分为八个阶段 ​ 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期) ​ 自主与怀疑(儿童早期) ​ 主动与内疚(学龄前) ​ 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期) ​ 认同与角色混淆(青春期) ​ 亲密与孤独(青年时期) ​ 代际关怀与自我沉浸(中年期) ​ 完美与绝望(老年期) ​ 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必须解决的心理困境 ​ 1.5 皮亚杰:认知的发展(学会思考的途径) ​ 学习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儿童智力发展要经历几个阶段 ​ 感觉运动阶段(1.5-2) ​ 前操作阶段(2-7) ​ 具体操作阶段(7-11) ​ 形式操作阶段(12-15) 2、生命历程理论 ​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与宏观社会结构是密切相关的 ​ 人生就是一个由无数生命事件所构成的序列,宏观社会结构通过影响生命事件的排列方式而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历程 ​ 理论要点: ​ 生命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 生命的相关性 ​ 生命的时间安排 ​ 人的能动性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 儿童期 ​ 青年期 ​ 成年期 ​ 老年期 三、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 ​ 1、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 早期社会化需要到一致性的、权威性的社会环境 ​ 困境:不同社会化主体之间的分化、脱节甚至冲突 ​ 2、社会失范与再社会化 ​ 社会失范: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和程度上的模糊、混乱与趋于多元化的现象;是转型社会中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 ​ 再社会化:克服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病态;教化 ​ 3、代差 ​ 代差是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面出现的差异、隔阂甚至冲突 ​ 代差是社会变迁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 对代差现象要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肯定或不定 第四节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 一、政治社会化 ​ 二、道德社会化 ​ 三、性别社会化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概念与理论 一、什么是社会互动 ​ 社会互动是指,理解他人并根据他人的已经或可能发生的反应而调整自己的行为的社会过程。 ​ 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 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 ​ 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 ​ 以信息的传播为基础 ​ 并不是非要面对面的场合下才能发生 ​ 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 会带来一定的效果,产生影响等 ​ 互动与意义(significance) ​ 人类的社会互动总是受一定意义驱动的 二、有关社会互动的理论 1、符号互动论 ​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社会互动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赋予、诠释和传达意义的过程 ​ 意义的传达是通过符号进行的,符号是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的中介 ​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把自己和他人都作为一种符号来思考,来预演和推测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2、角色理论 ​ 2.1 基本观点:社会互动是以角色为基础进行的 ​ 依赖于明确的角色规范和期望 ​ 依赖于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 ​ 2.2 角色互动的过程 ​ 角色期望 ​ 角色领悟 ​ 角色实践 ​ 2.3 角色互动中的问题 ​ 角色困惑 ​ 角色距离与角色调整 ​ 角色紧张与角色冲突 3、参考群体理论 ​ “参考群体”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所认同的群体,是个人认同的为其树立和维持各种标准、提供比较框架的群体 ​ 参考群体的基本作用:规范作用与比较作用 ​ 参考群体理论揭示了非面对面的,甚至非现实的社会关系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4、戏剧理论 ​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 ​ 基本观点:社会互动本质上是一个印象管理过程 ​ 表演过程: ​ 布景与道具 ​ 衣着、仪表与言谈举止 ​ 前台、后台与角色配合 5、社会交换论 ​ 社会互动本质上是一个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程;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 ​ 重要命题(霍曼斯) ​ 1. 成功命题 ​ 2.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会带来相同的行为 ​ 3. 价值命题 ​ 4. 剥夺-满足命题:边际效益递减 ​ 5. 侵犯-亲和命题 ​ 6:理性命题:不仅考虑后果,还要考虑该后果的可能性;价值选择 ​ 报酬:金钱、社会赞同、尊重和服从 ​ 互惠原则、公平原则 ​ 交换理论的思想根源: ​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以经济学的方式解释非经济学领域;利润-报酬。 ​ 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弗雷泽:婚姻关系;马林诺夫斯基:库拉圈;莫斯:夸富宴;斯特劳斯:对等原则,限制性交换与普遍性交换 ​ 行为心理学:刺激-反应 ​ 莫斯:《礼物》; ​ “在后进社会或古式社会中,是什么样的权利与利益规则,导致接受了馈赠就有义务回报。礼物中究竟有什么力量使得受礼者必须回礼?” ​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 ​ 人情:情感性与道德性 6、本土方法论 ​ 哈罗德·加芬克尔(H. Garfinkel) 所创立 ​ 基本问题:人们在日常互动中是如何建构和解释所处的情境,并赋予其意义的;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基本观点:社会互动大量地依赖于隐含规则或背景假设 ​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反思性的 ​ “蓄意破坏实验”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情境与过程  一、社会互动的情境 ​ 1、社会互动与社会情境之间的关系 ​ 社会情境对社会互动的限制作用:情境逼迫;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社会互动过程中对社会情境的建构:情境定义 ​ 社会互动情境的类型: ​ 二人关系、三人关系与多人关系 ​ 熟人情境、工作情境、社交情境 ​ 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 二、非语言沟通 ​ 通常情况下,对互动情境的意义,通过语言表达的,平均不到35%,剩下的65%的意义都是由非语言方式表达的 ​ 两种最重要的非语言沟通形式:体态和人际空间。 1、体态 ​ 表情:人类的表情基本上是共同的 ​ 动作:不同文化中动作所传达的意义在在很大差异 ​ 姿势:通常会在不经意中“暴露”信息 2、人际空间 ​ 霍尔:四种人际距离 ​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45厘米以内 ​ 私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45厘米到122厘米之间 ​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122~365厘米 ​ 公众距离(public distance), 365厘米以上 三、社会互动的过程 ​ 1、贝尔斯:三个阶段 ​ 定向阶段:情境辨识 ​ 评估阶段:态度确定 ​ 控制阶段:行为选择 ​ 2、帕克和伯吉斯:互动过程的四个阶段 ​ 竞争 ​ 冲突 ​ 顺应 ​ 同化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维度与类型 一、社会互动的维度 ​ 1、方向 ​ 2、深度 ​ 3、广度 ​ 4、频率 ​ 综合考察社会互动的四个维度,可以了解互动双方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 二、社会互动的几种类型 ​ 竞争 ​ 冲突 ​ 强制 ​ 顺从与顺应 ​ 合作 ​ 竞争:社会上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 ​ 共同目标 ​ 稀少、难求 ​ 目的在于获得目标,而不是反对其他竞争者 ​ 规则 ​ 冲突: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价值观念而互相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方式和过程。 ​ 更为直接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对方 ​ 直接的、公开的、面对面的接触 ​ 冲突双方所争夺的目标既有相同性又有不同性 ​ 在形式上更为激烈。 ​ 强制:互动的一方被迫按照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力量的不均衡 ​ 顺从与顺应:一方自愿地或者主动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按另一方的要求行事,即一方服从另一方。 ​ 合作: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对互动双方都有益的共同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第四节 集合行为 ​ 又称为集体行为,是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 特征: ​ 人数众多 ​ 无组织性 ​ 行为者相互依赖 ​ 斯梅尔塞的基本条件说 ​ 人们在受到威胁、紧张等压力的情况下,为改变自身的处境而进行的尝试 ​ 6个基本条件: ​ 环境条件: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 ​ 结构性压力 ​ 诱发因素 ​ 行为动员 ​ 普遍情绪的产生或共同信念的形成 ​ 社会控制能力 ​ 模仿理论 ​ 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时,他们往往处于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出现哭泣、吼叫、模仿等简单的初级行为。彼此模仿,力求与在场的多数人的行为一致。 ​ 感染理论 ​ 集合行为是人们情绪感染的结果。群众的特征表现为有意识的人格已经消失、无意识的人格占据主导地位,情绪和观念的感染、暗示的影响使群众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并具有将暗示的观念立即转变为行动的倾向。 ​ 紧急规范论 ​ 当面临突发事件时,人们之间通过互动会产生一种紧急规范,对在场者形成规范压力,迫使他们去仿效和遵从,从而产生集合行为。 ​ 匿名理论:法不责众-社会约束力的降低 ​ 控制转让理论: ​ 正常情况下,每个行动者都控制着自己的行为,集合行为中,行动者把对自身行动的控制转让给他人。 ​ 不是感情用事,是有目的的明确行动。转让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效益。 ​ 几种典型的集合行为 ​ 恐慌 ​ 谣言(孔力飞:叫魂) ​ 流行 第四节  社会互动的变迁 ​ 一、社会变迁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 二、现代传媒与社会互动 ​ 三、互联网与社会互动 一、社会变迁与社会互动 ​ 1、改变互动的规则 ​ 2、影响互动的中介 ​ 3、影响互动的策略 二、现代传媒与社会互动 ​ 1、现代大众传媒的性质 ​ 1.1 迅捷性 ​ 1.2 广覆性 ​ 1.3 无定向性 ​ 2、现代大众传媒对社会互动的影响 ​ 2.1 提供新的互动手段 ​ 2.2 建构人们关于现实的感知 ​ 2.3 建构人们的自我认同 ​ 2.4 “不在场的互动” 三、互联网与社会互动 ​ 1、超时空性 ​ 2、彻底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 3、全流通性 ​ 4、自由、平等、民主、自治和共享 第五章 社会群体 第一节 社会群体概述 一、什么是社会群体 ​ 1.1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又称社会团体,它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共同的认同和集体意识,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期待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 1.2  社会群体的特征: ​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 有持续的社会交往。 ​ 
本文档为【社会学概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9660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543KB
软件:Word
页数:43
分类:军事
上传时间:2011-05-25
浏览量: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