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苏州大学 考研资料 新闻传播学 十年真题

苏州大学 考研资料 新闻传播学 十年真题

举报
开通vip

苏州大学 考研资料 新闻传播学 十年真题2000年: 2000年: 苏州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 2、加权  3、法兰克福学派   4、沉默的螺旋假设  5、知识鸿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6、媒介帝国主义(media imperialism) 二、问答题(任意选3题,每题10分) 1、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的主要内涵及其发展沿革。 ...

苏州大学 考研资料 新闻传播学 十年真题
2000年: 2000年: 苏州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依附理论(dependency theory) 2、加权  3、法兰克福学派   4、沉默的螺旋假设  5、知识鸿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 6、媒介帝国主义(media imperialism) 二、问答题(任意选3题,每题10分) 1、符号互动理论(symbolic interaction)的主要内涵及其发展沿革。 2、传播有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 3、哥伦比亚学派与耶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观点及研究方法的差异,简介其各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项目。 4、何谓受众调查?其常见步骤有哪些?如何减小误差?试在方法上加以阐述。 5、试述麦克卢汉媒介观的主要内容并结合网络时代的特点,谈谈你对其观点的理解。 三、分析论述题(每题20分) 1、97年以来各地方电视台娱乐节目如《幸福快车》、《开心60分》等创下了很高的收视率,与此同时,一些电视剧如《还珠格格》、《鹿鼎记》、《康熙微服私访记》等在一些地方台也创下了收视新高。他反映了90年代以来观众欣赏趣味的一些变化:一重休闲,娱乐,二重趣味性,三重世俗化。对这种文化现象学术界众说纷纭,请你结合有关传播理论,对这一文化现象作一深入的分析。 苏州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在解放区通过开展( )打击了新闻报道中的虚浮不实的报道作风。 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是( )、( )和( )。 3.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 )。 4.新闻自由概念来自于( )的口号,最早由英国诗人、政论家( )提出。 5.1956年,施拉姆等人撰写的《 》,系统的阐述了( )理论,对西方的新闻自由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修改。 6.《大公报》最早由( )于( )年在天津创刊。 7.“竖三民”指的是于右任创办的《 》、《 》、《 》。 8.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主办的报纸中最有影响的是( )。 9.解放战争时期,鼓吹“第三条道路”的代表性刊物是《 》周刊,由( )主编。 10.1941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大型机关报《 》,该报于( )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共20分) 1 有偿新闻 2 葵丑报灾 3 版面语言 4 《中国的西北角》 三.分析题(60分) 1 论述新闻与舆论的关系。 2简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并论述其报刊思想的意义。 3论述电视新闻的文字解说与画面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州大学200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评论写作 为下面一则新闻报道配写一篇评论(字数不少于1500字) 博士后三月下岗    至今为工作发愁 一位博士后8个月前下岗,奔波至今尚未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是发生在深圳市的一个无情事实…… …… (注:因苏大复试所占地位并不重要,所以在此不再给出这篇新闻报道的全文,知道考试形式,掌握评论协作的一般框架,立论及论证的写法就足以应付复试了)。 ●2001年 苏州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2、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3、使用与满足理论     4、质化研究    5、创新扩散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6、意识形态霸权论(ideology hegemony) 二、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自由主义传播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理论发展历程。 2、试评麦克卢汉的“媒介讯息论”。 3、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议题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三题中任意选两题,每题20分) 1、法兰克福学派对文化工业批判的主要观点。 2、美国电视研究的主要流派与学术进展。 3、美国大众传播研究史上有许多“里程碑”重大研究项目,试就其中的二项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加以全面的介绍。 苏州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产生延缓报酬效应的新闻通常被称作(  )。 2、1951年,芬兰政府制定的(   ),是世界上第一个确认获知自由的法律。 3、“新闻价值”概念是随着报纸的(  )格局在美国的形成而提出的。 4、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是(  )。 5、在新闻六要素中,最关键核心的因素是(  )。 6、在西方新闻界,(  )被视为最高的伦理准则。 7、在传统的三大新闻媒体中,报纸的特出优势是(  )。 8、新闻政策有广义的和狭义的之分,狭义的新闻政策是指(  )。 9、1905年11月,列宁在《    》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报刊的党性原则。 10、闻事业的社会控制的着眼点主要是传播的(  )。 11、新闻事业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  )。 12、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循环日报》是由(  )在香港创办的。 13、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是葡萄牙人早澳门创办的葡文周报《   》。 14、邵瓢萍创办的《  》因忠实报道五四学生爱国运动、抨击卖国行径而被查封。 15、《中国青年》的第一任主编是(  )。 16、1926年9月,《大公报》复刊号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提出“(   )”的办报方针。 17、《申报》经过革新的副刊《  》成为反“文化围剿”的进步文化阵地。 1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革命报纸是《  》。 19、UPI是通讯社(  )的简称。 20、日本最大的通讯社是1945年11月成立的(  )。 二、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 1、普利策  2、反客里空运动  3、同期声  4、苏报案  5、社会责任理论 三、问答题(60分,5题中任意选4题,每题15分) 1、试述新闻与宣传的异同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2、结合实际,论述编辑在新闻价值的实现中的作用。 3、联系实际,论述新闻报道中的“隐性采访”方法的运用。 4、试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维新报刊活动。 5、试论互联网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 苏州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评论写作 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标题自拟,全文不少于1000字。 材料(一) 我国网民究竟有多少?不同的调查系统所得的数据不完全一致,但是有一点却是一致的,那就是21-25岁的青年是上网的主力军…… …… 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目前共有近26000万人连上了互联网。截止去年,在网民人数的排名上,中国已经继美、日、英、德等国之后跻身世界八强之列。而从发展速度讲,中国将成为新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网络与青年生活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并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呢生活方式构成潜在和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另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在数字化时代,网络给青少年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网民往往对高新技术能迅速作出反应,但逃避现实…… (2)青少年受网络色情影响的危险程度才增加…… (3)青少年网络性心理障碍问题…… (4)数字技术的发展也为犯罪提供了方便…… ●2002年 苏州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议题设置功能(agenda setting function) 2、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3、文化指标(cultural index)  4、文本研究  5、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encoding decoding) 6、内容分析法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后结构主义的话语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介“使用与满足”研究历史并对其做一全面的评价。 3、试述经验学派研究方法的价值及其局限性。 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 2、试从文化研究派的“再现”理论来阐述新闻真实性与新闻价值问题。 3、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提出一整套以“沉默的螺旋”假设为核心的舆论学说,“假设”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在你看来当网络媒体兴起之后,强大舆论效果是否存在?试做详细阐述。 苏州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1、在我国(  )(人名)将新闻定义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在当今国际新闻传播领域非常活跃的CNN,是(  )的缩略语形式。 3、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  )主持的“新闻自由委员会”, 经过调查,发表了《自由与负责的报刊》等调查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 4、我国从2000年起,将(  )这一天定为记者节。 5、“时务文体”是(  )(人名)在《时务报》上开创的政论文体。 6、成舍我在他的“世界”系列报纸中,最先创办的是(  )。 7、“有偿新闻”的实质是(  )。 8、1791年,美国通过(  ),规定“国会不得制定任何法律限制……言论或出版自由”。 9、与哲学、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较,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烈的(  )。 10、抗战以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报刊中最突出的是(  )主编的《观察》周刊。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通讯社  2、黄色新闻  3、新闻自由  4、邵瓢萍  5、延安《解放日报》  6、调查性报道 三、思考与论述题(60分,每题15分,五题中任意选做四题) 1、有人认为,新闻应以追求真理,揭露邪恶为天职,而新闻事业的产业化却要求它赚钱赢利,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请你阐明你的观点。 2、论新闻事业的社会控制。 3、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新闻要求作到真实总是面临着种种困境,你认为有哪些因素构成了新闻真实性的障碍,试对之加以论述。 4、论新闻价值。 5、论编辑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作用。 苏州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复试)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评论写作 阅读下面一组材料,写一篇新闻评论,标题自拟,全文不少于1200字。 材料(一) 孙天帅曾是珠海瑞进公司的一名打工仔,在韩国女老板制造的一起罚跪事件中,他是100多个工人中唯一不跪的人。可是,广州地区某大学的一些学生却认为,为钱跪一次并不可耻,下跪的人比孙天帅更勇敢。此事引起一些教育工作者对应试教育的尖锐批评。 材料(二) 当那个不跪的孙天帅受到社会舆论普遍赞扬时,有的大学生却认为:“只要有钱,跪一次有什么了不起!”有的学生还表达了这样一些观点: ??下跪的人并不是向谁下跪,只是向现实金钱低头罢了。可悲并不可耻。下跪的人可能比孙天帅更勇敢,需要更多的勇气。 ??如果一个人暂时忍辱可以保障一家温饱,何乐而不为? ??难道要用死去的躯壳来发扬民族自尊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不是教育电影看的太多了,一时间英雄主义冲上头脑,才有这么一次惊人的壮举? 材料(三) 广州地区某大学语文教育中心的孙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披露了他的学生在一次命题作文中表达的上述观念。他对有些学生文章中反映出来的价值取向,感到痛心和忧虑。 教育界人士也在思索这次写作课中反映出的几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教育学生,当金钱和人格尊严发生冲突时,究竟该怎样取舍?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最传统的民族气节该如何发扬广大?荣辱意识和人格意识为什么会在一些年轻人中趋于淡薄?他们普遍认为“思想道德教育似乎到了最严峻的时刻!” ●2003年 苏州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50分) 1、传播学中的反馈概念来自(  )的(  )学说。 2、1938年美国(  )大学学者对CBS的广播剧《火星人进攻地球》引起受众恐慌的效果进行研究,使得内容分析与田野调查方法得到实际的应用。 3、批判学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传播制度与社会阶层的关系,大众传播功能于大众文化的关系,以及(  )。 4、索绪尔认为,(  )是人类传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5、符号互动理论研究被分成两大流派:一是由布鲁默领导的芝加哥学派;一是由(  )和(  )领导的衣阿华学派。 6、一般来说西方学术界认为,信息寻求典范、使用满足模式、议题设定功能属于(  )效果模式。 7、麦克卢汉认为那些能提供“高清晰度信息”不需要人的思维做过多补充,即受传者参与程度低的媒介是(  ),与之相对,那些提供信息不完备,留有许多想象、思考、回味空间的媒介,即受传者参与程度高的媒介是(  )。 8、公元前465年,希腊西西里岛人(  )写出了第一部《修辞学》,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演讲学的著作。 9、拉扎斯菲尔德认为,暴力节目虽然品位不高,但内心有暴力倾向的人,看了暴力节目可以得到宣泄而免于付诸行动,德弗勒将起归纳为大众传播的“(  )”,算做是一种正功能。 10、麦克卢汉在他的第一本媒介研究专著《   》中,首次分析了报纸、电影和广告产生的影响。 11、美国开始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传播的行为效果始于(  )年代。 12、“涵化分析”并不是一项孤立的研究,相反它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项研究被称为(  ),起源20世纪60年代。 13、申农-韦弗传播模式是一种典型的单向线形模式,它在强调传播的各项功能时,却惟独忽视了(  )。 14、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的理论,当选民被问及他投票支持哪一方时,大多数人会说是投给了本次选举中获胜的一方,这种想站在获胜者一边的心理就是传播效果研究上所谓的“(  )”。 15、文化研究派的二元研究倾向主要体现在(  )、(  )、(  )领域。 16、多伦多学派学者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  )。 17、福科对话语的分析研究集中于解释其规则和结构,他把这称之为“(  )”。 18、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中坚学者霍尔在他的(  )一文中,揭示了文本结构将主导受众接受信息的观点,开创了受众主动性研究的先河。 19、传统“说服论”所探讨的是媒介对什么问题采取什么立场,运用什么手段来打动受众,而议题设置则注重(  ),不一定要经过“态度改变”的程序。 20、知识沟假说强调了(  )对人们接受信息所起的决定作用。 21、(  )是麦克卢汉三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22、拉扎斯菲尔德在俄亥俄州伊里县进行的调查,得出了“有限效果”的结论。他的这一调查报告名称是(  )。 23、1967年美国学者巴隆在《哈佛大学法学评论》上发表《接近媒介??项新的第一修正案》一文,首次提出(  )。 24、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著名报告《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的相关精神,是由芬兰学者(  )和美国学者(  )最先提出来的。 25、(  )在《报纸与外交政策》一书中认为,媒介不是每次都能成功的告诉人们想什么,但在告诉人们该怎样想方面却出奇的成功。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拟态环境  2、民族志(ethnography)受众研究方法  3、耶鲁学派  4、肯尼斯.博克(K.Burke)  5、上限效果假说 三、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试述大众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别与联系。 2、以色列学者凯兹与英国学者桑托斯探讨媒介帝国主义问题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依附理论”有别于“现代化理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万能效果论产生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5、试从米德的符号互动论角度谈谈匿名/网民化对网络传播中主题“自我”的影响。 四、论述题(三题,共45分) 1、阿登纳(E.Ardner)、卡拉马拉(C.Kramarae)、等人的“无声群体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试结合你所看的电影或电视剧中所表现的女性意识或女性形象谈谈对这些观点的看法。(20分) 2、结合新媒介相关理论,谈谈你对网络传播多媒体化的看法。(15分) 3、下面是著名的 批判学派学者Todd Gitlin “Television Screen: Hegemony In Transition” 文中的一段话,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10分)。(注:此题外国语为非英语的考生可以不做,但简答题须做4题) 苏州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填空(15分,每空1分) 1、1969年,巴斯提出新闻流动的(  ),对守门人理论作出了贡献。 2、中国近代报纸《循环日报》的创办者是(  )。 3、我国第一个大型的新闻周刊是于1981年创办的(  )。 4、通讯社美联社的英文缩略语形式是(  )。 5、1926年续刊的新纪《大公报》提出的“四不方针”是指(   )。 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机关报是(  )。 7、运用民意测验方法收集、整理、分析新闻素材,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闻报道样式被称为(  )。 8、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根本宗旨是(  )。 9、(   )在西方新闻界被视为一种特殊的权利和最高的伦理准则。 10、1996年,中国大陆第一家报业集团(  )成立。 11、我国的新闻传播活动在法律上最根本的依据是(  )。 12、对新闻事业进行社会控制的着眼点主要是(  )。 13、“时务文体”是(  )(人名)在《时务报》上开创的政论文体。 14、在我国(  )(人名)将新闻定义为“一种新的重要的事实”。 15、与哲学、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相比,新闻事业具有更强烈的(  )。 二、名词解释(30分,每题5分) 1、《申报.自由谈》 2、有偿新闻 3、新闻敏感 4、葵丑报灾 5、新闻自律 6、人物专访 三、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 1、互联网新闻传播有哪些特点? 2、报纸版面的功能有哪些? 3、简述新闻与广告的关系。 4、试述深度报道中构成“深度”的主要方式。 四、论述题(在四题中选做两题加以论述,40分,每题20分) 1、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2、范长江对新闻事业的贡献。 3、新闻传播者的业务素养。 4、新闻自由于社会责任。 五、实践题:请给下列一则新闻制作标题,改写导语,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编后(短评)。(标题5分,导语5分,编后15分,共25分) 上海讯  记者在11月3日举行的2002年上海秋季人才交流洽谈会上发现,不少求职者为了表明自己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在简历中列举了大量的工作经历,而这些工作经历在招聘人员眼中则成为求职者频繁跳槽的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 记者在某公司的招聘摊位前听到,招聘人员向求职者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要换工作”?这位应聘会计的求职者表示,自己在公司里干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可以学的东西都学到了,而且还带出了两位新手,因此想换个领域尝试一下。招聘人员立即反问道:“如果我们公司录用了你,你是不是也会在干了一段时间后就跳槽了呢?”之后即使求职者再三解释,还是没有挽回被拒绝的结果。这为招聘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刚才那位求职者是“自己把自己做下岗了”,这说明他不善于不断提高自己,从而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更好的完善工作。 在另仪家公司的招聘摊位前,记者发现,招聘人员非常仔细的阅读求职者简历上的工作经历一栏,并且一一询问每次跳槽的理由,这位招聘者告诉记者,跳槽经历很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素质,假如一个人总是由于人际关系、薪水高低等原因频繁跳槽,那可能说明他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合作精神不足。 苏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考研历年真题(2004-2007) ●2004年 苏州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填空:2*25=50 1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俄亥俄州伊里县进行田野调查,发现大众传播的效果是有限的。 2法兰克福学派学者突出地批判了----的负面价值。 3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左派知识分子把文化看作社会过程本身。他们受阿尔都塞葛兰西的影响较大因此某种意义上文化研究也被称为----- 4------把语言学称为‘一般语义学’,从科学与精神健康的高度强调了人们正确使用语言方式的重要性。 5苏珊。朗格把符号称为‘-------’,它可以让人对某些事物加以思考,或脱离具体的事物来想象。 6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中较为系统而简洁的提出了传播的----模式。 7麦克卢汉将媒介划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而区分冷热的依据是------和-------。 8知沟假说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们接受信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9瑞恩和格罗斯对衣阿华州农民所进行的混种玉米的推广过程成为------模式的典范。具有很大影响。 10最早对媒介引导舆论的功能进行阐述的政治家是----- 11------理论认为,大众传播产生于报业发展之初,传播媒介掌握在政府手中,传播者无权无利。 12魔弹论是旧的传播观念-----型传播的产物。 13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受到了------的符号互动论的影响。 14传播学者罗森格伦引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用以讨论受众对媒介的寻求的情况。 151968年,麦康姆斯和肖第一次尝试证实了大众媒介的------功能。 16传播与国家发展理论的第一化范式是以施拉姆等人为代表的----- 17舆论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提出的。 18民意测验民意调查所使用的实证方法是------ 19以法兰克福学派和社会研究所著称的批判学派是马克思主义和-----理论的一川理智结合。 20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认为,在舆论形成过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21以研究《拉达斯》(豪门恩怨)而影响广泛的著名批判学者澳大利亚的------- 22美国符号学创始人皮尔斯把符号分为图像符号,标志符号和------ 231969年赫伯特席勒出版了他的-----一书,揭开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研究的序幕。 24文化研究派讨论最多的是-----问题,即区分其中的真理与谬误,显示与虚构等要素。 25马尔库塞认为,物质文明的进步只会增加人们的压抑。使人异化为------ 二名解5*5=25 1暴力指标(wiolence index) 2乐队花车效应(band-wagon effect) 3马克布莱德报告 4球土化 5传播与现代化理论 三简答:10*3=30任选三题 1如何认识麦克卢汉和梅罗维茨的‘重新部落化’观点? 2大众文化与大众传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哪些方面? 3英国学者汤林森论文化帝国主义的途径有哪些? 4试述网络传播中自我身份的虚拟化与人的社会化之间的关系。 5我国网络传播学术界有关于“网名与实名”的争议,至今尚无定论,你如何看待网上用名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15*3=45任选三题 1列举近年‘新闻炒作’的5件代表**件,并结合节普曼‘舆论学‘观点,’议题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申论‘炒作’能否成为社会舆论? 2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一文的主要阐述了哪些观点。试加以阐述 3从文化研究的视角来看效果研究存在许多缺点,根据麦克里德潘忠党等人在《媒介效果的了解与误解》一文的归纳,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下面是Gaye Tuchman "Representation and The News Narratice The wed of Facticity"文,阅后试对其观点作一阐述。 苏州大学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 填空(15分) 1 报纸诞生以前( )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新闻传播媒体. 2 ( )是最早出现国人近代报刊的地方. 3 1891年英国传教士( )出任上海广学会总干事. 4 ( )是中国最早的无产阶级新闻记者. 5 关于中国报纸的起源,学术接曾经提出过周朝说,( )说,和唐朝说. 6 1947年6月,解放区新闻界开展的反客里空运动是一场维护新闻( )的活动. 7 新闻传播是( )传播的一种方式. 8 新闻的基本特征是它的真实性,新鲜性和( ). 9 20世纪30年代的史量才主持了( )的改革. 10 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的( )周刊,是中共中央第一份政治机关报. 11 1896年8月9日,维新运动时期最负盛名的( )在上海创刊. 12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的突出贡献是它的( )宣传报道. 13 在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中,不确定的因素是指( ). 14 新闻产生于人类( )的需要. 15 广播,电视是( )的产物. 二 名解 (25分) 1.辕门抄2王韬3拒检运动4新闻杂志5解释性报道 三 简答 (20分) 1.鸦片战争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变化. 2.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 论述 (40分选作2题即可.) 1.1942年,<解放日报>整风改革的历史意义. 2.维新派报刊的宣传活动 的进步作用. 3.新闻与信息的关系 4.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新闻传播者的要求. 五.实践题.(50分.1.为该新闻制作标题10分2.改写新闻的导语.10分.3.配写500字的短评.30分.) 镇江街头人体广告引争议(原标题) “为您省钱,包您满意”,14日上午,一名西装革履、额头上书写着“请勿随地吐痰”和衣服背面“美化环境,从我做起”公益广告的光头青年一出现在镇江大市口城市客厅广场上,立即吸引了众多路人好奇的眼光。据悉,这位第一个吃人体广告螃蟹的光头青年名叫谷立迎,27岁,外地人。   记者看到,沿途有行人停下来围观,他就迎上去发放名片,向市民推介起自己身上的“广告招租位”。“这么多人看,你就不害羞吗?”记者问。“这就是我要达到的社会效果!”他神色坦然,“可惜看的人多,问的人少,这几天只接到一笔生意。”从他嘴里记者陆陆续续知道了一些情况:他16岁就跟老乡来镇江打工,先后做过瓦工、木工和漆工,后在苏州搞了一段时间的户外广告失败后,又怀揣自己仅有的16元钱重回镇江发展。几经周折,他选中了近来在大城市颇多非议的光头广告,出租人体作为广告载体,在身体的头部、手臂等部位用油彩写画广告语、广告图案,在人流多的路段游走。几天下来,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客户??一家白酒经销商,挣到了第一笔收入。他表示,自己看好人体作为一种广告媒体的巨大潜力,不久就会成立一家职业人体广告公司,为客户全方位包装。   对于在人体上做广告,人们莫衷一是。“这样的怪事我还是平生第一次看到,是否有点不妥?”市民刘先生觉得让一位全身写满广告的大男人招摇过市极不雅观;而且头是人体最尊贵的部位,当成商品促销工具太污辱人格。还有一些持反对意见的市民则向他投去了不屑的眼光,认为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哗众取宠,也可说是个人炒作,出卖“身体”跟懒人不劳而获没有本质区别。   而更多的市民则对这位青年的勇气表示了钦佩,他们都认为大城市早就有光头广告,既然他只是利用大众好奇心理吸引注意力,以实现所谓的“眼球经济”,又没有什么违法或不道德内容,借此获利是无可厚非的。聂伟(新华日报) ●2005年 苏州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填空题: 1)格登和里察兹合著的        一书,是讨论语言问题的专著。 2)认为“魔弹论”不是学者理论,而是记者创造的。 3)麦克卢汉的思维很有特色,跳跃性很大,这就是所谓的        思维。 4)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传播的过程中有四个中介变量    、    、    、    。 5)李普曼在《舆论学》一书中提出两个环境        、        。 6)列宁在        一文中强调党的新闻机构应充当齿轮和螺丝的角色,成为党的有机组成部分。 7)最早提出“把关人”的是        。 8)澳大利亚学者Ien Ang以对美国电视剧        的研究否定了媒体帝国主义的论调。 9)批判学派的研究路线分为两种:        、        。 10)劝服效果研究从根本上说,它是以        为中心的。 二、名词解释: 共鸣效果    性别刻板印象    “编码/解码论”    知沟假说 三、简答题: 1)试对申农和韦弗传播模式进行简单的评价。 2)试述万能效果论成立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 3)简述有限效果论的三个代表性研究流派。 4)试述大众传播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5)简述梅罗维茨的《空间感的消失》一书所阐述的内容。 四、论述题: 1)试说明威廉斯与施拉姆媒介制度理论的异同。 2)麦奎尔如何看待媒介霸权,请结合本国实际谈谈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 3)麦康姆斯、唐纳德?肖关于媒介议题设置功能的 研究报告 水源地可行性研究报告美术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师生关系的个案研究养羊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诊所 中提到的“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进一步“讨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格伯纳“文化指标研究”的主要内容 5)媒介帝国主义的四个假设,,结合中国实际说明中国媒介文化的发展 6)关于使用满足理论的英文评价 苏州大学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填空题: 1)郑观应的新闻思想见于他所撰写的专著        。 2)1900年1月创刊于香港的        ,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 3)1908年,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新闻法        颁布施行。 4)享有“中国新闻史开山之作”之誉的著作是戈公振所著的        。 5)天津大公报自1935年5月10日起刊发        的《旅行通讯》。 6)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文版书名是        。 7)上海“孤岛”时期以外商名义发行的中文报纸,时称        。 8)新闻的真实性将新闻与        区分开来。 9)        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开始了第三次新闻改革。 10)新闻价值是一种        存在。 二、名词解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2)癸丑报灾(3)邹韬奋(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社(5)新闻纪录片 三、简答题: 1)20世纪30年代《申报》六十周年纪念活动。2)互联网传播的特点。 四、论述题: 6)中国古代报纸起源于唐朝的历史依据。7)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8)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9)试论调查性报道的基本特点。 五、实践题: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7月,重庆理念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招聘了20名本科生。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随后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陆续开除了这20名本科生。据该公司反映,这些大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不能胜任公司的工作需求。   第一批被公司除名的是两名来自某重点大学的计算机高才生。他们在第一次与客户谈完生意后,将价值3万多元的设备遗忘在出租车上。面对经理的批评,两人却振振有辞地说:“我们是刚毕业的学生。学生犯错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两人终因修养不够、“言语有失”而被开除。   接着被公司“扫地出门”的是一名本科毕业的女学生,喜欢睡懒觉,上班经常迟到,还在工作时间上网聊天,经多次警告仍置若罔闻,最终被公司“开除回家”。   另有3名大学生因“张狂”而被“卷了铺盖”。他们在与客户吃工作餐时,夸夸其谈,大声喧闹,弄得客户和公司领导连交谈的时机都没有。席间,更有一名男生张嘴吐痰,一口痰刚好落在了客户的脚边,惊得客户一下子从凳子上跳了起来。该男生却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吃饭。结果可想而知。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有一次,公司老总带领公司员工到外地搞促销,在海边租了一套别墅,有20多间客房,但员工有100多人,很多老员工甚至老总都只能睡在过道上。而有些新来的大学生却迅速给自己选定好房间,然后锁上房门独自看电视。这些学生好几次走出房门看见长辈睡在地上,竟都视而不见,不吭一声。此事又让几名大学生丢了饭碗。   最后被开除的是一名男生,他没与对方谈妥业务就飞到南京,让公司白白花了几千元的飞机票。当领导问及此事,他却不依不饶:“我没错,是他们变卦,你是领导我也不怕!”他被开除后,邀约两名同事一起走;接下来,3人又从公司里拉走了几个人。 就这样,3个多月下来,20名本科生全都离开了公司。 经过考验唯一留下来的却是一名专科毕业的女生。这名女生刚接触工作时什么都不懂,于是就借公司其他员工的资料来看,有时常常看到深夜。她的工作记录本的封面写着“用心”两个字,正是因为她的用心,才使她笑到了最后。 1)请为上文制作一条标题。2)请为上文改写导语部分。3)根据这条新闻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评论。 ●2006年 苏  州  大  学 二00六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专业:传播学…………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大众传播理论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答案填入答题纸) 1、文化研究的最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源于阿尔都塞和葛兰西的(           )理论。 2、德福勒模式与申农-韦弗模式相比,其进步之处在于,他开始注意到(        )的存在。 3、列宁在他的《                     》一文中强调指出,要向公众全面报道和阐明真相,不浮夸,、不武断、不造谣,不作见不得人的私人报道。 4、维纳在《      》一书中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5、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墨顿提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        )功能,认为它只限于报道社会上无关痛痒的社会问题。 6、麦克卢汉在《                             》一书中,提出了媒介讯息论的观点。 7、威廉斯认为研究媒介产品不应仅作孤立的文本分析,而应当把文本分析同对于产生这些产品的(                     )联系起来。 8、梅罗维次在《空间感的消失》一书中提出了(                )的观点。 9、(    )的《创新扩散》一书,从技术革新的信息是如何传播 扩散的角度,探讨了大众传播及人际传播在技术革新的普及过程中所发挥的不同的作用。 10、赫伯特"阿特休尔把世界上的新闻体制分为市场经济世界的模式、马克思主义世界的模式和(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多伦多学派   2、固定样本法   3、文化规范论   4、国际传播 三、简答题(任选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按照麦克劳等的观点,行为科学的批判认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缺陷表现在哪些方面? 2、7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质疑意见主要有哪些? 3、试述“社会责任论”的主要内容。 4、简述媒介帝国主义的基本假设。 四、论述分析题(任选4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英国学者P"戈尔丁和G"默多克关于批判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主要内容。 2、结合本国实际谈谈你对使用与满足模式的理解。 3、试述麦奎尔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理论中有关媒介分析的三个流派的评价。 4、格伯纳“主流效果”研究修正的结论主要有哪些? 苏  州  大  学 二00六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专业名称:新闻学、传播学…………………………考试科目:新闻学基础…………………… 一、           填空(10分,每空1分) 1、宋、明两代邸报有邸状、朝报等多种别称,主要原因是其没有固定的____。 2、洪仁玕在____中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3、____最早在国内提出言论自由的要求。 4、____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 5、第二次国人办报GC中,国内形成了上海、____两大办报基地。 6、1905年9月,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了第一份画报________。 7、1938—1944年,____聚集了大批进步报刊,有抗战时期文化城之称。 8、抗战时期,____以新加坡《星洲日报》为阵地,进行抗日宣传。 9、人类新闻传播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____活动。 10、            舆论出自舆论主体的自发或自觉的行动,因而具有____的特点。 二、           名词解释(36分,每题6分) 1、遐迩贯珍   2、于右任   3、自由新闻体制   4、第三条道路   5、可读性 6、动态消息 三、           简答题(24分,每题12分) 1、宋代小报盛行于南宋的历史原因? 2、如何理解“无选择即无新闻”? 四、           论述题(40分,1、2和3、4题中各选1题,每题20分) 1、比较维新变法时期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的办报主张。 2、白话文的使用对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意义。 3、隐性采访受法律保护的抗辩事由主要有哪些? 4、近年来我国新闻报道对传播新闻观念有哪些突破? 五、           实践题(共40分)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现实情形,写一篇新闻评论,标题自拟,全文不少于600字。 材料1:校园中的“异类”语言。 “你看!前面那个就是‘飘飘’!”记者刚走进重庆某高校就听到一个新名词儿,于是上前询问何为“飘飘”,小李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用稍显不屑的口吻回答说:“‘飘飘’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呀,你是不是上个世纪的人呐?‘飘飘’就是同性恋!”小李见记者如此“无知”,继续补充道:“‘飘飘’还有一人同义词是‘玻璃’。” 如今,大学校园内像这样的新词汇多如牛毛,俯拾即是,如“扁”、“K”、“修理”就是“打”的意思,“研究国粹”就是打麻将,“学习文件”就是玩扑克牌,“特困生”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觉皇”就是嗜睡的人,“人性”、“甜蜜”、“晒月亮”、“青春必修课”都是约会,“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 材料2:传播流行时尚 对这些词汇的来源渠道,记者进行了简单的集纳,首当其冲的是来源于网络流行语,如“MM(女孩)”、“GG(男孩)”、“汗(被吓到)”、“顶(支持)”、“3166(再见)”、“88(再见)”等等。尤其是一个最近风靡校园的词汇——“内秀”,来源于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校园内时常可以听到一个不想表现自己的人说“偶(我)是一个很内秀的人!” 材料3:追求流行时尚 提及校园“黑话”的传播速度,小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说:“刚出来一个新词,有人使用了,于是自己跟着用,这时自己还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人,不到一周,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沿途能听到这个词至少四次,这时就已经普及流行。”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大学生走在时代前沿,追求流行时尚,因此普遍都愿意接受并且广泛使用这些“黑话”,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 此外,这类“黑话”普遍简洁、精短、鲜活、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还能搞笑、减压、调侃、掩饰隐私,起到避讳的作用,所以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象牙塔”内的流行语,上口率非常高。 材料4:正视“黑话”,校园“黑话”的盛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李伟认为,有很大一类校园流行语是出于对日常刻板语言的判逆心理,故意利用语音表达与原词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戏,但绝非恶意,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孙元明则认为,校园流行语属于一种“亚语言现象”,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的,但是,孙元明强调对校园“黑话”中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                                    (见2005年月10月11日《文汇报》 注意:答案请不要做在试题纸上。 ●2007年 2007年苏大新闻传播试题 (新闻 传播共一张卷) 一 名词解释(5*4)    1 电子殖民主义     2 固定样本法       3 (美国)第一修正法案       4 受众商品论      5 两极传播理论 二 简答题(4选3*10)    1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对影响    2 举出5个你经常注意的新闻媒体 并加以论述    3 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有那些    4 谈谈受众知情权跟记者采访权的关系    5.记者获得新闻线索的途径有那些    6谈谈受众知情权跟记者采访权的关系 三 论述题(5选4*15)    1 江苏最近部分报纸刊登一些有关治疗“性病”方法的老军医,针对报纸低俗化,试写一个研究策划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2 根据霍尔的编码解码论,论述人们对网络女大学生形象的不同反应    3 试论述青少年亚文化,并举出三个事例,用文化研究的角度加以论述    4 决定一个新近发生事实成为新闻的决定因素,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分析    5 为什么针对同一新闻事实,不同的媒体有不同的反应,试用相关理论加以分析 四 实践题    1 根据一个新闻(浙江行车管理),改写五个标题(15分) (个人认为此题有点问题,并且排版也不好)    2 根据温家宝的对进行全国经济普查的讲话(两页多)写一篇400字的消息(25分) 2007年苏大评论写作(150分) 根据相关新闻传播理论和媒介现状,写一篇不少于1200字评论写作。 北大教授认为“孔子不如章子怡”,引起公愤(大约1000字的新闻) 北大教授称很受伤 (以下网页有具体报道文章和全部评论材料) 2008年传播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20分)   1.编辑方针   2.黑幕揭发运动   3.格伯纳   4.媒介控制   二、简答题(5选4 10*4=40分)   1.在世界上新闻法的有多少种分类?   2.试着写出你读过的5本新闻作品的名称和作者名字。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涵。   4.文化研究学派。   5.电子媒介的“空间偏向”。   三、论述题 (15×2=30分)   1.结合今年新闻报道的有关内容,试论述新闻媒介和政府的关系。   2.某电视台提出“用事实说话”,用新闻学的有关理论去论述。   四、实践题 (60分)   给一篇新闻稿,   1.写出你对它的评价(300字)   2.改写成简讯,并加标题。(300字)   3.写一个编者按。(150字)   4.以此为线索,如果要你进一步去报道,你打算怎么做? 说说你的想法。 五、评论写作   给出一篇评论《谁篡夺了毛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   “戒烟广告竟然将毛主席手书‘为人民服务’,篡改成了‘为烟民服务’,这也太不严肃了。”日前,南京有市民对该市8路公交车内广告牌上的戒烟广告,提出了质疑,并表示难以理解。   的确,毛主席题写的“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即使在今天,“为人民服务”也经常出现在一些公共场所或机关部门的宣传牌上。南京的这条另类戒烟广告,之所以自以为妙地想到了“为烟民服务”的措词,其对毛主席原词的掠美之意,可谓显而易见。   戒烟广告用上“为烟民服务”的字眼,真如一些市民说的那样感到无法理解么?我看未必。类似的例子,公众已是屡见不鲜。譬如同样在某个时代妇孺皆知的“将革命进行到底”,不是早就“派生”出了“将爱情进行到底”、“将炒作进行到底”等的诸多版本么。如果我们承认和相信“与时俱进”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也就应该既记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意义,又能容忍“为烟民服务”、“为网民服务”、“为股民服务”的“取巧”创新和使用。   不过,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南京公交车上的那个戒烟广告,的确有着明显的不妥之处。把毛主席手书的“为人民服务”字样,原原本本地套用到广告画面,且只是将其中的“人”字换成了宋体“烟”字,分明是种极不严肃的做法。这样的广告创意,根本就是一种“广告疮意”。联想到稍早有人把雷锋形象印在避孕套的铁盒包装外,借此隐喻其产品“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无疑是对真正雷锋精神的污辱与亵渎了。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普遍遵循的认知惯例和道德底线。而故意与毛主席手书相混淆的“为烟民服务”戒烟广告也好,印上雷锋头像的避孕套外包装也罢,其实并非是在“投机取巧”,恰恰是在“投机取骂”、“投机取丑”了。广告宣传,也是企业形象和商家素质的一个参照物。连广告都做得那么“缺乏好感”,公众对其产品,是会喜欢多,还是厌恶多呢?   1、你认为标题合适否?说明理由,如不合适请你给拟一个   2、你统一作者的观点否?如同意写一篇呼应性评论。如不同意写一篇驳论 苏州大学09新闻传播基础 一、  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   硬新闻:也被称为纯新闻,它是指对已发生的或24小时内被发现的当前公众关注的事件的报道。 2.   麦克内利新闻流动模式 3.   政治经济学派 4. 扒粪运动 5.  《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 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5选4题作答) 1.   试述传播研究的范式 2.   简述劝服效果研究的主要流派和观点 3.   比较中西理论中关于新闻价值论述的异同 4.  试例举最近一年里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五则新闻报道,并各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该则新闻的评价 5.  媒体的受众定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三、 论述(每题15分,共30分,3选2题作答) 1.  结合实际论述新闻自律的必要性 2.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3.  结合实际论述传播活动中“沉默的螺旋”是如何发生的 四、实践题(50分)   一段时间以来,网络上频繁发生所谓“人肉搜索”事件,对这样的事件,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请你 1.  以《南方周末》的记者身份,对该类事件去做一个深度的调查采访,写一个采访提纲(15分) 2.  以电视台编辑身份,写一个编者述评,字数不低于500字。(35分) 题目回忆   2010年苏州大学新闻传播专业(初试)试题   一、 名词解释(4*5分=20分)   1新闻侵权   2协同自律   3拟态环境   4涵化理论   二、简答题(4选3*10分=30分)   1简要评述近两年来我国的公共危机报道   2简述媒体经营与广告传播活动的关系   3简述民族志受众研究   4两级传播理论假设有哪些   三、论述题(3选2*25分=50分)   1负面报道会形成受众的刻板印象,试根据涵化理论的相关内容论述媒体与政府形象塑造   2假设你要研究一家网站的新闻频道,试选择一种研究方法,并论述   3如今,网络舆论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传统的沉默与螺旋理论是否还有作用,试论述之   四、实践题(20+30=50分)   1假设你现在要代表某电视台去采访奥巴马,结合本地特点,写一个采访纲要,包括具体提问问题(20分)   2根据下面的新闻,写一则500字左右消息,并配以标题(表明主标题),再写一则评论(不超过700字)(标题5分,消息10分,评论15分)   近来记者在采访中被殴打或抓扣甚至遭到恶义报复的事情在全国屡有发生。   11月5日下午,《安徽日报.社会周报》编辑部主任、记者车敦安和几名新闻同行一起随同安徽省出版部门和合肥市公安局防暴支队采访一次反倒版突击检查行动。为准备好随时抓拍镜头,车敦安将照相机提在手上跑步前进。下午2时许,当检查组一行急匆匆经过合肥市商业银行蒙城路之行门前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先是车敦安的脖子突然被人从后面卡住,紧接着,从这家银行里迅速冲出两名保安人员,一人卡住记者的一只胳膊,强行将记者拖进银行。当车责问为什么抓人.并掏出记者证说明是正在进行采访时,几名保安任不罢休,继续对记者推推搡搡,并将记者照相机盖打落在地。   当记者走出银行大门,几名保安又冲出来,准备再次抓扣记者。直到公安人员再次严厉制止之后,他们才终于罢休。在此过程中,银行的有关人员还喊来银行手持警棍的保安人员向记者示威,其中有人威胁说:“今天打死了也活该。在车敦安被抓扣的过程中,与车敦安同行的安徽电视台一名记者手中的摄相机也遭到银行保安人员的抢夺,另有一名女记者被无礼推搡。   记者急欲离开银行继续采访时,一开头将记者卡住的几个人又将记者团团围住,并卡住不放。银行里随即围上一群人,使记者一时间失去了行动自由,无法脱身。更有甚者,当参加反盗版检查行动的公安人员闻讯赶来严厉制止时,银行的保安人员仍不放手。直到公安人员强行将他们的手掰开,车敦安才终于被解救出来。此
本文档为【苏州大学 考研资料 新闻传播学 十年真题】,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865480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58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6-03
浏览量: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