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汉乐府诗

两汉乐府诗

举报
开通vip

两汉乐府诗null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楚歌的流行: 从汉代到西汉中叶,在社会上尤其在宫廷中最流行的歌谣是楚歌——用楚地方言歌唱,楚地音乐伴奏。 汉初的楚歌的特点,一是这些歌是由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所作,二是形式随意活泼(常常是即景作歌),三是伤感而富于激情。 大风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鸿鹄歌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缯缴,将安所施。秋风辞秋风辞秋风起兮白...

两汉乐府诗
null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第五章 汉乐府民歌楚歌的流行: 从汉代到西汉中叶,在社会上尤其在宫廷中最流行的歌谣是楚歌——用楚地方言歌唱,楚地音乐伴奏。 汉初的楚歌的特点,一是这些歌是由形形色色的风云人物所作,二是形式随意活泼(常常是即景作歌),三是伤感而富于激情。 大风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鸿鹄歌鸿鹄歌 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羽翼已就,横绝四海。 横绝四海,又可奈何。 虽有缯缴,将安所施。秋风辞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悲愁歌 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 穹庐为室兮氈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 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悲愁歌悲愁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氈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 别歌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天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什么是“乐府” 什么是“乐府” 乐府的原义是指朝廷设立的音乐机关。 乐府后来又成为诗体的名称 :六朝时期人们把由乐府机关收集、整理和保存下来的,可以合乐而歌的诗歌称为乐府 ;于是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质的诗体的名称。 文人拟乐府 ;新乐府 。(至唐,则已撇开音乐,而注重具体的社会内容,于是乐府一变而为一种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宋元以后,单从入乐这一点出发,“乐府”又用作词、曲的别称。 汉乐府的基本类别汉乐府的基本类别汉乐府民歌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的《宋书乐志》,现存总共不过三、四十首,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有所增广。郭氏将自汉至唐的汉乐府诗分为下列十二类:1 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 鼓吹曲辞;4 横吹曲辞;5 相和歌辞;6 清商曲辞;7 舞曲歌辞; 8 琴曲歌辞;9 杂曲歌辞;10 近代曲辞;11 杂歌谣辞;12 新乐府辞。 汉乐府民歌则主要保存在相和、鼓吹、杂曲之类中。 汉代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汉代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汉乐府民歌有几大主题: 1、社会政治主题:反映政治黑暗,揭露社会上的不公和丑恶现象,表现民生疾苦; 2、家庭伦理主题; 3、爱情主题; 4、人生体验的醒世主题。 一、社会政治主题一、社会政治主题 (一)反映战争带来的伤害:《战城南》、《十五从军行》; (二)表现百姓在苛政中的煎熬:《平陵东》、《妇病行》、《东门行》; (三)离家谋生者漂泊流离的悲哀和思家之痛:《艳歌行》、《艳歌何尝行》、《悲歌》、《古歌》; 战城南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薄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病妇行病妇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东门行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人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艳歌行 艳歌行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柯(倚)西北眄(斜视)。“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艳歌何尝行 艳歌何尝行 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十十五五,罗列成行。妻卒被病,行不能相随。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吾欲负汝去,毛羽何摧颓。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躇踌顾群侣,泪下不自知。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悲歌 悲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古歌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二、家庭伦理主题 二、家庭伦理主题 (一)家庭、婚姻悲剧:《孤儿行》、《上山采靡芜》、《孔雀东南飞》 ; (二)歌颂对婚姻的忠贞:《陌上桑》、《羽林郎》; (三)思妇的相思之苦:《饮马长城窟行》 (四)殷实富贵之家的日常生活:《陇西行》《鸡鸣》、《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 。 孤儿行孤儿行  孤儿生,孤子遇生,命独当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虮虱,面目多尘土。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取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春气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啖瓜者多。愿还我蒂,兄与嫂严。独且急归,当兴校计。乱曰:里中一何譊譊,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本篇最早见于徐陵《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氏)为焦仲卿妻作》;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杂曲歌辞》,称“古辞”,题为《焦仲卿妻》;后人常取此诗首句,名为《孔雀东南飞》。全诗350多句,1700余字,是汉代乐府叙事诗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孔雀东南飞》的艺术成就其一、主题的突破 其二、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 作者在塑造人物时,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话、行动、环境、比兴等 。 其三、在叙事上精于剪裁,对所用的材料该详则详、该略则略。 另外,这首诗的情节完整,结构紧凑,语言朴实,现实与浪漫的结合等,都很突出。《陌上桑》《陌上桑》 本诗最早见于沈约《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徐陵《玉台新咏》,题为《日出东南隅行》;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属《相和歌辞·相和曲》,题为《陌上桑》。 晋人崔豹《古今注》:“《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 《陌上桑》 “道德-欲望”双重主题的渊源 《陌上桑》 “道德-欲望”双重主题的渊源 商周时期,人们开始在桑林中举行祀高禖(生殖神)的仪式,桑林也开始成为“会男女”的场所。《诗经》里就有不少诗歌表现了这种古老的风俗,比如《鄘风·桑中》、《小雅·隰桑》 、《魏风·汾沮如》 。 随着礼教的加强,“桑林”母题开始出现了变奏。这种男女在桑林中自由欢会的古老风俗开始为社会道德所不容,于是“桑林”故事也加入了道德因素,这在刘向编的《列女传》中的几个“采桑”故事中有突出的表现:齐宿瘤女的故事 、陈辩女的故事 、秋胡妻的故事 。null《陌上桑》的艺术特色 (1)诗歌塑造了一位美丽、机智的采桑女子形象。 (2)以铺叙手法、侧面烘托描写人物 (3)诗歌的风格充满了浓郁的喜剧色彩,洋溢着幽默诙谐、健康乐观的情调。陇西行 陇西行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写主妇迎客时,脸色和悦美丽,又直起腰来行礼。)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觎(毛褥)。清白(清酒、白酒)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敕中厨,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取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相逢行 相逢行 相逢狭路间,道隘不容车,不知何年少(一作如何两少年),夹(一作挟)毂问君家。君家诚易知,易知复难忘。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一作中子为中郎)。五日一来归,道上自生光,黄金络马头,观者盈道傍。入门时左顾,但见双鸳鸯,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音声何嗈嗈,鹤鸣东西厢。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小妇无所为,挟瑟上高堂。大人且安坐,调丝方未(一作未遽)央。 三、爱情主题:三、爱情主题:作品:《江南》、《上邪》、《有所思》、《白头吟》 汉乐府的爱情诗和《诗经》里的爱情诗相比: 一是表现男女相悦的欢愉之情的爱情诗少; 二是《诗经》中有一类写男女之情的诗作,表现出强烈的野性色彩,而汉乐府民歌中这类作品则绝无仅有,汉乐府爱情诗中的女性形象虽然敢爱敢恨、率性泼辣,但她们都没有超出伦理的约束; 三、《诗经》中有不少爱情诗是以热恋中的男子的口吻唱出的,这样的诗汉乐府里也没有。 近代江南民歌《莫分离》近代江南民歌《莫分离》   要分离,除非天合地;/要分离,如同日出西;/要分离,大海变作平洋地,/要分离,铁树开花落满地。/“分离”二字切莫提起;/要分离,除非你死我断气。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四、人生体验的醒世主题 四、人生体验的醒世主题 (一)以寓言的形式展现生命的脆弱、无助:《乌生》、《枯鱼过河泣》、《豫章行》、《蜨蝶行》; (二)挽歌:《薤露》、《蒿里》——感叹生命的短暂易逝; (三)针对人生的短暂易逝,或强调奋发努力,或鼓励及时行乐:前者如《长歌行》、后者如《怨诗行》、《西门行》; (四)游仙诗——通过游仙的幻想来反抗生命的短促:《善哉行》、《日出入》、《上陵》、《艳歌》 。 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枯鱼过河泣, 何时悔夏及! 作书与鲂鱮, 相教慎出入! 董娇娆 董娇娆 洛阳城东路,桃李生路傍。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春风东北起,花叶正低昂。不知谁家子,提笼行采桑。纤手折其枝,花落何飘飏。请谢彼姝子,何为见损伤?高秋八九月,白露变为霜。终年会飘堕,安得久馨香?秋时自零落,春月复芬芳。何时盛年去,欢爱永相忘。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肠。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 薤露 薤露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 蒿里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怨诗行 怨诗行 天德悠且长,人命一何促。 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 嘉宾难再遇,人命不可续。 齐度游四方,各系太山录。 人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 当须荡中情,游心恣所欲。西门行 西门行 出西门,步念之,今日不作乐,当待何时?逮为乐,逮为乐,当及时。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酿美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可用解忧愁。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游行去去如云除,弊车赢马为自储。 善哉行 善哉行 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经历名山,芝草翩翩。仙人王乔,奉药一丸。自惜袖短,内手知寒。惭无灵辄,以报赵宣。月没参横,北斗阑干。亲交在门,饥不及餐。 欢日尚少,戚日苦多。 以何忘忧,弹筝酒歌。淮南八公,要道不烦,参驾六龙,游戏云端。《日出入》《日出入》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耶谓何?吾知所乐,独乐六龙。六龙之调,使我心若。訾,黄其何不俫下!《艳歌》《艳歌》   今日乐上乐,相从步云衢。天公出美酒,河伯出鲤鱼。青龙前铺席,白虎持榼壶。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珰,织女奉瑛琚。苍霞扬东讴,清风流西歈。垂露成帏幄,奔星扶轮舆。 《上陵》《上陵》 上陵何美美,下津风以寒。问客从何来,言从水中央。桂树为君船,青丝为君笮,木兰为君棹,黄金错其间。沧海之雀赤翅鸿,白雁随。山林乍开乍合,曾不知日月明。醴泉之水,光泽何蔚蔚。芝为车,龙为马,览遨游,四海外。甘露初二年,芝生铜池中,仙人下来饮,延寿千万岁。 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 一、叙事性的增强 : (一)汉乐府中以叙事为主的作品约占三分之一,并且第一次出现了《孔雀东南飞》那样成熟的长篇叙事诗。 (二)汉乐府中即使是抒情之作也带着叙事成分,《汉书·艺文志》曾概括汉乐府诗的特点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三)汉乐府叙事性的增强还表现在汉乐府中有一些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人生经验、教训的训诫歌。 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二、娴熟巧妙的叙事技巧,富于戏剧性。 (一) 善于选取生活镜头(《上山采蘼芜》)。 (二)大量使用对话体以及动作、表情来表现冲突、营造戏剧场面、展现人物心理。 (三)以夸张的形容、生动活泼的想像来增强戏剧性。 三、情感抒发的激烈直露 与《诗经》中那种“温柔敦厚”的情感表达相比,汉乐府民歌无论表现战争、表现爱情,乃至表现乡愁、人生体验都尽量地释放情感。 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汉乐府诗的艺术特点四、新的诗型的使用: 汉乐府民歌基本上由两类灵活的形式组成,一是杂言体,一是五言诗。突破了《诗经》的四言格式,增强加了诗歌的容量和表现力。对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和成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五、其语言素朴且又不俗,耐人咀嚼与回味。 明胡应麟《诗薮》:“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天下至文,靡以过之”;“矢口成言,绝无文饰,故浑朴真至,独擅古今。”
本文档为【两汉乐府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506787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156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6-19
浏览量: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