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强迫症补充一经验

强迫症补充一经验

举报
开通vip

强迫症补充一经验开始并不排斥自己的害羞性格,一直处于一种自我接纳的状态 一手接纳,一手行动 Post By:2007-7-19 14:25:00 一本是孟刚老师的《强迫症改变人生》里面对强迫人格的形成也写的很深刻。事实上强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过于严苛的家教导致了我们也习惯性的不能放松自己,总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超我总是过于强大,本我被过度压制,而自我显的软弱。看完这本书,我又从根子上解放了自己不少,呵呵开始不讨厌强迫了。觉得所谓的“强迫症”是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提醒我们没有好好的善待本我。 3。再有你可以在论坛上查恳谈李老师...

强迫症补充一经验
开始并不排斥自己的害羞性格,一直处于一种自我接纳的状态 一手接纳,一手行动 Post By:2007-7-19 14:25:00 一本是孟刚老师的《强迫症改变人生》里面对强迫人格的形成也写的很深刻。事实上强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过于严苛的家教导致了我们也习惯性的不能放松自己,总是对自己高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严要求。超我总是过于强大,本我被过度压制,而自我显的软弱。看完这本书,我又从根子上解放了自己不少,呵呵开始不讨厌强迫了。觉得所谓的“强迫症”是以一种很巧妙的方式提醒我们没有好好的善待本我。 3。再有你可以在论坛上查恳谈李老师的有关本我,超我,自我的文章,这位恳谈李老师的许多文章都相当精辟,我个人很喜欢看他的文章,是一个非常有文化深度的独特老师,他也帮助我很长一段时间,从他那里学习到了不少。 4。还有这里有孟刚老师和盖德老师的工作室以及强迫正的专门版快都是专门治疗强迫人格的。不过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很焦虑的话,尝试自己找文章看,因为强迫的症状5花8门,但实质上都涉及到强迫人格的特点。所以与其去一点点拔树叶,不如釜底抽薪,直接去挖根,好的快, 5。对了,还有你可以在这里搜一个叫“无”的网友发的帖子,对强迫正有很独到的见解,他也是强迫正的。但现在好了很多,现在应该还能搜到他的帖子吧。还有一个叫 withboy 的帖子,也很不错,名字叫重新学会笑-------withboy的中国式新森田教程。 本我,超我。自我。强迫的人就是这3个层面失去了平衡才出现问题。人格结构不合理:本我没有地位,而超我专制强大得过分,自我软弱。 一切心理障碍都可归于真实我和理想我的冲突,真实我与理想我的反差越大,冲突就越大,现实我(自我)就越难以调和。心理冲突就越强烈,恐怖症状或强迫症状就越严重。 强迫症中蕴藏的宝藏 每一个苦难都蕴藏着同等甚至成倍的利益的种子! 但需要我们用爱和智慧去挖掘! 第一,心理上的,这个不用说了,治愈强迫症必须对心理有所了解,这样我们的心理调节能力提高了! 更加可贵的是我们能够克服6种基本恐惧,得到从容的体验! 第二,人格命运上的,通过了解心理学,自然涉及到人格和命运的塑造。。。这种内容我不想说了,如果同志您康复了,您的发展会好的超出您的想象! 这一点也不夸张!等到痊愈了,面貌变化会极快,而且比您在患病前出色许多! 真正可贵的是您有了新的人生 派生此财富的要靠强迫症,还要涉及其主题! 朋友们,强迫症是我们转向探索自己内心与世界的契机,命运有它的因缘性,无常性,所以不要为过去遗憾,因为那都是“必然”的!重要的是抓住当下,创造奇迹! 垃圾本来不是垃圾,只不过是我们把它放到了不该放的位置。其实强迫症也一样,只要我们把它用在好的地方,就是我们成功的法宝!我们是得到了别人感受不到的痛苦,但我们也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毅力与恒心! 为强迫症正名! 单纯的“强迫”不会给我们带来痛苦,。真正使我们痛苦的是“反强迫”,也就是对“强迫”行为的排斥否定,这其实正是我们在用理想我来压制真实我,有压制就有痛苦,压制越厉害,痛苦就越深。所以使我们如此痛苦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强迫”+“反强迫”。说白了,我们“反强迫”就是因为我们的理想我不能接纳真实我,所以,开悟的要点就是要“接纳”,要知道,我们只是聪明而不是有智慧,聪明反被聪明误,真正智慧的表现不是压制自我,而是接纳自我并勇于表现出来,你一味掩饰压制,使得自己痛苦不说,时间长了,日久见人心,别人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发现你的真实性格,反而会更加瞧不起你。所以,放下你笨拙的聪明吧,放下你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吧,把真实我亮出来,接纳自我,即使你还会“强迫”,但是你不会“反强迫”了,这就大大减轻了痛苦。等你有一天从恐惧中彻底走出来了,恭喜你,你已经化蛹成蝶,完成了上天对你的磨练阶段,那就展翅高飞吧,去完成上天赋予你的更大使命。 强迫症的人都是天才   强迫症患者身上的才能是不容否认的。我一直强调“症状就是未爆发的潜能”,“强迫症,是大自然对强迫性人格在和平时期所遇到的障碍和扭曲的一种天然修正”。 简单说,仔细、耐心、谨慎、怀疑、善于思考等才能仅仅释放到了解决理性的问题这方面上,就是只用到了学习上,却没能将这些才能也同样释放到情感上面。患者没能挖掘和利用他们身上敏感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导致情感受到压抑。症状是修正,但不是要把我们修正成大大咧咧的人,而是要教会我们平等的对待理性和情感,既要仔细的对待理性的问题,也要发挥自己细腻的情感感知能力,不要压抑情感,这样我们才能完善。   不要企图将强迫症患者变成大大咧咧所谓潇洒的人,不能否认他们的理性、敏锐、仔细、谨慎、善于思考和怀疑精神。他们需要做的,是进一步发挥这些天生的优势释放被压抑的情感,而不是否认这些才能,逼着他们“潇洒”。  强迫能力一般的人,焦虑和恐惧源消失后,就安全了,不会有焦虑和恐惧的灵感袭来。但对强迫天才来说,情况就不同的,焦虑和恐惧事件过后,他的天才细胞要对焦虑和恐惧事件进行再创作,他强迫的灵感不断袭来,就像作家的文字灵感源源不断一样。作家的一部部作品问世了,强迫天才的作品也问世了,这就是为焦虑而焦虑,为恐惧而恐惧,他的一级焦虑和恐惧升华为二级焦虑和恐惧了。    做真实我的好家长 真实我是我们未成长起来的孩子,这个说法孟老师、还有很多其他患友也提到。 如何让这个孩子健康、稳定、快乐、迅速地成长,我们是可以仿效、类比地采用成功家长的做法 第一,我们像好家长一样,完全接纳他,无条件的爱他,发自内心的尊重他。 有两个孩子,出生在不同的家庭。这两个孩子,从小都很聪明灵敏,但是调皮捣蛋,经常惹祸,逆反心理强,常常不听从家长的教育。 第一个孩子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在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就打骂他,说“你再这样调皮我就把你卖了”,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就冷落他,说“你不听话就当没有生你”,孩子害怕了,他越来越听话,但是他的性格由开朗、聪敏、活泼慢慢变得内向、迟钝、不爱做事、胆小怕事。 第二个孩子的家长懂得如何做好家长,知道要发扬、而不是贬抑孩子的活泼天性。孩子调皮捣蛋的时候,只要不过分就由他去;要是孩子调皮得过分了,就和他讲道理,轻轻打他两下手掌心,然后抱他在怀里告诉他“虽然你做错了,但你还是好孩子,爸妈一样是爱你的”。孩子不听话,就和他交流,了解他为什么不听话,尊重、鼓励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这孩子长大就是充满爱心、积极主动、上进、阳光明朗的人。 好家长、成功的家长,当然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孩子多调皮捣蛋,多不懂事,都是完全接纳他的,孩子在家长无条件的爱中,获得完全的安全感,他会慢慢领悟,主动想去满足家长对他的期望、要求。 同样地,当我们的真实我发现,不管他表现多不好,都被我们完全接受,他会在完全的安全感中释放自己,主动、努力、快乐地靠拢理想我的,他自发地要求成长,而不是沉湎于永远不想长大的状态。(周伯伯的赏识疗法,无中生有,无限放大) 第二,我们信任他。很多事情让他去做,而不必经过理想我的同意、批准。 一个家长,很爱他的孩子,但是认为孩子还不会做事情,于是什么都不敢让他做,什么都亲自替他做,孩子想做也不让他做,说“你还不会做呢,等你长大再说吧!”,有些事情不得不让孩子自己做了,就反复叮咛、嘱咐,非常担心孩子干砸了。孩子于是认为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也不想长大。这孩子以后就是自卑、畏畏缩缩的人。 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自己声称完全接纳真实我,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战战兢兢,总担心自己做错,总是问理想我“我这样做对吗?符合您老人家的意思吗?”。呼吸强迫症患者,担心自己的真实我连呼吸都做不好,于是用了很多的精力、心神来主动控制自己的呼吸;回读强迫患友,总担心自己的真实我不能从书上获取知识,于是反复回读,以期望100%获得了足够知识;…这样怀疑真实我,他如何能成长呢? 信任他吧!我们的潜意识,已经能独立完成很多事情了。你拿一本书,快速地翻下去试试,你会发现,在书上的大量信息如潮涌来的时候,你的真实我根本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弱小,他有能力快速获取很多的信息。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我们的潜意识(真实我)能自主做得很好,患友们根本不必费心,更不用搬出理想我来羞辱他、取代他,因为虽然理想我能确保做正确,但是效率绝对没有真实我高,因为真实我是我们的第一反应。 在完全被信任,被我们放手、让他去独立完成很多事情的时候,真实我就成长起来了。 第三,我们和他多交流。很多家长不能成为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家长,就是因为和孩子的交流太少,。与此相类似,很多患友不能让自己的真实我成功成长,是因为和他交流太少,倾听、了解他的心思太少,即使已经愿意完全爱他、接纳他,但是不明白他的真实意思,所以还是可能会顺从理想我,在无意中做出伤害他、拒绝他的事情,妨碍他的成长。 一个家长,往家里带回一个衣冠楚楚的朋友,对上初中的孩子说:“孩子,这是你最牛、最牛的张叔叔,你长大之后,能有他一半厉害就好啦!来,来叫张叔叔!”孩子不说话。(自我-意识部分)家长再三要求,最后怒形于色,孩子怕了,终于勉强叫了“张叔叔好”。原来,这个“张叔叔”其实很坏,玩弄权术、两面三刀,敏感的孩子很久以前就看出来了,凭直觉就讨厌他,但粗心的家长没有看出来,还希望孩子和这“张叔叔”多亲近,向他学习。 这家长显然是个望子成龙、一心为孩子好的家长,但是他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不主动去了解孩子的心思,因此无意中做出伤害他的事情。如果这个家长和孩子多多交流,早就知道了孩子对“张叔叔”的看法,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我过去在出现强迫症状,感觉自己不太对劲时,我会尽快花上几分钟,体察自己的内心,了解自己真实的想法,这是我和真实我交流、沟通的过程,沟通好之后,对真实我该道歉就道歉,该鼓励就鼓励,该安慰就安慰,然后继续做我的事情去。目前我有时还会出现轻微的症状,也会和真实我交流一下,但是症状出现的时候越来越少了,这种交流也少了,我担心有一天我会忘了这种“深圳书生自我交流大法”,因此赶紧写下来,以期能帮助我可爱的患友们呀! 强迫者之真实我的二次成长 一、强迫症的症状所展示的意义 真实我是一个安全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他基本上处在人的潜意识层,我们平时难以觉察。强迫症的症状在自我看来毫无意义、毫无必要,甚至荒唐可笑,但在真实我看来是绝对有意义和有必要的,所以,强迫性的重复搞得患者莫名其妙、苦恼不堪。 真实我是一个感性生命没有得到充分成长的孩子,这个孩子到了青春期,对你的逆反开始了。因为你一直都不尊重他,不关心他,处处对他指手画脚,压制并剥夺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而且对他提出了过高的要求,给他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于是,他专门跟你唱反调,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安全感是如何获得的呢?幼年时在父母的关爱、呵护、指导、鼓励和示范下,通过不断地尝试和经历,体验到自身的能力,逐渐建立了自信。孩子要想真正走向独立,还需要经历一个叛逆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强迫。强迫除了从根本上避免了过激和危险性的行动之外,同时也是向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再不能亏待自己的真实我了!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真实我这个孩子需要经历第二次成长。 拥抱自然 净化心灵有三样最纯净的能量:第一是 大自然,第二是音乐,当然这个音乐是符合我生命韵律、优美的音乐,或是天籁,或是类似 天籁的音乐。第三就是孩子。我一直感觉孩子有最纯清的能量——尤其是婴儿。孩子是最接 近自然、最美的。当一个小朋友想要另一个小朋友手上的玩具时,他就直接过去抢,玩具被 抢的孩子开始哭喊,他不知道哭是不好的,他只是全然的活在当下,他用自已全部的能量和自 己的悲伤、难过在一起。当他开心的时候,他就全然的和自己的开心、欢喜在一起,他不会像大人一样觉得不好意思、尴尬。一个自然正常的 孩子,是如此的接近自然,是如此的活在当下。他没有所谓的分别心、差异心,没有所谓的 我执,他和每一个变化在一起,他不会执着、没有僵化,当他们内在的世界有什么样的发生 ,他就随着那个发生让自己存在当时的状况,完全的接纳,没有排斥,没有好坏对错、是非 善恶的观念。 过度自我关注和相应的自我纠正 社交恐惧症的一个主因就是“过度自我关注” 如何看待别人的评价? 几乎每个人都在意别人的评价,几乎每个人都会为别人的评价而感到烦躁不安。为什么会这样呢?社会文化传统,决定了社会价值观念在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解释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形成下面这样一些价值观: 几乎每个人都在意别人的评价,大多数的人都会形成下面这样一些价值观: 1、活着就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不然活着就没有意思。 2、别人的评价,代表了我的价值。别人对我的评价不好,代表我没有价值。 4、别人的评价,“可以证明我做得对与不对,证明我完美与不完美。 5、我必须得到别人的认可。我的人生价值来自于别人对我的认可。如果我得不到别人的认可,我这个人就是个没有价值的人。 二、在意别人的评价给人们带来的后果? 希望成为一个社交能手,在与人打交道时,就会害怕出丑,害怕出丑,就会紧张,紧张的结果就是出丑,出丑的结果就是自卑,自卑的结果就是恐惧社交。结果就反而会得不到别人的认可。 下面是一些朋友由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而给自己带来的恶果: 案例 全员育人导师制案例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心得信息技术教学案例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我余额宝案例 1: 我总是恐惧不安,严重时对什么事都没兴趣,很压抑。情绪紧张,感觉好累。敏感多疑,易怒。还常常胡思乱想,莫名的忧虑以后将发生的事。 担心自己的某一言行引起别人的报复呀等等。 我现在去逛街,也莫明的恐惧。除非和朋友或者和家人一起走。还有就是我每次好怕经过一楼,因为那里有熟人,必须打招呼。所以我宁愿选择走另一楼梯阶口。我不希望和熟人碰面 三、父母的教育方式还可以有哪些解释? 1、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是父母虚荣心作用的结果。 孩子长得漂亮,聪明,比别人强,或像别人一样,这样他们自己才能有面子,否则他们就觉得自己活得没有面子。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当然,最好是比别人做得更好,这样他们就更有面子。 当然,你也不要去抱怨父母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无知和自私。当你根据他们的教育方式,得出人要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活这样的信念的时候,你将来对你的孩子一点也不会比你的父母手软,你一定也会毫不留情地用这种信念去折磨你的孩子。 2、父母们在沟通方式上的愚昧无知。 当然,父母们采用这种方式对待孩子,通常是由于无知,并不是他们故意要伤害孩子。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这样教育孩子,会使孩子放弃自我,封闭自我,迷失自我,而成为别人的奴隶,成为社会的奴隶,拼命地为他人而活着,像他人那样活着。他们不能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体验不到人性的快乐与自由,使孩子一生没有幸福可言。 3、社会文化的愚昧。 提倡按他人的标准生活,为取得他人的认可而活,使人们追求所谓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说是整个社会文化模式所塑造出来的人生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使人们放弃自己人性的快乐,而去追求他人的认可,成为其他人评价、态度和脸色的奴隶或木偶,被他人的行为所控制。 树立榜样,表扬、赞美与奖励,批评、指责与处罚,是整个社会文化的行为模式,但它仍然是一种愚昧、落后、腐朽的社会文化模式。作为个人,我的思想,完全没有必要受这个模式的控制。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按照我们自己喜欢的模式去思想,去生活,没有必要被社会,被他人像赶牲口一样地赶着跑。 4、他人的标准是永远也不可能满足的。 按照别人的标准生活的结果,必然会使一个人莫衷一是。因为他人或社会的标准是千奇百怪的,满足了这种标准,就不能满足另外一些标准,得到了这一部分人的认可,就会失去另一部分人的认可。一个人不可能满足周围所有人的要求。 5、正确的沟通方式是理解与尊重。 为自己的人性快乐而活,按自己选择的能够给自己带来快乐和成功的方式生活。可惜,没有多少父母能够做到这一点,整个社会也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们就可以完全自由、快乐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必为了满足任何别人的意愿而烦恼。 自信、自尊这东西 李子勋 人类文化特别需要自信、自尊这样的词来促进人性中积极进取的一面,以此获得勇气去面对并征服复杂的外部世界。不过,刻意去否定或贬低不自信与自卑可能会让人类失去更多。 讨论自信之前,先讲一个奥修的寓言故事。说有一天,绝顶聪明的纳斯鲁丁跑来找奥修,非常激动的说:“快来帮帮我!”奥修问:“发生了什么事?”纳斯鲁丁说:“我感觉糟糕透了,我突然变的不自信了,天啊!我该怎么办?”奥修说:“你一直是很自信的人呀,发生了什么事让你如此不自信呢?”纳斯鲁丁非常沮丧的说:“我发现每个人都像我一样好!”看起来非常自信的人往往也非常的不自信,如果真是这样,自信满满的人可能正是那些不太自信的人,处处谦虚忍让的人更象是内心笃定的家伙。 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文化觉得有必要把这种心境割裂为两个面:自信与不自信,这种割裂逼迫人们采用对立的思维,或二律背反、非此即彼的观察方法。于是自信不自信从一种原本统一只是有起有伏的心境变成截然相反,不能并存的两件事。你是自信的,就不可能同时也是不自信的。事实上看起来自信的人,往往需要努力忽视内心的不自信,表演出自信的样子。 人的成就恰好是自卑的作用,人寻求卓越恰好是对自卑的一种补偿行为让自尊这东西看起来一点意义都没有。我个人感觉,自尊的心理功用是一种对自卑的平衡。自尊与自卑在心理动力特征上具有非常的互补性,如同黑天和白昼。它们像钱币的正反代表同一种内心情结的双个面,本身密不可分。内心越自卑的人,自尊的需求也越强,让人以为他很傲气。而内心骄傲的人,反倒喜欢表现得谦和与忍让,被人认为有君子风度。 与自信与不自信一样,自尊与自卑也是文化割裂与建构的产品。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不自信,自卑是土壤,自信和自尊只是地上的庄稼。我们的文化认同庄稼的价值,却否定土地的重要性,结果自尊、自信就成了无源之水。自卑、不自信才是人类精神领域可靠的,赖以生存并维持生命张力的心境。不自信提醒人类要保持谦虚地心态,对不知的东西保持高度敬畏心。不自信有一种内敛的力量,克己、节制、随同由此而生,这些素质对构建和谐社会是重要的。 由自卑、不自信引发的诸多情绪不适并不是本身造成,而是我们的文化长期渲染建构所致。文化让人对自卑、不自信产生许多挫败、糟糕的联想。最核心的文化建构是“不自信、自卑的人,没有竞争力,最终是生活的失败者。”文化用线性逻辑思维来定义这样的心境,其实许多心境都是人的一种情绪能力,是随机的并与环境适配的。另一个文化建构是“自卑、不自信的人不快乐、不可爱。”这些建构使本身很自然的心境被固化成一种自我挫败的心态,使每个人不得不去掩饰,或唯恐避之不及,平添出许多内心焦虑来。 在某种意义上,自信与自尊意味着一种浅薄,很像无知者无畏。科学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知道得越多,懂得越少,知道得越少,懂得越多。让我深感忧虑的是励志类书籍泛滥,不停的夸大两者间的鸿沟,以为只要拥有自信、自尊就可心想事成。其实,没有鸡那来蛋呢!?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了要重新来定义,并反思文化建构的时候了。 我对鲁龙光疏导心理疗法的粗浅认识     鲁龙光在上课时对强迫症、恐惧症病理这样阐述:由于患者自幼有意无意地长期紧张,或者对自己要求过高,长期自我加压,久而久之在大脑皮层形成兴奋区,假想为“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其特点是一经产生,就不易消失,这长时间形成的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就是强迫和恐惧症顽固和不易消失的病因。   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抑制引起另一区域的兴奋叫正诱导,大脑皮层某一区域的兴奋,引起另一区域的抑制叫负诱导。当一个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形成后,由于负诱导的关系,在它的周围就出现抑制网,并将它包围起来,使其它兴奋进不去,进而使强迫和恐怖思维集中于某一点而难以挣脱。为什么患者情绪稳定、心情轻松愉快时感觉症状减轻或消失,而在情绪低落、心身不适时感觉症状加重呢?因为心情愉快,大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增强,由于正诱导的关系,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就会受到抑制,病态兴奋暂时被削弱。当心情紧张或疲劳时,大脑神经细胞兴奋减弱,病理性兴奋灶活动增强,甚至扩散到大脑其它区域,这时就会由原来只怕一、两样东西而波及到多样东西,摆脱不了。   强迫和恐惧症状,一般是由条件联系的惰性病理性兴奋灶引起的。条件联系开始可能是由某一外界刺激引起的,以后这一刺激虽然不存在,但条件联系固定下来。如,某个病人丢钱,后出现怕丢钱的强迫和恐惧症状,丢钱这一外界刺激早已不存在,但与此相联系的恐惧心理却被保存下来,由此发展,进而出现怕买东西、怕点、怕数钱等强烈回避反应……   杨孝海听着,心境豁然开朗。大夫深入浅出,切中要害,招招见血,内容无不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让人心服口服。   “请杨孝海到讲台上”,鲁大夫开始拿例子示范:“杨孝海在昨天递交上来的反馈 材料 关于××同志的政审材料调查表环保先进个人材料国家普通话测试材料农民专业合作社注销四查四问剖析材料 上说,他对黄曲霉素产生恐惧,见到发霉的花生米心情就紧张,手心流虚汗。我这里正好有一盒饼干,已发霉,饼干里肯定产生了黄曲霉素,请杨孝海当众吃两块,看他敢不敢?!”   杨孝海在众目睽瞪之下,快步走上讲台。没有犹豫,没有回避,两块饼干并在一起,杨孝海一口吞到胃里。   要是往常,杨孝海会不由自主地与癌症联系起来,大脑里塞满许多可怖的东西。可今天,杨孝海十分坦然,两块发霉的饼干与癌症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   “杨孝海,你吃了饼干,吃了黄曲霉素。你感到身体有什么变化?”   “没有任何变化,我只感到有一丝淡淡的香味。”   “你害怕吗?胡思乱想吗?”   “没有,和正常人一样。”   鲁大夫进而阐述:“我并不是要你们吃黄曲霉素,我是鼓励你们与害怕的事物作斗争。   “在克服‘怕’字的过程中,运用‘习以治惊’的方法。大家都主动挑一件自己平常认为最忌讳、最害怕的事去试,到实践中证实一下‘怕’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在实践中分清是非,提高认识。    “个性缺陷是强迫症、恐惧症发生发展的内部基础。   “本来,一个人忠厚老实,严谨慎重,伦理道德观念强,做事认真,对自己要求严格等都是好品格,是社会提倡的。以我长期临床经验,深知你们都是好学生、好职工、好干部,总之一句话,都是好同志。问题是你们好过了头。这是从你们个性特征上讲的。物极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成为它的对立面。”   杨孝海聚精会神地听着,把医生的剖析当作利刃,刺向自己的“个性”深处。自己十分要强,各方面都要做得完美。自己雄心勃勃,志存高远,这本没有什么不好,但争强的外衣里隐藏着虚荣,隐藏着患得患失,有很多懦弱的成份;展翅的途中缺少柔韧,自我、自私在不断膨涨,并从工作、生活的细节中一点点表露出来。    鲁大夫形象地把强迫症、恐惧症比作一颗树,分根、干、枝叶三个部门。枝叶就是平常众多的症状表现,干就是一个“怕”字,而根则是个性缺陷。鲁大夫要求“学员”第一步砍掉树干,让枝叶在半空中枯萎,然后开动乐观、轻松、勇敢、灵活、随便等规格的挖土机来挖根,改造自我。砍掉树干需要承受无法言说的心理冲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挖根则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其中,有人会出现反复,甚至频临绝境,需要有大将风度,临危不惧,随机应变。每战胜一次反复都是对疗效的巩固和扩大。    杨孝海发现,“以毒攻毒”在这里同样有用武之地。当一种强迫思维缠绕不去时,适时主动地接触平常最易产生强迫念头的另一事物时,两种强迫思维便在大脑的天空较量,当双方都要抢占大脑思维细胞而不相上下时,两种强迫思维有时会突然消失,雨后天晴,大脑又是春光明媚。   十天过去了,一期集体疏导心理治疗也告一段落。不过,杨孝海并没有轻敌,脚下的路仍然布满荆棘。鲁大夫说:每出现一次新领悟,每建立一种正确的思维结构必须及时强化并固定下来,否则,这种新领悟有可能像天上的彩虹一样飘逝,而飘逝后的彩虹重新找回,往往需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和代价。况且,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改造个性和挖根一定要有愚公移山的大无畏精神。若不在炉火里焚烧、铁锤上锻打,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 强迫症完全自救宝典 同样,一些人永远不会“强迫”;而一些人几乎任何事情都能牵扯它脑内的强迫思考; 二、驱除“对自身不正常想法的恐惧” 认定自己有了“不正常”想法,也会引发人类身上特殊的“对自身不正常的恐惧”。我们把这种恐惧称为“对自身不正常想法的恐惧”。 “思维领域求同心理”在卓越的人的身上没有容身之地。他们不仅“敢于不同”,而且“专门不同”,非要与众不同才能令他们满意。需要创新意识的领域特别是艺术领域的精英分子就是“敢于不同”、“专门不同”的成功典范。 “正常”、“相同”更多的时候会演化成什么?——是“平庸”!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曾被同年代的大部分人认为是“疯子”、“精神病人”。但,历史记住的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不正常”的疯子,而不是许许多多“正常”的庸人!平庸只辈只宜于繁衍种族,进不了历史的记忆——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 我羡慕那些有“不正常想法”的人,因为他们外在和别人一模一样,能做别人能够做的事,但内心却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东西。不管那个想法有多无聊、多荒唐、多恐怖、多不正常,我都万分乐意去拥有。 驱除“对自身不正常想法的恐惧” ——打破求同心理 认为自己“不正常”,或被人讥为“不正常”,普遍会引发不安、自卑,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强烈的恐惧。我们把这种不安、自卑与恐惧命名为“对自身不正常的恐惧”。 小孩子、弱智人等对“不正常”的敏感程度远较一般人低。 高级物种产生了一种“外表求同心理”,当自身的外表与其他同类有着较大的不同时,会普遍地引发不安、自卑和恐惧等情绪。更致命的是,当“外表求同心理”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又普遍在潜意识里产生了一种“思维领域求同心理”,即“我心中所想的和其他人也要大体一致,否则我就是不正常的,我就是异类,不配做人。” “思维领域求同心理”在卓越的人的身上没有容身之地。他们不仅“敢于不同”,而且“专门不同”,非要与众不同才能令他们满意。需要创新意识的领域特别是艺术领域的精英分子就是“敢于不同”、“专门不同”的成功典范。 “正常”、“相同”更多的时候会演化成什么?——是“平庸”!许多艺术家、科学家曾被同年代的大部分人认为是“疯子”、“精神病人”。但,历史记住的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不正常”的疯子,而不是许许多多“正常”的庸人!平庸只辈只宜于繁衍种族,进不了历史的记忆——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一条颠扑不破的定律。 我羡慕那些有“不正常想法”的人,因为他们外在和别人一模一样,能做别人能够做的事,但内心却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东西,即使那些东西是“无用的、错误的、荒谬的、不正常的”,我仍然羡慕他们较一般人更宽的思维领域。王朔说“我是流氓我怕谁”,我要成为我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很怪”-------------与众不同有个性 罗斯福说的好:“做你心里认为正确的事——因为你不管怎么做总会受到批评。如果你做的话,会受到指责;而你不做的话,还是会受到指责。” 三、必要的犯傻 许多强迫症患者老是把“我若是不强迫,我早就(或我也象别人一样)如何如何了”挂在嘴边或把它当作自卑、痛苦、悲伤的借口,在心底不断的重复着。把人生所有的失败、挫折与不快统统归罪于强迫症,是不是太不公太武断了些?谁谁结婚了、某某出国留学了、隔壁的升官了、老同学发大财了……都会带给他巨大的心理压力。 还有的患者喜欢把“若是没有强迫,我的生活将是多么的美好,我将会多么有出息;若是没有强迫,我必定是个不凡的人”之类挂在嘴边。请以一颗平常心看待“强迫”与“赶走强迫”,找回自己已经失落的平衡感。 “没有强迫的生活”≠“人间天堂”!最初几天由解脱带来的轻松与新鲜是有的,但过后你就又会回到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中。油盐柴米酱醋糊,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烦恼不断,但其间不乏小快乐,更多的时候既没有激情也并不颓伤。生活就这么在岁月里如水流逝,不管你是否“强迫”或正在“强迫”…… 不因强迫而丢掉整个世界的美好,摆脱强迫并不等于进入天堂。 前人早已提出“为所当为”,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请容许我做一些多余的补充。 不妨每天抽出一段固定时间,专门让自己“强迫”。在“为所当为”的时候,告诫自己不必心急,会有时间给自己“强迫”的。大部分时间实行了正常化,积极的情绪也会随之慢慢的建立起来的。患上焦虑,抑郁的朋友也可采用这个“专门时间法”,为自己分流与减负。 扔掉“只有彻底赶走强迫才可做其他事”的逻辑。有心理问题并不等于丧失生理机能、成为废人。虽因长久的心力交瘁而疲惫无力,但请拿出你的毅力与意志,顽强地与不幸的命运抗争。别把你整个生命作为赌注都押在“赶走强迫”上,“赶走强迫”远远不等于人生的成功!正如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但赶不走强迫照样可能获得人生的某种成功。短暂的生命只有一次,不想白来世间一趟的话请记着前头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 四、天性不可违 ——谈谈两个误区 1)只有不追求完美才能走出强迫 我不否认残缺也是一种美,但是残缺美通常只适宜欣赏,而不适于亲历。有条件让自身完美,没人愿意停留于残缺美,更少见有人去刻意追求残缺美。断臂维纳斯的残缺美是公认的,但没有哪一个女孩傻到去自残双臂。也许当断臂的厄运不可避免的时候,越漂亮的女孩越活不下去。 人类爱美的天性,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发展成爱完美、追求完美的优秀品质,可以这么说,这部分人“进化”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优秀品质,整个社会不知将要比现在前进多少年!可悲的是,这些已经“进化”了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把这种品质当成自身的罪恶,千方百计,寻死觅活也要丢弃它。硬把强迫症和追求完美扯在一起,是极端的愚蠢。即使你成功的使自己“退化”,使自己“不追求完美”,你照样还会深陷强迫症的泥潭中。 追求完美,接受不能改变的不完美,才是你应该做的。 2)对抗疗法的局限 经对抗疗法治疗过的患者,形成一个这样的逻辑:对引起自己厌恶或害怕的东西必须经常保持着足够的厌恶与害怕,否则就压不住自己恶心或可怕的念头。一旦发现时间的流逝与注意力的转移削弱了他们“足够的厌恶与害怕”,他们就又会陷入新一轮的强迫中,强迫自己的厌恶与害怕再次提升到令他们满意的程度为止。于是永远也不可能真正的走出来。 人类“爱清洁,厌脏乱”的天性已经在一部分人身上发展成极端怕脏的洁癖,之所以难以摆脱,是因为任何试图改变本性的行动都是极端困难的。 真正能摆脱对抗疗法的局限的方法还是“顺其自然”,只有极端的洁癖才有可能影响正常生活,请承认你的恶心与害怕,而不是试图消除它。,只要能真正的承认与接受它,你就会不知不觉的放松下来,自然而然不再有强迫性动作的发生(但请明确它的前提是彻底的放松)。但是在文化水平、领悟能力较低的患者身上,对抗疗法比其他的任何疗法都更为有效,迅速,这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请明白,当较多的引起你厌恶与害怕的消极事物充斥了脑子,结果只有一个:生命质量无可避免的降低。 谢谢大家的厚爱,本人高三患重度强迫,当时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正常的人。 勉强上了本科,却被分到一点没有兴趣的会计专业。 强迫症的低龄化倾向,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教育体系的缺陷与弊端。而许多不幸患上强迫的青少年根本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去理解许许多多的“疗法”,他们能靠的只能是医生的耐心开导。而这个开导的过程是多么的漫长,短的也要一年半载,长的有几年。更有甚的越搞越乱,以至于人到中年了还走不出来,这是多么浓重的悲哀! 你们不要想免除恐惧。你越想免除恐惧,就越制造抗拒。抗拒,不论是怎样的抗拒都无法终止恐惧。 人的情绪问题是由于人的自动思维所导致,举个例子:一个朋友患有社交方面的障碍,一次他的一个朋友没有主动的和他打招呼,他于是想到朋友讨厌自己,进而情绪很低落。在对他的治疗中看到,他是一个十分敏感的人,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我们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这个过程: 事件:他的朋友没有主动和他打招呼 自动思维:他是在讨厌我,我不被他所重视 结果:1)、情绪:抑郁,伤感,低落,焦虑 2)、行为:不愿做任何事情,发呆 从上面我们看到当事人所表现出来的的情绪和行为上的不良都是自动思维的结果 ★ 识别行为和情绪: 正确的思想功效 错误的思想和偏颇的看法会产生许多焦虑。这些观念实际上是愚昧而不合理的: 一、我应该获得人人的喜爱。我的言行举止都应该得到别人的赞许。 这种想法,使我们陷入了强调自我的牛角尖。事实上,天底下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讨好任何人。即使我们毫无原则地想做到人见人爱,只会使自己变得毫无主见。 二、我们必须在各方面表现得能干。而且有成就。 记住我们不是万能的神仙,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已 真正面对让人恐惧的事物时,只有两种方法能彻底解决恐惧: 1是绝对自信,2是拥有退路。 比如 1。老虎是可怕的,因为我们打不过他,但是孙悟空不会怕老虎,因为他有绝对自信,他很容易就能打赢老虎。我们一般人对恐惧症患者恐惧的事物也有绝对自信,比如厕纸,病菌,我们都不害怕,因为我们从没被那些事打垮过,我们非常自信。 2。是拥有退路,比如我不会怕被古代人很怕的破伤风,因为现代医学可以彻底治疗他,而古代则是绝症。一但得了,我也有退路,我去医院很容易就能治好,这就叫拥有退路。所以我们没见过谁恐惧破伤风的.并不是因为得破伤风不难受,不痛苦,而是有退路. 只要他认识到这种逃避的合理性,他对恐惧对象的恐惧就消除了许多,而逃避认知越合理,则恐惧会越小。如果逃避是100%合理的,那恐惧也就100%消除 逃避理论的核心是这样的: 你完全可以去勇敢面对;但是你也有权利逃避,了解这一点这会让你的勇敢面对更加勇敢,二者并不矛盾。 拥有退路,可以让你的面对恐惧对象更加从容自在。游刃有余。 左手握着勇敢,右手握着退路的人,会特别有底气。 逃避是一个选择,你可以不使用他 不承认退路,不知道自己有退路。使自己的心封闭的,阴郁的,极端的,在这样一个心态下,一点小小的压力都会积累成大山。 而知道自己有退路的心,是开放的,从容的,镇定的,放松的,即使泰山崩与眼前,也无所谓。 一位朋友是北方人,他恐惧了十五年雪,客观认知,放松已经使他好了许多。但是,每当冬天看到雪还是有些难受,而他的事业,家庭,工作全都在北方,我告诉他,还差的一点恐惧,有一个办法可以彻底解决,就是他必须认识到,他可以去南方工作,南方没有雪。 但是他说,自己想到过,但那是不可能的。这个“不可能”是许多类似疾病患者都有的,封死了自己的退路,即使是让你与你有一点反感的东西永远在一起,我想也是一件另人难以承受的事。 我告诉他,你可以选择放弃北方的事业,去南方一样工作,带着老婆,把房子卖掉,你如果哪天真的受不了了,你仍可以选择这条路。 他说不可能,我说你需要认识到这一点,你就能痊愈,认识的越清楚,就越好。 我说,你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足够了,认识到这一点,未必要去做。 认识到,给心理一个出口,你以后就可以100%的从容面对。 你的上司很可恶,我的合同有三年,我这三年会一直在压力,抑郁,折磨中度过,因为他的存在,让我万分痛苦。这是错误的思维模式。 正确是思维模式是:客观认知:他是普通人,有一定知识素养,所以还是不会主动折磨我,将心比心,我不对他太坏,他也会给我面子。大家都是同事,没有利益冲突,好好在一起工作就可以。 退路:但如果他真的不好,如果明天我愿意,我就炒了他鱿鱼,反正我有一身本领与技术,还能再换个工作,有了这个想法,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利,反而会让你从容的面对那个可恶的上司,明白了么? 这样开导自己,恐惧与担忧就不会再有了,有了这样的心态,就可以跟他侃侃而谈,哪怕再讨厌他,也能跟他面带笑容的自在交流了。 无法逃避的心理,使我们把小小的恐惧夸大为严重的恐惧。 有时可怕的不是你所恐惧的事物,而是这个无法逃避的思维,这个象被关在恐惧的箱子里,而那个小小的恐惧在箱子里不断积累长大,成为大大的恐惧。 所以很多心理疾病患者,明明退一步就很容易解决的事,就是意识不到。打死也不逃避,打死也不退缩,最后把自己压的一身是病,多么悲哀呀。 浅论人类思维的绝对自由性 一个人爱他的儿子,但他还是可能产生“我要杀了我的儿子”的意念;一个人怕死,有恐高症,但在高处的时候他还是会产生“我要跳下去”的意念;一个人给外人的印象是文雅、有气质的,但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她)曾经想过“在大街上做一次爱”; 说到这,让我们先来思考两个问题:为何人类的想象力古代比现代强?儿童时期比成年以后强? 归根结底——束缚程度的不同。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人为的一步一步的缩小了自己的思维范围,时刻都诚惶诚恐,小心翼翼地不越过自己划定的界线,稍一越“雷池”半步便感到万分恐惧、乌云压顶、末日到来。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去死也不敢痛痛快快的把一些“荒唐、可怕、龌龊、下流、不正常”等意念想个够呢? 思维遭束缚的后果……可悲、可叹、可笑又可怜的人…… 在文中我不过是为大家如何放飞自己的心灵,如何令自己的思维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指一条明道,我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卸下心灵的负累,拆除自设的思维界线,什么都可以想(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任何意念都可以存在于思维空间。 一个人若能拥有如此自由的思维空间,他(她)怎么可能还会执著于思维里无以数计的千千万万的意念中的某一个呢?怎么可能还会因为对那个意念的过度执著而患上强迫症呢? 我感悟到“人的思维是无限自由的”, 遵守还是叛逆?这是个难题 “在高处的时候,我很害怕掉下去,但我的脑子竟然不断在想‘我要跳下去’!这是怎么回事?” “手持利器的时候,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谨慎使用,但我竟然在想‘要是能捅一捅别人就好了!’天啊,我简直要疯了。”这就是大部分强迫患者的矛盾所在。 易家言体验集(长篇) 众所周知,对付强迫神经症需要切断交互和进行性格的陶冶。采取接受症状,切断交互,溶于自然的办法。 前几天有的朋友问怎样才叫痊愈?期望自己能早日痊愈,许多朋友更是痊愈的心情迫切。这种迫切的心情是完全能够理解的,但这正是恢复大脑功能的障碍,是交互的根本,若不拔掉这个根本,就会强化症状,并带来无尽烦恼。 为什么神经质症者不患精神病? 精神病是很复杂的,一是他的精神病素质,再就是具有精神病素质的人在巨大的刺激之后会诱发出精神病。 而神经质症不同,他所具备的是神经质素质,这是自然属性,在遭受巨大刺激之后诱发的是神经质症;对精神病的惧怕之心,使之进一步具备了较强的内省、更加情不自禁的主动预防精神病,这是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使精神病无法进入他的大脑。负责任地说,直至如今我从没有听说过神经质症和精神病在同一个人身上兼而有之。日本的研究表明"神经质对精神病有免疫力"。 关注与片面 神经质症者因为与人交往的障碍,非常关注交往对象对自己行为的感觉,总认为对方看出并在意自己的行为障碍,其实这是有些片面性的。不错,你的行为障碍会使对方尴尬,但是对方对你的感受并不全象你所判断的那样,首先他把你看作正常人(你的正常的主流行为告诉他们的),因为各人都要忙自己的事,并且他也有自己的困惑,甚至有鲜为人知的苦恼在纠缠他,他又怎能象你所判断的那样花费精力去关注这些问题呢? 牢记症状背后的东西 森田疗法是以生活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这是森田疗法的特色,抱着这样的观点去实践森田疗法,可以象没有强迫神经症的人一样大胆地、全身心地去追求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不要考虑是先治病再工作,还是待取得事业的成功之后再治病的问题。只要把症状放在一边,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在正常工作环境中去实践森田疗法就行。有人可能认为,若不把症状彻底排除,对工作干扰太大,怎么去干好工作呢?许多患者不能很好地实践森田疗法的原因就在这里,转来转去总离不开排除症状的执着心。因为你想排除的正是你排除不掉的东西,这样一来,你除了症状的干扰以外,又多了一个排除不掉症状的焦虑。而且在排除的过程中强迫症状还会加剧。这真是雪上加霜森田疗法的精髓"不治而治"。 对"害怕"的剖析 当你的心情十分美好、没有一丝令你痛苦的杂念的时,突然冒出了与你思维对立的观念、甚至是极端可恶的想法,这与你的崇高品质冰碳不能同炉,这能不令你害怕吗?就本人而言,最开始是对自己最热爱的国家领袖人物出现侮辱式的强迫观念,(就象森田所描述的那样,一个坚信佛教的教徒突然间出现对佛祖侮辱性的强迫观念)这怎能不令我感到害怕? (1)破坏冲动的产生=自己在乎的事物+对立思维 (2)伤害冲动的产生=自己在乎的人+对立思维(这个不是绝对,因为有部分人也想伤害无辜的行人) (3)强迫检查的产生=自己在乎自己对事物的态度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立思维 (4)受害心理的产生=自己在乎事物的危害性+对立思维 是的,害怕遇到意外之类的事情。其实我对死没有害怕,只是经常脑子里出现遇到意外的画面.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有时成功的关键在于前景不容乐观,但我们仍不放弃努力。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身亡 强迫症状是真实我安全需要的表达。 强迫症状是真实我叛逆需要的表达。 强迫症状是真实我对理解、尊重和爱的呼唤。 真实我是自动自发的第一判断、选择和反应,也许经过大脑的思考,也许没有,但都是较少压抑和冲突的,阻力最小的能量释放渠道和方式。真实我的任何反应,都有他的道理,都可以被解释,尽管在现实我看来很不对,很不应该,很失误,很不可取。“应该和必须”是理想我。真实我的反应一旦得到解释,悔恨、内疚、自责和忧虑的情绪将自动淡化。 无条件接纳真实我,因为所有历史的真实造就了你的真实我,你目前只能是这个样子,而不可能是别的样子,你只能做出这种判断、选择和反应,而不是别种判断、选择和反应。接纳,减少了心理矛盾和冲突,意味着能量的节省,能量节省下来,才能发动并维持积极的行动,只要在行动中,改变一定会发生,真实我一定会成长!行动,无条件接纳,勇敢做真实的自己,症状将随着真实的增加而渐渐缓解和消失,因为它的使命已经结束,它再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接纳是一切一切的好转开始。但要做到接纳,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接纳并不是“接受”,其实,接纳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但我们就是很难做到,因为我们所要接纳的恰恰是我们极端排斥的东西,是我们已经排斥了多年的东西。 接纳就是停止内心的厮杀,真实我和理想我不再战斗,意识不再打压潜意识了。 我的真实我是很“好色的”,我经常进行自我暗示:男人不好色,还能算男人吗?做男儿就要很陈冠希,才活得有滋味呀。其实,我并没有拈花惹草,到现在为止,“下半身”还没犯过错误呢! 理想我否定真实我,导致真实我反弹,造成两个自我之间的冲突和分裂。不可控,形成强迫症。 真实我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孩子。症状仍然是真实我的反应,不过是一种变态的反应:过度、夸张、虚幻和幼稚。症状是真实我的一种表达,一种反抗。 1、无条件接纳真实我,通过精神分析、认知和人本主义等疗法,使真实我在行动中成长壮大。这是治疗的根本之路。 2、在无条件接纳和关爱的前提下,觉知和体验症状,与真实我共感共情,释放压抑的心理能量。 3、在无条件接纳和关爱的前提下,适当克制症状,对真实我进行必要的引导。 于丹在《庄子心得》的结尾,讲了一个寓言。 一位老酋长,对他部落里的年轻人说:“你们去远行吧,闯荡你的一生。临别,我只给你们六个字,就够你们受用一生了。我先给你们每个人一张纸条,写着前三个字,你们到世界上历练,等到你们建功立业以后,回来找我取后三个字。”这些年轻人拿着一个小小的纸条走向了天地四海。他们经历了各自的荣辱磨难,在每一个时刻他们会看到纸条上的三个字,简间单单地写着:“不要怕。”这三个字给他们勇气和力量,闯过了一道道艰难险阻。等到他们人过中年,已经穿越了太多太多错失的机遇,或者跨越了太多太多坎坷的时候,他们带着或是风霜,或是荣耀,回来找老酋长要后三个字。他们看到的是:“不要悔。” 寓言中虽然说的是人的前半生,不要怕,而后半生,不要悔,但是我想,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个信念贯穿到人生的每一年、每一天和每一刻。无条件接纳真实我——不要悔! 自我心理疗法概述 1、用一句话概括:无条件接纳真实我。 2、用两句话概括:无条件接纳真实我,做真实我的好家长。 3、用三句话概括:宏观上认知领悟,微观上无条件接纳,行动上积极进取。 二、康复原理 然后在行动中改变性格,提高能力。因为观念和态度相对容易改变,而且会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性格也将在行动中渐渐改变,症状也将渐渐蜕化,真实我将获得二次成长。 强迫症改变人生(第二篇) Post By:2004-9-4 14:05:00 真实我隐藏在自我后面无意识的海洋里。 性格是自我的选择器,我认为性格大体上位于前意识层面,但它的根却扎在潜意识里,所以,性格对自我行为的选择功能,既可能意识到,也可能意识不到。 强大的潜意识能量如果脱了缰,不仅导致对他人和社会的破坏性行为(犯罪),而且还能毁灭自我(心理疾病),我想,这一定是性格这个选择器出了毛病。只有良好的性格,才能将潜意识能量导向健康的渠道,形成一股巨大的建设性力量。潜意识是灵感和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问题,在那里会找到答案。 强迫症是一次改变自我的机会——接纳与改变 如果一个人生活比较顺利,始终处于自我接纳的状态,也就没有改变自我的需要和契机,纵使他的性格并不受大家喜欢,他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他仍然会自我感觉良好,自得其乐。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与其业已形成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基本相一致,自我内部的冲突相对较少。一个人的真实我,即指他已经形成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同时也包括其内在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当自我在现实中受挫,无力应对的时候,他首先对自己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产生不满和否定,开始塑造理想我,并对真实我进行压制和排斥,这就与原有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形成对立和冲突,由此引发自我内部的冲突和焦虑。真实我长期被压抑而得不到表达,必然导致其叛逆,并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同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当新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急于改变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是造成心理矛盾、冲突和强迫症的根本原因。所谓微观接纳,是指我们接纳现有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然后通过宏观认知,先行改变某些不合理的观念,并通过在行动中、在实践中的的反馈和调整,逐步形成和巩固新的价值观、信念系统和行为准则,只有如此,才能与你所期望的,新的思维、情绪和行为方式相匹配,也就是说,你所期望的新人格才能建立和定型。这才是真正的改变之道。 改变自我是一项艰难的工程,因为原有的东西具有很大的惯性。接纳的意义在于降低负性能量,行动的意义在于增加正性能量,认知的意义在于明晰努力的方向。 举例: 如果一个人并不认为自己“怕得罪人,与人交往紧张,言谈举止谨慎”的特点是非改不可的大事,或者没有遇到太大的现实困扰,也就是说,他基本上是保持一种自我接纳的状态,这样,他就不会患强迫症,当然,他的这些特点改变的可能性也就很小了。 治疗(小强)强迫的新观点   我已经不再视强迫症为一种疾病了。我现在对强迫症的学习和思考,其目的在于挖掘或发现强迫症的哲学意义,进一步的认识自己,认识强迫症患者的内心世界和灵魂面貌。   把无形的感受转变为有形的语言是异常困难的。   我对强迫症的认识和很多朋友有一个根本的不同,那就是:很多朋友认为强迫症是“恶魔”,是应该摆脱和消除的,对强迫症实行的是“有罪推定”原则。我则相反,没有理由怀疑大自然,大自然不可能让一个毫无用处的“疾病”蔓延于人类当中,而且患病率如此之高。强迫症——这个大自然的信使究竟要对我们说些什么?   “存在皆合理”——强迫症是我们的老师和助手,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改变生活道路和行为模式,从而达到完善。那些认为“摆脱强迫症,然后退回到生活的老路上,按照旧有的行为模式继续生活”的想法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强迫症是一个警告,告诉我们必须调整,我们必须倾听强迫症的语言,并领会它的修正意义,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脱。   我的思考结论就是:强迫症比人更加正确。我们应该站在强迫症这一边,来反思我们的错误。如果谁能按照这样的方向去思考,必将有所收获。   森田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承认我们必须要和强迫症和睦相处。森田的局限在于他没能进一步的意识到强迫症的“合理性”。森田疗法没有经历一个“深入”的过程,就“浅出”了,这也是森田正马无法逾越的局限。我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找出强迫症的“合理性”。   弗洛伊德说:神经症患者是退化的伟人。   奥托兰克说:神经症患者是不成功的艺术家。   我相信“强迫症”的目的是促成进化,而强迫症患者一定是这场进化的“先锋”。你们必须承担起这历史的重任,企图“退回到老路上”的想法,只会使你终生痛苦而无所得,并失去了“进化的机遇”。   ----------------强迫症彻底根治的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 1.认知的改造:---思想与现实体验,要
本文档为【强迫症补充一经验】,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06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91KB
软件:Word
页数:31
分类:教育学
上传时间:2011-06-29
浏览量: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