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

举报
开通vip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古代汉语词义分析逐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追亡逐北:追击败军。另义:赶跑、驱逐、放逐。如:逐其王假,假亡走楚;逐臣逐客。干本义:指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干戈:泛指作战武器,也可以代称兵事、战争。如: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引申义:冲撞、触犯、冒犯。如:以其乘车干行。干行:冲撞军列。干国之纪:触犯国家法纪。追求、求取。特指向统治者出谋献策以求取禄位。如:其欲干酒肉之味邪(追求、求取);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向统治者出谋献策以求取禄位)。干预。如:皆妇...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
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已排版)古代汉语词义分析逐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追亡逐北:追击败军。另义:赶跑、驱逐、放逐。如:逐其王假,假亡走楚;逐臣逐客。干本义:指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干戈:泛指作战武器,也可以代称兵事、战争。如: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引申义:冲撞、触犯、冒犯。如:以其乘车干行。干行:冲撞军列。干国之纪:触犯国家法纪。追求、求取。特指向统治者出谋献策以求取禄位。如:其欲干酒肉之味邪(追求、求取);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向统治者出谋献策以求取禄位)。干预。如: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干谒:指为谋求禄位而谒见当权者。古书中“干”通“乾”(没有水分或水分不多),干与树幹的“幹”也是两个字,干支是“幹枝”的比喻说法。极本义:房屋的正梁。如:极上有三穗禾。引申义:指北极星。如:譬众星之环极。指最高的地位。如: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特指君位。如登极。最高准则、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如:立名者,行之极也。极点、边际、尽头。如四极废;彼苍者天,曷其有极!用作动词,则是达到极点、穷尽的意思。如:平原远而极目兮。(极目:穷尽其视力,放眼远望。)达到。如:意有所极,梦亦同趣。用作形容词,则是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意思。如:地势极而南溟深;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用作副词,则是非常、最的意思。如:李广军极简易。这些意义都与“极”的本义有引申关系。济常用义:渡过水流。如:济河,围令狐。引申义:指过河的地方,渡口。如:川既漾而济深。帮助、给济、拯救。如: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受益,得到好处。如:万民以济。成功、成就事业。如必有忍,其乃有济。济济:形容众多,美好的样子。如:济济多士;人才济济。天本义:指人的头顶。如: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天:又指天帝、上天。如: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凡自然所生成的事物叫“天”。如:巧夺天工;天性如此;文章天成;天衣无缝。引申义:指头等大事。如: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头顶上刺字涂黑的黥刑也叫“天”。或以为把头发剃掉叫“天”。道本义:指供行走的道路。如:道渴而死。引申义: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如:为开其资财之道也;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规律,道理。如:脩道而不貳,则天不能祸。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如:悦周公、仲尼之道;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理想,志向。如: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指美好的道德,常与“德”字连用。如: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指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如: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引导、疏导。如:乃学辟谷,道引轻身。遵循。如:君不若道虞、舜之道。称道,述说。如:万户侯岂足道哉!过形声字。本义:走过,经过。如: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引申义:超过,胜过。如: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过分,太甚。如:物过盛而当杀。过失、过错。如:出入禁闼(小门),补过拾遗。动词,犯错误。如:微二人,寡人几过。责备、批评。如:求,无乃尔是过与?过访、拜访。如: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责形声字。指债款,债务。如:责毕收,以何市而反?作动词用,便是指收取债款,讨债。如:往责于东邑。以上几种意义上古都写作“责”,“债”是后起字。引申义:索取、要求、责令之类的意思。如: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要求严,对别人要求宽);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责问、责备、审问、责罚之类的意思。如: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收奴婢十余人去,责以杀婢事。责任、 职责 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项目部各岗位职责下载建筑公司岗位职责下载社工督导职责.docx 。如:亦恐二世诛之,故欲以法诛将军以塞责。诛形声字。本义:以言语批评、谴责人。如:于予与何诛?(对宰予还有什么可批评的呢?)引申义:要求,索取。如:诛屦于徒人费,弗得。声讨,讨伐。如: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曹,曹国。首,第一)成语“口诛笔伐”即此意。治罪、惩处。特指杀戮,消灭。如:不诛之则为乱。诛有求取义,所以诛求同义连文。诛有声讨、讨伐义,所以诛讨、诛伐同义连文。诛有惩罚义,所以诛罚同义连文。诛有杀戮、消灭义,所以诛杀、诛戮、诛灭同义连文。相常用义:仔细看,审察。由仔细看引申义:(1)相貌。(2)观测人的形貌来推测命运。与“助”义有关的常用义:(1)扶助,辅佐。又特指扶助盲人或扶助盲人的人。如:固相师之道也。(2)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官吏。即丞相。(3)作某国或某人的相;使作相。(4)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如:愿为小相焉。用作副词。(1)互相。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表示递相。如:父子相传。也表示相与,一起,共同。如:上下相安。(2)表示动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而不是相互施、受。如:杂然相许;若望仆不相师(你怨我不效法于你。司马迁语)。饭本义:吃(饭)。如饭糗茹草。引申义:给人饭吃或喂牲口。如:甯戚饭牛车下。名词,谷类熟食。如:毋抟饭(不要把饭弄成团)。注意:(1)饭用于吃义只限于吃饭;吃其他食物如肉、果叫食。(2)饭用于名词,起初只指谷类熟食,泛指饭食是后起义。(3)饭本来是动词,名词饭是派生出来的。食动词: (1)读shí,吃。如:食舍肉。(2)读sì,给……吃。如:左右以君*之也,食以草具。引申义:养活,喂养。如: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喂养义后来写作“饲”。)名词:(1)读shí,泛指吃的东西。如:甘其食,美其服。(2)读sì,特指饭。如:饭疏食,饮水;成语“箪食壶浆”。启本义:开门。如:夫人将启之。词义扩展,泛指一般的张开、开启。引申义:开导,启发。发生,萌生,萌发。开拓,开辟。陈述,禀告。如:堂上启阿母。开始。如:元戎十乘,以先启行。发本义:把箭发射出去。如:百发百中;弹不虚发。发是多义词,引申义较多。(1)发生,产生;兴起。如: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2)出发;使出发,派遣。如: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3)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发。如:发钜桥之粟,散鹿台之钱。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发微(阐发微妙之处)。(4)显露,表现出;暴露,败露,揭露。如:凄凄切切,呼号奋发(奋发:激烈显现);九年,赵贯高等事发觉(发:暴露。觉:被发现);其擿*发伏(揭露检举隐秘的*人和坏事)如神。(5)表达,抒发,传布。如:发言盈庭;发号施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发愤:发泄或抒发愤懑)。国上古义比今义范围小。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统治的区域叫“家”。现代的国指国家,就是由国的这个意义发展出来的。国在上古的另一个常用义是诸侯的国都。如: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家古代常用义同今义“家”或“家庭”(指住所或指人)。引申义:私家的,个人的,与“公”相对。如: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家祭勿忘告乃翁。大夫统治的区域叫“家”。至本义:到。如:至则行矣;风雨骤至。也可用于抽象意义,表示到某时。如: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又表示达到最高的职位。如:孝武帝时,至代相。极、非常。如:材之不逮至远也;陵见其至诚。用作形容词则为最完美的。如:至人无己。到,许慎《说文解字》释为“至也”。它们在“抵达”义上同义。但“至”往往不带宾语,而“到”往往带宾语。遇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遇诸涂。引申义:接触。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木遇之而叶脱。知遇,遇合。如: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在“对待”义上与“接”相合,组为“接遇”。如:(屈原)出则接遇宾客。这两个词都有接触的意思,但“遇”带有一些偶然因素,而“接”有主动的意味。乘本义:升登,上。如:使老弱女子乘城。引申义:特指上车,乘车,驾车。如:禽之而乘其车。又指驱马驾车。如:服牛乘马。又指乘船,驾船。如:二子乘舟,汎汎(泛)其景(影)。借助,利用,趁机会。如: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常用义:兵车。读shèng,如:缮甲兵,具卒乘。引申义:兵车单位。读shèng。如:晋侯许之七百乘。骑马始于战国,春秋时代所谓“乘马”,是乘马车或驱马驾车。先本义:前进,走在前面。如:矢交坠兮士争先;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引申义:先做某事。如: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带头,做出表率。如:身执耒臿(农具)以为民先。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前。如:冯谖先驱。表示时间,在……之前。如:郑先卫亡;先天下之忧而忧。“先是”意思是在此之前。作形容词,表示先前的、先代的,用于人时通常表示已故的。如:愿君顾先王之宗庙。作名词,表示祖先、先辈。如: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後本义:走在后面,落在后面。如:子路从而后。引申义:位置、时间、次序等在后的。主要用法:(1)动词。①位置或次序排在后面。如:欲先民,必以身后之。②延后,推后。如:博望侯留滞后期,当斩。(2)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后。如: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先斩后奏。(3)形容词,位置、时间或次序在后的。如:后室、后宫、后世、后汉。(4)表时间,在……之后。如:后五日复早来。(5)名词,后代,子孙。如: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後与后不同)与本义:赐予、施予。如:则与斗酒。它经常和“取”组成反义连用。如:取与者,义之表也。引申义:附和、亲附。如:失其所与,不知(智)。赞许、称道。如:吾与点也。参预。如:昔者仲尼与于蜡宾。在其中。如:秦伯纳五女,怀嬴与焉。以上读yù。介词,跟,同。如: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父母不与言。连词,和。如: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与”和“给”在古代汉语中是不能互换的。“给”的施予义是较晚才有的,它的本义是供给而不使匮乏。如:虏救死扶伤不给。不给等于说供不上。这个“给”就不能用“与”置换。同样“取与”义的“与”也不能换成“给”字。造本义:到,往某地去。如:造饮辄尽。造朝:到朝廷去,上朝。引申义:造访、拜访。如:庾公造周伯仁。达到某一境界。如:君子深造之以道。(君子依靠正确的方法来使自己达到高深的境界)即“造诣”。另一义:制作,做,创造。去常用义:离开。如:此臣所以辞而去也。引申义:距离。如:纣之去武丁未久也。(指时间距离)除去、废除。如: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死亡的委婉语。如: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离开与靠拢相反,故“去就”对文。如: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离去与留下相反,故“去留”对文。如:曾不吝情去留。解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本义是:分解,指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如: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引申义: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如: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如:尽解党人而释之。特指解除军事包围,解除战争。如:战伐何当解?(何当:何时。)打开,开放。如:严城解扉。破碎、离散。如:天下土崩瓦解。松弛,懈怠。如:胡虏益解。读:xiè,后写作“懈”。对事理的分析,解释。如:君知其解乎?理解,知晓。如:不求甚解。读本义:解释、阐发文字语句的意义。引申义:阅读,诵读。如:好读书,不求甚解。指文章里一句话的中间在诵读时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即“句读”的“读”,念dòu。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適形声字。本义:到某地去。如:郁郁适兹土。在此意义上,適、之、如同义。適与往较近,但用法不同。適之如可带宾语;而往不带。如:晨往,寝门闢矣。“往之女家”,正是由于往不能带宾语,所以,往之连用才能带上宾语。適、嫡、敵、谪音近,互相通假。如:衣服礼秩如適(嫡);適人开户(敵)。適与适不同,适常用为人名。举形声字。本义:用两手把东西举起来。如: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引申义:捧着、提起。如:项王使者来,为太牢具,举欲进之。特指鸟抬起翅膀起飞,飞动。如:鸿鹄高飞,一举千里。举出,提出。如:难偏以疏举。特指把优秀人才提拔出来,即推举,选举。如:董生举进士。特指把坏人坏事揭发出来,即检举,举报。如:书或不正,辄举劾之。做,举动,发动。如:今举事一不当;国家安危,在此一举;遂举吴中兵。拔取,即占领。如:其势必举赵。拿出、发动等义,有时含有整个拿出,全部发动的意思。如:愿王举国而听之。意即让全国都听从他;举引弓之民。意即发动所有会拉弓射箭的人。包举,穷尽。如: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杀人如不能举。作形容词有整个的意思。如: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举世闻名。利本义:指刀剑锐利,刀口快。如:金就砺则利。引申义:迅速,敏捷。如:子贡利口巧辞。顺利,方便。如:时不利兮骓不逝。利益,好处。如:上下之利,若是其异也。特指财利。如:毋示以利。特指功名利禄。如:不慕荣利。重要的,精良的,要害的。如:怀抱利器;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国之利器也。富有,丰饶。如: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注意:在刀器锐利义上,古人一般用“利”而不用“快”。利、锐同义。利:刀口快;锐:锋芒尖锐。泛指锐利则相同。谢形声字。本义:向人认错道歉。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引申义: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告辞。告诉。如: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以言辞相问候。如:至府,为我多谢问赵君。由推辞转为对别人的赠予或帮助表示感谢。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衰退、消亡。如:形谢则神灭。指草木凋谢。如:蔷薇花谢即归来。信会意字。本义:言语真实,不虚伪。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引申义:指道德品质的忠诚,诚实。如:素信谨,称为长者。真实,确凿可信。如: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用作副词,表示确凿的情态语气,也含有果真,的确之类的意思。如: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实践诺言,守信用。如:已诺不信则兵弱。相信,信任,信奉。如:其父信之。信约,盟约。如:以继好结信。指可作凭信的物件,符信。如:所以书幡信也。指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如:君王卑身重礼,以素忠为信,以请籴于吴。指传送书信的人。信件、书信(晚起义)。注意先秦书信义用“书”,信常常假借为屈伸的“伸”。如:平居不可屈信。实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如: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引申义:财货、物资。如:今之君子,好实无厌,淫德不倦。指实利。如:是以县官不失实。充实,充满。如:狗马实外厩。指果实及谷物。如:彼黍离离,彼稷之实;华实蔽野。指实际内容,实际情况。如:名者,实之宾也。诚心实意,忠实。如: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忠虑忠纯。副词实在,确实。如: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诚本义:指心意真挚,由衷恳挚的思想感情。如:乃能衔哀致诚。引申义:真实可信。如:诚哉是言也。实在,的确。如: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注意:在诚实,真实的意义上,诚、实、信三字同义。诚与实更近些,都侧重于内心的真实,强调表里如一;而信则侧重于言语的真实,强调言行一致。故可曰:诚心诚意,实心实意,而不说信心信意。若作副词,表示果真、的确的意思,三字同。保本义:护养幼儿。如:长之养之,如保赤子。泛指保护、保全。如:少而强者不可保。恃、依靠。如: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行者无保其力,居者无惧其罪(跟随流亡的人不要依恃自己的功劳,留在国内的人也不要害怕有罪。)固守、防守。如:复入保城。保有,据有。如: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有其民哉?安、安定。如:故推恩足以保四海;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保与安为变文同义)用作名词,则指保育幼儿的妇女。如:国君世子生,……保受,乃负之。保:保姆。又指保护婴儿的包裹衣。如: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作褓。又指护卫用的城堡。如:公步禺人遇负杖入保者息。后作堡。旅古指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旅。引申义:军队。如:加之以师旅。指一同,俱。如: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又指在外的人。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又为在外,在异乡。如: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指野生的,可能与“在外”的意义有一定联系。如: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后作穭。理本义:治玉,即把玉从石中加工出来。如:郑人谓玉未理者璞。引申义:对国家、事物的治理,管理。义同“治”。如: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指治理狱讼的法官。如:遂下于理。纹理。如:璧袭无理(璧玉重合在一起便没有纹理)。条理,情理,道理,规律。如:井井兮其有理也;势不同而理同。治理得很好,井井然有条理秩序,天下太平。与“乱”相对。如:本事不理(农业生产没有管理好)。理与治同义,为动词是治理;为形容词是治理得好。但两字本义来源不同,理为台玉,治为治水。治是对水道加以修整,使之完善,因此凡可以修整完善的东西都可以用治。治广于理。理主要是用于对纷乱凌杂事物的治理。得其条理是理这个词意义核心的重要特点。达本义:到达,通达。如:凉州之兵始达咸阳。引申义:通达事理。如: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胸襟宽广,豁达。如:所赖君子见几,达人知命。特指仕途通达,政治上得志。与“穷”相对。通行的,共同的。如: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与通义近,通字重在强调通往、通向,侧重于过程;达字则重在强调到达,达到,侧重于结果。如:东连吴会,西通巴蜀;吾请达王句东。直本义:指不弯曲的,跟“曲”或“枉”相对。如:木直中绳。引申义:指道德品质的正直,忠直。如:夫君之直臣,父之暴子也。径直,直接。如: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虚化为副词,简直之意。如: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当着,迎对。如:主人立阼陛下,直东序西面;汉武之卒,不可以直秦之锐士。价值、工值。如:象床之直千金。直与特古间相近,故作副词用也有仅仅,只不过之意。如:不可,直不百步耳。又表特意,故意之意。如:直堕其履圯下。受本义:包含给予和接纳两义。如:今我受(接纳)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后给予义由授专表。引申有遭受之义。如:一夫不耕,或受之饥。特本义:指雄性的牛马。引申义:突出、特别。如: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单独,单单。如: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又虚为副词,仅仅,只不过。徒形声字。本义:指徒步而行。如:舍车而徒。引申义:步兵。如:帅徒以往。师徒连用,则泛指军队。如: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军之师徒。指同一学派,同一政治主张的人,或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徒党。如: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特指门徒,弟子。如:其徒数十人,皆衣褐。又泛指同伴,手下人。如: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指服劳役的人,仆隶。如:则徒隶之人至矣。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效果。如:夫徒处而致利,安坐而广地;徒劳无功。徒、特、直、但,古音声母相同,用作副词皆有仅仅,只不过之意。趣本义:疾速地朝着某一方向奔去。如:谢玄遣广陵相刘牢之帅精兵五千趣洛涧。引申义:泛指一切动作行为的疾速,紧迫,即赶快,立即。如:若不趣降汉,汉今虏若。指促使对方立即采取某一动作行为,即催促、督促。如:数使使趣齐兵,欲与俱西。后为促。归向于某一方面,倾向于某种情况。如:以趣本务而外末作。旨趣,意向,情趣,兴趣。如: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趣与趋音近,一般表奔向、归向义用趋,读平声;表旨意、情趣义用趣,读去声。坐坐在上古是指一种两膝接触于铺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姿势。如:席不正不坐;到则披草而坐。引申义:指所坐的位置。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后为座。坐在古代常用为法律术语,指因……犯罪,触犯法律。如:又坐贼杀不辜……数罪。判罪,定……罪。如:广汉竟坐要斩;副有罪,当相坐。坐在中古时还用为介词,表示原因。如:停车坐爱枫林晚。坐:因为。都本义:指人民聚居的城邑。就是说,用城墙围起来的地区就叫都。引申义:泛指邦国的都城。诸侯贵族的宗庙所在地(即都城)叫“国”,诸侯子弟或卿大夫的宗庙所在地(即采邑)叫“都”,一般的城邑则叫“邑”。指城市。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建都,动词。如: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聚集,汇总。如:水泽所聚谓之都。总是,完全。演变为现代汉语常用的副词。所表示处所。如:不如早为之所。引申义:指抽象的处所、场所,等于说“地方”。如:虽众,无所用之。(虽然军队人多,却没有地方用它。)成为特殊的代词。如:政在家门,民无所依。(政权分在卿大夫手中,民众没有依从之处。)
本文档为【自学考试《古代汉语》词义分析(已排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82974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46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小学语文
上传时间:2020-07-18
浏览量: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