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举报
开通vip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目 录 专栏: 万君超:《大风堂书画录》之董其昌与陈洪绶 王国华:司法独立,个案一件 书评: 公民1776:《百年辛亥》:傅国涌的辛亥打捞 马维:寻找那一缕人文的光芒 黄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读《儿童杂事诗笺释》有感 朱晓剑:读刘原,过简单生活 序跋: 俞晓群: 永远的追随者——沈昌文《八十溯往》跋 思想: 清流石: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棠湖居剑客:关于民众私刑 随笔: 江北土著:虚拟的电影和真实的影评及其他 书事: 理洵:书事 无...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 目 录 专栏: 万君超:《大风堂书画录》之董其昌与陈洪绶 王国华:司法独立,个案一件 书评: 公民1776:《百年辛亥》:傅国涌的辛亥打捞 马维:寻找那一缕人文的光芒 黄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读《儿童杂事诗笺释》有感 朱晓剑:读刘原,过简单生活 序跋: 俞晓群: 永远的追随者——沈昌文《八十溯往》跋 思想: 清流石: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棠湖居剑客:关于民众私刑 随笔: 江北土著:虚拟的电影和真实的影评及其他 书事: 理洵:书事 无羽书天堂:书事杂记:不断地买来书翻翻 编后语 ◇《天涯读书周刊》官方博客网站: http://blog.sina.com.cn/u/1827737393            ◇2011年第014期 总第138期 2011年07月15日出版 每月1日、15日出版◇编辑 朱晓剑 蓝紫木槿                         ◇ 天涯读书周刊撰稿人(排名不分先后):阿滢 重越 吴鸿 朴素 眉睫 叶雷 梅茗 向敬之 刘苏里 王晓渔 王国华 柳已青 介子平潘小娴 胡洪侠 云也退 姜晓铭 朱航满 夏雨菡 苏莫余 小五哥 潘启雯 青青李子 池头洗砚 江北土著 蓝剑紫笛 子非鱼兮 厚空斋主五随先生 舒然有梦 白水依人 山西雪堂 无羽书天堂 兰楚 杨小洲 周为筠 谷立立 程勇 陈祥 思郁 书度年华 理洵 葛筱强 买超 凌靖琂                     ◇合作伙伴:中信出版社 悦读纪 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 岳麓书社花城出版社 北京共和联动图书有限公司 香港三联书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武汉七星书坊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华章同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北京图书中心 四川新华出版公司 北京读客图书有限公司 新星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博集天卷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北京博学近思书院 北京念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研究出版社 译文出版社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重庆出版社 青灯阁学坊 智品书业        ◇合作媒体:信息时报 《tooday》网刊 中外对话 时代信报 《书声》公共知青沙龙              ◇周刊公告:《天涯读书周刊》是一种陆续发布的书评、书话、书事等随笔类刊物,愿以开放的姿势欢迎所有爱书人,感谢所有的读者和作者,真诚期待我们的工作能听到您的回音。建议、意见、投稿请发信至:tianyadushu@gmail.com或lzmj5945@126.com 《天涯读书周刊》下载地址: http://iask.sina.com.cn/u/1087795497/ish?folderid=125713 http://q.weibo.com/664369 专栏 《大风堂书画录》之董其昌与陈洪绶 万君超 在《大风堂书画录》中著录有八件董其昌的书画,其中书法二件,画六件,而在后来的《大风堂名迹》中,也仅有二件董氏的画作。如按董其昌在书画史上的地位,或是他作品的流通数量来说,张大千如此的收藏数量,颇有些匪夷所思。这其实与当时的审美趣尚有关。民国以后,董其昌、四王吴恽已被视为“保守”的象征;而清初四僧、扬州八怪开始上升到画坛的“主流”地位,大写意画从此风靡天下。张大千在书画方面的业师曾熙和李瑞清,又皆是石涛和八大山人的推崇者,张大千也因此深受他们的影响。另外,从张大千传世的临摹古人画作中看,董其昌的作品极少,也仅有几幅董氏拟仿米芾画风的作品,比如像《巢云图》之类。《大风堂名迹》第一集中收入的董其昌《设色云山图》,就是此类作品。由此大致可知,为什么在《大风堂书画录》和《大风堂名迹》中,收藏董其昌作品较少的原因了。如果从纯书画技法上看,董其昌似乎是“书深画浅”。对董其昌在绘画理论和书画鉴定方面的杰出贡献,今人已经予以了充分的肯定。但对他在绘画形式上的哲学意义,以及笔墨语言上的抽象性和超越性,或许是张大千当年所难以体悟到的。 另外,董其昌的“南北宗”理论,其实是一种绘画审美模式,而不是一种画史研究模式。所以它是一种特定时境或语境下形成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如果不理解这一层面,而拘泥或苛责其史实的“失真”和“误读”的话,岂非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乎? ( 张大千临董其昌《巢云图》(1937年)) 在《大风堂书画录》中,共著录陈洪绶的作品二十三件,其中书法作品二件。从张大千一生的绘画风格来看,他受陈洪绶的影响不大。仅在某些人物画和梅花作品上,稍可以窥到一丝陈氏的影子。也可以稍作猜测的是,张大千收藏陈洪绶作品,或许是有些受到了好友谢稚柳的影响吧?谢稚柳早年研学陈老莲花卉和书法,功力精深,独步艺坛。陈洪绶的人物画对近代“海上画派”中的“三任”(任颐、任薰、任熊)影响巨大,但“三任”仅限于对陈洪绶遒劲古拙线条上的刻意追求,缺乏综合学养和独创性,故不免有“婢学夫人”之弊,遂沦为茶寮酒肆壁上之物。 有一点我也注意到了,张、谢两人曾经联手伪制过陈洪绶的作品。包立民在香港《大成》杂志(207期)上发表的《张大千与叶浅予》一文里,转述了叶浅予约1936年在南京的张目寒家里亲眼所见,张大千在根据一本画册伪作陈老莲画,而谢稚柳则仿写陈老莲字。老年人的回忆,如果没有旁证作为支持,则其可信度与真实性是要打“折扣”的。 《大风堂书画录》中著录的董其昌八件书画作品,今藏处均暂时不详。在翁万戈先生编著的《陈洪绶》(三册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8月)中,找到了五件作品的今藏处,另有二件有图片,但藏处不详。在《陈洪绶》第三册中列有陈洪绶作品流传的详细记录,如在此书中无记录的话,再要想寻找这些作品的藏处,难度就相当之大了。翁先生的《陈洪绶》一书,是迄今为止陈洪绶研究中最经典的一部巨著。 司法独立,个案一件 王国华 清朝同治十三年,乌鲁木齐提督成禄诬良为匪,杀了一批老百姓。具体原因不讲了,反正此事引起很大震动,成禄遭到弹劾。不久,成禄被押解进京,由军机大臣牵头会审。此时都城风传一个消息:同治皇帝同情成禄,可能会偏袒之,减轻刑罚。   御史吴可读愤然上书,书中有“请斩成禄以谢某县之民,斩臣之头以谢成禄”之词,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势:皇帝你必须杀掉成禄,给那些无辜百姓抵罪;我愿以死为成禄垫背,总之,宁可我死,也不能让成禄活下来。   同治很生气,这都哪跟哪儿呀?好,既然你想死,那就死去吧。当即批示刑部治吴可读死罪。刑部尚书桑春荣是个官僚,唯上司马首是瞻,理解的执行,不理解的也执行,迅速跟着在下面划了圈,指示斩立决。但按惯例,凡是死刑,必须三法司主要官员全部画圈才有法律效力。所谓三法司,就是刑部(负责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都察院(监察机构)、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最高法庭),三者互相约束、制衡,形成司法独立的雏形。   皇帝和刑部尚书的批示发下来,刑部、都察院的人都画了圈,大理寺的老大也画了圈,偏偏文件传到大理寺少卿王家璧手中时卡壳了。王家璧认为:御史有“闻风入奏”的权利。听到了风声,不必调查,可以根据风传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提建议,不该判罪。   王家璧不画圈,死刑就执行不了。皇帝就开始着急,问为什么还不落实。三法司的十三名大小官员围着王家璧这个四五品的小官讲道理,一连十多天,王家璧油盐不进,固执己见。   圣旨越催越急,总得给个答复。后来十三人跟王家璧达成妥协:不判吴可读死刑,改为流放。王家璧画圈。案卷交上去,同治虽然不高兴,但因为是集体决议,只好捏着鼻子认账。   清末小官王照,在自己的书中是把这件事当成正面案例来讲的。他想表达的是,光绪朝以前,大清国的司法有自己的尊严;后来慈禧当国,玩法律于股掌之间,以致世风日下,法治败坏。 这件个案自然无法说明司法之独立,毕竟,最后坚持原则的王家璧也让步了,一个钉是钉铆是铆的案件,成了各方妥协的“四不像”。虽有独立之形,却无独立之实——即使如此,今天的我们依然感叹王家璧之流的少见。 书评 《百年辛亥》:傅国涌的辛亥打捞 公民1776   在重新发现民国,推动民国历史研究走向公众平台的努力上,傅国涌是至关重要的人物。当年,谢泳从储安平、《观察》、西南联大切入民国研究的时候,傅国涌从百年言论史的角度出发,使得我们的阅读中出现了一大批民国报人的鲜活形象。时值辛亥百年,傅国涌回到这个时代的开头,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这一角度,来观察1911年的这场革命。   此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由太多的切片构成对整个转折年代的观察。这些亲历者的身份呈现多元化,既有国人,也有外国人;既有矢志不渝的起于草莽者,也有朝中重臣与地方显要人士;即有当时年幼,睁眼观察时局的日后名人,也有对革命无爱也无恨的超然之外者……受限于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几乎见不到底层民众以文字形式记录下的所见所想,能留下文字的,都是多少有家产的知识阶层。   世人之恐惧、媒体舆论、剪辫、更换旗帜,是此书的四大分类。在恐惧气氛再现中,我看到对北京火车站逃难人群的详细描绘,大变革来临之际,在京为官者、皇亲国戚、普通市民们皆扶老携幼、大包小箱聚集在火车站,他们准备南下回故乡,或者去天津、上海的租界里,有钱者做寓公,少钱者只好住进房价如水涨船高变化的旅馆里。此类话题,对于见多了战争动态描绘、议会运作如火如荼、英雄般政治人物叱诧风云的历史场景,是难得可贵的补充。书中有很多同等话题。   书无甚评议,全部以事例说话,每章的引文注释和全书最后的参考书目,是一份可以按图索骥的华丽书单。傅国涌的一大可敬之处,在于他毫无保留公布了占有的资料。除了感叹资料翔实、繁复之外,你会发现很多书籍都是在市面上常见之物,或者是自1949年陆续出版但又只印过一次的书。真切的历史细节随处可得,但是以教科书为代表的体制力量对辛亥的评价,却一直是粗暴、简陋、善恶分明的;虽然在近几年盛行人性化的分析,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对辛亥的研究,又始终难以打开更广阔的眼界、进入到更细致的分门别类领域中。这是我读完此书后的一大悲哀。辛亥百年,又是文学家以主旋律或哗众取宠形式书写的书最多,都为一时云烟,我以辛亥对比法国大革命的研究,很容易发现无论是深度还是宽度,都远不如人家。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   东方出版社   2011年6月版   38.00元 寻找那一缕人文的光芒 马维 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海上文库”系列近年来陆续推出不少随笔集,小32开本,装帧精良,最要紧的,作者大都是两岸三地读书界颇为引人瞩目的人物。其中几位名家,如傅月庵、马家辉等,之前在内地一直无缘得见其作品的庐山真面目,真是急煞我等爱书人也。另有一些学者、作家,比如陆谷孙、沈昌文、陆灏等,平常很少出手写随笔,有时好不容易出了书,一时间总是洛阳纸贵。此次有出版社肯另辟蹊径,集中展示其佳作,真可谓是做了件雪中送炭的好事。 陈冠中先生的散文集《城市九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5月版)便是这套书中的重头戏。多年来,陈先生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直到去年和今年,《城市九章》相继出版了精装和平装两种版本,才解了众多“书虫”之渴。 顾名思义,此书是作者关于“城市”这一话题所作九篇文章的合集。展读之前,我就想象,以陈冠中生于内地、长在香港、游学海外、工作于台北、目前又正客居北京的背景,加之其办刊人、作家、电影人的身份和经历而论,写这样的文章自然是得心应手的了。一口气读完之后的感觉:果然名不虚传。写的是专栏文章,却毫无此类文章常犯的浮夸、拖沓的毛病,相反,每篇文章都真正是言之有物,不仅信息量大、立论扎实,而且娓娓道来、妙趣横生,确实好看。 全书共九篇,其中北京、台北、香港各占两篇,余下三篇里,《杂种城市与世界主义》分析不同文化的相互包容,《三城记:上海、香港、台北的流动盛宴》分析这三座城市的异同,《坎普•垃圾•刻奇》则是对于新兴城市文化的评论,另有附录题为“爱富族社交语言——英文关键词”,列出了约二百条时下流行的文化精神的英文词汇及中文解释,饶有趣味。 一开篇,作者就将读者带到了那些已经不同程度全球化了的城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伊斯坦布尔……不是谈论每座城市的细部特征,而是抓取了它们的共同特征:杂种城市。 杂种城市是种族杂居、身份各异者的城市,因而也必然是文化多元的城市。文化一多元,问题就来了:究竟该怎么处理各族群、阶层、宗教,甚至是不同亚文化圈之间的文化冲突?是采取主流压制小众的方式,还是强调身份差异、各自为阵,抑或提倡宽容、和平共处? 第一种方式“主流压制小众”,不管现实如何,理论上已为自由主义者所摒弃。第二种立场“强调身份差异、各自为阵”呢,在我看来自有其道理:在处理涉及弱势文化群体的问题时,尤其应当注意对其给予必要的倾斜性保护(美国宪法案例所确立的“反向歧视原则”,就是很好的例子)。第三种立场“提倡宽容、和平共处”,则是作者所倡导的世界主义立场。其实,这哪里仅仅是杂种城市才有的问题!整个世界,几乎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角落,都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的困惑,这实在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者细密地考察了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两种思潮犬牙交错的发展史(以一篇专栏文章容许的篇幅而言,确实堪称“细密”),最后给出的药方是:鼓吹本地主义、极端民族主义、单边主义,都是不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的,是“战争和死亡的民族主义”。需要的是其反面,即“启蒙世界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民族主义。它们同时又可与其它许多种带有世界主义成分,而又“不完全是世界主义的民族主义”并存,例如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合作主义的民族主义、儒家民族主义等等。 既然是“城记”,自然要描写城市了。波西米亚的北京、被老广们戏称为“半唐番”的香港、看起来有点“嬉”的台北,乃至于风头正健的上海,都一一被作者收在了笔底。借助他的文字,一座座城市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令人无比神往。 比如台北,虽不够现代,“甚至很丑”,比不上许多城市的光鲜亮丽,但却着实是个充满生活质感和文化创造力的地方。秘诀何在?按照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概括,一座生机勃勃的城市,在形态上应符合四大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用途混杂、街区小、不同年代的建筑物并存、密度要高。这是对世界各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而台北,在不经意间,居然全做到了。在中华文化圈的五城(其余四座是分别北京、上海、香港、广州 )中,台北因此而显得特别有人情味,生活在这座城市,让人感觉特别舒适、方便,以至于我们在龙应台教授的文章里读到她对香港的抱怨:这座国际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城市,怎么就不像台北那样,有随时随地可供行人小憩的咖啡店呢? 就城市文化创造力而言,无论是当年的“明星咖啡屋”与周梦蝶、林怀民的云门舞集、艺术家云集的紫藤庐,还是今天的诚品、魔岩唱片、真善美影院,都无不透露出台北所谓“嬉”的一面(也就是一切艺术形式中强烈表达自由精神的那一面),体现了城市的文化品格,也正是这座城市充满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当然,作者也承认:一方面,“从国际文化地图看”,台北还不够“嬉”;另一方面,过度的“嬉”对城市形象也是有害的,因此,台北既需要再接再厉,又要防止过犹不及。 在《坎普•垃圾•刻奇》这篇写给“受了过多人文教育的人”探讨城市文化的文章里,作者看似漫不经心地记下了五十八段札记,其中有一些颇有意思,比如: 坎普是极难定义的,你要沉思它,用直觉感受它,像老子的道;一旦你这样做,你会发觉无论什么时候谈论到审美或哲学或其它任何事情,你都想用这个词。 我们是有感觉的普通人,而我们的普通感觉并不是全坏。 而刻奇(kisch,即“媚俗”),在作者眼里则是“一切稳定的、可期待的、可重复的、没有增加我们新认识的、不费我们神而满足我们的生活,其中包括受大家认同的好生活。”所以,就算是自我标榜“品位”、嘲笑“媚俗”的城市文化精英们,每天也仍然不得不过一点“刻奇”的生活。 其实近十多年来,伴随着“城市文化热”的兴起,从各个角度描写城市的书籍也并不少见,有些甚至成为了畅销书、常销书,例如易中天的《读城记》、杨东平的《城市季风》等。而王安忆的《长恨歌》,则更是以其对上海城市性格的细腻刻画而成为当代文学中堪称经典的一部长篇小说。这些书,往往重在从对城市的描述中提炼城市个性。而《城市九章》的写法,却比较特别。它采用了漫谈式的写法,说东道西,从对“坎普”的理解自然而然扯到当年纽约的《党派评论》,顺便就说说异域知识分子精英圈子里的家长里短。有时正聊着北京城的文化味儿,话锋一转,就提起了特殊年代里的那些伤心事。作者甚至还专门费心收集了英语世界的城市里最“in”(流行)的用语,写成一篇很好的“开蒙”文章,指导那些希望自己更“in”一点、视野上更国际化一点的读者。可就是在这般东拉西扯,不着边际的闲聊中,却引出了很多严肃话题,比如城市化过程中的教训、香港近年来竞争力日益减退的原因、京城的文化魅力之所在等等。总之,文章看似只是好玩而已,其实是有很多“干货”在其中的,足见作者写作此类专栏文章的功力之深。而很多时候,他并不着急于下结论,只是把问题提出来,至于解决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则点到为止,给读者留下足够的思考余地。 每一座城市都有灵魂。这灵魂,往往就隐藏在城市公共空间的深处——街角、餐馆、博物馆、画廊、剧院……,它需要我们去寻找、去挖掘,然后细细品味它的气息,最终捕捉到其中忽隐忽现的那一缕人文的光芒,就如同本书的作者所做的那样。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读《儿童杂事诗笺释》有感 黄涌 几年前,友人出了本《老儿戏》的书,明快简约的文字配着饶有趣味的插图,一下子让我重温了那久已失去的童年梦。童年、童趣和童戏总是清纯而美好的,仿佛一泓清凌凌的溪水向我们展示着它最初的模样。 由周作人、丰子恺和钟叔河三人联袂奉献的这本《儿童杂事诗笺释》放在身旁已多时,我却总不能安心下去读它。生活中的杂事太多,让我读诗的感觉也钝化了不少。直到几天前,忽然有了想读的冲动,于是匆忙从书橱里翻出来读。 周作人的《儿童杂事诗》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它还原出旧时绍兴民俗的方方面面,借着儿童的眼光去审视着地方的风物人情,旧闻旧事,一经文字的流转便闪现出异样的光芒。周作人以儿童的口吻,表现出特有的一种关切。在他看来,以诗言之,较之专文叙写儿童之论文,更能将“道谊之事虚化”。 翻阅《儿童杂事诗笺释》一书,我脑子里却始终在想着周作人童年的生活。他那时的童年会是啥样?和《老儿戏》中我的童年,以及我儿子现在的童年又有着怎样的不同?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细心品赏着周作人诗里的言外之意,把玩着丰子恺画里特有的童趣,忽然间有了一种新的感悟。 《儿童杂事诗》是周作人的忧患之作。写这些诗的时候,他因“落水”而被关押在南京老虎桥监狱里。狱中生活,自是苦不堪言,而周作人却能苦中作乐,写谐趣诗以温故童年,这份超然的精神,非一般寻常人所能及。周作人爱钞书,常借钞书而有所寄兴;待到落魄时,以诗款通心曲,自是使一般人不能判别其心志之所向。 世上的读书人,理解鲁迅总是简单而容易的,而能读懂周作人的却寥寥无几。周氏兄弟在大时代里所呈现的不同风貌,迄今仍是纠缠在很多学者心中难解之谜。胡兰成将鲁迅和周作人看成是一个人的两面,说鲁迅是严冷的,而周作人则是庄严的,周作人寻味人间,求的是生活的真实,而鲁迅生活于人间,有着更大人生之爱。胡氏的看法多重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其实鲁迅是严冷中有热情,而周作人则是庄严里暗藏着冷峻。在他时而平和、时而朴拙的文字后面,所散发出的是对人世特有的一份慈悲。理解周作人的难处在于,我们总以峻急的心态去 要求 对教师党员的评价套管和固井爆破片与爆破装置仓库管理基本要求三甲医院都需要复审吗 着以追求平和为人生至境的周作人,自然无法做到了解之同情。 周作人在落难之时所写儿童诗,求的正是这平常心。在他看来,越是在躁进、峻切的时代,越需要安闲自定的心绪。他自以为只有这样,方可以走出寂寞的困境,故而保持着一份赤子的情怀。他借回瞻自己的童年生活,而试图恢复自己的“本性”,曾有诗咏曰“倘若返本真,应学秋虫鸣”。他的这种“返本归根”之心,大概正是自我救赎的良药,只是彼时他已身处囹圄,无人倾听而已。 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在读《儿童杂事诗笺释》一书时,往往多注重欣赏丰子恺漫画里的画意童真或是迷恋于其咏诵的绍兴地方民俗风物,而高赞这本书,却忽略了知堂写诗的本意所寄,自是无法体会知堂诗里显出的况味。不过,奈长沙钟叔河先生的一番辛劳,为《儿童杂事诗》作了精准的笺释,使得我们在丰画之外还能获致了诗里不能尽传的诗味。 在修订本《题记》里,钟叔河有“《儿童杂事诗笺释》作于1989年秋冬之交,时情绪极差”语,这也对应了知堂写诗时的心境。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就这样通过一本书而互通了心曲,再附连上丰子恺的一番诗意素描,这本《儿童杂事诗笺释》便堪称完美了。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周作人或许没有料到,在他生命最低潮时,写就的这些诗,隔了半个多世纪之后,会走红了起来。(在新版序里,钟叔河说看到一则新闻,在上海拍卖会上,一幅周作人《儿童杂事诗》的条幅居然拍到300多万元的高价。)他的“返本归根”之心,也在忽然间有更了太多的知音。只是不知周作人地下有知,会做何种感想? 读刘原,过简单生活 朱晓剑 1 读专栏文章,读到过瘾处,忍不住说几句,也是很自然的事。前段时间看《南都周刊》,也不是整本杂志都在看,而是喜欢刘原的专栏和木子美老师的性情文字,这性情文字国内有不少在精心炮制,好看有刘原、木子美、连岳、李鲆、韩浩月、巫昂、朱映晓、胡思客(以上排名不分先后),写的不好的就更多了,他们占据这里那里的地盘,看上去既没营养,又没风趣,也缺失一点机智的味道,这样说来,可能很多人觉得我列的名单有所遗漏,其实,我们做什么事情,大抵都是将就一个不完美的艺术。 有专业人士认为,刘原的文字充满诡异莫测的喜感,有着才气作底的戏谑嬉皮,同时苍凉悲悯无处不在,在点中你笑穴的同时,也触碰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其实,这样说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现在读书,读来读去,都是一个趣味使然,再好看的书,缺了这个,就如临大敌,不敢向前。话说刘原这次推出的书一共三册,名为流亡三部曲,我读到的一册是《领先处男半目》,收录了刘原2003年至2005年的专栏文章之精华部分。这册书的前后各一册,分别是《丧家犬也有乡愁》、《丢下宝钏走西凉》。 多年之前,读过《丧家犬也有乡愁》,印象不是很深刻了,也许是当年在书店里站着免费看的,所以印象如此,唯有记下书名而已,不过,插图作家韦尔乔印象深刻,似乎前前后后看了他的一些漫画作品。似乎家里有那么一册,可东翻西找也不见踪影。其实,这也没什么要紧,正好有新的版本可以弥补,但对老书的情深只好埋藏心底,待在旧书市上慢慢寻觅去。 2 说起乡愁,大概还适合70一代的青年回想,但这样的记忆随着城市生活会越来越淡漠了,以至于说起故乡,只是久远的回忆,正是因为这样,乡愁才变得模糊,概念化。 相对而言,刘原的乡愁浸在他的文字中,甚至于说,这种乡愁演变成一种世俗的流亡——在精神向度上无法回到精神的原乡,以至于到处漂泊。 这样的生活经验,是一种怎样的况味,大概只有同道中人才稍微有些体会了。媒体人程益中说,作为丧家犬的形象代言人,刘原用专栏纪念失去的乡愁,记录我们这一代的心灵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近乎戏谑,文字情刁钻古怪近乎冒险,词锋所向披靡,风格自成一派。 话又说回来,我们离故乡越来越远,记忆未曾消失,在这样的语境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看见它真实的影像了。 3 《领先处男半目》延续的是刘原的文字风格,比如说: 作为毕业于经济系的一个差生,我从来没有梦想过建立自己的托拉斯帝国,我的草根臆想是这样的:我坐在临海的别墅里,望着清早的日头裸奔出水面,静静地抿一口粥,然后像林黛玉般苦楚地以巾拭嘴,冲赤裸羔羊般瑟缩的仆人怒喝:这鱼翅太他妈苦了,给我上一碟皇家榨菜。一群妻妾像受惊的狼狗窜出,有的抚我胸有的捶我腿,曰:官人莫怒,空运来的北极熊掌靓汤马上就好。那一年,我四十岁,刚刚离休。《车推老汉》 有不少人怀疑这个栏目是假的,因为调查绿帽子事宜是一件冗长而繁琐的事情,而这个栏目居然每天都有。我每天中午打着哈欠醒来,就会打开电视看他们捉奸。总体来说,我认为他们捉奸捉得很漂亮,总是在别人穿得最少的时候出现,如果不打马赛克的话就更漂亮了。《谁堵了我的气管》 情人和老婆的区别,就在于情人是系在树上的黄丝带,对你的肉体不构成任何压迫,而老婆则是你脖子上的绳索,还不是麻绳,是钢缆。《就这样被婚书扼杀》 读刘原文字,过日常生活,也可以过得有滋有味的。 4 忽然想起作家野夫说的话,好文章要有道气,有语感。道气是内蕴的尊贵,是正气凛然的价值观;语感是内在的韵味,是文字至上的灵性。刘原的文章正可作如是观。 那么,在《领先处男半目》里,承继着过去和未来,像一座桥梁的连接处,但更像是社会的断裂,那之间的藕断丝连,组合成了这样的模样,也许我们无法分辨它们的面目,但关键的是我们通过文字抵达到彼岸,在那里看见幸福的生活和不幸的生活。 《领先处男半目》 刘原著 新星出版社2011年6月出版 序跋 永远的追随者——沈昌文《八十溯往》跋    俞晓群   2009年10月27日,天涯才子梁由之兄来京小聚,我邀请沈昌文先生参加。事后梁兄在博客中撰文《我有馨香携满袖》,其中写道:“沈公择定餐馆、预订包房、点好菜肴、散席后打包;俞总买单。以前在书上看过他们奇特的合作模式,这番算是切身领教了。俞沈合作,珠联璧合,历十余年,依然如故。我喜欢有长性的人。”  “有长性的人”,这样一句平淡的评价,却让我极为受用。我与沈昌文先生交往,始于1994年。最初是扬之水引见,我们在《读书》上做一些广告之类的事情。后来编“书趣文丛”、“新世纪万有文库”等,我们的交往逐渐热络起来。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在他老人家的引领下,我们做了许多值得记忆的事情。   2003年我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离开出版第一线,我与沈先生的业务合作也逐渐冷清了。怎么会不冷清呢?在辽宁教育出版社时,我们每年可以编几百种好看的书;到了辽宁出版集团,我的工作性质变了,做管理工作,6年间只编了几本所谓重点书。比如2006年,我们搞文化“走出去”,请沈先生帮我们找翻译,他请出香港罗伯特先生,翻译王充闾先生散文集《北方的梦》;为苏叔阳先生《中国读本》找俄文翻译,他介绍过高莽与蓝英年二位先生。仅此而已。   其实最初离开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时候,我就有些不舍。郝明义先生来信,还专门为我讲了《易经》中的“节”卦,预示这一变动的不祥。后来确实编不了书了,我真的很后悔,就想有机会再回到出版一线,再与陈原、沈昌文,还有陆灏、孙立哲这样一些人合作,再做我们喜欢做的事情。后来发生两件大事,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同时也坚定了我回归的决心。一是2004年陈原先生去世,二是2006年沈昌文先生大病一场。有一次陆灏先生见到我说:“老先生纷纷地去了,带走了那么多资源。你们这些出版人又不肯好好编书,多可惜啊。”我说:“将来我还会做的。”陆灏苦笑着说:“对于逝去的老者而言,没有就没有了,不会再有将来。”   2009年7月,我辞去出版集团副总经理的职位,来到中国外文局海豚出版社工作。记得在调转过程中,有一次在京与沈昌文、吴彬、扬之水、柳青松、张国际等小聚,他们问:“如果你真的来京,有何打算?”我说:“继续追随沈公编书。”他们说:“记住,这可是你说的啊!”   是我说的,这也是我的真心话。不瞒您说,我做出版已近30年,长期以来,总有一个“阴影”在我的心中挥之不去。那就是我一直觉得,此生编书,我可能永远也无法超越沈昌文先生的水平。这样的想法已经深深地根植于我的心底,使我形成一种习惯,每当我策划一种新选题的时候,我会自觉不自觉地扪心自问:如果是沈先生,他会怎么做呢?所以当时光老去、人颜渐改的时候,我急着回归出版,实在与沈昌文先生的存在大有干系!   说白了,跟沈公做书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每每回忆起来,常常会让人产生某种宗教式的痴迷:博学、广识、机智、藏拙、低调、幽默、坚忍、包容、厚道、儒雅、个性、老道、轻松、淡定……总之,沈公有很多超人之处,都值得我们学习和追随。在这里,我无意于把它们一一表诉出来。追溯20年交往,有三个最深的感受,即安全、快乐和吉祥。我记述如下,权做一点标记。   首先是“安全”。有观点说,出版属于政治上的“高危行业”,最容易犯错误。多年来与沈先生合作,编书数千种,一直平安无事,绝不是偶然。以沈先生50年出版经验,他已经把书的事情研究透了。比如说到“韬奋精神”,他一再强调现在的宣传有些扭曲。韬奋先生强调的是“头可杀而我的良心主张,我的言论自由,我的编辑主权,是断然不受任何方面任何个人所屈伏的。”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有方法与路径的不同了。当沈先生出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时候,范用先生主张出版全本巴金《随想录》,把香港报纸所删的部分全部恢复,“执行韬奋精神就该如此”;他还说“上面问起来,直接找我。”沈先生自认没出息,不肯“就范”。他曾经有些委屈地说,自己与范用的观点,在骨子里是一致的。但还是主张走陈原先生的路,遇事多转几个弯,钝刀子割肉,有什么不好呢?所以在编《万象》杂志时,他反复强调审稿要慎重,不能把惹来的“板子”打到俞晓群的屁股上。他说:“我们可以犯一些不伤筋动骨的小错误”;我们继承当年廖承志先生提出的“小骂大帮忙”的方法,效果会更好些。   沈昌文先生这样的观点,在审读黄仁宇先生的一篇文章时,尽显无遗。他在审稿意见中写道:“黄作甚佳,他基本上为我们大陆的事业叫好,只是语言与论据与时贤不同而已。对于这类不同,如果还容忍不了,以后大概没法做事了。我改了一些。现传上有改动的六张原稿。请阅。这种改法,是我在《读书》上常用的。不过也许因此,让人们不大高兴。这当然只是把‘右派’的真面目掩盖一下而已——照他们的说法。”   我从“从骨子里”非常接受沈昌文先生的做事方法。志同道合,最重要的是生存方式和人生态度的认同,不同的人生观,一定会带来不同的生存形式,它们却未必会影响人生结局的殊途同归。   其次是“快乐”。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寿则多辱”。那么,人老了,最大的屈辱是什么?是衰弱,是病痛,是丧失关照,是老无所养,更是孤单与寂寞?周作人先生为此叹息过,张中行先生为此写过许多伤感的文章。同时,张先生的老年生活也为我们建立一个例证:一个人的老年生活安排得如何,最能反映他的人生智慧。如所知,张中行先生的晚年生活是辉煌的,据说当他最后不能行动时,有记者采访他,老人神智清楚,但无法以言词应对,只在纸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想不到老年时期就这么过去了。   我与沈先生交往,正处在他的“老年时期”,不过他展示给我们的却是“寿则多乐”。我觉得,他快乐的最成功之处,就是使别人快乐,尤其是年轻人都喜欢他。找他喝咖啡的人不断,找他吃饭的人不断,找他出主意想办法的人不断,所以他不会寂寞。再加上他早年从蒋维乔先生那里学会的“小周天”,自我修炼之余,家中又有他的夫人白大夫监护,身体很好,老年自然不会“多辱”。我问他窍门何在?他乱说一通,我总结出三点。   一是低调,什么都敢承认“不懂”,不怕掉价。其实关于书与人的事情,他几乎无所不知;他还懂日、俄、英等多门外语。即使遇到真不懂的事情,他也会运用“谈情说爱、贪污盗窃”等手段,很快弄清楚。看到沈公口吐“不懂”时的表情,总会让我想起老版《射雕英雄传》中,秦煌先生扮演的周伯通,那充满稚气的眼神,那双手互搏时的傻气,那见到心爱女子闪烁不定的目光,还有那至高无上、至深无下的功力,实在让人喜爱不禁。   二是细心,沈先生行为貌似随便,实际上细心得很。比如聚会,他不但做到整体不冷场,还要关心到每一个人都不受到冷落。甚至点菜这样的小事,我愿意让沈先生代劳,他会考虑到许多细节,比如每个人的好恶、男女饮食的差异、买单者的状况等,都会在他的菜单上反映出来。   三是谨慎,从前我一直觉得依照沈先生的资历,依照他的性格,接人待物会很放得开。细观其日常行为,我发现他是一位极其谨慎的人。他的发言总是那样宽容,不肯说别人坏话。他经常会在网上潜水,关心各种动态,关心人们对他的评价。那次“《读书》换帅风波”,有人对他说三道四,我去北京看他,他好像没生气,还不断地用别人攻击他的话调侃。但在三联附近一家饭店吃饭时,他却下意识地关上门,说话也放低一些声音,让我想到文革时期;不过只是一会儿,他就缓过神来,又与店内熟人打招呼,又恢复了往日的朗声谈笑。   当然,沈公最可爱之处,还是他独有的“灰色幽默”。例子太多,以往我也说过不少。比如1998年沈公做白内障手术,手术当天我们要去医院给他献花,他回话说:“我已回家,下午就可以出来。鲜花就不必了,鲜饭倒可以考虑。”不久他的眼睛好了,我问沈公:“这回能看清东西了,心情好多了吧?”他说好什么呀,过去看一位女士脸上很光滑,很好看;这回治好眼睛,连她脸上的几颗雀斑都可以数清楚了,多遗憾啊!   其三是“吉祥”。人常言:“老人是家中宝。”有老人在,你才能保持一份纯正的童心,你才能遇事时有所倾诉,你才能孝有所为。社会也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沈公,以及他们那一辈中的陈翰伯、陈原、宋木文、刘杲、范用、刘硕良……不就是我们一个个出版家庭中的“老人”么!能请一位老先生来到你的“出版之家”中,多吉祥啊!他的学识、他的经验、他的资源、他的号召力和亲和力等等,那一点不是我们渴求的呢?   最后说明。我与沈先生合作多年,他帮我找过许多大作家、大学者,编过许多好书,我却始终无缘出版沈先生自己写的著作。他的《阁楼人语》,其中似乎有争议,他怕给我惹麻烦,被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书商的旧梦》和《最后的晚餐》,被陆灏、王为松先生收入“海上文库”;张冠生先生整理的《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也拿到花城出版社去了。今年,梁由之先生帮助我组织选题,他提议出版“三老集”,为同是80岁的沈昌文、钟叔河、朱正三位先生各编一本小集。我欣然接受,就去找沈公商量,希望他能把拟在台湾大块文化出版的《回忆录》给我。沈公说如果出大陆版,还是在三联吧,他毕竟是三联书店恢复后的第一任总经理。但是沈公答应为我们另外整理出一本集子,便是本册《八十溯往》的由来。书稿成后,沈公请我写序,我连声说不敢。沈公笑着说,我已经给你写过四个序了,来而无往非礼也。闻此言,我只好从命。 是为跋。 思想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清流石 “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听完贺卫方教授的讲座,我突然想到这句话。   二○○七年底我到杭州出差,祥涛告诉我“贺卫方教授要来浙大光华法学院了!”。祥涛和云龙专程去了浙大光华法学院,他对光华法学院的描述让我想起了“常春藤”这三个字。我被祥涛的言语所感染,但也仅此而已。那时我对贺卫方教授一无所知。   从杭州回来后我悄悄留意起这位令朋友尊敬的教授。“在学界,他被视为司法改革坚定的鼓吹者;在实务界和舆论界,他被看作宪政、民主、法治思想的布道者;当然在另一些人眼中,他是一个‘有些异端色彩’的多事者。”《南方周末》如此描述贺卫方教授。影响和感动我的,还有他的诗意以及对理想的坚持。   讲座定于下午两点半开始。两点十分,满头银发的贺教授走进金沙剧场,场内响起一片掌声,贺教授则报以颔首微笑。   贺卫方教授演讲的主题是《法治与文化》。我对法治的认识源自林达的“走近美国系列”丛书。我以为,美国社会的进步背后有一只充满能量的大手,它就是法治,法治的进步推动了美国社会的进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对法治怀着非常理想化的期待。后来接触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对法治有了更多的认识。托克维尔认为“当代的民主原则主要应当从当代的具体历史条件去总结和解释,不能用某种一般规律去总结和解释。”他还说,“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的原因有三,自然环境、法制和民情。但按贡献对它们分级,……自然环境不如法制,而法制不如民情。”民情,或可认为是文化的一部分。当下法治不彰,与我们所处的文化不无关系,我想这便是贺卫方教授为什么选题“法治与文化”的初衷吧。   贺教授由文化而起,谈到当下对文化的误解,并由此而生成的对法治、乃至于律师的偏见,梳理了法治社会所该有的几个特点,比如冲突必须诉讼于法律,政府的权力必须受法律的约束,法律规范必须公示且被严格执行,司法条目需得到深入的解读等等。贺教授在演讲中提到了重庆“钉子户”(我个人很不赞同“钉子户”这个说法,“钉子户”这个带贬意的称呼是对正当维权的吴萍女士的栽赃和污蔑)吴萍女士,成都孙伟铭交通肇事案和许霆案,当然,还有绕不过去的重庆李庄案。贺教授从法理上梳理了这四个案例,指出当下政府权力的无远弗届、法律条文的相互冲突、司法条例的滥用以及民意对判决的裹挟等种种不堪。   贺教授特意谈到政府要求法官既要讲法治又要讲政治。若以孙中山先生的解释“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来看,政治和法治实在没有什么分歧。贺教授说,政治这个东西他实在不懂,自己也不太有政治观念,他以为讲政治就是不讲法律。贺教授此言一出,掌声和笑声响起。我想,这掌声该是对贺教授的敬意,这笑声该是对权势的反对和嘲讽。   贺教授顺现状而回溯,通过对历史的爬梳,梳理出中国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对法治的四点负面影响:一是对缺乏对君权的有效限制。贺教授说,中央集权应自然环境而生,虽然孟子也提出过“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但总体而言,在限制君权上是有心无力。贺教授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两千多年来都解决不了对君权的限制?   二是一以贯之的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对法理的认识太过狭隘,尤其对古代讼师的,诬其“道德败坏”、“造成社会不安的因素”,直接地影响了民众对法理的认识。相反,古代的讼师,现在的律师都是制约政府的一种平衡的力量。“没有比不让律师参与诉讼更愚蠢的事了”,贺教授说。   三是文官政治带来的浪漫情怀,与司法所要求的逻辑、严谨和准确存在相当的距离。贺教授援引清朝于成龙断冯婉姑抗婚案的判决词为例,这篇判词有词章、有对仗、有音韵,但惟独没有法律。文人的浪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司法中对事实真相的追踪和对法律上正义的探求。   最后一点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公共辩论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过诸子百家争辩的风潮,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不过是短暂的一小段。贺教授说,公共辩论有助于梳理逻辑,有助于民众适应不同的声音,建立理性的思考方式。贺教授讲起了苏格拉底临刑前法庭上的辩论,讲起了西塞罗。“那真是雄辩滔滔”,贺教授的情绪似乎受到了苏格拉底和西塞罗的感染,温和的语气突然高昂起来,“那真是雄辩滔滔”!   贺教授在演讲中旁征博引,古典诗词信手拈来,案例分析有理有据,语言大胆犀利且风趣幽默,短短两个半小时内响起数十次掌声。媒体的朋友说,这该是他在金沙讲坛见过的听众最多、反响最热烈的讲座了。我以为,除了贺教授的演讲,他处处透露出来的儒雅的风度和悲悯的情怀同样值得尊敬,比如说,无论孙伟铭许霆抑或李庄,贺教授皆冠之以先生。在谈到孙伟铭案时,贺教授说“对于有着人生自由的我们来讲,七年可能太过短暂。但是,对于一个不自由的人来说,七年太长。”作为法学教授的他,同样不赞成“醉驾入刑”,认为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决醉驾但未造成后果的情况更有效。   贺教授最后以“围观改变中国”结束了演讲。我初以为是“微观改变世界”,后来在网上看到新闻,突然觉的这两个词之间有太大的区别。“微观”只是对现状的一种客观描述,太过于中性,而“围观”则表达出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   这是最坏的时代,如果我们漠不关心;这是最好的时代,如果我们都去围观。 关于民众私刑 棠湖居剑客 一个懂得死尸的沉重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鲁迅   林达在《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书中,有两篇文章讲到民众私 刑,一篇是《林奇堡,私刑的发源地》,另一篇是《陪 审团已经做出了判决》。   在美国的佛吉尼亚州,有个叫林奇堡的地方,这个小镇以一个当地移民豪绅查尔斯.林奇命名,他的大儿子小查尔斯.林奇,成为当地的德望。在美国独 立之前,那里是英国的殖 民地,治安管理基本全盘照搬英国的体 制和法典,当时小镇的居民违法,须押送到殖 民地首府威廉斯堡去审讯。但是在独 立战争期间,兵荒马乱中失去了上一级政 府和司 法机构管辖,盗匪激增,押送去威廉斯堡的嫌犯常常被犯罪团伙劫持。当地的居民为了维持地方治安,由镇议 会一致通过了小查尔斯.林奇的建议——自设法 庭,自行执 法。因为小查尔斯.林奇是地方自治军上校,于是镇议会选举他为自治法 庭的庭长,并另外选出三名法官。   在小查尔斯.林奇主持司 法的几年之间,仍旧依据旧约摩西律法典审理,轻者打三十九背鞭,重者也不过囚禁1-5年,审理无罪者当庭释放并获得法 庭的道歉。   我们可以看出,林奇堡的所为,并没有超出自然法的基础原则,更未滥用司 法权,但是,林奇堡开了地方自治的先河,这种方式很快传播出去并逐渐走样,成为民众私 刑的代名词(Lynching)。这是民众私 刑的起源,此后的一百余年里,尤其在法治相对落后的南方各州,屡有私 刑。      此后一百年,在1890年的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发生了一起枪 击案,受人敬仰的警 长汉尼希中弹身亡,临死前据说给一个同事说过一个单词“dagoes”,但没有人去证实过,警 长就去世了,而这个单词是特指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的橄榄色皮肤的南欧人,并且是一种蔑称。   当时的新奥尔良市,因为涌入大量的意大利移民,同时,意大利的黑 手 D等帮 会组织也自然的移植了过来,受到新奥尔良市当地的原住民鄙视和仇恨,当时的种族矛盾很深,枪击案件使矛盾激化。   当时新奥尔良市的市长莎士比亚对意大利移民非常恼火,并怀有极深的偏见,称意大利人是:没有勇气,没有荣誉感,没有信念和自豪感,没有宗教和任何可以指向一个好公 民的品质。   在只有一个未经证实的口述孤证的前提下,市长下令“扫荡这一片,将所有意大利人都给我抓起来”,不仅如此,市长还在没有任何根据的情况下宣称自己就是意大利人的下一个谋杀目标,整个民众的仇恨情绪被强烈的煽 动了起来。   美国的国父们,在立国之初,千方百计的想的就只有一件事——如何防止权 力滥用作恶,为害生民。所以,美国的各级政 府权 力都被均衡的分成了三块,立 法、行 政、司 法,三个部门相对独立,彼此监督制衡,不让任何一个部门的权 力盖过其它,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任何一个部门的权 力太大,他们就有了越过法理的作恶能力。   问题是,在实际的运作中,因为历史的局限性,很难保证效果一直良好而不出纰漏。当时的新奥尔良市就是行 政部门的权 力相对过大,而司 法较弱,至少从声势上是如此的。   市长一声令下,就抓了数百个意大利人,最后根据模糊的所谓身高衣着的指认,确定19个意大利人将被起诉,其中包括一名在当地最有权势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怀着强烈种族倾向的市长不断的发表毫无根据的演说,比如近几年,已经有多少人死于黑手党的仇杀,意大利人垄断了当地的多少行业等。   美国的司 法最重要的是陪 审团制度,当时强悍的行 政则已经开始试图操纵司 法,在审理当天,有11名意大利人被起诉,但法官否定了其中两名,因为检方没有提供这两人的任何证据和证词,陪审团讨论了剩下的九人,结果是,陪审团对其中三人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宣布“审判无效”,另外6人是“罪名不成立”。   陪 审团的结论让法庭淹没在一片怒吼声中,法 官不得不做出了违背常理的决定,仍旧将11人暂时押回监狱而没有当庭释放,主审法 官后来的解释是,按照当时民众的情绪,如果当庭释放这11个人,可能他们还没有走回家,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撕成碎片。   第二天的报纸上,出现了召集聚会的广告词:邀请本市所有的良民,在星期六上午聚会,挽救汉尼希案寻求公正的失败,并准备起来行动。   当时市 长的副手帕克森在聚会上演说:声名狼藉的陪审团开脱了黑手党的罪恶,你们愿不愿跟我一起去给凶手定罪?   两万余市民,在帕克森的带领下,包围了监狱,典狱长无法保护19个意大利人,只好让他们自行躲藏,但小小的监狱实在没什么可以藏身的地方,且有囚犯的通报指点,最终11个意大利人被杀,其中两个尚未断气的,被高高吊起乱枪打死……   林达写道:新奥尔良事件,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民众私刑。   在此后,陪审团的最终结论得到不断的强化,美国人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尽最大努力让司 法保持独立、公正、有效;第二就是对公民的法治和理性的教育。   从1882到1962年这80年间,美国的统计数据是共有四千七百三十六人遭到民众私刑,其中六分之五发生在南方各州,整个数据分布呈递减趋势,在上个世纪整个五十年代的十年中,只发生了6起。   《大百科全书》对民众私刑的定义:民众私刑是暴动的民众暴力行刑的一种方式,杀死真正有罪行或者假设有罪行的个人。   在今天,美国人的理性,我们可以从1994年辛普森杀妻案和2008年的凯西杀女案得到印证,两个案件都是看起来很明显的谋杀案,但是,一个因为取证的程序失误和警员的诚信被判作了伪证,一个因为证据仍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都被陪审团宣布无罪。而后者的陪审团更是表现十分的痛苦,一个陪审员接受采访说,我认为她有罪,但是请原谅,证明她有罪的证据并不充分,仍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尽管这两个案件判决后,都有大量民众抗议,但是,显然他们已经远离了私刑的非理性。   再来看看我天 朝上国的情况。   钱理群老师在《拒绝遗忘》的 “说食人”一文里,记叙他年轻的时候,1966年8月在北大隔壁的101中学,学生们将一个归国华侨体育老师划为“敌人”扔进了池塘,老师爬起来学生们再用石头把他砸下去,直到在学生们的欢呼声中被活活淹死。   继而1967年12月,陈伯达在唐山一次讲话中称,冀东D组 织有可能是一个叛徒D,继而在冀东大抓叛徒,8万4千余人受到审查迫害,2955人死亡,763人致残。   龚汉熊老师《道县大屠 杀:发生在“文明时代》有如下统计数据:   纹革中,从1967年8月13日到10月17日的66天里,道县武 斗死亡人数高达4519人,其中4193人被杀,326人被迫自杀。在道县的蚣坝区,仅八天就有1054人被杀。他们有的被步枪鸟铳打死,被马刀、菜刀砍死,被土制炸弹炸死,甚至被棍棒、锄头砸死;有的死于沉河、火烧、活埋;还有许多妇女被奸 杀,孩子被活活摔死。大屠杀期间,道县到处是“斩尽杀绝黑四类,永保江山万代红”的标 语,到处是“贫下中农最高 法 院”的杀人布告。      这些不过是那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角落而已。   我在微博上看到以下数据,未经证实,但我本人接触不到这个文件:中殃裆屎研究室等合编《建国以来历史政 治运 动事实》∶1984年5月中殃经过两年零七个月的全面调查核实,重新统计的纹革有关数字∶420万余人被关押审 查;172万8千余人非正常死亡;13万5千余人被以现行反GM罪判处死刑;武 斗中死亡23万7千余人,703 万余人伤残;7万多个家庭整个被毁。   在失去了轮回传说的无神论下,生命不是变得珍贵了,而是更加的低贱,竟不如蝼蚁。没有信念和荣誉,只有莫名其妙的仇恨和杀人戾气。   这些都是远远的背离了法 理精神的民众私 刑,不需要证据,不需要程序,只要有人栽诬,有人怀疑,有人愤怒,就有足够的理由杀了自己邻里亲友,骨肉同胞。   这里连种族偏见都没有,有的只是自认为掌握了的真理,或者假装走在了正确的路上,就一任仇恨和暴虐如瘟疫般无界弥漫开来。   我们的民族,缺少的正是必要的基本人性体认,把别人当做跟自己一样有血肉感情,有善恶矛盾冲突,有理想追求的人类,既不把别人的命和尊严当回事,也不把自己的命和尊严当回事,所以我至今不敢确认我们的民族是懂得了死尸的沉重。   想想最近几年暴出来的杀人事件,和那些莫名其妙死在车轮下,死在警 局和看 守所的人,那些被迫举刀自卫和报复的人,连“民众私 刑”都算不上了,无自省,无追责,无修正,只有罪恶依旧,只有一个狠戾的“私 刑”在血泊里不断张着食人的大嘴。 随笔 虚拟的电影和真实的影评及其他 江北土著 有人闲了没事,臆想了一部电影,伪造了演职员表,并找了一张其他影片的剧照,然后上传到以文艺著称的豆瓣网。一年之后,有几千人表示想看,有超过二百人已经“看过”,另有若干有才人士写了长短不一的影评,字里行间除了相当文艺的腔调,还有相当文艺的溢美。这还没完,不久有人将这部不存在的影片列入所谓的“200部必看的经典”,至今网上还有人在问哪里能找到资源。这是今年初发生在豆瓣上挺逗的一个小事件。   最近几年我经常在买书上,上当。订了几份关于读书的报纸做买书的参考。读书报纸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书评与畅销榜单。鉴于灾梨祸枣之作层出不穷,对于买书,我其实已相当节制,比如某几个不感兴趣的类型,书评写得再好,也不大可能去买;又比如华语文学界的那些大师,刘墉、周国平、余秋雨之流推荐的书,想来定是又经典又艰深,庸俗如我,自然不会去买;再比如一些著名的职业书评人喊好
本文档为【《天涯读书周刊》第一百三十八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4923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737KB
软件:Word
页数:26
分类:
上传时间:2011-07-15
浏览量: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