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举报
开通vip

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第 20 卷第 1 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ol. 20 ,No . 1 2005 年 1 月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Jan. ,2005 20 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华林甫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 北京 , 100872) [提  要 ] 该文勾画了二十世纪中国古都研究的轮廓。作者认为中国古都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 即理论探索、七 大古都研究和其它古都研究。此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总之 , 我们已经取得...

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第 20 卷第 1 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Vol. 20 ,No . 1 2005 年 1 月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Jan. ,2005 20 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华林甫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 北京 , 100872) [提  要 ] 该文勾画了二十世纪中国古都研究的轮廓。作者认为中国古都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 , 即理论探索、七 大古都研究和其它古都研究。此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总之 , 我们已经取得了巨 大成就 , 尽管一些不足方面有待于展开。作者预言 : 出于学科本身的需要和社会的企盼 ,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 有望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 评论  中国古都  二十世纪 [中图分类号 ] K928.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125205 (2005) 0120135 - 11 [收稿日期 ] 2004211208 [作者简价 ] 华林甫 (1965 - ) , 男 , 浙江余杭人 , 复旦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 ,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学博士 后 ,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学科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系历史地理学教研究室主任 ,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 国历史地理。   20 世纪古都研究的成绩 , 本该由古都学会 领导们来总结 , 朱士光会长发表过具有总结性的 《八年来中国古都学研究概述》一文 ①, 不过那 是 14 年前的事了。笔者近年承担了教育部课题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学术史研究》, 里面涉 及历史城市地理的世纪总结 , 就不能不对古都研 究的成就有所考虑。这里仅是一份初稿 , 点到为 止 , 很不成熟 , 既没有古都典籍整理内容 , 也不 涉及学术普及领域 , 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对 于学界前辈 , 一律不加“教授”、“先生”、“女 士”、“老师”等称呼或头衔 (引文原有的除外) 。 20 世纪的古都研究 , 可以分为古都学理论 与规律性研究、七大古都研究、其他普通古都研 究三个层面来加以总结。 一  古都学理论与规律性研究 史念海提出了古都学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近 20 年前 , 他的《中国古都学刍议》② 分析了建立 中国古都学的基础和必要性 , 认为当时条件已经 成熟 , 并阐明了古都学定义、任务、特点及研究 方法等 , 既总结了以往古都研究的一些经验 , 又 指明了今后古都研究方向。他的《中国古都概 说》③ 提出了古都和中国古都学的定义 , 具体论 证了广义的古都 187 处、狭义的古都 64 处 , 并 论述了研究中国古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其定 义是 : 中国古都学是研究中国古都的形成、发 展、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 科学 , 它不仅研究这些古都演变的过程和现象 , 而且研究其中演变的规律 , 以为当前的城市建设 服务。这一定义明确了中国古都学研究的主要内 容与目的 , 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 从而奠定了 ·531· ① ② ③ 朱士光 :《八年来中国古都学研究概述》,《中国史 研究动态》, 1991 年第 5 期。 原载《浙江学刊》1986 年第 1、2 期 , 后收入《中 国古都研究》第 3 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3 月出 版) 、史念海著《中国古都和文化》 (中华书局 1998 年 7 月出版) 。 《陕西师大学报》1991 年第 1 期~1992 年第 2 期 , 后收入史念海著《中国古都和文化》。 古都学的理论基石。其《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 融通》① 提出 : 将古都研究提高到文化的层面进 行综合的研究 , 是这门新兴学科进一步发展的需 要 ; 将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结合起来 , 探讨其中 彼此融通的关系 , 将进一步提高古都文化研究的 应用价值。其另一论文《中国古都形成的因 素》② 探讨了形成古都的自然、经济、军事因素 和社会基础 , 具有古都共性 ; 《中国古代都城的 萧条与破坏》③ 探讨了古都萧条与破坏的四个方 面 : 政治变化的作用、战争的冲击、自然条件的 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影响。他的著作《中国古都与 文化》④ 是研究中国古都学理论与实践的典范 之作。 尹钧科《古都学与城市历史地理学》⑤ 依据 《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至八辑将古都研究成果归 纳为十个方面 ⑥, 认为 : 无论从研究对象、范 围、方法、目的来说 , 古都学与城市历史地理学 都具有密切的关系 , 所以古都学是城市历史地理 学的一个特殊分支 ; 同时 , 他又指出其根本区别 在于 : 古都学要研究古代的都城制度 , 包括都城 数量、择都的基本理论、都城规划建设的基本模 式及定都与迁都的理论与实践等 ⑦, 并且指出 : 中国古都学史是空白 ! 他还考察了古代对于都城 的五十种称谓 , 认为有些名称如“首善”、“长 安”等可以推陈出新而古为今用 ⑧。 古代都城选择 , 存在着什么原则 ? 这就像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 , 原则须经得起历代各 种史实的检验。侯甬坚总结了古都选址通用的区 域中心地原则、内制外拓原则、故地人和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等 ⑨, 迄今未见异议。 春秋、战国的都城特点 , 刘敦愿《齐国故城 所体现的国家职能及早期城市特点》瑏瑠 对齐国故 都临淄作了复原 , 指出当时城址选择及其形制布 局都与阶级矛盾激化有关。田岸《曲阜鲁城勘 探》和张学海《浅谈曲阜城的年代和基本格 局》瑏瑡 认为鲁城曲阜是两周早期城址 , 城内有一 条中轴线 , 这是我国古代城市“采用中轴线布局 最早的一座故城”。对先秦古都进行系统研究的 , 有曲英杰著《先秦都成复原研究》瑏瑢 , 其《齐都 临淄复原研究》瑏瑣 的结果表明 : 春秋战国时临淄 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 , 面向略向西斜 , 城垣每 边设城门三座 , 大都有交通干道与之相连。 关于都城制度 , 杨宽著《中国都城制度史研 究》是一部权威著作 瑏瑤 , 分为中国都城的起源和 发展、宋代以后都城制度的变革及其重要设施两 大部分 , 对首都、别都、都城布局、“城”与 “郭”连结、封闭式都城结构、唐宋之际都城重 大变化以及宋元明清各断代的首都均作了细致、 深入而富有系统性的研究。20 年前 , 他还论述 了商代的别都制度 , 认为郑州商城是商代前期的 别都、牧 (朝歌) 是晚期别都 瑏瑥。张光直主张夏 ·63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 《陕西师大学报》1994 年第 4 期 , 后收入史念海 著《中国古都和文化》。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4 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3 月出版) , 后收入史念海著《中国古都和文 化》。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7 辑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9 月出版) , 后收入史念海著《中国古都和文 化》。 中华书局 1998 年 7 月出版。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12 辑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98 年 6 月。 十个方面是 : 1、建都的地理条件和社会历史背 景 ; 2、建都的朝代及起讫时间和累计时间 ; 3、都城的 规划设计特点及城市建设过程 ; 4、都城的城址变迁及 其原因 ; 5、都城的职能演变及其历史地位 ; 6、都城的 历史文化风貌及其保护 ; 7、都城的交通、园林、文物、 民俗等专题研究 ; 8、古都的保护、改造、建设与开发 ; 9、我国古代都城的转移及其原因 ; 10、中外古都的对 比研究。 尹钧科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及其在古都学研究中 的地位》 (《中国古都研究》第 11 辑 ,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9 月出版) 。文中将都城制度概括为三个方面的 含义 : 一为封建王朝选择建都之地的理论原则与地理条 件 , 二为各个朝代实行一都制还是多都制 , 三为古代都 城规划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尹钧科 : 《中国古代对都城的称谓》, 载《中国古 都研究》第 7 辑。 侯甬坚 : 《中国古都选址的基本原则》, 载《中国 古都研究》第 4 辑。收入侯甬坚著《历史地理学探索》, 第 65~81 页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2004 年 6 月。 《东岳论丛》, 1982 年第 5 期。 均载《文物》, 1982 年第 12 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1 年。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 年第 1 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3 年 12 月 ; 上海人民出版 社 , 2003 年 6 月。 杨宽 :《商代的别都制度》,原载《复旦学报》1984 年 第 1 期 ,收入《杨宽古史论文选集》卷三 (上海人民出 版社 , 2003 年 7 月) 。 商周三代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圣都”和各有若干 迁徙行走的“俗都”, 认为圣都不变 , 是先祖宗 庙的永恒基地 ; 俗都虽也是举行日常祭仪所在 , 却主要是王的政、经、军的领导中心 , 而俗都屡 变的原因是以追寻青铜矿源为主要因素 ①。李民 《南亳、北亳与西亳的纠葛》曾提出夏、商经常 为两都或数都并存的观点 ②。张国硕著《夏商时 代都城制度研究》③ 就夏商时代的设都制度、离 宫别馆制度、都城选址制度、军事防御制度、规 划布局制度等专题进行了充分论证 , 多有新意 , 例如主张当时施行主辅都制是学术界首倡 (认为 主都不变迁或少变迁 , 而辅都屡变迁) , 否定夏 商都城屡迁的观点自成一家之言 , “是迄今研究 夏商时代都城制度最全面、最系统、最为深入的 学术专著” (李民序) 。马世之《关于两周都城遗 址的探索》④, 对我国早期都城的形成、发展及 特点都作了认真探索。王健认为 : 尽管夏商周三 代的都城名称、数目、具体地望争论很大 , 但一 个不争的事实是 : 三代都城的数量很多 , 绝不会 只有单一的都城 ⑤。唐代以后的都城制度 , 魏国 京考证了唐代渤海国的五京制度 ⑥, 华林甫提出 辽五京、金六京制可能与新罗五京制度有渊源关 系 ⑦。辽代实际的政治中心在捺钵 , 而非五京 , 军国大事、武臣任命都在春、夏、秋、冬四捺钵 进行。至于这些捺钵故地在今何处 ? 观点很多 , 下面只是傅乐焕的说法 : 春捺钵在长春州鱼儿 泺 , 即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月亮泡 ; 夏捺钵在庆州 东北永安山下 , 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 伦河河源的察干城东北 ; 秋捺钵在庆州西境诸 山 , 在今林西县北部一带 ; 冬捺钵在永州东南三 十里广平淀 , 永州位于西喇木伦河与老哈河汇合 处 (今开鲁县、翁牛特旗、奈曼旗交界处) ⑧。 程妮娜《金代京、都制度探析》⑨ 认为 , 金代 京、都制度最初是在照搬其他民族制度的基础 上 , 融入女真民族传统的政治特征而形成的 ; 在 金朝不同的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上 , 京、都制度不 断调整、变革 , 在女真统治集团对国内各地各民 族的种族统治运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 金 代京、都制度上承辽宋 , 下启元明清 , 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万明《明代两京制度的 形成及其确立》瑏瑠 将明代两京制分为初创、变 化、确立三个时期 , 详细论述了该制度形成的全 部过程。阎崇年《清初三京与都城三迁》瑏瑡 认 为 , 努尔哈赤居住十六载的佛阿拉城 (一作费阿 拉城) 、界凡城不能算作都城 , 兴京、东京、盛 京依次为迁徙都城的关系 , 盛京与北京还有首都 与留都的关系。白洪希《清朝关外都城辨》瑏瑢 除 认同阎崇年的观点外 , 认为萨尔浒也不能算作 都城。 都城制度表现于郊区则为首都圈 , 叶骁军首 次提出了古代首都圈的问题 , 将首都圈划分为直 辖区与外围区 , 认为古代首都的“大郊区制”值 得今天城市政区制度借鉴。 关于陪都制度 , 叶骁军与朱士光合撰的《试 论我国历史上陪都制的形成与作用》瑏瑣 是一篇力 作。该文探讨了陪都制度的起源 , 历史上多京制 的形成与发展 , 陪都的类型、地位与作用 , 最后 还将陪都地理位置归纳为三个时期 , 非常全面。 作者认为 , 陪都制度起源于西周 , 三类陪都中第 一类是能对首都起重大辅助作用的 (如西周洛 邑、隋唐洛阳、明代南京) , 第二类是政治象征 性的 (如东汉帝都南阳、唐代北都太原、明中 都、清盛京) , 第三类是徒具形式 (如东晋南朝 称洛阳为西京、唐河中府、明兴都) 。并且 , 作 者揭示了陪都位置变迁的一个有趣现象 , 即 : 宋 以前陪都位置多呈东西向布局 , 自宋至清陪都为 南北方向 , 民国时陪都又呈东西方向分布但向南 ·73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 张光直 : 《中国青铜时代》二集第 15 页“夏商周 三代都制与三代文化异同”, 三联书店 , 1990 年 5 月。 载《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殷都学刊》 1985 年增刊。 河南人民出版社 , 2001 年 9 月。 《中州学刊》, 1987 年第 5 期。 王健 :《西周政治地理结构研究》, 中州古籍出版 社 , 2004 年 5 月。 《唐代渤海五京制度考》, 《博物馆研究》, 1984 年 第 3 期。 华林甫 : 《中国地名学史考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 , 2002 年。 傅乐焕 :《辽代四时捺钵考五篇》,《辽史丛考》中 华书局 , 1984 年 , 第 36~172 页。 《社会科学辑刊》, 2000 年第 3 期。 《中国史研究》, 1993 年第 1 期。 《中国古都研究》第 4 辑。 《辽宁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 《中国古都研究》第 3 辑。 平移了约四百公里。陪都的个案研究论著 , 有王 剑英著《明中都》①、渠川福《我国古代陪都史 上的 特 殊 现 象 ———东 魏 北 齐 别 都 晋 阳 略 论》② 等。 关于都城的共性与变化规律 , 俞伟超《中国 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③ 系统地阐述了我 国古代都城各历史阶段的特性。朱玲玲《中国古 代都城平面布局的特点》④ 根据地下考古发掘和 文献记载探索了我国古代都城平面布局特点 , 如 整齐划一、中轴线、宫殿为主及宫殿高台化等。 郭黎安《魏晋南北朝都城形制的几个问题》中对 曹魏邺都、六朝建康和北魏洛阳三城形制、渊源 等问题提出新的看法 , 如认为都城均有纵贯南北 的中轴线 , 宫内前朝后寝的布局已成定制、主要 商业区已由城内移到城外等 ⑤。李绍连 ⑥则对中 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提出了见解 , 他说 : 中国 古代都城从单纯的政治、军事堡垒 , 发展成为政 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都市 , 经历了漫长的发展 过程。阎崇年早就提出了历代都城变迁的大十字 形特征 , 即自汉至宋的都城自西而东迁移 , 北宋 以后的都城在南北迁移 ⑦; 庞德谦《试论我国古 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及其规律》从人文地理角度探 讨了我国古都变迁的地理轨迹大势 , 认为从三皇 五帝到清代大体上经历了一个从东向西、又从西 向东 , 从中向南、又从南向北的发展变化过 程 ⑧。龚良《我国古代都城选址刍议》⑨ 探讨了 我国古代都城选地的一般规律 , 即政治上控制全 国局势、军事上之险固作用、充裕的物产、便利 的交通 , 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焦书乾《我国古 都城市的历史地理特征》瑏瑠 论述了古都城市历史 地理的一般性特征、空间结构特征、规模等级特 征和职能特征。朱士光研究过古代都城的礼制建 筑 瑏瑡 , 姜波还专门研究了汉唐都城的礼制建筑 , 均颇有特色 瑏瑢。 关于古都城内的坊里制度 , 朱玲玲有专门研 究 瑏瑣。她认为 : 作为居民单位的“里”最早见于 西周铜器铭文中 , 系地域组织 , 因有围墙而呈封 闭状态 ; 东汉以后开始出现“坊”的名称 ,“坊” 即“里”, 历史上“坊”、“里”并用 , 是在城市 中周围有像堤防似的围墙围成的单位 ; 隋唐以 前 , 坊里制的特点是严格封闭性 , 宋代以后坊里 制崩溃而“坊里”作为基层单位得以保留。 研究古都的论著 ,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 , 主 要的还有 : 刘庆柱著《古代都城与帝陵考古学研 究》瑏瑤、叶骁军著《中国都城发展史》与《都城 论》瑏瑥、陈桥驿主编《中国都城辞典》瑏瑦、阎崇年 主编《中国历代都城宫苑》瑏瑧、李洁萍编著《中 国历代都城》瑏瑨、丘菊贤等编著《中华都城要 览》瑏瑩、刘德岑著《中国历史地理丛书 ·古都 篇》瑐瑠、吴晓亮著《中国七大古都名胜与文化》瑐瑡 , 以及中国古都学会每年编辑的《中国古都研 究》瑐瑢 等。 ·83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瑏瑧瑏瑨瑏瑩瑐瑠瑐瑡瑐瑢 中华书局 , 1992 年 5 月。 《中国古都研究》第 4 辑。 《文物》, 1985 年第 2 期。 《历史地理》第 4 辑。 《江海学刊》, 1985 年第 1 期 ;《中国古都研究》第 2 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6 年 9 月出版) 。 《试论中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 《史学月刊》, 1989 年第 3 期。 《中国古都研究》第 2 辑“后记”。 《宝鸡师院学报》, 1991 年第 1 期。 《江苏社会科学》, 1995 年第 1 期。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6 年第 3 期。 朱士光 :《初论我国古代都城礼制建筑的演变及其 与儒学之关系》, 收入《中国古都研究》第 14 辑 (三秦 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出版) 。 姜波 : 《汉唐都城礼制建筑研究》, 文物出版社 , 2003 年。 朱玲玲 : 《坊里的起源及其演变》, 载《中国古都 研究》第 3 辑。 文物出版社 , 2000 年 7 月。 分别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 1988 年 5 月、甘肃文化 出版社于 1994 年 10 月出版。 江西教育出版社 , 1999 年。 紫禁城出版社 , 1987 年 6 月。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4 年 7 月。作者先前曾编 有《中国古代都城概况》,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11 月出版。 河南大学出版社 , 1989 年。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6 年 3 月。 云南大学出版社 , 2000 年 9 月。 第一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4 月出版 , 第二 辑、第三辑、第四辑仍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分别于 1986 年 9 月、1987 年 3 月、1989 年 3 月出版。后来的出版单 位有北京古籍出版社、三秦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等 , 迄今已出版了 19 辑 , 共收论文 533 篇、532 万字 (统计数字据朱士光在 2004 年年会上的发言) 。 二  七大古都 目前的“七大古都”学说 , 有一个发展、完 善过程。在 20 世纪 20 年代 , 学术界将西安、洛 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 ; 30 年 代加入杭州后 ,“六大古都”之说盛行 , 1983 年 出版了陈桥驿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① 一书 ; 但谭其骧院士 1982 年提出“七大古都”的说法 , 认为邺 (安阳) 作为古都的重要性并不在杭州之 下 ②。随后 , 陈桥驿又主编了《中国七大古都》③ 一书。 那么 , 究竟什么叫“大古都”? 什么样的古 都才能算“大古都”? 这是 90 年代中期古都研究 的热点。自从 1993 年马正林发表《论确定中国 “大”古都的条件》④ 一文提出确定大古都的五 个条件后 , 学术界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马正 林的结论是 : “安阳不具备古都的资格 , 也就无 所谓大了 ; 因此 , 中国只有六大古都。”为此 , 邹逸麟发表了《也谈安阳是否够格列为中国历史 上的大古都》⑤, 认为即使按照马正林提出的五 个条件 , 安阳也无愧于列入中国大古都之列。徐 建春《也论确定中国大古都的条件》⑥ 认为 : “古都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综合体 , 又 是一个具有复杂空间结构的地域综合体 , 因此确 定古都 (当然包括大古都) 的标准也应是综合性 的。”陈桥驿主编的《中国都城辞典》前言 , 重 申列入“大古都”的两条标准 , 赞同包括安阳在 内的七大古都的事实 ⑦。王世恩《殷邺安阳是中 国的“大”古都》⑧ 一文 , 也不同意马正林观 点。葛剑雄《论中国的大古都的等级及其量化分 析 ———兼答安阳能否列为“七大古都”》⑨ 一文 , 独辟蹊径 , 论证了对古都作量化分析的必要性和 可能性 , 提出了量化分析的九项主要指标 , 借以 作为古都间可以作对比的主要因素 , 并以南京、 杭州为例作了仔细的评估 , 得出的结论是 : “安 阳的综合指数高于杭州 , 列于‘七大古都’是当 之无愧的。”这种量化分析方法 , 拓宽了古都研 究视野 , 也使中国古都学会关于“七大古都”的 决议更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笔者坚信 : 真理愈 辩愈明 , 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继续深入 , 古都学 的大厦必将会建立在牢固的科学基石之上 瑏瑠。 七大古都的具体研究 , 成果丰硕 , 即使写一 部专著也容纳不下 , 笔者这里仅勾勒一个粗线条 的轮廓。 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 又是七大古都 中保存最好的一个都城 , 开展对北京历史地理的 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而且可以为规划 改造首都提供极为重要的参考资料。侯仁之院士 是建国后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历史城市地理的开 创者 , 他对古都北京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至今无出 其右者 , 在其出版的许多论著如《历史地理学的 理论与实践》瑏瑡、《侯仁之燕园问学集》瑏瑢、《历史 地理学四论》瑏瑣、《侯仁之文集》瑏瑤、《北京历史地 图集》瑏瑥 中 , 论述了北京的地形特点、聚落兴 起、园林分布的一些规律、历代建都过程、都城 布局的发展演变 , 以及水源开发、宫廷广场的演 变等重要问题 , 并为今天首都的改造、利用及规 ·93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3 年出版。 谭其骧 :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载《历史教 学问题》1982 年第 1、3 期。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1 年出版。冯天瑜等所著同名 的书 , 系电视片文学本 , 不在本文论述范围内。 《陕西师大学报》, 1993 年第 2 期。 《陕西师大学报》, 1994 年第 1 期 , 收入《中国古 都研究》第 11 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4 第 3 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 14 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 14 辑。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第 1 辑。 参见冯贤亮《“七大古都”说论辩始末》, 载《中 国史研究动态》1997 年第 11 期。 《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9 年。 《侯仁之燕园问学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 1991 年 出版。 《历史地理学四论》,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4 年出版。 《侯仁之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 , 1998 年。 北京出版社 , 1988 年 ; 二集仍由北京出版社于 1997 年出版 ; 三集正在筹划中。 划等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①。以后 又结合城市规划 , 他对邯郸、淄博、承德等城市 兴衰也作了全面考察 ②, 给后人以重要启迪。 1991 年 , 他又倡议对北京周围地区进行“区域 链”的研究 ③, 有的论著已开始响应 ④。侯仁之 在《北京城 : 历史发展的特点及其改造》⑤ 一文 中 , 概述了北京原始聚落的形成条件和过程、原 始城址的迁移和元大都城的兴建、明清北京城规 划设计的特征以及解放以来对旧北京城的改造 , 阐明了今天作为首都的北京城的历史和地理的基 本特征、条件 , 总结了三十年来改造和建设的经 验教训。毫无疑问 , 这篇文章对于北京市当前的 建设和今后的规划具有重大参考价值。 高松凡《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 究》⑥ 论述了元明清至民国时期北京市场的发展 变迁 , 运用地理学计量学派提出的中地论 , 分析 了历代北京城市市场空间分布的中心地结构的形 成演变及其影响市场区位的主要因素 ; 高松凡 《明代北京城市场演变及其分布》⑦ 详细论述了 由以棋盘街 ———前门“朝前市”为中心、东有灯 市、西有西市 (西四) 、加上各坊店铺市场、庙 市及其他集市所组成的明代北京城市场整体 , 认 为明代北京城的市场是在元大都城市基础上演变 发展的结果 , 奠定了今日北京市场分布的基本格 局。于杰等著《金中都》⑧ 对金定都燕京及其修 建、中都的平面布局作了详细的考察与复原 ; 陈 高华著《元大都》一书 ⑨对元大都的历史和城市 面貌作了简要的叙述 , 是北京史研究方面的一个 可喜的成果。阎崇年研究了明初定都北京的四 弊、六利 , 认为利大于弊 瑏瑠。尹钧科《十八世纪 北京的城市建设》瑏瑡 认为当时大规模重修或新建 宫殿、王府、寺观 , 使北京城市建筑更为完备 , 而大力整治街道沟渠和彻底改造城外大道 , 以及 西郊“三山五园”为主体皇家园林的修建 , 使人 们更能领略到十八世纪北京城市建设的辉煌。 在《北京古运河与城市供水研究》瑏瑢 一书 中 , 作者蔡蕃依据大量文献资料 , 经过野外实地 踏勘 , 对历史上北京的漕运和城市供水排水等方 面取得的成就与教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探 讨 , 澄清了一些历史疑难问题 , 为今后北京地区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 提供了历史借鉴。这为历 史地理研究如何紧密地为现实服务开拓了新 方向。 研究北京古都的最新成果有两种 , 一为侯仁 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瑏瑣 , 一为尹钧科等 著《古代北京城市管理》瑏瑤。 西安自周秦以来 , 历经十三个朝代建为都 城 , 是建都时间最长、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 古都。马正林著《丰镐 ———长安 ———西安》瑏瑥、 武伯纶著《西安历史述略》瑏瑦、王学理著《秦都 咸阳》瑏瑧、张永禄著《唐都长安》瑏瑨 等著作都对西 安古城作了全面研究。徐卫民著《秦都城研 究》瑏瑩 系统地讨论了秦国和秦王朝都城的结构和 变迁 , 将战国秦都与其他国家都城进行了比较 , 指出就普遍性而言秦国与各国都城具有规模广 大、依山依水修建、在都城附近修建离宫苑囿、 以宫殿为主体择选中轴线等内容 ; 独特性则主要 ·0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瑏瑧瑏瑨瑏瑩 侯仁之 : 《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与聚落》, 载 《地理学报》, 1951 年 1、2 期 ; 侯仁之 :《北京都市发展 过程中的水源问题》, 载《北京大学学报》1955 年 1 期 ; 侯仁之 : 《北京的地形特征与地理位置》 (英文) , 载 《燕京社会科学》1950 年 1 期 ; 侯仁之 : 《戾陵遏与车箱 渠》, 载《北京日报》1961 年 11 月 2 日 ; 侯仁之 : 《现 在的北京城最初是谁建造的》, 载《北京日报》1962 年 5 月 31 日 ; 侯仁之 :《北京旧城平面的设计改造》, 载《文 物》1973 年 5 期 ; 侯仁之 : 《天安门广场礼赞》, 载《文 物》1977 年 9 期等。 《历史地理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9 年 , 第 308~422 页。 侯仁之 :《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 大学学报》, 1992 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徐兆奎 :《滦河流域的两个古代别都》,《北京大学 学报》, 1992 年历史地理学专刊。 《历史地理》第 2 辑。 《地理学报》第 44 卷第 2 期 , 1989 年。 《环境变迁研究》第 5 辑。 北京出版社 , 1989 年。 北京出版社 , 1982 年。 阎崇年 : 《明永乐帝迁都北京述议》, 载《中国古 都研究》第 1 辑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5 年 4 月出版) 。 《历史地理》第 16 辑。 北京出版社 , 1987 年。 北京燕山出版社 , 2000 年 5 月。 同心出版社 , 2002 年 4 月。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78 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79 年。 陕西人民出版社 , 1985 年。 西北大学出版社 , 1987 年。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0 年 1 月。 表现在都城形制上 , 如有宫城而无郭城等。这种 全景式研究 , 视野开阔。李令福《秦都咸阳兴起 的历史地理背景》① 对都城的迁徙与地理环境的 关系也作了很好的论述。 由于考古工作者在西安附近不断有所发现 , 提供大批实物资料 , 为西安历史研究创造了有利 条件 , 使我们对历代在西安所建都城有了更准确 的认识。例如关于西周 京的地望 , 旧有八说 , 卢连成《西周金文所见 京及相关都邑讨论》② 认为 , 京位于周原 , 推定其具体位置在今陕西 扶风县刘家村。史念海《龙首原和隋唐长安 城》③ 非常精辟 , 认为隋唐长安城建在龙首原 上 , 与汉长安城不同 , 龙首原高亢 , 隋唐长安城 正是利用参差不平的地形 , 区别皇城、宫城和外 郭城以及官署民居的划分 , 显得错落有致 ; 龙首 原既高亢 , 供水可能成为问题 , 隋唐长安城却开 凿渠道 , 引交水、义谷水等入城 , 遍及各处 , 较 汉长安城更为方便。这都显示隋唐长安城对于自 然环境的善为利用 , 值得后世珍视。史念海主编 《西安历史地图集》④ 是一部巨著。马正林《汉 长安城总体布局的地理特征》⑤、《唐长安城总体 布局的地理特征》⑥ 是姊妹篇 , 前文认为 : 汉长 安城充分利用龙首原以北的有利地形 , 修筑了高 大雄伟的城墙 , 规划出宫殿、民居和市场区 , 街 道宽广 , 商业发达 , 开创了中国都城的新规制 , 同时开凿了昆明池和供水渠网 , 第一次成功地解 决了城市供水问题 , 对今天的城市供水有重要的 参考价值 ; 后文为我们展示了隋唐长安城宏伟壮 丽的图景 , 从当时城建布局的整齐大方 , 高低错 落有致 , 水面利用合理 , 风景秀色宜人等方面 , 可以看出设计师顺应高坎、冈原、洼地之势 , 因 地制宜巧妙安排的匠心。同时也充分说明了设计 者对地形的熟悉 , 城址选择的得当 , 值得我们借 鉴。马正林《论西安城址选择的地理基础》也是 一篇力作 ⑦。李小波《从天文到人文 ———汉唐长 安城规划思想的演变》⑧ 认为城市是文化的载 体 , 都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文化 风貌的体现 , 汉长安城法天象地、灿若星辰 , 唐 长安城周易礼制、政通人和 , 其规划思想反映了 从天文到人文的转变。辛德勇著《隋唐两京丛 考》⑨ 运用翔实的文献资料、丰富的碑传墓志以 及大量的考古发掘材料 , 对隋唐时期西京 (长 安) 、东京 (洛阳) 城坊、宫、殿、门、第、宅、 寺、庙、观、塔、都亭驿、钟鼓楼、武则天明堂 等内容及其相关问题作了大量细致的考证和研 究 ; 其《唐长安城坊建置丛考》瑏瑠 指出了前人许 多不确切甚至错误的看法 , 对唐代首都长安城的 杨国忠山第、三戟张家、凌霄门等 25 处建筑物 名称、位置或年代作了缜密的考证 , 纠正了前人 的许多失误。龚胜生《唐代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 步研究》瑏瑡 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文章 , 它对唐代长 安城薪炭供销的管理、年耗薪柴的数量、薪炭产 区、薪炭运输以及樵采的后果等问题作了细致的 研究 , 指出 : “能源是城市的动力 , 薪炭是点燃 城市文明的火花”, 认为樵采的直接后果是森林 的破坏 , 间接地引起自然环境的恶化。王维坤对 隋唐长安城与日本平城京作了比较研究 瑏瑢。 总结西安都市发展过程中的用水问题 , 对解 决西安市的工业、农业、绿化、生活和风景区的 用水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黄盛璋等通过实 地考察 , 确定了一些渠道的具体线路 , 对今后西 安市的水源和风景区规划 , 特别是曲江池水库的 开凿和南山诸水的利用 , 有直接参考价值 瑏瑣。 杨德泉《试谈宋代的长安》瑏瑤 认为唐末以后 长安虽遭彻底破坏 , 已非国都 , 但在宋代仍在各 方面渐次恢复 , 不失为西北重镇 , 在全国仍居不 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研究西安的最新成果 , 是朱士光主编《古都 西安》瑏瑥 , 有 51. 6 万字之巨。 洛阳是著名的“十朝古都”, 解放后大力开 ·1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年第 4 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5 年第 3 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 年第 4 辑。西安地图出版社 , 1996 年。《陕西师大学报》, 1994 年第 4 期。《历史地理》第 3 辑。《陕西师大学报》, 1990 年第 1 期。《北京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2 期。三秦出版社 , 1993 年。《文史》第 37 辑。《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 年第 3 辑。《西北大学学报》, 1990 年第 1 期。黄盛璋 :《西安城市发展中的给水问题以及今后水源的利用和开发》,《地理学报》, 1958 年第 4 期。《陕西师大学报》, 1983 年第 4 期。西安出版社 , 2003 年 12 月。 展考古工作 , 取得了不少成绩 , 使我们对周代的 王城、成周及汉魏故城、隋唐故城等有了进一步 的了解。史为乐在考索洛阳早期都市历史的基础 上 ①, 其《简论洛阳古代都城遗址的变迁》② 认 为洛阳都城遗址的变迁显示了逐渐西移的趋势 , 并就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作了周详的探讨。很多 论著一谈到洛阳的早期历史 , 大多认为西周初年 营建了王城和成周二城 , 王城在西 , 成周在东。 对于这种传统观点 , 史为乐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在《西周营建成周考辨》③ 中 , 通过对成周的 营建及其名称变化的历史考察 , 得出西周初年所 营建的王城和成周实质上是一城 , 王城是成周的 一部分的结论 ④, 确证了周公所营洛邑即成周 , 并考定出西周的王城应在今天洛阳王城遗址附 近。李民《说洛邑、成周与王城》⑤ 对以往认为 成周、王城是西周初同时营建的两座城的传统看 法提出了质疑 , 也认为洛邑、成周、王城三者实 为一体。史龙身《洛阳文化地理特征论纲》细究 了一个地区文化发展诸特征 ⑥。 对长安、洛阳两大古都联合研究也有新的进 展。杨鸿年著《隋唐两京考》⑦ 从城、市、街、 坊、官府五个方面 38 个问题对长安、洛阳进行 了比较深入而又广泛的探讨。王仲殊《中国古代 都城概说》⑧、马得志《唐代长安与洛阳》⑨ 和徐 苹芳《唐代西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瑏瑠 等 三篇文章综合了历年考古发掘的成果 , 结合文献 资料研究 , 对古代长安、洛阳的形制、布局以及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作了全面的概括。 李长傅著《开封历史地理》瑏瑡、吴涛著《北 宋都城东京》瑏瑢 是两部研究开封的专著 , 周宝珠 著《宋代东京研究》一书是系统、深入地研究北 宋首都开封的力作。孔庆赞《北宋东京四城制及 其对金中都的影响》瑏瑣 不同意传统的东京三层城 说 , 认为东京应是外城、内城、皇城和宫城组成 的四城制 , 并且对金代中都建设的影响作了简要 分析。周宝珠《宋代东京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其在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瑏瑤 一文 , 主要研究 了两个问题 : 一 , 东京城市经济的巨大发展及其 特点 ; 二 , 东京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城 市。邹逸麟《宋代惠民河考》瑏瑥、陈代光《北宋 时期的开封》瑏瑦 对开封历史地理进行了进一步的 探索。 研究古都南京的论著有赵松乔等《南京都市 地理初步研究》瑏瑧、蒋赞初《南京城的历史变 迁》瑏瑨、王文清《南京古城的兴起和发展》瑏瑩、牟 复礼《1350 —1400 年的南京》瑐瑠 等。郭黎安著 《六朝建康》瑐瑡 是一部系统探讨作为古都的建康 城的专著 , 全面考证了它的城市布局、城墙、城 门、园林、外围城堡及实州郡县、侨州郡县 , 否 定了历来认为建康宫有三重宫墙的传统论点 , 并 对建康的气候、生态、自然灾害、饮食、服饰、 风俗、语言、治安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 绘制出复 原推拟图 , 而且对建康与外围重镇京口、历阳、 寿春、盱眙、淮阴和长江中游重镇的荆州江陵、 襄阳、寻阳间的关系作了比较研究 , 颇有创新。 ·2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瑏瑧瑏瑨瑏瑩瑐瑠瑐瑡 史为乐 : 《洛阳早期都市历史考索》, 载《中国古 都研究》第 3 辑。 《历史地理》第 9 辑。 《中国史研究》, 1984 年第 1 期。 史为乐认为 : 春秋时周平王由镐京迁都成周 , 住 在王城 , 此后的历史记载中“成周”之名逐渐被“王 城”所取代 ; 而原来在成周之东、后来称为“成周”的 地方 , 本是成周的东郊。《左传》等文献中的所谓“城 成周”, 决不是指西周初营建的大邑成周 , 而是指春秋 以后与王城相对而言的成周 , 亦即汉魏洛阳故城旧址。 他认为现代学者的错误 , 追根溯源最早出在《公羊传》。 其后相沿因袭 , 加上秦之后某些古籍的散佚 , 致使一些 学者对当时情况感到茫然。 《郑州大学学报》, 1982 年第 1 期。 《洛阳师专学报》, 1987 年第 2 期。 武汉大学出版社 , 2000 年 3 月。 《考古》, 1982 年第 5 期。 《考古》, 1982 年第 6 期。 《考古》, 1982 年第 6 期。 商务印书馆 , 1958 年 9 月。 河南人民出版社 , 1984 年 8 月。 《历史研究》, 1991 年第 6 期。 《中国史研究》, 1981 年第 2 期。 《开封师院学报》, 1978 年 5 期。 《地理知识》, 1982 年第 5 期。 《地理学报》, 1950 年第 17 卷。 《江海学刊》, 1962 年 12 期。 《南京史志》, 1988 年第 5 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1 年第 3 辑。 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 , 2002 年元月。此前 , 她 曾发表《试论六朝时期的建业》一文 , 载《中国古都研 究》第 1 辑。 “杭 (州) 之西湖 , 如神之有目”①, 竺可桢 主张西湖是一个海湾遗存的  湖 ②, 章鸿钊同意 并作了补充 ③, 而徐建春《杭州史地新探》④ 力 驳西湖为海湾  湖说 , 提出了西湖是河口湾湮废 之后留下来的水体的新观点 ; 文章也不同意杭州 城区成陆始于东汉的观点 , 并认为早在六千年前 业已成陆。魏嵩山研究了杭州城市的兴起及其城 区的发展 ⑤。林正秋著《南宋都城临安》⑥ 是作 者多年研究临安城的一部力作 , 对南宋都城各方 面作了深刻研究 , 内容十分丰富 , 多有新见。傅 崇兰《论明清时期杭州城市的发展》⑦ 对以往人 们认为杭州在南宋时是鼎盛时期 , 至明清时“中 落”了的看法提出质疑 , 认为明清时杭州虽非政 治中心 , 但其经济发展大大超过了前代。 安阳被列入七大古都 , 是经过一番激烈争论 的。邹逸麟增写了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 都》安阳的内容。朱彦民著有《殷墟都城探 论》⑧。奚柳芳《邺城地理说》⑨ 从照顾到大古都 完整性等角度出发 , 提出将安阳与邺城合并的建 议 , 就是略微调整行政区划 , 将邺城划为安阳的 一个市辖区 , 以使邺城获得一个发展的契机。 三  普通古都 关于普通古都的研究 , 成果相当丰富 , 现依 时代顺序综述如下。 尧都平阳的传说 , 虽还没有得到考古学上的 直接证明 , 但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和已有的考古 成果间接地表明它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 , 说明包 括临汾地区在内的晋西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直接 起源地 , 是中国历史的主要源头。这是王社教、 朱士光在《尧都平阳的传说和华夏文明的起 源》瑏瑠 一文中表述的观点。早在 70 年代 , 河南 登封王城岗两座城堡 (属龙山文化中晚期) 被发 掘出土 , 夏都问题的讨论又趋热烈。发掘者认 为 , 该城堡可能是夏都阳城 , 杨宝成《登封王城 岗与“禹都阳城”》瑏瑡 则提出疑义 , 通过14 C 分析 和树轮校正得知遗址的年代已“远远超过了”后 人制定的“夏代纪年范围”, 加上在古文献中 “禹都阳城”的地望众说纷纭 , 目前仍有争议 , 因此不能确定所发现的城堡就是夏代的都城。 关于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关系 , 安金槐认 为偃师商城略早于郑州商城 , 偃师商城是商代早 期的“西亳”都城遗址 , 郑州商城是商代中期的 阝敖都遗址 瑏瑢。韩光辉《商代城市地理述论》瑏瑣 持 类似观点 , 探讨了城市兴起的地理背景、城市规 模及其功能分区、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许顺湛 《中国最早的两京制 ———郑亳与西亳》则持有异 议 , 认为该两城基本同时 , 郑州商城是都城、偃 师商城是陪都或桐宫 瑏瑤。郑州小双桥遗址 1990 年被发现和经过 1990 年、1995 年两次考古发掘 以后 , 有的学者一再论证这就是殷商仲丁所迁的 阝敖都 瑏瑥 , 邹衡《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阝敖 (嚣) 都 说辑补》瑏瑦 对此观点加以肯定 ; 然方酉生《小双 桥遗址为仲丁阝敖都说商讨》瑏瑧 根据文献记载与考 古实物资料认为 , 下此结论为时尚早 , 仲丁所迁 阝敖都应当是郑州商城。 针对学术界提出的苏州城营建最早不超过汉 ·3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瑏瑧 《东坡全集》卷 99 (收入《四库全书》) 。《雍正浙 江通志》卷 267 引作“杭之西湖 , 如人之有目”。 竺可桢论文载于《科学》第 6 卷第 4 期 , 1921 年。 收入《竺可桢文集》, 第 18~20 页 (科学出版社 1979 年) 。 章鸿钊论文载于《科学》第 9 卷第 6 期 , 1924 年。 《杭州师院学报》, 1990 年第 5 期。 《历史地理》创刊号。 西泠印社 , 1986 年。 《中国史研究》, 1983 年第 4 期。 南开大学出版社 , 1999 年。 收入奚柳芳著《奚柳芳史地论丛》, 第 62~72 页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1996 年 7 月。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0 年第 2 辑。 《文物》, 1984 年第 2 期。 安金槐 :《试论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早晚关系》, 收入安金槐著《安金槐考古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 1999 年 8 月。安金槐 : 《试论郑州商代遗址 ———阝敖都》, 见《安金槐考古文集》及李伯谦编《商文化论集》 (上 册 , 文物出版社 2003 年 9 月出版) 。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12 辑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1998 年 6 月。 原载《中原文物》1996 年第 2 期 , 收入《许顺湛 考古论集》 (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1 年 8 月出版) 及李伯 谦编《商文化论集》 (上册) 。 陈旭 :《郑州小双桥商代遗址即阝敖都说》, 载《中 原文物》, 1997 年第 2 期。收入李伯谦编《商文化论集》 (上册) 。 《考古与文物》, 1998 年第 4 期。 《武汉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 代和吴国国都可能在朱方的观点 , 吴奈夫《春秋 吴都研究的若干问题》① 进行了驳辩 , 以详尽的 史料和文物考古资料证明了苏州是春秋后期的吴 国都城所在 , 而虎丘是尚待证实的吴王阖闾陵 墓。钱林书《战国时期的七国都城》② 对战国都 城作了简要的概括。随着楚史研究的深入开展 , 对楚都丹阳地望探索也很热烈。 黄淼章认为 : 赵佗建都番禺是广州古代城市 最重要的时期之一 , 为广州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作者解释“番禺”是“岭外番邦蛮夷之 地”的意思 , 又推定赵佗南越国都城的四至大致 范围 : 南界在中山四路向南约 300 米处 , 西界大 约至今人民公园 , 北界与宋代子城北界相接 , 东 界在今仓边路 ③。 对于北魏由平城迁都洛阳的原因 , 钮仲勋 《论北魏孝文帝之迁都》④ 从历史地理视角分析 了北魏迁都的政治、经济原因及其所造成的后 果 , 而安介生《北魏代都人口迁出考》⑤ 则从人 口迁移的角度分析 , 认为促使孝文帝迁都的原因 固然很多 , 而代都地区难以解决的饥旱问题应是 其中较为关键的。要子瑾《魏都平城遗址试 探》⑥ 认为 , 北魏前期首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大 同市北御河西侧的白马城 , 而非大同市东五里御 河东岸的古城村。1960 年夏 , 方永发现了青海 湖西岸布哈河下游谷地的伏俟城 ⑦, 黄盛璋《有 关吐谷浑故都 ———伏俟城的若干历史地理问 题》⑧ 对该城的创建年代、与入藏线路的关系以 及《宋云行记》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浦士 培《中、韩江陵之比较研究》⑨ 比较了它们之间 的异地同名、建都置府、共度端午、佛教兴盛四 方面。 李昆声《南诏大理城址考》瑏瑠、赵鸿昌《唐 代南诏城镇散论》瑏瑡、林荃《南诏城址概说》瑏瑢 三 文系统考证了唐宋时期今西南境部分唐城、部落 城、吐蕃城、南诏城的分布特点、功能、位置、 遗址和历史沿革。 景爱著《金上京》瑏瑣 依据作者多次实地考察 的结果 , 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金代上京城的规 模、建筑、规划布局、建置沿革、经济状况、社 会生活等问题作了周密的、全面的考察 , 订正了 有关旧著中的某些误解 , 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和 前人未及注意的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独立的见解。 朴真?《关于东夏国首都及其位置的考证》瑏瑤 指 出蒲鲜万奴的东夏国的南京是由延吉市附近的土 城和城子山山城两者联合构成 , 而且在一般情况 下前者 (土城) 是主要的 , 后者 (山城) 是次要 的 ; 南京只是它的临时中央所在地 , 东夏国东迁 以后的首都是开元 , 大体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 下游流域。 兴庆府是西夏都城 , 由于文献匮乏 , 对于该 城的许多问题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汪一鸣《西夏 建都兴庆府的地理基础》瑏瑥 分析了西夏建都的军 事、自然地理、农业经济、交通条件及其利弊 , 认为背靠贺兰山、面临黄河的形势造就了兴庆府 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优势。刘菊湘《兴庆府的 规模与“人形”布局》瑏瑦 一文论证了银川老城是 兴庆府故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 其规模也不在银 川老城与高台寺之间 , “人形”完全是府城内的 布局 , 与贺兰山离宫等无关。 四  结   语 1983 年 10 月成立了古都学会 (首任会长史 念海) , 每年召开学术讨论会 , 一直坚持到现在 并将继续坚持下去 , 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在 1984 年南京的古都会议上 , 古都学会曾 提出了古都研究的十一类课题① ; 1990 年朱士 ·441·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瑏瑠瑏瑡瑏瑢瑏瑣瑏瑤瑏瑥瑏瑦 《苏州大学学报》, 1991 年第 4 期。 《历史教学问题》, 1982 年第 2 期。 黄淼章 :《南越国番禺都城对广州早期城市发展的 影响》,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14 辑。 《山西大学学报》, 1996 年第 4 期。 收入《史念海先生八十寿辰学术文集》。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1 年第 3 辑。 黄盛璋、方永 :《吐谷浑故都 ———伏俟城发现与考 证》,《考古》, 1962 年第 8 期。收入黄盛璋著《历史地 理与考古论丛》, 齐鲁书社 , 1982 年。 《历史地理》第 2 辑。 《中国古都研究》第 14 辑。 《云南文物》第 26 期。 《云南社会科学》, 1991 年第 4 期。 收入《南诏文化论》, 云南人民出版社 , 1991 年。 三联书店 , 1991 年 12 月。 《延边大学学报》, 1981 年 1、2 期。 载《中国古都研究》第 1 辑。 《宁夏社会科学》, 1997 年第 5 期。 光指出过古都研究五个方
本文档为【20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77781
暂无简介~
格式:pdf
大小:477KB
软件:PDF阅读器
页数:11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1-08-11
浏览量: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