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文答辩提纲

论文答辩提纲

举报
开通vip

论文答辩提纲关于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答辩提纲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一、选题的动机和目的,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却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而且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

论文答辩提纲
关于收入差距扩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 答辩提纲 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 一、选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的动机和目的,选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一方面,居民收入渠道日益多元化,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生活不断改善;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差距却出现了扩大化的趋势,收入差距日益扩大,不仅影响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果,而且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收入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收入会对消费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导致社会整体的消费倾向下降,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而且造成供给不足,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收入差距是否公平、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关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效率,甚至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居民收入状况不单是经济理论界和普通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因此,对收入差距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选题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但收入差距也明显地扩大。国内理论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现将参考过的相关文献的主要成果作一综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如下:在收入差距扩大现状方面:刘清、林双(2007)对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趋势进行研究,认为现阶段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并呈继续扩大趋势;肖玉明(2006)通过国家统计局2002-2005资料,对基尼系数进行分析,指出贫富差距扩大在我国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我国收入差距已明显偏大, 并呈现贫富分化的趋势。 在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我国消费需求的扩大方面:魏杰、谭伟(2003)从非法性的收入差别、合法性的收入差别、现有收入差别过大、消费品差别和投资渠道不能适应收入差别的要求等这五个方面分析了收入差别不利于国内的消费需求。曾国安,胡晶晶((2006)指出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具有相对较高的增加消费的效 应。因此,为了提高居民消费倾向,扩大消费需求,政府可以考虑从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入手,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在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方面:欧阳矩仲(2007)通过对收入分配制度的分析,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的改革、调整可以有效的制约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王培暄(2007)通过研究设计了“贫富差距的社会风险早期警报系统”,认为可以在风险出现之前就预先发出警报从而制约贫富差距扩大趋势。 三、论文的思路、结构、要点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导致社会整体的消费倾向下降,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而且造成供给不足,制约消费需求的扩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分别从城镇居民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不同行业收入、不同阶层收入入手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正在呈不断扩大之势,例如,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就在明显扩大,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最高收入阶层是最低收入阶层收入的5.02倍,到了2007年这一差距增加到了8.74倍,显而易见,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然后文章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着手,着重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对边际消费倾向的影响。理论上文章对马克思消费理论和凯恩斯绝对收入理论加以阐述,马克思消费理论认为分配决定消费水平、分配结构决定消费结构、分配方式决定消费方式;与此同时,消费影响着分配,消费是分配的最后实现、消费影响分配的方式和结构、消费检验分配制度,分配决定消费,消费影响分配。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阐述了决定消费的最重要变量是收入,一般说来,家庭收入越高,消费支出就越大,但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的绝对量虽然在增加,但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幅度却不断下降,即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并会带动平均消费倾向递减。边际消费递减不仅能解释收入平均水平提高带来的消费倾向下降,同样也能说明收入差距带来的消费倾向下降。边际消费倾向指的是增加的消费支出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而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预期和消费意愿的提高,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也可以说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提高,两者呈负相关关系。文章阐明了收入分配影响消费需求的机理,从理论上说明收入差距扩大会影响消费需求、边际消费倾向。在理论的基础上,文章以城镇基尼系数与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变量,利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分析表明收入差距扩大与消费需呈负相关关系,且效果显著。 最后,文章在前面研究内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税收政策,提高城镇低收入 者的收入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方面建议,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以扩大消费需求。具体的结构框架如下: 1 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 1.1城镇不同所有制职工收入差距扩大 1.2城镇不同行业收入差距扩大 1.3城镇不同阶层收入差距扩大 2 收入差距过大制约了我国消费需求扩大 2.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理论分析 2.2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 3 缩小收入差距,增加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3.1完善税收政策,缩小收入差距 3.2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缩小收入差距 3.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缩小收入差距 四、论文的新见解、新观点及未展开的问题 本文在研究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时用到了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的回归分析,数据的结果和检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收入差距扩大与消费需求的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证实了文章的论题,但在分析的同时并不够全面,存在一定得缺陷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扩展,更多的借鉴一些相关的模型和数据分析。文章在介绍解决收入差距扩大,增加消费需求的措施中,对相关的政策和建议进行了说明分析,但是这些建议和措施只是众多建议、措施中的一部分,不够全面,因而有待进一步扩展和研究。 五、重要概念、定义的解释 1、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Corrado Gini,1884-1965)于191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在理论上的绝对化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一般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只能介于0~1之间。 2、平均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简称APC),又称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如用公式表示则是:APC=C/Y/。 3、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曲线的斜率,它的数值通常是大于0而小于1的正数,这表明,消费是随收入增加而相应增加的,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低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递减的。 4、“马太效应”: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5、消费需求:消费需求是指消费者对以商品和劳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的需求和欲望。
本文档为【论文答辩提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353097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8KB
软件:Word
页数:5
分类:经济学
上传时间:2019-02-17
浏览量: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