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毕业设计(CAD图)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毕业设计(CAD图)

举报
开通vip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毕业设计(CAD图)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定量叶片泵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

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毕业设计(CAD图)
本科毕业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论文) 定量叶片泵的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摘 要 在广泛应用的各种液压设备中,液压泵是关键性的元件,它们的性能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液压泵性能越来越完善,在各种工业设备、行走机构以及船舶和飞机上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对于叶片泵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认识十分必要,特别是对于从事液压相关方面工作的人更显得尤为重要。 本设计根据现已广泛应用的叶片泵为基础,对定量叶片泵即双作用叶片泵进行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采纳了一些有关叶片泵的新技术和新观点,并用于叶片泵的设计考虑,设计中对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倾角进行了探讨,并对比两种观点的优劣,选择了现今已越来越得到更多人承认的叶片倾角为零的一种观点。在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上也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等加速曲线或阿基米德螺旋线等定子曲线选择,而是结合现今数控机床普及的事实大胆选用高次曲线作为定子过渡曲线的设计基础。 设计中还主要参考了YB型系列的叶片泵相关产品结构和技术参数,在相关类型的叶片泵基础上对叶片泵的定子过渡曲线和叶片前倾角等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叶片泵的部分或整体性能有所改善。 关键词:双作用叶片泵,叶片倾角,定子过渡曲线 注:本设计为已通过答辩并获得“优秀”等级成绩的毕业设计,特别是本文的CAD图几无错误,得到了各位答辩老师的一致好评。 由于该类设计资料稀少,作者在设计中吃了很多苦,所以在文档中隐藏了部分重要设计计算过程,如果需要请下载后(去掉背景色)阅读,谢谢! 另本文附有8张CAD图纸(装配图,左、右配流盘零件图,左、右泵体零件图,定子零件图,转子零件图,传动轴零件图),凡下载需CAD图纸的,请给我发消息,我会把图纸发到你邮箱,纯免费的哦... ABSTRACT Widely used in various hydraulic pump is the key equipment, components, their performance and life in largely determines the hydraulic system, the ability to work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ore perfect, pump performance in various industrial equipment, walks the organization and the ship and aircraft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Therefore vane pump for knowledge and necessary, especially for the work in hydraulic related more appear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design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the vane pump, based on quantitative vane pump is 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vane pump adopt som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ideas, and used in the design of vane pump, design of 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of blade Angle is discussed, and the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views, choose now has more and more people admit blade Angle of view a zero. In the design of the stator transition curve is not constrained the acceleration curve or Archimedes spiral such as choice, but the stator curve with universal fact CNC nowadays choose high curve as bold design of stator transition curve. In the design of main type series of YB vane pump related products structure and technical parameters, the type of vane pump basis of the stator vane pump transition curve and blade Angle structures such as before, the design of vane pump part or whole performance improved. Keywords: Double vane pump function ,Blade Angle ,The stator transition curve 目 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Ⅱ 1前言 21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21.1双作用叶片泵组成结构 21.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31.3 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41.4 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52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 63设计方案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与选定 63.1 设计总体思路 63.2泵体结构方案分析与选定 63.2.1圆形叶片泵 63.2.2方形叶片泵 73.2.3 方案选定 73.3 叶片倾斜角方案分析选定 73.3.1 叶片倾角对叶片受力的影响 93.3.2叶片倾角的两种观点 113.3.3我倾向的观点 113.3.4 叶片倾角方案选定 123.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分析与选定 123.4.1双作用叶片泵性能对定子曲线的要求 143.4.2定子曲线应具备的特性 153.4.3各种定子曲线的分析、比较和选择 223.4.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综合分析、选定 244参数的计算 244.1 流量计算 244.1.1平均理论流量 244.1.2实际流量 244.2功率计算 244.2.1输入功率轴功率 24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 244.2.3理论功率 244.3 扭矩计算 244.3.1理论扭矩 254.3.2实际扭矩 254.4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计算参数表 265整体设计计算 265.1转子的设计 265.1.1材料选择 265.1.2转子半径 265.1.3转子轴向宽度 275.1.4转子结构尺寸设计 295.2叶片的设计 295.2.1叶片材料选择 295.2.2 叶片数 305.2.3叶片安放角 305.2.4叶片的厚度 305.2.5叶片的长度 315.2.6叶片的结构尺寸设计 315.2.7叶片的强度校核 325.3定子的设计 325.3.1定子材料选择 325.3.2定子短半径 335.3.3定子长半径 335.3.4定子大、小圆弧角 335.3.5定子过渡曲线的幅角 335.3.6定子过渡曲线设计 355.3.7校核定子曲线 385.3.8定子结构尺寸设计 395.4左配流盘的设计 395.4.1左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405.4.2左配流盘V形尖槽 415.4.3左配流盘结构尺寸设计 425.5右配流盘结构设计 435.6传动轴的设计 435.6.1 材料选择 435.6.2 花键轴段的设计 455.6.3校核轴段花键的挤压强度 455.6.4轴的结构设计 485.6.5轴上载荷分析 485.6.6按扭转切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495.6.7校核轴的刚度 505.7泵体的设计 505.7.1泵体材料选择: 515.7.2左泵体结构设计 515.7.2右泵体结构设计 515.8盖板的设计 526主要标准件的选用 526.1 轴承的选择 526.1.1 左端轴承 526.1.2右端轴承 526.1.3轴承的润滑 536.2密封件选择 536.2.1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选择 536.2.2 O形橡胶密封圈选择 546.3 螺钉选择 546.3.1 定子、侧板配合螺钉选择 546.3.2 盖板螺钉选择 546.3.3挡板螺钉 556.4 螺栓的选择 556.5 标准螺纹选择 556.5.1吸油孔口螺纹 556.5.2压油孔口螺纹 556.6键的选择 556.7圆锥销的选择 567各种配合的选择 567.1滚动轴承配合 567.1.1轴承与轴的配合 567.1.2轴承与壳孔的配合 7.1.3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57 7.2花键轴配合 57 7.3转子叶片槽配合 58 7.4右侧板与左、右泵体 58 7.5定子、左配流盘与泵壳孔配合 58 7.6端盖与泵壳孔配合 59 7.7定子与转子宽度配合 59 8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 60 9噪声、寿命与维护 61 9.1双作用叶片泵振动与噪声 61 9.1.1噪声及产生原因 61 9.1.2降低噪声的措施 61 9.2双作用叶片泵的寿命 62 9.3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63 9.3.1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 63 9.3.2双作用叶片泵的维护与检查 64 参考文献 65 致谢 66 前 言 液压泵是现代液压设备中的主要动力元件,它决定着整个液压系统的工作能力。在液压系统中,液压泵的功能主要是将电动机及内燃机等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向系统提供压力油并驱动系统工作。 在液压传动与控制中使用最多的液压泵主要有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三大类型。其中叶片泵是在近代液压技术发展史上最早实用的一种液压泵。 叶片泵与齿轮式、柱塞式相比,叶片泵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流量均匀、噪声低等突出优点。在各类液压泵中,叶片泵输出单位液压功率所需重量几乎是最轻的,加之结构简单,价格比柱塞泵低,可以和齿轮泵竞争。 本设计对定量叶片泵的设计以YB系列的双作用叶片泵为基础,并结合现今的技术特点和最新观点进行设计,在定子过渡曲线和叶片倾角等设计上采用了一些有别于传统的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泵的工作性能。叶片泵作为液压系统主要部件,对其的设计需要丰富的机械方面的理论知识,以及有关叶片泵的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将其作为我的设计方向,是我大学四年专业知识学习的总结和锻炼,在设计过程中也不断促使我重新认识、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对所学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巩固和提高。最重要的是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对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并在这过程认识到自己的许多不足,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不断改进。 1 双作用叶片泵简介 1.1双作用叶片泵组成结构 组成结构:定子、转子、叶片、配油盘、传动轴、壳体等 1.2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图1-1 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 Fig 1-1 Double-acting vane pump principle of work 1—定子;2—吸油口;3—转子;4—叶片;5—压油口 如图1-1所示。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相似,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段长半径圆弧、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且定子和转子是同心的。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情况下,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为压油区;吸油区和压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隔开。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每个密封工作腔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又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R、两段短半径r和四段过渡曲线所组成。当转子转动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建压后>根部压力油的作用下, 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由叶片、定子的内表面、转子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密封空间,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处在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叶片外伸,密封空间的容积增大,要吸入油液;再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密封空间容积变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因而,当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所以称之为双作用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油腔和两个压油腔,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力相互平衡,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为了要使径向力完全平衡,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1.3 双作用叶片泵结构特点 1>双作用叶片泵的转子与定子同心; 2>双作用叶片泵的定子内表面由两段大圆弧、两段小圆弧和四段定子过渡曲 线组成; 3>双作用叶片泵的圆周上有两个压油腔、两个吸油腔,转子每转一转,吸、压油各两次双作用式>。 4>双作用叶片泵的吸、压油口对称,转子轴和轴承的径向液压作用力基本平衡;即径向力平衡卸荷式>。 5>双作用叶片泵的所有叶片根部均由压油腔引入高压油,使叶片顶部可靠地与定子内表面密切接触。 6>传统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通常倾斜安放,叶片倾斜方向与转子径向辐射线成倾角θ,且倾斜方向不同于单作用叶片泵,而沿旋转方向前倾,用于改善叶片的受力情况,最近观点认为倾角为 最佳。 1.4 双作用叶片泵排量和流量计算 图1-2 双作用叶片泵的流量计算 1-转子 2-叶片 3-定子 如图1-2所示,泵的排量为 (1-1) 式中 R——定子内表面长圆弧半径; r——定子内表面短圆弧半径; B——转子或叶片宽度; Z——叶片数。 若叶片厚度为δ,且倾斜θ角安装,则它在槽内往复运动时造成叶片泵的排量损失为 双作用叶片泵的真正排量为 (1-2) 泵的实际流量为 (1-3) 2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原始参数 设计原始参数: 额定排量: 额定压力: 额定转速: 3 设计方案分析与选定 3.1 设计总体思路 本设计为定量叶片泵的设计,叶片泵实现定量可以是定心的单作用叶片泵和双作用叶片泵,此处选择双作用叶片泵进行设计。以双作用叶片泵本身的结构特点实现定量,并参考YB型叶片泵结构,结合现有新技术和新观点进行双作用叶片泵的设计。 3.2泵体结构方案分析与选定 本设计为单级双作用叶片泵,它分为单级圆形平衡式叶片泵和单级方形平衡式叶片泵两种类型。 3.2.1圆形叶片泵 圆形叶片泵的主要结构特点和存在问题: 1>采用固定侧板,转子侧面与侧板之间的间隙不能自动补偿,高压时泄漏严重。只能工作在7.0MPa以下的中、低压。 2>进、出油道都铸造在泵体内称为暗油道>,铸造清沙困难。而且油道狭窄,高转速时由于流速过快,流动阻力大,容易出现吸空和气蚀。 3>侧板与转子均带耳轴,虽然支承定心较好,但毛坯费料,加工不方便。这种结构装配时对后泵盖联接螺钉拧紧扭矩的均匀性要求很严,否则容易导致侧板和转子的倾侧,使侧板与转子端面的轴向间隙不均匀,造成局部磨损。 3.2.2方形叶片泵 方形叶片泵主要结构特点与圆形叶片泵相比,主要有以下改进: 1>简化了结构,在同等排量的情况下,外形尺寸和重量比圆形泵大大减小。 2>取梢转子和侧板的耳轴,改善了加工 工艺 钢结构制作工艺流程车尿素生产工艺流程自动玻璃钢生产工艺2工艺纪律检查制度q345焊接工艺规程 性,而且可节省毛坯材料。装配时即使泵盖四个螺栓的拧紧力矩不很均匀,也不致影响侧板与转子端面的均匀密合。 3>采用浮动压力侧板,提高了容积效率和工作压力。 4>进油道设在泵体,排油道设在泵盖,均为开式油道,不仅铸造方便,而且油道通畅,即使高转速工作时流动阻力也较小. 5>传动釉输入端一侧的支承较强,能够承受径向载荷,允许用皮带或齿轮直接驱动,有一定的耐冲击和振动能力。 3.2.3 方案选定 综上所述,方形叶片泵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能够适应高转速和较高压力工作,耐冲击、振动能力较强等特点,因此特别适用于工程车辆液压系统。加之其加工工艺性也比圆形泵优越得多,所以在一般工业机械上也获得广泛应用,已逐步取代圆形泵。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选定方形叶片泵为本设计的叶片泵类型。 3.3 叶片倾斜角方案分析选定 3.3.1 叶片倾角对叶片受力的影响 图3-1 叶片顶端受力分解 图3-2 转子对叶片的作用力 定子对叶片顶部产生的反作用合力F可以分解为 和 两个分力见图3—1>,其中横向分力 枝叶片靠向转于榴一侧并形成转子槽对叶片的接触反力和摩擦阻力见图3-2>,对叶片的自由滑动十分不利,严重时将会造成转子槽的局部磨损,导致泄漏增加,甚至因摩擦力太大而使叶片被咬住不能伸缩滑动。此外, 还使叶片悬伸部分承受弯矩作用,假如 力过大,或者叶片悬伸过长,叶片还有可能折断。因此, 分力的存在对叶片泵的寿命和效率都很不利,设计上应设法尽量减小其数值。 由图3-1和图3-2 (3-1) 式中, 为合力F的作用方向与叶片间的夹角 (3-2) 式中, 为转子槽与叶片摩擦系数。 合力F与叶片之间的夹角 越小,则分力 越小。最理想的情况是令叶片的方向正好与F力的作用方向一致,这时 ,由 引起的转于对叶片的接触反力和摩擦力亦为零,叶片的伸缩滑动将完全不受转于槽阻碍。 图3-3 叶片倾角与作用力方向 在图3-3中, 是定子曲线接触点处法线方向与叶片方向的夹角,称为压力角, 是定子与叶片的摩擦角。由图可见,各角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3-3) 因此,要使 角为0应使压力角等于摩擦角 。 由此得出结论;定子曲线与叶片作用的压力角 等于摩擦角 时.对叶片产生的横向作用力 最小,叶片与转子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摩擦磨损量最小,所以压力角的最优值 为 (3-4) 当摩擦系数 时, 。 如图3-3所示,在叶片向旋转方向前倾放置的情况下,吸油区定子与叶片作用的用力角 为 (3-5) 式中 为定子曲线接触点A处的法线与半径OA的夹角, 为叶片的倾斜角,即叶片方向与半径方向OA的夹角。 3.3.2叶片倾角的两种观点 1> 传统观点:平衡泵叶片应具有一定的前倾角 传统观点认为,平衡式叶片泵的叶片应该向旋转方向朝前倾斜放置。以往生产的大多数叶片泵亦按此原则设计制造,叶片前倾角其至达 。这种观点的主要理由如图3-4a所示:定子对叶片作用的横向分力 取决于法向接触反力 和压力角 ,即 ,为了使 尽可能沿叶片方向作用,以减小有害的横向分 ,压力角 越小越好。因此令叶片相对于半径方向倾斜一个角度 ,倾斜方向是叶项沿旋转方向朝前偏斜,使压力角 小于 角,即 ,否则压力角 将较大。 2> 新观点:认为取叶片前倾角 更为合理 影响压力角 大小的因素包括定子曲线的形状反映为 角的大小>和叶片的倾斜角 。实际上定子曲线各点的 角是不同的,转子旋转过程中,要使压力角 在定子各接触点均保持为最优值 ,除非叶片倾斜角 能在不同转角时取不同的值,且与 保持同步反值变化,而这在结构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叶片在转子上安放的倾斜角只能取—个固定平均合理值,使得运转时在定子曲线上有较多的压力角接近于最优值 。由计算机对不同叶片泵所作的计算表明,为使压力角 保持为最优值,相府的叶片倾斜角 通常需在正负几度沿转子旋转方向朝后倾斜为负>的范围内变化,其平均值接近于零度;加之从制远方便考虑,所以近期开发的高性能叶片泵倾向于将叶片沿转子径向放置,即叶片的倾斜角 。 a> b> 图3-4 叶片前倾时压力角 a>压油区 b>吸油区 3.3.3我倾向的观点 新观点:叶片倾角为0. 理由:传统观点是靠 经验 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宣传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优秀班主任经验交流小学课改经验典型材料房地产总经理管理经验 得出的值,而现代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能计算解决这类复杂问题,并通过计算证明了传统观点的错误。 传统观点的错误还在于: 1>在分析定子对叶项的作用力时未考感摩擦力 的影响,计算有害的横向分力 使不是以反作用合力F为依据,而是以法向接触反力 为依据,因而得出压力角 越小越好的错误结论。实际上由于存在摩擦力 ,当压力角 时,定子对叶顶的反作用合力F并不沿叶片方向作用,即并非处于最有利的受力状态,这时转子槽对叶片的接触反力和摩擦力并不为零。 2>忽视了平衡式叶片泵的叶片在吸油区和压油区受力情况大不相同,而且吸油区叶片受力较压油区严重得多的现实,错误地把改善叶片受力的着眼点放在压油区而不是吸油区。叶片向前倾角 有利于成小压力角的结论实际上只适用于压油区。相反,由图3-4b可见,在吸油区叶片前倾反而使压力角 增大,变为 ,使受力情况更加恶劣。 3.3.4 叶片倾角方案选定 综上,设计的平衡式叶片泵的叶片前倾角选择 。 3.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分析与选定 平衡式叶片泵定子大、小圆弧之间过渡曲线的形状和性质决定了叶片的运动状态,对泵的性能和寿命影响很大,所以定子曲线问题主要也就是大、小圆弧之间连接过渡曲线的问题。定子曲线的设计即指的这部分过渡曲线的设计。 由于定子曲线对叶片泵的排量、输出流量的脉动、冲击振动、噪声、效率和使用寿命都有重要影响,所以定子曲线是叶片泵设计的关键之一。 3.4.1双作用叶片泵性能对定子曲线的要求 1>使输出流量脉动小 泵瞬时流量公式: (3-6) 而 由上式知泵输出流星的均匀性取决于处在一个区段定子曲线范围内各叶片径向运动速度之和是否变化,或者说取决于定子曲线相应各点的矢径变化之和 是否能保持为常数。最简单的情况是定子曲线的速度特性 在整个 角范围内保持为常数,这时只要处于吸油区的叶片数k=常数,就有常数 =常数,输出流量的脉动就为零。 2>使叶片不脱离定子 虽然平衡式叶片泵在进入工作状态后主要靠根部压力油的作用将叶片顶出与定子保待接触,但在泵启动之初,由于根部压力尚来建立,却只能依靠离心力使叶片伸出。在这种情况下使叶片与定子保持接触而不脱空的条件是 ,即要求对定于曲线的径向加速度加以限制,以保证叶片的离心加速度大于定于曲线矢径增长的加速度。这样,在根部无油压作用的情况下,吸油区叶片的径向运动才能跟上定子曲线矢径的增长,并对定子有适当的接触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定子长、短半径的差值 对加速度值的影响很大,如果差值太大,即定子曲线的升程太大,则径向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将很大,有可能会出现叶片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加速外伸运动的惯性力,以致跟不上定子曲线矢径的增长而脱离定子的现象。 3> 叶片无冲击振动,低噪声 如果定子曲线在某些点上的径向速度 发生突变,则曲线上该点的径向加速度a在理论上等于无穷大。若 ,叶片在该点将出现瞬间脱离定子的现象;若 ,则叶片对定于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二者均会引起撞击噪声和严重磨损。有些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硬冲”,是叶片泵正常工作所不允许的。为了消除径向速度的突变,要求定子曲线处处光滑连续,与大、小圆弧的连接点处有公共切线。 根据分斩,定子曲线加速度 的急剧变化和加速度变化率 的突变也会使叶片对定子的压紧力发生变化,是引起叶片振动冲击产生噪声的重要原因。把因加速度突变而引起的冲击称为“软冲”。 无冲击、低噪声对定子曲线的要求是曲线的速度 、加速度 和加速度变化率J都连续光滑变化,没有突变。此外,为了减轻闭死容积高压回流或高压喷流所引起的冲击和高压流体噪声,往往还要求扩大定子曲线的范围角 ,使定子曲线具有预压缩或预扩张的功能。 4>使叶片的受力状态良好 图3-5 定子曲线的压力角 定子曲线某点矢径 与曲线该点的法线之夹角 称为定于曲线的压力角,如图3-5所示。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 (3-7) 当叶片沿转子径向放置时,定子曲线的压力角 也就是叶片与定子接触的压力角。压力角过大会使定子对叶片的作用力与叶片方向之间的夹角 增大,导致横向分力 的增大见图3-1、图3-2>,使叶片受力状态恶化,影响泵的寿命和效率。 由式 可见, 越大,相应的 越小,则 越大。因此,为了不使压力角过大,应限制定子曲线径向速度的最大值。 3.4.2定子曲线应具备的特性 综上所述,对定子曲线的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等特性和曲线升程的具体要求归纳如下: 1>速度特性 要求速度特性曲线连续光滑,没有突变。最大速度值受叶片与定子接触压力角合理值的限制。 图3-6定子曲线的速度组合 为保证泵的输出流量脉动小.要求相邻间隔为叶片间隔角的任意点之速度组合等于或近于常数。例如如图3-6所示,设叶片的间隔角为 ,吸油区范围内有两块叶片,其所在点是1-2,或1)-2),或 EMBED Equation.DSMT4 等。要求 2>加速度特性 要求加速度特性曲线连续光滑,没有突变,不出现加速度为无穷大的点。最大加速度值受叶片不脱离定子条件的限制。 3>加速度变化串 要求 曲线连续光滑,没有突变,不出现J值为无穷大的点。 的最大值受低噪声性能要求的限制。 J值在较小范围内变化且保持连续的定子曲线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叶片的振动,称为低噪声曲线。不但限制J值连续变化的大小,而且在曲线端点上也不出现J值突变的曲线能消除激振作用,更好地实现叶片无冲击的径向运动,称为无冲击低噪声曲线。 4>升程 当定子长半径 一定时,增大升程 可以不增大泵的外形尺寸而获得较大的排量。但无论何定子曲线,其 均与 成正比,故前述有关限制 值的要求同时也限制了允许的最大升程。由于不同类型曲线的 值与 之间的比例系数不同,所以采取不同的定子曲线时,允许的最大升程即允许的长、短半径之差>也不同。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对 特性的要求也应包括定子曲线与长、短径圆弧的连接点在内,当定子曲线在端点上不能按上述特性要求与圆弧段光滑连接时,在连接处应设一小段经修正的连接过渡曲线。 3.4.3各种定子曲线的分析、比较和选择 1>等加速等减速曲线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是目前应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曲线,它的优点是在叶片不“脱空”的条件下,可以得到最大的 值,此外,因 曲线是斜直线,容易组合成 =常数的情形,即容易实现瞬时流量均匀。其缺点是最大压力角偏大,在 =0、 = 和 = 三点存在“软冲”点。 a> b> 图3-7等加速等减速曲线的速度组合 a> ,k=2 b> ,k=4 如图3-7所示,只要定子曲线范围角 正好是叶片间隔角 的偶倍数,即处在定子曲线范围内的叶片数k保持为某个偶数,运动过程中叶片所在点的速度组合就能保持为常数,使输出流量脉动为零。 当 时,k=2图3-7a>,有 当 时, k=4 图3-7b>,有 由图,等加速等减速曲线的 特性曲线虽然连续,但有不光滑的折点。在 和 三处出现加进度 的突变,使J为无穷大,产生很大的冲击振动。 最大加速度 值以等加速曲线为最小,因而不易出现叶片与定子的脱空;或者说,在满足叶片不脱空条件的情况下,等加速曲线允许定于长、短半径有较大的差值。 2>正弦加速曲线 正弦加速曲线虽然消除了加速度的突变,但在曲线端点 和 处仍有J的突变,存在激振作用。 图3-8 等加速与正弦加速的过渡曲线图 图中点划线为等加速曲线、实线为正弦加速曲线 3>余弦加速曲线 在定子长、短半径 和曲线范围角 一定的情况下.余弦曲线的 值和最大压力角 较小,叶片受力情况较好。 但曲线在 和 处存在加速度 的突变,该两处的J为无穷大,激振严重。 4>修正的阿基米德螺线修正范围角 图3-9 “圆修”的阿基米德螺线 其中虚线段式表示“圆修”过以后的修正段 对于阿基米德螺线,如果两端不作修正,则在整个 角范围内速度 ,只要 角等于叶片间隔角 的整数倍,速度组合就等于常数。但这种曲线在 和 的端点上速度 有突变,以致加速度 出现无穷大,所以必须对曲线两端进行修正。图4-4采取的是正弦加速修正,修正后两端 角范围内的速度是变化值,这时只要适当配置修正范围角 和叶片数,仍可获得较理想的速度组合。 修正的阿基米德螺线虽然 特性曲线均连续无突变,但在 等处加速度特性曲线出现不光滑的折点,所以J有突变,仍然有激振作用。增大修正范围角 ,可以减小J值突变的幅度。 5>高次型曲线 高次曲线能够充分满足叶片泵对定子曲线径向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率等项特性的要求,尤其在控制叶片振动、降低噪声方面具有突出的优越性,为现代高性能低噪声叶片泵广泛采用。 高次曲线的一般表达式为 (3-8) 为了使 的三阶导数存在而且连续光滑变化,方程的次数至少不得低于5次,即要求 。 当n=5时,矢径的三阶导数为 ,是一个二次多项式,还可以进一步求解两次导数。因此 是一条光滑连续的曲线。若 ,则不能满足此要求。 但是,随着方程次数的增高,矢径 二阶、三阶导数的最大值 >将增大。因此,为了限制 值,以保证叶片受力良好,不脱离定子,方程次数也不宜太高,一股取 。 考虑加工难度,这里主要分析典型高次曲线即5次曲线。 为了使定子曲线两端与大、小圆弧连续光滑衔接,5次曲线必须满足的最基本的边界条件是: 当 时 当 时 满足以上两组六项边界条件的高次曲线方程是5次曲线方程: (3-9) 根据边界条件1>,确定前三项系数为 故曲线方程变为 为了方便后面进一步计算各项系数,将方程改写为 (3-10) 相应有 (3-11) (3-12) 根据边界条件,当 ,即 时,可列出线性代数方程组: EMBED Equation.DSMT4 EMBED Equation.DSMT4 解此方程组得到其余三项系数为 因此满足前述基本边界条件的5次曲线方程为 (3-13) 这是适用于叶片泵定子的最简单的高次曲线方程,称为典型高次曲线方程。典型高次曲线方程的各项特性见图4-5。与等加速等减速曲线相比,这种曲线 值略小, 值略大,输出的流量均匀性基本相同,而 值较小。由于建立方程时用边界条件约束了曲线两端的 值,所以 特性不仅在曲线自身范围内连续光滑,而且在端点上也没有突变,完全消除了“硬冲”“软冲)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曲线,能获得较好的低噪声效果。但是由于在边界上没有设置约束加速度变化率J的条件,所以尽管J在曲线自身范围内连续光滑,但在两均与 圆弧衔接处仍有一定的突变,即端点上仍有一定的激振冲击。 a> 5次曲线的矢径 b>5次曲线的速度 c>5次曲线的加速度 d>5次曲线的加速度变化率 图3-10 5次曲线各项特性 3.4.4定子过渡曲线方案综合分析、选定 等加速等减速曲线、正弦加速曲线、余弦加速曲线、修正的阿基米德螺线4种曲线,虽然基本上都能较好地满足输出流量脉动小、限制压力角和叶片不脱离定子的要求,但是它们的力学特性和振动特性却不甚理想。从控制叶片的振动和噪声来说,上述几种定子曲线都不具备良好的特性,对这些曲线进行适当修正虽然可以使特性得到某种程度的改善,促仍然很难根除加速度变化率J的突变和由此产生的激振,北比制造时不易准确控制修正段的长短,所以实际很少应用。 而5次曲线 值略小, 值略大,输出的流量均匀性基本相同,而 值较小。由于建立方程时用边界条件约束了曲线两端的 值,所以 特性不仅在曲线自身范围内连续光滑,而且在端点上也没有突变,完全消除了“硬冲”、“软冲)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曲线,能获得较好的低噪声效果。 其次,数控机床的普及为加工复杂高次曲线创造了条件,如今非高次曲线由于其较差的力学和振动特性,实际中已经很少使用。 加之,本设计平衡式叶片泵为普通叶片泵,普通叶片泵一般压力范围在 ,而本设计额定压力为 ,压力较高,为改善其力学与振动性能,故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5次曲线作为叶片泵的定子曲线。 综合以上各种定子曲线特性,选择以典型高次曲线即5次曲线作为定子曲线的设计方案。 4 参数的计算 4.1 流量计算 4.1.1平均理论流量 (4-1) 4.1.2实际流量 叶片泵为固定侧板型,压力7.0MPa,查泵资料得:容积效率取 则 (4-2) 4.2功率计算 4.2.1输入功率轴功率 (4-3) 式中,T为作用在泵轴的扭矩,单位为 ; 为角速度,单位为rad/s; n为转速,单位为r/min。 4.2.2有效输出功率液压功率 (4-4) 式中, 为泵进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取值为6.3Mpa; 为出油口压力; 为进口压力,单位均为Mpa; Q为泵输出的流量,单位为l/min。 4.2.3理论功率 (4-5) 4.3 扭矩计算 4.3.1理论扭矩 在没有摩擦损失和泄漏损失的理想情况下,轴功率与液压功率相等,所计算出的功率值为泵的理论功率。这时作用在泵轴上的扭矩是理论扭矩 ,泵输出的流量是理论流量 ,因此理论功率可表示 (4-6) 其中 式中, 为理论轴功率; 为理论液压功率; q为泵的排量,单位为ml/r。 由前面的式子导出驱动泵的理论扭矩为 =10.268 N m (4-7) 4.3.2实际扭矩 实际上,泵在运转时要消耗一部分附加扭矩去克服摩擦阻力,所以驱动泵轴所需的实际扭矩比 大,实验测得取值 =96%。 T= + =10.445 N m (4-8) 式中, 为损失扭矩;P为电动机功率,本次设计中用的是10KW; 为反映摩擦损失的机械效率。 4.4 双作用叶片泵设计计算参数表 由上计算得: 额定排量q Ml/r 额定压力p MPa 额定转速n r/min 平均理论流量 L/min 实际扭矩T 9.0 7.0 1450 13.05 10.445 输入功率 kw 有效输出功率 kw 理论功率 kw 实际流量 L/min 实际扭矩T 1.586 1.279 1.523 10.962 10.445 5 整体设计计算 5.1转子的设计 5.1.1材料选择 转子材料选择: 5.1.2转子半径 转子作为与轴的连接部分,主要是力的承受着,叶片镶嵌在转子里,它承载着叶片,带动叶片做旋转运动,叶片同时在其中做伸缩运动,转子半径r应根据花键轴孔尺寸和叶片长度L考虑,取花键轴直径 初选 (5-1) 再根据初选值计算得到的叶片长度L调整r的大小。 初选转子半径 计算得到叶片泵叶片的长度L为,由式(5-7)得 L=10.0mm 由于叶片镶嵌在转子内,且嵌入叶片的槽长度略等于叶片的长度L,根据叶片长度和转子强度考虑,调整转子半径 为 (5-2) 5.1.3转子轴向宽度 转子﹑叶片和定子都有一个共同的轴向宽度B,B增加可减少端面泄漏的比例,使容积效率增加,但B增加会加大油窗孔的过流速度,转子轴向宽度B与流量成正比。在系列设计中,确定径向尺寸后,取不同的宽度B,可获得一组排量规格不同的泵。对于径向尺寸相同的泵,B增大会使配油窗口的过流速度增大,流动阻力增大。据统计资料可略取 (5-3) 式中 ──定子小半径。 由式(5-2), ,最终确定 ,取 5.1.4转子结构尺寸设计 图5-1 转子主要结构 1>转子基本尺寸 由计算得到的尺寸,转子的轴向宽度B=25mm。 根据转子半径 ,则考虑转子工作强度和转子上螺钉孔,取转子的大径尺寸D=58mm。 2>转子轴孔尺寸 花键轴孔直径 ,由传动轴花键设计及花键齿工作高度h=2mm,得 内花键大径: 花键轴段设计的键齿宽为5mm,故转子花键孔上齿宽也为5mm 3>叶片槽尺寸 由叶片的设计 叶片数z=10;叶片厚t=2mm;叶片长L=10mm;叶片安放角 平衡式叶片泵转子所受径向力平衡,主要承受扭转力的作用。由z=10,设计相邻叶片槽夹角 由叶片长度L和叶片根部通压力油的孔设计转子槽和转子槽根部通压力油孔位置。叶片长度L=10mm,各通压油孔圆心所在圆上的圆直径为 考虑压油孔直径尺寸,取 由叶片厚t=2mm,叶片底部通压油孔直径值取 ,槽宽为2mm 转子轴向宽度B=25mm,得槽长度为25mm。 4> 校核转子槽根强度 图5-2 转子槽受力情况 叶片和转子槽相互工作面间的作用方式为挤压和磨损 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表4-3-17查得材料的许用挤压应力为 计算转子的最大工作应力 (5-4) 式中,T——为实际转矩, D——转子直径, B——转子轴向宽度, ——叶片伸出长度, 当转子刚刚离开压油区时,转子承受最大挤压应力 (5-5) 故转子槽根满足强度条件。 5.2叶片的设计 5.2.1叶片材料选择 叶片材料选择:高速钢 材料特性:高硬度和耐磨性 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又称高速工具钢或锋钢。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因此主要用来制造复杂的薄刃和耐冲击的金属切削刀具,也可制造高温轴承和冷挤压模具等。 W18Cr4v,常用的钨系高速钢的一种,它属于莱氏体钢,是高速钢应用最长久的一种。和其它高速钢一样,常被称为“白钢”、“锋钢”或“风钢”空冷即可淬火>。 5.2.2 叶片数 叶片数通常取 Z过小,定子曲线对应的幅角 小,吸、压油腔区间小,过流面积小,容易造成吸空并使排油阻力增大。Z过大,叶片占用工作容腔的有效容积量大,影响泵的排量,而且转子槽数增多,也影响转子强度,并增加了加工工作量。 从转子、定子所受径向力的对称平衡考虑,z应取偶数。 再考虑平衡式叶片泵的输出流量均匀性,在定子曲线上,叶片数z与定子曲线 特性适当匹配,即要使处于定子曲线范围内各叶片的径向速度之和 保持或近似于常数。 由方案设计的选择5次曲线作为定子曲线,则由该曲线性质,它输出流量的均匀性基本相同,且当选高次曲线作定子叶片泵时,叶片一般选择z=10或z=12。 综合以上几点,此处选择叶片数为 Z=10 5.2.3叶片安放角 图5-3 叶片前倾角度 由设计方案的设计选择,设计采用新观点的叶片安放方式,即 5.2.4叶片的厚度 叶片厚度 应保证在最大压力下工作时具有足够的抗弯强度和钢度。在强度和转子槽制造工艺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应尽量减薄,以减小叶片根部承受压力作用的面积,减轻对定子的压紧力。 叶片厚度,一般取 此处,取 5.2.5叶片的长度 为使叶片在转子槽内运动灵活,叶片伸缩式留在槽内的最小长度应不小于叶片总长的2/3,即 (5-6) 则 (5-7) 调整转子半径 后,验算叶片长度值 故叶片长度L=10mm满足要求。 5.2.6叶片的结构尺寸设计 图5-4 叶片的结构设计 叶片结构如图5-4所示,由设计计算得到叶片尺寸: 叶片倒角查材料取 5.2.7叶片的强度校核 图5-5 叶片受剪切力图 叶片在工作状态下主要承受剪切应力,如图5-5。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表4-3-17查得材料的许用剪应力为 则叶片工作最大切应力 故 (5-8) 式中,T——为实际转矩, D——转子直径, B——转子轴向宽度, ——叶片厚度, 叶片强度校核至少应按额定压力的1.25倍考虑 由式(5-8)得 故叶片满足强度要求。 5.3定子的设计 图5-6 定子曲线 5.3.1定子材料选择 定子材料: 5.3.2定子短半径 定子的短半径通常取 (5-9) 调整转子半径 过后,得最终设计结果 (5-10) 5.3.3定子长半径 根据平均流量公式 又 即 (5-12) 将由初选转子半径 计算得出 及额定转速n,叶片数z,叶片厚t代入上式得 解方程得 调整转子半径 后,得到最终定子长半径 解方程得 5.3.4定子大、小圆弧角 大圆弧所对应的幅角 和小圆弧对应的幅角 ,通常可取相同值,且等于相邻叶片间隔角 ,即 (5-13) 5.3.5定子过渡曲线的幅角 定子过渡曲线对应的幅角通常为 (5-14) 5.3.6定子过渡曲线设计 定子过渡曲线方程为5次曲线方程,由式(3-10)得: 由上边方程计算得到: 曲线的最大速度: (5-15) 曲线的最大加速度: (5-16) 曲线的最大加速度变化率: (5-17) 代入 ,得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方程为 (5-18) 式中 的单位为弧度。 曲线特性: 则由式(5-18)和(5-15)(5-16)(5-17)得, 1>速度特性 (5-19) 该设计的曲线的速度特性: EMBED Equation.DSMT4 2>该设计曲线的加速度特性: (5-20) 3>该设计曲线的加速度变化率特性: (5-21) 5.3.7校核定子曲线 1>叶片不脱离定子的条件 叶片泵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叶片顶部与定子内表面保持可靠的接触密封,以形成密闭的工作容积。根据叶片受力分析,可以推导出叶片与定子保持可靠接触而不出现“脱空”现象的条件。 图5-7 吸油区时作用在叶片的径向力 一般认为,叶片进入排油区段之后,随着转子转角 的增加,叶片与定子内曲线接触点A距转子中心的矢径 越来越短,叶片是在定子内表面的强制作用下逐渐缩进转子槽中,一般不会出现“脱空”现象。 而在吸油区段见图5-7>,随着转子转角 的增加,叶片与定于内曲线按触点A的矢径 越来越长,如果叶片在离心力作用下产生的沿转子槽滑动伸出的运动跟不上定子曲线 的增长、叶片与定子内表面之间将会出现“脱空”。 根据图5-7,征忽略液压作用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叶片在转子半径方向上所受的力有离心力 、定子对叶顶接触反力 的径向分力 、叶片以加速度 向外伸出滑动需克服的惯性力 。列出径向力平衡方程式如下: (5-22) 其中 (5-23) (5-24) (5-25) 所以 (5-26) 显然,要使叶片与定子内表面保持接触,接触反力Fn必大于零,所以,叶片与定子不“脱空”的条件是 又因为压力角 ,即 ,所以上述条件又可以表述为 (5-27) 上式中 式离心力作用所能产生的径向力加速度,数值上等于叶片随转子旋转的向心力加速度; 是定子内曲线矢经 增长的加速度,取决于定子曲线的特性。 2>叶片不脱离定子的校核 由叶片不脱离定子的条件式5-27得 要使平衡式叶片泵的叶片在定子曲线上工作时不脱离定子,即 恒大于0,则有 式中 为设计的定子曲线的最大加速度,由5次曲线最大加速度计算式(5-16)得 联立求得,定子曲线上叶片不脱离定子条件定子长、短径最大允许比值 (5-28) 因此计算得到平衡式叶片泵长、短半径值比值 EMBED Equation.DSMT4 即校核得所设计定子曲线满足叶片在该曲线段工作时不脱离定子条件。 3>定子曲线最大压力角的验算 定子曲线某点矢径 与曲线该点的法线之夹角 称为定子曲线的压力角,如图3-5所示。根据高等数学的知识: (5-29) 当叶片沿转子径向放置时,定子曲线的压力角 也就是叶片与定子接触的压力角。根据式3-3>和式3-5>,压力角过大会使定子对叶片的作用力与叶片方向之间的夹角 增大,导致横向分力 的增大见图3-1、图3-2>,使叶片受力状态恶化,影响泵的寿命和效率。 由式)5-29)可见, 越大,相应的 越小,则 越大。因此,为了不使压力角过大,应限制定子曲线径向速度的最大值。 平衡式叶片泵定子曲线为定子上大、小圆弧的过渡曲线,即有 (5-30) 则有 又由 故 (5-31) 又 则 ; , 得 由上 叶片泵最大压力角不能过大,压力角过大则叶片工作状况恶劣,故由上式得 ,故定子曲线满足设计要求。 5.3.8定子结构尺寸设计 1>定子基本尺寸 圆弧角度: 由设计计算已获得的定子尺寸,如图5-6 定子长半径 ,对应的圆弧角 定子短半径 ,对应的圆弧角 定子曲线角度: 大、小圆弧过渡曲线即定子曲线方程 的单位以弧度表示为 定子曲线对应的幅度 具体曲线间位置布置如图5-6所示。 定子外径: 平衡式叶片泵装配时,定子、转子和左、右配油盘用螺钉组装成一份零件后再装入泵体内,由定子最大内半径 ,按定子所需强度和工作要求,和配流盘配合时油窗大小,结合定子上螺钉的布置等情况,取定子外径 2>螺钉孔尺寸 螺钉的设计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104,选取十字槽圆柱头螺钉(GB/T 822—2000)作为定子和配流盘连接用螺钉。 螺钉型号: ;螺纹径为3mm,螺纹长度70mm 螺钉孔设计: 由选择的螺钉型号,定子上螺钉孔直径设计为 ,2个螺钉孔位置在分布在直径 的圆上,分别位于过渡定子曲线夹角的中心点上。 通孔设计: 在吸油口端连接两配流盘的2个通孔直径选为3.3mm。 5.4左配流盘的设计 图5-8 配流盘的油窗结构 5.4.1左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为了保证叶片泵工作时吸、压油腔不发生沟通,侧板配流盘上的吸油窗口和排油窃口之间的间隔所对应的圆心角 必须大于或等于相邻两叶片之间的圆心角 见图3—32>。这样,当叶片尚未进入排油窗时,叶片2已脱离吸油窗,才能处吸、压油腔不互相连通。 角与 角的比值称为遮盖比,故 (5-32) 通常取遮盖比为1.1左右 故 取 5.4.2左配流盘V形尖槽 正因为 ,当相邻两叶片同时处于 角范围内时,由两叶片、转子、定子和侧板所围成的容积cdef图中带点部分与吸、排油窗均隔离,出现闭死现象。 如果是从吸油区转向压油区,例如在平衡式叶片泵的大圆弧K段(出现闭死时cdef密闭容积内的油液仍保持与吸油腔压力 相同的低压。随着转子向前转动,一但接通排油窗口,内于压差悬殊,压油腔的高压油将在瞬间内反冲入两叶片间的容腔。使该腔压力迅猛升高,出现所谓酌“高压回流”,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每转过一个 角都如比重复一次。这种周期性的高压回流液压冲击不仅导致叶片泵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脉动,更重要的是造成定子环的径向振动, 从而产生噪声.并加快定子内曲面与叶顶的磨损,对叶片泵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叶片泵越是工作在高压,上述闭死现象所造成的高压回流液压冲击也越严重。 如果两叶片间的容腔是从压油区转向吸油区,例如在平衡式叶片泵的小圆弧阶段出现闭死时。cdef密闭容积内的油液处于等同于压油压力 的高压。一旦接通吸油窗口,闭死容积内的高压油将在瞬间内向吸油腔喷出,突然泄压,同样也对泵的正常工作不利,但闭死容积内储存的液体压力能有限且不是直接与泵的输出相通,高压回流影响程度较轻些。 为了减轻闭死现象的不利影响,在配流盘窗口设计V形尖槽。 配流窗口v形尖槽如图3—33所示。减缓高压回流液压冲击的v形尖槽应当开在排油窗口的进入端。当闭死容积离开吸油窗口之后,通过v形尖榴逐渐与排油窗口连通,随着转角的增加, v形尖槽的通流截面积的逐渐增大而使两叶片间容腔内的压力p逐步升高,直至完全接通排油窗口,才升压达到压油腔的压力 。闭死容积的升压过程与v形尖槽的几何尺寸有关。当V形尖楷的横截面为等边三角形时,随着v形尖槽逐渐进入两叶片间的容腔,按节流作用和油液可 压缩性计算出的闭死容腔压力P的升压过程如图3—34所示。其小, 是v形尖槽的槽底倾角; 是v形尖槽的范围角, 是从尖槽算起的转角见图3—35>。 V形尖槽所占的幅角在 之间,具体数值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有些泵为了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宁可稍许降低容积效率,设计成V形尖槽跨入封油区若干度。 取 5.4.3左配流盘结构尺寸设计 1>整体尺寸: 定子外径 ,则配流盘大径 ,考虑工艺要求和条件取配流盘宽度 。 2>轴孔尺寸: 左配油盘的轴孔壁作为左轴承外圈的轴向定位,由手册上查得61902型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安装尺寸 ,定位高度 ,因此,左配油盘轴孔直径 (5-33) C为轴孔倒角,查《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篇》零件倒圆与倒角 GB/T 6403.4—1986>表1-5-10,得 C=1.0mm 故求得轴孔直径 3>配流盘端面环槽: 配流盘端面环槽与叶片槽底部相通,由转子叶片压力油孔尺寸,各孔圆心位置 ,孔直径 ,取环槽分度圆 ,环槽宽度 ,槽深 4>配油窗口: 计算得到的配油盘封油区夹角 ,配流盘V形尖槽 ,则计算配油盘吸油窗口夹角 和压油窗口夹角 : 配油窗口吸、压排油窗口需要根据转子和定子的配合安装位置确定,且配油窗口在四段过渡定子曲线上, , ,则配油窗口分圆直径在 上。 取左配流盘两吸油窗口宽度为5mm,且为不通孔深5mm,吸油窗口为缺口型,夹角为 ,在吸油口入口端,吸油窗口较大,扩大角度为 。 5>螺钉孔: 由定子设计选择的螺钉型号 ,且定子上螺钉孔直径为 ,4个螺钉孔位置在分布在直径 的圆上,分别位于过渡定子曲线中心点上。则左配油盘上螺钉孔直径为 且2个螺钉孔位置分布在直径 的圆上,在吸油窗口中心点上。 6>V形尖槽: 压油窗口V形尖槽: 平衡式叶片泵叶片当随着转子向前转动,一但接通排油窗口,由于压差悬殊,压油腔的高压油将在瞬间内反冲入两叶片间的容腔。使该腔压力迅猛升高,出现所谓酌“高压回流”,造成很大的压力冲击。每转过一个 角都如此重复一次。这种周期性的高压回流液压冲击不仅导致叶片泵输出流量和输出压力的脉动,更重要的是造成定子环的径向振动,从而产生噪声.并加快定子内曲面与叶顶的磨损,对叶片泵的正常工作影响极大。叶片泵越是工作在高压,上述闭死现象所造成的高压回流液压冲击也越严重。因此在压油窗口设计V形尖槽,尖槽夹角由上面的计算知 考虑安装方便,在两压油窗口两端均布置一V形尖槽。 吸油窗口V形尖槽: 当叶片接通吸油窗口,闭死容积内的高压油将在瞬间内向吸油腔喷出,突然泄压,同样也对泵的正常工作不利,但因为闭死容积内储存的液体压力能有限且不是直接与泵的输出相通,所以影响程度较高压回流轻些。 因此,闭死容积突然泄压问题对叶片泵性能的影响不太直接,所以吸油窗口有时并不开设V型槽,此处,配流盘吸油窗口不开设V形槽。 5.5右配流盘结构设计 1>右配流盘与左配流盘大部分尺寸相同,吸、压油窗口位置也相同,不同在于,右配流盘的吸油窗口为不通孔,深为5mm,压油窗口为通孔与配流盘环形槽相通,环形槽宽8mm,深5mm. 右配流盘螺纹孔为M3,与左配流盘螺钉孔配合安装螺钉。 2>在右配流盘上开有2个 的孔和2个 的孔,分别为2个 mm向叶片槽底部输送压力油的孔,使压力油进到叶片底部,叶片在压力油和离心力作用下压向定子表面,保证紧密接触以减少泄漏。转子两侧泄漏的油液经传动轴与右配流盘孔中的间隙,经另2个孔流回吸油腔。 3>配流盘轴孔根据装配情况知, (5-34) 取右侧板轴孔直径 配流盘右端与右泵体配合,右端轴承6005型其尺寸为 故与右泵体装配的该段直径为 4>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5,选择O形橡胶密封圈作为密封件,型号为 G GB/T3452.1—1992 G GB/T3452.1—1992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0篇润滑与密封》轴向密封沟槽尺寸 表10-4-8 G GB/T3452.1—1992的沟槽尺寸为 槽外直径 80.0mm+5.3mm=85.3mm; 槽宽 ; 深 ; 槽内直径 G GB/T3452.1—1992沟槽尺寸为 槽外直径50.0mm+3.6mm=53.6mm; 槽宽 ; 槽深 结合右配流盘上孔,槽等工作强度要求,右配流盘总宽45mm,和右泵体配合尺寸为15mm. 5>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篇》表1-5-12配流盘与右泵体配合段倒角为 5.6传动轴的设计 平衡式叶片泵由于叶片所受径向力平衡,故轴主要承受扭矩作用,承受的弯矩很小,故称为传动轴。 5.6.1 材料选择 轴主要承受扭矩作用,在轴上有扭转切应力,由《机械设计》表15-1选择轴常用材料中剪切疲劳极限较高的 材料。 5.6.2 花键轴段的设计 图5-9 传动轴花键轴段结构 由转子设计中选择的花键轴孔直径为 花键连接为多齿工作,承载能力高,对中性、导向性好,齿根较浅,应力集中小,轴的强度削弱小,平衡式叶片泵主要承受扭矩作用且对运行是对中和稳定性有一定要求,因此选择将轴段加工成花键轴,并选择为矩形花键轴。 设齿的工作高度为 (5-35) 式中 h——花键齿工作高度,mm D——矩形花键大径,mm d——矩形花键小径,mm C——矩形花键齿倒角尺寸,mm 又由配合关系得 (5-36) 由取C=1mm,得 d=17mm 取键数 N=4,键宽B=5mm 即花键轴规格为 式中 N——键数 d——矩形花键小径,mm D——矩形花键大径,mm B——键宽,mm 5.6.3校核轴段花键的挤压强度 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表4-3-29得花键连接许用压强 又花键挤压强度 (5-37) 式中 T——转矩, ——各齿载荷不均匀系数,一般取 ——齿数,即键数 z=N ——齿的工作长度,mm;即转子宽度 ——平均直径,mm,矩形花键 ——矩形花键大径,mm h——花键齿工作高度,mm,矩形花键 C倒角尺寸> 故轴段花键的挤压强度满足要求。 5.6.4轴的结构设计 图5-10 轴上零件的装配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如图,由图5-10知和轴上配合零件,为左右轴承、转子和密封圈。左、右配流盘不靠传动轴轴定位。 2>设计轴上B-F段 由花键轴段的设计D=23mm,确定D-E段直径 轴肩E-F段为右轴承定位轴肩,由右轴承 型号:6005 基本尺寸: 安装尺寸: 则轴肩 则 取轴肩宽度 确定B-E段的轴长度: 为转子宽度加上右配流盘的宽度,由轴肩对右配流盘无轴向定位作用,故留一定的余量,则 确定B-D段轴长度: 因为 考虑花键轴段剩余工作长度和键槽加工过渡段,取 确定C-D段轴长度: 花键轴段 为加工键槽切入的过渡段 , 过短,则轴的轴径变化率大,轴强度降低。因此, 应有一定的长度。 综合考虑取 3>轴承配合轴段的设计 平衡式叶片泵的传动轴主要承受扭矩作用,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很小,故选用深沟球轴承。 左端轴承段: 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深沟球轴承61902型,其尺寸为 故 式中 ——轴承宽度,mm; ——吸油端配油盘宽度,mm; =25mm 右端轴承段: 参照工作要求并根据 ,由轴承产品目录中初步选取深沟球轴承6005型,其尺寸为 故 为轴承的宽度,故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篇常用设计资料》砂轮越程槽(GB/T 6403.5—1986)的表1-5-15,得 槽深 h=0.3mm; 槽宽 b=2.0mm 故 ; 4>密封圈配合轴段设计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0篇润滑与密封》旋转轴唇形密封圈GB 13871—1992>的表10-4-12,选择密封圈为 型号: FB 25 40 GB 13871—1992 FB:带副唇内包骨架型 尺寸: 内径d=25mm,外径D=40mm,宽度 则H-I轴段直径为25mm,考虑H-I段要安装2个密封圈和传动机构,取 , 最后,求得平衡式叶片泵传动轴总长: 5>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篇 》 表1-5-12 取轴端倒角为A-B轴端 其余 ,轴肩处圆角半径均为r=1.0mm. 5.6.5轴上载荷分析 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和扭矩图。 从轴的结构图以及扭矩图中可以看出截面C是轴的危险截面。轴扭矩 5.6.6按扭转切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参考《机械设计》表15-3 轴常用几种材料的 及 值得,传动轴材料为 ,平衡式叶片泵旋转轴的许用扭转切应力 参考《机械设计》表15-4 抗弯、抗扭截面系数计算公式得,花键截面的抗扭截面系数计算公式为 ,z为花键齿数 校核轴的扭转强度: 在危险截面C处: =1234.753 5.6.7校核轴的刚度 平衡式叶片泵的传动轴在载荷作用下,将发生扭转变形。若变形量发生超过允许的限度,就会影响轴上零件的正常工作,甚至丧失机器应有的工作性能。因此,对传动轴进行刚度校核。 1>许用扭转角 的选取 为轴每米长的允许扭转角,与轴的使用场合有关。对于一般传动轴,可取 ;对于精密传动轴,可取 ;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轴, 可大于 。 此处,根据传动轴的工作情况和传动精度要求,选择许用扭转角为 将承受扭矩的轴段看成由三段阶梯轴组成 J-D段:平均圆截面直径为 长度为 D-E段:直径 长度 E-K段:直径 长度 扭转刚度校核计算 式中: T—轴所受的扭矩, G—轴的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MPa,对于钢材, —轴截面的极惯性矩, ,对于圆轴, L—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长度,mm —分别代表阶梯轴第i段上所受的扭矩、长度和极惯性矩,单位同前. z——阶梯轴受扭矩作用的段数 2>传动轴的三段轴的刚度计算 则 故传动轴的刚度满足要求。 5.7泵体的设计 5.7.1泵体材料选择: 1>铸件材料 铸件一般用灰铸铁铸造,灰铸铁组织相当于在钢的基体上分布着片状石墨,因此,其基体的强度和硬度不低于相应的钢,抗拉强度大,消振能力比钢大10倍。灰铸铁的强度与铸件的壁厚有关,铸件壁厚增加则强度降低。 因此,本设计选择灰铸铁HT150作为泵体铸造材料。 2>铸件的壁厚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一篇常用设计资料》表1-2-3查得,灰铸铁HT150最小壁厚: 一般铸造条件下,最小允许壁厚 改善铸造条件下,最小允许壁厚 5.7.2左泵体结构设计 1>泵体外形 根据转子、配油盘直径尺寸,且靠密封圈装在泵体和泵盖中,间隙配合,故泵体内圆直径 。 根据最小允许壁厚和外壁螺栓连接的工作要求,泵体宽度和高度的尺寸为 泵体长度,根据转子、配流盘、轴承装配长度和泵体底部壁厚设计,综合考虑,取泵底部壁厚15mm,轴承孔宽度查轴承尺寸得7mm,转子、配油盘在泵体内的安装配合长度25mm+25mm+15mm,轴承底部孔深3mm,则泵体总长 2>吸油腔尺寸 吸油腔宽度: 吸油腔是保证叶片泵正常工作吸油的重要结构,把它设计在与壳孔内圆成 的范围内,则吸油腔宽度为 吸油腔长度: 吸油腔与右配流盘的吸油窗口相通,由此得到 吸油口螺纹: 参考普通螺纹基本尺寸GB/T 196—1981的表4-1-3,由吸油腔宽度42.5mm选择螺纹尺寸M30作为吸油孔口尺寸。 3>轴承安装孔 泵体底部轴承孔由选择的轴承型号决定,由轴承型号为61902型及其尺寸 ,则轴承孔径为 。 参考表6-2-52,轴承孔内底孔壁为轴承内径的轴向支承,查其安装尺寸 故取轴底孔直径 EMBED Equation.DSMT4 4>螺栓孔布置 泵体连接螺栓选择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2000>,由《机械设计手册—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76,选择螺栓型号为 。 则 泵体螺栓孔为 ,分布在泵体的四个角上,圆心为15mm. 5>其它 泵体底部装螺钉头的孔径由螺钉型号查得螺钉头直径 确定,因此,取孔径为 ,孔深4mm。 5.7.2右泵体结构设计 右泵体和左泵体配合,它的结构和左泵体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有泵体内孔和右配流盘相配合的台阶孔,压油口在上方,且泵体上开有一两个环形槽,一个将压油窗口的高压油导向压油口,一个槽内钻有与压力油相通的通孔,为叶片的根部提供压力油 1>泵体外形 与右泵体配合,故泵体宽和高均为110mm,长度由内孔结构决定,计算得长为60mm。 2>阶梯孔 与右配流盘配合的内孔,为过渡配合,由配流盘尺寸的内孔径为80mm;另一孔与右轴承配合,由选择的轴承型号6005的外圈为47,则孔径为47mm. 3>压油口螺纹 选择M20作为压油口螺纹标准。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5 选择O形橡胶密封圈 G GB/T 3452.1—1992 参考表10-4-8,所选密封沟槽尺寸,槽宽 ,槽深 轴承润滑,泵体内油飞溅直接润滑轴承 橡胶密封圈是用耐油橡胶制成的,利用弹簧使橡胶与轴保持一定的压力,密封性可靠。有两种结构,一种密封圈内装有金属骨架,靠外圆与孔配合实现轴向固定;另一种是没有金属骨架,使用时,必须轴向固定。此处选第一种结构,橡胶油封内带有金属骨架,与孔配合安装,不需要再有轴向固定。 5.8盖板的设计 1>作用:固定轴承和安装旋转密封圈进行密封 2>类型:选择凹缘式 凹缘式轴承端盖调整轴向间隙方便,密封性好。 3>材料:铸铁铸造HT150 具体尺寸参看图纸。 6 主要标准件的选用 6.1 轴承的选择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52,选择深沟球轴承。 6.1.1 左端轴承: 型号:61902 基本尺寸: 安装尺寸: 其它结构尺寸: 球径: 球数: 6.1.2右端轴承: 型号:6005 基本尺寸: 安装尺寸: 其它结构尺寸: 球径: 球数: 6.1.3轴承的润滑 本设计的轴承润滑主要靠泵体内油液飞溅直接润滑轴承。 6.2密封件选择: 6.2.1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12 型号: FB 25 40 GB 13871—1992 FB:带副唇内包骨架型 尺寸: 内径d=25mm,外径D=40mm,宽度 配合表面粗糙度: d表面粗糙度范围: D最大表面粗糙度: 6.2.2 O形橡胶密封圈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5 1>右泵体密封圈选择 内径85mm段: 型号: G GB/T 3452.1—1992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8 密封沟槽尺寸,槽宽 ,槽深 内径47mm段: 型号: G GB/T 3452.1—1992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8 密封沟槽尺寸,槽宽 ,槽深 2>右配流盘密封圈选择 外径85mm段: 型号: G GB/T3452.1—1992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8 密封沟槽尺寸,槽宽 ,槽深 外径47mm段: 型号: G GB/T3452.1—1992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10篇润滑与密封》表10-4-8 密封沟槽尺寸,槽宽 ,槽深 6.3 螺钉选择 6.3.1 定子、侧板配合螺钉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104,选择十字槽圆柱头螺钉(GB/T 822—2000) 型号: 尺寸: ;螺纹长度 ;螺钉头半径 ;螺钉头高度 ;螺纹过渡段长度 6.3.2 盖板螺钉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106,选择内六角圆柱头螺钉GB/T 70.1—2000> 型号: 尺寸: 全螺纹长度 ,螺钉头半径 ,螺钉头高度 ;商品规格长度 ,内六角外接圆直径 6.3.3挡板螺钉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105,选择开槽圆柱头螺钉(GB/T 65—2000) 型号: 尺寸: 全螺纹长度 ,螺钉头半径 ,螺钉头高度 ;商品规格长度 ,开槽宽度 ,开槽深度 ,倒圆角 6.4 螺栓的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76,选择六角头螺栓C级(GB/T 5780—2000) 型号: ;螺栓头半径 ,螺纹长度 ;螺栓头高度; 6.5 标准螺纹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1-3 6.5.1吸油孔口螺纹: 标准:M30 第一系列 螺距P=3.5mm;小径 6.5.2压油孔口螺纹: 标准:M20 第一系列 螺距P=2mm; 小径 6.6键的选择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3-19,选择普通平键A型: 型号: GB/T 1096—1979 尺寸: ,高度 C=0.3,倒角 轴上键槽尺寸: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3-18 ,槽深 6.7圆锥销的选择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3-3,选择 型号:销 GB/T117 尺寸:a=0.4,a为两端圆弧长度,锥度1:50 技术条件:35钢 热处理硬度 表面氧化处理 7 各种配合的选择 7.1滚动轴承配合 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外圈与外壳孔在机器运转时产生不应有的相对滑动,必须选择正确的配合。轴承与轴的配合采用采用基孔制,轴承与外壳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7.1.1轴承与轴的配合 1>左轴承: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0 左轴承与轴的选取配合:轴公差带代号 h5 轴承内径15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5=0.006mm;轴h5的下偏差为0,故得轴的极限偏差为 2>右轴承: 参考《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0 右轴承与轴的配合:轴公差带代号 j6 轴承内径25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6=0.011mm 轴j的基本偏差为下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i=-0.008mm j6的上偏差为 es=ei+IT6=0.011-0.008>mm=0.003mm 故得轴的极限偏差为 7.1.2轴承与壳孔的配合 1>左轴承与壳孔的配合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4,查得 左轴承与壳孔的配合:轴公差带代号 H7 孔径为28mm,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7=0.021mm;孔H7的上偏差为0,故得壳孔的极限偏差为 。 2>右轴承与壳孔的配合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4,查得 右轴承与壳孔的配合:轴公差带代号 H7 孔径为47mm,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7=0.025mm;孔H7的上偏差为0,故得壳孔的极限偏差为 。 7.1.3配合表面粗糙度和形位公差 1>表面粗糙度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8 轴和外壳表面粗糙度 2>形位公差 《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6篇轴承》表6-2-29 左轴承的轴和外壳圆柱度: 左轴承的外壳孔肩端面圆跳动: 右轴承的轴和外壳圆柱度: 7.2花键轴配合 1>花键轴孔 由《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第4篇连接与紧固》表4-3-33,查得 花键轴孔尺寸公差带: d:H7 D:H10 B:H11 拉削后热处理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得 轴孔极限偏差: D: B: 2>花键轴 花键轴尺寸公差带: d:h7 D:a11 B:h10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表2-8,得 轴的极限偏差: D: B: 7.3转子叶片槽配合 转子叶片槽和叶片的配合为间隙配合,考虑叶片要在槽内自由滑动,防止叶片卡住,间隙偏差选取较大,并采用基孔制配合。 基本偏差a、b、c用于大间隙或热动配合,考虑发胀影响,采用与直径成正比的关系。 参考网上查的资料,叶片厚度与转子槽宽间隙:一般为15-25μm。 选用配合 ,槽宽为2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6=0.006mm 叶片厚d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s=-0.020mm d6的上偏差为 es=ei-IT6=-0.020-0.006>mm=-0.026mm 故得叶片厚的极限偏差为 槽宽H6下偏差为0,上偏差ES=EI+IT6=0.006mm, 故得叶片槽宽的极限偏差为 。 7.4右侧板与左、右泵体 右侧板与左、右泵体配合为过渡配合,参考相关资料,选用配合为H7/j6。 孔径为85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6=0.022mm,IT7=0.035mm 右侧板直径j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s=0.011mm d6的上偏差为 ei=es-IT6=0.011-0.022>mm=-0.011mm 故得右侧板极限偏差为 壳孔H7下偏差为0,上偏差ES=EI+IT7=0.035mm, 故得叶片槽宽的极限偏差为 。 7.5定子、左配流盘与泵壳孔配合 定子、左配流盘与泵壳孔配合为装配方便选择间隙配合,结合相关资料,选择配合为H7/g6 孔径为85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6=0.022mm,IT7=0.035mm 直径g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s=-0.012mm d6的上偏差为 ei=es-IT6=-0.012-0.022>mm=-0.034mm 故得右侧板极限偏差为 壳孔H7下偏差为0,上偏差ES=EI+IT7=0.035mm, 故得叶片槽宽的极限偏差为 。 7.6端盖与泵壳孔配合 由端盖与泵壳孔配合孔径 ,为装配方便选择间隙配合,采用基孔制,结合相关资料,选择配合为H7/d9 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9=0.062mm. 直径d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s=-0.080mm d6的上偏差为 ei=es-IT6=-0.080-0.062>mm=-0.142mm 故得端盖径的极限偏差为 壳孔H7下偏差为0,上偏差ES=EI+IT7=0.025mm, 故得叶片槽宽的极限偏差为 。 7.7定子与转子宽度配合 叶片、转子与定子圈宽度间隙值叶片与转子都比定子圈宽度小>:小型泵为 15-23μm;中型泵为20-45μm。叶片最好略低于转子高度5μm。总装配时,轴向间隙一般可控制在40-70μm范围内。,故选择配合为H8/f8 定子宽度25mm,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4查得:IT8=0.033mm. 宽度d的基本偏差为上偏差,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表2-7查得 es=-0.020mm f8的上偏差为 ei=es-IT6=-0.020-0.033>mm=-0.053mm 故得转子宽度的极限偏差为 又H8下偏差为0,上偏差ES=EI+IT7=0.033mm, 故得定子宽度的极限偏差为 。 8 主要材料及技术要求 泵设计的材料选择: 1>定子: 热处理:淬火HRC60。 加工要求: 端面平行度0.002mm 内柱面与端面的垂直度0.008mm 内孔光洁度▽9,即内孔表面粗糙度 Ra 0.4。 2>转子: 热处理:HRC50~60。 加工要求: 端面平行度0.003mm; 端面光洁度▽9,即端面表面粗糙度 Ra 0.4; 叶片槽平行度0.01mm; 叶片槽光洁度▽10,叶片槽表面粗糙度 Ra 0.2。 3>叶片:高速钢 热处理:淬火HRC55﹑回火。 叶片需研磨,光洁度▽10~▽12,即表面粗糙度为Ra 0.050- Ra 0.2; 叶片槽的间隙为0.015~0.025mm。 4>左配油盘和右侧板:青铜 加工要求:表面光洁度▽8~▽9,即表面粗糙度为 Ra 0.4-Ra 0.8。。 5>传动轴: 热处理:调质 6>左、右泵体:HT150 7>盖板:HT150 8>挡板:HT150 9 噪声、寿命与维护 9.1双作用叶片泵振动与噪声 9.1.1噪声及产生原因 在各种类型的液压泵中,叶片泵由于运转平稳、流量脉动小,是能够达到较低噪声的一类泵。但是随着叶片泵向高压化和高速化发展,噪声也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50年代后期国外出现了等级14.0Mpa的叶片泵时,噪声约为75dBA>。从1960年起,国外开始重视降低叶片泵的研究,到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性能优良的低噪声叶片泵时,噪声一般可控制在65dBA>以下。 泵的噪声控制不仅是改变环境污染的需要,而且与泵本身的寿命和高压化直接相关。叶片泵噪声包括机械噪声和流体噪声两部分。 机械噪声主要来源于叶片、定子和转子的振动。尤其是叶片与定子之间的机械撞击声,很容易通过壳体发射到周围空间,是构成叶片泵噪声的主要成分。引起叶片与定子振动撞击的原因主要有: 1> 从吸油区到压油区或者从压油区到吸油区周期性压力切换时,闭死容积内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定子、转子径向振动; 2>由定子曲线特性产生的对叶片的激振和助振作用; 3>叶片所受作用力变化时产生的叶片跳跃或与定子脱空现象。 这些原因的存在与否,不但决定于叶片泵的设计,而且还与加工制造精度密切相关。 流体噪声主要来源于输出流量的脉动。造成输出流量脉动的主要原因不是理论容积的不均匀变化,而是闭死容积在大圆弧区段压力切换时的瞬时高压回流。这种流体声在低压工作时不甚明显,而在14.0Mpa以上的高压情况下则比较明显。此外流体声也来源于排油口流道变化引起的流态紊乱,但由于流场空间的限制,这种现象不会扩展,而且这种流体声的频率较低,也不易通过壳体发射,所以并不是造成叶片泵噪声的主要原因。 9.1.2降低噪声的措施 将压油区定子曲线向大圆弧区段延长,使闭死容积从低压向高压切换时实线预压缩,对减轻油液的高压回流,降低高压工作时的流体噪声有较好的效果。同时预压缩对缓和闭死容积压力的急剧变化,从而减轻定子和转子的径向振动及由此引起的机械噪声也有好处。预压缩对降低噪声的效果在高压时比较明显。 由于定子曲线的预压缩量只能按照某个设定的工作压力来设计,而实际使用时叶片泵可能工作在较宽的压力范围内,所以不可能要求在任何压力下都获得理想的预压缩升压效果。为此具有预压缩作用的定子曲线与配油盘配流窗口的V形尖槽同时并用常常是必要的。 同理,将吸油区定子曲线向向小圆弧区段延伸实现预扩张,并且在配油盘吸油窗口的进入端设置V形尖槽,以减缓从压油区到吸油区压力切换时的压力冲击和由此引起的径向振动,同样也是必要的。 每对相邻叶片间的容腔经过压力切换时因闭死和压力切换而产生的周期性压力冲击是激发定子、转子径向振动撞击叶片的重要原因。对于双作用叶片泵,为了消除这种不平衡的周期性径向激励作用,叶片数应取为偶数。这样一来,在径向相对的大圆弧区段和径向相对的小圆弧区段,叶片间容腔的升压或降压过程将对称的出现,因此压力切换所产生的周期性径向力可以互相平衡抵消。 值得注意的是,零件加工和装配精度对叶片泵的振动噪声影响很大。双作用叶片泵由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当叶片数为偶数时,径向液压作用力在理论上是平衡的。但由于转子槽的分度、配油盘吸排油窗口的分布角、V形尖槽的倾角和范围角等都可能存在加工误差,实际的叶片泵常常存在不平衡的径向力。其中在生产制造中尤其易被忽视且难以保证的是配油盘窗口V形尖槽的尺寸精度和径向相对两尖槽之间的对称精度。如果存在误差,压力切换时径向相对两个叶片间闭死容腔的升压或降压过程将不完全相等,因而出现瞬时的不平衡径向液压作用力。由于压力切换是周期进行的,每转过一个片间容积即出现一次,所以这种伴随着压力切换而产生的不平衡径向力也周期变化,成为定子、转子径向振动的周期性激励并导致定子对叶片的撞击。同样,定子曲线预压缩段的不对称也会产生类似后果。 在高温、高转速情况下,叶片与转子叶片槽之间的配合间隙也是影响噪声的一个敏感因素。提高配合精度,有利于噪声的降低。 对于定子组装在泵体内的结构,定子环外圆与泵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对定子的振动和噪声也有明显影响。将间隙控制在较小的数值,在压力升高时,由于定子的弹性变化使定子环外圆与泵体之间有较多的接触,径向支撑刚性较好,有助于抑制定子的径向振动,也避免了定子与泵体之间的撞击。 此外,与吸油条件相关的空气混入和气蚀现象也会造成异常的噪声。因此,除了尽可能扩大泵体油道的通流截面积和采取从定子两侧同时吸油等结构措施外,使用时还应特别注意改善从油箱至叶片泵的吸油条件,防止空气混入。 9.2双作用叶片泵的寿命 与齿轮泵或轴向柱塞泵等其它形式的液压泵不同,平衡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的使用寿命不是取决于轴承的寿命,而主要取决于定子内曲面与叶顶的磨损程度。 对于双作用叶片泵来说,定子的磨损主要出现在与叶片接触压力很大的吸油区段。磨损的形式常表现为粘着胶合,严重时甚至出现“波浪形磨损”或称“阶形磨损”,并伴随着异常噪声,使叶片泵完全失效,成为限制叶片泵使用寿命和压力升级的主要障碍。 所谓“波浪形磨损”,是指在定子内曲面上出现周期性的轴向凸起或凹陷条纹。这种波浪形的磨损痕迹在压油区段的定子内曲面也有出现,尤其常见于定子曲线与圆弧段衔接处的附近,说明其形成原因除叶顶与定子之间的挤压磨损外,还有定子与叶片之间的振动敲击。因此,叶片泵的使用寿命常与泵的振动噪声密切相关。 此外,转子端面与侧板表面之间也是一个主要的磨损环节,其主要失效形式是烧伤。在油液清洁度缺乏严格控制的情况下,叶容易出现磨粒磨损,产生划痕。 当然,泵的实际使用寿命还取决于上述相关零件的材质、热处理和表面粗糙度。例如在材质和热处理不当的情况下,定子内表面就常出现疲劳裂纹和剥落。 设计制造优良且使用维护正确的平衡式叶片泵可以达到相当长的使用寿命。据美国威格士公司资料表明,工业用高性能平衡使叶片泵的寿命普遍可达24000h;即使工作在较恶劣条件下的车辆用叶片泵,使用寿命也可达到5000~10000h。 9.3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9.3.1双作用叶片泵的正确使用 使用叶片泵时,必须符合以下使用条件的限制,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性能和寿命。 1>液压油的种类 不同型号的叶片泵对各种类型液压油的适应性不同,同一型号的叶片泵使用不同类型液压油时所允许的工作压力也不同。具体使用时注意产品上的规定。 一般叶片泵都适用于石油基液压油,但只有一部分叶片泵适用于合成液压油和含水液压油,压力在14.0Mpa时,必须使用抗磨液压油,改善叶片顶部与定子的磨损。 2>液压油的粘度范围 设计的叶片泵以较低转速启动,由于离心力较小,为便于叶片沿径向伸出与定子接触,不能使用粘度太大的油液,一般限制在100 以下。 3>油温范围 允许工作油温主要受油液性质、密封圈材质以及零件热变形的限制,一般可在-10~+70 范围内工作,较理想的工作温度是20~55 ,-10~10 属于危险启动温度。 4>吸入口压力 吸入口压力过低,会由于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分离而产生气泡,出现气穴现象,导致气蚀和噪声。一般允许的最低吸入压力不得低于-0.02Mpa,不得高于0.05~0.15Mpa。一般限制吸油高度不超过500mm较为适宜。 5>转速和转向 转速应符合规定的转速范围,尤其是启动转速不得低于规定的最低转速。一般允许的最低转速为600r/min。 由于叶片顶部形状的不对称性,叶片安放角的倾斜方向以及吸、压油 口的不一致性等原因,一般叶片泵都不允许正、反转双向使用。需要反转时,必须将泵拆开后按转向要求重新装配。 9.3.2双作用叶片泵的维护与检查 经常性的维护、检查对于双作用叶片泵是有益无害的。 1>经常检查工作油液是否污染、浊化、变质,及时发现及时更换。正常情况下,更换油液的期限视工作条件而定,连续使用时间较长时,一般一年更换一次为好。 2>在寒冷地区使用时,要更换凝点较低、粘度较低的液压油。 3>经常检查、清洗滤油器,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2~3个月,以保持油液清洁,吸油流畅。 4>发现有外泄露或空气进入时,应及时检修和补充油液。 5>经常检查油箱的液面高度和有无气泡情况。 6>检查油温是否超过规定允许的最高温度。 7>检查泵与原动机的连接情况,以及连接管道各部位是否正常,有无松动。 8>经常检查工作压力和转速是否符合要求。 9>检查泵在工作时,是否有异常噪声、振动。 10>对于密封元件等易损件,应有备件,发现破损及时更换。 11>确定泵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检修。 12>若要更换备用泵时,必须首先检查其性能,然后再装机使用。 参考文献 [1] 成大仙.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  范存德.液压技术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 [3]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液压传动-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 黎克英,陆祥生.叶片式液压泵和马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6] 单辉祖.材料力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高等数学(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2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宋杰,李蕾.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工程材料基础.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10] 朱冬梅,胥北澜.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成大仙.机械设计图册.第2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2] 龚溎义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13] 馆殿柱.AutoCAD2005机械制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4] 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5] 机械设计手册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第4卷.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 何存兴.液压元件.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 [17] 李玉琳.液压元件与系统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9.6 [18] 程俊兰,吴晓明.双作用叶片泵定子曲线的研究. 秦皇岛燕山大学液压研究所.2004.5 [19]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上海研究.液压传动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5 [20] 广州机床研究所.双作用叶片泵最佳过渡曲线的研究.液压气动与密封-第3期.1987 [21] 王子牛,李志立等.液压泵微机测控系统的实验与研究.现代机械-01期.1999 [22] 赵秀丽,田志海.液压泵产生噪声的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农机使用与维修-第02期.2003 [23] 孙毅刚,许耀铭,李庆春.液压泵部件可靠分析与设计.哈尔滨工业学报-05期.1992 [24] 液压件网.YB1型叶片泵结构原理和安装尺寸图.http://www.ye-ya-jian.com/4/4_3/4_3_2/4_3_2_1.htm.2008 [25] 阜新液压油泵厂网.YB1叶片泵参数.http://www.fxyyb.com/ProductShow.asp?ArticleID=280.2008.11 [26] 中国行业研究信息网.叶片泵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专项调查报告.http://www.36021.cn/jsgy/tysb/200911/1665402.html.2007 致谢 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老师,在你的耐心指导下我完成了本次毕业课题的设计,并具备了将一定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能力。张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蔼的为人,循循善诱的教导方式和深入透彻的分析能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浅。并成为我今后工作、学习生活中学习的榜样。因此,我首先要诚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勇老师,正是在你的指导下我才一次次的修正设计中遇到的错误,并不断改进自身的许多不足。 同时,感谢机电工程学院各位老师多年来的教导和培养;感谢各位同学、朋友给予的无私帮助和鼓励。 最后,感谢在我求学生涯中给予我无私关怀和教诲的亲人们,你们纯朴的生活作风和坚强不屈的拼搏精神以及对我无私的爱一直是我勇往直前的源泉,终将伴我终生远行的动力。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妥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专家及同学批评指正!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价: 一、撰写(设计)过程 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价: 一、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建议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 年 月 日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 一、答辩过程 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二、论文(设计)质量 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三、论文(设计)水平 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评定成绩:□ 优 □ 良 □ 中 □ 及格 □ 不及格 (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 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系意见: 系主任: (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特别注明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并表示感谢。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出版授权书 本人及导师完全同意《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出版章程》(以下简称“章程”),愿意将本人的学位论文提交“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全文发表和以电子、网络形式公开出版,并同意编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在《中国博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数据库》中使用和在互联网上传播,同意按“章程”规定享受相关权益。 论文密级: □公开 □保密(___年__月至__年__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作者签名: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二〇一〇年九月二十日 致 谢 时间飞逝,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过去,在这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收获了很多,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和一直关心帮助我的人分不开的。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开设这个课题,为本人日后从事计算机方面的工作提供了经验,奠定了基础。本次毕业设计大概持续了半年,现在终于到结尾了。本次毕业设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下来最好的检验。经过这次毕业设计,我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严谨的工作作风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进步。这期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在此我表示由衷的感谢。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将无法顺利完成这次设计。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知道***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的论文书写及设计过程中给了我大量的帮助和指导,为我理清了设计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对我所做的课题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方案。***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作风和诲人不倦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他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能受益终生的东西。再次对周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其次,我要感谢大学四年中所有的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在学习期间对我的严格要求,感谢他们对我学习上和生活上的帮助,使我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和为人的道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有继续奋斗的力量。 另外,我还要感谢大学四年和我一起走过的同学朋友对我的关心与支持,与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让我在大学期间生活的很充实,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关系和理解,如果没有他们在我的学习生涯中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我将无法顺利完成今天的学业。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四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老师、和研究生助教***老师。是他们在我毕业的最后关头给了我们巨大的帮助与鼓励,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此表示衷心的感激。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深厚的理论水平都使我收益匪浅。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给与我很大的帮助,使我得到不少的提高这对于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有一种巨大的帮助,感谢他耐心的辅导。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老师们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帮助解决了不少的难点,使得论文能够及时完成,这里一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 者 签 名:       日  期:        ​​​​​​​​​​​​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独 创 声 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成果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本人愿意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同意学校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或采用影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设计(论文);同意学校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建立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系统,公布设计(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允许他人依法合理使用。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基本要求:写毕业论文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从事本专业工作和进行相关的基本训练。毕业论文应反映出作者能够准确地掌握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对所研究的题目有一定的心得体会,论文题目的范围不宜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 毕业论文的基本教学要求是: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处理数据和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毕业论文在进行编写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开题报告、论文编写、论文上交评定、论文答辩以及论文评分五个过程,其中开题报告是论文进行的最重要的一个过程,也是论文能否进行的一个重要指标。 撰写意义:1.撰写毕业论文是检验学生在校学习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在毕业前都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申请学位必须提交相应的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学位。可以这么说,毕业论文是结束大学学习生活走向社会的一个中介和桥梁。毕业论文是大学生才华的第一次显露,是向祖国和人民所交的一份有份量的答卷,是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报到书。一篇毕业论文虽然不能全面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才华,也不一定能对社会直接带来巨大的效益,对专业产生开拓性的影响。但是,实践证明,撰写毕业论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出好人才的重要措施。 2.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提高写作水平是干部队伍“四化”建设的需要。党中央要求,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领导班子成员应当逐步实现“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个“四化”的要求,也包含了对干部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的要求。 3.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是提高全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还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要求我们的干部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在经济建设中,作为领导人员和机关的办事人员,要写指示、 通知 关于发布提成方案的通知关于xx通知关于成立公司筹建组的通知关于红头文件的使用公开通知关于计发全勤奖的通知 、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要写说明书、广告、解说词等说明文;还要写科学论文、经济评论等议论文。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于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写作是以语言文字为信号,是传达信息的方式。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收集、信息的储存、整理、传播等等都离不开写作。 论文种类: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后三种论文主要是理工科大学生可以选择的论文形式,这里不作介绍。文科大学生一般写的是理论性论文。理论性论文具体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有的也涉及实验与观测,用以验证论点的正确性。另一种是以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调查、考察所得观测资料以及有关文献资料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对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抽象,通过归纳、演绎、类比,提出某种新的理论和新的见解。 按议论的性质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性的毕业论文是指从正面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和主张。一篇论文侧重于以立论为主,就属于立论性论文。立论文要求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以理和事实服人。驳论性毕业论文是指通过反驳别人的论点来树立自己的论点和主张。如果毕业论文侧重于以驳论为主,批驳某些错误的观点、见解、理论,就属于驳论性毕业论文。驳论文除按立论文对论点、论据、论证的要求以外,还要求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按研究问题的大小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宏观论文和微观论文。凡届国家全局性、带有普遍性并对局部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的论文,称为宏观论文。它研究的面比较宽广,具有较大范围的影响。反之,研究局部性、具体问题的论文,是微观论文。它对具体工作有指导意义,影响的面窄一些。 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毕业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如本书第十二章例文中的《浅析领导者突出工作重点的方法与艺术》一文,从正面论述了突出重点的工作方法的意义、方法和原则,它表明了作者对突出工作重点方法的肯定和理解。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3.综述型论文。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4.综合型论文。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如《关于中国民族关系史上的几个问题》一文既介绍了研究民族关系史的现状,又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因此,它是一篇综合型的论文。 写作步骤: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 总结 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 问题 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 理论 问题进行 科学 研究 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致 谢 这次论文的完成,不止是我自己的努力,同时也有老师的指导,同学的帮助,以及那些无私奉献的前辈,正所谓你知道的越多的时候你才发现你知道的越少,通过这次论文,我想我成长了很多,不只是磨练了我的知识厚度,也使我更加确定了我今后的目标:为今后的计算机事业奋斗。在此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老师,感谢您的指导,才让我有了今天这篇论文,您不仅是我的论文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谢谢您!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四年的相处,虽然我未必记得住每分每秒,但是我记得每一个有你们的精彩瞬间,我相信通过大学的历练,我们都已经长大,变成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感谢你们的陪伴,感谢有你们,这篇论文也有你们的功劳,我想毕业不是我们的相处的结束,它是我们更好相处的开头,祝福你们!我也要感谢父母,这是他们给我的,所有的一切;感谢母校,尽管您不以我为荣,但我一直会以我是一名农大人为荣。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学习了很多新知识,也对很多以前的东西有了更深的记忆与理解。漫漫求学路,过程很快乐。我要感谢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的老师,我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科学严谨的学术态度,令我受益良多。同时还要感谢学院给了我一个可以认真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即将结束*大学习生活,我感谢****大学提供了一次在**大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院校老师的无私教导。感谢各位老师审阅我的论文。 PAGE 1 _1336074988.unknown _1336120858.unknown _1336241522.unknown _1336670945.unknown _1336996314.unknown _1337004350.unknown _1337004966.unknown _1337077805.unknown _1337326799.unknown _1337327367.unknown _1337326681.unknown _1337077831.unknown _1337010255.unknown _1337077645.unknown _1337077799.unknown _1337010434.unknown _1337009838.unknown _1337004426.unknown _1337004842.unknown _1337004857.unknown _1337004896.unknown _1337004802.unknown _1337004371.unknown _1337004415.unknown _1337004360.unknown _1336997686.unknown _1336998121.unknown _1336998216.unknown _1337004171.unknown _1336997710.unknown _1336997246.unknown _1336997466.unknown _1336996517.unknown _1336996885.unknown _1336996350.unknown _1336805870.unknown _1336806628.unknown _1336843774.unknown _1336843902.unknown _1336987129.unknown _1336993298.unknown _1336846861.unknown _1336844033.unknown _1336843818.unknown _1336843877.unknown _1336843805.unknown _1336807906.unknown _1336807962.unknown _1336821302.unknown _1336807497.unknown _1336807552.unknown _1336806834.unknown _1336805914.unknown _1336805969.unknown _1336806454.unknown _1336805922.unknown _1336805892.unknown _1336805901.unknown _1336805880.unknown _1336672238.unknown _1336762780.unknown _1336803524.unknown _1336804634.unknown _1336804706.unknown _1336805826.unknown _1336803740.unknown _1336803141.unknown _1336737600.unknown _1336737614.unknown _1336672437.unknown _1336671163.unknown _1336671244.unknown _1336671097.unknown _1336244956.unknown _1336461890.unknown _1336591859.unknown _1336592180.unknown _1336594417.unknown _1336632917.unknown _1336633227.unknown _1336659137.unknown _1336636359.unknown _1336632975.unknown _1336633176.unknown _1336623285.unknown _1336624399.unknown _1336625148.unknown _1336626237.unknown _1336626667.unknown _1336625242.unknown _1336624558.unknown _1336623993.unknown _1336595582.unknown _1336595620.unknown _1336595383.unknown _1336595451.unknown _1336594338.unknown _1336594361.unknown _1336594404.unknown _1336594352.unknown _1336594299.unknown _1336594322.unknown _1336592203.unknown _1336592665.unknown _1336592801.unknown _1336592191.unknown _1336592114.unknown _1336592155.unknown _1336592169.unknown _1336592147.unknown _1336591960.unknown _1336591996.unknown _1336592039.unknown _1336591907.unknown _1336476953.unknown _1336591584.unknown _1336591705.unknown _1336591810.unknown _1336591680.unknown _1336496018.unknown _1336496138.unknown _1336495753.unknown _1336470959.unknown _1336475231.unknown _1336476918.unknown _1336471060.unknown _1336474322.unknown _1336470518.unknown _1336470861.unknown _1336470435.unknown _1336281852.unknown _1336419339.unknown _1336454018.unknown _1336457534.unknown _1336457690.unknown _1336461852.unknown _1336461429.unknown _1336457545.unknown _1336454153.unknown _1336454031.unknown _1336420621.unknown _1336420808.unknown _1336420823.unknown _1336420613.unknown _1336283240.unknown _1336287070.unknown _1336410431.unknown _1336419309.unknown _1336290641.unknown _1336410399.unknown _1336290303.unknown _1336286050.unknown _1336286977.unknown _1336283399.unknown _1336282327.unknown _1336282713.unknown _1336281891.unknown _1336281947.unknown _1336246162.unknown _1336280806.unknown _1336281141.unknown _1336281771.unknown _1336280835.unknown _1336246771.unknown _1336247636.unknown _1336247758.unknown _1336280680.unknown _1336247660.unknown _1336247530.unknown _1336246533.unknown _1336245452.unknown _1336245909.unknown _1336246106.unknown _1336245608.unknown _1336245318.unknown _1336245423.unknown _1336245236.unknown _1336242638.unknown _1336243700.unknown _1336244649.unknown _1336244938.unknown _1336244678.unknown _1336244725.unknown _1336244043.unknown _1336244055.unknown _1336243948.unknown _1336243349.unknown _1336243618.unknown _1336243669.unknown _1336243424.unknown _1336243218.unknown _1336242667.unknown _1336243101.unknown _1336242056.unknown _1336242331.unknown _1336242443.unknown _1336242594.unknown _1336242391.unknown _1336242153.unknown _1336242259.unknown _1336242107.unknown _1336241951.unknown _1336242002.unknown _1336242032.unknown _1336241980.unknown _1336241759.unknown _1336241879.unknown _1336241584.unknown _1336149190.unknown _1336198882.unknown _1336237049.unknown _1336239102.unknown _1336239649.unknown _1336240615.unknown _1336240854.unknown _1336240113.unknown _1336240132.unknown _1336239726.unknown _1336239422.unknown _1336239515.unknown _1336239232.unknown _1336238363.unknown _1336238620.unknown _1336238773.unknown _1336238373.unknown _1336238053.unknown _1336238161.unknown _1336238258.unknown _1336237911.unknown _1336238030.unknown _1336236630.unknown _1336236924.unknown _1336237002.unknown _1336213584.unknown _1336214832.unknown _1336215496.unknown _1336215706.unknown _1336235350.unknown _1336215532.unknown _1336214775.unknown _1336214817.unknown _1336213752.unknown _1336214698.unknown _1336199110.unknown _1336199503.unknown _1336198992.unknown _1336153290.unknown _1336158439.unknown _1336161299.unknown _1336193898.unknown _1336194139.unknown _1336194643.unknown _1336196495.unknown _1336198789.unknown _1336196419.unknown _1336194526.unknown _1336194072.unknown _1336194120.unknown _1336193992.unknown _1336161998.unknown _1336162079.unknown _1336191872.unknown _1336193147.unknown _1336193809.unknown _1336193027.unknown _1336162162.unknown _1336162047.unknown _1336161884.unknown _1336161958.unknown _1336161624.unknown _1336158993.unknown _1336159636.unknown _1336160163.unknown _1336159411.unknown _1336158828.unknown _1336158896.unknown _1336158789.unknown _1336154373.unknown _1336154563.unknown _1336156111.unknown _1336154435.unknown _1336154523.unknown _1336153733.unknown _1336153753.unknown _1336153680.unknown _1336149849.unknown _1336152228.unknown _1336152945.unknown _1336153194.unknown _1336152547.unknown _1336151226.unknown _1336152046.unknown _1336151740.unknown _1336149984.unknown _1336149597.unknown _1336149685.unknown _1336149748.unknown _1336149624.unknown _1336149344.unknown _1336149468.unknown _1336149226.unknown _1336149328.unknown _1336135800.unknown _1336138000.unknown _1336139602.unknown _1336147275.unknown _1336148032.unknown _1336148641.unknown _1336147828.unknown _1336139895.unknown _1336141086.unknown _1336139675.unknown _1336138873.unknown _1336139533.unknown _1336139553.unknown _1336139388.unknown _1336138441.unknown _1336138573.unknown _1336138070.unknown _1336136847.unknown _1336137853.unknown _1336137886.unknown _1336137534.unknown _1336137667.unknown _1336137830.unknown _1336137124.unknown _1336136570.unknown _1336136688.unknown _1336136707.unknown _1336136628.unknown _1336136372.unknown _1336136387.unknown _1336136251.unknown _1336136302.unknown _1336135994.unknown _1336132383.unknown _1336134704.unknown _1336135337.unknown _1336135572.unknown _1336135720.unknown _1336135344.unknown _1336134779.unknown _1336135196.unknown _1336135279.unknown _1336134755.unknown _1336133101.unknown _1336133305.unknown _1336133951.unknown _1336134529.unknown _1336133495.unknown _1336133234.unknown _1336132832.unknown _1336133029.unknown _1336132665.unknown _1336130952.unknown _1336131354.unknown _1336131536.unknown _1336132277.unknown _1336131057.unknown _1336123609.unknown _1336129974.unknown _1336130741.unknown _1336130808.unknown _1336130918.unknown _1336130065.unknown _1336124316.unknown _1336125299.unknown _1336122813.unknown _1336122893.unknown _1336120901.unknown _1336107373.unknown _1336111000.unknown _1336113600.unknown _1336115492.unknown _1336116621.unknown _1336117931.unknown _1336120804.unknown _1336120838.unknown _1336120452.unknown _1336120684.unknown _1336120394.unknown _1336116881.unknown _1336117846.unknown _1336116664.unknown _1336116696.unknown _1336116130.unknown _1336116571.unknown _1336116589.unknown _1336116245.unknown _1336115701.unknown _1336115942.unknown _1336115550.unknown _1336114482.unknown _1336114990.unknown _1336115300.unknown _1336115429.unknown _1336115187.unknown _1336114746.unknown _1336114844.unknown _1336114608.unknown _1336113844.unknown _1336114274.unknown _1336114454.unknown _1336114253.unknown _1336113709.unknown _1336113751.unknown _1336113681.unknown _1336112211.unknown _1336112750.unknown _1336113270.unknown _1336113364.unknown _1336113599.unknown _1336113322.unknown _1336112890.unknown _1336113070.unknown _1336112783.unknown _1336112548.unknown _1336112629.unknown _1336112669.unknown _1336112563.unknown _1336112405.unknown _1336112490.unknown _1336112306.unknown _1336111606.unknown _1336111950.unknown _1336112069.unknown _1336112097.unknown _1336112018.unknown _1336111836.unknown _1336111854.unknown _1336111782.unknown _1336111316.unknown _1336111519.unknown _1336111584.unknown _1336111487.unknown _1336111095.unknown _1336111263.unknown _1336111065.unknown _1336108683.unknown _1336109829.unknown _1336109941.unknown _1336110190.unknown _1336110951.unknown _1336110702.unknown _1336110035.unknown _1336109849.unknown _1336109424.unknown _1336109643.unknown _1336109693.unknown _1336109518.unknown _1336109023.unknown _1336109251.unknown _1336108899.unknown _1336107696.unknown _1336107995.unknown _1336108314.unknown _1336108424.unknown _1336108473.unknown _1336108329.unknown _1336108070.unknown _1336108025.unknown _1336107948.unknown _1336107588.unknown _1336107677.unknown _1336107559.unknown _1336076074.unknown _1336076881.unknown _1336106837.unknown _1336107287.unknown _1336107345.unknown _1336107066.unknown _1336077951.unknown _1336077981.unknown _1336076986.unknown _1336077794.unknown _1336076611.unknown _1336076715.unknown _1336076765.unknown _1336076677.unknown _1336076584.unknown _1336075607.unknown _1336075639.unknown _1336075717.unknown _1336075962.unknown _1336075687.unknown _1336075125.unknown _1336075511.unknown _1336075553.unknown _1336075577.unknown _1336075260.unknown _1336075053.unknown _1336075086.unknown _1336075037.unknown _1336074138.unknown _1336074653.unknown _1336074812.unknown _1336074927.unknown _1336074947.unknown _1336074895.unknown _1336074777.unknown _1336074795.unknown _1336074721.unknown _1336074178.unknown _1336074327.unknown _1336074462.unknown _1336074212.unknown _1336074153.unknown _1336074167.unknown _1336061198.unknown _1336072791.unknown _1336073685.unknown _1336073820.unknown _1336073937.unknown _1336074048.unknown _1336074062.unknown _1336073912.unknown _1336073783.unknown _1336073255.unknown _1336073295.unknown _1336073026.unknown _1336064844.unknown _1336066850.unknown _1336072747.unknown _1336072768.unknown _1336068177.unknown _1336068961.unknown _1336069050.unknown _1336068344.unknown _1336068223.unknown _1336067342.unknown _1336067963.unknown _1336066851.unknown _1336066100.unknown _1336066139.unknown _1336066323.unknown _1336065139.unknown _1336065575.unknown _1336065929.unknown _1336064931.unknown _1336063571.unknown _1336063773.unknown _1336064361.unknown _1336064402.unknown _1336064812.unknown _1336063929.unknown _1336063600.unknown _1336061245.unknown _1336063295.unknown _1336063282.unknown _1336061224.unknown _1304882694.unknown _1306217415.unknown _1306217987.unknown _1306218764.unknown _1336061164.unknown _1306222141.unknown _1306218838.unknown _1306218866.unknown _1306218813.unknown _1306218272.unknown _1306218745.unknown _1306218249.unknown _1306217671.unknown _1306217870.unknown _1306217441.unknown _1306216793.unknown _1306217375.unknown _1306216769.unknown _1304882633.unknown _1304882670.unknown _1304882683.unknown _1304882646.unknown _1304882441.unknown _1304882561.unknown _1304882376.unknown
本文档为【定量叶片泵(双作用叶片泵)设计毕业设计(CAD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不系舟红枫
从教近30年,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
格式:doc
大小:3MB
软件:Word
页数:95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1-23
浏览量: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