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康德的教育哲学分享资料

康德的教育哲学分享资料

举报
开通vip

康德的教育哲学分享资料第四章康德的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专题第四章康德的教育哲学一、康德简介二、康德的教育思想三、康德的道德哲学四、康德的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启示一、康德简介“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的座右铭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康德出身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他的祖辈是十七世纪从苏格兰迁来欧洲大陆生活的。1740年康...

康德的教育哲学分享资料
第四章康德的道德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专题第四章康德的教育哲学一、康德简介二、康德的教育思想三、康德的道德哲学四、康德的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启示一、康德简介“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的座右铭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Kant),1724年4月22日生于东普鲁士的首府哥尼斯堡(今天的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康德出身一个家境贫寒、子女众多的马鞍匠家庭。他的祖辈是十七世纪从苏格兰迁来欧洲大陆生活的。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学习,1745年毕业。离开大学后康德去乡下一个贵族家庭任职8年家庭教师。1755年康德重返哥尼斯堡大学,任讲师。1770年康德被评为教授,1786年升任校长。在校期间他先后当选为柏林科学院、彼得堡科学院和科恩科学院的院士。1797年康德辞去大学的教学工作。1804年2月12日康德逝世。康德的生活:一位传记家赞叹道:“康德的一生就像是一个最规则的动词。”虽然康德的个人生活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大事情,他一辈子没有踏出哥尼斯堡方圆四十英里,他也没有发展任何社会、政治关系。然而,他却是一位杰出的教师,幽默的健谈者(conversationalist)和极富魅力的主人。他常被描绘成一个老单身汉(oldbachelor),他的每件事情都是规定好的,以至于邻居们可以通过他的行为来对表。康德的研究:以1770年为标志,康德的一生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在前期他主要研究自然科学,重点是数学、天文学和化学,主要成就有正负数理论和星云学说,在其他学科方面也深有造诣;后期他则主要研究哲学,还涉及宗教、逻辑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康德的著作:在其三十多年的研究生涯中,留下了三部划时代的杰作:《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其他著作:《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言》(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1785年)和《永久和平》(1795年)等书。开设过“教育学”讲座,并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学》的著作。二、康德的教育思想《康德论教育学》的内容大致划分为“导论”和“本论”两大部分。在“导论”中,康德着重阐述了他对教育的目的、宗旨及发展方向的看法。在“本论”中,康德主要从体育、智育、德育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教育的过程、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原则等问题。康德对教育的基本分类:“自然的教育”:按照人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所进行的身心两方面的教育,相当于广义的体育和智育“消极的自然教育”:对幼儿身体的保育和养护,“积极的自然教育:对儿童身体的训练和心智的教化,“实践的教育”:根据人类社会的道德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所开展的道德教育,包括宗教教育。“道德的陶冶”:道德教育“实际的教育”,指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包括性格的培养、宗教教育等,相当于广义的德育。(一)康德对教育的目的、意义及价值的主张“教育应该面向未来,为未来的社会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为人”(二)康德重视道德教育“一个人可能身体训练极佳,心智教化亦好,然而如缺乏道德的陶冶,他仍是一个坏人。”三、康德的道德哲学三个层次1.通俗道德哲学:普通人的道德准则。从普通人的生活中找寻道德的先天原理。2.道德形而上学:找寻道德哲学的基础,康德坚信人性里面有形而上学的根基。3.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道德形而上学何以可能。体会到逻辑的美了么?1.通俗道德哲学日常生活喜欢评头品足的现象表明,人有一种克制不住的本性,即喜欢用绝对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别人。康德发现:人们总是对别人做好事的动机提出苛刻的要求。所以,真正的道德行为是“为道德而道德、为义务而义务”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则不要骗人不要自杀发展自己的才能帮助别人完全的义务,消极的义务。没有条件所讲,必须要做不完全的义务,积极的义务某些情况下不做事可以原谅的2.道德形而上学通俗的道德哲学如果缺乏可靠的理性原则作为最后的裁定,所以很容易变质,必须找寻道德格言背后的道德律。第一条道德律你必须要这样行动,即你的行为准则(主观的),成为一条普遍的法则(客观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具体的实行过程中,试想一下,一旦把它普遍化,会导致一个怎样的自然后果——是自我取消还是自我维持?第二条道德律人是目的历史上,人们通过自然淘汰来选择道德行为,如果这样,人的地位就降低了。如果从效果上谈论道德,还是带有功利性。所以从动机和目的来看道德才能摆脱功利性。主观目的总是偶然的、依对象的不同而变化的,只有客观目的才是一切有理性者普遍必然的目的,具有绝对的价值。第三条道德律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每个人都出自自己的自由意志为自己立法,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教导。3.道德形而上学的前提要使你的行为准则愿意永远成为普遍的法则,那么它的前提是什么?它可以可能?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那么这种意志的前提是什么?道德律何以可能?康德的答案自由意志每一个人应该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为什么自由是最终的根据?自由是不可认识的,可认识的就不是自由。所谓自由就是不可决定。如果能够为自由找到根据、原因,它就不是自由了,它就被纳入机械因果性的链条中了。小结:康德道德哲学之内涵(一)自由意志(二)善的意志(三)绝对律令(四)人性观之非善非恶(五)道德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先天性的特点(六)道德义务(一)自由意志自由是道德的要素,意志自由是以理性为基础,自由与个人利益无关,唯一的利益是自由行动的理性利益,而理性是普遍的,自由是脱离感官诱惑的独立抉择,亦为对义务的接受。自由是自发的不可被规定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规定的,即自由只受它自己的规定,不受任何经验的外在事物规定。自由意志如何受自己规定,即自由意志要有一贯性。一贯性对自由意志有束缚,是自我束缚,康德称之为“自律”。(二)善的意志意志的本质就是“善”的。所谓“善”的意志,即是“良心”。它的为善并非要达成某种目的“善”只在于其立意是纯粹为行善而行,不夹杂性好物欲,故又称为“纯粹意志”。善良意志之所以善不是因为它所产生或取得的成就,也不是它对实现特定目的的效用性,而是因为意愿的愿意。它本身为善(it’sgoodofitself)。自由意志与善的意志的关系自由必然意味着善么?自由就是有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亚当和夏娃如果不摘苹果,就不会犯罪,但也没有自由意志,他们是上帝决定的动物。追求自由的目的不在于善,而是要把人从动物提升上来。赋予人以高贵性,把人当作有尊严的生物。有尊严,可善可恶。恶棍也可能是高贵的,因为他是有自由意志的,自由意志坚持一贯,敢作敢当,他也可以保持人格上的高贵,当然我们在道德上要谴责他。我们追求的是这样的自由,并不是说有了自由一切都好了。恰好相反,有了自由一个人通常首先做坏事。但只要有自由,他在做坏事中就可能会慢慢做起好事来。他会发现真正要自由得到满足的还是做好事。做坏事是一时的,接下来就是不自由了。亚当夏娃被赶出伊甸园,但上帝说“他们已经与我平起平坐了”。人通过犯罪与上帝平起平坐了,也就是人已经高贵起来了,凭着他的高贵就会一步步走向善。自由意志起点是恶,终点是善。(邓晓芒)(三)绝对律令行为的命令有两种:1、绝对命令或称无上律令,这是没有条件的。2、假言命令的条件只有假定或是条件之下才发生。绝对命令的公式有三:1.行为只依据那样些既让你意愿又可能成为普遍原则的公理。2.人是目的:你的行为要把别人当作人来看待,不管是你自己还是别人,永远不能把人只当作手段来看待。3.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立法的意志。主观动机是好的,这不足以说明任何问题,应在道德律面前保持原则上的谦虚,要看到人的有限性。(四)人性观之非善非恶“人生之初只是一个‘自然人’,无所谓‘善’和‘恶’。”“人的本性在道德上为善耶?为恶耶?都不是的,因为人在本性上并不是一个‘道德人’。”自由意志既可以为善,也可能导致邪恶。人类必须接受教育,主要是道德教育,一方面约束自己的非人性成分,防止人性蜕化为动物性;另一方面发展人“向善”的潜在倾向和能力,从而形成善良意志。(五)道德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先天性的特点理性虽独立于经验之外,却能命令发自义务的行为。道德是普遍有效的,它不只在偶然的条件下才有效,而是对一切理性者都是有效的。经验性的原则任何时候都不适于成为道德法则的根据,它是从偶然环境中取得自己根据的。(六)道德义务道德必须出自义务才有道德价值,而善意就是义务的意识。不依据任何外来动机,纯粹出自义务本身。而且义务的要求在客观方面:行为应符合道德法则;在主观方面:则是出自于对道德法则的尊敬。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不是“符合道德律”,而看是否“出自道德律”。商人可以童叟无欺不卖伪劣产品,我们可以夸奖他但不一定尊敬他,他不买伪劣产品是害怕丧失商业信誉,他不是出自道德律,而只是符合道德律。康德认为真正值得尊敬的是出自道德律,就是哪怕商店倒闭也不卖伪劣商品。出自道德律,这个人就不仅仅可以夸奖,而且可以尊敬了。四、康德的道德哲学对道德教育的启示1.道德教育过程:让每个人用自己的理性去思考,勇于用自己的理性走出被监护的状态(儿童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启蒙。2.道德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为了道德而道德的自律性,而不是他律性。案例:三年级一班班主任张老师要求学生李雯以后多帮助学习较差的秦虎完成每天的作业。李雯有些迟疑,但望着老师坚定而期待的目光还是接受了任务,并在当天帮助秦虎较好地完成了作业。但在以后的一个星期里,李雯没有再出现帮助秦虎的行为,只是星期五在老师的提醒下,才马马虎虎地帮助秦虎做了两道数学题。当我们问她为什么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时,李雯毫不迟疑地讲了原因:“ 班级 班级管理量化考核细则初中班级管理量化细则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班级建设班级德育计划 里那么多学习好的同学,为什么偏偏老是让我帮助秦虎。再说,星期二值日时,我让秦虎帮助我扫地,他根本不帮助我,自己走了。”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李雯的内在道德原则是追求简单公平的:你跟我玩,我也跟你玩;你不理我,我也不理你;你送我一支铅笔,我送你一块橡皮。而老师却要求李雯做出不能取得回报的单向帮助。引导李雯形成道德是自律的观念。(1)反对利用从众心理树立榜样的做法道德行为应该是自律的,而是对他人的模仿。3.反思道德教育方法(2)审慎使用道德惩罚公平合理:学校的规范必须普遍,师长对学生不可偏向,以建立普遍的规律审慎处置:让儿童充分了解原因,一方面透过沟通建立儿童正确的道德感,另一方面须避免形成奴性惩罚。不可滥用:非不得已不为之,避免儿童将惩罚视为一种管束或是压抑的工具。不形于色:如果以惩罚的过程面带怒色,容易让儿童误认为惩罚是一种愤怒之下的产品,造成负面的影响(3)反对功利奖赏行善必须是出于自由自律,若是为了奖赏而行善,将成为一种道德贿赂,若是凡行善将以贿赂为前提为之,而害怕责罚而不为恶,将降低儿童的羞耻心,如此教育将失去意义。“如果儿童做了坏事就受到惩罚,作了好事就收到表扬,那么,他就会仅仅为了得到奖赏而做好事。以后,当他进入一个并无这种奖惩的世界——做好事没有奖赏、做坏事没有惩罚时,他就会变得只关心自己在世上过的怎么样,行善抑或作恶完全取决于哪一种行为对他最有好处。”
本文档为【康德的教育哲学分享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ppt
大小:93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医药卫生
上传时间:2021-03-29
浏览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