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罗马书讲义(陈永良)

(推荐)罗马书讲义(陈永良)

举报
开通vip

(推荐)罗马书讲义(陈永良)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罗马书讲义》(主要资料来源于陈永良)壹、绪论罗马书可称为新约中的新约,福音中的福音,本书对福音的阐明既具严密的系统性,又具严密的逻辑性,真可谓是一本保罗的系统神学。一、本书的作者使徒保罗(1:1)。本书由他口述,而由德丢代笔书写(16:22)。根据圣经的记载,保罗(意:微小,罗马名)原名扫罗(意:求问的,犹太名)(徒13:9),系以色列人,属便雅悯支派(罗11:1);按血统而言,是希伯来人...

(推荐)罗马书讲义(陈永良)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罗马书讲义》(主要资料来源于陈永良)壹、绪论罗马书可称为新约中的新约,福音中的福音,本书对福音的阐明既具严密的系统性,又具严密的逻辑性,真可谓是一本保罗的系统神学。一、本书的作者使徒保罗(1:1)。本书由他口述,而由德丢代笔书写(16:22)。根据圣经的记载,保罗(意:微小,罗马名)原名扫罗(意:求问的,犹太名)(徒13:9),系以色列人,属便雅悯支派(罗11:1);按血统而言,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腓3:5)。他生在基利家的大数,在名师迦玛列门下,按严紧的犹太律法受教(徒23:3)。后来成为犹太教中最严紧的法利赛人(徒26:5),为祖宗的律法大发热心,逼迫教会(腓3:6);然而这是在他不信不明白的时候所作的(提前1:13)。有一天,当他要去大马色捉拿信主的人们时,蒙主耶稣在路上向他显现(徒9:1-5)。从此,他便成了基督徒,并奉召成为使徒(罗一1),主要以外邦人为传扬福音的对象(加2:8)。先后至少写了十三封新约书信,是基督教真理的主要诠释者。二、写书的时地本书是保罗第三次旅行布道时写的,在这次布道行程中,保罗一共写了三卷书,分别是《哥林多前书》,《哥林多后书》和《罗马书》。第三次布道旅程中,保罗在以弗所城住了大约三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了《哥林多前书》(参林前16:8)。离开以弗所后,他从特罗亚来到马其顿(徒20:1-3林后2:12-13),在马其顿写了《哥林多后书》。后来,来到哥林多,在哥林多呆了三个月左右才去耶路撒冷,他在此期间完成了本书,故一般相信成书时间应为主后五十七年春。写《罗马书》时,当时保罗住在一个名叫该犹的信徒家中(罗16:23)。一般解经家都认为该犹是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林前1:14),所以大多数的人都相信《罗马书》是在哥林多写的。三、本书的主 快递公司问题件快递公司问题件货款处理关于圆的周长面积重点题型关于解方程组的题及答案关于南海问题 福音传遍全地的需要四、写书的背景罗马书是保罗写的。当时很可能是主后57年,保罗正在哥林多进行第三次旅行布道,准备回耶路撒冷去(见15:25-27)。保罗回耶路撒冷,一面是出于个人的负担,一面也带了外邦教会捐助耶路撒冷贫穷信徒的款项。他 计划 项目进度计划表范例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计划下载课程教学计划下载 在耶路撒冷办完事后就到罗马,甚至到西班牙去(15:28)。在未去以先,他先写了这封信给罗马教会,一方面使信徒先了解他,一方面向他已熟识的人问安。结果他在耶路撒冷被囚,两年后才成行。五、写书的目的保罗自称为“外邦的使徒”(罗11:13;15:16;加2:7-9;弗3:2-8),罗马当时是外邦人世界的首都。保罗身为罗马的公民,心中早有意访问该城及当地教会,但因种种原因之故,到如今仍有阻隔(罗1:13)。当时保罗正在哥林多,他打算把筹捐之款带到耶路撒冷后,就开始西方之行的,刚好那时坚革哩教会的女执事非比要往罗马去有事,于是保罗乘机在该犹弟兄家里请德丢弟兄代笔写成这书信,托非比姊妹带往罗马。保罗写这书信的目的有五:(1)恩赐上互相分享--要把些属灵的恩赐与罗马教会的弟兄姊妹共同分享(罗1:11;13)。(2)信德上相互交通--要与罗马教会的肢体共同在信德上有交通,以至互相在信心上得坚固,在心灵上得安慰(罗1:8-12)。(3)福音上引人归主--保罗希望在罗马也像他在其他外邦人的世界中一样,能领人归主,造就信徒(罗1:13)。(4)工作上开辟工场--为到西班牙去开辟新工场作准备(罗15:22-29),而罗马正位于往西班牙路线的中途,必须经过那里。(5)信仰上留意防备--希望罗马信徒要留意谨防从犹太来的假师傅,能够做到在善上聪明恶上愚拙(罗16:17-19)。六、本书的重要有主的仆人打了一个比喻说:“全部圣经好比是一枚金戒子,而罗马书就象戒子上的宝石”,由此可见本书的重要性。本书的重要可以从七个方面来看:(1)带给我们平安和得胜(罗15:33;16:20)。(2)带给我们福音的精华。因它把福音集中起来加以总结化,理论化。(3)带给我们信仰的基础。马丁·路德说:“罗马书是全部圣经的光和路,每一个信徒不但学习,而且背诵信作为日用的灵粮,世上有许多的书但没有一本象罗马书一样讲明真理,所有教会内论神道学,也没有这本书之详细,基督教全部的内容都在本书中阐明了”。(4)带给我们建造教会的蓝图。《使徒行传》是讲到教会建立起来了;《罗马书》是进一步阐明如何去建。(5)带给我们灵程追求的目标。本书是保罗多年以来蒙恩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属灵生命成长,老练,成熟,丰富的总结及回顾的描述。更是他多年的思考,读经,祈祷,受苦,与人辩论及领受启示的丰硕成果。本书把得救,成圣的途径讲得非常清楚。(6)带给我们教义哲学的精华。保罗从小受教于迦玛列的门下,他精通哲学,他在罗马书中用哲学的理论来解释神学。1:-8:是讲明救恩的哲学;9:-11:是讲明历史的哲学;12:-16:是讲明行为的哲学。(7)显明了旧约的光辉。全书十六章,据统计引用旧约达61次之多,几乎每章都有引证。可见,“新约在旧约中藏,旧约在新约中显”的话是十分有道理的。七、教会的建立关于罗马教会的建立,教会历史中有几种不同的说法:(1)彼得创立说——天主教的观点,此说无凭。(2)保罗创立说——此说无凭。(3)四散门徒建立说——司提反殉道后,门徒四散(徒8:4),从而把福音传到罗马,此说可供参考。(4)五旬节圣徒建立说——五旬节时,圣灵大大降临在门徒身上,他们被圣灵充满用各国人的方言讲说天国的奥秘(徒2:10),结果许多人因而悔改接受福音,这批人把福音带到罗马,此说可供参考。(5)外地信徒迁移说——当时罗马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城市,号称“天下的中心”。当时有“条条道路通罗马”的讲法,可见罗马的确是人人向往的人间天堂。有不少人从外地迁移到罗马,在这些迁移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是基督徒,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因不同的原因迁移来罗马定居,以后互相认识,又互相关怀,逐渐组织成正式教会,此说可供参考。八、本书的分段第一段:引言(1:1-15)1、保罗的自我介绍(1:1)2、保罗的福音内容(1:2-6)3、保罗的受信对象(1:7)4、保罗的赤诚之心(1:8-15)第二段:福音的本质与果效(1:16-17)1、福音的本质(1:16-17)2、福音的果效(1:16-17)3、保罗对福音的态度(1:16)第三段:世人的情景与结局(1:18-3:20)1、外邦人的情景(1:18-32)2、犹太人的情景(2:-3:8)3、普世人的情景与结局(3:9-20)第四段:罪人的称义与成圣(3:21-8:)1、称义(3:21-5:21)(1)称义的方法(3:21-31)(2)称义的例证(4:)(3)称义的福乐(5:1-11)(4)称义的依据(5:12-21)2、成圣(6:-8:)(1)成圣的根基(6:1-11)(2)成圣的过程(6:12-23)(3)成圣的拦阻(7:)(4)成圣的秘决(8:)第五段:选民的可悲与希望(9:-11:)1、选民的可悲(9:-10:)(1)不明白神拣选人的旨意(9:)(2)不明白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10:)2、选民的希望(11:)(1)不是全体被丢弃(11:1-10)(2)不是永久被丢弃(11:11-36)第六段:圣徒的处世与生活(12:-15:)1、面对上帝(12:1-2)2、面对自己(12:3-8)3、面对教会(12:9-21)4、面对国家(13:1-10)5、面对时代(13:11-14)6、面对肢体(14:-15:13)7、面对工作(15:14-33)第七段:结束语(16:)1、举荐非比(16:1-2)2、问候圣徒(16:3-16)3、提醒教会(16:17-20)4、代人致候(16:21-24)5、信心交托(16:25-27)贰、内文第一段:引言(1:1-15)一、保罗的自我介绍:(1:1)1、自称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仆人”即“奴隶”,从这个自称中我们可以看出保罗内心的世界。(1)他是一个生命有大转变的人:从前他曾疯狂地迫害耶稣基督(徒9:1-2;26:9-11),而今却成为他的仆人,这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改变。(2)他是一个将主权归属于耶稣基督的人:他以耶稣为主,以自己为仆,这就说明他不再属于自己,乃是完全属于耶稣了(参加2:20;罗14:7-8)。(3)他是一个因爱而委身于耶稣基督的人:他为何肯自称是仆人呢?按保罗自己的话说,是因为基督的爱激励之故(参林后5:14)。他因基督的大爱,甘愿委身于主耶稣,唯命是从。2、自称是耶稣基督的使徒:“使徒”即“大使”:是奉差遣的意思。(1)使徒的职份是神选召的结果,而不是自取的。不是因行为,而是因神的恩典和怜悯(参林后4:1)。改革宗的学者,都从“蒙召”一词要强调出神的主权,神的呼召一定有功效。神呼召保罗作使徒,他一定成为使徒。(2)神选召使徒的目的,是为特派传神的福音。神在历世历代召唤过许多的人,如:摩西,基甸,撒母耳,十二使徒等。二、保罗的福音内容:(1:2-6)1、福音的来历:福音是来自于神的应许。自从伊甸园的悲剧发生以后,人就脚踏死亡,面向阴间,等待着的就是神公义的审判。但神不愿人类从此就在失望中残延度日,于是应许给人福音,因为惟有福音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希望。(1)应许的时间--“从前”(即万世之前,创世之前,很久很久之前)。可见福音不是保罗头脑里的产物,而是神在万世之前为我们人类所设立的救恩。(2)应许的方法--“藉众先知”(参来1:1-2),古时藉众先知来传说,末世神藉他独生儿子耶稣基督亲自将福音应许给我们。(3)应许的地点--“在圣经上”(指旧约圣经)。福音早在旧约时代,神就藉众先知在圣经上应许了(参创3:15;赛7:14;9:6;42:1-4;53:;弥5:2;民21:9等)。圣经是福音的根据,也是我们信仰的根据。撒但憎恨圣经,攻击圣经,扭曲圣经,否定圣经,但我们基督徒应多多查考圣经。2、福音的内容:福音的内容就是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位,他的身位非常特别,在他的位格里具有神人二性(即完全的神和完全的人),并且这二性是不可分割也不可混淆的。(1)按肉体说——是大卫的后裔——是完全的人——是人子——能体恤人的软弱。(2)按灵性说——是上帝的儿子——是完全的神——是神子——能救人脱离软弱。就因为他具有这神人二性,所以他就有资格成为我们人类的救主,对人类来说,他就是我们的福音。如果他仅是完全的神或完全的人,那么,他对于绝望的人类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如他只是高高在上的神,他就不能体恤人的软弱;如他只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最多会体恤人的软弱,但他不能拯救人脱离软弱。感谢主,耶稣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他既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又能救我们脱离软弱。3、福音的好处:福音的好处就是我们从他(耶稣基督)得恩惠和使徒的职份(或新约执事的职份)。(1)得恩惠--“恩惠”即恩典。我们都从神那里得什么恩典呢?如赦罪之恩,救赎之恩,医治之恩,加冕之恩,供养之恩等等(参诗103:)。(2)得职份--“职份”即新约执事(词义是‘仆人’、‘服事’等。)的职份(参林后4:1)。有了这个职份,一方面可以敞着脸坦然无惧地进到至圣所朝见神;另一方面可以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作为一个基督徒,他应该常常问问自己,我从主受了多少恩惠?我在福音上得了多少好处?我在我的职份上尽忠?三、保罗的受信对象:(1:7)从狭义方面讲,保罗是写给罗马教会;从广义方面讲,保罗是写给众教会的。“为神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是指众教会,教会就是那些奉召作圣徒之众人的团体。由此可知,圣徒即是:1、为神所爱的人。(参约13:1)2、为神所召的人。(参来3:1)圣徒们!切记你是神所爱的人,不管你的遭遇如何,千万不要怀疑神的爱,神是爱你的。同时也请记得,你是神召选过来的“圣徒”,是一个分别为圣的人,不管面临何种试探,千万不要沾染污秽。四、保罗的赤诚之心:(1:8-15)1、保罗为教会的美名感谢(1:8-9)(1)感谢的原因--因教会的“信德传遍天下”。“信德”:即好见证。好见证就如山上的城,街上的灯不能隐藏。罗马教会的好见证很快地在周围的地方传扬开来,这风声也传到保罗的耳朵里,当保罗听到这好见证后,就为远在罗马的教会向神感谢(虽然不是他所创立的教会,也不是他所牧养的教会),可见保罗真是个为完教会挂心的福音使者。(2)感谢的真诚--有神可以作见证,保罗的感谢是真诚的,不是虚情假义的。只有用“心灵事奉神的人”,才是真诚的人。许多时候我们有假冒伪善的行动是因我们没有用心灵来事奉神的结果。例:法利赛人(参太23:13-30)。他们只有在形式上而没有用心灵来事奉神,因此,被主责成为假冒伪善的人。2、保罗为教会的软弱祷告(1:10上)(1)是常常的祷告--常常的祷告是持续不断的祷告,而不是一年半载祷告一,二次;一,二次的代祷是容易做到的,但持续不断的代祷只有心中极有爱心的人才能做到。(2)是恳求的祷告--恳求的祷告是灵里负担的祷告,而不是漫不经意祷告一,二句;一,二句的代祷是简单省力的,但灵里负担的代祷只有心中极有负担的人才能承受。保罗不但是个极有爱心的人,也是个灵里极有负担的人,他曾说过:“有谁软弱我不软弱呢?有谁跌倒我不焦急呢?”(林后11:29)3、保罗为教会的复兴工作(1:10下-15)(1)是照神旨意,而不是凭己意--“平坦的道路”:即机会适宜。保罗不是凭自己的情感冲动去作一些自以为对的事,而是在作事之先寻求神的旨意,清楚神的带领。弟兄姊妹,当我们去为神工作时,千万不要只凭自己的一颗“好心”,“热心”;更重要的是寻求明白神的旨意。机会未到不要冲动(像摩西打死埃及人),要耐心等候神的旨意,在等候中加紧装备自己。机会来到时不要太推托(像摩西推托神的差遣),当马上回应神的差遣,按神的要求欢喜踏上征途。(2)是主动要求,而不是太被动--“切切相见”“屡次定意”,都说明保罗对工作的主动与渴盼。神的仆人和使女对工作应有渴盼的心和主动的态度,因为有份于神的工作是件荣耀的事,而不是苦差事。(3)是使人坚固,而不是败坏人--“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保罗的工作中心,是分享使人得坚固的得造就的讯息,而不是迎合人的肉意,混淆真道,以至于满足自己的欲望,惟利是图。他的目的是多得属灵果子,但他绝没有因“宗教界限”和“地盘观念”的驱使,昧着良心去讲一些似是而非,混淆视听的谬论来败坏那些“老实人”的信仰(参罗16:18)。(4)是欠债感觉,而不是称功劳--“无论是希利尼人(即希腊人),化外人(即没有受过希腊文化教育的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这就证明了一个福音使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有多少。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福音使者,在传福音的工作上他只有欠债的感觉(债:指一种心灵的负担),绝不会为了一点点的工作成绩就沾沾自喜,更不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多做一点点事而在人在神面前称功劳。①欠债的原因:一方面有感于神的托付和主爱的激励(参林前9:16-19;林后5:14);另一方面是有感于人对福音的需要(林前9:20-23;提前1:15-16)。②欠债的对象--全世界所有的人(包括男女老少,贫富智愚等)。③还债的态度--“情愿”:指甘心。“尽力”:指不顾一切,尽上最大的努力。第二段:福音的本质与果效(1:16-17)一、福音的本质——“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福音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一种哲学的道理,更不是只叫人讨论或研究的。福音乃是一种巨大的能力,是叫人相信,接受,经历且实验的。只要谁肯接受这福音,神的大能就运行在谁的身上,叫他改变,叫他称义。从这里给我们看见,传福音并不在于刻意表现自己的势力和才能,只要忠忠实实地把福音传扬出来就够了,因“福音本是神的大能”。二、福音的果效——“要救一切相信的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1、拯救信的人:(1)救的含义:A、指把人从罪恶里救出来(参太1:21)。B、指把人从撒但手下救出来(参来2:14-15)。C、指把人从死亡权下救出来(参来2:14-15)。D、指把人从良心不安中救出来(参罗8:1)。E、指把人从疾病束缚中救出来(参雅5:14-16)。(2)救的对象--“一切”相信的。(约3:16)中“神爱世人”的“世人”,原文即“世界”。意思是说,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神爱的对象,也是福音拯救的对象。(3)救的条件--“相信”的人。“信”是最简单,最方便,最公平的条件,人人都可以做到。不过请注意,这里的“信”不是一种认可或赞同,乃是一种接受和“归信”(指把耶稣接受过来当作生命的主宰,又把自己的灵魂主权完全归于耶稣)。(4)救的次序--“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这里的先后问题,并非指爱的深浅问题或情的轻重问题,乃是指时间的先后次序问题,因为福音的传播总有一个起点。不过,神是公义的,福音既先从犹太人开始,审判也是先从犹太人开始(2:9-11)。2、显明神的义:“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福音的果效一方面是为拯救相信的人,另一方面也是为显明神的义。(1)什么是神的义?--按保罗所说,神的义有两种:一是神判断人为义之义,即因信基督而被称义;另一是神本身之义分授于人(参罗3:22)。这两种义与律法的义(或良心的义)绝不相同,律法的义在神面前如同“树叶裙”(创3:7),就如同“污秽衣”(赛64:6;亚3:3-4)。我们不管是被神判断为义,抑或分授神本身的义,都是因为福音的缘故。(2)如何得着神的义?--“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神因我们的信,把他的义成为我们的义(参林前1:30;腓3:9)。“本于信,以致于信”是什么意思:A、指以信心开始,又以信心为顶峰;B、指凭信心入门,又以信心为道路;C、指藉信心开始,藉信心继续,又藉信心到终结。注意:这“信”是活的,是可以不断成长的。例:芥菜种的信心(3)得着这义有何好处?--“义人必因信得生”。义和生是相连的,人只有在神面前得到这个义,才有资格进入永生。三、保罗对福音的态度——“我不以福音为耻”。“福音”当时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认为是愚拙的道理(其实今天也有许多这样认为),但作为一个大有学问的保罗竟然说不以福音为耻,真是非常的了不起。由此可见:1、保罗是一个很有勇气的学者:他相信且传扬众人以为愚拙的道理,他不是一个普通的无知小民,乃是一个学富五车的文人墨客。今天,许多有一点点文化知识的人,就以科学自居,以信福音为耻,不敢公开接受福音,与保罗相比起来,真是太没有勇气了。2、保罗是一个对福音相当认识的传道人:他的勇气不是鲁莽之勇,而是因他对福音的真切认识,他曾对年轻的同工提摩太说:“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我知道所信的是谁,……”(提后1:12)。一个以福音为耻的人,就说明他对福音还没有真正的认识,一个真正认识福音的人,他必会如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第三段:世人的情景与结局(1:18/3:20)一、外邦人的情景:(1:18-32)外邦人的情景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不虔不义”。1、不虔不义的意义:不虔——指对神的不敬不尊;不义——指对人的不法不公。“不虔不义”,也就是不信而不义的意思;因上文已说明神的义要归给信的人,圣经又常以信徒为“敬虔”的人,如彼后二章六至九节以罗得为敬虔的人,所多玛人则为不虔不义的人。2、不虔不义的表现:(1)否认真神(1:18-20)——无神论的表现。这罪是不可原凉的,因为:神的存在是一件无法否认的事实。理由有二:A、人的本性证明神的存在(或返观内心):“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显明在人心里,因为上帝已经给他们显明了”。这句话暗示有些神的事情,并非人所能完全知道的,因神并没有给人显明;可是人不从他们所能知道的事中去认识神,却要在他们所不能知道的事上寻求证据,当然是无法认识神了。人所能知道的事,神在什么地方给人显明出来呢?——“人心里”。这话说明人的心灵有认识神的本能。例:良心的功用--有向善的倾向;宗教的倾向--有寻求神的天性。B、人的理性证明神的存在(或俯仰穹苍):“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这里的“已经显明”,“明明可知”,“无可推诿”等句子都说明,只要人不带任何偏见和有色的眼光,人的理性是无法否认神存在的事实的。故事:牛顿的天体模型使他的朋友猛然醒悟。(2)敬拜假神(1:21-23)——泛神论的表现。这罪可以说比否认真神的罪更重,因为他们把真神的位格污辱了,降低了。其实,人格都不容别人污辱和降格,何况是神格呢?他们从本性和理性上知道宇宙中有一位神,但他们不但不给他应有的荣耀,反而将他降格如同必朽的人,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荣耀感谢不归给造物主已经成为忘恩负义的人了,但若出于无知还可凉解,然而圣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说,他们不荣耀不感谢神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出于无知,反而是出于故意的。他们故意和神作对,不把荣耀归给神,真是一种顽梗背逆的举动。例如:为人之子女若不给父母饭吃已经是不孝不敬的举动了,如果反当着父母的面把饭菜倒给小猫小狗吃真是天理不容。人类明知有神的存在,为何反去敬拜受造之物呢?因为人类远离神否认神之后,心中的思念开始变为虚妄(空虚),无知的心开始昏暗了(混沌,渊面黑暗)。他们既不肯放弃罪恶,又想得着福佑。于是,他们为自己制造出既可以安慰自己,又可以听凭自己主使的偶像来。故此,偶像是人类空虚黑暗的写真,又是虚妄意念的产物。这样,他们自以为是最聪明的举动,即可以达到自我情欲的欲望,又可以得到灵魂的安宁。其实,神看他们是最最愚蠢的可怜虫。(3)放纵情欲(1:24-27)——放纵情欲是离弃真神,事奉假神的必然结果。一个人心中若无真理,恶欲便在里面发动。当恶欲发动之际,人就如脱缰的野马,失控的汽车,乱冲盲撞,必会身败名裂受当得的报应。逆性情欲,同性相恋的行为,乃是人类放纵情欲到了极点的体现,也是罪恶演变的必然结果。这种逆着神的定规,人的伦理之行为,必会受到其逆向规律的报应。例:爱滋病(爱死病)就是一例。(4)邪僻背理(1:28-32)——“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存心:是内因;行事:是外因。心既“邪僻”,行事自然就不“合理”了。一个人的行为都是受到他思想的支配,正如主所说:“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太12:35)。A、存邪僻的心。什么是邪僻的心?不义:指把神和人应得的据为己有。邪恶:指有意利用无辜者的天真去毁坏人性的善良。贪婪:指以不知足的心去掠夺其不应得的东西。如:财物方面--不顾廉耻和诚实;伦理方面--踏在别人身上升官发财;道德方面--追求不应有的欢乐。恶毒(或阴毒):指包括一切的罪恶,形容一个人完全缺乏一种好的因素。如:一个法官。他若缺乏法律知识,道德意识,又缺乏正直的品格,他就可说是个恶毒的法官。嫉妒:有好坏之分。好指努力达到和别人一样;坏指抱怨怀恨。凶杀:表面看是忿怒及残忍的行动,实际上更当注意忿怒憎恨的心。争竞:指因野心,喜好名誉而产生的搏夺争夺。诡诈:指邪恶弯曲,心肠不正;这词原意是用来形容纯金及酒中搀有的杂质。毒恨:指把握人的不当处,以最坏的意思去解释。B、行不合理的事。什么是不合理的事?谗毁的:指在大众面前,公开述说人家的坏处(或讲说人家隐晦的故事)。背后说人的:指私下里交头接耳,细声讲说人家的坏处。怨恨神的:指憎恨神妨碍他的自由,欢乐。侮慢人的:指以损伤,侮辱令人愁苦,狼狈来换取自己的喜乐的举动。狂傲的:比骄傲更自大些。指除了自己以外,他贱视每一个人。自夸的:指假以为有其实没有的装腔作势。如:自以为比别人更属灵。捏造恶事的:指不满足于普通的罪,藉着无事生非去追求新鲜,刺激的罪。违背父母的:指对父母的不孝不敬。无知的:指不会从经验中学习到功课,不会用神赐给他的心智去思想有关神的事。背约的:指为人不诚实,不守信用。无亲情的:指对家庭的爱毫不在乎。不怜悯人的:指不值钱人的生命。3、不虔不义的结果:(1)神任凭他们(1;24;26;28)——“任凭”(原文PARADIDOMI),有两个意思:一是交付(林前5:5);二是放弃(罗1:24;26;28)。这里的任凭是放弃的意思,神为何要放弃他们,任凭他们敬拜假神,放纵情欲呢?因为他们“虽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虽知道神判定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然而他们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由此可见,神的任凭是在人拒绝悔改之后。这样,人的灭亡责任不在神,而是在人自己。(2)神审判他们(1:18)——不虔不义的行为就是敌挡真理的表现,敌挡真理的结果,就必遭受神忿怒的审判。虽然神的审判现在还没有完全的来到,但神忿怒的兆头已经“显明”出来了。“显明”即是一种警告,今天的一些恶人遭报,仅仅是神对大多数恶人发出的一种警告例:西罗亚池子倒塌压死的人是其他活着人的警告(路13:1-5)。二、犹太人的情景:(2:-3:8)〈一〉好论断,藐审判(2:1-16)1、犹太人喜欢论断人:(2:1-11)犹太人喜欢用律法论断人的是非,而往往自己所行的却和别人一样。他们忘记上帝不是看人“知道”什么,乃是看人行什么。行为既是不好,上帝必照人的行为报应人。(1)论断人的神必照真理审判他(2:1-3)--“论断”:是指让自己站在审判者的地位上来批评别人的道德行为。“真理”:是指神的话语(参约12:48)。A.、论断人的为何会遭受神真理的审判呢?一是抢夺了上帝的审判权;世上的任何人都没有资格站在上帝的地位上审判人,审判人的只有上帝自己(参林前4:3-5)。二是自己所行的和别人一样;神审判人是依照人的行为,若行得好,就蒙悦纳;若行得不好,就必受审判(参创4:7;加6:7-8)。B、一个行事与人无异的人为何会去论断人呢?因为人常喜欢藉论断别人来为自己的失败作掩饰,藉指责别人的罪恶来表示自己是清白纯洁的。例如:大卫。当拿单先知以国中一富户的恶行来暗示大卫的罪行时,想不到大卫不但没有领会拿单先知的弦外之音,反而故作震怒的给那富户作了审判。从大卫对那富户的判语中,好象他是一个高风亮节,嫉恶如仇的人。但是,他能藉此论断掩饰逃避神的审判推诿自己的罪责吗?不可能的,因为神必按真理审判他。(参撒下12:)(2)论断人的是藐视神的恩慈,宽容和忍耐(2:4-11)“恩慈”:即慈爱温柔。主对犯奸淫被捉的妇女就是恩慈(参约8:3-11)。若那妇人从主那里离开以后,又重去犯奸淫的话,那就是藐视神的恩慈了。“宽容”:即神为给予我们机会暂时停止敌意及仇视。我们若视而不见,仍我行我素,就是藐视神的宽容了。“忍耐”:指神完全有能力毁灭一切与他敌对的人,但他在忍耐怜悯中,止住他的手。神没有在人犯罪以后,立即施以刑罚,这并不证明神的无能,却证明了神的忍耐。如果有人犯了罪,却因没有立刻遭受审判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是无人能敌的,这就是藐视神的忍耐。我们应该知道神之所以恩慈,宽容,忍耐待人,是要给人有悔改的机会(参彼后3:9),而不是叫人去论断人。人若是在神的恩慈,宽容和忍耐面前仍刚硬不悔改的话,终必面对神“公义审判的日子”,那日,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若肯悔改,恒心行善,寻求荣耀,尊贵和不能朽坏之福的,神就以永生报应他们。若不悔改,反而结党不顺从真理,神就以忿怒,恼恨报应他们。因为神是不偏待人的。2、神审判人的原则:(2:12-16)神的审判是公正的,他不会徇私情面,必按真理审判。怎样的审判算是公正呢?(1)有律法的按律法审判:这特别是对犹太人说的。犹太人有律法(律法是指旧约的各种律例典章),这律法是神给人的行为准则。神对犹太人的要求是遵守律法,(原来在上帝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遵守多少是蒙福多少的依据;反之,背逆多少,就定罪多少。(2)无律法的按良心审判:这特别是对外邦人说的。“良心”即是非之心,或称“良知”。神造人时,将良心安插在人里面,良心就成为“不成文的律法”。良心会在人里面对每一件事作出互相较量,或以为是,或以为非,然后择是去非。因此,保罗说:“没有律法的外邦人,若顺着本性行律法上的事,他们虽然没有律法,自己就是自己的律法”。外邦人若顺着本性(理性)行律法上的事,就起着良心的作用,见证是非,就如律法作用在犹太人身上一样。(3)听过福音的按福音审判:保罗说:“就在神藉耶稣基督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照着我的福音所言”。“审判人隐秘事的日子”,是指将来的审判大日。在那日,人一切的事都在神的面前赤露敞开(包括不为人知的那些事)。“我的福音”是指保罗从神直接领受的“因信称义的福音”,又是指“基督的福音”。人既不能靠行律法,靠良心的本性得救,神就格外施恩,差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带着他那丰满的恩典和真理来到世间,“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在这里保罗提出了神的又一审判原则——基督的福音。福音的传播,一方面是得救的信息,另一方面是定罪的信息(参林后2:14-16)。听了福音而相信的人,就可因福音得救;听了福音之后,如果反而拒绝的话,福音就起来定人的罪。犹太人听了福音之后,不但不接受,反而蔑视这福音,以守律法自恃,这样他们在福音面前是难逃神公义之审判的。〈二〉知律法,犯律法:(2:17-24)1、犹太人的特殊恩宠(2:17-20)——犹太人的特殊性表现在:(1)神面前的地位。有六个方面:A、他们被称为神的选民:犹太人是神从万民中分别出来归自己的选民。(参诗105:43;106:5;赛43:20;65:9)B、他们有神所赐的律法:这是神藉摩西赐给他们的(参申31:9;33:4;来9:19)。这律法是犹太人独有,外邦人所没有的。C、他们认识独一的真神:外邦人只知道敬拜各式各样的假神,而犹太人却从很早就知道敬拜独一的真神,并且以独一之神为夸口。(参申6:4)D、他们从小受律法的教训:他们不但有律法,并且从小就受律法的教导,知道如何事奉神。E、他们能晓得神的旨意:这是指他们对独一神的敬拜而言,并非指每一件都能晓得神的旨意。F、他们能分别是非:指他们能分别什么是神所认为是的,什么是神认为非的;什么是神所可爱的,什么是神所可恨的。(2)人面前的地位:有五个方面:A、他们是瞎子的领路者:瞎子是指外邦人,他们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后4:4),不认识真神。犹太人有责任在认识神的事上给外邦人领路。B、他们是黑暗中人的光:外邦人没有真理的启示和光照,所以常被称为“坐在黑暗中的人”(太4:15-16),而犹太人有从神那里的启示,所以犹太人有责任在真理上成为外邦人的光。C、他们是蠢笨人的师傅:外邦人在属灵的事上是蠢笨的,他们不但不能明白属灵的深奥之事,就是在敬拜神的事上也是无知的很。所以犹太人在属灵的事上就是外邦人的导师。D、他们是小孩子的先生:“小孩子”是指那些只受过世界学说教导,却没有受过圣经真道教训的人。世界一切的学说,不管看起来有多高深莫测,但与圣经的真理相比较,只不过是“世上的小学”而已(参西2:8)。犹太人因为受过圣经真理的教导,所以可称得上是未受过真理教导之小孩子的先生。E、他们是知识和真理的模范:“模范”即模型。犹太人虽然不完全知道真理的“本体”,但他们在律法的知识上已有真理的模型了。有了这个模型,只要人不带偏见就应该很容易就能认识真理的本体(主耶稣)了。所以犹太人应该是耶稣的开路先锋,为耶稣在外邦人身上施行救恩作铺路工作的。2、犹太人的实际光景:(2:21-24)犹太人在神在人面前的地位是如此的不一般,然而他们的实际光景又怎么样呢?(1)教人不教己:只知教导别人,却不知教导自己。对一个教师而言,最大的悲剧就是把真理的知识教导给别人,自己所行的却与真理相背。故此,保罗时时告诫自己,当天天以真理来攻克己身,免得“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7)。(2)讲人不讲己:常常讲说偷窃是可耻的,因为他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自己竟然在暗地里也做了一些偷窃的事。常常讲说奸淫是可恶的,因为他违背了天理人伦;而自己竟敢在暗地里也做了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许多时候只会讲别人,而自己所行的又是和别人一样。例如:耶户(参王下9:-10:;何1:4)。他讲说亚哈家拜巴力的罪恶太不该,而他自己后来为了政治的缘故仍落入巴力祟拜之中,难怪神要向他讨罪。(3)夸律不认己:犹太人常常指着律法夸口,但却没有认识自己的行为已是犯律法了。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表现,自相矛盾的言辞及动作在犹太人的生活中时有出现(其实我们亦然),以至使神的名常因他们之故在外邦遭受亵渎。保罗在此用了一连串的问题来质问犹太人,目的是叫犹太人知道自己的罪恶。保罗告诉他们,外邦人是因无知犯罪而成为罪人,以至落到神公义的审判之下;而今犹太人的罪恶却是明知故犯。〈三〉守仪文,缺实际(2:25-29)保罗在此以割礼为例,指出犹太人守仪文缺实际的可怜状况。1、仪文的割礼与律法的精义(2:25-26)——犹太人只强调仪文形式的割礼,而忽略了有关律法上记载割礼的精义。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割礼就是祖宗亚伯拉罕在神面前蒙福的依据,也是他在神前获得救恩的保证。只要受了割礼,救恩就有了保证,殊不知亚伯拉罕的割礼仅是神给他的一个记号,目的是为要表明他是一个分别为圣的人,是已经割去私欲,脱离罪恶的关系了;这个记号留在他身上是为使他常常想起曾和神立约的地位,以致激励他的心去遵守神的律法。因此,保罗很诚恳地向犹太人指出,仪文的割礼必须和律法的精义紧紧地联合在一起,它是不能单独存有的。一旦它失去了律法精义的支援,那么它也就失去了其本身存有的价值。保罗又进一步地说,那没有律法精义作后盾的割礼,它还不如那些本来未受割礼,却全守律法的人好。甚至那虽未受割礼却全守律法的人,将来会有资格起来审判那没有律法精义作后盾而受过割礼之犹太人。保罗的这番理论和主耶稣曾讲过的话意思几乎是一样的,主耶稣说:“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太12:41-42)。2、肉体的割礼与心灵的割礼(2:28-29)——犹太人认为,只要肉体上受过割礼的人,就已经与罪隔绝了。其实,肉体的割礼并不能真正叫人的情欲受对付,也不能真正把人的情欲和肉体的败坏“割”去,它能做的只不过从人身上割去一块皮而已!因为情欲是里面的事,而肉体的割礼是外面的事;里面的问题不是靠外面的方法可以解决的,里面的问题只有用里面的方法去解决。因此,保罗说:“真割礼是在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里的“心”是指心灵;这里的“灵”是指圣灵。保罗的意思是说,肉体的割礼并不是真正的割礼,因为它仅是外面的一种记号;真正的割礼应该是在人心灵里面的对付。这心灵里的对付工作,是圣灵在人心里工作的结果,而不是仪文的肉体割礼所能办到的。3、人手的割礼与神手的割礼(2:29)——肉身的割礼是出于人的手,人对别人所施行的宗教仪式仅是代表完成一种手续,或是完成一种托付,他并不表示神的应许与保证,只有神的灵亲自在人心灵里动工,他才能有来自神的应许与保证。由此可见,本段经文旨在提醒那些按手续入教,却没有真正重生的人,不要因已入教而满足,更应追求作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又提醒那些按形式事奉,却没有用心灵事奉神的人,不要只满足于数量的多寡,更应重视质量的提高。〈四〉受圣言,背神旨(3:1-8)这段话保罗是特别针对几种诡辩的人说的,他们可能听了保罗以上关于犹太人的论述,心中不服。故此,保罗想在这里将事论事,再一次指明犹太人的罪恶。反对保罗言论之人的问题有三个,它们分别是:1、犹太人有没有长处(独特处)?(3:1-2)保罗在上文讲到,外面肉身的割礼,不是真割礼;真割礼是在心里,它是在乎灵,并不在乎仪文。这样,犹太人及同情犹太人的一些人自然要问“这样说来犹太人有什么长处,割礼有什么益处呢?”犹太人是神特选的子民,割礼是神特赐的恩典,难道神会作一些根本没有意义的事吗?若完全否定了犹太人和割礼,那么整部〈旧约圣经〉就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了。保罗的回答是,他无意完全否定犹太人,相反,且还十分肯定犹太人在神面前的长处。那么,他们的长处究竟是什么呢?保罗举例说:“第一是上帝的圣言交托他们”,“圣言”是指上帝的话语或圣经的话。上帝没有把他的圣言交给外邦人,却把它交给了犹太人,这不能不说是犹太人的长处或独特处。然而可悲的是,他们的长处反倒成为他们定罪的开始,因为他们不但不照着上帝的圣言去行,反而违背了上帝的命令。2、人的不信能废掉神的信吗?(3:3-4)反对保罗观点的人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犹太人既然因为不信而被神废弃,没有能在他们身上应验神的圣言所要成就的工作,那么,神的信实(或原先计划)不是被人的不信所破坏,所废除吗?如果是的话,神不就显得太脆弱,太无能了吗?因为他的计划是那么轻易被人所废除。保罗十分干脆而坚定的回答说:“断乎不能!不如说,上帝是真实的,人都是虚谎的。如经上所记:‘你责备人的时候,显为公义;被人议论的时候,可以得胜’。”保罗认为人的不信固有人的自由,但人的不信是不能使神变成不信实的(或不实现他的应许,他的旨意)。人的不信,只能是显明了他自己向神背旨的真实性,而不能有损于神的信实;只能是把自己放在神的审判之下,却不能改变神的计划。事实证明,因为犹太人的背旨不信,福音却因此广传于外邦的世界,使许多外邦愿意相信的人得着救恩,使神的信实显扬于万邦。可见,神的旨意是不被人所破坏的(参斯4:13-14)。3、人的不义可以彰显神的义吗?(3:5-8)反对保罗观点的人接着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既然因为犹太人的不义,倒使神彰显出他的公义;因为犹太人的不信,倒使外邦人蒙恩;因为犹太人的虚谎,倒显出神的荣耀。那么,神为何还要降怒,还要审判人呢?如果神真的因此而降怒审判人的话,不就显得他是不义的神了吗?另外,如果因人的罪恶反而显明神的良善,人为什么不走“作恶以成善”的路呢?因为犹太人所行的虽恶,但所得的结果却是善的。例:启2:24节的背景。当时,耶洗别教导主的仆人们说,为了要抵挡撒但,首先必须要了解撒但;为了要抵挡罪恶,首先必须对罪恶有一个更深奥的知识,意思是说比一般基督徒对罪恶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更深的了解。因为一般的基督徒在与罪妥协的事上非常惧怕。如果你真要与罪决斗周旋到底,那么你首先必须要放弃一切,脚踏实地的进入罪恶的深渊中,这样你才能得到第一手的经验,体会到底罪是什么,并且知道你所要抵挡的究竟是什么。就是我们常常所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不是有一些人对这一类的教训很热中呢?这好象是说要了解醉酒的罪恶真相,你首先必须要成为醉酒的人,并且时时喝醉酒;然后你就确实知道醉酒到底如何,并且知道你所抵抗的情形又是怎么样。例:犹大卖耶稣保罗的回答是,神能借用万事成功他自己的荣耀,不管是人的背逆还是人的顺从;是人的咒诅还是人的赞美。但这并不在于人方面的怎样,乃完全在于神的智慧。由此可见,人无论怎样辩驳,都不能在神面前推诿自己的罪责,那些自以为聪明人的强嘴,只不过是越发显出他的无知,越发增添他的罪恶罢了。从以上犹太人的情景中我们看见,他们的错误是自信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子孙,神给他们有特殊的地位,也有特殊的权利。以至利用自己的特殊权利,任意妄为,最后把自己放到神的审判之下。而保罗给他们指出,他们虽有特殊的地位,但不是拥有特殊的权利,而是特殊的责任。神并不是对他们说:“你们是特殊的子民,因此你们可以随心所欲”,而是对他们说:“你们是特殊的子民,因此你们的生活应与众不同,照神的喜欢去做”。三、普世人的情景与结局:(3:9-20)〈一〉普世人的情景(3:9-18)——都在罪权之下。1、罪的广泛性:(3:9-12)本段经文中的“都”,“没有”,“没有一个”,“一同”等词都是指着罪的广泛性说的。到底广到什么程度呢?保罗引用旧约诗篇十四篇1-3节及五十三篇1-3节中的经文指出,已经广到世上没有一个人不犯罪的,不管是庶民还是圣贤,都受到罪恶的传染。“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就是指所有的人都在罪的指挥,权威,统治之下,并且没有方法可以逃避。“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就是指虽然有许多人为的宗教兴起,想要救人脱离罪恶的权势,但无奈他们的信仰都是偏离救恩的正路,所以他们那些人为的虔诚与宗教礼仪,在拒罪方面都显得苍白无力,没有意义和价值。2、罪的深入性:(3:13-18)本段经文中的“喉咙”,“舌头”,“嘴唇”,“口”,“手”,“脚”等词都是指着罪的深入性说的。到底深入到什么程度呢?保罗遂引用了诗篇五篇9节,一百四十篇3节,十篇7节,三十六篇1节及以赛亚书五十九章7-8节的经文,指出人的每一个部分,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都受到罪恶的影响。罪影响人舌头的声音(毁坏,欺骗,恶毒),行为的表现(压迫,坏乱,仇恨)乃至品格的性质(无知,凡庸,欺诈,无用)。因罪侵入人的内心,使人的本性完全异化,难怪耶利米深深叹息地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耶17:9)〈二〉普世人的结局(3:19-20)——都在审判之下。这两节经文讲到律法的三种功用:1、叫人知罪:律法(包括成文的律法和不成文的律法)仅是人训蒙的师傅,它的职责为的使人对罪有所觉悟,最终来到基督那里得救恩,但它本身并无力量叫人称义(加3:24)。例如:医院里X光的照射设备,它主要的功能是要发现或证明人身体上的疾病,但它并不是为治疗疾病用的。2、塞住人口:特别是犹太人的口,一般来说,非犹太人比较容易承认自己有罪,唯独犹太人,自恃有神的律法,处处指责外邦人,自视比外邦人更尊贵,更圣洁。但保罗清楚向他们指出,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为义。从行律法的角度看,不管是外邦人还是犹太人都是不够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的。这样,律法就把各人的口给塞住了。3、叫人伏在审判之下: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故此,普世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由上所见,罗马书一至三章旨在剖析犹太,外邦及普世人的罪恶,使他们自我觉悟罪恶,这为世人承受救恩的福音作了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假若人无罪恶的自知,就无意去接受基督的救恩了。保罗在详论基督的救恩时,先论及世人的罪相,这是非常智慧的次序,是每一个福音使者值得借鉴的一种播道方法。第四段:罪人的称义与成圣(3:21-8:)前面保罗指出世人都犯了罪,都伏在神公义的审判之下,等待着人类的命运就是绝望的死亡。而本段保罗给绝望的人类指明一条救恩的光明大道——“因信称义”。一、称义(3:21-5:21)这个“义”是上帝的义,不同于律法和良心的义。人若拥有这个义,就在上帝面前获得了新地位——“神儿子的地位”。1、称义的方法(3:21-31)(1)根本——神的恩典保罗说:“但如今神的义在律法以外已经显明出来,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如今却蒙神的恩典……就白白的称义”。这里的“但如今”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即绝望的世人因福音的缘故将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律法以外”即法外开恩,或不在律法的领域之内;“显明出来”即已经开始实施了,或已经展示在世人面前了;“有律法和先知为证”即这信息是合乎圣经的,或这信息是应验了律法和先知书中的预言;“白白地称义”即不必付任何的代价就可以得到的。在这里保罗很清楚地,也十分有把握地告诉全世界上的人——人类有希望了。也许有人会问,此话怎讲?保罗的回答是:因为神的义已经显明出来了。问:在那里显明出来呢?答:在律法以外。问:是谁显明出来的呢?答:是神自己。问:神不记人的罪吗?答:他想以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好再给人一次机会。问:他的目的何在?答:使人知道他自己为义,也使信他的人为义。问:有什么根据呢?答:有律法和先知为证。问:需要什么代价呢?答:白白赠送的。(参弗2:8-9)(2)凭藉——基督耶稣的救赎罪人怎么能白白得着神的恩典呢?保罗说:“因基督耶稣的救赎”。A、救赎的意义:“救赎”原文有“赎回”及“释放”的意思。“赎回”即为奴隶赎回他的自由,作一个自由人。“释放”即如摩西使以色列人从埃及的奴役下得到解放。“救赎”这词原用于奴隶市场;当付足了足够的代价,奴隶就可以得着释放。保罗在此用这词说明耶稣基督为人的罪付出了代价,一方面使人从神的忿怒之下得着释放,可以得立在神的恩典中(罗5:2);另一方面使人从罪权和死权之下得着解放,不用再作罪恶的奴隶而活着(来2:14-15)。B、救赎的方法:基督耶稣救赎我们不是用他大能的权柄,也不是用黄金白银,乃是凭藉他自己的宝血(彼前1:18-19)。他为救赎我们甘愿离天降世,亲自成为我们的赎罪祭,舍身流血,担当我们的罪孽,并用自己的血来洁净,涂沫我们的罪孽;又亲自成为我们的挽回祭,挽回了神的忿怒,使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3)条件——人的相信耶稣基督的救赎是如何达到罪人的身上呢?保罗的回答是:“藉着人的信”。可以说信是最容易,最公平的条件,人人都可以办到。神以信作为人称义的条件,也可说是最智慧的方法。不过,这“信”不是一种赞同,同意,或认可,而是一种接受。接受就是用心灵将神及神设立的救恩接到心里来,以神为主,以己为仆,并将神的救恩转化为自己主观的信仰。(4)方式——白白地称义。“白白地”即免费的,不用自己付代价所得的。不过,在我们这边虽是白白不用付代价的,但在神那边却不是白白的称我们为义,而是以重价换来的(林前6:19-20)。由此可见,称义的方法是公正的:①没有分别:称义不分国藉,种族,阶级,性别……。为什么?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无一例外。人既在罪的问题上是没有分别的(不论罪重罪轻,罪多罪少在地位上都是罪人),故此在称义的问题上也是没有分别。②没有可夸:称义和人自身的道德,地位,智慧,金钱……无关。为什么?因为人称义不是藉着立功之法,乃是藉着信主之法;不是在乎遵守多少律法,乃是在律法以外(或与行律法无关)。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一切道德善行的价值,应该说道德善行有它的价值和作用。比如:(A)善行可以验证人信心的真假;(B)善行可以使别人多多得益;(C)善行可以荣耀神的圣名;等等。但善行的本身却与称义无关。小结:保罗郑重地告诉每一个基督徒,应当“看定了”,人称义的方法是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这“看定了”三个字是很重要的,现在许多人的信仰出问题,就是因为没有看定的缘故,比如:加拉太教会(加1:6;2:16-21)。2、称义的例证:(4:)保罗为了说明因信称义的确信性,遂引用了旧约圣经的名人名句作为这个真理的佐证,好使那些有犹太背景的基督徒对这个真理有深切的了解。(1)以亚伯拉罕的称义为证:(4:1-5)亚伯拉罕的称义告诉我们,他是:①不凭肉体——指不凭肉身的割礼。神与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是割礼,这却使犹太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亚伯拉罕是凭肉身的割礼才得与神立约。其实刚相反,神不是因他行割礼才称他为义,反之,割礼倒是他蒙恩的印证,正如行为是真信心的印证一般(雅2:14-18)。②不凭行为——指不凭天然的道德。亚伯拉罕虽有超于常人的高尚道德,但他同样也有许多不可原凉的过错。比如:在下埃及时,害怕自己会遭遇不测竟教唆妻子以兄妹相称,真是太自私,太没有大丈夫的风范了(创12:10-16)。③并无可夸——指凭自身的条件都不合格。亚伯拉罕之所以被神称义完全是出于神主动的恩典,而不在乎亚伯拉罕自身的条件,亚伯拉罕所能做的就是投入他的信心(创15:6)。亚伯拉罕如此,他的后裔更是如此。在这里,保罗又特别给“恩典”下了一个很好的定义,什么是恩典?就是不做工,只凭信而得的。保罗在这里给恩典下定义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懂得称义是属于恩典的范畴之内,故此,人在神面前称义是根本没有可自夸的。④只算为义——指神对亚伯拉罕的一种态度。亚伯拉罕信神的那一刻,他本身并非立刻拥有“义”的生活,但神已算他是义人了。例如:一个青年人刚刚拜了一个木工师傅为师,也许他什么都还不会,但是,当他和师傅一起去做行业时,顾主已把他也当师傅称呼了,因为顾主已算他是一个师傅了。今天基督徒在神面前因信耶稣基督而被称义,也是这样“算”的。(2)以大卫的经历为证:(4:6-8)“正如大卫称那行为以外蒙神算为义的人是有福的。他说:‘得赦免其过,遮盖其罪的,这人是有福的;主不算为有罪的,这人是有福的。’”大卫的经历告诉我们,他是:①在行为以外蒙恩的——按行为大卫实在是一个卑鄙无耻,心恨手辣的人,他为得着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竟用卑鄙无耻的手段把她接到王宫里来,后为遮盖自己的淫行,竟借刀杀死乌利亚,之后又假猩猩地充当起慈善家,把已成寡妇的拔示巴接到王宫里归于自己。按行为大卫实在是如他自己所判定的,是当死的(撒下12:1-6)。但大卫后来为什么没有被神刑罚至死呢?因他遭受拿单先知责备时,就大大懊悔自己所行的,以忧伤的灵,痛悔的心仆倒在神面前,向神认罪(诗6:6;51:17),结果就得到神的赦免。那么,大卫是凭什么得到神的赦免呢?是在“行为以外”因神的恩
本文档为【(推荐)罗马书讲义(陈永良)】,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20.0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夕夕资料
拥有专业强大的教研实力和完善的师资团队,专注为用户提供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同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格式:doc
大小:181K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1-03-30
浏览量: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