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书详解《大学》

四书详解《大学》

举报
开通vip

四书详解《大学》四书之《大学》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

四书详解《大学》
四书之《大学》全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慊)。古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呼!”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搮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于(呜)戏(呼)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乌)缉熙敬止。”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僻)焉。之其所贱恶而辟(僻)焉。之其所畏敬而(僻)焉。之其所哀矜而辟(僻)焉。之其所敖(傲)惰而辟(僻)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 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悌); 上恤孤,而民不倍(背)。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僻)则为天下僇(戮)矣。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大学》简介 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至于《大学》的作者,程颢、程颐认为是“孔氏之遗言也”。朱熹把《大学》重新编排整理,分为“经”一章,“传”十章。认为,“经一章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就是说,“经”是孔子的话,曾子 记录 混凝土 养护记录下载土方回填监理旁站记录免费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集备记录下载 下来;“传”是曾子解释“经”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  《大学》的版本主要有两个体系:一是经朱熹编排整理,划分为经、传的《大学章句》本;一是按原有次序排列的古本,即《礼记》中的《大学》原文。以朱熹《大学章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篇就是采用的《大学章句》本。   “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经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的一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是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新民是指让人们革旧图新。止于至善是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本末是指做事要分清主次,抓住根本。格物致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诚意就是“勿自欺”,不要“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齐家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治国平天下是谈治理国家的事。怎样治理国家呢?首先要作表率;自己讨厌的,不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见贤能举,举而能先。 《大学》第一篇 三纲八目的追求(经) 【原文】   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8);致知在格物(9)。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10),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1)。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注释】   (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能的! 【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子至善。它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 设计 领导形象设计圆作业设计ao工艺污水处理厂设计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清扫机器人结构设计 的条目工夫,也是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色彩的人生追求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大学》第二篇 弘扬光明的品德(传一) 【原文】   《康诰》(1)曰:“克明德。”(2)《大甲》(3)曰:“顾(讠是)天之明命。”(4)《帝典》(5)曰:“克明峻德。”(6)皆自明也。(7) 【注释】   (1)康浩:《尚书·周书》中的一篇。《尚书》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的一些文章的汇编,是”五经”之一,称为“书经”。全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2)克:能够。   (3)大甲:即《太甲》,《尚书·商书》中的一篇。   (4)顾:思念。是:此。明命:光明的禀性。   (5)帝典:即《尧典》,《尚书·虞书》中的一篇。   (6)克明峻德:《尧典》原句为“克明俊德”。俊:与“峻”相通,意为大、崇高等。   (7)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几句话。 【译文】   《康诰》说:“能够弘扬光明的品德。”《太甲》说:“念念不忘这上天赋予的光明禀性。”《尧典》说:“能够弘扬崇高的品德。”这些都是说要自己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在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自我完善”,毛泽东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大学》第三篇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传二) 【原文】   汤之,《盘铭》(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诰》曰:“作新民。”(3)《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4)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注释】   (1)汤:即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的箴言。这里的器皿是指商汤的洗澡盆。   (2)苟:如果。新:这里的本义是指洗澡除去身体上的污垢,使身体焕然一新,引申义则是指行精神上的弃旧图新。   (3)作:振作,激励。新民:即“经”里面说的“亲民”,实应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诗曰》”句:这里的《诗》指《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维:语助词,无意义。   (5)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时候指贵族,有时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据上下文不同的语言环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译文】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下追求完善。 【读解】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也就是毛泽东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你不仅可以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大学》第四篇 找准自己的位置(传三)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2)。”子日:“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3)!”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诗》云:“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闲)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4)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闲)兮者,恂栗也(6);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讠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注释】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诗经·商颂·玄鸟》。邦畿(ji),都城及其周围的地区。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栖息等多种含义,随上下文而有所区别。在这句里是居住的意思。   (2)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引自〈诗经·小雅·绵蛮〉。缗蛮,即绵蛮,鸟叫声。隅,角落。止,栖息。   (3)“穆穆”句:引自《诗经·大雅·文玉》。穆穆,仪表美好端庄的样子。於(wu),叹词。缉,继续。熙,光明。止,语助词,无意义。   (4)《诗》云:这几句诗引自《诗经·卫风·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水边。斐,文采。瑟兮(亻闲)(xian)兮,庄重而胸襟开阔的样子。赫兮喧兮,显耀盛大的样子。(讠宣),《诗经》原文作“(讠爰)”,遗忘。   (5)道:说、言的意思。   (6)恂栗,恐惧,戒惧。   (7)於戏!前王不忘:引自《诗经·周颂·烈文》。於戏(wuhu):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8)此以:因此。没世:去世。 【译文】   《诗经》说:“京城及其周围,都是老百姓向往的地方。”《诗经》又说:“‘绵蛮’叫着的黄鸟,栖息在山冈上。”孔子说:“连黄鸟都知道它该栖息在什么地方,难道人还可以不如一只鸟儿吗?”《诗经》说:“品德高尚的文王啊,为人光明磊落,做事始终庄重谨慎。”做国君的,要做到仁爱;做臣子的,要做到恭敬;做子女的,要做到孝顺;做父亲的,要做到慈爱;与他人交往,要做到讲信用。《诗经》说:“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研究学问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修炼自己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他庄重而开朗,仪表堂堂。这样的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这里所说的“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是指做学问的态度;这里所说的“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是指自我修炼的精神;说他“庄重而开朗”,是指他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说他“仪表堂堂”,是指他非常威严;说“这样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可真是令人难忘啊!”是指由于他品德非常高尚,达到了最完善的境界,所以使人难以忘怀。《诗经》说:“啊啊,前代的君王真使人难忘啊!”这是因为君主贵族们能够以前代的君王为榜样,尊重贤人,亲近亲族,一般平民百姓也都蒙受恩泽,享受安乐,获得利益。所以,虽然前代君王已经去世,但人们还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 《大学》第五篇 凡事抓住根本(传四)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1)无情者不得尽其辞(2)。大畏民志(3)。此谓知本。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犹人,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语。   (3)民志:民心,人心。 【译文】   孔子说:“听诉讼审理案子,我也和别人一样,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敢花言巧语,使人心畏服,这就叫做抓住了根本。 【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色。 《大学》第六篇 获得知识的途径(传五)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   ①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②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   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④益,更加。 【译文】   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实践论》语)   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大学》第七篇 不要自欺欺人(传六)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恶恶臭(3),如好好色(4),此之谓自谦(5)。故君子必慎其独也(6)!   小人闲居(7)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8),掩(9)其不善,而著(10)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11),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12),德润身(13),心广体胖(14)。故君子必诚其意。 【注释】   (1)其意:使意念真诚。   (2)毋:不要。   (3)恶(wu)恶(e)臭(xiu):厌恶腐臭的气味。臭,气味,较现代单指臭(chou)味的含义宽泛。   (4)好(hao)好(hao)色:喜爱美丽的女子。好(hao)色,美女。   (5)谦(qian):通“谦”,心安理得的样子。   (6)慎其独:在独自一人时也谨慎不苟。   (7)闲居:即独处。   (8)厌然:躲躲闪闪的样子。   (9)掩:遮掩,掩盖。   (10)著:显示。   (11)中:指内心。下面的“外”指外表。   (12)润屋:装饰房屋。   (13)润身,修养自身。   (14)心广体胖(pan):心胸宽广,身体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译文】   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曾子说:“十只眼睛看着,十只手指着,这难道不令人畏惧吗?!”   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使心胸宽广而身体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读解】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加于我的“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   这是从正面来说。   从反面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应该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倒是那疯破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所以,比装修房屋(富润屋)更重要的还是装修你自己(德润身),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   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大学》第八篇 修身先正心(传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注释】   ①身:程颐认为应为“心”。忿懥(zhl):愤怒。 【译文】   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读解】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埋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嘉说:喜怒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凡句后来成了成语和名言,用来生动地描绘那种心神不属,思想不集中的状态,是教书先生在课堂上批评学生的常用语言。)   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大学》第九篇 齐家先修身(传八)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①,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之其所敖情③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④。”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注释】   ①之:即“于”,对于。辟:偏颇,偏向。   ②哀矜:同情,怜悯。   ③敖,骄做。惰:怠慢。   ④硕:大,肥壮。 【译文】   之所以说管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读解】   在这里,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   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年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正因为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个首当其冲的克服感情偏私的问题。   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   美国人说,“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德国人说:“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   法国人说得更好:“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尔泰语)   家是永恒的话题。   但是,如果你不排除偏私之见,修身正己以正人,你就不能管理好这个你所拥有的天堂和乐园,就会像有人所告诫的那样:“坏家庭无法养育我们纯洁的灵魂,倒有可能成为我们自掘的墓场。”   天堂不就变成地狱了吗? 《大学》第十篇 治国先齐家(传九)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1)者,所以事长也;慈(2)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3)心诚求之,虽不中(4),不远矣。未有学养于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5)如此。此谓一言偾(6)事,一人定国。   尧舜(7)帅(8)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9)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10)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11),而能喻(12)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13)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14)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15)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注释】   (1)悌(ti):指弟弟应该绝对服从哥哥。   (2)慈:指父母爱子女。   (3)如保赤子:《尚书·周书·康诰》原文作“若保赤子。”这是周成王告诫康叔的话,意思是保护平民百姓如母亲养护婴孩一样。赤子,婴孩。   (4)中(zhong),达到目标。   (5)机:本指弩箭上的发动机关,引申指关键。   (6)偾(fen):败,坏。   (7)尧舜: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两位领袖,即尧帝和舜帝,历来被认为是圣君的代表。   (8)帅:同“率”,率领,统帅。   (9)桀(jie):夏代最后一位君主。纣:即殷纣王,商代最后一位君主。二人历来被认为是暴君的代表。   (10)诸:”之于”的合音。   (11)恕:即恕道。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将心比己的品德就是儒学所倡导的恕道。   (12)喻:使别人明白。   (13)”桃之夭夭……”:引自《诗经·周南;桃夭》。夭夭(yao),鲜嫩,美丽。蓁蓁(zhen),茂盛的样子。之子,这个(之)女子(子)于归,指女子出嫁。   (14)“宜兄宜弟”:引自《诗经·小雅·蓼萧》。   (15)“其仪不忒……:”引自《诗经·曹风·鸤鸠》。仪,仪表,仪容。忒(te),差错。 【译文】   之所以说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是因为不能管教好家人而能管教好别人的人,是没有的,所以,有修养的人在家里就受到了治理国家方面的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侍奉官长;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统治民众。   《康浩》说:“如同爱护婴儿一样。”内心真诚地去追求,即使达不到目标,也不会相差太远。要知道,没有先学会了养孩子再去出嫁的人啊!   一家仁爱,一国也会兴起仁爱;一家礼让,一国也会兴起礼让;一人贪婪暴戾,一国就会犯上作乱。其联系就是这样紧密,这就叫做:一句话就会坏事,一个人就能安定国家。   尧舜用仁爱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仁爱;桀纣用凶暴统治天下,老百姓就跟随着凶暴。统治者的命令与自己的实际做法相反,老百姓是不会服从的。所以,品德高尚的,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   《诗经》说:“桃花鲜美,树叶茂密,这个姑娘出嫁了、让全家人都和睦。”让全家人都和睦,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兄弟和睦。”兄弟和睦了,然后才能够让一国的人都和睦。《诗经》说:“容貌举止庄重严肃,成为四方国家的表率。”只有当一个人无论是作为父亲、儿子,还是兄长、弟弟时都值得人效法时,老百姓才会去效法他。这就是要治理国家必须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读解】   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因此,无论是国王还是家(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因此,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 规范 编程规范下载gsp规范下载钢格栅规范下载警徽规范下载建设厅规范下载 贯穿国与家;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理解,“治国必先齐其家”。   不过,进入现代社会,情况已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国已不允许实行家长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规范已成为过去,就是孝、悌观念也日渐式微,丧失了“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基本条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的现象也不是“无之”,而是不难见到了,比如说,一个优秀教师教不好自己的子女,一些当政官员的公子以身试法等等。这类事情屡见不鲜,很是令人深思。   从另一方面来看,《大学》的这一章反复强调以身作则,要求“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指出“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这些思想却并不因为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对“欲治其国者”的告诫,值得推荐给当政为官的人作为座右铭;也是对儒学“恕道”原则的阐发,可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我们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有益参照。 《大学》第十一篇 平天下先治国(传十)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1)而民兴孝;上长长(2)而民兴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7)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8)。《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9)。”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10)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未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11)。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12)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悻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13)”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14)。”   《秦誓》(15)曰:“若有一个臣,断断(16)兮,无他技,其心休休(17)焉,其如有容(18)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19),其心好之,不啻(20)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21)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22)之俾(23)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日殆哉!”唯仁人放流之(24),迸诸四夷(25),不与同中国(26)。此渭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27)。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28)人之性,灾必逮夫身(29)。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30)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31),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32)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33)曰:“畜马乘(34)不察(35)于鸡豚,伐冰之家(36)不畜牛羊,百乘之家(37)不畜聚敛之臣(38)。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39)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40)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传10) 【注释】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个“老”字作动词,意思是把老人当作者人看待。   (2)长长:尊重长辈。前一个“长”字作动词,意思是把长辈当作长辈看待。   (3)恤:体恤,周济。孤,孤儿,古时候专指幼年丧失父亲的人。   (4)倍:通“背”,背弃。   (5)絜(xie)矩之道:儒家伦理思想之一,指一言一行要有示范作用。絜,量度。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为法度,规则。   (6)乐只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乐(le),快乐,喜悦。只,语助词,   (7)“节彼南山……”:引自《诗经·小雅·节南山》。节,高大。岩岩,险峻的样子。师尹,太师尹氏,太师是周代的三公之一。尔,你。瞻,瞻仰,仰望。   (8)僇(lu):通“戮”,杀戮。   (9)“殷之未丧师……”:引自《诗经,大雅·文王》。师,民众。配,符合。仪,宜。监,鉴戒。,峻,大。不易,指不容易保有。   (10)此:乃,才。   (11)争民施夺:争民,与民争利。施夺,施行劫夺。   (12)悖:逆。   (13)“《楚书》”句:《楚书》,楚昭王时史书。楚昭王派王孙圉(yu)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现在怎么样了。王孙圉答道:楚国从来没有把美玉当作珍宝,只是把善人如观射父(人名)这样的大臣看作珍宝。事见《国语·楚语》。汉代刘向的《新序》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14)“舅犯”句:舅犯,晋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晋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因受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重耳避难逃亡在外在狄国时,晋献公逝世。秦穆公派人劝重耳归国掌政。重耳将此事告子犯,子犯以为不可,对重耳说了这几句话。事见《礼记·檀弓下》。   (15)《秦誓》:《尚书·周书》中的一篇。   (16)断断:真诚的样子。   (17)休休:宽宏大量。   (18)有容:能够容人。   (19)彦圣:指德才兼备。彦,美。圣,明。   (20)不啻(chi):不但。   (21)媢(mao)疾:妒嫉。   (22)违,阻抑。   (23)俾:使。   (24)放流:流放。   (25)迸,即“屏”,驱逐。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东方的部族。   (26)中国,全国中心地区。与现代意义的“中国”一同意义不一样。   (27)命:东汉郑玄认为应该是“慢”字之误。慢即轻慢。   (28)拂:逆,违背。   (29)逮:及、到。夫(fu):助词。   (30)骄泰:骄横放纵。   (31)发身:修身。发,发达,发起。   (32)府库:国家收藏财物的地方。   (33)孟献子:鲁国大夫,姓仲孙名蔑。   (34)畜,养。乘(Sheng):指用四匹马拉的车。畜马乘是士人初作大夫官的待遇。   (35)察,关注。   (36)伐冰之家:指丧祭时能用冰保存遗体的人家。是卿大夫类大官的待遇。   (37)百乘之家,拥有一百辆车的人家,指有 封地的诸侯王。   (38)聚敛之臣:搜刮钱财的家臣。聚,聚集。敛,征收。   (39)长(zbong)国家:成为国家之长,指君王。   (40)无如之何:没有办法。 【译文】   之所队说平定天下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已及人的“絜矩之道”。   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这就叫做“絜矩之道”。   《诗经》说:“使人心悦诚服的国君啊,是老百姓的父母。”老百姓喜欢的他也喜欢,老百姓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的国君就可以说是老百姓的父母了。《诗经》说:“巍峨的南山啊,岩石耸立。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仰望你。”统治国家的人不可不谨慎。稍有偏颇,就会被天下人推翻。《诗经》说:“殷朝没有丧失民心的时候,还是能够与上天的要求相符的。请用殷朝作个鉴戒吧,守住天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是说,得到民心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德行。有德行才会有人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会有财富,有财富才能供给使用,德是根本,财是枝末,假如把根本当成了外在的东西,却把枝末当成了内在的根本,那就会和老百姓争夺利益。所以,君王聚财敛货,民心就会失散;君王散财于民,民心就会聚在一起。这正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浩》说:“天命是不会始终如一的。”这就是说,行善便会得到天命,不行善便会失去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善当作宝。”舅犯说,“流亡在外的人没有什么是宝,只是把仁爱当作宝。”   《秦誓》说:“如果有这样一位大臣,忠诚老实,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但他心胸宽广,有容人的肚量,别人有本领,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样;别人德才兼备,他心悦诚服,不只是在口头上表示,而是打心眼里赞赏。用这种人,是可以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的,是可以为他们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别人有本领,他就妒嫉、厌恶;别人德才兼备,他便想方设法压制,排挤,无论如何容忍不得。用这种人,不仅不能保护我的子孙和百姓,而且可以说是危险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会把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们驱逐到边远的四夷之地去,不让他们同住在国中。这说明,有德的人爱憎分明,发现贤才而不能选拔,选拔了而不能重用,这是轻慢:发现恶人而不能罢免,罢免了而不能把他驱逐得远远的,这是过错。喜欢众人所厌恶的,厌恶众人所喜欢的,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灾难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国君的人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信义,便会获得一切;骄奢放纵,便会失去一切。   生产财富也有正确的途径;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样,财富便会经常充足。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不仁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人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没有国库里的财物不是属于国君的。孟献子说:“养了四匹马拉车的士大夫之家,就不需再去养鸡养猪;祭祀用冰的卿大夫家,就不要再去养牛养羊;拥有一百辆兵车的诸侯之家,就不要去收养搜刮民财的家臣。与其有搜刮民财的家臣,不如有偷盗东西的家臣。”这意思是说,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做了国君却还一心想着聚敛财货,这必然是有小人在诱导,而那国君还以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虽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所以,一个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读解】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章,具有结尾的性质。全章在阐释“平天下在治其国”的主题下,具体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一、君子有絜矩之道。二、民心的重要: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三、德行的重要:德本财未。四、用人的问题: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五、利与义的问题: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   所谓絜矩之道,是与前一章所强调的“恕道”一脉相承的。如果说,“恕道”重点强调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将心比己方面,那么,“絜矩之道”则是重在强调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方面。如孔子对季康子说:“当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风吹草上,草必然随风倒伏。”(《论语·颜渊》)世道人心,上行下效。关键是看你说什么,提倡什么,做什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袖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絜矩之道”。   关于民心的重要性,已经是古往今来都勿庸置疑的了。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过,道理虽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纵现历史,却往往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才会有王朝的更迭,江山的改姓,当政者“为天下僇”。   德行是儒学反复记述、强调的中心问题之一。把德与财对举起来进行比较,提出“德本财未”的思想,尽管从儒学的全部治国方略来看,也有“先富后教”(《论语·子路》)、“有恒产者有恒心”(《孟子·膝文公上》)等强调经济基础的思想,但总的说来,重精神而轻物质,崇德而抑财的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   正因为“德本财末”,因为德行对于治国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牵涉到一个用人的问题。而在用人的问题上,同样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对于这一点,《大学》不厌其烦地引述了《尚书·秦誓》里的一大段话,说明一个人即使没有什么才能,但只要心胸宽广能容人,“宰相肚里能撑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贤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无穷,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当政治国的人必须要有识别人才的本领。   与“德本财末”密切相关的另一对范畴便是“利”与“义”的问题。   为了阐迷“利”与“义”的关系问题,《大学》提出了“生财有大道”的看法,即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省。这是一段很富于经济学色彩的论述,浅显易懂而勿庸置疑。值得我们注意的倒是下面的两句话:“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以财发身”的人把财产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行。就像著名的列夫·托尔斯泰那样,解散农奴,实行自身禁欲,以实现良心与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身发财”的人爱财如命,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原则,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钱发财。或贪赃枉法,铤而走险,或贪婪吝啬如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等。都是“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红楼梦·好了歌》)所以,还是“以财发身”,超脱一点好。   总起来说,这一章收束《大学》全篇,内容丰富,包含了儒学的不少重要思想。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思想在《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中还有反复的论述和展开。 《大学》详解之曾子——设教讲学   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据“公明宣学于曾子,三年不读书”并且“亲在”看,曾子最迟在二十三、四岁就开始设教讲学。从明《兖州府志·圣里志》曾子几位主要弟子公明仪、阳肤、乐正子春、沈犹行等都是南武城人的记载来看,首先设教的地点就是其家乡南武城。起初曾子设教于自己家中,后来学生增多,就搬入大户沈犹家。曾子做事十分注意守本会。在沈犹家设教讲学的时候,沈犹家发生了遭受负刍攻打的灾祸,当时曾子正在向七十多位学生授课,曾子没有过问这件事,也没让学生参与这件事。(见《孟子·离娄章句下》)。   曾子三十八岁时,受武城大夫所聘,设教于武城。《孟子·离娄章句下》记载,曾子在武城讲学时,有越国军队侵犯武城。有人说:“侵犯的军队来了,离开吗?”曾子说:“好吧!不要让人在我房里借住,破坏了那些树木。”越军一退,便说:“修理一下我的墙屋,我将要回去。”越军退走了,曾子也回来了。他旁边的人说:“武城的官员对待先生是这样的忠诚和尊敬,越军来了就首先离去,已经受到百姓的责备;越军退走了就马上返回,这恐怕不合适吧。”他的学生沈犹行说:“这是你们所不知道的,过去我们家有负刍作乱,跟随先生的有七十人,没有一个参与的。”   曾子三十九岁时,离开武城进入越国讲学。现郯城县西北六十里有磨山,相传曾子曾在那里授徒。当时越国建都琅邪,原国故地已归属越国。曾子到曾阝国故地追念先祖,凭吊故国,实践了自己“慎终追远”的主张。不久曾子离开越国到自己曾经担任过官吏的齐国莒地,在那里设教讲学。《孟子外书·性善辨》记载,孟子出游到莒地,莒地有曾子讲学的厅堂。孟子登上讲堂一边弹琴一边唱歌,有两三个男子跟着唱。莒地的老年人说:“很长时间没有听到这样的音乐了,是圣人一类的人啊!”   曾子四十岁时来到卫国,一待就是十多年。曾子在卫国不仅教学,还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并且继续加强修养,坚守道义。他曾说:“晋国和楚国的财富我赶不上。但是,他有他的财富,我有我的仁德;他有他的爵位,我有我的道义,我有什么感到不足的呢?”(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下》)《韩非子·说林下》记载,卫国的将军文子去会见曾子,曾子没有起身,而是在坐席上迎候他,端正着身子在室内西南隅的尊位上接见他。文子对曾子藐视权贵的行为不理解,出门后对驾车的人说:“曾子是一个愚蠢的人啊!如果把我看作是君子,君子怎么可以不尊敬呢?如果把我看作是残暴的人,残暴的人怎么可以怠慢呢?曾子不被杀,是他的命运好。”   在卫国时,曾子与子夏经常交换意见。《韩诗外传·卷九》记载,有一次,子夏去拜访曾子。曾子说:“请在这儿吃饭。”子夏说:“不是让您破费了吗?”曾子说:“君子有三种浪费,吃饭不包括在内。君子有三种快乐,钟磬琴瑟的乐声不包括在内。”子夏说:“冒昧地问,什么是三乐?”曾子说:“有父母可以敬服,有明君可以奉事,有儿子可以遗传后世,这是第一种快乐。父母有过错能接受劝谏,君主昏庸自己能够离去,儿子有错能听从遣责,这是第二种快乐。有君主能相互了解,有朋友能相互帮助,这是第三种快乐。”子夏说:“再冒昧地问,什么是三费呢?”曾子说:“少年学到的知识,长大后却忘记了,这是第一种浪费。奉事君主有功劳却轻易地背弃他,这是第二种浪费。长期交往的朋友却中途断绝了关系,这是第三种浪费。”子夏说:“说的好啊!谨慎自身奉行一句话,胜过一生背诵它;谨慎自身奉事一位德才兼备的人,胜过治理万民的功业。”《韩非子·喻老》记载,一次,子夏遇见曾子,曾子说:“怎么胖了?”子夏回答说:“战胜了,所以胖了。”曾子说:“是说的什么意思呢?”子夏说:“我在家中读书,看到先王的美德就感到敬仰,出外听到人家讲富贵的安乐又感到羡慕。两者在胸中交战,不知道谁胜谁负,所以就瘦了下来,现在先王的美德胜利了,所以就胖了起来。   曾子在他六十一岁时,从卫国回到家乡南武城,继续设教讲学。《列女传·贤明传》记载,鲁国名士黔娄死时,曾子和他的学生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迎出大门,曾子向她表示慰问。曾子和他的学生走进前室,看到黔娄的尸体躺在窗下,头枕砖坯,下铺禾杆,穿的破絮袍子没有完整的表面,盖着麻布被,头脚不能全遮住,盖住头就露出脚,盖住脚就露出头。曾子说:“斜着拉一下被子就全盖住了。”黔娄的妻子说:“斜着有剩余,不如正着不够用。先生活着的时候做事从不偏斜,死后却让他偏斜,这大概不符合先生的意愿吧!”曾子不能回答,于是哭着说:“啊呀!先生的死,用什么作谥号呢?”黔娄的妻子回答:“用‘康’字作谥号。”曾子说:“先生活着的时候,饭不能吃饱,衣不能遮体,死后手脚都不能覆盖,身旁没有祭祀的酒肉。活着没有享受到美好的东西,死后也没有得到荣华,还有什么安乐可言而用‘康’为谥号呢?”黔娄的妻子说:“先生生前,国君曾想授给他政务让他担任国相,他推辞不去任职,这是尊贵有余吧,国君曾赐给他三千钟粟,他推辞不去接受,这是财富有余吧。先生他这个人,甘愿吃天下最淡薄的饭食,安心居天下最低的地位,不为贫贱表现出忧惧的样子,不为富贵表现出喜乐的样子,他追求仁爱就得到了仁爱,他追求正义就得到了正义,把他的谥号定为‘康’,不是很合适吗!”曾子说:“有这样高尚的丈夫就有这样高尚的妻子啊。”   曾子教授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原原本本地传授孔子的教导。例如,一次曾子对他的学生子襄讲什么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话。他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自我反省,正义在自己一方,既使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见《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再如:曾子在回答他的学生单居离关于“天圆地方”的问题时说:“过来,我告诉你,我曾经听孔子说:天的事理叫做圆,地的事情叫做方,方幽暗,圆明亮。”(见《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以致他的学生乐正子春在授徒时也像他一样:乐正子春走下台时伤了脚,伤好以后,仍几个月没有出门。他的学生问他:“老师脚上的伤好了,几个月不出门,还有忧愁,为什么呢?”乐正子春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从曾子那里听到孔子说的一番话:‘上天所化生的,大地所养育的,人是最伟大的。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女死时也要把身体完整地归还给父母,这才算是孝;不伤害自己的身体,才能算是完整啊。’所以君子既使走上半步也不敢忘记孝道。如今我忘记了孝道,因此忧愁。”(《见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曾子教授学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意教学相长。《说苑·反质》记载着这样一件事:公明宣跟着曾子上学,三年不曾读书。曾子说:“你当我的学生,三年不学习,为什么呢?”公明宣说:“哪里敢不学习呢?我见先生在房内,父母在,呼喊的声音不曾让狗、马听到,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做到。我见先生接待宾客,恭敬节俭却不松懈怠慢,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有做到。我见先生在庭院,严格对待下人却不诋毁伤害他们,我喜欢这一点,学习了但还没做到。我喜欢这三点,向您学习了但还没做到,我怎敢做您的学生,而不学习呢?”曾子离开坐席道歉说:“我不如你。你是在学习啊!”《荀子·大略》有这样一则记载:曾子吃鱼剩下了几条。曾子说:“用米汁浸渍起来吧。”他的一位学生说:“用米汁浸渍的鱼吃后容易伤人,不如腌制的好。”曾子流着泪说:“是我有了不专心的情况啊!”他伤心自己听到的晚了。曾子不摆老师的架子,善于听取学生的意见,向学生的长处学习。《孔丛子·居卫》记载,曾子对子思说:“从前,我跟随老师周游于各诸侯国,老师不曾丢掉做臣下的礼节,而先王的礼法还不能推行。如今我看你有傲慢国君的意思,岂不是不合乎礼法吗?”子思说:“时代改变了,世事不同了,各个时代有各个时代相适宜的做法。在我祖父的时候,周朝的制度虽然已遭到破坏,但君臣还各在原来的位置上,仍保持着上下的关系,像一个整体。想推行先王之道,不按礼节去寻求,就不会被接纳。当今天下的诸侯,正欲用实力相竞争,竞相召请英雄,用来作自己的助手。这是得到贤能的人就昌盛,失去贤能的人就灭亡的年代。在这个时候,我不抬高自己,别人就会贬低我;我不尊贵自己,别人就会轻视我。舜和禹以礼相禅让,商汤王和周武王用兵相争夺,不是他们故意相违背,而是时代不同了。看这段对话,多么像两位朋友在交谈啊。   曾子教授学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记载,曾子的学生有人将要到晋国去,对曾子说:“晋国没有我熟悉的人。”曾子说:“为什么要有熟悉的人呢?去吧。有熟悉的人称他为朋友,没有熟悉的人就去做他的客人。君子坚持仁爱,成就德行,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假如你不知道加强学习修养,那么就是你的亲人,有谁愿意亲近你呢!”学生临出发前,曾子也要进行一番加强道德修养的教育。《论语·子张》记载,孟孙氏任命阳肤做法官,阳肤向曾子请教。曾子说:“在上位的人不按正道行事,民心离散已经很久了。如果了解了罪犯的真实情况,就应该怜悯他而不应该居功自喜。”曾子又抓住阳肤去做法官的机会,对他进行了一番爱民的教育。   由于曾子教育得法,教育成果显著。据《孟子·离娄章名下》记载,在他三十多岁时就有学生七十多人,最终有多少学生已无从统计。在他教的学生中有成就者不乏其人。最著名的有子思、乐正子春、公明仪、吴起等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名亻及。孔子临终前把子思托付给曾子,子思跟随曾子学习,颇得曾子真传,成为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是思孟学派的创始人。他先在鲁国收徒授业。中年一度居住卫国,后又到宋国。晚年返鲁,受到鲁穆公礼遇。著有《子思子》二十三篇,多亡佚。乐正子春与曾子一样以孝闻名,其母死,五天没有吃饭。(见《礼记·檀弓下》)乐正子春还以守信闻名。《韩非子·说林下》记载,齐国攻打鲁国,讨要“谗鼎”,鲁国送去一个假的。齐国人说这是假的,鲁国人说是真的。齐国人说:“让乐正子春来,我们相信他。”鲁国国君把乐正子春请来,乐正子春说:“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呢?”鲁国国君说:“我爱惜它。”乐正子春说:“我也爱惜自己守信用的名声。”乐正子春也象曾子一样设教讲学。孔子之后,儒家分为八个支派,就有乐正氏之儒。再一个是公明仪。据《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记载,公明仪曾请教过曾子:“老师可以算作孝了吧?”曾子回答:“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君子所说的孝,是父母还没有把意思表示出来就能知道他的意思并且照办,我仅能直养,哪能算得上孝!”公明仪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他说:“厨房里有肥肉,马厩里有肥马,而百姓却面黄肌瘦,野外有饿死的尸骨,这是放任野兽去吃人。”(见《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孟子对公明仪非常敬重,曾经把公明仪的话与孔子的话一块引用。《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记载,周霄问:“古代的君子做官吗?”孟子说:“做官。《传》文中说:‘孔子如果三个月没有事奉君主就会心神不安,每次出国境必定带着拜见别国君主的礼物。’公明仪说:‘古代人如果三个月不被君主任用,就要去安慰他。’”曾子还有一个被他赶出门的著名学生,就是吴起。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吴起少年离开家时盟誓说:“我吴起当不上卿相,不再回卫国。”于是从学于曾子。不久,他的母亲去世了,吴起没有回家吊丧。曾子认为吴起不孝顺,断绝了与他的来往。后来吴起做了鲁国的将军,又继任魏将,屡建战功,被魏文侯任命为西河守。文侯死,遭陷害,逃奔楚国,初为宛守,不久任令尹,佐楚悼王实行变法,促进了楚国的富强。楚悼王死,被旧贵族杀害,变法失败。著《吴起》四十八篇,已佚。曾子比较有名望的弟子还有单居离、公明高、公明宣、子襄、阳肤、沈犹行等人。 《大学》详解之曾子的政治观   孔子是以政治为轴心,以伦理道路为本位,来构筑其“仁”学体系的。孔门弟子概莫能外。但也必须看到,即使同一学派,不仅在性格、经历上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就是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性。曾参为孔子的后进弟子,入学时间上的延误,鲁钝的天资,在其思想成熟的时间上落后于其它弟子,但另一方面,又具有更深邃、更有耐力的特点。特别是孔子去世后,曾参独立生活实践的几十年间慢慢消化夫子教诲,结合自己的经验所得,从而对孔子学说的某些方面予以推进。    1、不苟同权贵的君子品格   《韩诗外传》卷一记,曾参为养活父母仕于莒,曾当过“得粟三秉”的官职。虽有从政经历,但综观其一生,仍然是一个孔子式的知识分子形象。其根源在于他那尽守礼约、躬守孝道、不苟同权贵的思想品格。他曾声言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论语?泰伯》)   这种“以仁为己任”、“临大节而不可夺”的大丈夫气概,实际上并不亚于日后的孟子,甚至从这一点看,似乎可以预示孟子精神的出现。以这种精神气概为向导,便使人很难想象他会持有做官从政、苟合政治权势的贪婪要求。与《庄子?让王》篇中所述见义忘利,安贫乐道的形象是一致的:“曾子居卫,温袍无表,颜色肿哙,手足胼胝,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曳纵而歌《商颂》,声满天地,若出金声。天子不得臣,诸候不得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在“志”与“道”面前,形、利、心皆可忘记,政权官位又算得了什么呢?《说苑?立节》载:“曾子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曾参辞而不受。为什么呢?他说:“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显然,他在与政治权势的交往中保持着无私无畏、议而不从的态度。难怪《韩诗外传》说曾参五十岁时,“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皆不应命。”甚至对现实政治进行无情的揭露与鞭挞,孟氏使阳肤为师,问于曾子。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易喜。”(《论语?子张》)“上失其道”,可以说是曾参对现实政治形势总的批评性的看法。在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面前,曾参的态度是“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候不听,则不干其士;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大戴礼记?解诂》)。不屈从、不苟合、刚直不阿清醒处世的君子品格—这基本上可以说是原始儒家对待政治权势的正面态度与做人的基本原则。虽然不必一定卷入现实政治的漩涡,但一定清醒地保留着对专制政权的批评权力。   2、修齐治本的政治理想   被列为“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   “至善”既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政治上的最终理想。“诚意、正心、修身”是道德修养,“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政治实践。通过道德修养实现政治抱负,道德与政治水乳交融,正是儒家思想以至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描述“治国平天下”宏伟蓝图的时候,接着讲得众、慎德、生财、举贤。“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故“治国平天下”者,应做“民之父母”,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孕育着孟子“民本”思想的萌芽。要赢得民心,就必须“慎德”。“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因为“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但“生财”也很重要。生财之道能使“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生财的目的在于富民,得民,“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因此又必须反对“聚敛之臣”。“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治国平天下者,不应“以利为利”,而应“以义为利也”。“治国平天下”的要务在于“举贤”。“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要举贤,首先要知贤、好贤、容贤,而后才能用贤。应该做到“人之有技,若已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而不应“人之有技,娼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绝不能让妒贤嫉能的“小人”担当治国平天下的重任。“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3、天人观中的“人为贵”思想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盖天说”出现最早。它从直观出发对天地描述。认为天是圆形,好象伞盖;地是方的,好似棋盘,即“天圆地方”说。曾参察觉到“天圆地方”说存在的矛盾,提出“如诚天圆地方,则是四角之掩也”(《曾子?天圆》)。是说如果真是天圆地方,那么半球形的天与方形的大地怎么能够吻合呢?进而探索天地之规律,万物之本源。《曾子?天圆》中指出:“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阴阳之气各从其行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雪,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曾子·天圆》认为毛虫羽虫是阳气化生的,介虫、鳞虫是阴气化生的。人是倮生的,无羽毛鳞甲,乃是禀阴阳精气而生。   这就明显地突出人在万物天地中的地位。这正是儒家思想的特点。《曾子?大孝》说:“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认为人是天地间最伟大的,“天地之性为贵”(《孝经》)。《小戴礼记?礼运》中说:“人者五行之秀气也。”荀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不是顺应自然,屈从于自然,而是能动的改造自然。“从天而倾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发现并重视人的作用,这是儒家思想的精华。   在人类中又应该发现推举聪明睿智的人,尊重人才。《曾子?天圆》讲毛虫中最突出的是鳞,羽虫中最突出的凤,介虫中最突出的是黾,鳞虫中最突出的是龙,倮虫中最突出的是圣人,只有圣人才能役使鳞凤黾龙。所以圣人是祭祀天地、山川、鬼神、宗庙的祭主,是人中之杰。进而倡导圣贤思想。 《大学》详解之曾子——推行德政   曾子和孔子一样是主张积极参与政治的。他曾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见《论语·泰伯》)他还说:“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孔子之后,曾子勇敢地担负起推行仁德的重任。    曾子推行德政,首先选择的是入仕为官。为父亲守孝三年结束后,曾子便出游齐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齐国没有接纳他,他又回到鲁国。在齐国时他曾拜见晏子。他问晏子:“古时候曾经有过对上不劝谏国君,对下不顾及百姓,退居深山之中,而成为施行道义的人吗?”晏子回答说:“审视这些人并没有什么才能,却托言于不想劝谏国君,我说这是荒诞的想法。国君昏庸,德政不能实行,奸佞相互勾结,贤能的人得不到任用,那些普通做官的人又不去改变他们的行为,而是跟随奸佞以求进身,所以有的人士隐居,有的人士不隐居。那些能够按礼法行事的人,就是施行道义的人。只是评论评论君主是非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对上不劝谏国君,对下不顾及百姓,退身隐居深山,我晏婴不知道他怎样成为施行道义的人。”(见《晏子春秋·内篇问下》)曾子回国的时候,晏子给他送行,说:“君子用华丽的车子赠人,不如用言语赠人。请允许我赠送您言语呢还是车子?”曾子说:“请赠以言语。”晏子说:“就像这车轮,本是山中的直树,优秀的木匠烘烤使它弯曲,它的圆度完全符合圆规,即使再烘烤曝晒也不会变直了。所以君子要小心看不见的烘烤揉曲。我听说,违背伦理常规会改变人的本质,习惯风俗会改变人的性情,不可不谨慎啊!”(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上》)。   从齐国回国不久,曾子又到达楚国。楚惠王热情接待了他,让他做了高官,曾子决心趁机大干一番,实现自己的抱负。不久曾子便发现,自己与楚国君臣往往意见不合,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不到一年便辞职回到鲁国。后曾子曾回顾这段经历时说:“父母去世以后,我出游到南方的楚国,得了高官,住的房子有九仞高,出檐有三围粗,供乘坐的车子有百辆,但还是面向北方哭泣,不是因为贫贱,而是因为再也不能孝顺父母了。”曾子所伤心的,不全是思念父母,大概也与做官不如意有关吧。   曾子三十七岁时,被费国国君聘请到费国。恰逢鲁国军队攻打费国,曾子向费国国君告辞说:“请让我离开,进攻结束后我再回来。请暂且不要让猪狗进入我的馆舍。”费国国君说:“我对于先生,人们没有不知道的。现在鲁国军队攻打我国,先生却离开我,我为什么要为先生守护馆舍?”鲁国军队果然攻打费国,列举费国十条罪状,而曾子对其中九条进行了争辩。鲁国军队结束攻打后,费国国君重新修葺了曾子的馆舍,然后迎接曾子回来。(见《说苑·尊贤》)后来曾子发现费国也不是理想之地,便回归故里,再也不寻求做官。   孔子说:“把自己的主张应用于政治,也就是参与了政治,何必一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见《论语·为政》)曾子不再寻求做官以后,仍利用一切机会宣传德政的好处,宣传孝治和德治思想。同时,特别注意用儒家道德、君子形象来感化影响社会。   他坚持仁爱。《礼记·檀弓上》记载,有一天,曾子和客人站在门旁,他的一位学生快步走出门去。曾子说:“你要到哪里去?”那位学生回答说:“我父亲死了,要到里巷里去哭。”曾子说:“你回来,就在你住的地方哭吧。”曾子又脸朝北向他父亲吊丧。按常礼要求自己的父母死了,是不能在别人家哭的,当时曾子办学是在自己家中,让学生在自己家中哭父亲,这充分显示了曾子对学生的怜爱和同情。   他坚持道义。《说苑·立节》记载,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农业劳动,鲁国国君派人去赠送给他采邑,对他说:“请用采邑的收入置办一下衣服。”曾子不接受,再次前往,还是不接受。国君派去的人说:“不是先生您向人乞求的,而是人家奉送给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赠送的人往往害怕赠予他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既使国君赠给我采邑而对我不骄纵,我怎能不害怕呢?”最终也没有接受。   他坚持礼仪。《礼记·檀弓上》记载,子夏死了儿子,哭瞎了眼睛。曾子去慰问他,说:“我听说,朋友眼睛失明就应该为他哭泣。”曾子哭,子夏也哭。子夏说:“天啊!我没有罪过啊!”曾子听后生气地说:“卜商!你怎么没有罪过呢?我和你过去在洙水、泗水之间事奉老师,离开老师后在西河边养老,使西河的百姓把你比作孔子,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父母去世,没有让老百姓知道丧礼的知识,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死了儿子,就哭瞎了眼睛,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怎么还说你没有罪过呢?”子夏扔掉自己的手杖下拜,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大家单独居住,时间也太长了啊!”在子夏十分悲痛的时候,曾子仍毫不留情地指出子夏不遵守礼仪的过错,说明曾子对礼仪的一丝不苟。   他坚持诚信。《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曾子的妻子去赶集,她的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她哄儿子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刚从集市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准备杀掉。妻子制止说:“那只是哄骗小孩子的。”曾子说:“对小孩子是不能哄骗的。小孩子没有识别能力,跟随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儿子,就是教儿子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就无法进行诚实教育了。”于是就把猪杀掉烧肉吃了。   他安贫乐道,不为名利所动。《庄子·让王》记载,曾子在卫国的时候,穿着以乱麻为絮的袍子没有完整的表面,面色浮肿,手上和脚上都有老茧,常连续三天不生火做饭,十年不做一件衣服,戴正帽子却没有帽带,抓住衣衿就露出了胳臂,穿上鞋了就裂开了脚后跟。飘摇着束发的帛唱《商颂》,声音充塞天地之间,象敲响的钟磬。天子得不到他做臣下,诸侯得不到他做朋友。 《大学》详解之曾子——孝事父母   曾子历来以孝著称,他不仅在理论上重视孝道,而且在行动上更注重实践孝道。曾子行孝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奉养父母。《新语·慎微》记载,曾子孝事父母,晚上安定床铺,早晨探望慰问,住宿调节冷暖,饭食调和浓淡,尽心尽力在照料父母衣食住宿上操劳。《孟子·离娄章句上》记载,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有酒肉。将要撤席的时候,必定请示剩下的给谁。如果问:“有剩余吗?”一定回答:“有。”孟子评价说:“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得上顺从父母意志的奉养了。侍奉父母如果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战国策·燕策》记载,曾子孝顺父母,“一夜也不离开父母住在外地。”曾子安身处世,包括出仕做官,都以能否奉养好双亲为出发点。《韩诗外传·卷一》记载:曾子在莒地做官,只得到三秉粟的俸禄。在这个时候,为了用来孝事父母,曾子重视俸禄而不计较自身价值。父母去世以后,齐国迎接他去做相国,楚国迎接他去做令尹,晋国迎接他去做上卿,曾子为重视自己的人格都拒绝了。《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也有这类记载:齐国曾聘请曾子,想让他担任卿的官职,他却不去就职,说:“我的父母都年老了,接受人家的俸禄就要担忧人家的事情,我不忍心远离父母去为别人做事。”   曾子不仅孝顺自己的亲生父母,对后母也极尽孝道。曾子的后母对待曾子并没有恩情,曾子对她的供养从不减少。有一次,他的妻子为后母蒸梨吃而没有蒸熟,曾子就把妻子休弃了。有人说:“这不属于休妻的七种理由啊!”曾子说:“蒸梨是小事,我想让她蒸熟,她却不听从我的差遣,何况是大事呢?”(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二是尊敬父母。《说苑·反质》记载,曾子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就是呼喊也不曾让犬马听到。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他曾说:“孝子使唤人,不敢过分,行动不敢自己作主。”(见《大戴礼记·曾子本孝》)《孟子·尽心上》记载,曾皙喜欢吃羊枣,因而曾子不忍吃羊枣。正像不能随意称呼君主和父亲的名字一样,对父母喜欢吃的东西,自己也不能随便吃。   三是取悦父母。曾子曾说:“孝子奉养父母,要使他们心里快乐,不违背他们的心意。”(见《礼记·内则》)在这方面有个流传很广的“耘瓜受杖”的故事:曾子在瓜地里除草,失误锄断了瓜根。他的父亲曾皙很生气,举起大棒敲打他的背。曾子向前仆到在地,许久不省人事,过了一会才苏醒过来。他苏醒过来后不仅没有表现出痛苦,反而带着高兴的样子站起来,上前对曾皙说:“刚才,我得罪了您老人家,您老人家用力教训我,岂不是让您担忧了?”接着退回到房内,弹琴歌唱,想让曾皙听到,而知道自己的身体仍然健康。孔子听说这件事,认为曾子做的太过分了,他生气地告诉看门的学生说:“曾参来时不要让他进来。”曾子自认为没有过错,派人谒见孔子,孔子说:“你没有听说吗?瞽叟有个儿子叫作舜。舜侍奉瞽叟,让他来做事,没有不在父亲身旁的;如果想寻找来杀死他,从没有让父亲找到过。小打就忍受惩罚,大打就逃走。所以瞽叟没有犯不守父亲本份的过错,舜也没有失去淳厚、美好的孝德。曾参这样侍奉父亲,不顾身体忍受暴怒,就是死也不躲避。假如自己死去,就把父亲陷于不义,与不孝相比,哪个重要呢?你不是天子的臣民吗?杀害天子的臣民是什么样的罪过呢?”曾子听到这话后说:“我犯了大罪过啊!”于是到孔子那里去检讨过错。(见《孔子家语·六本》)孔子这番话的意思是说,子女应该以实际行动取悦父母,但不要过火。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曾子虽然做的有些过分,但他确实是真心顺从父母的。   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不仅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能够尽心孝敬父母,父母死后仍对父母念念不忘。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曾皙去世,曾子办理父亲的丧事,七天没喝一点汤水,把父亲埋葬在南武山下。(见清人熊赐履《学统·正统》)为他父亲出殡的时候,曾子悲痛万分,他攀着丧车拼命哭喊,拉丧车的人不忍心,只得停了下来。(见《淮南子·说山训》)他对母亲也同样思念。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因此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他什么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见《孝子传》)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见《尸子卷下》)可见曾子怀念父母是发自内心的。 《大学》详解之曾子——师从孔子    曾子十七岁那年,曾皙认为曾子需要进一步深造,便决定派儿子去求师于孔子。于是,曾子从鲁国南武城出发,经陈国到楚国追上孔子,成为孔子的学生。孔子对曾子的第一印象是“参也鲁”,也就是说曾子比较质朴、憨厚。   曾子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勤学好问。他说:“君子要珍惜时间用于学习,有适宜的时间就要学习,对疑难问题不回避,容易的问题也不放过。”(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他对遇到的事理千方百计地弄明白,他曾说:“不会的就学,有疑难就问,想有所作为就要向贤达人看齐,虽然道路多艰险,顺着这个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走下去,没有行不通的。”(见《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每次在孔子身旁,必然提出问题,凡是吉、凶、军、国的礼仪,常规和权变的方法,没有不问个究竟的。《礼记》中有篇《曾子问》,记述曾子一次向孔子请教就达四十多问。曾子在向老师请教问题中摸索出了经验,他说:“向老师请教问题要讲究轻重缓急的顺序。对请教的问题没有弄明白,趁着老师有空察言观色再进行请教,假如老师不解答也不要强求。”《大戴礼记·主言》开头的一段文字形象地记述了曾子向孔子请教问题的情形:   一次,孔子闲坐着,曾子陪伴着他。孔子说:“曾参!现在的帝王国君,有士大夫的主张在中间,很少听到君子的主张了。唉呀!我的治国主张到死也得不到推行了吗?真让人伤心啊!”   曾子从座席上站起来说:“我冒昧地问一下,治国的主张指的是什么呢?”孔子不回答。曾子惊慌失措,恭敬地提起衣服走下座席,说:“学生知道这样做不恭顺。难得老师有空闲,因此冒昧地问您。”孔子还是不回答。曾子害怕了,退后背向墙站在那儿。   孔子说:“曾参!你能谈谈圣明君主的治国方略吗?”曾子说:“不敢认为能谈得上来。难得老师有空闲,所以冒昧地相问。”   孔子说:“我告诉你。……”   经过曾子的耐心请教,孔子终于向他讲述了一大篇治国的大道理。   曾子不仅善于向老师请教,还善于向师兄们学习,一旦发现自己的看法、做法不妥,就立即认错改正。《礼记·檀弓上》记载,曾子在卫国的负夏吊丧。主人已行过了祖奠礼,撤了奠,见曾子来吊丧,又把灵柩推回到祖奠的位置上,让妇人降到阶下,然后行礼。随来的人问:“这合乎礼吗?”曾子说:“祖奠是暂且的礼仪,既然是暂且的,为什么不能将灵柩推回原先停放灵柩的地方呢?”随从来的人又去问子游:“这样做合乎礼吗?”子游说:“饭含在窗下,小殓在室门内,大殓在东阶,停柩在西阶,祖奠在庙前,下葬在墓地,这一切是用来表示逐渐远去的,所以办丧事只能进不能退。”曾子听到这番话后说:“子游说的出祖的道理胜过我啊!”《礼记·檀弓上》还记载,曾子穿着皮衣外的全套衣服去吊丧,子游脱去外套露着裼衣去吊丧。曾子指着子游让别人看,说:“这个人还是研习礼仪的,怎么可以露出裼衣去吊丧呢?”主人在小殓后,脱去衣袖露出臂膀,用麻布束住头发。子游快步走出,穿好全套衣服,头上腰里系上麻布带再走进去。曾子见到这种情形说:“我错了,我错了!那个人是对的。”   在与同学们切磋学问的时候,曾子总是追根求源。有一次,有若问曾子:“你从老师那里听说过关于丧失官位后应该怎么办吗?”曾子说:“听说过:丧失了官位要赶快贫穷,死了要赶快腐烂。”有子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是从老师那里听来的。”有子还是说:“这不是君子说的话。”曾子说:“我和子游一起听到的。”有子说:“那一定是针对什么事情说的。”曾子把这番话告诉了子游。子游说:“有子的话太像孔子了!从前孔子住在宋国,看见桓司马为自己设制石椁,三年没有做成。孔子说:‘像这样奢侈,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的好。’死了赶快腐烂,是针对桓司马说的。南宫敬叔失去官位再回鲁国时,必定载着宝物朝见国君。孔子说:‘像这样用贿赂求取官位,还不如快点贫穷的好。’丧失官位赶快贫穷,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曾子把子游的话告诉有子。有子说:“我本来说这不是老师说的话。”曾子问:“你根据什么知道老师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呢?”有子说:“孔子在中都制定过规则,棺厚四寸,椁厚五寸,凭这点就知道他不主张人死后快点腐烂。从前孔子丧失了鲁国司寇的官位,将要到楚国去,就先使子夏前去表明自己的意思,又再令冉有前去,凭这点就知道他不主张失去官位后快点贫穷。”《见《礼记·檀弓上》)   曾子十分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他把学业与自身修养紧密结合起来。他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见《论语·学而》)他注意学习老师和同学们的优良品质。有一次,孔子在学生们面前夸赞颜回在四个方面符合君子的道德,史鱼酋在三个方面符合男子的道德。曾子说:“从前我曾听说过关于老师您的三句话,我还没有做到。老师见别人做了一件好事就忘了他一百个过错,这是您容易侍奉;老师见别人有了善行就好象自己有了一样,这是您不与人争;老师听到善事必定亲自去做,然后引导人们去做,这是您善于操劳。学习您老人家这三句话我还没有做到,所以我知道自己终究不如他们两个人。”(见《孔子家语·六本》)颜回是孔子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曾子处处以他为榜样,直到颜回去世以后,曾子对他的优点仍念念不忘:“有才能的人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多的人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象没有学问一样,知识充实象空无所有一样;别人侵犯他,他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曾经这样做了。”(见《论语?泰伯》)这位朋友就是指的颜回,其实颜回做到的,曾子也都照着做到了。曾子还非常注重交友,他把交友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他说:“君子要用文章学问来聚会朋友,凭借朋友辅助自己培养仁德。”(见《论语·颜渊》)   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也特别注重传授给他学业。有一天,孔子坐着,曾子陪着他。孔子说:“先生有一种最高的关键的道德,用来治理天下,你知道吗?”接着把孝道系统地讲授给他,传授的内容记录在《孝经》上。又有一天,孔子闲坐着,曾子陪着他,孔子又把治国的方略传授给他,传授的内容记录在《大戴礼记·主言》里。礼仪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也对他进行了耐心的传授,传授的内容记录在《礼记?曾子问》里。这种多次的单独传授,不能不说是孔子对曾子的特别关照和信任。   通过刻苦的学习和实践,曾子对孔子思想的实质有了深刻的理解。有一次孔子对子贡说:“端木赐,你认为我是学习广博而有知识的人吗?”子贡回答说:“是这样的,难道错了吗?”孔子说:“是错了,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子贡没有说什么。(见《论语·卫灵公》)当孔子对曾子说“曾参,我的学说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时,曾子坚定地回答:“是!”孔子出去以后,别的学生便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老师的学说,只是忠恕罢了。”(见《论语·里仁》)  曾子对学业的精通,还有一件事可以体现出来。《韩诗外传·卷七》记载,孔子弹瑟,曾子、子贡在门旁听。一曲弹完,曾子说:“哎呀!老师的瑟声接近有贪婪如狼的心意,邪恶不端的举动,没有仁爱,追逐私利怎么那么严重呢?”子贡认为对,没回答进入室内。子贡把曾子的话告诉孔子。孔子说:“哎呀?曾参真是天下贤能的人。刚才我弹瑟,有老鼠出来走动,有只野猫出现在屋里,它沿着房梁偷偷地爬行,又突然躲避,伏下眼睛,曲起脊背,捕捉老鼠而得不到,我用瑟音表示了它的邪恶。曾参认为我的瑟音贪婪如狼,邪恶不端,不是很合适吗?”   曾子通过强化自身修养,道德品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孔子评价他说:“孝顺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兄长是道德的延续,信用是道德的深化,忠诚是道德的主旨,曾参是符合这四种道德要求的人啊!”(见《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   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曾子与同学们一起心丧三年。心丧三年后,子夏、子张、子游认为有若的相貌像孔子,便想用服事孔子的礼节来服事他,勉强让曾子同意。曾子不同意这种做法,说:“不行。就像用长江汉水的水洗濯过,就像用夏天的太阳曝晒过,他老人家的洁白无瑕,任何人都比不上!” 《大学》详解之曾子少年时期  曾子是在母亲的关爱和父亲的严教下成长起来的。曾皙对曾子寄予厚望,在曾子六、七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等到曾子年龄稍长,曾皙就把自己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六艺”知识传授给他。据传说,曾子小时候学习就非常用功,父亲教给他的字,他总是不停地背、写。随父亲田间劳动,见到树呀、草呀、虫呀,总要问父亲怎么写。曾子十二岁就跟随父亲读诗书,每天除完成父亲安排的学业外,总尽量多读书,常常学习到深夜。  曾子从小就是个勤快的孩子,几岁就开始帮助母亲干家务活。年龄稍长,就跟父亲下农田劳动。十三、四岁时就独自到野外打柴。后来又学会了犁地、驾车。曾子禀性孝顺。据《论衡?感应篇》记载,有一次(清代熊赐履说是十四岁时),曾子在旷野打柴,有客人到他家。曾子的母亲情急中掐了一下手臂,曾子立刻感应到疼痛,他认为是母亲病了,疾步赶到家中。感应的事不一定实有,但可说明曾子时刻挂念着父母。《琴操》记载,曾子年少的时候,就对父亲尊敬亲爱。他家贫又没有固定职业,就靠亲自耕作供养父母。有一次在泰山下干农活,遇到大雨雪,一个月没能回家探望父母,心中非常担忧和思念,创作了《梁山操》这首琴曲。“梁”是“架桥”的意思,寓意是:让琴声架起桥梁去慰问父母。又有一次,曾子出发到郑国去,来到一个地方,听说那里的地名叫“胜母里”,他认为那个名字对母亲不敬,就非常厌恶,便调转车绕道而行。(参见《淮南子·说山训》)   曾子在他的少年时期,仁爱、坚毅、诚实的性格就已经形成,父母对他也充满了信心。《吕民春秋·劝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次,曾子的父亲派曾子外出做事,过了时间而没有到达。因为当时战乱,人们都怀疑曾子可能被杀了,因而对曾点说:“曾参莫不是死在外边了吧?”曾点说:“他虽然有可能遇害死去,但有我活着,他哪里敢死呢?”意思是说,有父母在家等着,他会千方百计地避免伤害的。曾子一家曾就近移居过费国(费国与原曾阝国同为姒姓)。据《战国策》记载,曾子住在费国的时候,费国有一个与曾子同名同族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说:“我儿不杀人。”仍像原来一样织自己的布。过了一会,又有人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还像原来一样织自己的布。又一会,有一个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这才害怕了,丢下织布梭越墙逃走了。虽然曾母最后还是逃走了,但仍可以看出,她是坚信儿子不会杀人的。 曾子的身世   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生于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鲁定公五年),死于公元前435年(周考王五年,鲁悼公三十二年)。出身没落贵族家庭,少年就参加农业劳动。后从师孔子,他勤奋好学,颇得孔子真传。他积极推行儒家主张,传播儒家思想,并在修身和躬行孝道上颇有建树。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   曾子的祖先是夏禹的后代,姓姒。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封他的小儿子曲烈于曾阝地,建立 曾阝国。曾阝国故址,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原名“缯邑”,以当地多产丝织品而得名。公元前567年(鲁襄公六年)邻近的莒国灭掉了曾阝国,曾阝太子巫无家可归,在远离莒国的鲁国南武城居住下来。曾阝太子巫的曾孙叫曾点,字皙,他就是曾子的父亲,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   曾皙在孔子的学生中属于狂者,即敢说敢为,不拘小节。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曾皙曾“依门而歌”。有一次,曾皙和子路、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问他们的志向,曾皙说:“晚春的时候,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里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儿走回来。”描绘出了一个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因而孔子表示赞同。曾子的母亲上官氏是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一生织布、操劳家务,对曾子非常慈爱。曾子的生母去世后,曾皙曾续娶,姓氏不详。 大 学 PAGE 23
本文档为【四书详解《大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604465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30KB
软件:Word
页数:23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7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