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意林》2011年第16期·人与社会·锐话题·韩寒买房记(作者:韩寒)

《意林》2011年第16期·人与社会·锐话题·韩寒买房记(作者:韩寒)

举报
开通vip

《意林》2011年第16期·人与社会·锐话题·韩寒买房记(作者:韩寒) 《意林》2011年第16期 人与社会 锐话题 韩寒买房记 韩 寒 在房价、油价、电费、水费齐涨的今天,终于有一样收费项目减价了,而且一减就减去了将近一半的价格,那就是登记结婚工本费从9元降到了5元。 最近我发现我钱包里老是没有钱,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只剩下几张十块,好在一碗面还能买。我开始思考,我一般出门都会往钱包里放个一千多块钱,何以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加满一次油需要六百,几个朋友一起随便吃个饭再花掉两三百,来回高速公路花去五十,在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千块就差不多了。 我不由感叹,那些收入两三千...

《意林》2011年第16期·人与社会·锐话题·韩寒买房记(作者:韩寒)
《意林》2011年第16期 人与社会 锐话题 韩寒买房记 韩 寒 在房价、油价、电费、水费齐涨的今天,终于有一样收费项目减价了,而且一减就减去了将近一半的价格,那就是登记结婚工本费从9元降到了5元。 最近我发现我钱包里老是没有钱,吃饭的时候掏出来只剩下几张十块,好在一碗面还能买。我开始思考,我一般出门都会往钱包里放个一千多块钱,何以呢。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了,加满一次油需要六百,几个朋友一起随便吃个饭再花掉两三百,来回高速公路花去五十,在不给自己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一千块就差不多了。 我不由感叹,那些收入两三千的朋友们,在这个城市里如何生活,当然你可以说他们不用加油,但毕竟你要过三十天日子。这个城市的大部分设施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好在我佛慈悲,看城市并不需要缴养眼税。 1 回去的路上,我便开始回想。记得2000年,我刚出版第一本书,当时买了一台富康,因为那时只有富康、桑塔纳和捷达,富康显得最动感时尚。当时还没有时尚这词。唯一的遗憾就是名字土了一点。当时油价三元,加满一箱油一百多,我出门带一千块的习惯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这点钱在那时已够我开到欧洲了。 当时父母要我买房子,并不是因为要改善居住条件,也不是因为要投资炒楼,而是因为当时上海市房地产低迷,于是政府出台一个政策,购买商品房,退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当时上海郊区的房价几百到一千元,市中心三千元,我说,这房价太贵了,太不合理了,市中心三千元一平米,买一百平要三十万,老百姓要工作十多年才能买得起房子,这是虚高的。工作五年,买个一百平的房子,才是合理的。房价虚高了一倍,不能买。马上会跌,跌破一千。 2 2001年,我去了北京。我在望京租了一个房子,两室两厅两卫,房租一千多。当时版税都用去练车、改车了,差点连房子都没租起。后来终于积下五万块,在北京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价是三千八,我买了六十平米,首付五万,月供一千二。房子位于管庄,名字很洋气,叫柏林爱乐。每天需要走京通高速从双桥出口下,令我疑惑的是,为什么这个房子是朝阳区的,但是我开车去通县狗市只要五分钟,而去朝阳公园却要半小时。但我很快就发现,京通高速走到头连着就是长安街。于是,我很简约地告诉父母,我住在长安街沿线。 当时的油价还是三块多。我对朋友说,油价得跌到一块才合理。要不然老百姓一个月工资就加几箱油,不合理。当时北京新源里很多站街的失足妇女,一失足只需要一百五十元,失足一夜两百元。 后来,由于我在北京迷失了,而且再迷失下去也要失足了,就回到了上海松江,租了个房子,两室两厅两卫,租金三千元。当时油价四块多,我对朋友说,如果油价突破了五块,按老百姓现在的收入,就是个大笑话。当时松江还没有一个五星酒店,我租在开元新都,一个新的小区,在大学城的对面。当时那里房价五千。朋友说,你买一个房子吧,但当时我实在买不起房子。 松江新城区密密麻麻的新楼盘,销售率是百分之一百,入住率是百分之一。我对朋友说,这里肯定要崩盘,这么多房子,哪有这么多人去住啊,五千一平方,就是个大笑话,按照老百姓现在的收入,得工作二十年才能买套两居室,等着吧,松江新城区迟早跌破一千,我预计五百元一平,到时候我扔十万块钱买两百平。朋友说,你说的一向有道理,我现在买就砸在手里了,我要憋着。谢谢你给我的启发。 3 后来我给父母买了一个房子,当时在金山区朱泾镇,我贷款买了个三居室,至今我依然非常喜欢那套房子,虽然不大,但是非常工整。当时房价是三四千,花了我所有的积蓄。房子楼下就是洗头的,洗头一次十元,洗车一次五元,什么都不洗一次三十元。当时我几乎停止了写作,赛车刚起步,年薪八万元,但因为经常不幸获得第四名,奖金就没有,一年也有个十万多的收入。加上以前有些版税,我也很满意那样的生活,就是觉得这房子买的时候遇到了最高峰,以后肯定会跌进一千以内。 当年发生了惊人事件,油价突破了五元。当然,国民们照样生活,除了加油站门口不断骂娘的长队。后来就是一长串的省略号,就不细说了。那个要憋着的朋友我也再没见着。 到了今天,油价已接近十元了,我觉得应该更高,高到让那些不顾大局利益动不动要自焚的刁民们连一升油都买不起,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这类事的发生。而房价也应该更高,高到根本够不着,这样才能让那些非要房子不可的姑娘们都嫁给有钱人,保障我国的年轻男人一心创业,心无杂念,身无压力。税率也应该更高,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八十,不光买房子要交房产税,生孩子还要交产房税,老百姓要交纳环境保护税,赚了要交利润税,亏了要交经验税,至于为什么这样更好,反正我也不知道。只知道小时候墙上就写着,纳税光荣。字是红色,很大而且不易被擦掉。 至于我,还是习惯揣着一千块钱出门,前几天去了次香港,觉得那里物价怎么这么便宜。 时事亮点 向我征税 刘洪文 不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参众两院议长收到一封联名信。作者是美国的200位顶级富豪,目的就是主动要求国家对他们多征税。 这封公开信中这样写道:“我们现在写信,是敦促你们将国家利益置于政治考量前。为了我们国家的财政健康和民众的福利,我请求你们对年收入100万美元以上的人加税……我们作为忠实的公民提出这样的请求。” “我们的国家面临着选择——要么我们偿还债务,为未来做好储备,要么我们逃避金融责任,损害国家的潜力。我们的国家有恩于我们,它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基础。现在,我们希望能保持这样的稳固基础,以便其他人也能和我们一样成功。” “请为我们国家做正确的事情吧,提高对我们的征税吧,谢谢!” 这些美国富豪到底是心血来潮出风头,还是真真切切希望多缴纳税收? 答案是后者。富豪们强烈反对的是200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签署的废除遗产税决定。而且,反对该法令的,也并非只有这200名富豪。当年小布什签署完这一法令后,最大“受益者”的美国亿万富豪们一律嗤之以鼻。包括盖茨父亲老威廉、巴菲特、索罗斯等在内的120名美国大富豪联名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广告,核心广告语就一句:“Please tax us”(“请对我们征税”)。 富豪们的理由是:取消遗产税将使美国百万富翁、亿万富翁的孩子不劳而获,使富人永远富有,穷人永远贫穷,这将伤害穷人家庭和社会的平衡…… 10年后,美国富人依然持这样的看法。为废除这个法令,数十名美国富豪还专门制作了一个视频请愿书,在这个致总统和国会领导人的视频中,富豪们齐声说:10年前,你们给了我们不希望和不需要的减税,要改正这样的错误,就需要对我(一个富豪说),对我(另一个富豪接着说),对我(又一个富豪说),征税! 向我征税,说得理直气壮! 美国这些富豪的高觉悟、有担当,其实也正是美国主流价值观的体现。在美国社会,富人多纳税,穷人少纳税,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按照美国财政部2006年的数据,比例为5%的美国富人,纳税额占联邦政府个人所得税收入的57.1%;而占全部纳税人50%的穷人,纳税额仅占所有个人所得税的3.3%。 美国富豪们有此义举,其实同美国文化、传统和相关制度息息相关。主观上讲,对美国富人而言,“富”且“仁”,已成为许多人的精神追求。这方面有太多的例子,比如比尔·盖茨就说过,巨额财富对他来说,“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盖茨过去数度来中国,都是只谈慈善,不言生意。 同时,美国人更崇尚自我奋斗的精神。对许多美国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自我打拼、白手起家,经历成功和失败。即使是亿万富翁的子女,许多人并不看重家族的财富,他们年轻时仍喜欢靠自己打工挣钱来赚取生活费。在慈善事业上一直走在前头的巴菲特就说过,对于他捐赠大笔财产,他的子女们没有人持反对 意见 文理分科指导河道管理范围浙江建筑工程概算定额教材专家评审意见党员教师互相批评意见 。 客观上讲,美国富人的觉悟,也同国家制度的潜移默化有莫大关系。在美国,对于富豪捐助慈善事业,有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作为奖励;扶助慈善事业所带来的美誉度,也鼓励更多富豪慷慨解囊;另外,相对透明和高效的基金会运作,也免除了富豪们对善款被腐败浪费的后顾之忧。 当然,就像任何一个群体一样,有很多要求多纳税、多做慈善的美国富人,自然也不少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的富人。但至少在巨富级的美国富人中,前者占了多数。美国慈善的标志性人物卡内基曾说过一句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得到了许多美国富人的认同。对他们来说,用好财富,积极回馈社会,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更是对自己的道德要求。而他们的这种境界,反过来也有助于化解底层社会的仇富心态,促进社会的和谐。 名家观点 我赶上了中国最易成功的年代 加藤嘉一 在日本,你到了一定年龄才能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达自己的观点,这和你的能力、智力、魄力没有关系。除了包容性差外,年功序列也是日本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就像我今年26岁,自以为不是很年轻,但是在日本社会是被认为很年轻的,会被定位为只能说一些常识的观点,根本不能做纯粹的社会观察,像现在我做的中国观察,在日本是难以想象的。 除了长期居留在中国,我也去过很多其他国家,例如中东、韩国等,此外,我经常往返于中日两国。我发现一个事实,全世界的年轻人、大学有关的从业人员和媒体人等,他们都由衷地羡慕中国的学生。现在,中国的大学生正享受着日本年轻人最缺乏的东西——活力。在中东或者是在日本,大学生呈现出一种无事可做的低沉状态,不愿意学习,也不愿意做事,就希望找一个铁饭碗,退休拿年金,然后安度晚年,就业积极性很差。中国学生则呈现出一种很强的活力,哪怕是我这样一个小人物,都有这么多的人来听我讲座,乐于和外国人交流和了解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等。 有活力、有机会、被包容,拥有这么多的优势,中国大学生根本就不需要自卑。 在北大,我的同学和师弟师妹中,有好多人都认为上学没用。一直以来,老师、家长和社会舆论都告诉我们要当三好学生,要好好上学,书读好了就可以成功,但我们都知道现实并不是这样一回事。 现在的80后、90后是受到社会转型以及许多文化冲击的转型一代,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他们至少都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很苦。这种苦我很能理解,在中国特别是在北京,竞争那么激烈,要投那么多简历,物价高,房价也高,结婚还一定要有房子的。 我也买不起房子,也交不起女朋友,稿费低,生活也很有压力。 但是,最终大家和我还是选择留在北京,除了北京魅力很大,机会很多,很有活力外,我真的想不出其他的理由。这是一件很双面性的事,就像现在没了分配,但是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代表着大学生们要自己承担责任。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一个不确定的转型社会,问题肯定很多,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其实能做的就两件事。 第一是不断提高自控能力,把握自己生活的主导权,比如提高外语水平、吃什么、到什么地方投稿等,这些是我们能完全控制的;第二是对与自己不可控的事情,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从容。比如说就业不是完全由你可以控制的,但是你可以做出努力,比如说你签的公司你不满意,这是一个双方协调的结果,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搞不定的。 所以尽量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而对这种不可控的事情就表现出最大程度的从容,这样你的状况会好很多。 其实,现在的80后90后是很亏的,天天对自己不可控的事情抱怨,反而浪费了提高自控能力的时间。如果你要抱怨到底,就不如离开,既然选择了不离开,就应该找办法。 中国城市的上半身和下半身 流 沙 从南至北,这段时间不少城市广受暴雨倾泻,不少城市内涝严重,交通中断,车辆被淹,市民出行困难。不少微博网友戏言:中国城市的上半身很正经,下半身很烂。 微博虽微有真言,却一语道尽中国城建“短视症”的沉疴之重。台湾作家龙应台写过一篇文章,文中教大家如何辨别你到达的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雨,足足下它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达了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就是个发达国家;如果发现积水盈足,店家的茶壶头梳漂到街心来,小孩在十字路口用锅子捞鱼,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国家。” 龙应台的方法绝对奏效。 现在中国城市建设可用“如火如荼”来形容,它的“上半身”高楼林立,道路宽敞,是个衣着光鲜的君子;但只要一下雨,这位君子就会丑态百出,问题就出在他的“下半身”——雨污水管建设标准十分落后,根本不堪一击。 英、德一些发达国家的地下设施是以“百年计”的,雨污水管道,口径大得车子都可以开进去。他们的城市上下一致,少有水患。 不少网友在评选中国最不怕暴雨的城市?结论不是首都北京,也不是国际大都市上海,而是青岛。青岛的老城区的确不怕水淹,原因是早在100多年前,德国人就为这个沿海小渔村,设计了可以使用百年以上的现代排水系统,而且是雨污分流的。这种模式,现在中国城市建设也没有达到百年前德国人的建设标准。 一个人上半身很正经,下半身很烂,我们称之为“伪君子”,这是道德修养问题;如果一个城市上面建筑很堂皇,地下建设很糟糕,这就是社会道德和城市良心问题。 城市既然连百层高楼也造得起来,自然也懂得地下管网的重要,只关注地面上的形象问题,却不关注地下的“难言之隐”,这种城市表面很坚强,其实很脆弱,因为它的下面很不坚强。 一个人只有注重内修方能致远,一座城市也只有表里如一,上下一致,才能宜居宜业。 成长视窗 人之初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一路开花 记忆中,你明明还是昨天那个拖着箱子好奇张望的少年,可今天,你却坐在了散伙饭的筵席里。人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了。莱摆了满满一大桌。 那晚,你吃得很少,喝得倒是很多。最后,你抱着同寝四年的好兄弟说着莫名其妙的话,哭得稀里哗啦。你陪那个暗恋了许久却又不敢表白的女生喝了好几杯。 你告诉自己,第三杯的时候,你一定会勇敢地告诉她,这些年,你有多喜欢她。你记得她的生日,记得她最爱吃的菜,甚至,记得她的学号和身份证号码。可惜,第三杯酒才喝到一半,她的男友就来了。更巧的是,你认识他。他举着杯子敬你,说谢谢你这些年对她的帮助。你笑了,端起满满一瓶酒,仰面而尽。你到底还是没能勇敢起来。翻江倒海吐了一夜之后,生活还得继续。 毕业照已经分发到你的手里。那时候,你笑得多么甜蜜。你觉得,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不得不散的筵席。你和一群熟悉的脸站在一起,兴高采烈地抛着黑色的学士帽,身后,烈阳千里,碧草如茵。你不知道为什么要扔帽子,反正,电影里演的照片里拍的,都是这个样子。 第二天,拖着昏沉沉的脑袋才醒来,你就发现,宿舍已经空了个位置——他是你最好的兄弟竟然,不辞而别。你打开手机,才发现他早已来过短信,说他多么害怕和你别离。昨夜,他一个人想着想着又掉了很多眼泪。 你坐在床上,看到他空空如也的上铺和书桌,视野忽然模糊了一大片。你没告诉他,其实你也悄悄买好了车票,你本来也打算不辞而别。只可惜,他走得比你还要早。你计划好的事情,一切都已来不及上演。 你给最好的兄弟买了一把吉他,到现在,都还放在暗沉沉的衣柜里。你生怕他发现,还用羽绒服把吉他遮得严严实实。你打算在你走的那天悄悄放在他的书桌上。可惜,他的书桌空得比你还要早。 你给你最喜欢的女生写了一封信,洋洋洒洒数千字。其实,写到最后,你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说了些什么。只是记得,流了好多眼泪。为此,你还暗骂自己矫情。 楼道里忽然响起了拖箱子的声音。接着,宿舍门被上锁,一切关于青春的记忆,都被关在了那扇熟悉的门内。你知道,明天的人生已经起程,可你却不知道,明天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心出发 那纵身一跳轻如羽毛 麦兜兜 如果说,生命中的朋友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的,过一段时间会消失一些,那卓翔就像一棵仙人掌一样顽强地在我的生活中存在着。 我们是死党,尽管性格完全不同。这里就是我们成长的地方了,在城南,是这个城市一直得不到开发的地方。卓翔的爸爸和我爸爸是公交公司的同事,他爸爸是司机,我爸爸修车。 也许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父母那里预先得到了些许的启示,包括做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品行和理想,将来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卓翔说,我妈说了,除了北大清华,以后什么大学都不上。我爸妈希望我能上个汽修类的院校、以后接老爸的班就不错了,用他们的原话说,要是你能上北大清华,我们也让你上,可你不是那块料啊,他们这样说我,我也不生气,就笑笑,其实我心里佩服的是我表哥,他35岁了,有自己的模具厂,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表哥是高中毕业后去当保安的人,能有今天的派头已经很了不起了。 和卓翔去表哥厂里玩的时候,我和卓翔说将来我也要开一个这样的厂,卓翔瞪大了眼睛,表示从没想过那么远。我问他,那你最远想到了哪啊?他想了想,说,考北大。我继续问,那考不上怎么办啊?他说,那就人大。 我笑了起来,说,你小子真幽默。在我心里,人大和北大并无区别,都是像银河系一样遥远的事。那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上市公司、有高管,也不懂什么叫全球化进程、低碳生活,上了人大北大,理想间接也就等于要做教授、科学家。 我在心里专门腾了一个地方保管卓翔的理想,供奉着一种代表了身份和地位的职业——教授。去年高考结束的那天,我去找隔壁考场的卓翔,看到他的那一刻,我顿时感到不对劲——卓翔一脸疲惫地走出来,看到我的时候,一手把书包扔给我,问我,有烟吗,找个地方抽烟。 原来考试前一天夜里,卓翔发高烧,第二天还迷糊着,状态很不好。人大的目标没能实现,倒是调剂到了南京的一个经济院校,排名也还不错。我想要是别人,斟酌一下,没准也上了,但卓翔不一样,毅然就去了复读班。我上了一个杭州的大专院校,离开的头天,我去复读班找卓翔。那地方挺幽静的,毗邻一个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是个寺庙。我路过寺庙时,还偷偷在门口给卓翔许了愿。 大学的生活平淡无奇,自由一下子像洪水般涌现,我学会没日没夜地挂QQ、通宵上网打游戏、把发型换得像古惑仔,然后去和女同学搭讪、一口气喝好几瓶啤酒。我能够感觉自己的世界是开放的,自由的,危险的,而卓翔就是那个可以把我从危险边缘拉回的人——他每隔几天就给我发个短信或是打电话。我们还是像以前那样无话不谈,我想人生理想其实割裂不了我们的友谊。 过年时我曾去看过卓翔,发现他的头顶有了一簇白发,他学会了熟练地抽烟,看得出来压力非常大。这些压力也许来自他的母亲,更多的应该来自卓翔对自身的要求。其实他的那种压力,我能体会,又不能完全体会。因为我们俩毕竟不同,第一次高考和第二次高考也是不同的。我想在我们十几岁开始幻想未来的自己的时候,我们的人生就出现了不同的出口,或者说是转折点,只不过当时的我们没有发觉而已。 今年高考第一天晚上我突然接到卓翔的电话,情况直转急下,他的声音有些战栗并且非常绝望无助,他说这次又完了,数学他妈的太难了,考砸了,一塌糊涂……卓翔反反复复地说着这几句话,我心里陡然一惊,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他。我默默地听着他的诉说,最后告诉他,哥们,别紧张,后面的几门考好就有希望,你不要放弃希望。 那天晚上卓翔和我聊了大半个小时,他似乎平静了下来,喃喃自语说,嗯,接下来的几门我再好好考吧。可是,6月8日清晨六点的时候我突然接到卓翔的短消息“如果考不上,我宁愿去死。”我被这句斩钉截铁的话吓住了,直觉告诉我要出事,马上蹦起床给卓翔打电话,却怎么也没人接。下午我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他声音低沉,说,卓翔没了,从五楼跳下去了。原来就在清晨,卓翔从卧室的窗台上纵身跳了下去。 爸爸的声音很轻,隐忍的哀恸却直达我的心脏。那一刻,我心中供奉着卓翔的理想的地方,土崩瓦解。那个倔强的男孩,就这样舍弃了生命。我很想质问他,为什么一个连死都不怕的人,竟然害怕继续生活下去? 我曾多次在街上游荡,有时候看到几个结伴的青年,看他们抽烟,说笑,勾肩搭背地走在街上,会错觉那是几年后的我和卓翔,但现实又让我无比悲哀地意识到,我们永远不可能像那样子在一起勾肩搭背了。 现在我经常想的是,到底是高考,还是所谓的理想与期待,是不同人生的分割线?听人说仙人掌浇多了水,根部会烂掉坏死,那么卓翔,你是不是被那些金光闪闪的名校、过于耀眼却不一定有用的星光的理想暗伤了? 恋爱秘笺 恋爱的正面功能 阿 宽 爱至少有一种正面的功能,是令人变成一个较好的人。 平时一毛不拔的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在她面前,他也会慷慨一点。 污糟邋遢的他,会多注重整洁,以前一星期才洗一次头,现在可能隔天便洗。 从不做善事,在他爱的女人面前,遇上募捐筹款,亦乐于掏腰包,见到乞儿,会善心大发,把袋中的碎银全数捐赠。 忽然间会爱请客,一大班朋友吃喝后,竟然第一时间争着埋单。 一直不爱表现自己是个较好的人,有时她不在身边,好人做惯了,做上瘾,一样会保持这种态度。 女人的情况相同。 有人喜欢,自己也觉得比之前漂亮。 好想掩藏,但还是没法,衣服的颜色会较鲜艳,人也多了一份光彩。 不爱小孩子的,这段日子也觉得孩子特别可爱。不只是孩子,连猫、狗、乌龟、仓鼠,都特别可爱。 恋爱中的女人,会让她的男人觉得她充满爱心,一起看电视新闻,看到人间悲剧时,分外容易泪水汪汪。 令自己变成较好的人,不外是想让对方认为自己是个好伴侣。 不能说是骗人骗己,应说是把内在的优点尽量表现出来。 当自我感觉比之前好时,整个世界都好像更可爱。这不难解释,你怎样看人,人怎样看你,没有恋爱的你,可能是个面无表情甚至黑口黑面一点都不笑的人,有了恋爱,面上常带笑容,人家也会回以亲切笑脸。 相恋提升两人的自我价值,大家都会觉得被重视,甚或过分重视,要平衡这心态,必须令自己值得被这样宠爱,所以要做个更好的人。 生活锦囊 心理人生 当有一天,不再被需要 孙道荣 远在德国的女儿,忽然接到了父母的一封电子邮件,信中交代她,如果这几天打电话回家,家里没人接电话,就表示可能出大事了,快请人来家里看看吧。家门的钥匙就放在门底下。 女儿立即拿起电话,拨打国际长途回家。电话“嘟嘟”地响了半天,没人接。女儿的心揪了起来,赶紧又拨打了父母一个老同事的电话。老同事匆忙赶到家中,敲门,无人应答。弯腰在门底下一摸,还真摸到了一把钥匙。门打开了,这位老同事惊恐万分:只见老夫妻两口子,分别悬挂在两个卧室的门框上,早已气绝身亡。 老夫妻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唯一的女儿远嫁国外。他们的生活令人羡慕,就在昨天,有人还听见他家里传出的钢琴声,反反复复弹的是一个曲子,老电影《城南旧事》里的主题曲《送别》。那封给女儿的怪异的电子邮件,也是昨天发出的。这样看来,这对老夫妻,是平静地做好了离开的准备。可是,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决绝地离开这个世界? 熟悉他们的老同事说,这对老夫妻,同在一家设计院工作,都是高级工程师,老爷子还会五种外语,在单位颇受敬重。退休后,单位不再需要他了。像很多刚离退回家的老员工一样,老两口为此失落了很久。 熟悉他们的老邻居说,他们唯一的女儿嫁到了德国。退休后,他们也跟着女儿到德国生活了一段时间,女儿生了一儿一女,老两口平时也没什么事,就帮他们带带孩子,虽然周边没有一个人认识,但两个孩子特别依赖他们,这让他们的生活很充实。可是,小外孙渐渐大了,而且在孩子的教育上,老两口与小两口意见总是难以一致,有一次,老爷子想进外孙的房间看看,都被女婿拒绝了。老两口忽然意识到,小外孙已经大了,不再需要自己了。老两口黯然回国。 曾经热爱的单位,不需要自己了;曾经黏着自己的小外孙,也不需要自己了。老两口异常失落。但谁也没想到,他们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家作最后的告别。老两口给女儿、单位、亲朋,分别留下了遗书,除了抬头不同外,内容基本一致,大意是他们觉得活着已没有意义,因此他们选择了离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我生活的杭州。从媒体上看到这条新闻时,很多人的心,被揪痛,人们无不扼腕叹息。有人发出感叹,有时候,被需要也是活着的一种动力啊! 关系篇 惜取别离时 张小娴 如果大门的位置看不到电梯,那么也该在听到电梯到达之后,跟客人说一声再见再进入屋里。 那是主人的温情。 客人一走,门就关上,太过不近人情。 那天去探望一个朋友,离开的时候,她说了一声再见,便顺手关上门,把我留在屋外,那一刻,无端地失落。原来她没有目送客人离开的习惯。 可知道被关在屋外的感觉是多么寂寥?独自在走廊上等电梯到达是一件很孤单的事情,何况还是三十四楼!主人家里最好有一个阳台,客人离开时,主人走出阳台,刚好看到客人从大厦走出来,大家挥手道别。主人目送客人离开,直到他的影子在孤灯下消失。 每一次离别,都是一份惆怅,因为总有一次离开是不会再见。 我喜欢被目送着离开,不要把我关在屋外,虽然我还是要孤身独自上路。 我来了,而且要走,何不惜取别离时? 你得到了尊重,我得到了自豪 云 弓 很多西方的跨国企业在中国都成立了合资公司,而且相较于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显得更加成功,此事引起了西方商业界的高度重视。一天通用公司的老总去哈佛给MBA学员授课,有位学员提出了疑问:“先生,为什么您的公司与中国上海汽车的合作如此成功,请问是否有什么秘诀?” 通用的老总回答:“因为我们彼此尊重各国的文化,两国文化在合资公司中都能受到优先的尊重,所以合作起来非常顺畅。” 那位学员不太理解:“两国的文化总是有冲突的,在一家公司中总有先后,怎么可能同时受到尊重而又互不影响?” 通用的老总笑了:“这很简单,因为中美文化的互补性强,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视自己的姓名,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我们美国人则相反。我们成立的合资公司叫——上海通用,中国人觉得他们受到了尊重,因为这家公司姓上海;我们也觉得非常自豪,因为这家公司姓通用。” 不要盯着他 小 娴 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满满一碗汤,生怕汤会洒出来,于是盯着那碗汤,可是,愈是盯着汤,它愈洒出来,灼伤了手,这种经验,很多人也有。想要汤不洒出来,秘诀是不要盯着那碗汤。 银盘比赛中,没有一个参赛者会盯着银盘上那只水杯的。你越死盯着那杯水,越害怕它会洒出来,它越会洒出来。 太紧张,太死心眼,往往事与愿违。 你越想得到一个人,越不要死盯着他。 你越害怕失去一个人,越不要死盯着他。 我们失去的,通常是自己最紧张的东西,可知道东西也会欺负我们?你总是失去你最心爱和最昂贵的一把雨伞,伞犹如此,何况是人? 你死命盯着一个人,不肯放松,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会令他窒息,你早晚会失去他。 你想得到他,便不要望他一眼。 你不望他,他越想你望他。 你不管他,他越死心塌地。 你愈害怕失去,愈会失去。 生命八卦 屠宰你的力量也将屠宰我 梁文道 我在一份杂志上看见台南小吃专辑,里头自然少不了有名的牛肉汤。台南人通常把它当做早餐,商家清晨四五点钟开始营业,顶多卖到十一点就要脱销休息了。除了那锅汤底,这种牛肉汤的最大特点是其肉料的新鲜,最夸张的店家会在肉牛被宰的数小时内把它送到客人碗中。 一个月前,我在台南讲课,天天都和同事嚷着要早点起床吃牛肉汤。一位当地人自愿做我们的向导,领我们去找台南第一牛肉汤。可是,在出发前的那天晚上,他却一脸诚恳地向我们告白:“我带你们去吃,但我自己就不用再吃了。你们见过杀牛吗?真惨呀!原来它们真的会哭!牛真是太有灵性了,还在排着队,就一大群牛哭了起来。看过那场面,我就再也不吃牛肉了。” 也许你会嗤之以鼻。但在我心目当中,这个朋友就是一个对待食物很认真的人。不要误会,他很喜欢美食,只不过食物于他有比美味更多的东西。他认真看待食物,所以会注意到牛这种生物不只好吃,而且会哭。就是会哭这一点,盖过了它的美味,占据了我这位朋友的大脑。震撼地重塑了他对牛的情感与认知。 没有一种食物不是生物,人必然要靠其他生物过活,这是注定了的。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面对这点浅显却又容易被遗忘的道理。你不用放弃进食,自残至死,你甚至也不用吃素斋戒,你只需记住这一点,然后严肃沉思其中的含义,相处对应的方法。 部分北美原住民仍然保有打猎的传统,以弓箭瞄准天上的飞禽,用长矛刺穿林间野猪的心脏。你会觉得他们很残忍吗?以为他们要比你吃冰柜里雪封的鸡腿与胶袋中的火腿凶蛮?没错,他们的双手上沾满了刀刃由动物躯体拔出时所溅射出来的带泡的血液。可是,他们同样会用这双手去为一切死去的猎物祈祷,希望它们重新回复大灵,又或者尽快回到自然。更奇怪的是他们会崇拜自己的猎物。他们不只仗仰猎物的血肉维生,同时在进食之前赞叹其生前的雄伟美丽。这些猎人清楚知道自己吃的是生物,而且还知道生命的美好,以及无可避免的残酷。 这让我想起了纪伯伦的名著《先知》,其中的先知曾经这样教导弟子:“当你们宰杀一只畜禽,你们应在心中对它说:‘现在屠宰你的力量也将屠宰我,我一样也会被吞食。因为把你送到我手中的那一规律也将把我送到更强者的手中。你的血和我的血都不过是滋养天国之树的汁液。当你们用牙齿咀嚼一个苹果,你们应在心中对它说:‘你的种子将在我体内生存,你明日的花蕾将在我心中开放,你的芬芳融入我的气息,我将带着喜悦共度每一个季节。’” 认真对待食物的人也许不吃素,甚至会手刃猎物。但在我看来,叫满一桌菜,然后再将它们倒进垃圾桶,恐怕才是件更残忍的事。 升职记 动物的“职场美德” 蒋骁飞 1 一只饥饿的秃鹫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头死去的麋鹿,它兴奋地在空中盘旋几圈之后,突然又转身飞去。十几分钟后,谜底终于揭开:从荒原的另一端一下子飞来数十只秃鹫,它们就像一股黑色的潮水涌向草丛中的那只麋鹿,然后大快朵颐。不一会儿,肥硕的麋鹿就只剩下一副骨架。原来,先前的那只秃鹫是去给同伴们报信——它发现了食物,请大家赶快一同前去分享。在团队中,秃鹫是一个无私的集体主义者,只要有一只秃鹫发现了食物,其他同伴就不会挨饿,哪怕它自己饥肠辘辘,也要喊来同伴一起分享美食。 在职场上,学会与人分享合作是人生的必修课。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每个人的成绩、成功都能被全体成员共享,每个人都乐于和他人合作,这个团队必然会强大,这个团队中的每个成员必然能快速进步、成长。 2 在加拿大的山谷地带,生活着大量猎豹。科学家们在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聪明的跳羚每当遭受猎豹的追杀后,就撒开四腿向最险峻、嶙峋、崎岖的悬崖峭壁奔跑、躲避,但一贯擅长集体围捕、喜欢抢食的猎豹,竟然没有一只半途跳出、拦路打劫,而是安静地坐山观斗,或者纷纷为正在追捕猎物的同伴让出追击之路。 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匪夷所思的科学家经过多次观察、研究,终于找到了令人惊叹的答案:情况越危急,跳羚选择逃生的路径越是高耸险峻,就像万丈深渊上的独木桥。如果狭路上突然跳出“第三者”,正在疾跑如飞的追捕者会因本能躲闪而无法控制自己,极有可能因此摔下悬崖而粉身碎骨。 在职场上,我们也要学学山谷地带的猎豹,适时给同事们“让路”。其实,你今天给同事们让路,就是给明天的自己留路。 3 大草原上,两只非洲狮为争夺一只羚羊疯狂地厮打了起来,顿时吼声震天、尘土飞扬。其中那只年老的雄狮逐渐体力不支,面对年轻对手的凌厉攻势,最后败下阵来。它仰面躺下,向对方亮出极易遭受攻击的柔软腹部,胜利者见状,也就不再与它计较,舔舔失败者的鼻尖表示愿意和解。 提起兽类,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们和“凶残”一词联系起来。其实,在和同伴的争斗中,它们共同信守一个“君子协定”:弱者只要跑开或者趴在地上求饶,强者就会饶它一命,从来就不利用自己的有利形势置对方于死地。 在职场上,和同事们竞争是难免的,但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你们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你以后的发展离不开同伴们的合作和帮助。 财富课 误赢百万金 朱 晖 香港亚视有一档智力游戏节目,名字叫《百万富翁》,由著名主持人陈启泰担纲主持。节目规则很简单,参与者每答对一题,就获得相应的奖金,答对的越多,获得的奖金也越多;但是,如果你一不小心答错一题,前面获得的所有奖金则全部归零。该节目的最高奖金额度达100万港元,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答对所有的题,可以选择提前退出,这样就可以避免已经获得的10万港元或20万港元奖金化为乌有。 节目开播以来,因为其跌宕起伏的情节,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其中不乏学识渊博的精英分子,可谓强手如林。起初,不少人都冲着100万港元的奖金而去,但十几期下来,没有一个人能够过关斩将笑到最后。从此,几乎所有的参赛者都学乖了,最多到20万港元,便主动放弃比赛。 节目又播了十几期,仍然没有产生出一个“百万富翁”。这一天,来了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打工仔,他答对了前面所有的题,奖金一直累计到60万港元,成为节目开播以来走得最远的人。这时,陈启泰问他:“是选择继续答题还是放弃?”打工仔沉默片刻说:“继续吧。”底下的观众议论纷纷,有人甚至窃窃地嘲笑他是傻瓜。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打工仔坚持到了最后,成为节目开播以来唯一获得百万港元的参与者。 很多人以为,打工仔是隐藏的“高人”,陈启泰不这样认为,他在后台与打工者聊天,才知道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信息:原来,这位打工仔绝对谈不上学识渊博,能够坚持到最后,恰恰是因为对规则不了解。他以为半途退出比赛就等于放弃了奖金,只有全部答对才能得到奖金。对此,陈启泰感触地说:“其实,成为百万富翁并不难,只是需要勇敢一点。很多人都被前车之鉴所缚,以为越往后题目越难,导致与巨奖失之交臂。他们不知道的是,在60万港元之后,每一道题都不难,只要略加思索,就能够轻松答出。” 你为什么成不了百万富翁,原因就在于你的经验告诉你成功很难,不如安于现状或见好就收。其实,成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往往就在于,别人被经验束缚住的时候,你却钻了出去。 新知探索 历史碎片 你赢了历史,我赢了时间 徐百柯 历史属于胜利者。这话没错。但对胜利的判断或许会出错,历史常常在时间做出裁决前便匆匆写就。 我打赌你不知道阿道夫·沙耶这个名字,就如你必定知道托马斯·爱迪生。一百多年前,沙耶曾与发明了后世广为应用的耐用型灯泡的爱迪生比赛,看准能制造出镇里最棒的电灯泡。 从我的铺垫里,你或许已猜到,沙耶是那个胜利者。但我打赌你猜不到他赢得有多么彻底、多么波澜壮阔、多么沧海桑田。 据美国《时代》周刊网站报道,6月18日,全球最古老的还在工作的灯泡将迎来自己点亮以来的第110个年头。这项不可思议的纪录诞生在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的一个消防站内。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这个特别的灯泡自1901年安装以来会一直亮着的原因。“百年灯泡委员会”主席欧文斯介绍说:这是一个60瓦的灯泡,但其功率仅为4瓦,没有人知道它为什么会一直亮着……我们已经请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来观察这个灯泡。 当然,灯泡的设计者便是沙耶。爱迪生用他身后无数枚灯泡见证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而沙耶只用自己生前造出的一枚灯泡就做到了此点。 对手赢了历史,他赢了时间。 人文地理 将我们的名字镌刻在何处 查一路 2008年,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面临一个困境:要不要将一个人的名字,刻在图书馆总馆的主楼?这个人对于纽约公共图书馆的贡献实在太大。 这个人叫希瓦兹曼。2008年3月,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宣布了一个总投资为10亿美元的改造计划,由此一场募捐大战拉开了序幕。5月份,希瓦兹曼个人认捐了整整一亿美元。这是纽约公共图书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私人捐款。 纽约公共图书馆,从创建到发展,其资金来源一直依赖两条线:一条是商界或政界的成功人士;另一条是美国的民众。图书馆创建于1895年,自创建以来,宏伟的主体建筑两侧分别蹲守着两尊大理石雄狮雕像,这两尊雄狮的名字分别叫“阿斯特”和“列诺克斯”,这是两个人的名字,这两个人都是图书馆的创始人。 阿斯特是位德国移民,以经营皮毛、地产和鸦片起家,这是位热衷公益事业的企业家,晚年将所赚之资,捐建图书馆。另一位创始人列诺克斯,是位富家子弟,酷爱藏书,他向图书馆捐献了大量自己珍藏的珍本善本图书,使得新建的纽约图书馆馆藏丰富。 然而,最初这座规模较小的图书馆,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纽约市市长提尔顿因此想建一座更大的图书馆,让更多的人享受知识的功能和乐趣。1876年,逝世前他将240万美元捐给了发展图书馆的一个专门基金会。 真正的壮大,是在1902年,从钢铁大王卡耐基那里获得了520万美元的捐赠,用这笔钱,得以在纽约各区动建了65个分馆。 公益事业,筹款压力一直以来是巨大的,纽约公共图书馆采取各种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以图找到巨资捐款人,所用的方法很多,其中就包括将捐赠者的名字镌刻在图书馆的建筑上,使他们的善行得以表彰,以此激发捐资者的积极性。 事实上,自纽约公共图书馆建造以来,民众一直是它强有力的支持者,普通市民一直坚定地保持小额捐赠。其中年龄最大的捐款人是98岁的退休教员,几十年来,她每年都买十几块钱的抽奖券,只为支持图书馆,她只是千万支持者中的一员,千千万万的民众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现在,纽约图书馆因为一个亿的个人捐赠,要将总馆主楼更名为希瓦兹曼楼,而且他的名字有可能五次出现在主楼的各个部分,自图书馆建立以来此事绝无仅有。 一时,舆论哗然了,有些数十年一直支持图书馆发展的市民困惑了,同样都是捐赠者,一个人的名字在主楼将出现五次,我们的名字又将镌刻于何处?是不是应该用捐资的多少来衡量公益心? 最后,不得不由图书馆的主席来平息事态。他表示,希瓦兹曼的行为是高尚的,他十分慷慨,他的捐赠不附加任何条件,因此希瓦兹曼的名字应该镌刻在主楼,而且将出现五次,是与非,留待后人和历史去评说。 将我们的名字镌刻在何处?不仅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拥趸难免疑惑,而且地球上生活的大多数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终极追问,人们似乎都在为自己的名字寻找一个终极归宿。是镌刻在公共建筑的主楼?还是大理石墓碑上?抑或是人们的心里?答案又似乎不言而喻。 德国好女人 阙昱静 一天,老马见到尤塔,问她假期干什么了。 她说,去了印度,那里有很好看的山,爬到山顶望着远处,心情好极了。 “你和谁去的?”老马很自然地问。 “我一个人去的。”她很坦然地说。 独立和自信,不是坏事情,也不至于非发展成这样,二十多天,一个人在大山里爬上爬下,独自欣赏自然。老马觉得德国女人太独立、太自信,让人有些受不了,她们身上透着一种彪悍的东西,一种不可驾驭的东西。 德国女性这种性格的形成,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年轻男人们大都阵亡,妇女除了要承担战后重建的任务,还要养家糊口。那时候,大部分家庭有六个到十二个孩子。 可以想象,对一个女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许多妇女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另外一个带着孩子的妇女搬到一起,她们拥有所有方面的决定权,她们不需要和任何人商量,也没有什么人可以商量。 今年70岁的格丝拉女士记得,二战结束后,她对四十多岁的母亲说:“你应该再结一次婚。” 母亲说:“大街上没有男人,他们都长眠在地下。” 在德国做女人,从生活的角度说,比较简单,这和男人的期望值较低有着很大关系。六年里,老马给丈夫洗过一次衣服,爱情没有受到什么影响,要是在中国,老马的妈都不会放过她。在德国,老马就是一个好女人。 精英谭 意林读书院 少看贼吃肉,多看贼挨打 茅侃侃 少看贼吃肉,多看贼挨打,学会从贼吃肉中体会出贼挨打的心境,并且从一个成功吃到肉的贼讲出的“线索”成功地挖出他曾经吃苦挨打的经历,并加以揣摩、总结,熟记于心,灵用于身,那么祝贺你,你离做一个能吃到肉的贼,又迈出了充满建设性的一步。 目前看来,无论是我和李想、戴志康、高燃等当时被冠以“80后创富少年”等绚丽头衔的这伙人,还是六七十年代那些“创富前辈”(其实,他们依然是活跃在创富一线的中坚力量),就为了能做个舒服吃肉的偷心贼,着实没少挨打。 李想,被你们冠以“80后四大创业财富新贵”的第一名,当你看着他神一般的创富故事时,我负责任地告诉你,就在不远的曾经,我依稀记得是2008年他在被澳大利亚电信收购之前的某段时间,在跟我去吃饭的路上他说了一句让我一身冷汗的话,他当时全部存款只剩下2万多块现金了(有一点概念必须澄清,自己的钱和自己公司的钱是两个概念)。 稍微往前到2008年金融危机,李想同学的公司面临着融资的时候,就在澳大利亚电信入驻他的汽车之家和泡泡网之前,他背多少风险投资。 如果你们还想往远了看,还有那些已经被说烂了的什么“李想创业之初,公司一半员工走掉”之类的事情。 是的,在我认识他的这N年里,自打有了“80后财富新贵”一说后,我看到他“挨打”的事儿比你们见着他“吃肉”的事儿多得多,说句你们可能不信但我坚信他自己绝不会否认的事儿——见天儿地挨打,很少吃到肉!直到2008年,那个经典的澳电收购案例出现后,吃大肉的时代才来临了。 但如果你们有机会和李想面对面交流,你可以问他一句:你永远不挨打天天都吃肉了么?他要说是,我就把这本书一页页撕掉吃进自己嘴里嚼烂。 还有戴志康,经历了那次6000万美元被腾讯收购后,也开始大口大口吃上“肉”啦。 高燃,你们都以为他挂了?呵呵,高燃很好,知道低调了,改掉了不少臭毛病,低调地在生意场上游走着。由于他当年可能的“高调”,不少见不得别人好的人不定正偷偷乐着说:这人可算是吹牛吹大发自己现眼了。可这事儿你们肯定不如我清楚了,他活得挺好,虽然有一段差点儿“死”过去,只不过,因为高调犯过错误的人,现在学会低调做生意赚钱啦。 喏,这就是我说的,只有挨过打的贼,才知道偷偷吃肉的香。 哦,对了,你们不用猜也知道,我一定也挨过打,而且在我上一本书出版前后,我就离开了时代美兆,当时因为它才有的创富神话故事。 看不惯我的主儿现在可别偷着乐,因为首先,时代美兆还在,我还是股东,没挂;其次,别噎着你们,时代美兆我走之前赚钱啦;最后,很抱歉,我现在的生意也很赚钱,虽然见天儿挨打,但也每周有肉吃,这个后面再表。 我把“挨打”的经历拿出来“显摆”,并不是告诉你西天取经之路不要走,而是希望大家在创业的路上见着妖魔鬼怪赶紧提防着点儿,别跟我那会儿似的,见着妖魔鬼怪变的白骨精不但不防着,还满世界找纸巾擦口水呢。 世界名校课文精选 恰百灵少年 阿基米德 报纸上是这样报道的:洛斯塔合唱团被一位音乐教授所发现,在神秘的洛斯塔峰,在弥漫大雾的早晨,合唱团总会献上一曲曲悠扬的歌声,没有乐器伴奏,却完美地彰显了原生态美,那是天籁,那是世界上最动人的旋律。 可惜,没有人看过合唱团的真面目,大雾掩盖了合唱团的行踪。但是,各地的合唱爱好者、研究者依旧接踵而至,谁都想一睹穷山僻壤之中,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合唱团到底是什么样子,甚至在洛斯塔峰下,记者偷拍到,有几位顶级音乐家也出现在那里。于是,关于山野合唱团的报道愈发火爆起来。 故事的发展颇具喜剧性,因为一名记者鼓捣的一篇文章:谁敢挑战洛斯塔。本来只是感叹一声而已,但这位记者偏偏在文章后面提及一个名字,坦布维斯奇,圣玛利亚合唱团的指挥者,他的合唱团也是当年“地中海之声”的冠军拥有者。 洛斯塔根本就没法跟圣玛利亚相提并论,业余与专业的差距太大了,但记者们似乎跟商量好似地,借着这篇报道纷纷进行后续评论,甚至有报刊直接发出挑衅,圣玛利亚敢来挑战吗?期待合唱史上一场真正的巅峰对决。 为尊严而战,很多人都记得,当年坦布维斯奇撰文发出挑战书,并咄咄逼人地放言,三月花开,让万物见证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吧! 其实,这一切的风起云涌最多只能算是一厢情愿罢了,洛斯塔合唱团根本就没有任何回应,在大雾笼罩的早晨,游客依旧可以听到来自天外动人的旋律,与世无争的姿态表现得非常明白。 可惜,坦布维斯奇不服,合唱爱好者更不希望圣玛利亚中途放弃,所以,在一片舆论声中,最后对决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这是一场奇怪的对决,对手藏在云深处,只有圣玛利亚合唱团在各大媒体的簇拥下整齐地立于洛斯塔其中的一个峰顶。没有主持人,没有任何规则,人们在电视直播里看见,坦布维斯奇的手轻轻一挥,合唱便已开始。 《大高加索放马曲》,圣玛利亚出手便是高难度,一下子便赢得周遭一片喝彩。掌声过后,大家期待着远方的回应,这样的早晨,按照洛斯塔合唱团的习惯,应该不会不来。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很多人都觉得洛斯塔合唱团怯场了,不敢发声了。可是,当电视台正准备收起摄像头,声音却从远处传来。 是洛斯塔合唱团,他们终于迎战了,但是,令所有人发笑的则是,洛斯塔并没有演唱以往的那些熟悉的歌曲,而是将《大高加索放马曲》重复了一遍,就像圣玛利亚的原唱一样,找不到半点不同。 两个小时过去了,洛斯塔似乎一直在戏弄圣玛利亚,无论对方唱的什么曲子,回来的总是一模一样的旋律。如果是这样,又怎么判断谁才更高一筹呢?观众不愿意,圣玛利亚合唱团更不愿意。 坦布维斯奇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示意同伴,准备演唱最难的《合欢鸟》。业内都知道,《合欢鸟》的演出不仅需要专业的配合,更需要天然的喉咙,在音乐史上,能够完美地完成这个作品的合唱团屈指可数。 然而,令人振奋的则是,圣玛利亚成功了,在洛斯塔峰顶,人们听到百鸟齐鸣,歌声撩人,如处童话般的世界。 掌声再次爆发,坦布维斯奇骄傲地完成最后一个手势,双目望向远方,《合欢鸟》是绝对重复不了的,看对方还能耍出什么花招,这场比赛算是赢定了。 是的,洛斯塔最后的曲目的确不是《合欢鸟》,但却是比《合欢鸟》更惊世骇俗的歌声,如果说《合欢鸟》里有上百只鸟儿在歌唱,那么在洛斯塔合唱的声音里则有成千上万只鸟儿在歌、在唱、在为洛斯塔峰欢呼。 摄像头下,坦布维斯奇惭愧地低下了头,洛斯塔合唱团战胜了圣玛利亚,但让人们惊讶的则是,洛斯塔并不是合唱团。 在对决刚刚开始,电视台便已派遣工作人员循着歌声去寻找神秘的洛斯塔合唱团,但工作人员看见的却不是他们想象中的合唱团,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一个俊秀的少年站在那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由他一个人发出。 当记者告诉少年,只要愿意下山,外面的世界就属于你。民间艺术家、地中海之声等等,任何一期节目的播出都可以让少年成为明星,成为世人崇拜的“神”。可惜,在世界哪怕是欧洲音乐史上都没有少年的名字,因为少年拒绝了下山,他更愿意厮守在洛斯塔峰之上,一生一世,过着属于他的生活。 人们纷纷感叹少年的清新脱俗,既惋惜又佩服,但只有少年自己知道,从未下过洛斯塔峰的他对山下的世界充满着恐惧。很多次,他已经行走到山脚下,却终究没有跨出那最后的一步,当然,没有人会看他的笑话,因为在山下的世界,他已然成为传说。
本文档为【《意林》2011年第16期·人与社会·锐话题·韩寒买房记(作者:韩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905842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128KB
软件:Word
页数:17
分类:
上传时间:2018-09-08
浏览量: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