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伸缩振动

伸缩振动

举报
开通vip

伸缩振动红外光谱一、基本原理二、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技术三、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五、红外谱图解析及应用一、基本原理1.1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名称波长μ波数(cm-1)近红外0.75—2.513300-4000中红外2.5-254000-400远红外25-1000400-101.2红外光谱的产生:用频率4000~400cm-1(波长2.5~25m)的光波照射样品,引起分子内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1.3波长和波数电磁波的波长()、频率(v)、能量(E)之间...

伸缩振动
红外光谱一、基本原理二、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技术三、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五、红外谱图解析及应用一、基本原理1.1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波段名称波长μ波数(cm-1)近红外0.75—2.513300-4000中红外2.5-254000-400远红外25-1000400-101.2红外光谱的产生:用频率4000~400cm-1(波长2.5~25m)的光波照射样品,引起分子内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光谱。1.3波长和波数电磁波的波长()、频率(v)、能量(E)之间的关系:1.4红外光谱的表示方法1.5分子振动与红外光谱1.5.1分子的振动方式:伸缩振动,弯曲振动(1)伸缩振动:(2)弯曲振动:同一键型: 反对称伸缩振动的频率大于对称伸缩振动的频率; 伸缩振动频率远大于弯曲振动的频率; 面内弯曲振动的频率大于面外弯曲振动的频率。vas>vs>>δ面内>δ面外 以上振动产生的吸收峰叫基频峰。 基频峰:分子吸收光子后从一个能级跃迁到相邻的高一能级产生的吸收。01 倍频峰:指02的振动吸收带,出现在强的基频峰的大约2倍处(实际比两倍低)。一般为弱吸收峰。羰基伸缩振动频率在1715cm-1左右,在3400cm-1附近倍频峰,通常与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重叠。 合频峰:出现在两个或多个基频峰之和(组频1+2)或差(1-2)处。合频峰均为弱峰。振动偶合:当分子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团与同一个原子连接时,其振动吸收峰常发生裂分,形成双峰,这种现象叫振动偶合。伸缩振动偶合、弯曲振动偶合、伸缩与弯曲振动偶合C-H弯曲振动:1380、1370cm-1丙酸酐C=O伸缩振动:1845、1775cm-1两个羰基反对称振动的偶合谱带两个羰基对称振动的偶合谱带Fermi(费米)共振:当强度很弱的倍频带或合频带位于某一强基频带附近时,弱的倍频带或合频带和基频带之间发生偶合,产生费米共振,吸收强度大大加强。-CHO的C-H伸缩振动2830~2695cm-1与C-H弯曲振动1390cm-1的倍频2780cm-1发生费米共振,结果产生2820、2720cm-1二个吸收峰。1.5.2振动自由度和选律分子振动时,分子中各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称为该分子的振动自由度.分子中每一个原子都可以沿x、y、z轴方向移动,有三个自由度。含n个原子的分子,有3n个自由度。其中,平动自由度:3个转动自由度:非线性分子:3个线性分子:2个振动自由度:非线性分子:3n–6个线性分子:3n–5个理论上每个振动自由度在IR中可产生1个吸收峰,实际上IR光谱中的峰数少于基本振动自由度。峰数目减少的原因:IR选律:只有偶极矩(μ)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有红外吸收。H2、O2、N2电荷分布均匀,振动不引起红外吸收。H―C≡C―H、R―C≡C―R,其C≡C(三键)振动也不能引起红外吸收。 频率完全相同的吸收峰,彼此峰重叠 强、宽峰覆盖相近的弱、窄峰 有些峰落在中红外区之外 吸收峰太弱, 检测 工程第三方检测合同工程防雷检测合同植筋拉拔检测方案传感器技术课后答案检测机构通用要求培训 不出来例:二氧化碳的IR光谱  O=C=OO=C=OO=C=OO=C=O对称伸缩振动反对称伸缩振动面内弯曲振动面外弯曲振动不产生吸收峰2349667667因此O=C=O的IR光谱只有2349和667cm-1二个吸收峰H2O有3种振动形式,相应的呈现3个吸收谱带。结论:2.只有引起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光谱。1.红外辐射光的频率与分子振动的频率相等,才能发生振动能级跃迁,产生吸收吸收光谱。产生红外光谱的必要条件是:1.6IR光谱得到的结构信息1峰位:吸收峰的位置(吸收频率)2峰强:吸收峰的强度vs(verystrong),s(strong),m(medium),w(weak),vw(veryweak),b(broad),sh(sharp)3峰形:吸收峰的形状(尖峰、宽峰、肩峰)1.峰位分子内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只出现在红外光波谱的一定范围,如:C=O的伸缩振动一般在1700cm-1左右。吸电子效应:高波数移动;推电子效应:低波数移动2.峰强峰的强度取决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偶极矩的变化越小,谱带强度越弱。 极性大的基团,吸收强度大。C=O比C=C强,CN比CC强使基团极性降低的诱导效应,吸收强度减小,使基团极性增大的诱导效应,吸收强度增加。 共轭效应使π电子离域程度增大,极化度增大,吸收强度增加. 形成氢键使振动吸收峰变强变宽。 振动耦合使吸收增大。 费米振动使倍频或组频的吸收强度显著增加。3.峰形不同基团可能在同一频率范围内都有红外吸收,如-OH、-NH的伸缩振动峰都在34003200cm-1,但二者峰形状有显著不同。峰形的不同有助于官能团的鉴别。二、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技术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红外样品的制备2.1色散型红外光谱仪2.2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仪)仪器组成及工作原理由光源(硅碳棒、高压汞灯)、Michellson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仪组成。迈克逊干涉仪干涉图FI-IR光谱中背景峰(水、CO2)的扣除:背景干涉图样品干涉图FTIR光谱仪的优点 信号累加,信噪比提高(可达60:1)。 检测灵敏度高,样品量减少。 波数精度高,分辨率可达0.05cm-1。 测量频率范围宽,可达到4500~6cm-1 扫描速度快(几十次/秒),可跟踪反应历程,作反应动力学研究,并可与GC、LC联用。 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 光学部件简单,只有一个动镜在运动,不易磨损。2.3红外光谱的测定方法1.对样品的要求(1)单一组分的纯物质,纯度应>98%,便于与纯化合物的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进行对照。(2)试样要干燥无水。水本身有红外吸收,不仅严重干扰样品谱,还会侵蚀吸收池的盐窗。(3)样品的浓度和测试厚度应选择适当,以使光谱图中的大多数吸收峰的透射比处于10%~80%范围内。(1)固体样品的制备a.压片法:将1~2mg固体试样与200mg纯KBr研细混合,研磨到粒度小于2μm,在油压机上压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b.糊状法:研细的固体粉末和石蜡油调成糊状,涂在两盐窗上,进行测试,此法可消除水峰的干扰。液体石蜡本身有红外吸收,此法不能用来研究饱和烷烃的红外吸收。2.制样方法(2)液体样品的制备a. 液膜法对沸点较高的液体,直接滴在两块盐片之间,形成没有气泡的毛细厚度液膜,然后用夹具固定,放入仪器光路中进行测试。b.液体吸收池法对于低沸点液体样品和定量分析,要用固定密封液体池。制样时液体池倾斜放置,样品从下口注入,直至液体被充满为止,用聚四氟乙烯塞子依次堵塞池的入口和出口,进行测试。(3)气态样品的制备气态样品一般都灌注于气体吸收池内进行测试。三、影响振动频率的因素1、键力常数k和原子质量的影响对于A-H(A=C、N、O)键的伸缩振动:单一粒子的简谐振动振动方程式(Hooke定律)k—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振动方程式(Hooke定律)k—化学键的力常数,单位为N.cm-1μ—折合质量,单位为g一般成键双原子的伸缩振动:结论:化学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的折合质量越小,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反之,出现在低波数区。一些常见化学键的力常数如下表所示:力常数k:与键长、键能有关键能↑(大),键长↓(短),k↑。k值对单键而言,k一般为5×105dyn/cm对双键而言,k一般为10×105dyn/cm对三键而言,k一般为15×105dyn/cm折合质量μ:μ↓,(v)↑,红外吸收信号将出现在高波数区。两振动原子只要有一个原子的质量减小,μ值减小。μ:12/13=0.9214/15=0.9316/17=0.94X-H键伸缩振动频率(cm-1)从左到右,X电负性增大,K增大,波数增高;从上到下,X电负性减小,K减小,波数减小。 C-H2900 N-H3400 O-H3600 F-H4000 Si-H2150 P-H2350 S-H2570 Cl-H2890 Ge-H2070 As-H2150 Se-H2300 Br-H2650 Sn-H1850 Sb-H1890 I-H23102、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诱导效应使基团电荷分布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键的力常数,使振动频率发生变化. 推电子基,C=O电荷中心向O移动,C=O极性增强,双键性降低,低频移动; 吸电子基,C=O电荷中心向几何中心靠近,C=O极性降低,双键性增强,高频移动。 共轭效应 共轭效应常引起双键性降低,向低频移动。CH3C≡N(CH3)2C=CH-C≡N22552221 在许多情况下,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会同时存在: RCOORR1CO-NR2R1COR2C=O173516901715 (-I>+C)(+C>-I)吸电子诱导占优势p-π共轭占优势3.成键碳原子的杂化状态4、空间效应:环张力和空间位阻 环张力环张力大:环外双键加强,吸收频率增大;环内双键减弱,吸收频率减小。b.空间位阻(降低共轭程度,向高频移动)α-卤代酮规律(甾体类化合物中常见)6、氢键效应(醇、酚、胺、羧酸类) 吸收峰向低波数移动;峰型变宽;吸收强度加强。醇羟基:游离态二聚体多聚体3600~3640cm-13500~3600cm-13200~3400cm-1(a)1.4%(b)3.4%(c)7.1%(d)14.3%正丁醇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位置(氯苯中)固体或液体羧酸,一般以二聚体形式存在。RCO2H游离态二聚体vC=Ocm-117601750~1720vOHcm-135203300~25007.物态变化的影响一般,同种物质:气态的特征频率较高,液态和固态较低。丙酮:vC=O(气)=1738cm-1,vC=O(液)=1715cm-1。溶剂也会影响吸收频率。四、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红外光谱的分区两个区 4000-1500cm-1:官能团区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吸收峰较少,容易辨认。 1500-400cm-1:指纹区C-C、C-N、C-O等单键伸缩振动和各种弯曲振动的吸收峰。特点是谱带密集、难以辨认。四个区 4000-2500cm-1:X-H单键的伸缩振动区 2500-2000cm-1:叁键和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2000-1500cm-1:双键伸缩振动区 1500-600cm-1:弯曲振动,C-C、C-O、C-N等伸缩振动。八个峰区第一峰区(4000-2500cm-1)X-H伸缩振动吸收范围。X代表O、N、C、S,对应醇、酚、羧酸、胺、亚胺、炔烃、烯烃、芳烃及饱和烃类的O-H、N-H、C-H伸缩振动。1.O-H醇与酚:游离态:3640~3610cm-1,峰形尖锐。缔合态:3300cm-1附近,峰形宽而钝羧酸:3300~2500cm-1,中心约3000cm-1,谱带宽2.N-H胺类:游离——3500~3300cm-1缔合——吸收位置降低约100cm-1伯胺:3500,3400cm-1,(吸收强度比羟基弱)仲胺:3400cm-1(吸收峰比羟基要尖锐)叔胺:无吸收酰胺:伯酰胺:3350,3150cm-1附近出现双峰仲酰胺:3200cm-1附近出现一条谱带叔酰胺:无吸收3.C-H烃类:3300~2700cm-1范围,3000cm-1是分界线。不饱和碳(三键、双键及苯环)>3000cm-1饱和碳(除三元环外)<3000cm-1炔烃:~3300cm-1,峰很尖锐烯烃、芳烃:3100~3000cm-1饱和烃基:3000~2700cm-1,两个峰-CH3:vas~2960(s)、vs~2870cm-1(m)-CH2-:vas~2925(s)、vs~2850cm-1(s)>CH-:~2890cm-1醛基:2850~2720cm-1,两个吸收峰C-H伸缩振动与C-H弯曲振动(约1390cm-1)倍频产生Fermi共振。巯基:2600~2500cm-1,谱带尖锐,容易识别第二峰区(2500-2000cm-1)叁键(C≡C、C≡N)累积双键(C=C=C<、N=C=O等)谱带为中等强度吸收或弱吸收。干扰少,容易识别。C≡C:2280~2100cm-1乙炔及全对称双取代炔在红外光谱中观测不到。C≡N:2250~2240cm-1,谱带较C≡C强。C≡N与苯环或双键共轭,向低波数移动20~30cm-1第三峰区(2000-1500cm-1) 双键的伸缩振动区(C=O、C=C、C=N、N=O) N-H弯曲振动1.C=O1900~1650cm-1,峰尖锐,强吸收峰。变化规律:酰卤:吸收位于最高波数端,特征,无干扰。酸酐:两个羰基振动偶合产生双峰,波长位移60~80cm-1。酯:脂肪酯:~1735cm-1不饱和酸酯或苯甲酸酯--低波数位移约20cm-1羧酸:~1720cm-1若在3000cm-1出现强、宽吸收,可确认羧基存在。醛:在2850~2720cm-1有m或w吸收,出现1~2条谱带,结合此峰,可判断醛基存在。酮:唯一的特征吸收带酰胺:1690~1630cm-1,缔合态约1650cm-1常出现3个特征带:酰胺Ⅰ、Ⅱ、Ⅲ带伯酰胺:~1690cm-1(Ⅰ),1640cm-1(Ⅱ氢键缔合)仲酰胺:~1680cm-1(Ⅰ),1530cm-1(Ⅱ,N-H弯曲),1260cm-1(Ⅲ,C-N伸缩)叔酰胺:~1650cm-12.C=C1670~1600cm-1,强度中等或较低烯烃:1680~1610cm-1芳环骨架振动:﹝苯环、吡啶环及其它芳环﹞1650~1450cm-1范围苯:~1600,1580,1500,1450cm-1吡啶:~1600,1570,1500,1435cm-1呋喃:~1600,1500,1400cm-1喹啉:~1620,1596,1571,1470cm-1硝基、亚硝基化合物:强吸收脂肪族:vas1580~1540cm-1,vs1380~1340cm-1芳香族:vas1550~1500cm-1,vs1360~1290cm-1亚硝基:1600~1500cm-1胺类化合物:-NH2位于1640~1560cm-1,s或m吸收带(弯曲振动)。第四峰区:指纹区(1500~600cm-1)X-C(X≠H)键的伸缩振动及各类弯曲振动1.C-H弯曲振动烷烃:-CH3δas约1450cm-1、δs1380cm-1-CH(CH3)21380cm-1、1370cm-1(振动偶合)-C(CH3)31390cm-1、1370cm-1(振动偶合)>CH-1340cm-1(不特征)烯烃:面内:1420~1300cm-1,不特征面外:1000~670cm-1,容易识别,可用于判断取代情况。(P229)苯:910~670cm-1一取代:770~730cm-1,710~690cm-1二取代:邻:770~735cm-1对:860~800cm-1间:900~800cm-1,810~750cm-1,725~680cm-1芳环:面内:1250~950cm-1范围,应用价值小面外:910~650cm-1,可判断取代基的相对位置(P230)Ar-H弯曲振动的倍频和合频区醇、酚:1250~1000cm-1,强吸收带酚:~1200cm-1伯醇:1050cm-1仲醇:1100cm-1叔醇:1150cm-1醚:C-O-C伸缩振动位于1250~1050cm-1,确定醚类存在的唯一谱带2.C-O伸缩振动1300~1000cm-1酯:C-O-C伸缩振动,1300~1050cm-1,2条谱带,强吸收酸酐:C-O-C伸缩振动,1300~1050cm-1,强而宽3.其它键的振动NO2:对称伸缩振动,1400~1300cm-1脂肪族:1380~1340cm-1芳香族:1360~1284cm-1COOH,COO-:羧酸二聚体在约1420cm-1,1300~1200cm-1处出现两条强吸收带。(O-H面外弯曲振动与C-O伸缩振动偶合产生)NH2:面内弯曲:1650~1500cm-1面外弯曲:900~650cm-1【CH2】n:800~700cm-1,平面摇摆,弱吸收带n:123≥4785-770743-734729-726725-722五、红外谱图解析及应用化合物的鉴定:鉴定已知化合物:1.观察特征频率区:判断官能团,以确定所属化合物的类型。2.观察指纹区:进一步确定基团的结合方式。3.对照标准谱图验证。1.计算不饱和度2.官能团的确定(>1500cm-1)3.指纹区确定细节(1500~600cm-1)4.综合以上分析提出化合物的可能结构红外谱图解析的基本步骤:红外谱解析 要点 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综治信访维稳工作要点2018综治平安建设工作要点新学期教学工作要点医院纪检监察工作要点 及注意事项1.红外吸收谱的三要素(位置、强度、峰形)2.同一基团的几种振动的相关峰是否同时存在1.烷烃:1.2853~2962cm-1C—H伸缩振动;2.1460cm-1、1380cm-1C—H(—CH3、—CH2)面内弯曲振动3.723cm-1C—H[—(CH2)n—,n≥4]平面摇摆振动;若n<4吸收峰将出现在734~743cm-1处。2.烯烃 3030cm-1=C—H伸缩振动; 1625cm-1C=C伸缩振动; C—H(—CH3、—CH2)面内弯曲振动;=C-H的平面弯曲振动吸收峰位置:顺式:700cm-1;=C-H的平面弯曲振动吸收峰位置:反式:965cm-1。例:未知物分子式为C8H16,其红外图谱如下图所示,试推其结构。1-辛稀。解:不饱和度为1,具有一个烯基或一个环。 3079cm-1处有吸收峰,存在与不饱和碳相连的氢,该化合物为烯; 在1642cm-1处有C=C伸缩振动吸收,证实烯基存在。 910、993cm-1处C-H弯曲振动吸收说明该化合物有端乙烯基;1823cm-1的吸收是910吸收的倍频; 2928、1462cm-1的较强吸收和2951、1379cm-1的较弱吸收知未知物CH2多,CH3少; 未知物为正构端取代乙烯,即1-辛稀。
本文档为【伸缩振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11.9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潮起潮落
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多次被评为地级优秀教师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20-04-06
浏览量: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