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举报
开通vip

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塔吊专项施工方案目录3第一章综合说明31地理位置31.1建筑工程概况31.2结构概况31.3水文、地质概况42本工程主要参建单位53编制依据6第二章塔吊施工部署61塔吊平面布置72塔吊基础设置83塔吊机械设备技术参数83.1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83.1.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83.1.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93.2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93.2.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

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
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塔吊专项施工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目录3第一章综合说明31地理位置31.1建筑工程概况31.2结构概况31.3水文、地质概况42本工程主要参建单位53编制依据6第二章塔吊施工部署61塔吊平面布置72塔吊基础设置83塔吊机械设备技术参数83.1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83.1.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83.1.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93.2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93.2.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103.2.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113.3塔式起重机臂起重特性113.3.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55m臂起重特性123.3.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50m臂起重特性13第三章塔吊基础施工131塔吊施工流程132、测量工程143、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144、施工工艺技术要求215土方开挖要求及格构柱加固质量要求24第四章塔吊安装施工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241塔吊安装前准备工作242塔吊安装263安装后的调试264塔机顶升264.1顶升过程应注意事项274.2顶升作业顺序274.3顶升完毕注意事项28第五章塔吊装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281安全生产措施292现场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293消防管理措施294对分包的安全监控措施30第六章群塔施工技术措施301群塔作业时遵循的原则302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303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314塔吊运行管理措施31第七章应急预案311适用范围312事故应急小组责任及组织机构图323事故应急流程应遵循的原则324事故的应急措施34第八章塔吊监测方案341总体要求342塔基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计划表353塔式起重机基础及塔身倾斜度验收单36第九章塔吊基础计算书361、1#2#塔吊基础计算书422、1#2#钢平台计算书523、2#钢平台计算书53第十章附图53附图0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53附图02塔吊平面布置图53附图03塔吊基础定位图53附图04塔吊里面示意图53附图05塔吊基础详图53附图061#2#钢平台基础图53附图071#2#钢平台梁图53附图081#2#钢平台节点详图第一章综合说明1地理位置本工程位于松江区,东靠申港路,北临松闵路,西沿书海路,交通便利。1.1建筑工程概况本基坑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000m,场地自然地面绝对标高+4.200m,相对标高(-0.800m),本工程为地下室一层,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5.85m,基坑普遍开挖深度5.65/5.75m,基坑开挖面积约5500㎡,基坑周长约310延米,集水井、电梯井等深坑落深1.3~3.0m。本工程由1号楼~6号楼、地下车库、气站、门卫组成。项目总建筑面积53142.0平方米。1.2结构概况1.2.1桩基结构本工程桩基均采用静压400方桩。1.2.2基础结构本工程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基础筏板及桩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渗等级P8,底板厚为500mm。承台高度为1200mm。1.2.3主体结构本工程地下一层。建筑结构形式均为混凝土框剪形式。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本项目建筑类别为3类。1.3水文、地质概况1.3.1地层特性根据《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详勘),勘察期间地面标高在2.86~5.82m之间。据勘察揭示,自地表至65米深度范围内所揭露的土层主要由软弱的粘性土、中密粉性土及砂土组成,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根据现场对土的鉴别、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综合分析,本基地的土层可分为7层,其中第①、⑤层又可分为若干亚层。各土层的土性特征详见《地层特性表》,地基土的埋藏分布条件见及《工程地质剖面图》。地层特性及设计参数表注: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fs与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fp1.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1.3.2.1水文地质条件:本基地对工程有影响的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埋深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根据本市经验水位为0.3~1.5m。钻探期间浅层地下水初见水位埋深1.6~3.3m,稳定水位为0.2~2.10m。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有关条款,年平均水位埋深一般为0.2~0.7m。2本工程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上海科瑞真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徐州佳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3编制依据3.1本 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施工承包1园林工程施工准备消防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水电安装文明施工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图纸;3.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3塔吊QTZ63、QTZ60D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3.4现行国家及地方施工技术规范;《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J50300-20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50-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操作规程》(JGJ33-20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50194-20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规范》(DGJ08-903-2010)《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3.5《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建筑起重机械监督管理的通知》(沪建建管[2009]69号)第二章塔吊施工部署1塔吊平面布置(1)根据本工程特点综合考虑各种材料运输需要,在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拟定采用二台:QTZ63(55米臂长)、一台QTZ60D(42米臂长)型塔式起重机进行施工期间的垂直和水平运输。(2)1#塔吊为QTZ63(55米臂长),位于1-3轴及M轴处,工作幅度为60m,安装高度为60m。(3)2#塔吊为QTZ60D(42米臂长),位于2-5轴及D轴处,工作幅度为40m,安装高度为40m。2塔吊基础设置塔吊基础均采用桩承台基础,桩采用4根ø700钻孔灌注桩,桩长30m,桩顶6m扩径至850。桩顶标高为-6.0m,桩底标高为-36.0m,桩身砼强度等级为水下C30。内插钢格构柱,钢格构柱截面尺寸为460×460,采用4根L160×160×14,缀板采用-440×300×10@700,长度为13.70m,穿底板处设置止水片,位于底板面上的格构柱四面用20号槽钢斜撑加固,塔吊基座采用H400X400型钢制作,用电焊固定在4根格构柱顶,格构柱顶(钢平台的底)标高为+1.00m(相对标高)。3塔吊机械设备技术参数3.1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3.1.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中基础荷载相关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工况 Fv(kN) Fh(kN) M(kN·m) T(kN·m) 非工作 490.0 74.0 1712 0 工作 568.1 18.9 1718 303 说明:Fv为基础所受到的垂直载荷,Fh为基础所受到的水平载荷,M为基础所受到的倾翻力矩,T为扭矩;3.1.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根据《塔吊使用说明书》中基础荷载相关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工况 Fv(kN) Fh(kN) M(kN·m) T(kN·m) 非工作 434 73.5 1710 0 工作 497 29 890 175 说明:Fv为基础所受到的垂直载荷,Fh为基础所受到的水平载荷,M为基础所受到的倾翻力矩,T为扭矩;3.2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3.2.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3.2.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技术性能表3.3塔式起重机臂起重特性3.3.1徐工集团徐州建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QTZ63(5510)塔式起重机55m臂起重特性3.3.2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50m臂起重特性第三章塔吊基础施工1塔吊施工流程2、测量工程塔吊基础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放样,加强复核,确保基础位置准确。3、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4、施工工艺技术要求4.1放桩位线每个桩位应按方案要求,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卷尺定放,具体做法如下:(a)根据业主提供控制轴线,利用全站仪、经纬仪、钢卷尺进行桩位定位放样,并请监理方进行复核。(b)开工前,用水准仪对施工现场标高进行测量,当护筒埋设好后,对护筒附近硬地坪进行标高测量,以此控制成孔深度。(c)放桩位线:①从各轴线引出桩位线,允许偏差为1cm。②桩位线及标志要经常检查,看不清时及时补上。③轴线桩及桩位线放好后,须进行自检,再请监理单位组织人员认真检查,并及时办理复核手续。4.2埋设护筒埋设护筒时,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护筒底部应深入原土层不得少于20cm。护筒与周围垂直,且开挖埋设的护筒周围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4.3钻机就位钻机就位后,底座必须用水平尺打好水平,达到平整、稳固,以确保钻进中不发生倾斜和移动;转盘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允许偏差应小于20mm,转盘在四个方向上的水平度误差小于1/200。4.4正循环成孔(a)采用GPS-10型工程钻机进行灌注桩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正循环成孔工艺,泥浆采用原土造浆。(b)塔吊灌注桩设计桩径为Φ700,施工时使用钻头直径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施工时锥形钻头夹角应大于120°。(c)钻进压力及转速控制:根据不同的地质特点,合理控制钻进参数(钻速、钻压、钻进速度要求)。一般土层(主要指粘土层)使用Ⅲ档(42转/分),适当减小钻压,加快钻进速度;在特殊情况下(主要指砂层土),使用Ⅱ档(23转/分),适当增加钻压,减慢钻进速度。(d)钻进过程中应切实计算好钻杆和钻具长度,以便丈量杆上余尺,正确计算孔深。加接钻杆应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再拧卸钻具。(e)钻进中,上下串动钻具要适当,最好一根钻杆打完,在加钻杆前串动几下即可,既达到将孔内粘泥块打碎及使孔拉直的目的,又不致于造成钻杆脱扣和加快连接处的磨损。(f)钻孔深度不得小于设计孔深,超深不得大于30cm。(g)成孔垂直度偏差按不超过1/200控制。4.5成孔泥浆的配制管理合理地配制泥浆,是成孔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土层条件的不同选用不同性能的泥浆护壁。①在粘土层中成孔时,出口泥浆的比重控制在1.1~1.2;②在砂土层、淤泥质及易坍孔土层中成孔时,排渣泥浆比重控制在1.2~1.3,并应选择含砂量较小的泥浆;③泥浆的粘度控制在18~22秒,含砂率小于等于4%;④遇有流砂及易坍孔缩径土层,如加大泥浆比重尚不能解决的,可掺用一定的陶土粉等措施来解决;⑤在成孔过程中,排出的泥浆应先进入泥浆沉淀池,降低泥浆的含砂量及比重,然后再进入循环池利用;⑥经常对沉淀池、循环池进行清理,清除沉渣、积淤,对不符合要求的泥浆应及时排放到废浆池外运,确保泥浆质量;4.6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钢筋笼分节制作,一般长度为9m,分节吊放,吊拼焊接而成;分节主筋的搭接以50%错开,向下错开,主筋接头间距≥35d且不小于1000mm。(a)钢筋笼制作1)钢筋笼制作前,应将主筋校直、除锈,下料长度要准确。 序号 项目 允许范围 备注 1 长度 10d 单面焊 2 宽度 0.8d 3 高度 0.3d 2)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备注 1 钢筋笼直径 ±10 主筋外径 2 钢筋笼长度 ±100 3 主筋间距 ±10 主筋中心直线距 4 箍筋间距 ±20 5 保护层 ±20 主筋外筋起算3)主筋保护层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为保证保护层厚度,每节钢筋笼设置两组凸型保护层垫块,每组三根,平面上呈120度角布置,且上下两组均匀错开。4)环形箍筋、螺旋箍筋与主筋的连接采用直接点焊固定。5)成型钢筋笼应平卧堆放,且不得超过二层。6)现场使用钢筋必须具有质保书,并经现场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笼孔口焊接应符合如下规定:1)下节笼上端露出操作平台高度宜在1m左右;2)主筋焊接部位的污垢应予以清除;3)上下节笼各主筋位置应对正,且上下笼均处于垂直状态时方可施焊,焊接时宜两边对称施焊,并敲去焊渣;4)焊接完毕后,应补足焊接部位的箍筋。5)钢筋笼安装:清孔后,将钻具提出孔外,测量其孔深、孔径及孔斜,并做好记录,吊放钢筋笼时,可利用钻架及时吊放钢筋笼。为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深度符合设计标高,安放前由施工员测定具体标高尺寸,确定吊筋长度,以保证偏差在±100mm以内。钢筋笼吊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为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移位元及上浮现象发生,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后必须固定好,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偏差为±20mm,笼顶、底标高偏差在±50mm之间。钢筋笼吊放时,应确保钻孔和钢筋笼的同心度,也可利用吊车配合吊放钢筋笼。6)焊接外观质量允许偏差: 焊缝质量等级检验项目 二级 三级 未焊满 ≤0.2+0.02t且≤1mm,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0.2+0.04t且≤2mm,每100mm长度焊缝内未焊满累积长度≤25mm 根部收缩 ≤0.2+0.02t且≤1mm,长度不限 ≤0.2+0.04t且≤2mm,长度不限 咬边 ≤0.05t且≤0.5mm,连续长度≤100mm,且焊缝两侧咬边总长≤10%焊缝全长 ≤0.1t且≤1mm,长度不限 裂纹 不允许 允许存在长度≤5mm的弧坑裂纹 电弧擦伤 不允许 允许存在个别电弧擦伤 接头不良 缺口深度≤0.05t且≤0.5mm,每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处 缺口深度≤0.1t且≤1mm,每1000mm长度焊缝内不得超过1处 表面气孔 不允许 每50mm长度焊缝内允许存在直径<0.4t且≤3mm的气孔2个;孔距应≥6倍孔径 表面夹渣 不允许 深≤0.2t,长≤0.5t且≤20mm 序号 项目 示意图 允许偏差(mm) 1 角焊缝及部分焊透的角接与对接组合焊缝 EMBEDAutoCAD.Drawing.17EMBEDAutoCAD.Drawing.17 hf≤6时0~1.5 hf>6时0~3.0 注:1.hf>8.0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2.焊接H形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值。 注:1.hf>8.0mm的角焊缝其局部焊脚尺寸允许低于设计要求值1.0mm,但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2.焊接H形梁腹板与翼缘板的焊缝两端在其两倍翼缘板宽度范围内,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得低于设计要求值。4.7格构柱施工技术要求及安装制作场地选用砼硬化地坪,严格按设计长度下料,拼装前角铁需校正,下料长度内允许偏差为±5毫米,局部变形允许偏差为±2毫米。缀板拼接严格按每道梁中心线为基准安排缀板位置。为保证钢柱垂直度,在专用靠模中拼接。缀板与角钢的焊缝等级为三级,焊缝厚度为10mm。角铁拼接的焊缝等级为二级。焊条使用前应按出厂证明书规定进行烘干,严禁使用药皮脱、焊芯生锈的焊条。柱身弯曲允许偏差h/300,不大于5毫米。格构柱堆放必须整齐,且不能超过两层,所垫导木须在同一直线上。格构柱在距底板底及底板定250mm位置设置两道止水钢板,宽度100mm,由于格构柱施工时止水钢板位置不易控制,可以在施工底板时一并施工。4.7.1格构柱对接焊接质量要求格构柱间对接焊接时接头应错开,保证同一截面的角钢接头不超过50%,相邻角钢错开位置不小于1m。角钢接头在焊缝位置角钢两侧均采用同材料短角钢进行补强。格构柱加工允许偏差如下所示:(1)挠度1/1500,且不应大于10mm(2)焊接牢固(3)杆件挺直(4)拼接单位长度偏差±5.0mm(5)缀板与角钢焊缝宽度:焊缝宽度10mm 项目 允许偏差 弯曲矢高 不大于l/1500,且不应大于10mm 接口错边 2.0mm 柱身扭曲 不大于h/200且不应大于5.0mm4.7.2角钢对焊构造本工程格构柱需进行对焊从而满足设计长度,具体构造如下图: 角钢型号 a(mm)(板宽) b(mm)(板厚) L160×14 160 14 接缝处采用60°坡口焊进行焊接,并采用4块钢板进行补强,确保接缝处强度。4.7.3焊接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格构柱施工时的焊接质量,格构柱加工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焊接质量控制:4.7.4施工前,对直接进行焊接作业的工人检查是否有操作证。没有操作证的不得上岗。4.7.5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指定专门技术人员进行监督旁站,对于焊接质量不合格的坚决返工重焊。4.7.6焊缝必须饱满,表面无漏焊夹渣现象,确保满足设计要求的焊缝宽度。4.7.7焊接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对于无产品合格证或质量保证书的坚决清退出场,不得使用。4.7.8施工过程中,项目部质检员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施工,加强过程控制。4.7.9格构柱安放。(1)格构柱安放前,先进行钢筋笼的安放,钢筋笼下放严格按照常规钢筋笼吊装方法进行。钢筋笼吊放入孔时,必须垂直确保桩孔和钢筋笼的同心度,并保证搁置平稳。钢筋笼节制作吊装下放,钢筋笼主筋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0d,焊缝宽度≥0.8d,焊缝厚度≥0.3d。钢筋笼下放到机台齐平位置,暂时固定。(2)钢筋笼安放后,进行格构柱校正,钢立柱各边与轴线严格垂直或平行,格构柱对准桩孔中心。(3)下放格构柱,插入钻孔桩设计顶标高以下3.0m位置,格构柱每侧面与两根主筋焊接牢固,焊接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5d,并用定位钢筋将格构柱固定在桩孔中心处。将格构柱与钢筋笼根据格构柱长度不同采用25吨汽车吊或是50吨履带吊车整体起吊下放。下放过程中,用全站仪观测控制,使安装后的格构柱上口居于中心,待上下二点垂直后入孔。确保钢立柱垂直度控制在1/200以内,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d)格构柱标高控制,预先用水准仪测定桩孔处校正架顶标高,然后根据插入孔内深度,在钢立柱上用红油漆或石笔标出柱顶标高位置,当钢立柱下放到位时,在格构柱外侧用4根14mm的三级钢筋进行焊接,焊接长度10d,钢筋上部采用两根扁担固定。4.8水下混凝土施工砼灌注质量应按下列要求控制:(a)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6-22cm之间。混凝土初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级配单应在混凝土开浇时随车附来。严格把好质量关,每批进场混凝土搅拌站必须附送级配单。现场应仔细核对配合比组成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阻止更正。搅拌站后期附送混凝土质量证明单。每根桩的混凝土灌注须做好二~三次坍落度试验,以及一组混凝土试块。(b)导管下入孔内之前应仔细检查连接丝扣、焊点及密封槽的好坏,并编号、丈量、记录长度,导管底口距孔底高度一般控制在50cm左右,且第一节导管长度应大于4m。(c)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应在第二次清孔后30min内进行,若超过30min应重新测量孔底泥浆厚度,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重新清孔。(d)混凝土隔水塞的大小要与导管的内径相符。(e)混凝土灌注前安放好隔水塞后,导管提离孔底50cm,当导管灌满混凝土,剪断悬挂混凝土隔水塞的铁丝,第一斗混凝土灌入后导管埋入混凝土面大于0.8~1.3m以上,第一斗混凝土灌注后不得提升导管,待第二斗混凝土注灌后,经过测试确认混凝土面埋入导管0.8~1.3m以上,方可小幅度提升。漏斗中的混凝土开始灌入时,立刻向漏斗中继续输送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灌量。桩灌注时间与二次清孔验收时间间隔应≤0.5小时。(f)水下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导管埋深应控制在3~10m,最小埋深不得小于2m,导管应勤提勤拆,一次提管长度不得超过6m,最佳提管长度为2.5m,应经常测定混凝土面高度,以确定提管长度,切不可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g)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端时,导管埋入混凝土面的深度宜保持在3米左右,灌注速度应适当放慢。当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底端1~2米后,可适当提升导管,导管提升要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h)注意检查导管吊绳及井口台板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并注意钢筋笼的固定情况,防止跑笼。(i)混凝土灌注高度应满足规范规定的翻浆高度,保证桩顶砼的强度。(j)灌注完毕后,待混凝土初凝后即可切断钢筋笼吊筋,拔出护筒,清洗导管和护筒,清除孔口泥浆(灌注时排出的废泥浆引入排污池),然后回填孔口,以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文明。(k)按规定由专人做好混凝土试块的制作,每根桩做混凝土试块一组,每组三块,注明日期、桩号,标准养护28天,及时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检测。4.9塔吊基座施工塔吊基座采用H400X400型钢制作,用电焊固定在4根格构柱顶,塔吊基础节再固定于型钢基座上。随基坑开挖进度,在格构柱四面用型钢剪刀撑应在开挖后10小时内对塔吊立柱进行构造性加固,剪刀撑做法详见附图。5土方开挖要求及格构柱加固质量要求5.1基础格构柱四周土方开挖过程中格构柱四周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以免挖机碰撞格构柱。5.2土方开挖过程中,因基坑开挖塔吊自由高度增加,所以塔吊第一次安装高度控制在30m以内,待格构柱按要求全部加强后,再进行顶升至方案要求的最终高度,且确保塔吊自由高度(从挖土完成面算起)在设计允许范围内;5.3下雨天开挖时,立柱桩周边设置排水明沟及集水井,及时排除立柱桩周边的积水,严禁立柱桩周边被雨水浸泡。5.4随着基坑土方的分层开挖,承台基础下的各格构式钢柱之间逆作式及时设置竖向型钢支撑,如高度较高应及时在四周搭设双排落地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并设置登高爬梯供操作人员上下。5.5电焊要求焊缝为满焊,焊缝高度为10mm,随土方开挖及时进行水平杆及斜腹杆的安装工作,焊接应由持证上岗的焊工焊接,施焊中不得使型钢咬边和烧伤。5.6焊条采用E43焊条,使用前应按出厂证明书规定进行烘干,严禁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焊条要求对中焊接,焊缝要求沿边线双面满焊。5.7根据现场格构柱偏位,适当加长连接槽钢长度。5.8施工用材料均应有出场合格证,外观质量完好。5.9施工前应清理待焊处表面的水、氧化皮、锈、油污、泥污等。5.10焊接完成后,项目质量员要逐一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查,采取必要的加焊或增加缀板等措施来确保焊接质量。5.11焊接过程中加强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对焊缝的外观质量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中的8.2.1焊缝外观质量的规定第四章塔吊安装施工方法1塔吊安装前准备工作1.1安装作业前,由总包单位、监理单位与塔机安装技术负责人等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以防止任何隐患存在;确保安全作业。1.2塔吊安装前应提交下列资料:·塔吊桩基基础施工记录;·桩基砼强度报告;·检查钢平台基础是否符合技术要求。1.3对所安装塔式起重机的各机构、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卷扬机构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4对自升塔式起重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油管及其安全装置、顶升套架结构、导向轮、挂靴爬爪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5对安装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带、安全帽等进行全面检查,不合格者立即更换。1.6检查安装作业中的辅助机械,如起重机、运输汽车等必须性能良好,技术要求能保证安装作业需要。1.7检查电源电箱及供电线路,保证电力正常供应。1.8检查作业现场有关情况,如作业场地、运输道路等是否已具备安装作业条件。2塔吊安装2.1塔吊安装人员、塔吊部件入场,汽车吊入场站位,围设不小于20×20米的安全作业区。2.2采用50吨汽车吊安装塔吊顶升专用节及标准节,注意塔吊的顶升方向。2.3安装塔吊过渡节:过渡节安装时,确保连接孔和销轴的清洁,不带油污及毛刺;放连接销轴时必须打到位,销轴帽需紧贴鱼尾板,所有销轴必须穿立销,立销必须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开至30°以上(以下需用到销轴的地方做法相同);相邻节间的爬梯必须连接牢靠;每安装4节必须含一个带休息平台的标准节。2.4安装顶升套架,包括走道平台、扁担梁、油缸。安装套架需注意:套架油缸一侧必须同基节和标准节的爬爪在同一侧;吊装套架的绳子应等长,以免因偏载而引起套架变形或使套架与标准节间产生扭距;套架平台的防护栏杆必须齐全,且各相邻栏杆间必须用夹板连接固定。2.5安装回转支撑。在地面为回转支撑安装平台,扶手栏杆和引进梁,安装吊具,将其吊起,安放在标准节上,回转下支座插到过渡节鱼尾板里,采用4×2销轴连接,然后提起套架,用销轴将其与回转下支撑连接。2.6安装塔帽,在地面安装塔帽平台、扶手、栏杆以及平衡臂和起重臂的拉杆第一节,将塔帽垂直立起,在顶部安装吊具,然后吊起放到支座顶上,采用2×2销轴和2×8螺栓连接。注意:塔帽上必须提前安装好平衡臂和大臂的头一段拉杆(大臂两组拉杆头一段均提前安装)。2.7安装驾驶室,注意:驾驶室必须在回转装置安装完毕后进行;在支架销定以及拆下吊索时,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固定在塔帽上的安全绳,以确保人身安全。2.8安装平衡臂,平衡臂吊装前应先将靠近平衡臂一端的平衡臂拉杆安装在平衡臂上,并用一根100×100mm木方横放在平衡臂护栏上,将拉杆放在木方上捆住;同时安装塔吊配重自卸装置;吊装平衡臂靠近回转支撑上的销轴孔时应尽量缓慢,以免摇摆;将平衡臂与回转支撑销定后,缓慢起钩将平衡臂远端抬高,并将塔帽上的另一段平衡臂拉杆人工抬起,到两端拉杆能连接时将拉杆连接锁定,取下木方;如果回转的平衡臂连接板不朝向汽车吊方向,可用手摇把缓慢转动回转。2.9连接塔吊电路,接通电源,并缓慢回转,使回转支撑上的起重臂连接耳板朝向汽车吊方向。2.10安装起重臂总成。在地面上组装30~60m起重臂,安装拉杆,并将拉杆固定在起重臂上。组装完成后将其放在托架上,安装变幅小车以及变幅钢丝绳(注意:起重小车的安装位置应在臂根部的限位处(止动块));起重臂的拉杆(除连接到塔帽上的两个第一段外)应提前安装到起重臂上,并夹在拉杆夹板内用钢丝绳捆好;吊装前应从臂跟到臂端固定一根安全绳(安全绳不小于Φ6);在臂跟处进行施工的人员应使用固定在塔帽上的安全绳;吊装起重臂时应在起重臂端系一根揽风绳(粗麻绳)以便在地面导向;安装方法同平衡臂。2.11吊装配重,用汽车吊一一吊装到位,吊装后将固定杆穿入每个配重块的孔内,固定杆穿过叉形件孔中,然后将固定杆旋转90°,以便将叉形件锁住。在里侧将叉形件插入配重托架,将整个配重组件固定在一起。2.12穿绕各部钢丝绳,收紧钢丝绳。注意:钢丝绳的穿绕方法需按照塔吊说明书中规定的方法及方式进行穿绕。2.13顶升。塔吊达到标高后应将套架放下。顶升顺序:用塔吊将待顶升的标准节吊放到回转引进梁上,利用油缸、油泵将塔吊顶起,推进标准节,连接标准节销轴。继续顶升,反复以上操作过程。但是在作顶升过程中严禁运转起重臂。2.14自检合格后,及时报请验收,交付项目使用。2.15塔吊安装完毕后,在塔吊最低点、中间点和最高点(与主体结构连接处)设置防雷接地点,防雷接地采用不锈钢扁铁与主楼竖向结构钢筋焊接,接地点的焊接要符合有关规范要求。3安装后的调试3.1调试工作必须在专业工程师指导下进行。3.2调试内容及顺序:力矩限位→重量限位→高度限位→变幅限位→回转限位3.3试车数据应严格按照生产厂家规定的数据。3.4吊物重量要求准确无误。3.5调整方法应认真参考各机说明书4塔机顶升4.1顶升过程应注意事项4.1.1顶升前应注意:1)顶升前把要加的标准节一个个摆在大臂下面适当部位。2)调整好爬升架导向轮与塔身之间的间隙,以2-3mm为宜。3)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4)在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5)顶升前进行试运转,正常后方可进行升塔或降塔。4.1.2顶升中应注意:1)油缸开始运动前,必须检查顶升横梁是否处在正确位置,顶升上部是否处于平衡位置,否则应加以调整,使塔身前后两边平衡。(调整方法:调整小车的位置,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横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角导向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2)顶升操作中,吊臂不能旋转,油缸始终处于规定压力。3)只允许单独动作,严禁爬升与其它动作同时进行。4)当爬升套与塔身标准节脱离后,禁止起吊重物。5)顶升过程中起重臂应保持在正前方位置(引进标准节方为前方)。6)顶升过程中,回转机构必须处于有效的制动状态。7)若连续加节,每加完一节后,用塔身自身起吊下一标准节前,塔身标准节和下支座之间的高强度螺栓要全部拧紧。8)所加的标准节必须与已有的塔身标准节对齐。4.2顶升作业顺序1)吊起一个标准节放到引进横梁上,调整小车位置使得塔吊重心落在顶升油缸的位置上(调整方法如前所述)。也可为:起吊一个标准节放在引进小车上,然后用起重小车起吊一节标准节移动到说明书规定的位置上。2)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的踏步上(或将顶升横梁两端放入标准节顶升块槽中)。3)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全部伸出后,再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到塔身的踏步上,然后油缸全部缩回,顶升横梁又顶在塔身踏步上(或顶升块槽中)。4)再次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再次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刚好有一个能装一标准节的空间。5)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上(或引进横梁上)的滚动,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联接牢靠,即完成一个加节过程。6)缩回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用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联接牢靠。7)若需继续加节,则重复1-6过程。4.3顶升完毕注意事项1)加节完毕,应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情况,重点检查下支座与塔身连接螺栓的紧固情况。(哪一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就把主弦杆从下到下的螺栓拧紧)。2)塔机加节完毕,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3)塔机加节完毕,将操作手柄置于零位,并切断液压系统电源。4)安全注意事项:风力大于四级禁止顶升。所有作业人员均要持有效证件上岗。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说明书规定的工艺和技术交底进行。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着防滑鞋,必要时系安全带。作业中使用的工具及螺栓应放在安全可靠的位置,防止坠落伤人。第五章塔吊装拆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安全生产措施1.1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上海市建委颁发的《上海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塔吊起重机安装拆卸管理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执行,严格遵守现场施工的各项安全规范及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1.2施工部门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下达任务书,做好装拆过程记录,全过程控制装拆施工的安全、质量。1.3塔吊在安装拆卸施工作业前需对塔吊进行机械、结构、电器的全面检查,只有在塔吊完好的前提下方可施工作业,塔吊拆装前,拆装队必须熟悉现场。拆装单位必须指定一名熟悉该类型塔吊、经验丰富的工长现场指挥。1.4塔吊司机、塔吊拆装人员以及塔吊信号指挥都必须持有市级劳动部门签发的特殊工种操作证,在整个施工作业中,上下作业面施工人员之间通讯畅通,指挥人员指挥信号正确明了。1.5作业现场必须设置不小于20×20米的安全作业区。严禁非装拆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其区域内应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进行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行,严禁立体施工。1.6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市建委《施工现场电气 安全管理 企业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加油站安全管理机构环境和安全管理程序安全管理考核细则外来器械及植入物管理 规定》,加强电源管理,防止发生电气火灾,电器设备的线路必须符合规定,导线截面与设备容量必须匹配,导线型号选择要合理,接地、接零线的截面要适合。1.7塔吊在自升过程中,要合理分工,必须派专人观察顶升套架滚轮与标准节间距离,派专人负责销轴的连接,派专人负责液压油缸的操作等。1.8塔身标准节之间的连接销及其他任何部件之间的联接销都必须穿开口销。1.9塔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4‰。1.10塔吊安装好后,应遵循《安装质量验收制度》、《塔吊安装后验收和交付使用制度》中要求进行空载实验和重载实验,检查各工作机构、电气控制系统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各安全保护装置齐全、可靠。1.11严禁高空抛接零件工具等,以免落物伤人。1.12遇6级风以上严禁塔吊安装作业,4级风以上严禁塔吊顶升施工作业。1.13起重人员应明确构件重量后方可起吊,必须坚持“十不吊”原则。1.14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必须制定有效的安全 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下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下载三类维修管理制度下载财务管理制度免费下载安全设施管理制度下载 ,现场电线、电器设备必须有专业电工经常检查整理,发现问题立即解决。1.15操作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登高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现场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2.1现场每个施工作业人同必须由其施工队伍负责进行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的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和觉悟,必须做到文明施工、文明操作、互相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发扬风格、制止不良习气。2.2现场标准化管理必须严格遵守部颁标准来进行管理,定期对照考核。2.3场容生活卫生管理同样按部颁考核标准来进行对照,材料堆放必须按场布图严格堆放,严禁乱堆、乱放、混放。各种设备、材料应尽量远离场地,并不准堆放过高,防止倒塌坠落伤人。2.4制定“办公室卫生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做到整洁、卫生。2.5车辆进出门前纠察、装卸工或专派人员负责指挥。现场道路须畅通。2.6消除场地内积水。操作和上下攀登的地方加设防滑措施。2.7夜间施工必须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3消防管理措施3.1消防器材的申请、保管、检查一律由现场纠察统一负责,并且必须做到及时到位,经常查看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并做到书面记录。3.2电焊工在动用明火前必须申请动火证,在动用明火时必须随身带好一只灭火器方可施工作业,并且灭火器必须专人专管,不得随便使用固定点的消防器材。3.3气割作业场所必须清除易燃物品,氧气、乙炔与明火应保持最小安全距离。3.4消防管理必须符合市公安局、市建交委相关文件规定。4对分包的安全监控措施4.1对分包队伍进场后进行安全教育。4.2对分包队伍机械设备如电箱、桩机、吊车进行安全验收,组装完成后定期安全检查。4.3要求分包方指派专职安全员现场管理。4.4与分包方签定安全生产协议,明确各方的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第六章群塔施工技术措施1群塔作业时遵循的原则1.1低塔让高塔原则:一般情况下,主要位置的塔吊、施工繁忙的塔吊应安装的较高,次要位置的塔吊安装的较低,施工中,低位塔吊应关注相关的高位塔吊运行情况,在查明情况后再进行动作。1.2后塔让先塔原则:塔吊同时在交叉作业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吊应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吊。1.3动塔让静塔原则:塔吊在交叉作业区施工时,有动作的塔吊应避让正停在某位置施工的塔吊。1.4荷重先行原则:两塔同时施工在交叉作业区时,无吊载的塔吊应避让有吊载的塔吊,吊载较轻或所吊构件较小的塔吊应避让吊载较重或吊物尺寸较大的塔吊。1.5客塔让主塔原则:在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后,闯入非本塔吊施工区域的塔吊应主动避让,该区域塔吊。2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2.1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各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在安装方案中已保证任意两塔间距离均大于较低的塔吊臂长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的规定。塔吊在现场的定位保证了塔吊之间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塔身发生碰撞的问题。2.2考虑到现场周围环境的限制,并结合施工的需要,应始终保持塔吊的起重臂之间的高差符合要求,由此,可以确保任意2台塔吊之间的低位塔吊起重臂不与高位塔吊的塔身标准节、套架等任何部件发生碰撞。3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由于受施工需要的影响,塔吊间高与低是相对的,但都有可能发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塔吊租赁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4塔吊运行管理措施4.1、塔吊司机必须服从信号工的统一指挥,但同时,在塔吊大臂超过限位范围的情况下,塔吊司机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有权不接受信号工的指令。4.2、塔吊进行回转在接近限位界限时,塔吊司机必须控制塔吊回转速度,避免发生异常情况。4.3、塔吊司机和信号工在塔吊每次顶升后的第一次运行塔吊时,有责任和权利向塔吊管理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4.4、双方塔吊使用的对讲机在使用前,双方管理人员应对对讲机核频,避免发生混频和误接受指令的问题发生。并在更频前通知对方进行核频。第七章应急预案1适用范围施工机械(塔吊)安装、附着顶升、拆卸、操作使用过程中发生吊物坠落、触电等事故的救援处理;大风等自然灾害的处理措施;施工安全事故的救援处理。2事故应急小组责任及组织机构图2.1项目经理为事故应急小组第一负责人,负责事故的救援指挥工作。2.2项目副经理是事故应急救援第一执行人,具体负责救援组织工作和事故调查工作。2.3安全员是事故应急小组第二负责人,负责事故救援组织工作的配合工作和事故调查的配合工作。2.4应急小组下设机构及职责2.4.1抢险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成员由项目副经理、项目工程师、安全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协调有关部门的抢险行动;及时向指挥部报告抢险进展情况。2.4.2安全保卫组:组长由安全员担任,成员由项目现场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阻止非抢险救援人员进入现场;负责现场车辆疏通,维持治安秩序;负责保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2.4.3后勤保障组:组长由后勤管理员担任,成员由材料员、综合办公室、食堂组成。负责解决全体参加抢险救援工作人员的食宿问题2.4.4善后处理组:组长由综合办主任担任。主要职责是:负责做好对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怃恤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做好其它善后事宜。3事故应急流程应遵循的原则3.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上报。一旦启动本预案,相关责任人要以处置重大紧急情况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绝不能以任何理由推诿拖延。各部门之间、各单位之间必须服从指挥、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因工作不到位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3.2应急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按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进行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3疏通事发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带。3.4在急救过程中,遇有威胁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组织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采取急救措施。3.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3.6安全员为紧急事务联络员,负责紧急事物的联络工作。3.7紧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安全员应填写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4事故的应急措施4.1塔身如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挖土,必须进行回填,待搞清原因并能确保安全后,再进行施工。4.2如果有塔吊倾覆事故发生,首先由旁观者在现场高呼,提醒现场有关人员立即通知现场负责人,由安全员负责拨打应急救护电话“120”,采取措施排除倾覆设备的残余隐患。保护好现场,通知有关部门和附近医院,到现场救护,现场总指挥由项目经理担当,负责全面组织协调工作,生产负责人亲自带领有关工长及外包队负责人,分别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如有重伤人员由土建工长负责送外救护,电气工长先切断相关电源,防止发生触电事故,门卫执勤人员在大门口迎接救护车辆及人员。4.3突发长时间停电应急措施4.3.1应将所有控制器拨至”0”位,断开电源。4.3.2由专业维修人员间断地用手打开起升卷扬机制动器或打开拉闸把手,让起吊物下降,每次下降较短距离,下降速度不得超过额定速度,最后使吊物降至地面。4.3.3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人员的举一反三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尊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4.3.4在吊物下方设置警戒区域,并有专人监护,不让人员在吊物下走动或作业。4.3.5电源恢复接通后,要进行全面检查,然后将吊物转至指定地点下降。4.3.6按第4条内容先将吊物降至离物体或房屋上方安全距离内,然后采取将回转装置制动或拉缆风绳措施,不让其在风力作用下同转。4.4吊物伤人、坠物伤人、人员高空坠落以及机械伤人事故当发生伤人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同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如由于设备原因导致事故,应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或采取技术措施使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排除设备隐患。保护好现场,以备调查。4.5火灾事故4.5.1初起火灾各小组队员要迅速采取措施自防自救;自救能力有限的,根据火势及时报火警电话“119”,说清起火详细地址、单位电话、着火材料、报警人姓名,并派人到事故路口引导消防车及时到达火灾地点。在消防车未到达前,应急小组应使用常备消防器材、设施进行扑救。4.5.2应急小组要有通讯设施保障,首先组织抢救人员,再抢救贵重物资和可能发生爆炸及有毒有害物品。同时组织人员对火场警戒,维护火场秩序。4.5.3了解有无触电、房屋倒塌危险,先断电、疏散人员,如有火势蔓延危险的要拆破相连建筑,避免火灾扩大。4.5.4在消防车到达后,积极配合灭火。对抢救出的物资放置在安全地点,组织好灭火用水供应,保证灭火物资器材供应和人员支援。4.5.5火灾抢救完成后,组织人员全面细致地检查火场,防止余火复燃,必要时安排人员监视火场,保护现场,配合消防部门调查处理。4.5.6恢复消防设施,使其处于备用状态;对已使用的消防器材进行检修或更换、充药。4.5.7工伤事故、重大机械事故:当事故或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立即将受伤人员送往就近医院抢救。保护好现场,以备调查。4.6大风灾害4.6.1在得知大风灾害通报后塔吊公司迅速组织对塔吊进行安全检查,如标准节螺栓是否松动、起重钢丝绳是否有断股等,并对检查出的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立即处理整改。4.6.2大风当时塔吊停止使用;拆除吊钩下吊索及吊具并将起重吊钩收至起重臂根部最上方。4.6.3打开塔吊回转抱闸,让起重臂在大风时可自由随风旋转。4.6.4大风过后塔吊投入使用前,对塔吊再次进行安全检查,排除大风对塔吊造成的故障后塔吊方可启用。第八章塔吊监测方案1总体要求1.1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开挖一层土方后进行双向监测塔吊的垂直度及立柱桩的垂直度,如偏差超过允许范围之内,立即停止土方开挖;1.2使用中派测量员加强对基础的监测,监测频率详见下表所示。启用后每月不少于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设备提供、安装单位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塔吊使用安全。1.3由项目安全员负责对塔吊的运转、检查、维修和保养等工作进行跟踪检查。2塔基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计划表塔基沉降观测点布置及观测计划表 建设单位 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徐州佳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5#6#楼 观测点平面位置示意图: 见3塔式起重机基础及塔身倾斜度验收单 观  测  计  划 施工阶段 次数 塔吊钢平台施工完成后 第一次 塔吊安装前 第二次 塔吊安装后 第三次 启用一周后 第四次 启用一月后 第五次 启用二月后 第六次3塔式起重机基础及塔身倾斜度验收单塔式起重机基础及塔身倾斜度验收单工程名称:上海茸航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智能化消防装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5#6#楼施工单位:徐州佳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设备型号:QTZ63;安装前的四角支点顶面高程:1#2#3#4#塔身离开墙体的水平距离:L=3510/3610/3800/4044mm。投入使用后的测量表记录表: 测量 测点编号 塔身倾斜植 分类 具体时间 1# 2# 3# 4# 安装前 平行建筑物方向 安装后 一周后 垂直建筑物方向 一月后 两月后 现场测量员:现场负责人:注:1.此表一式三份,项目部一份,安装公司两份,设备组装前由项目部填好交安装公司2.测量数据为四角支点顶面标高。3.塔身倾斜值测量时,以爬升套架或转台下第一节标准节连接处为最高点,注意测量时消除平衡块对测量值的影响。第九章塔吊基础计算书1、1#2#塔吊基础计算书在本项目中,两种类型的塔式起重机各种参数中,以徐工集团QTZ63型各项参数较浙江建机QTZ60D型塔式起重机大,故本次计算以徐工集团QTZ63参数为计算依据。计算依据:1、《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187-2009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6、徐工集团《QTZ63塔式起重机说明书》7、浙江建机《QTZ60D塔式起重机说明书》一、塔机属性 塔机型号 QTZ63 塔机独立状态的最大起吊高度H0(m) 40.5 塔机独立状态的计算高度H(m) 40.5 塔身桁架结构 圆钢管 塔身桁架结构宽度B(m) 1.6二、塔机荷载1、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标准值 工作状态 塔机自重标准值Fk1(kN) 568.1 起重荷载标准值Fqk(kN) 60 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 628.1 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 18.9 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1935.35=11.5*18.9+1718 非工作状态 竖向荷载标准值Fk'(kN) 568.1 水平荷载标准值Fvk'(kN) 74 倾覆力矩标准值Mk'(kN·m) 2563=74*11.5+17122、塔机传递至基础荷载设计值 工作状态 塔机自重设计值F1(kN) 1.35Fk1=1.35×568.1=766.935 起重荷载设计值FQ(kN) 1.35FQk=1.35×60=81 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766.935+81=847.935 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 1.35Fvk=1.35×18.9=25.515 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35Mk=1.35×1935.35=2612.722 非工作状态 竖向荷载设计值F'(kN) 1.35Fk'=1.35×568.1=766.935 水平荷载设计值Fv'(kN) 1.35Fvk'=1.35×74=99.9 倾覆力矩设计值M'(kN·m) 1.35Mk=1.35×2563=3460.05三、桩顶作用效应计算 承台布置 桩数n 4 承台高度h(m) 1.35 承台长l(m) 3.8 承台宽b(m) 3.8 承台长向桩心距al(m) 2.4 承台宽向桩心距ab(m) 2.4 桩直径d(m) 0.7 承台参数 承台混凝土等级 C35 承台混凝土自重γC(kN/m3) 25 承台上部覆土厚度h'(m) 0 承台上部覆土的重度γ'(kN/m3) 19 承台混凝土保护层厚度δ(mm) 50 配置暗梁 否 格构式钢柱总重Gp2(kN) 20基础布置图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标准值:Gk=bl(hγc+h'γ')=3.8×3.8×(1.35×25+0×19)=487.35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荷载设计值:G=1.35Gk=1.35×487.35=657.922kN桩对角线距离:L=(ab2+al2)0.5=(2.42+2.42)0.5=3.394m1、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Fk+Gk+Gp2)/n=(568.1+487.35+20)/4=268.862kN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kmax=(Fk+Gk+Gp2)/n+(Mk+FVkh)/L=(568.1+487.35+20)/4+(2563+74×1.35)/3.394=1053.427kNQkmin=(Fk+Gk+Gp2)/n-(Mk+FVkh)/L=(568.1+487.35+20)/4-(2563+74×1.35)/3.394=-515.702kN2、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荷载效应基本组合偏心竖向力作用下:Qmax=(F+G+1.35×Gp2)/n+(M+Fvh)/L=(766.935+657.922+1.35×20)/4+(3460.05+99.9×1.35)/3.394=1422.126kNQmin=(F+G+1.35×Gp2)/n-(M+Fvh)/L=(766.935+657.922+1.35×20)/4-(3460.05+99.9×1.35)/3.394=-696.198kN四、格构柱计算 格构柱参数 格构柱缀件形式 缀板 格构式钢柱的截面边长a(mm) 460 格构式钢柱长度H0(m) 13.7 缀板间净距l01(mm) 400 格构柱伸入灌注桩的锚固长度(m) 3 格构柱分肢参数 格构柱分肢材料 L160X14 分肢材料截面积A0(cm2) 43.3 分肢对最小刚度轴的回转半径iy0(cm) 3.16 格构柱分肢平行于对称轴惯性矩I0(cm4) 1048.36 分肢形心轴距分肢外边缘距离Z0(cm) 4.47 分肢材料屈服强度fy(N/mm2) 235 分肢材料抗拉、压强度设计值f(N/mm2) 310 格构柱缀件参数 格构式钢柱缀件材料 440×300×10 格构式钢柱缀件截面积A1x'(mm2) 3000 缀件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15 缀件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焊缝参数 角焊缝焊脚尺寸hf(mm) 10 焊缝计算长度lf(mm) 600 焊缝强度设计值ftw(N/mm2) 2001、格构式钢柱换算长细比验算整个格构柱截面对X、Y轴惯性矩:I=4[I0+A0(a/2-Z0)2]=4×[1048.36+43.30×(46.00/2-4.47)2]=63663.548cm4整个构件长细比:λx=λy=H0/(I/(4A0))0.5=1370/(63663.548/(4×43.30))0.5=71.458分肢长细比:λ1=l01/iy0=40.00/3.16=12.658分肢毛截面积之和:A=4A0=4×43.30×102=17320mm2格构式钢柱绕两主轴的换算长细比:λ0max=(λx2+λ12)0.5=(71.4582+12.6582)0.5=72.57λ0max=72.57≤[λ]=150满足要求!2、格构式钢柱分肢的长细比验算λ1=12.658≤min(0.5λ0max,40)=min(0.5×72.57,40)=36.285满足要求!3、格构式钢柱受压稳定性验算λ0max(fy/235)0.5=72.57×(235/235)0.5=72.57查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附录C: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φ=0.732Qmax/(φA)=1422.126×103/(0.732×17320)=112.171N/mm2≤f=310N/mm2满足要求!4、缀件验算缀件所受剪力:V=Af(fy/235)0.5/85=17320×310×10-3×(235/235)0.5/85=63.167kN格构柱相邻缀板轴线距离:l1=l01+30=40.00+30=70cm作用在一侧缀板上的弯矩:M0=Vl1/4=63.167×0.7/4=11.054kN·m分肢型钢形心轴之间距离:b1=a-2Z0=0.46-2×0.0447=0.371m作用在一侧缀板上的剪力:V0=Vl1/(2·b1)=63.167×0.7/(2×0.371)=59.656kNσ=M0/(bh2/6)=11.054×106/(10×3002/6)=73.695N/mm2≤f=215N/mm2满足要求!τ=3V0/(2bh)=3×59.656×103/(2×10×300)=29.828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角焊缝面积:Af=0.7hflf=0.8×10×600=4200mm2角焊缝截面抵抗矩:Wf=0.7hflf2/6=0.7×10×6002/6=420000mm3垂直于角焊缝长度方向应力:σf=M0/Wf=11.054×106/420000=26N/mm2平行于角焊缝长度方向剪应力:τf=V0/Af=59.656×103/4200=14N/mm2((σf/1.22)2+τf2)0.5=((26/1.22)2+142)0.5=26N/mm2≤ftw=200N/mm2满足要求!根据缀板的构造要求缀板高度:300mm≥2/3b1=2/3×0.371×1000=247mm满足要求!缀板厚度:10mm≥max[1/40b1,6]=max[1/40×0.371×1000,6]=9mm满足要求!缀板间距:l1=700mm≤2b1=2×0.371×1000=741mm满足要求!线刚度:∑缀板/分肢=4×10×3003/(12×(460-2×44.7))/(1048.36×104/700)=16.215≥6满足要求!五、桩承载力验算 桩参数 桩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桩基成桩工艺系数ψC 0.75 桩混凝土自重γz(kN/m3) 25 桩混凝土保护层厚度б(mm) 50 桩入土深度lt(m) 29 桩配筋 自定义桩身承载力设计值 否 桩混凝土类型 钢筋混凝土 桩身普通钢筋配筋 HRB40012Φ25 地基属性 地下水位至地表的距离hz(m) 0 承台埋置深度d(m) 0 是否考虑承台效应 否 土名称 土层厚度li(m) 侧阻力特征值qsia(kPa) 端阻力特征值qpa(kPa) 抗拔系数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粘性土 4.84 15 0 0.75 - 粘性土 3 30 0 0.75 - 粘性土 4.6 40 0 0.695 - 粘性土 2.4 35 0 0.75 - 粘性土 3.1 55 800 0.75 - 粉砂 8.5 60 1400 0.65 - 粉砂 3.56 55 1800 0.65 -考虑基坑开挖后,格构柱段外露,不存在侧阻力,此时为最不利状态1、桩基竖向抗压承载力计算桩身周长:u=πd=3.14×0.7=2.199m桩端面积:Ap=πd2/4=3.14×0.72/4=0.385m2Ra=uΣqsia·li+qpa·Ap=2.199×(2.415×40+2.4×35+3.1×55+8.5×60+2.56×55)+1800×0.385=2896.014kNQk=268.862kN≤Ra=2896.014kNQkmax=1053.427kN≤1.2Ra=1.2×2896.014=3475.217kN满足要求!2、桩基竖向抗拔承载力计算Qkmin=-515.702kN<0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的桩基拔力:Qk'=515.702kN桩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桩自重按桩的浮重度计算,桩身的重力标准值:Gp=(lt-(H0-hr-h/2))×(γz-10)×Ap=(29-(13.7-3-1.35/2))×(25-10)×0.385=109.537kNRa'=uΣλiqsiali+Gp=2.199×(0.695×2.415×40+0.75×2.4×35+0.75×3.1×55+0.65×8.5×60+0.65×2.56×55)+109.537=1607.204kNQk'=515.702kN≤Ra'=1607.204kN满足要求!3、桩身承载力计算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As=nπd2/4=12×3.142×252/4=5890mm2(1)、轴心受压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Q=Qmax=1422.126kNψcfcAp+0.9fy'As'=(0.75×17×0.385×106+0.9×(360×5890.486))×10-3=6940.76kNQ=1422.126kN≤ψcfcAp+0.9fy'As'=6940.76kN满足要求!(2)、轴心受拔桩桩身承载力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的桩顶轴向拉力设计值:Q'=-Qmin=696.198kNfyAS=360×5890.486×10-3=2120.575kNQ'=696.198kN≤fyAS=2120.575kN满足要求!4、桩身构造配筋计算As/Ap×100%=(5890.486/(0.385×106))×100%=1.531%≥0.45%满足要求!2、1#2#钢平台计算书徐工集团QTZ63(55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 荷载状况 基础荷载 Fv(KN) Fh(KN) M(KN.M) T(kN·m) 工作状态 541.6 21.5 1732+10.91=1742.91 332 非工作状态 475.3 73.7 2362+30=2392 0Fv:基础所受的垂直力;Fh:基础所受的水平力;M: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风荷载(工作状态为10.91KN.M,非工作状态为30KN.M);T:基础所受的扭矩;1、钢平台受力及强度计算本次塔吊安装高度29米,起重臂长60米,计算时按说明书给出的最大荷载计算。(一)、设备梁受力1.塔机大臂与设备梁成90°时设备梁受力分析设备钢梁受力计算(∵塔机回转∴a、b梁受力交替变化,a梁受力大于b梁,只计算a梁即可)。梁支座反力:R1=M/(2*1.6)+Fv/4=2392/3.2+541.6/4=747.5+135.4=882.9KN设备梁最大弯矩:Mmax=R1*0.45=882.9×0.45=397.305KN.M2.塔机大臂与设备梁成45°时设备梁受力分析设备钢梁受力计算(∵塔机回转∴a、b梁受力交替变化,a梁受力大于b梁,只计算a梁即可)R2=[(Fv/4*0.45)+(M/(1.6*1.414)+Fv/4)*2.15)]/2.4=(60.93+(1057.28+135.4)*2.15)/2.4=1093.83KNMmax=R2*0.45=492.2KN.M(二)设备梁验算根据设备梁受力分析和计算,将在起重臂与设备梁成90°时,梁受力弯矩和剪力最大。∴只验算设备梁在塔机45°工况下受力1.b梁受力工况(在塔机自重和弯矩作用下)正应力验算;抗弯许用应力[σ]=170N/mm2Mx=492.2KN.MWx=3340cm3抗弯许用应力[σ]=170N/mm2σx=Mx/Wx=147N/mm2<[σ]=170N/mm22.梁受力工况(在塔机水平力作用下)正应力验算抗弯许用应力[σ]=170N/mm2My=Fh/4*0.45=18.42*0.45=8.3KN.MWy=1120cm3σy=My/Wy=7.4N/mm2<[σ]=170N/mm2(3)设备梁受力工况(在塔机垂直力作用下)及剪力验算(3)S=2.1*40*37.9/2+1.3*35.82/8=208.3+1591.8=1800.1cm3τ=F1/2*S/Iδ=357.5*1800.1*106/(66900*104*13)=74.0N/mm2<[τ]=93.1N/mm2σ=√σx2+σy2+3τ=√1472+8.42+222=148.0N/mm2<[σ]=170N/mm2(三)辅助梁受力1.塔机大臂与辅助梁成0°时辅助梁受力分析梁支座反力:R3=(882.9×2.15-1093.8×0.45)/2.4=586KN辅助梁最大弯矩:Mmax=R3*0.45=586×0.45=263.7KN.M1.塔机大臂与辅助梁成45°时辅助梁受力分析c梁支座反力:R3=(8.3×0.45-882.9×2.15)/2.4=-1894.5KNd梁支座反力:R4’=(379.3×0.45-1093.8×2.15)/2.4=-908.74KN辅助梁最大弯矩:Mmax=R3*0.45=1894.5×0.45=852.53KN.M因辅助钢梁的最大弯矩大于设备钢梁最大弯矩,所以校核设备钢梁强度即可!2、塔机设备梁(上梁)与辅助梁(下梁)连接螺栓计算根据塔机基础受力分析,主梁与次梁连接螺栓受力为塔机抗倾覆时拉力和水平力。塔机大臂与设备梁成45°时,设备梁受力最大。Rmax[(Fv/4*0.45)+(M/(1.6*1.414)+Fv/4)*2.15)]/2.4=(60.93+2254.25)/2.4=964.7KNQ1=Fh/4=18.4KN∴查表得知10.9级M45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826KN/颗*4颗=3304KNC梁支座反力=964.7KN<[螺栓抗拉强度]=3304KN∴螺栓能够满足要求。三、设备辅助钢梁(下梁)与格构柱封顶板连接螺栓计算及封顶板焊缝计算:根据塔机基础受力分析,该处的螺栓受力为塔机抗倾覆时拉力和水平力。由于辅助钢梁(下梁)与格构柱顶板连接为使用4颗10.9级M45*200高强度螺栓连接。1.塔机大臂与辅助梁成45°时辅助梁受力最大,且C梁的R3受力最大。c梁支座反力:R3=(8.3×0.45-882.9×2.15)/2.4=-1894.5KNd梁支座反力:R4’=(379.3×0.45-1093.8×2.15)/2.4=-908.74KN辅助梁最大弯矩:Mmax=R3*0.45=1894.5×0.45=852.53KN.M查表得知10.9级M45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826KN/颗*4颗=3304KNC梁支座反力=852.53KN<[螺栓抗拉强度]=3304KN∴螺栓能够满足要求。2.封顶板焊缝计算:根据塔机基础受力分析,该处的焊缝受力为塔机抗倾覆时拉力和水平力。由于辅助钢梁与格构柱处焊缝连接为现场焊接,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对施工条件差的焊缝,计算时其承载力设计值*0.9,每道直焊缝计算长度为实际长度-10mm。所选焊条为E4303,手工焊接Q235钢构件,焊缝许用应力[τ]=112N/mm2,若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则效果更好。塔机大臂与辅助梁成45°时辅助梁受力最大,且C梁的R3受力最大。c梁支座反力:R3=(8.3×0.45-882.9×2.15)/2.4=-1894.5KN角焊缝连接强度计算:h焊高=10mm,h焊厚=10*0.7=7mmL计焊=L实焊-Lα=[(100*8+420*4)-100*1]*0.9=2142mmQ1=Fh/4=18.4KNτ=√(R3/L计焊*h焊厚)2+(Q1/L计焊*h焊厚)2=√[77.4/(2142*9.8)]2+[21/2142*9.8)]2=√144+0.01=37N/mm2<[τ]=98.67N/mm2∴焊缝能够满足要求。四、塔吊基础节与钢梁连接螺栓强度验算:钢平台与塔式起重机之间的连接尺寸如图――所示。根据塔机基础受力分析,该处的螺栓受力为塔机抗倾覆时的拉力。使用12颗10.9级M30*350高强度螺栓连接。查表得知:M30高强度螺栓抗拉强度=384KN/颗*12颗=4608KN,满足要求。400H型钢翼缘平均厚度21mm,基础节与400H型钢之间增加一块400*400*20mm承重板,上梁处增加一块35mm垫板,总厚度达76mm,屈服强度远大于倾覆力矩,满足设计要求。3、2#钢平台计算书(1)浙江省建设机械集团有限公司QTZ60D(5010)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 荷载状况 基础荷载 Fv(KN) Fh(KN) M(KN.M) T(kN·m) 工作状态 497 29 890+10.91=900.91 0 非工作状态 434 73.5 1710+30=1740 175Fv:基础所受的垂直力;Fh:基础所受的水平力;M:基础所受的倾覆力矩+风荷载(工作状态为10.91KN.M,非工作状态为30KN.M);MK:基础所受的扭矩;3、钢平台受力及强度计算本次塔吊安装高度40米,起重臂42米。由于浙江建机QTZ60D塔式起重机基础荷载的各项参数均小于徐工QTZ63(5510)的基础荷载参数,故本钢平台在满足徐工QTZ63(5510)的情况下,必定满足浙江建机QTZ60D的使用要求。所以此钢平台满足浙江建机QTZ60D(5010)对基础的要求!第十章附图附图0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图02塔吊平面布置图附图03塔吊基础定位图附图04塔吊立面示意图附图05塔吊基础详图附图061#2#钢平台基础图附图071#2#钢平台梁图附图081#2#钢平台节点详图徐州佳信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23/53_1249910398.dwg_1249910445.dwg_1442561868.dwg_1249910346.dwg
本文档为【深基坑格构柱塔吊基础专项施工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金水文库
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经营:PPT设计 、课件制作,软文策划、合同简历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各类模板等。公司秉着用户至上的原则服务好每一位客户
格式:doc
大小:4MB
软件:Word
页数:0
分类:
上传时间:2020-04-25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