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举报
开通vip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 哲学思想 2005年6月 第2期【总第24期)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TheJournalofFujianInsuituteofPoliticalScience&Law Jun.2005 No.2(SumNO.24)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 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林忠志 (福建政法管理干...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 哲学思想 2005年6月 第2期【总第24期)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TheJournalofFujianInsuituteofPoliticalScience&Law Jun.2005 No.2(SumNO.24) 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 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 林忠志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摘要】洛克《政府论》(下篇)创立的法哲学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个人权 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是该书论述的主线.洛克认为个人权利是天赋的,是至上的.国家是个人权利让渡的产物, 由此产生的政府必然是有限,法治,分权的政府.洛克的法哲学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理论表达,具有 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阶级局限性,必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批判和吸收. 【关键词】洛克;自然;状态;天赋人权;个人;权利让渡;有限政府 【中图分类号】19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093(2005)02—0021-05 洛克(1632—1704)是十七世纪英国的着名思想 家,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资产阶级民主,自由 和法治理论的开拓者.马克思称之为"一切形式的新 兴资产阶级的代表"….在1690年,当他五十七岁的 时候,洛克出版了令他作为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而闻 名于世的着作《政府论两篇》(TwoTreatisesonCivil Government).其中,《政府论》上篇的 内容 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人员招聘与配置的内容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消防安全演练内容 是批判拥护 封建王权的菲尔麦的君权神授说,下篇则从正面论证 了资产阶级议会制.洛克关于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理 论体现在下篇.因此,笔者仅就洛克《政府论》下篇所 体现的法哲学思想展开评析. 人的权利是法哲学研究的重点对象.而张扬和 保障个人的权利恰恰是《政府论》(下篇)的主题.洛克 关于政府的一系列理论是建立在天赋人权这一学说的 基础之上的.洛克的财产权,政府的形成和政府的目 的学说,也是以个人权利至上为宗旨而架构的."个人 权利至上"是洛克政府学说的主旨.这些理论影响了 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例如其中所包含的:人是生而平等的,独 立的,拥有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天赋权利,这些思 想被《独立宣言》(DeclarationofIndependence)所吸收, 并且对美国宪法的形成有重大影响.该书不仅是一部 政治学着作,还是一部重要的法哲学着作.从法哲学 (即人的权利,同时涉及到个人权利和国家权力之关 系)的视角研读该书,更能把握洛克关于政府学说的精 华之处. 一 ,洛克法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英国,17世纪是在政治和法学史上具有根本意 义的革命所发生的时代.1603年伊利莎白死后,詹姆 斯一世继承了英国王位,斯图亚特王朝由此开始,其初 期的显着特征在于王室和臣民就王权起源和性质,以 及王室弃置法律独立行事的权力这些问题所发生的冲 突;在他的儿子查理一世(1625—1685)统治期间,在王 权的渊源和边界,以及法治的问题上互不相容的理论 是国王与议会之冲突的背景,这一冲突以国王被送上 断头台而告终;在接下来的时期,克伦威尔建立了共和 国政体(1649—1660),查理二世(1660—1685)和詹姆 斯二世(1685—1688)后又复辟,有关的争端一直未见 和平解决.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决定发动政变, 结束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这是一次没有经过流血而 完成的政变,所以又称"光荣革命"."光荣革命"彻底 结束了英国的专制主义统治,开始了君主立宪制的统 【收稿日期】2005—04—16 【作者简介】林忠志(1973一),男,福建闽侯人,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讲师. 2005年6月林忠志: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第2期(总第24 期) 治.在"光荣革命"中产生出来的是有关法律至上,人 民的基本权利和政治权威的民主基础的一系列原则. 洛克的一生经过整个革命时期,他的政治思想在很大 程度上 总结 初级经济法重点总结下载党员个人总结TXt高中句型全总结.doc高中句型全总结.doc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pdf 和体现了那个时代英国革命所取得的思想 认识. 洛克的法哲学思想也是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运动 影响的产物.在17世纪,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整个社 会从教会的威压中解放出来,个人主义得到了发展._2. 比文艺复兴稍晚的新教改革运动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个 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兴起.洛克所在的英国具有自由 主义的传统.坚持个人至上的自由主义理论最早出现 在英国.对这种个人主义第一次作出系统哲学表述的 是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托马斯?霍布斯 还在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社会契约基础及其动机 的完整架构.洛克吸收了包括托马斯?霍布斯等哲 学家在内的一系列学说,系统提出自由主义理论.洛 克的《政府论》(下篇)就是英国内战期问以及光荣革命 之后的辉格党人执政期问,新兴资产阶级所要表达的 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呼声的产物. 17世纪的科学革命也促进了洛克法哲学思想的产 生.17世纪经历了天文学革命,生理学革命,物理学革 命以及数学革命.哲学家R.G.科林伍德在谈到17世 纪的革命时说:"古老的问题突然能够被人以实验和数 学作为双重武器来重塑了,人现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了.自然从此对人毫无秘密可言;只不过是人已知道 解答方式的谜语.或者,更精确地说,自然不再是斯芬 克斯困惑人的谜语;现在轮到人来发问自然了,人会拷 问自然直到她回答人提出的问题."l3川科学的一个 特点是不服从统治的威信,而服从理性的威信.科学 带来的新概念对近代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洛克在 《政府论》中对人应有的权利进行确证和张扬,突出强 调天赋人权,个人权利至上的法哲学观点,也是这种趋 势和时代背景的体现. 二,《政府论》主要法哲学思想及其历史进步意义 1.洛克法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自然状态论 在《政府论》下篇中,洛克首先总结了对菲尔麦的 源于亚当的君权神授说和以父权为依据的绝对王权学 说的批判,接着洛克提出要为政府,政治权力的产生追 溯真正的起源.那么就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在政治 社会,政府出现之前,人类处于怎样的状态呢?这个时 候的人类具有哪些权利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 题,因为这个问题是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关系的逻辑 起点问题.洛克采纳了当时影响甚广的自然状态说. 他认为,人类原来自然地所处的状态即自然状态,是一 种自由和平等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中,人是自由的, "他们在自然法的范围内,按照他们认为合适的办法, 决定他们的行动和处理他们的财产和人身,而毋需得 到任何人的许可或听命于任何人的意志."_4同时,洛 克指出,在自然状态下,人又是平等的.这是因为既然 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创造物,都同为这唯一的最高主 宰的fI,L,都运用相同的身心能力,那么他们彼此之间 就不应有上下尊卑和从属关系,"没有一个人享有多于 别人的权力,……不存在从属或受制关系".l_"值得 注意的是,虽然自然状态是自由的状态,但是"却不是 放任的状态".人们虽然不必听命于他人,却必须受自 然法的约束,自然法就是理性,也就是上帝之法,它是 来自于上帝能被人们的理性所认识的自然的道德法 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法就是:"人们既然都是平等和 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 财产.""谁违背了自然法,人人都有权惩罚他,但 同样必须根据理性的规则,依据他所犯的罪行进行相 应的处罚,而非任意处置.洛克的自然状态是一种和 平,善意,互助和安全的状态.自然法统治着自然状 态."".这暗示着即使没有国家,没有实定法,人 类社会也可依照理性而正常生活. 洛克笔下的自然状态与霍布斯的描绘有很大的不 同.关于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所有的人在自己自利 的欲望感情的支配下行动,无所约束,必然造成"一切 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人类要结合成一个服从中央集 权的社会,才能免除这种混乱的状态.因此,在霍布斯 所着的《利维坦》一书中,国家的形态是君主制的专制 国家,统治者具有极大的权力,个人的权利除受到统治 者认可的那部分外,不享有任何权力. 洛克通过论述自然状态,指出个人权利与生俱有, 源于人的本性和自然,从中引出了人类拥有的自由,平 等,自主,自卫等权利是天赋的哲学观点.这对反封建 和反特权的资产阶级革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在 人类法律思想史上是第一次从理论上对"天赋人权"原 则的论证,也是洛克法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弥尔顿 最早提出"天赋人权",但他没有理论证明.霍布斯的 社会契约论却否定了人民的权利,洛克在前人成果基 础上,明确提出了并系统地证明了人的自然权利,使以 天赋人权为基础的自然法理论成为完整的资产阶级理 论,并且被后来的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和 1793年美国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构成了资产 阶级的法律原则. 洛克还通过沦述自然状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系统论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通过对自 然状态的描述,洛克主张私有财产属于人的权利的一 部分,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之一.洛克认为,财 产权是与人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联系在一起 的."上帝既将世界给予人类共有,亦给予他们以理 性,让他们为了生活和便利的最大好处而加以利用 …… 这些既是给人类使用的,那就必然要通过某种拨 归私用的方式,然后才能对于某一个人有用处或者有 好处."l4"'那么,"某种拨归私用的方式"是什么呢? 洛克认为就是劳动,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人身都享有 所有权,"每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 以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 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是正当地属于他的.所 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 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参加他自 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 如果他对自然物施加了属于他自己人身所有的劳动, 使它们脱离了原来所处的自然状态,这些东西就成为 他的私有财产.属于人类所共有的树上的果实和森林 中的野兔,野鹿等动物,经人的采集和狩猎就成为了他 的私有财产.作为财产权的土地所有权也是如此确定 的,谁经过自己的劳动开垦了一块土地,这块土地就属 于他所有,旁人无权要求.这样,洛克把人类的生活需 要与对自己所有物的权利结合起来,由此肯定了财产 权是属于人的自然权利.所以洛克把财产权看作人的 2005年6月林忠志: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第2期(总第24 期) 自然权利的最重要的一部分,与生命,自由,健康并列, 神圣而不容他人侵犯,它与人的其他权利一样,先于国 家,社会而存在,而社会的诞生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 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更为重要的是,洛克通过论述自然状态设定了国 家权力产生的逻辑起点.从洛克关于自然状态的描述 可以看到,在国家没有产生之前,人的权利就已存在, 人的权利是天赋的,并不是后来产生的国家所赋予的, 个人的权利先于国家和国家权力产生.由此,洛克设 定了国家权力产生的逻辑起点,即国家权力源于个人 权利,这为后面要论述的国家权力来自个人权利的让 渡的观点打下了立论的基础,从而,奠定了个人权利是 国家权力的基础和本源的理论基础.因此,洛克所构 建的政府或国家的模式,与霍布斯构建的君主专制的, 利维坦式的国家,后来被马克思比喻成强大得如蟒蛇 般压制得让人民喘不过气的国家模式,有着本质的区 别. 2.洛克法哲学思想的逻辑演绎:个人权利的让渡 与政治权力的起源 洛克指出,自然状态主要有以下缺点:第一,缺少 一 种由普遍同意而接受的,确定的,众所周知的法律; 第二,缺少一个有权依照既定的法律来裁判一切争执 的知名的和公正的裁判者;第三,缺少权力来执行正确 的判决.人人是自然法的执行者会造成判决和执行上 的偏差和不稳定,不安全的局面,因此,需要设置一个 明确的权威.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利,人们彼此 联合成公民社会,政府由此产生了oI~[4](77洛克同时 在书中多处着重指出,共同体的政府一旦组成就只有 一 个功能:那就是保护其成员的财产.在这一语境中, 洛克不是在狭义的外部占有的涵义上使用"财产"一词 的,他用"财产"来指称公民的一切合法利益;他说:"对 财产一词,在此处和别处必须作如下理解,它是指人们 在人格和物品上拥有的财产",或者,如他在其他地方 宣称的那样,是"他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在 这个意义上,政府保护公民财产的单一功能是授予统 治者或统治者群体的,它并不是绝对而不可撤回的,而 是通过为公共利益目的的实现而进行的信托式的权力 让渡,——这是洛克国家权利学说的关键所在.《政府 论》下篇多处谈到了政府的信托特征,援引该书第105 页的一处论述就已足够说明:"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 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交给它自 己设置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许的委托,即规定这 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 ,,同[4(1O5) 0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在洛克看来,个人权利是一 切权力的渊源.先有个人的权利,后有国家或政府的 权力,即政治权力.政治或国家权利的来源是个人所 让渡的部分权利.在自然状态中,人们依据自然法享 有自然权利,不存在国家权力,人们只遵从理性而生 活,只有在进入政治社会后,政治权力才从个人权利中 分化出来.所以,洛克指出政治权力不等于父权和专 制权力,而是"为了规定和保护财产而制定法律的权利 判处死刑和一切较轻处分的权利,以及使用共同体的 力量来执行这些法律和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害的权 利;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公众福利.""… 权利是权力的基础,在政治权力产生之前,个人权 利就产生j,.个人的权利的一部分让渡给政府后,才 产生了政治权力.这正是洛克的学说与康德,边沁等 哲学家权利学说的一个区别.康德认为,使外在物成 为自己的,只有在法律的状态中或文明的社会中才能 做到,有了公共立法机关制定的法规才有可能,自然状 态中的你的和我的,只是暂时的事实.在政府产生之 前个人权利存在与否的认知的不同,导致了在不同的 哲学家在理论上对政治权力架构的区别.洛克理论中 的政治权力是源于原本就存在的个人权利的,所以,在 洛克的政府构架中,个人的权利是至上的,个人的权利 是天赋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出,洛克把个人权利 置于比后来的哲学家要重要的位置上. 在论述政府起源学说时,洛克通过否定"君权神 授"说与专制主义,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洛克辛辣揭 示专制君主的特性:"既处在不受拘束的自然状态而又 因受人谄谀逢迎以致品德堕落",而由专制君主造成的 损失或不幸,人们无处可以申诉.因此,君主就其统治 下的一切人而言,实际上仍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川" "在自然状态下,情况要好得多,在那里,人们不必服从 另一个人的不法的意志."…"洛克指出,人与人之 间是自然平等的,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通过社会 契约而实行的委托,来自于人民的同意,目的仅仅是为 了保护人民的财产,上帝并没有让一个人高踞于其他 人之上并赐予他统治其他人的绝对权力.洛克进一步 指出,君主专制政体是与人们结合成公民社会,建立政 府的目的不相吻合的.他抛弃了霍布斯的有关国家主 权是最高强制权力的概念,相信政府只有在接受人民 的信托,征得人民的同意时,才是合法的,有效的,强调 主权最终属于人民. 通过政府起源的理论,洛克明确阐明了政府的目 的:"人们联合成为国家和置身于政府之下的重大的和 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他们的财产.""应该再次强调 说明的是,这里的"财产"并非仅指私有财产,洛克在讲 到政府的目的时,往往用财产一词简单概括人所应该 拥有的自然权利,也就是指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政 府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人们的权利.洛克关于政府 起源的理论,还肯定了人民有反抗压迫的权利.统治 者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同意与委托,当统治者威胁到 人民财产与公众福利时,人民有权反抗,把权力再重新 授予那些有利于他们的安全和保障的人. 洛克通过对政府产生过程及其所具有的信托特征 的阐述,形成了有别于托马斯?霍布斯的社会契约学 说,对后来的宪法理论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积 极影响.把政治社会的起源归因于其成员之间所缔结 的某种"社会契约"的学说在公元6世纪已是司空见 惯.但到了17世纪,尤其是在英国,社会契约论在宪 法冲突中才扮演了核心角色;这个世纪也诞生了社会 契约论的两位最杰出代表,托马斯?霍布斯和约翰? 洛克.但由于他们论述的逻辑起点不同,因此架构的 社会契约是截然不同的.在霍布斯看来,人类的原初 境遇是孤独的个人无法求得任何组织的援助,他是其 他一切人的潜在猎物,人的境况,用其最为着名的话说 来就是"孤独,贫困,卑污,残忍和短寿".从这一不能 容忍的状态出发,人类最终设计出了一种逃避的手段, 把原初的,危险的自由都交给他们之中的一员,以方便 他的统治,现在此人负责保证所有人的安全.因而. 2005年6月林忠志: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第2期(总第24 期) 霍布斯形式的社会契约是服从式的,统治者的名字利 维坦(霍布斯一本书的名字)已成为专制主义国家统治 者的通称.而洛克对社会契约论进行了新的架构:政 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他在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 力,由社会交给它自己设置的统治者,附以明确的或默 许的委托,即规定这种权力应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 护他们的财产.这种以信托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契约 论,为人们提供了有利于被统治者共同利益的理想的 政府模式,它为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提供了政府 架构的蓝图.这种新的架构对于西方的人权以及国家 有尊重人权的义务的思想发展史上,起了至为重要的 作用.总之,《政府论》对国家和政府的描述通过嫁接 上为被统治者的利益进行信托的维度修正了契约观 念,奠定了洛克作为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之代言人的 地位. 3.洛克法哲学思想的逻辑结论:政府应当是有限, 分权和法治的 洛克从政府起源的学说推导出了政治权力行使的 范围.在洛克看来,人们在自然状态中是以理性来指 导自己的行为的,并非完全放任,政府的建立只是要为 自然法的实现树立确定的保障,只是为了避免人人都 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和执行人所带来的混乱与不安 全.因此,从自然状态进入到处于政府,国家统治之 下,就不像霍布斯所论,人民将所有的权利都移交给政 府,人民交给政府的只是裁判社会成员之间争执的仲 裁人的权利.既然它只是社会的各个成员交给作为立 法者的那个个人或集体的联合权力,它就不过是那些 缔结社会以前,处在自然状态中的人们曾享有的和交 付给共同体的权力.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只有在自己 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才能自卫和惩罚罪犯,没有人享有 支配另一个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的专断权力,人们不 能把自己并不享有的权利转让出去.所以,洛克说:政 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保护其臣民,因此,它没有杀 害,奴役臣民或故意致其于贫困境地的权利"." 立法权(社会中的最高权力)"对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 不是并且也不可能是绝对地专断的".l4_(总之,洛 克通过强调"他所没有的就不能给予"(nemodatquod nonhabet)的原则,来表明一切政府的权力是有限度 的,是有边界的. 所以,如果政府事实上逾越了其权力的正当边界, 那些最初构建它的人民就可以对信托的违反为由解散 它或用新的政府来取代它.因为,立法机关只不过是 为一定目的行动的受托人,当人民发现立法机关违反 信托关系而行事时,人民仍保留去除或改变立法机关 的最高权力.所有基于一定目的的受托人都受那一目 的的限制,无论何时那一目的被明显忽视和违反了,信 托关系就必然无效,权力就转移到那些给予权力的人 手中,"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 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川即人民有权推翻违反契约 的政府.这种政府即有限政府. 综合上述,一个有限政府的逻辑演绎已初步成形. 洛克的理论赋予个人,社会和政府各自不同的权利 (力)和活动领域及空问,它们不能相互侵犯,互相取 代.维持三者和谐关系的关键是政府不越权,而保持 一 个有限政府.政府权力之所以应是有限的,归根结 底来说是因为其权力源于个人权利的让渡.在没有确 立个人独立,自由等权利基础上建立的政府就是无限 政府,体现为一种独裁专制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在确立了个人独立地 位和自由权基础上建立的政府,是一种有限政府,体现 为一种民主制度. 为了确保政府权力的有限性,洛克主张通过法治 来规范政府权力运作与权力范围.洛克的这一主张奠 定了他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法治原则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的历史地位.洛克指出,国家必须按照法律来进行统 治,统治者不能靠l临时性命令甚至个人意志去行使专 制的权力.他认为,不执行法律的政府是专横的政府, 因此,"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 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不应 该是专断和凭一时高兴时,而是应该根据既定的和公 布的法律来行使.""H'使用绝对的专断权力,或不 以确定的,经常有效的法律来进行统治,两者都是与社 会和政府的目的不相符合的".同l_(统治者要以正式 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 议来进行统治. 为了实行法律的统治,防止滥用权力和专横,洛克 提出了分权理论.洛克把国家权力分为三种:立法权, 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与执行权必须分开,因为"如 果同一批人同时拥有制定和执行法律的权力,这就会 给人们的弱点以绝大诱惑,使他们动辄要攫取权力,借 以使他们自己免于服从他们所制定的法律,并且在制 定和执行法律时使法律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私人利益, 因而他们就与社会的其余成员有不相同的利益,违反 了社会和政府的目的.""在立法,执行,对外三种 权力中,立法权是最高权力,执行权和对外权要受立法 权的控制.立法权作为国家最高权力,在于"它有权为 社会的一切部分和每个成员制定法律,制定他们的行 动准则,并在法律被违反时授权加以执行",而且,"社 会的任何成员或社会的任何部分,所有的其他一切权 力,都是从它获得和隶属于它的".I【但立法权要 受到限制与约束,它并不是专断的,因为立法机构的权 力属于受托性质,如果它的行为有负于对它的信任,人 民便拥有最高的权力加以更换.洛克第一个对分权制 衡做出了完整的理论阐述,奠定了西方现代民主理论 与实践的基础. 通过个人权利先于国家权力的论述,国家的起源 和目的的阐述,洛克得到了国家权力和个人权利学说 的逻辑结论:由此产生的政府必然是有限政府,受制于 人民和法律的法治政府,而这种有限政府的形式必然 是权力分立的政府. 三,洛克法哲学思想中若干问题评析 洛克的法哲学思想是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 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洛克是1688年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言人.在看到洛克法哲学思想在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起的历史进步意义的同时,我 们应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进行批判地吸收. 洛克的法哲学思想以自然状态论为起点,对此,马 克思主义认为,不论是霍布斯还是洛克对于人类"自然 状态"的描述,都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杜撰.洛克关于 国家起源的学说,也是对历史真相的歪曲.马克思认 为,国家既不是个人权利让渡的产物,也不是社会契约 的产物.在解释国家的起源时,马克思从人类与自然 界的矛盾出发,从生产力的发展导出了第一个层次的 2005年6月林忠志: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第2期(总第24 期) 制度的起源,即社会生产关系的形成过程;进而又从社 会生产关系中不同集团和阶级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出 发,导出第二个层次的制度的起源,即包括政治,法律, 道德规范等等在内的上层建筑.马克思认为,国家是 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指出:"国家是 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 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 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 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为的斗争中 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 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 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上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 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洛克将"自由"归结于"天赋权利",这种认识是天 真和抽象的,是脱离现实的空谈.根据社会关系的历 史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 程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人 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是自然经济状态下 的前资本主义阶段理论.在这一阶段人身依附关系成 为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主要特征,个体总 要受氏族,部落,奴隶主封建主的支配,人是没有真正 自由可言的.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信赖为基础的人 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人所获得的自由只是形 式上的自由,因为人不得不依赖资本到了第三个历 史阶段——"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 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 性"的阶段,人将在自觉,丰富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 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人才会真正具有自由. 洛克的法哲学思想强调人民主权的民主学说,但 我们应该看到其阶级局限性:洛克眼中的"人民",主要 是资产阶级,而不可能是广大劳动者,而且他主张的人 民反抗权,革命权也是不彻底的,因为他认为人民不能 直接行使权力,必须把权力交给议会,人民主权实际上 是议会主权.洛克的民主学说还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 局限性:它仅仅立足于"以个人为本位",忽略了国家是 社会普遍性与个人特殊性的统一;它把民主制定格为 千古不拔的永恒政体,忘却了任何人类政体的历史有 限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民主制国家代表的是社会普 遍性与个人特殊性的统一. 洛克的三权分立学说是为直接资产阶级的法治及 其利益服务的,也表现了其阶级局限性.洛克认为对 外权也应由国王行使.这样,"三权"实际上是"两权分 立",因为国王行使了两个权.洛克赋予国王这么大的 权力,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而且,"这种 分权力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 事务上的分工罢了."… 总之,洛克法哲学思想代表了近代资产阶级的意 志和利益,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我们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法予以批判地吸收. 注释: ?许多学者认为法哲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权利.例 如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又名为《权利哲学原理》(El— ementsoflhePhilosophyofRight),参见杜钢建《关于人权的 若干理论问题》,《浙江学刊》1992年第1期. ?关于英国自由主义传统的渊源,英国学者麦克法兰 (A1anMacfarlane)在其颇有影响的着作《英格兰个人主 义的起源》中作过详尽的考察.麦克法兰在研究中发 现,在英国革命之前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作为自由主义 基础的个人主义便已经在英国滥觞.至少从十三世纪 开始,英格兰的社会结构,法律传统,财产关系,家庭生 活,道德文化就展示出某些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不 仅不同于亚洲社会与东欧社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区 别于欧洲大陆.参见李强着《自由主义》,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三章. ?但是包括罗素在内的一些哲学家认为,洛克的政治 论中新颖的东西绝无仅有.还有学者评论说他的天才 的主要标志既不是学识渊博,也不是逻辑缜密,而是集 中了无与伦比的常识,他把这些道理用简明,朴实而有 说服力的语言传给十八世纪,成为英国和欧洲大陆往 后政治哲学赖以发展的渊源.参见罗素着《西方哲学 史》和李强着《自由主义》第三章. ?在霍布斯那里,个人主义并未导出自由主义的结论. 他认为,野兽般的个人只有在一个绝对君主的统治下 才可能有秩序,有基本的生存条件. ?近代意义的主权观念学界一般认为为法国人布丹所 首倡.布丹认为主权是"统治公民和臣民的不受法律 约束的最高权力".其主要特点是:主权是不受外来权 力限制,不受法律约束的最高权力,也是不受时间限制 的永恒权力.人民主权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法国资产阶 级启蒙思想家卢梭.卢梭认为国家是社会契约的结 果.所有个人同意服从国家意志,政府的统治完全来 源于人民的委托.洛克只是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 ?近代意义的资产阶级法治理论是由英国的哈林顿, 洛克,戴雪,法国的卢梭,孟德斯坞和德国的康德,黑格 尔以及美国的潘恩,杰弗逊共同丰富发展的.洛克,卢 梭,孟德斯鸠等人都是从自然法的角度,明确或者隐合 地论及法治的思想.戴雪则是系统地提出并阐释了法 治的含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5,67.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M].马元德,译.北京:商 务印书馆,1991,5. [3](爱尔兰)J,M.凯利.西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律思想史[M].王笑 红,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2 [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5, [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M],沈叔平,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17. [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 民出版社.1972,8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5,224. (责任编辑:潘旭君)
本文档为【从天赋人权、社会契约到有限政府的逻辑推演——浅析洛克《政府论》(下篇)中的法哲学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is_447713
暂无简介~
格式:doc
大小:36KB
软件:Word
页数:16
分类:生活休闲
上传时间:2017-12-07
浏览量: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