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举报
开通vip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天人关系”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论争的主题之一。与思孟学派“物我不分”、“天人不二”的思想有所不同,荀子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在物我之间、天人之间划分出一条界限来,区分物我,严别天人,把“天”当成一个存在于人伦社会之外的客观对象。荀子的“天人关系”论是以“...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天人关系”是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论争的主题之一。与思孟学派“物我不分”、“天人不二”的思想有所不同,荀子提出要“明于天人之分”,在物我之间、天人之间划分出一条界限来,区分物我,严别天人,把“天”当成一个存在于人伦社会之外的客观对象。荀子的“天人关系”论是以“分”为前提的,由“分”而和,由“分”而合,由分而“参”。“天人统一”的思想有多种叫法:天人和谐,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等等,是讲人类在大自然里面生存发展,人类社会和大自然是个统一体,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是相通相依、息息相关的。这个思想在传统文化里面派生了许多的理念和行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顺应天时。中国传统文化里从来不讲征服自然,相反非常重视顺应天时。当然,我们也有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定胜天是天的第二种含义,指的是天意。顺应天时的思想在诸多方面都对行为有主导作用。 ②周代官僚机构是按照天时来设置的,设置六官,即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天官是管官吏的升迁、调配、任命;因为在奴隶社会,做官的是高高在上的,就好比是天。地官管劳动力调配;因为劳动力是奴隶,在地上,以种地为主。春官管皇室的祭祀及贵族子弟的培养、教育;因为春天是生发季节,希望贵族子弟、皇室子弟能够茁壮成长。夏官管军事;因为夏天太阳很暴烈,军事就是暴力行动。秋官管刑法,秋风扫落叶。冬官管大型建筑,因为春夏秋三季都要种地,挖河、修堤、造城墙、挖墓等等都是冬天干的。周代的六官,一直延伸到清代就是六部,相对的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除了官僚机构的设置以外,还有行政措施。比如说赏罚,赏必春夏,罚必秋冬。过去人判了死刑,除了斩立决,其他都是关到监牢里秋后问斩。春天要抓农事,要种地,秋日点兵,直到如今还有这个影子。 ③经济更是如此。封建社会的经济主要是农业。农业必须靠天吃饭,事事处处要讲天时。孟子说过一段话:“不违农时”——不要失去耕作时机,该种就种,该收就收,这样就“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不要用密网到池子里捕捞,鱼鳖吃都吃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不要连续不断地去采伐,该封山育林就封山育林,该采伐就采伐,则“材木不可胜用也”。现在,这段话在全世界非常走红,因为涉及正确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问题。顺应天时必然要逻辑地和生态学说、环保学说发生关系,客观上必须起到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天人和谐,即现在讲的和谐社会,有一个内容就是要和自然相处。和谐,就是要顺应天时。 ④中国的各种民俗都和天时有关系。民俗里面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大家都知道春节是家庭团聚、凝聚家族的日子,大学生、打工的……都回家,所以春运特别紧张,这是一个方面。还有更重要的——除旧布新。在旧社会,新年真给人新的感觉,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满街都贴上对联,新帽子、新衣服、新鞋,新的时间开始,新的希望来临……一切都是新的。王安石写得好:“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必须要经常更新,要不然就没有活力了。 (考试研究中心选自金开诚《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有删改) 1.与“顺应天时”有关的内容,下列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顺应天时是“天人统一”的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所派生出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 B.顺应天时的思想与人定胜天的思想并不矛盾,因为两者中“天”的含义不同。 C.顺应天时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影响很大,在很多方面都对行为产生主导作用。 D.顺应天时就是要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做到天人和谐、社会和谐。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 分析 定性数据统计分析pdf销售业绩分析模板建筑结构震害分析销售进度分析表京东商城竞争战略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①②段从“天人统一”思想的名称和内涵人手,揭示顺应天时的思想的来源,进而论述它在官僚机构设置以及行政措施方面的影响。 B.第③段引用孟子的言论论述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经济方面的影响,揭示它与生态学说、环保学说的联系,指出它与和谐社会本质相同。 C.第④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论述中国的各神民俗与天时的密切关系,着重揭示春节的丰富内涵,并把它与民族的发展联系起来。 D.全文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先简述“天人统一”的思想,引出顺应天时的思想;再从不同方面具体论述其影响。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3.下列对原文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人统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两者是个统一体,不分彼此,相通相依、息息相关。 B.按照天时来设置官僚机构和施行行政措施,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惯例,从周朝到清朝都是如此,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C.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农业跟天时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顺应天时的思想对于经济行为的影响更大。 D.在旧社会,新年真给人新的感觉,是因为顺应天时的思想影响大;如今,年味变淡了,是因为受人定胜天的思想影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冯其庸: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李 扬 对于90岁高龄的冯其庸先生来说,今年是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年初,汇聚了先生一生学术精华的1700万字、35卷册的《瓜饭楼丛稿》付梓出版,皇皇巨著,厚重博雅;5月,规模宏大的“冯其庸九十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诗文与书画共美,花卉与山水竞秀;十月,先生荣膺首次颁发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这荣誉是表彰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的卓越贡献。而此时此刻,家乡无锡为冯先生筹备了3年之久的“冯其庸学术馆”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12月9日,这个收藏着冯先生最为珍贵的手稿、书画、文物的学术馆将与世人见面。 求道之路,腹有书诗气自馥。 冯其庸先生出生在江苏无锡北乡前洲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家境贫寒,他的小学、中学,读读停停,靠的是一边种地,一边刻苦自学。其间,又经历了八年抗战,饱尝黍离之悲。“那时我的读书环境,就是种地,放羊,躲日本鬼子。”冯老回忆道。小学5年级失学后,在战乱的苦难中,他醉心于读书、写字和画画,在种地之余,沉醉其中。没钱买书,他东借西借,不论小说戏曲、唐诗宋词,或论、孟、左、史,只要能借到他就如饥似渴地读,“天天读到深夜,早晨下田地前也要读,从地里回来,泥腿没洗净就进屋看书”,冯先生忆道。如此3年自学下来,他竟读了许多书,有的甚至能背诵。“《浮生六记》对我后来写文章影响很深,它的文笔太漂亮了,还有晚明小品,张岱《西湖梦寻》《陶庵梦忆》《琅嬛文集》,史震林《西青笔记》《西青散记》《华阳散稿》,我的文章力求清通、潇洒,就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 他忆起20岁那年在无锡工业专科学校时,拜识了山水画家诸健秋,诸先生特许他入画室观其作画,还说“看就是学”。自此,冯其庸在诸先生画室观摩半年,由此略知山水画之门径。 1946年春,他考入无锡国专。冯先生说,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朱东润讲《史记》、《杜诗》,刘诗荪讲《红楼梦》,冯振心讲授文字学等,这一切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多年后他主编的《历代文选》广为人知,并受到毛泽东的称赞。 潜心红学,平生可许是知音。 “文革”时,冯其庸遭到批判,他钟爱的《红楼梦》也被抄家抄走了,还当作黄色书籍公开展览,他担忧这部巨著将遭致毁灭,于是托人从图书馆借出一部影印庚辰本《石头记》,依原著行款朱墨两色抄写。那时他白天挨批斗,深夜秘密抄写,整整抄了一年,小楷狼毫笔抄坏了一大堆,却使他对《红楼梦》有了更深的理解。抄完之日,他掷笔徘徊,百感交集,吟成小诗一首:“《红楼》抄罢雨丝丝,正是春归花落时。千古文章多血泪,伤心最此断肠辞。” 在对早期抄本的研究中,最令他兴奋的是他与吴恩裕先生一起发现了己卯本避“祥”、“晓”两字的讳,从而考出了它是怡亲王允祥和弘晓家的抄本。这一确证也间接证明了己卯本留下了曹雪芹《石头记》原本的款式,大大增加了己卯本《石头记》的珍贵性。 随后,冯其庸先生在仔细研究庚辰本《石头记》时,又有了意外发现,这就是发现了庚辰本是照己卯本抄的。“庚辰本的行款等等都与己卯本一模一样,连己卯本的空行、衍文、错别字等,庚辰本都与之相同。在七十八回,还留下了一个避讳的‘祥’字,与己卯本的避讳一模一样。”冯先生语气中难掩这一发现带给他的兴奋。 1977年6月,冯先生将这一研究成果写成《论庚辰本》,在书中写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不能有第二个标准”。巧的是,这番话恰好是写在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一年,与中央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吻合。 实证求真,看尽龟兹十万峰。 冯其庸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历史文献典籍到、地下考古发掘文物到、地理实地考察到。“实地调查和读书一样重要。”冯其庸先生一有机会就到全国各地游历,自称这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大书”。 自1986年至2005年的20年间,冯先生以古稀之年陆续完成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 干大沙漠等壮举,实地踏看了玄奘取经在中国境内西行和东归的全部路线,拍了近万幅照片。 冯先生曾说:“予少读玄奘法师传,遂仰之为师,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也。”这样的为学与为人理念,他一生坚持践行。从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到玄奘精神在今天的复兴。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全靠自学打下做学问的基础。他的文章清通、潇洒,是受晚明小品的影响,而其中清初沈复的《浮生六记》对冯先生写文章影响很深。 B.在无锡国专的学习对冯先生一生的影响极为重要。在这里冯先生遇到周谷城等许多名师指点,使他的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 C.在红学研究领域冯先生付出了极大的辛苦,他要用小楷狼毫抄写影印庚辰本《石头记》,抄了整整一年,在仔细研究时又有意外可贵的发现。他把研究成果写成书,书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竟比中央所提早了一年,可见冯先生有先见之明。 D.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并身体力行,他曾十进新疆、三登帕米尔高原,两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些壮举的完成表明冯先生是“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书”读得最好的人。 E.2012年是冯先生格外忙碌而又令人喜悦的一年。年初,皇皇巨著《瓜饭楼丛稿》出版;5月,诗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10月喜获终身成就奖;12月“冯其庸学术馆”在家乡落成。这四件事是对冯先生“虽万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的最好褒奖,最充分的肯定。 (2)冯其庸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4分) 答: (3)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你认为这“三到”在做学问时是否很有必要?请发表你自己的看法。(4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头条新闻 周 波 那天,市报张编辑打来电话。 “你的稿子明天见报。”他说。 “暂时不要发。”我说。 “为啥不发?都编排好了。”张编辑不解地问。 “等等,过几天再发。”我嘿嘿一笑。 张编辑是我的朋友,平时很要好。自从我调到D县县委报道组之后,我们俩关系越发亲密。每当县里举办大型活动或者有领导感兴趣的新闻时,通过他就能顺利发稿,为此我常得到领导的赞许。 过了几天,张编辑又催我。 “稿子不是写得很好嘛,咋不发?”他问。“再等等,我让你发时你再发。”我说话的腔调像是他上级。“搞啥鬼?下回再来稿子我全封了它。”他笑着说。 “宁愿让你封了其他稿子,这个稿子我现在是绝对不发的。”我说。“那你这么早寄来做啥?”他很好奇。“随时准备着发稿,谁说我不发了?”我说。“这么重要?”他说。“确实很重要。”我哈哈笑着说。 一个月后,我主动打电话给张编辑。 “星期三请把这篇稿子发出来。”我说。 “你是市委领导还是我的上级呀?想发就发,想不发就不发。”他有点生气。“求你了,帮兄弟一把,我有要紧事。”我压低声音,怕被旁人听见。 “真搞不懂你,好吧,我答应你星期三发出来。”张编辑说话时声音里满是疑惑。“要发在头条哟。”我说。 “啥,发头条?这报社是你家办的呀?上次可以帮你发头条,这回不敢保证。”张编辑有点火了。 “无论如何都要发头条,下次来我请你上县城最好的馆子。”我说。 “不行。星期三还不知道有啥重要事要登呢。报社的规矩你是知道的,中央领导重要讲话必须放在头条,再说还不知市里有没有重大新闻呢。”张编辑说得很认真。 “那至少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不放头条就放二条,报眼也行。”我挖空心思想着各种办法。“你小子越来越不像话了,好吧,看你的命了,我能帮就帮。”张编辑说完就挂了电话。 星期三早上,省里来了大领导,带队的是水利厅厅长。厅长和一帮专家学者风尘仆仆地赶到市里,准备先在宾馆里听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汇报。“报纸出来了吗?”我一大早打电话给张编辑。“你吉人吉相,横头条,大三栏。”张编辑挖苦我。“真的呀,太激动了!请再帮兄弟一个忙,速送到阳光大酒店大堂和所有房间,尤其是301房间必须送到。”我急切地说。“我给你打工呀?”张编辑口气有点不耐烦。“省水利厅厅长来了,上午要听各县区汇报海塘建设情况,我们书记、县长已经赶过去了。”我说。“你小子原来在搞大策划呀,怪不得一直等着不让发稿子,连我也被你蒙了一个月。”张编辑哈哈大笑起来,“好,再帮你一次,我马上让送报员送过去。” 阳光大酒店外悬挂着条幅:“热烈欢迎领导及海塘工程视察组莅临我市指导!” 横幅迎风招展。301房间内,厅长津津有味地看着刚十万火急送达的当日报纸。 “《建千里海塘,筑钢铁长城》,好!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这么脚踏实地地去做,D县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厅长满面春风地对D县县长说。 “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以后要更加努力去做。”县长也兴奋地说。“我看这次其他地方就不去了,现在就去D县看看。”厅长吩咐随行秘书。“厅长还没听我们汇报呢……”其他各县区的领导面面相觑,嘀咕着。 “还要听啥?房间里能听出啥名堂来?你们看人家D县工作做得多到位,做出成绩就要奖励嘛。”厅长边说边拿着报纸走出了门。 据说,狼多肉少,各县区都在积极争取,那笔海塘资金原定落至A县,A县已预先吃了“定心丸”。却料不到,厅长把1000万海塘资金放到了D县。 年底,那篇头条新闻获了奖。县长被调到市里当水利局一把手,想不到,他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 (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作品以“官场”为背景,将对官场世态切入肌理的叙述巧妙地融入“头条新闻”的设计与发表上,彰显了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B.张编辑一再催促“我”,急着要发那篇稿子,“我”却说:“再等等,我让你发时你再发。”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二人一个急躁,一个沉稳。 C.阳光大酒店外悬挂着条幅:“热烈欢迎省领导及海塘工程视察组莅临我市指导!”这个场面描写暗含着对所谓领导的讽刺。 D.“《建千里海塘,筑钢铁长城》,好!……D县的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厅长的这句话为下文写那笔海塘资金被放到D县做了铺垫。 E.水利厅厅长不喜欢在房间里听汇报,而是注重调查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他看D县工作做得到位,就要给予D县奖励。 (2)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形象特点。 答: (3)这篇作品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县长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强本而节 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如是者,虽深,其人不加虑焉;虽大,不加能焉;虽精,不加察焉;夫是之谓不与天争职。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舍其所以参,而愿其所参,则惑矣! 列星随旋,日月递照,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唯圣人为不求知天。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夫是之谓天情。耳目鼻口形能各有接而不相能也,夫是之谓天官。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顺其类者谓之福,逆其类者谓之祸,夫是之谓天政。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 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 故大巧在所不为,大智在所不虑。所志在于天者,已其见象之可以期者矣。所志于地者,已其见宜之可以息者矣。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所志于阴阳者,已其见知之可以治者矣。官人守天而自为守道也。 (节选自《荀子·天论》)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应之以治则吉 治:治理。 B.应之以乱则凶 应:对待。 C.强本而节用 强:加强。 D.故明于天人之分 明:明辨。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②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B.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②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 C.①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②思物而物之,孰与理物而勿失之也? D.①循道而不忒,则天不能祸。 ②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 8.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认为,大自然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而且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B.按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事情就能做好,如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把事情办糟。 C.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搞好农业生产,即使有水旱灾害,也不会使人受饥挨饿。 D.荀子的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思想,在当时的世界上要领先西方国家五百多年。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舟中读元九诗 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注释]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曾与白居易一同倡导“ 新乐府”运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前贬通州。 10.诗中四句三用“灯”字,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试对诗的末句“逆风吹浪打船声”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入则无法家拂士, ”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来鼓励和安慰朋友,道出诚挚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名句是:“ , 。” (3)刘禹锡《陋室铭》的中心句是“ , ”,表达了陋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思想情趣。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民政部日前表示,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 。 ②苹果和三星手机的热卖机型和价格差优势,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 。 ③小猴子看见架上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它 地爬上了葡萄架。 A.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B.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迫不及待 C.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D.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迫在眉睫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不仅在国内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在国际反腐败合作方面也频出新招、狠招,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初步形成合力。 B.易建联现身深圳,除了球员的身份,他的新标签是US17篮球文化体验店的老板,昨天,在南山区保利文化广场正式开业。 C.自2008年开始,8年来,澳门政府一直给澳门居民发红包,永久居民一次发5000澳门元,非永久居民也发3000澳门元,澳门特首说,明年每个红包将超过万元发放给居民。 D.节假日期间,各地区、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 报告 软件系统测试报告下载sgs报告如何下载关于路面塌陷情况报告535n,sgs报告怎么下载竣工报告下载 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有句老话叫“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 。 ,对于演员的自身素养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是门讲究“规矩”的行业, ,它的舞台魅力真的会让人无法抗拒。一个演员演一千场戏,这一千场绝对不会完全一样。 。京剧不仅对演员有要求,对观众也有要求, , ,不懂演员表演应该关注的重点在哪,那真是无法体会京剧的“美”了。 ①这也正是舞台戏的难点所在 ②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艺术鉴别能力 ③说的就是戏曲必须是懂行的、了解的人才能欣赏出其中的奥妙 ④如果不懂京剧的精妙所在 ⑤京剧是从头到脚训练的艺术 ⑥这种严格的艺术形式能够最充分地体现出民族的文化修养。 A.①⑤③⑥②④ B.①⑥③⑤④② C.③⑤⑥①②④ D.③⑤②④⑥①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艺术美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在人们可以感受到的物态化形式的 。由于人们从现实中获得的审美意识多种多样,由于传达审美意识的物质材料及表现手段各不相同, ,它们给予欣赏者的感受也各有特色。在艺术发展史上, ,人们早就注意到对于众多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研究,以确定其审美特征。 17.下面是某校是平面图局部(上北下南)。假设你是该校学生,在行知楼西侧的东坡路环线上遇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他要步行去你们学校的运动场,不知路怎么走,请你告诉他具体路线。语言要简明、准确、得体,不超过80字。(5分)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商人梁实去年高考399分,尽管这个分数离自己心仪的四川大学的分数还有很大的距离,但是,今年第18次拿到准考证的梁实目标没有变,一定要上川大。 有人说他是“高考最牛钉子户”,有人说他是“当代范进”。虽然每次高考成绩都不理想,身边的很多人也不支持,但梁实笑着告诉四川新闻网记者,他对高考从未心灰意冷过。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03单元 《荀子》选读 单元卷 答题卡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3分) 2.( )(3分) 3.( )(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4分) (2)冯其庸先生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述。(4分) 答: (3)冯先生做学问讲究“三到”,你认为这“三到”在做学问时是否很有必要?请发表你自己的看法。(4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4分) (2)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形象特点。 答: (3)这篇作品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县长点名要“我”跟他一起走马上任为结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6.( )(3分) 7.(  ) 8.( )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10.诗中四句三用“灯”字,有何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试对诗的末句“逆风吹浪打船声”进行赏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2) (3)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3分) 14.(  )(3分) 15.(  )(3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6分) 艺术美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在人们可以感受到的物态化形式的 。由于人们从现实中获得的审美意识多种多样,由于传达审美意识的物质材料及表现手段各不相同, ,它们给予欣赏者的感受也各有特色。在艺术发展史上, ,人们早就注意到对于众多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研究,以确定其审美特征。 17.下面是某校是平面图局部(上北下南)。假设你是该校学生,在行知楼西侧的东坡路环线上遇到了一位学生家长,他要步行去你们学校的运动场,不知路怎么走,请你告诉他具体路线。语言要简明、准确、得体,不超过80字。(5分) 四、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第03单元 《荀子》选读 单元卷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解析】判断不成立,根据原文第③段,顺应天时“客观上必须起到保持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但不能把两者等同;另外,“做到……社会和谐”的说法也不准确。 2.B【解析】“指出它与和谐社会本质相同”不准确,根据第③段末,它只是与和谐社会的某一个内容相符。 3.C【解析】A项,根据原文,人类与大自然“彼此之间不是隔绝的”,而非“不分彼此”。B项,“从周朝到清朝都是如此,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与原文不合,如今仅仅“还有这个影子”。D项,不符合原文内容。 4.(1)CD【解析】A项,根据文本内容“《浮生六记》对我后来写文章影响很深,它的文笔太漂亮了,还有晚明小品”可知,“而其中”表述不当,篡改文意。B项,根据文本第五节内容“在无锡国专读书的三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在这里,他得遇许多名师指点,周谷城讲授中国通史,童书业讲授秦汉史,蔡尚思讲授中国思想史”可知,“在这里冯先生遇到周谷城等许多名师指点”表述不准确.E项,12月“冯其庸学术馆”在家乡落成表述不准确,原文是将要落成。 (2)①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一边种地,一边自学,靠自学打下了扎实的做学问的基础;②在无锡国专得遇周谷城等众多名师的指点,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③冯先生为做学问、搞研究付出了极大的辛苦,诚如先生所说“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解析】通读全文,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冯先生儿时家境贫寒,一边种地,一边自学,靠自学打下了扎实的做学问的基础;在无锡国专得遇周谷城等众多名师的指点,使他眼界胸襟大开,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冯先生为做学问、搞研究付出了极大的辛苦,诚如先生所说“虽万劫而不灭求学求真之心”。 (3)冯先生是研究历史的,因此我认为“ 三到”很有必要。①在历史方面学问要做深,必须广泛阅读历史文献,力争全面地了解史实记载,力争使自己的研究不片面;②在研究历史时,要使自己的研究确凿、科学,必须找到相应的考古发掘,以此来作为自己研究的证明或支撑;③在研究历史时,实地考察、实地调查有重要的作用,即“读天地间最大的一部书”,只有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掌握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或解答“没有必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如本题在历史方面学问要做深,必须广泛阅读历史文献,力争全面地了解史实记载,力争使自己的研究不片面;在研究历史时,要使自己的研究确凿、科学,必须找到相应的考古发掘,以此来作为自己研究的证明或支撑。 5.(1)AD【解析】B项,“表现了二人一个急躁,一个沉稳”错,张编辑根本不知道“我”的心思,被蒙在鼓里,所以一直在催促“我”;而“我”却在等待时机。C项,这句话属于环境 描写,并没有“暗含着对所谓领导的讽刺”。E项,“不喜欢在房间里听汇报,而是注重调查研究,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些臆测,不符合小说内容。 (2)①善于钻营,善于取巧,费尽心思策划头条新闻;②善于搞关系,为方便发稿子和编辑打得火热;③深谙“机关之道”,为了升迁绞尽脑汁。 【解析】解答本题,要回到文中围绕人物筛选信息,关键信息就是有关“我”的行为、语言等的描写,然后将信息进行合并,从精心设计头条新闻这一行为,可以归纳出“我”的善于取巧;而“我”和张编辑的交往体现了“我”善于搞关系;“我”让张编辑送报纸到厅长房间等,则表现出“我”为了升迁而绞尽脑汁,深谙机关之道. (3)①艺术结构上,具有戏剧性效果,小说以“我”的升迁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人物形象上,既使钻营取巧的“我”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表现了县长这一人物喜欢投机钻营者为己所用的形象特点;③思想内容上,通过这样的结尾,批判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潜规则,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④情节上,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解析】首先,要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艺术技巧以及主题思想等方面去进行探究,这是小说探究题常见的切入角度,例如这样的结尾批判了现实社会官场中的潜规则,这一情节也使小说具有了戏剧性的效果,让文章韵味更加深厚,然后,分点写出答案。 6.A【解析】治:正确合理的措施。 7.C【解析】A项,之:①的,助词。②人,代词。 B项,为:①因为。介词。②认为,动词。C项,而:①②相同。并且,而且,连词。D项,则:①那么,连词。②就,连词。 8.D【解析】上文中没有此项信息的依据。 9.(1)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2)这样,圣人就会知道他所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他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能够在天地间尽职而役使万事万物了。 【解析】第(1)题要准确译出“养略”“动罕”“倍道”“妄行”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第(2)题要准确译出“所为”“所不为”“天地官”“万物役矣”的含义,正确译出句意。译文语意要通顺。 参考译文: 大自然运行变化有一定的常规,不会因为尧统治天下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统治天下就消亡。用正确的治理措施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办得好;用错误的治理措施对待大自然的规律,事情就会办糟。加强农业生产而又节约开支,那么天不可能使人贫穷;生活资料充足而又能适应天时变化进行生产活动,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生病;遵循规律而又不出差错,那么天也不可能使人遭祸。所以水旱灾害不可能使人受饥挨饿,寒暑变化不可能使人生病,自然界反常的现象不可能使人遭难。农业生产荒废而又开支浪费,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富裕;生活资料不足而又不勤于生产活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健康;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么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所以水旱灾害没有到来就发生饥荒,严寒酷暑没有迫近就发生疫病,自然界反常现象没有出现就发生祸害。遇到的天时和太平时期相同,可是遭到的灾祸却与太平时期大不相同,这不能埋怨天,事物的规律就是这样。所以说,明辨了自然界的规律和人应采取的行动,就可以称得上圣人了。 不必刻意去做就成功了,不必刻意去求就获得了,这就叫做“天职”.像这样子,虽然深奥,“至人”是不会刻意去加以思虑的;虽然伟大,“至人”是不会刻意去加以费力的;虽然精微,“至人”是不会刻意去加以考察的,这就叫做不和天争夺职分.天有天时,地有地利,人有人治,这就是说人(能与天地)并立为三.舍弃自身能够并立为三的部分,而(一味地)期待自己能够并立为三,那就错了。 众多星辰相随旋转,太阳月亮交替映照,春夏秋冬轮流降临,阴阳交感,大化万物,风和雨广博地沾施,万物各自得这些的调和而生长,各自得到这些的滋养而成熟,看不到他在做事情而只看到成果,这就叫做“神”.大家都知道他成就万事万物,却不知道他无形无迹,这就叫做“天功”.只有圣人是不刻意去求了解天的.“天职”建立以后,“天功”已经完成,具备了形体而人的精神就产生了出来,好,恶,喜,怒,哀,乐的情感就蕴藏在里头了,这就叫做“天情”.耳朵,眼睛,鼻子,嘴巴,形态,各有它和外物交感(的功用)而不能互相替代,这就叫做“天官”.心灵处在胸中,来主宰五官(耳,目,鼻,口,形态),这就叫做“天君”.裁择其它的物类来奉养人类,这就叫做“天养”.顺着人类的需要叫做福,违逆人类的需要叫做祸,这就叫做“天政”.遮暗“天君”,混乱“天官”,废弃“天养”,违逆“天政”,背反“天情”,以致于丧失“天功”,这就叫做大凶。 圣人清明他的“天君”,调正他的“天官”,周备他的“天养”,顺当他的“天政”,涵养他的“天情”,进而来保全他的“天功”。这样,圣人就会知道他所应该做的事情,知道他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能够在天地间尽职而役使万事万物了。圣人的行动完全合理,他的养生完全顺适,他的存在不会伤害到万物,这叫做知天。所以一个真正大巧的人,存于他有所不为;真正一个大智慧的人,在于他有所不思虑。圣人对于天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预期的现象;对于地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适合生长的土宜;对于四时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从事劳动的次序;对于阴阳的关注,仅止于表现出来可以治理的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和状况.圣人会任命专家守住天的规律,而自己守住人道。 10.以“灯”为线索,叙写读友人诗直至深夜不寐的全过程,表现思念之深。 【解析】诗中四句三用“灯”字,很明显“灯”为本诗的线索。前三句叙写读友人诗直至深夜不寐的全过程,从而表现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11.末句运用了双关、比喻的手法,一方面,“逆风吹浪打船声”,是诗人在舟中雨夜读诗时的真实情境,一方面又以“惊风骇浪”喻指“险恶莫测的政治风浪”,隐喻着因与挚友同时横遭不测的心灵呼号,也蕴含着与志同道合的挚友在逆境中相互抚慰的心情. 【解析】赏析句子可以从手法的角度分析,涉及诗句的内容和情感,“逆风吹浪打船声”一语双关,既是指实际的风浪,又是指政治的风浪.答题时先指出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手法的运用,最后点明效果及表达的情感。 12.(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解析】情境默写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重点字:患、涯、陋、馨。 13.B【解析】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①强调的是“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形势紧迫”,用“刻不容缓”更好。②强调的是“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市场的再规划也十分紧迫”,用“迫在眉睫”更好。③强调的是“小猴子看见架上一串串紫红紫红的,水灵灵的大葡萄便急迫的爬上葡萄架”,用“迫不及待”更好。故选B。  14.A【解析】B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在南山”前加上“该店”。C项,成分赘余。“明年每个红包将超过万元发放给居民”改为“明年每个红包超过万元”。D项,搭配不当。“值班”不能修饰“工作”,也不合事理,“值班”本身就是工作。 15.C【解析】第③句是对第一处空格前一句的解释;从第二处空格后文中“对于演员的自身素养…”来看.第⑤句中的“从头到脚训练”扣得最为紧密;第⑥句中的“这种严格的…”是对第三处空格上句中“也有非常严格的要求”的拓展;第①句中的难处是指第四处空格前“一个演员演一千场戏,这一千场绝对不会完奎一样”,第②句和第④句是就观众而言,紧承第五处空格前的“对观众也有要求”,④句的不懂和第六处空格后的“不懂”衔接紧密。故其顺序为:③⑤⑥①②④。 16.①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 ②因而艺术作品呈现出绚丽多姿的外部风貌 ③随着艺术作品的多样化 【解析】这段文字介绍的是艺术美的表现。①与前文“艺术美不是抽象的存在,它必须在人们可以感受到的物态化的形式”相应;②既与前面的“审美意识多种多样”相应,又与下文的“它们给予欣赏者的感受也各有特色”相关;③与后文“众多的艺术作品进行分类研究”相应。据此可以依据语境补写。 17.叔叔(阿姨),您要到运动场可以沿着东坡路一直往前走,然后往左拐以致沿着东坡路前行,到前边在往左拐,一直走过实验大楼,然后往右拐到校工宿舍后边往前走,您就看见运动场了。 【解析】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然后要认真观察这幅平面图,首先要注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看平面图的规则,然后确定“遇见学生家长的位置”,认真观察所在的位置,然后正确运用表示方位的词语,在表述时真确运用“前后左右”这些表示方位的词语,然后运用简明、准确、得体的语言介绍具体的路线。平面图从北往南依次介绍了:沫若图书楼、运动场、校工宿舍、行知楼、实验大楼、行知楼和化生实验楼,根据试题信息,这位学生是在“行知楼西侧的东坡路环线上遇到了一位学生家长”,那么根据学校平面示意图就可介绍到运动场的路线了。 18.(作文略)【解析】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只给出材料,不给话题,让学生从中找出立意.对于这类作文,学生首先要学会怎么确定文章的立意.对于叙事类的文字,可以找对象(人或物),然后看他(或它)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从中体现什么精神。比如这则材料,人物:梁实;事件:多次参加高考落榜,但依然坚持.正面可以围绕“坚持”“坚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等方面立意,事例很多,比如司马迁、屈原、苏轼、海伦、刘翔等等;反面可以围绕“换一个角度、方向、思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方面立意。立意方向有:(1)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不懈。(2)对真才实学的追求。(3)屡败屡战, 雄心犹在待斗志.等等。
本文档为【2019-2020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荀子》选读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沙漠骆驼
一线教师,从教多年,教学经验丰富。
格式:doc
大小:187KB
软件:Word
页数:24
分类:高中语文
上传时间:2019-06-01
浏览量: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