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

举报
开通vip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问题探讨 P7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问题探讨 P7 项 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45 肌酐 CRE 1.9 mg/dl 0.5~1.5 尿素氮 BUN 14.6 mg/dl 6~23 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110 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220   1. 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问题探讨小结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1.为什么血浆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肝功能受损情况; 肌酐与尿素氮——肾功能; 血清葡萄糖——血液中血糖浓度; 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血液中血脂水平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2.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了什么? (1)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 (2)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3.从化验单上可以看出哪几种成分超出正常范围? 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不利影响? (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肾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糖尿病、心血管症等。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问题探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 结论: 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某家庭体温日变化调查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成员 上午6h 上午10h 中午12h 下午2h 傍晚6h 晚上9h 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 37.1℃ 父亲 36.8℃ 36.8℃ 37.1℃ 37.3 ℃ 37.1℃ 36.9 ℃ 自己 37.1 ℃ 37.1 ℃ 37.4 ℃ 37.5 ℃ 37.3 ℃ 37.1 ℃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1.正常人体温有个范围,变化一般不超过1℃。个人体温随昼夜变化也不同(2-6点最低,12-20点最高)。 2.体温随年龄及性别差异,一般年轻者较高、女性较高。 3.气温变化对人体温有一定影响。 ——健康人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 根据体温升高的程度,可以将发热分为以下四种:低热(37.3~38℃ )、中等热(38~39 ℃)、高热(39~40 ℃)和超高热(41 ℃以上)。 体温低于28℃,会丧失意识; 低于22℃,可致死; 体温高于41℃时,神志紊乱; 高于43℃时, 可致死。 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项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包括水、无机盐、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 pH值、渗透压、温度等多个方面的相对稳定。 内环境的稳态 血浆的含水量在90-92% 血浆的pH值在7.35-7.45之间 人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 人的血浆渗透压在37 ℃时,为770kPa左右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在0.8-1.2g/L 稳态的特点: (1)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变化;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不同的个体存在差异。 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提出   最初,法国生理学家 贝尔纳 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   后来,美国生理学家 坎农 提出:内环境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它也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内环境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请同学们完成(思考与讨论)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低血糖症;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糖尿病。   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尿毒症,最终会引起死亡。 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时,会影响骨发育,出现佝偻病等;血钙过高则会引起肌无力等症状。 思考与讨论提示   1.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 关于同志近三年现实表现材料材料类招标技术评分表图表与交易pdf视力表打印pdf用图表说话 pdf 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的患儿由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 P9   2. 内环境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出现疲倦、周身不适、表情淡漠、恶心、食欲减退、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3. 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反馈调节 (4)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小结 空调病   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   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空调风使人体表面水分蒸发量加大,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气流方向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空气热量不断变动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削弱了人体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反应;房间内湿度太低,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黏膜病;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干燥而又温度适宜,空气中有害细菌含量快速上升。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总之 :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实验 细胞代谢会产生许多酸性物质,如碳酸等,人和动物吃的食物消化吸收后经代谢会产生一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这些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内环境,常使pH发生偏移。但一般情况下,机体能通过 使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一、实验原理 缓冲物质 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实验原理分析: 本实验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通过向自来水、缓冲液、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溶液引起的pH不同变化,定性说明人体内液体环境与缓冲液相似而不同于自来水,从而说明生物体pH相对稳定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 生物材料(肝匀浆、马铃薯匀浆、用水5:1稀释的鸡蛋清、黄瓜匀浆),PH=7的磷酸缓冲液,0.1mol/L HCl(盛于滴瓶中)、0.1mol/L NaOH(盛于滴瓶中)、4副防护手套、50ml烧杯1个、50ml量筒1个,彩色铅笔、PH计或万能PH试纸、镊子、自来水。 1.将25ml自来水倒入50ml烧杯中 2.用PH计成pH试纸测试 ,并作记录 3.一次加一滴0.1mol/L HCl,然后 ,加入5滴后再测pH,重复这一步骤直到加入了30滴为止。将pH测定结果记入表中。 4. ,并向其中倒入25ml自来水。测定并记录起始pH,再如步骤3,一滴一滴地加入0.1mol/L的NaOH,测定并记录PH。 5.充分冲洗烧杯,用 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步骤4,记录结果 6.充分冲洗烧杯, 分别代替自来水,重复步骤1至4记录结果。 7.分析数据,并绘图 三、方法步骤 起始的pH 轻轻摇动 充分的冲洗上述的烧杯 缓冲液 选用两种生物材料 四、实验结果 自来水中加入酸碱物质后,pH逐渐偏小或偏大,而缓冲液和生物材料中加入酸碱后pH几乎不变或变化不大。 讨论( P10 ) 1. 更像缓冲液。 2.缓冲液加入少量酸碱后,pH变化不明显。原因是磷酸缓冲液中含有NaH2PO4/Na2HPO4, 其中NaH2PO4溶液呈酸性,当加入少量NaOH时,可以中和OH-;Na2HPO4溶液呈碱性,当加入少量HCl时,可以中和H+。 水溶液则不同,因而加入酸碱后,pH变化明显。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物质 (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 正常人血液中的PH通常为7.35—7.45间,变化范围很小! 细胞 消化系统 碳酸钠 组织液 乳酸 血浆中 缓冲物质 H2CO3 NaHCO3 乳酸 C02 H2O 碳酸钠 泌尿系统 排出 Na2HPO4 NaH2PO4 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如碳酸钠 NaHCO3 H2CO3 乳酸钠 + 呼吸系统 排出 C02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体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 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稳态 内容:pH、温度、血糖、渗透压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役调节网络;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 1.血浆中的水来自( ) A 组织液 B 血浆、消化道 C 淋巴、组织液 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D 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B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C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D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环境交换物质 C 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 牛奶喝进胃中 C 注射胰岛素 D 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C 练一练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钙离子 B 呼吸酶 C 葡萄糖 D 血浆蛋白 B 4.下列液体属于体液的一组是 ①胆汁 ②唾液 ③血浆 ④淋巴 ⑤原尿 ⑥组织液 ⑦细胞质基质 ⑧核酸 A ③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⑥⑦ D ③④⑥⑦⑧ D 拓展(一):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1.细胞内液成分:如呼吸酶、血红蛋白等 2.体外成分:如消化道液成分【唾液、胃液、消化道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等)】、尿液、泪液等 7.下列物质中,可在图中D处找到的有( ) A.血红蛋白、钙离子、脂肪、葡萄糖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纤维蛋白原、氧、尿素、蛋白质 D.呼吸作用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C 6.氧气从肺腔进入肝脏组织细胞至少要 穿过几层膜? A.8层 B.9层 C.10层 D.11层 D 8.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 ) ①组织发生水肿 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 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A 7.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其原因( ) A 血浆渗入组织的速度降低 B 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 淋巴生成速率降低 D 淋巴循环受阻 B 9.右图是高等 动物体内细胞 与外界进行物 质交换图。 (1)图中虚线内物质总称为 ,其中A代表 ,B代表 ,C代表 。 (2)填写图中D、E系统的名称:D ;E . (3)从图中可以看出,维持内环境渗透压的Na+和Cl-以及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进入内环境要经过 、 系统。 (4)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尿素,从内环境排出体外要经过 、 系统。而CO2的排出则要经过 、 系统。 内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 呼吸 10.根据下面人体体液分 布及物质交换示意图, 回答问题:(A、B、C、 D、E表示液体, a、b、 c、d、e、f表示生理过程) (1)水由消化道进入A,即过程b是以 方式进行的 (2)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包括图中 (只写字母)。 (3)过程e与f的渗透方向的不同处在于 。 (4)B和A在成分上的差别是 。 (5)过程e和d分别表示 作用。 (6)E和A相比,E中不含有的成分是 。 自由扩散 ABD 前者双向的,后者单向的 B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渗透作用、 肾小管的重吸收 大分子蛋白质、红细胞等 课后练习 答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填图题岩土工程勘察试题省略号的作用及举例应急救援安全知识车间5s试题及答案 :基础题 1.D.2.C.  3.D. 4.因为人体各种生命活动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细胞代谢本质上是细胞内各种生化反应的总和。内环境为这些生化反应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条件。当内环境稳态保持正常时,细胞的代谢活动能正常进行;当内环境稳态失调时,细胞代谢活动就会受影响。 因此内环境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课后练习答案 拓展题 当动物进食高浓度的糖溶液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暂时升高。血糖浓度的升高会刺激机体加速分泌胰岛素,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共同调节下,血糖浓度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 具体调节机制可参考第2章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内容。 自我检测的答案和提示 一、概念检测 1.判断 (1)×;(2)√; (3)×;(4)√。 2.选择 (1)D;(2)D;(3)D。
本文档为【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上课】,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机构认证用户
壹笑先生
致力于服务广大学子、教师、社考人员等一份学习的资料!
格式:ppt
大小:2M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0
分类:工学
上传时间:2019-05-10
浏览量: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