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成药合理使用

中成药合理使用

举报
开通vip

中成药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一、中...

中成药合理使用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 规定 关于下班后关闭电源的规定党章中关于入党时间的规定公务员考核规定下载规定办法文件下载宁波关于闷顶的规定 的处方和 标准 excel标准偏差excel标准偏差函数exl标准差函数国标检验抽样标准表免费下载红头文件格式标准下载 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相对于中药汤剂来说,中成药无需煎煮,可直接使用,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治疗及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使用,且体积小,有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一)固体制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丸剂、滴丸剂、片剂、胶剂、栓剂、丹剂、贴膏剂、涂膜剂(二)半固体剂型煎膏剂、软膏剂、凝胶剂(三)液体制剂合剂、口服液、酒剂、酊剂、糖浆剂、注射剂(四)气体剂型气雾剂二、中成药的分类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2.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3.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5.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6.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7.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8.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9.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10.开窍剂:凉开、温开。中药的性味归经(一)中药四气:寒、热、温、凉、平(二)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三)中药归经:肝、心、脾、肺、肾(四)中医五行:木、火、土、金、水中药的性味归经(一)中药四气:寒、热、温、凉、平(二)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三)中药归经:肝、心、脾、肺、肾(四)中医五行:木、火、土、金、水二、中成药的分类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2.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3.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5.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6.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7.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8.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9.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10.开窍剂:凉开、温开。二、中成药的分类11.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12.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13.理血剂: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14.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15.治燥剂:清宣外燥、滋阴润燥。二、中成药的分类16.祛湿剂: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17.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18.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19.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20.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三、中成药的安全性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三、中成药的安全性2.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几个方面:(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 制度 关于办公室下班关闭电源制度矿山事故隐患举报和奖励制度制度下载人事管理制度doc盘点制度下载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 方案 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pdf气瓶 现场处置方案 .doc见习基地管理方案.doc关于群访事件的化解方案建筑工地扬尘治理专项方案下载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三、中成药的安全性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神农本草经》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1.辨证用药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3.剂型的选择4.使用剂量的确定5.合理选择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二、联合用药原则(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不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3.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避免重复使用。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间的配伍禁忌。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使用。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二)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针对具体疾病制订用药方案时,考虑中西药物的主辅地位确定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途径。1.中成药与西药如无明确禁忌,可以联合应用,给药途径相同的,应分开使用。2.应避免副作用相似的中西药联合使用,也应避免有不良相互作用的中西药联合使用。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原则1.妊娠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选择对胎儿无损害的中成药。2.妊娠期妇女使用中成药,尽量采取口服途径给药,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3.可以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的中成药,为妊娠禁忌。4.可能会导致妊娠期妇女流产等副作用,属于妊娠慎用药物。妊娠禁忌砒霜、雄黄、轻粉、斑蝥、蟾酥、麝香、马钱子、乌头、附子、土蟞虫、水蛭、虻虫、三棱、莪术、商陆、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妊娠慎用桃仁、红花、牛膝、蒲黄、五灵脂、穿山甲、王不留行、凌霄花、虎杖、卷柏、三七等,行气破滞类的枳实、大黄、芒硝、番泻叶、郁李仁等,辛热燥烈类的干姜、肉桂等,滑利通窍类的冬葵子、漏芦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1.儿童使用中成药应注意生理特殊性,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特点,选择恰当的药物和用药 方法 快递客服问题件处理详细方法山木方法pdf计算方法pdf华与华方法下载八字理论方法下载 ,儿童中成药用药剂量,必须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2.宜优先选用儿童专用药,儿童专用中成药一般情况下说明书都列有与儿童年龄或体重相应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推荐剂量选择相应药量。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20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中成药的概述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抗肿瘤的中成药药品名称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平消胶囊郁金、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硝石、干漆(制)、枳壳(麸炒)、马钱子粉。活血化瘀,止痛散结,清热解毒,扶正祛邪。对肿瘤具有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命的作用。4~8粒/次,3/日1.可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同时进行。2.用药过程中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西黄丸牛黄、麝香、乳香、(醋制)、没药(醋制)。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用于痈疽疔毒,瘰疬,流注,癌肿等。1瓶(3g)/次,2/日运动员慎用复方斑蝥胶囊斑蝥、人参、黄芪、刺五加、三棱、半枝莲、莪术、山茱萸、女贞子、熊胆粉、甘草。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3粒/次,2/日糖尿病患者及糖代谢紊乱者慎用。肿瘤辅助中成药药品名称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当归补血丸当归、黄芪补养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亏。1丸/次,2次/日忌油腻食物;宜饭前服用。生血丸鹿茸、黄柏、山药、炒白术、桑枝、炒白扁豆、稻芽、紫河车补肾健脾,填精养血。用于脾肾虚弱所致的面黄肌瘦、体倦乏力、眩晕、食少、便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症候者。5g/次,3/日;小儿酌减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养血饮口服液当归、黄芪、鹿角胶、阿胶、大枣补气养血,益肾助脾。用于气血两亏,崩漏下血,体虚羸弱,血小板减少及贫血,对放疗和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一定得治疗作用。1支/次,2/日尚不明确肿瘤辅助中成药药品名称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槐耳颗粒槐耳菌质扶正固本,活血消癥。肝癌的辅助用药20g/次,3次/日。一个月为1个疗程。肺癌、胃肠癌和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六周为一个疗程。尚不明确。贞芪扶正颗粒黄芪、女贞子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保护骨髓和肾上腺皮质功能;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虚损;配合手术、放射线、化学治疗,促进正常功能的恢复。1袋/次,2/日尚不明确。解表剂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分类药品名称成分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辛温解表剂感冒清热颗粒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糊精、甜菊素。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开水冲服。1袋/次,2次/日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辛凉解表剂银翘解毒丸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炒)、桔梗、淡竹叶、甘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口服,1丸/次,2-3次/日,以芦根汤或温开水送服扶正解表剂玉屏风颗粒黄芪、白术(炒)、防风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光白,或体虚易感风邪者开水冲服,5g/次,3次/日1.忌油腻食物。2.本品宜饭前服用。解表剂注意事项:(1)服用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2)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最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多,则耗伤气津,重则导致亡阴亡阳之变;(3)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4)服用解表剂时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5)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本文档为【中成药合理使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该文档来自用户分享,如有侵权行为请发邮件ishare@vip.sina.com联系网站客服,我们会及时删除。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下载需要: 免费 已有0 人下载
最新资料
资料动态
专题动态
个人认证用户
正方体
暂无简介~
格式:ppt
大小:937KB
软件:PowerPoint
页数:28
分类:成人教育
上传时间:2022-05-11
浏览量:1